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音乐家的小故事15篇

《音乐家的小故事》音乐家的小故事(一):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
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
他仅仅活了36岁。
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他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他的父亲是宫廷乐团里的小提琴手,也是一名作曲家。
由于父亲是佚名音乐家,家里的孩子都受到父亲的培养和熏陶,在莫扎特3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正在琴房教姐姐弹钢琴,莫扎特搬来一个小凳子在一边观看,他开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每当爸爸教姐姐弹琴的时候,他都在一边听,莫扎特的记忆力个性好,只要是他听过的曲子,他都记得,每当姐姐弹错音乐的时候他都能准确的指出来。
在莫扎特的指指点点中,父亲发现了儿子的天才,于是当莫扎特4岁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教他弹琴了,莫扎特年级虽小,许多技巧复杂难度大的协奏曲他都背诵下来,还弹的很好。
4岁的小莫扎便常常向家人展示他的音乐才华,每当家人吃晚饭的时候,他都要献上一曲给大家消遣消遣。
个性是家里有客人来的时候,他更是喜欢变现自我,他常常不管你允许不允许,便跑到钢琴边上弹了起来,凡是听他弹过的客人,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
5岁的时候,刚上一年级的小摸着特便会自我创作各种曲子了,这个城市里的人们都明白他们家出了一个音乐小天才。
在家里,经常有爸爸的2位朋友来练小提琴,这2个朋友是和爸爸一齐同台演出的小提琴手,有一天,莫扎特在听见爸爸和朋友们在客厅里演奏3重奏的小提琴曲,于是他自我也拿着小提琴来到客厅,平时摸着特主要是跟爸爸学钢琴,爸爸教他小提琴纯粹是为了调节。
爸爸,我来担任你们的第2小提琴手,行吗?不行,这个曲子你还没有练习过我能够看着谱行行,就让我们的小天才试试吧,在一旁的第二小提琴手发言了。
就这样,莫扎特跟着爸爸和另一位叔叔一块演奏了小提琴3重奏,演奏结束了,三个大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大家都看着小莫扎特,为他的才华目瞪口呆。
音乐家名人故事

音乐家名人故事音乐家,是个广泛的名词,简明的说,就是专注于音乐领域中的艺术家。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音乐家名人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故事一:音乐之父巴赫17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上空被那浓烟迷雾覆盖着。
这是一个窒息人性的阴森世界。
大小公侯、僧侣和神甫们为了争权夺利,利用新教和旧教的分歧,分成两个阵营,各自勾结外国势力,在本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从1618年起一直打到1648年。
持续了30年之久的这场残酷的战争使德国人口减去1/3,城市萧条,土地荒芜,矿山损坏,工商业衰退。
统治者用棍棒和鞭子维持他们的专治统治。
自由农民犹如白乌鸦一样稀少。
这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但是,漫长的黑夜总会有几缕星光的。
就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却孕育了18世纪欧洲音乐的巨擘、古典音乐大师巴赫。
他的音乐像一道闪光,给德国黑暗时代带来了一线光明,并影响着将来世界音乐的开展。
巴赫这个家族注定要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在近两百年的时间中,巴赫家族出现了许多位音乐家。
1685年3月21日,星期六。
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叫爱森纳赫的小镇。
镇上的一所二层红顶楼房内,一个啼声洪亮的男婴呱呱坠地了。
两天以后,孩子在圣奥尔格教堂受洗,父母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
孩子的父亲是镇乐队的指挥。
在塞巴斯蒂安出生以前,巴赫家族已在图林根生息繁衍了五代人。
从他的祖父一代开始,整个家族就以音乐为主要职业,真可谓是音乐世家。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巴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
在父亲的教诲下,他能熟练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还在他就学的当地学校的唱诗班中崭露头角。
巴赫虽说没有像后来的莫扎特那样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却也在平实的家庭教育中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功底。
巴赫10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奥尔德鲁夫他大哥家居住。
巴赫在这位当管风琴师的兄长指导下,掌握了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日后成为键盘乐器演奏大师奠定了基础。
由于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巴赫没能像亨德尔那样去接受大学教育,在15岁时就远行到吕内堡求学。
十大音乐家的故事

神劇之父-韓德爾
Georg Friedrich Handel 1685-1759 德國
韓德爾是巴洛克樂期重要 的作曲家,作品以歌劇和 神劇為主,其中以神劇最 受歡迎,故被譽為「神劇 之父」。他的作品富有華 麗的風格,故深受英國皇 族歡迎。
韓德爾與巴哈並稱為巴洛 克音樂裏最偉大的作曲家 .
