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中国的疆界,南从北纬4。
附近西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以南起,北到北纬53°31'省漠河以北的心,西自东经73°40'附近的帕米尔高原起,东到东经135°05'的和乌里江的汇流处,土地辽阔,幅员广阔。
中国的国土面积,从南到北,自西至东,距离都在5000km以上,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为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居世界第3位。
在中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全国各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为3340r-J8400MJ/m2,中值为5852MJ/m2。
从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新疆、南部、、南部、北部、北部、、东南部、东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和西南部、东南部、东南部、岛东部和西部以及省的西南部等广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
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这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
例如人们称为"日光城"的市,1961r-J1970年的平均值,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05.7h,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5d、阴天为98.8d,年平均云量为4.8,年太阳总辐射量为8160MJ/m2,比全国其他省区和同纬度的地区都高。
全国以和两省及市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尤其是盆地,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
例如素有"雾都"之称的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1152.2h,相对日照为26%,年平均晴天为24.7d、阴天达244.6d,年平均云量高达8.4。
其他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居中。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①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
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盆地是低值中心;②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根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③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多雨多,在北纬30°~40°。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一、典题示例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目前备受关注。
我国太阳能发电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了解太阳辐射分布状况对太阳能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为“世界和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图”。
(1)根据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分析,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有什么规律?(2)世界的太阳能电站分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有哪些原因?(3)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而不是纬度较低的海南省,原因是什么?(4)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而不是纬度较高的东北平原,原因是什么?答案:(1)太阳能资源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高山、高原地形区一般太阳能丰富。
(2)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人口稠密区。
因为这些地区天气晴朗,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大;而附近常规能源相对不足。
结合①可得: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愈小,光热越集中,地表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愈多,太阳辐射强度就愈大;反之愈小。
②太阳高度角愈大,太阳辐射所经过的大气的路程愈短,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愈多,反之愈少。
四、跟踪训练[2019·济南市高一期末]如图是“我国青藏高原冬季、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地中冬季、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A)A.①B.②C.③D.④2.导致该区域日照时数较长的主要因素是(B)A.太阳高度B.地形C.昼夜长短D.人类活动解析:第1题,对比四地的冬夏季日照时数,可知①地差异最大。
第2题,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故日照时数长。
(2019·广西钦州港区质检)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3~4题。
3.该周最有可能属于哪个月(B)A.1月B.5月C.7月D.11月4.在该周内,最有利于农产品品质提升的一天是(A)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四D.星期六【解析】第3题,从一周的气温数值上可知,该周有可能属于5月。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

