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名人故事
音乐名人故事

音乐名人故事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名人更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音乐才华和生平故事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位音乐名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成就和传奇人生。
首先,我们来谈谈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影响了整个音乐世界。
贝多芬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他的音乐才华使他成为了当时维也纳音乐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然而,贝多芬的生活并不如他的音乐一样辉煌。
他在中年时期开始出现了听力问题,最终导致了他的完全失聪。
尽管如此,贝多芬依然坚持创作音乐,他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等经典之作至今仍广受欢迎。
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位流行音乐界的传奇人物——迈克尔·杰克逊。
迈克尔·杰克逊是美国流行乐坛的巨星,他的音乐作品和舞台表演风靡全球。
然而,杰克逊的成名之路并不平坦。
他从小就在家庭乐队中开始接触音乐,随后加入了家庭乐队“The Jackson 5”,并凭借出色的表演和唱功赢得了全世界的喜爱。
然而,杰克逊的个人生活却备受争议,他的种种丑闻也给他的音乐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
尽管如此,杰克逊依然是流行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唱不衰。
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典音乐的传奇人物——莫扎特。
莫扎特是奥地利古典音乐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被誉为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莫扎特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他的音乐才华使他成为了当时音乐界的宠儿。
然而,莫扎特的一生并不如他的音乐一样辉煌。
他的生活饱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直到他去世时仍未得到世人的认可。
然而,莫扎特的音乐作品却在他去世后被人们广泛传颂,成为了古典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以上几位音乐名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音乐才华和传奇人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励志的名人故事精选7篇

励志的名人故事精选7篇励志的名人故事篇1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1个。
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
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
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
到了17岁,妈妈病逝,家中只剩下2个弟弟,1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爸爸。
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
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1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
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
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
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
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
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
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
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
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
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
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
”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1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
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
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励志的名人故事篇2不到24岁的穆罕默德·阿萨夫是加沙罕尤尼斯难民营的难民。
为了能参加泛阿拉伯国家的选秀大赛“阿拉伯偶像”,离开就业市场不景气的加沙为自己找出路,他偷偷溜出加沙到了开罗,又辗转黎巴嫩去参加海选。
【名人故事】音乐之父―海顿

【名人故事】音乐之父―海顿海顿,全名为约瑟夫·海顿,是古典音乐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被誉为音乐之父。
他的音乐作品丰富多样,有交响曲、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和歌剧等多种类型。
海顿于1732年生于奥地利一个贫穷的家庭,从小展现出对音乐的天赋。
他的父母本希望他学习手艺,但海顿的音乐才华无法抑制。
幸运的是,当他六岁时,他的父亲带他去了当地教堂合唱圣众唱诗班,海顿因此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
在教堂合唱班的时候,海顿学会了很多音乐知识和技巧,并逐渐开始写作自己的音乐。
由于家庭贫困,他没有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也没有机会在大城市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尽管如此,海顿并没有放弃,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逐渐成为了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在他的音乐生涯中,海顿曾为贵族和教堂工作,并与当时一些音乐界的重要人物结识。
这些人的支持和鼓励让海顿得以继续深造和创作。
在海顿的作品中,有一部特别重要的交响曲,被人们称为《镜子交响曲》。
据说,这部交响曲以其华丽和神秘的音乐形式,向世人展现了海顿非凡的创作天赋。
虽然海顿的音乐广受好评,但他的人生并不一帆风顺。
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财务危机和健康问题。
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坚持不懈地创作,并不断试验新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方式。
正是他的坚韧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成为音乐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海顿的音乐风格既充满了力量和热情,又充满了优雅和细腻。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独具个性,而且富有表现力。
据说,著名作曲家贝多芬曾经说过:“当我感到烦闷和沮丧时,海顿的音乐总能唤起我的兴致。
”海顿的音乐成就不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为后来的音乐家铺平了道路。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然被广泛演奏和欣赏。
海顿的音乐作品被认为是古典音乐的杰作之一,他本人也被视为古典音乐史上的一位巨人。
尽管海顿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和困境,但他始终坚持追求音乐梦想,并将自己的才华分享给世人。
他的音乐被誉为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能够打动人心,激发人们的情感。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1. 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是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作品被誉为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
贝多芬的一生并不平坦。
在他30岁的时候,他开始逐渐失去听力。
尽管如此,他仍然继续创作音乐,并在他最后的作品中表达了他的痛苦和挣扎。
他的“命运交响曲”成为了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交响曲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表达了贝多芬对命运的反抗和渴望自由的精神。
2. 莫扎特的奇迹莫扎特是18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广受欢迎。
据传,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早在幼年就开始展现。
他被认为是天才般的音乐家,能够几乎不做任何修改地将音乐从头脑中转化为乐谱。
莫扎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交响曲、歌剧和钢琴协奏曲等等。
令人遗憾的是,莫扎特在他35岁时便去世了,但他的音乐才华却超越了时空,至今仍然受到世人的赞美与喜爱。
3. 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之旅肖斯塔科维奇是俄罗斯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以其宏伟的交响乐和深情的歌曲而闻名于世。
他的音乐之路并不顺利。
由于苏联政府的审查制度,肖斯塔科维奇的一些作品受到了审查和封禁,他被迫决定离开俄罗斯,到其他国家演出和创作。
他的音乐之旅带他到了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
尽管他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肖斯塔科维奇依然坚持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4. 萨克斯的发明亨利·萨克斯是法国的一名乐器制造家,他发明了萨克斯风(Saxophone)这一乐器。
萨克斯风是一种金属管乐器,它的音色独特,被广泛用于爵士乐、管弦乐和摇滚乐等音乐风格中。
在发明这一乐器之前,萨克斯经历了许多失败和挫折。
他不断地改进和调整乐器的设计,最终才创造出了萨克斯风。
萨克斯对音乐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更体现在他对乐器的创新和改进上。
5. 肖邦和他的浪漫曲谱弗雷德里克·肖邦是波兰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
他的音乐作品以浪漫主义风格著称,他的钢琴独奏曲谱作品成为了钢琴家们的经典演奏曲目。
【名人故事】音乐大师郎朗的成功道路