神劇之父-韓德爾
浪漫樂聖-孟德爾頌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47 德國
德國著名猶太裔作曲家,孟 德爾頌為德國浪漫樂派最具 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孟德爾頌是難得的全能型天 才,身兼鋼琴家、指揮、作 曲家、教師等多重身分。
孟德爾頌在短短38年的一生 中創作極為豐富,在他活著 的時候就被認為是當時作曲 家中的第一人,彪羅曾稱他 為莫扎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 大師。
俄國最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俄國
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 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 了很多後來者。
音樂創作上,柴可夫斯基 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 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 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俄國最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
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俄國
柴可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 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 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可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 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 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 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在音樂創作上, 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 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對於華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 認為華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可夫斯基 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只用以描寫心 理感情等內在方面。
音乐家的小故事15篇

音乐家的小故事(一):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被人们称为音乐神童。
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
他仅仅活了36岁。
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他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他的父亲是宫廷乐团里的小提琴手,也是一名作曲家。
由于父亲是佚名音乐家,家里的孩子都受到父亲的培养和熏陶,在莫扎特3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正在琴房教姐姐弹钢琴,莫扎特搬来一个小凳子在一边观看,他开始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那以后,每当爸爸教姐姐弹琴的时候,他都在一边听,莫扎特的记忆力个性好,只要是他听过的曲子,他都记得,每当姐姐弹错音乐的时候他都能准确的指出来。
在莫扎特的指指点点中,父亲发现了儿子的天才,于是当莫扎特4岁的时候,父亲便开始教他弹琴了,莫扎特年级虽小,许多技巧复杂难度大的协奏曲他都背诵下来,还弹的很好。
5岁的时候,刚上一年级的小摸着特便会自我创作各种曲子了,这个城市里的人们都明白他们家出了一个音乐小天才。
在家里,经常有爸爸的2位朋友来练小提琴,这2个朋友是和爸爸一齐同台演出的小提琴手,有一天,莫扎特在听见爸爸和朋友们在客厅里演奏3重奏的小提琴曲,于是他自我也拿着小提琴来到客厅,平时摸着特主要是跟爸爸学钢琴,爸爸教他小提琴纯粹是为了调节。
爸爸,我来担任你们的第2小提琴手,行吗?不行,这个曲子你还没有练习过我能够看着谱行行,就让我们的小天才试试吧,在一旁的第二小提琴手发言了。
就这样,莫扎特跟着爸爸和另一位叔叔一块演奏了小提琴3重奏,演奏结束了,三个大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大家都看着小莫扎特,为他的才华目瞪口呆。
天啊,你这小家伙真是一个天才莫扎特的父亲发现自我的儿子的确在音乐方面具有才华,为了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父亲便带着孩子们到外地去演出,6岁的莫扎特和姐姐一齐到维也纳、荷兰、慕尼黑等各地演奏,他们的表演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尤其是莫扎特的表演,听众经常要莫扎特加演好多曲子。
关于音乐家的故事

关于音乐家的故事音乐家们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受尊敬的艺术家之一。
他们通过音乐把人们的情感和灵魂带入另一个世界。
下面是一些有关音乐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才华和故事。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音乐作品对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在19世纪的欧洲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交响乐,如《命运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
即使在耳朵失聪的情况下,贝多芬仍然坚持创作音乐,展现了他的毅力和才华。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是奥地利的一名音乐家和作曲家,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以其多产和多样化的音乐才华而闻名,创作了许多经典作品,如《安魂曲》和《A小调第五交响曲》。