我国太阳辐射分布详解我国西部太阳能的年总辐射约为140-200 Kcal/cm2·year,高于东部的80-160Kcal/cm2·year;我国东部、北部地区的年总辐射约为120-160 Kcal/cm2·year,高于南部地区的80-120 Kcal/cm2·year;我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的年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年总辐射大于140 Kcal/cm2?year,应用太阳能空调的前景很好。
特点:1。
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和最差的地区,都分布在北纬22°~35°区域内。
尤其是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理想的地区,年辐射量达180~200Kcal/cm2·year。
而四川盆地由于处在南北两股暖冷气流交汇处,云雨天气多,形成太阳能资源的低值中心。
2。
在北纬30°~40°之间,太阳能资源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3。
北纬40°以上,太阳能资源自东向西逐渐增加。
4。
新疆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5。
台湾地区太阳能资源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海南岛太阳能资源和台湾基本相当。
太阳能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资源按日照时间和太阳能辐射量的大小,大致上可分为五类。
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属于一、二类地区,太阳辐射比较丰富,平均年日照时间在2300—2700小时。
有专家测试,在相同水量和温度的前提下,兰州市夏季每天每平方米所接受的太阳热量相当于4千瓦时电转化的热量,冬季则大约相当于2千瓦时到3千瓦时电。
其实这个太阳能的能源分布是有表格的.国内最好的是西藏,青海,最差的是四川,贵州一部太阳辐射能量不仅具大,对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几乎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所以了解和认识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规律对于充分利用太阳能和指导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太阳辐射能分布是影响农业生产光照热量条件的重要因素,也是考试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在知识上我们既要了解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又要会分析太阳辐射分布不同的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方法讲解:如何分析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和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图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方法讲解:如何分析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和判读太阳辐射等值线图一、典题示例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是()A.珠江三角洲B.四川盆地C.长江三角洲D.华北平原2.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最适合营销的一组城市是()A.北京、海口、贵阳B.上海、重庆、台北C.昆明、兰州、郑州D.福州、广州、成都【答案】1. B 2. C【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根据图示成都、重庆、贵阳等地太阳辐射总量小,具体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附近。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太阳能热水器应该在太阳能丰富的地区销售。
图中昆明、兰州和郑州的太阳辐射强。
贵阳、重庆、成都不适合进行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二、方法讲解(一)太阳辐射分布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1.太阳辐射强弱的影响因素分析2.描述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1)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如图所示:(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大。
我国太阳辐射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图所示:(3)描述太阳辐射分布规律的方式描述太阳辐射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时、空两个方面:时间上一般分析其冬、夏季的差异;空间上一般描述其“从……向……递减(递增)”“××多,××少”。
(二)太阳辐射分布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一般以等值线形式来表示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状况,该类型的地图遵循等值线图的一般特征。
以下图为例,其判读方法如下: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分布图1.读数值(1)读出图中最大值(如图中①点数值最大,介于6 000~6 500之间)、最小值(如图中②点数值最小,介于3 000~3 500之间),求出差值大小。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二、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经计较,分秒必算。
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2.区时的计算特别提示(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2)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
如下图所示:3.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
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1)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
(2)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
三、确定日期范围方法一: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求出0时所在经线并科学绘图。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如上图所示),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2/3。
方法二: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2021版地理大一轮复习人教版(全国)文档:必修1 第2章 行星地球 第4讲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直接供应光、热资源。
(2)对地理环境: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对人类:为人类生活、生产供应能源。
深度思考1.有同学结合教材内容作出结论“太阳辐射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不正确。
太阳辐射虽然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巨大的正面影响,但也有一些负面作用,例如太阳辐射中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等。
2.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肯定丰富。
对不对?为什么?答案不肯定。
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肯定丰富。
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淡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分;但由于空气淡薄,大气吸取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题组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021·山东文综)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1~2题。
1.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消灭低谷的影响因素是()A.云量B.海拔C.下垫面D.正午太阳高度2.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53% B.62%C.70% D.78%答案 1.A 2.B解析第1题,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地形、纬度凹凸等。
但对7月的图们江来说,地形不变,昼夜长短也不是7月份消灭低谷的缘由,7月,华北、东北进入了雨季,云量增多,降水量增多,日照时数削减。
第2题,从图中可知图们江3月份日照时数为230个小时。
3月份,接近春分,故每天的理论日照时数约为12小时,所以3月的日照百分比为(230/12×31)×100%。
题组二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2022·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规律

(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例2 (2009·福建文综)读图1-35,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答案: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根据极昼圈变化规律可知,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
⑥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之间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 90°(如下图)。
⑦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 得到的太阳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的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分布高度。
①自然日界线:即0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日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③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点时。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三、地球运动的计算问题
06 太阳辐射-高考地理倒计时100天小专题100例

高考地理小专题——太阳辐射典型例题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材料二: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1)由材料一分析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
(2)由材料二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分布的规律。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列举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1)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有西北内向陆东南沿海递减,青藏高原等最丰富,四川盆地贫乏。
(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丰富,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贫乏)(3)纬度、海拔、天气状况(任回答其中两点即可)典型例题二:该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8分)(1)据图简述我国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
(2分)(2)请分别指出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强和最弱的地区,并分析影响这两地区太阳辐射差异的因素。
(6分)参考答案:(1)总体上是从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增多。
(2分)(2)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1分);太阳辐射最弱的地区四川盆地(1分)①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2分至少两点)②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有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分包括地形和天气状况)典型例题三: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有纬度因素(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少)、地势高低、天气状况等等,读“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甲地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高值中心的原因。
(2)分析乙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原因。
(任选其一回答,回答两个默认第一个)(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哪些?参考答案:(1)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多。
③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中国是一个地理位置广阔、气候多样的大国,年太阳辐射总量也表现出端倪明显的分布规律。
大体而言,年总辐射以西南沿海区域最高,以东北内陆区域最低为规律。
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主要分为沿海、山地、河谷和内陆四大地域,年太阳辐射总量也显示出显著的地区差异。
首先,沿海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
由于沿海地区空气比较清新、受热量少,辐射率高,所以有理由认为沿海地区的年太阳辐射量最高。
其中,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以2000-3000(Wh/㎡)是最高的,另外海南省海口市、三亚市、琼海市也是比较高的,多以500-1000(Wh/㎡)左右。
再者,河谷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低。
由于河谷地区河水高度变化较大,空气块度也较高,太阳辐射总量也较低,多以1000-1500(Wh/㎡)为最高。
如山西晋城市、临汾市等地,太阳辐射量均在1000-1500(Wh/㎡)之间。
总之,沿海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山地、河谷地区次之,内陆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最低,另外,在同一区域,海拔越高,年太阳辐射总量就越低,夏季辐射量较高,冬季辐射量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