他的音乐深情而富有表现力,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愉悦和共鸣。
肖邦(Frédéric Chopin)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感性,如《夜曲》和《革命颂歌》。
肖邦的钢琴演奏技巧非常出色,他给钢琴音乐注入了新的灵感和形式。
萧邦(Yo-Yo Ma)萧邦是中国的一位著名大提琴家,以其卓越的演奏技巧和独特的音乐风格而闻名。
他的演奏才华使他成为国际音乐舞台上备受赞誉的音乐家。
萧邦通过大提琴将情感和美妙的旋律传达给观众,他的音乐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共鸣。
总结以上是一些著名音乐家的故事,他们通过音乐将美妙的旋律带给了我们。
音乐不仅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情感和思想。
无论是贝多芬、莫扎特、肖邦还是萧邦,他们的音乐作品都是艺术的精髓,值得我们永远的珍藏和欣赏。
*以上文字为创作,并无法确认其完全准确性, 请参考为主*。
音乐家的故事

音乐家的故事音乐家,是一群用音乐创作和演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人。
他们用音符和乐器,将内心的世界展现给世人。
每一个音乐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莫扎特,他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三岁就开始学习钢琴,五岁就开始创作音乐。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令人惊叹,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包括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影响了后世无数音乐家。
然而,莫扎特的一生并不幸福,他饱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最终在三十五岁时离世。
莫扎特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固然重要,但坚持和努力同样不可或缺。
贝多芬,另一位音乐史上的巨匠。
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依然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贝多芬从小就展现出了音乐方面的天赋,但他的家庭环境并不和谐,父亲酗酒,母亲早逝,这些都给他的成长带来了阴影。
然而,贝多芬并没有因此放弃,他不断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肖邦,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
肖邦的音乐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他的钢琴作品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肖邦的一生同样充满了磨难,他在年轻时就患上了肺结核,病痛折磨着他的一生。
然而,肖邦并没有因此而放弃音乐创作,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肖邦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遭遇怎样的困难和磨难,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以上是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他们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音乐上的巨大成就。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音乐家不仅要有天赋,还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
愿每一位音乐家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音乐传奇。
音乐家的故事

音乐家的故事音乐是人类文化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着无尽的能量和情感。
在音乐的世界里,有许多令人敬佩的音乐家们,他们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创造了不朽的作品,留下了独特的音乐传承。
本文将讲述几位音乐家的故事,他们的音乐成就以及对音乐界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讲一讲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故事。
贝多芬被公认为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风格多样,包括交响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等。
然而,贝多芬的身世却并不幸福。
他早年从小就面临家庭的逆境,父亲的酗酒成瘾和聋了的耳朵让他的成长过程异常艰难。
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打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激情。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激情和坚毅,他以自己创造的音乐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故事。
莫扎特是音乐史上最早成名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就表现出惊人的音乐才华。
莫扎特的音乐作品非常丰富,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多个音乐形式。
他的音乐作品充满了优雅和灵感,被称为音乐天才。
然而,莫扎特的生命却短暂而悲剧,在他仅仅35岁的时候就离世了,留下了许多无与伦比的音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短暂的生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后世音乐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后,我们来讲一讲弗雷德里克·肖邦(Frédéric Chopin)的故事。
肖邦是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钢琴创作而闻名。
肖邦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他对民族风格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虽然肖邦的生命中也有很多困难和痛苦,但他通过音乐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肖邦的音乐作品充满了浪漫,旋律优美而感人,被誉为钢琴曲领域的巨匠。
最后,我们来讲一讲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故事。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1. 贝多芬奏鸣曲的小插曲贝多芬是一个顽固、开放、自由、坚定的人。
在演奏中,他经常突然变得非常激动,强调某个音符或某个乐段。
据说,这是由于他的听力慢慢地消失了,因此他需要更加强烈的感受。
在一次演奏会上,他在演奏奏鸣曲时,突然跳起来,走到钢琴旁,摆脱钢琴铁的束缚,痛斥他的敌人。
当他转身面向钢琴时,他想起他忘记漏掉一个音符,他把钢琴铁拖回原位,去拾取失落的音符,然后继续演奏。
2. 莫扎特的爆轰琴莫扎特是有名的天才作曲家和钢琴家。
他的爆轰钢琴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很出名。
这种钢琴体积庞大,音色丰富,由于钢琴弦很长,使得木制的琴架超过标准高度。
这使得演奏家在弹琴时,要伸直手臂才能弹下最低的键。
莫扎特非常喜欢这种钢琴,因为它能够表达出他创造的音乐。
他在演奏他自己的曲目时,通常会把这个巨大的琴搬到舞台中央,让观众们感受到他音乐中的情感。
3. 肖邦的小惊喜肖邦是著名的浪漫主义钢琴家和作曲家。
他喜欢为他的朋友或妻子弹奏音乐。
据说在一次晚宴上,肖邦想要给他的朋友带来一个令人惊喜的礼物。
当他的朋友坐下来时,他们看到一个沉重的钢琴被端到了客厅。
但是当他们开始等待肖邦演奏时,却听到了巨响的敲门声。
肖邦的家庭教师出现在门口,发现肖邦的钢琴没有被修好,不可能正常演奏。
这时肖邦突然站起来,弹奏起一首极富技巧性的圆舞曲。
他把钢琴翻了过来,然后开始扫弦演奏。
这个以灵活性和技巧性著名的技巧,使得他的朋友们惊叹不已。
4. 萧邦和他的不寻常演奏萧邦是世界闻名的浪漫主义钢琴家和作曲家。
他演奏时的特点是简洁,没有多余的废话。
他弹奏时的动作十分独特,所有的指节都是完全弯曲的。
他使用了极少的腕部运动,其它部分完全被指挥着。
萧邦的这种弹奏方式充满激情,却十分坚定。
5. 海顿的演奏厅实验海顿是一个以创新著称,具有解剖学技能的音乐家。
他的演奏会经常包括一些实验,以考察观众对音乐的反应。
据说,当海顿首次在演奏会上演奏他的大门挑战曲时,他在曲末突然跳了起来,把一扇窗户打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
维也纳的秋天是美丽而动人的。
金秋十月,我们来到了这里。
著名的维也纳森林被染成了金黄色,蓝色多瑙河泛着银光,一座座造型逼真的音乐家雕像仿佛在无声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维也纳,不愧为“音乐之都”,似乎这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瓦,都跳动着欢乐的音符,回荡着迷人的旋律……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白色大理石雕像耸立在内环城路皇宫公园的入口处。
雕像前的绿色草坪里,一组玫瑰花组成的高音谱号格外引人注目。
莫扎特的艺术生命短暂而又辉煌。
他于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世家。
3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6岁开始了其辉煌的艺术生涯,他不仅在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宫廷中演出,而且还被带进维也纳的美泉宫为玛丽亚.特蕾西亚女皇演奏。
8岁开始创作,11岁写出第一部歌剧,14岁便成为著名的波伦亚学院院士。
1781年他不顾父亲的劝告,辞去萨尔茨堡大主教府乐师之职,定居音乐之都维也纳。
他一生创作了二十多部歌剧,四十多部交响曲,四十多首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和其他乐器协奏曲,五十多首钢琴奏鸣曲和小提琴奏鸣曲以及大量其他类型的室内乐和声乐作品。
意大利音乐家罗西尼说:“莫扎特不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他实在是世界唯一的音乐家。
”我国艺术教育家丰子恺说,莫扎特的音乐里全然没有欲望,只有美。
罗马教皇十分欣赏莫扎特的天才,授予他“骑士”称号。
莫扎特非常高兴,以后经常自称“骑士莫扎特。
”
然而,在他短暂的35年生涯中,贫困总是伴随着他。
据说,在一个寒冬的早晨,一位朋友前去拜访,看见莫扎特夫妇正携手跳舞。
一问才知道,他们因为无钱买煤生火,只好以跳舞御寒。
“我一生只写了几个音符”
音乐大师贝多芬的青铜像位于内环城路一个广场的中央。
他1770年生于德国古城波恩,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8岁公开表演,14岁继承祖业进入宫廷乐队。
22岁离开故乡迁居维也纳,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作。
贝多芬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他的重要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又都是在他耳疾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创作的,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就是他失聪后的杰作。
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莫扎特不同。
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体现的是一种宫廷的审美风尚,而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绝唱,更具有社会性和思想性。
据说,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本来是为他崇拜的英雄拿破仑所作。
作曲家以希腊神州中的巨人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来刻画自己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交响曲完成后贝多芬在封面上题了“献给英雄拿破仑”几个字,打算托人转呈拿破仑。
但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异常愤怒:“想不到这家伙也是平庸之辈。
”于是把《英雄交响曲》撕得粉碎,扔在地板上。
后在朋友的劝说下,把乐曲改题为“为一伟人而作的英雄交响曲”,公开出版。
后来,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时,贝多芬冷笑道:“我已经为他的没落作曲,《英雄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的葬礼曲不是在17年前暗示了他的命运吗?”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着患难和困苦。
1827年,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贝多芬这位“波恩的英雄”离开了人世。
“咳!我一生只写了几个音符。
”这就是音乐大师的最后遗言。
寥寥数语更显他的伟大。
“闪烁着神圣的光芒”
在贝多芬铜像的旁边是舒伯特的铜像。
舒伯特在他短暂(只活了31岁)而不幸的一生中,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
其中有六百多首艺术歌曲,故被称作“歌曲之王”。
舒伯特的作品形象生动,感染力强。
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开创了艺术歌曲的新时代。
他从莎士比亚、歌德、海涅等人的诗作中找到了自己的音乐语言,谱写出一曲曲流动的“音乐诗”。
据说,《听啊!云雀!》是在1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的。
有一天,他同几位朋友散步到维也纳郊外,到一家饭店用餐。
舒伯特随手拿起餐桌上放的一本莎士比亚诗集读起来。
忽然,他说,“多么美妙的旋律啊,没有五线纸怎么办?”朋友们马上把餐桌上的菜单翻过来,用铅笔划上五条线,递给他。
他一气呵成,写完了全曲。
舒伯特仰慕贝多芬。
一天,他带着自己的歌曲选集,随出版人一同去拜访贝多芬。
不巧,贝多芬不在家,未能见到。
后来,贝多芬看到舒伯特的作品,十分欣赏,认为作品中“闪烁着神圣的光芒”。
此时的贝多芬已病入膏盲。
舒伯特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赶到贝多芬病床前,两个见了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
不久,贝多芬与世长辞。
舒伯特十分悲痛。
贝多芬逝世18个月后,舒伯特也驾鹤西去。
舒伯特临终遗言,希望死后葬在贝多芬墓旁。
他的家人和朋友满足了他的遗愿。
《蓝色多瑙河》为振国威而作
小约翰.施特劳斯可谓一生顺畅,终身显赫,就连死后,似乎也受到了特殊的优待。
在维也纳的城市公园里,我们参观了著名的施特劳斯金像。
这位“圆舞曲之王”站在高高的乐坛上,专心致志地拉着小提琴。
在他的后面,装饰着漂亮的环状大理石浮雕。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维也纳的一大景观。
我们还没有拍完照,就看到一对华裔新婚夫妇来此拍照留念。
小约翰.施特劳斯出身音乐世家,一生写了五百多首作品,大部分是舞曲音乐,包括圆舞曲、波尔卡、进行曲以及一些轻歌剧。
其中以他所创造的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著称,特别是他的《蓝色多瑙河》在全世界广泛流传。
据说,他的《蓝色多瑙河》是为了重振国威而创作的。
1866年7月,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维也纳市民情绪低沉。
当时,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指挥赫贝克约请施特劳斯写一首歌颂祖国河山的合唱曲,以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一天,作曲家突然想起了德国诗人卡尔.贝克描写多瑙河的诗句:“在那多瑙河边,在那美丽的、蔚蓝色多瑙河边……”
诗中迷人的意境点化了作曲家的音乐灵感。
旋律犹如泉涌,流泻在他的笔端。
一首无词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诞生了。
乐曲写好后,赫贝克请一位奥地利职业警察兼家庭诗人约瑟夫.怀尔填词。
因歌词粗劣,内容不合时宜,这首合唱曲在1867年2月15日首演时,听众反应平平。
半年后,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由作曲家亲自指挥演出了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第二天,法国诗人巴比叶用法文为圆舞曲重新填写歌词。
以后,管弦乐曲和合唱曲《蓝色多瑙河》便风靡全球,成为施特劳斯的代表作。
瓦格纳赞誉这部作品“在优美、精致和真正的音乐方面,超过了当时许多作品”。
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听一场音乐会,几乎是所有到访者的心愿。
奥地利接待方非常理解我们的心情,提前为我们订好了入场券。
当天晚上,中国驻奥地利大使的宴请尚未结束,我们就歉意地中途告退,匆匆赶往金色大厅。
音乐会由下奥地利州交响乐团演奏,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的学生本寺郎执棒,金色大厅金碧辉煌,座无虚席。
第一首曲子是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序曲。
威廉.退尔是瑞士民间传说中的英雄人物。
他忠厚善良,不畏强暴,射杀了企图谋害他的奥地利地方官员。
在退尔的感召下,瑞士人民相继起义,推翻了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1804年,在德国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德国诗人和剧作家席勒以此为题材创作了爱国主义诗剧《威廉.退尔》。
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就是根据这部剧作编写的。
歌剧的序曲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区美丽的自然风光,音乐柔美恬静;第二部分描写了暴风雨来临的景致,急速的弦乐声和鼓声,如狂风大作,如电闪雷鸣;第三部分是暴风雨后的田园景色,施律好像是一首阿尔卑斯山的牧歌;第四部分是骑兵进行曲,乐曲雄浑。
序曲演奏结束时,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第二首曲子是瑞士作曲家施奈德的长号奏鸣曲,长号乐手为世界著名的澳大利亚人达宾。
他的演奏生动、传神、圆润。
演奏结束后,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只好加演了一首舒伯特的长号奏鸣曲。
最后一首曲子是比利时作曲家弗朗克的d小调交响曲。
曲子气势恢弘,旋律活泼明快,情绪昂扬激奋,把音乐会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