【名人故事】音乐大师郎朗的成功道路郎朗,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也被誉为音乐界的奥黛丽赫本。
他被公认为是中国最成功的音乐家之一,是青年一代中最具备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他并不是通过天赋或运气,而是通过努力和刻苦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郎朗于1982年出生于中国沈阳,父亲是一个非常支持他的艺术爱好的厨师,曾引领他走入音乐的世界。
郎朗的音乐才华非常早就被父亲发现,他自学的一首曲子深深地打动了他的父亲,让他发现这个孩子有天赋。
郎朗的父亲随后在家里创造了一个小的音乐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成为了郎朗后来音乐发展的重要跳板。
这个工作室是郎朗音乐成长的地方,里面的经历对他人生的影响也非常深刻。
从小在这个工作室里练习音乐,他几乎每天都要花4到5个小时。
这种在孤独与自由中度过的生活让他的灵魂深沉而富有感染力。
这段经历使他体验到了音乐给他带来的灵性上的力量,也为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郎朗已经成为大师级的音乐家。
但是,他并没有认为自己已经取得了胜利。
他总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超越自我。
他认为自己永远还有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他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除了不断进步的态度,郎朗的成功也与他的敬业精神有关。
郎朗从小就非常努力地练习钢琴,而今天他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
他的许多表演都备受好评,而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天赋,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努力和毅力。
此外,郎朗也是一个非常坚定的信仰者。
他的信仰对他的成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他相信,只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坚持不懈、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郎朗的成功道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对音乐的热爱、坚持不懈的努力、敬业精神以及坚定的信仰。
这些品质不仅让郎朗成为了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也将永远激励着其他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音乐家的音乐故事

音乐家的音乐故事音乐,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灵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优美的旋律还是深情的歌词,都能够以独特的方式传递情感,引发共鸣。
在每一首动听的乐曲背后,都有一个音乐家的音乐故事,下面就让我们来探索几位伟大音乐家的故事,他们的音乐成就和经历不仅丰富了音乐的世界,也激励着无数热爱音乐的人们。
贝多芬——灵感源自生活的哲思贝多芬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如同一本笔记,记录着他内心的喜怒哀乐。
贝多芬的音乐故事充满曲折和坎坷。
在他年轻时,他的音乐天赋被众人所赞叹,一时间他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然而,命运却对他作出了残酷的戏弄,他逐渐失去了听力。
这对于一个以创作音乐为生的作曲家来说无异于厄运的降临。
然而,贝多芬并没有放弃,他用坚持和努力克服了困境,创作出了一首首动人心弦的音乐作品。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中的困难并不能阻挡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
林肯——用音乐传递希望和团结林肯乐团是美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交响乐团之一。
它的故事始于1965年,当时美国正值动荡不安的时期,种族歧视和社会骚乱不断升级。
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林肯乐团通过音乐为社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乐团由几位热爱音乐的黑人音乐家组成,他们用音乐来传递希望和团结的力量。
穿越寒冷冬夜的旋律让人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激励着他们战胜困难,追求平等和自由。
林肯乐团的故事告诉我们,音乐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够改变和感召人心。
李斯特——将音乐融入生活的艺术李斯特是19世纪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之一,他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演奏风格让人叹为观止。
然而,李斯特并不满足于只是一个出色的演奏家,他希望将音乐传播给更多的人。
于是,他开始进行音乐改编,将大师们的作品改编成了适合钢琴演奏的形式。
他的改编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将创作的元素与自己独特的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崭新的音乐风貌。
通过他的努力,李斯特将音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到了杰出的音乐作品。
李斯特的音乐故事告诉我们,音乐创作是一门艺术,它可以不断创新和改变,使受众得到不同寻常的美妙体验。
中国音乐家励志故事

中国音乐家励志故事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际遇里百折不挠。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中国音乐家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中国音乐家励志故事:冼星海冼星海,曾化名“黄训”,原籍广东番禺县,1905年生于澳门贫苦的船工家庭。
他出生前父亲就已去世,靠母亲做佣工和祖父接济生活。
他6岁进私塾。
祖父病逝后,他失学而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他于1918年回国,因交不起学费而入了广州的岭南大学____青年会所办的义学,参加了学校的管乐队。
此时,他已经表现出音乐方面的天赋。
冼星海在音乐上可谓大器晚成。
他在20岁左右才开始学拉小提琴,被同事们戏谑地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
他刚到巴黎时,也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解决温饱。
后来,他遇到那里的中国留学生马思聪,并由他引见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
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破例免去了他每月各200法郎(约合10块银元)的学费。
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著名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创作的奏鸣曲《风》,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
1929年,冼星海来到素有世界音乐文化中心的法国巴黎学习音乐。
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等维持生活,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
后来,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师从著名提琴家奥别多菲尔和著名作曲家杜卡斯,写下了早期作品《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风》等。
1935年夏,他谢绝了巴黎音乐学院的挽留,回国投入抗日救亡。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
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
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
”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命运。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

【名人故事】五则大音乐家的小故事1. 贝多芬的顽皮贝多芬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常常制造一些恶作剧。
他曾经用尽所有方法想要搞砸一个音乐会,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
他也曾在一次音乐会上,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乐器乱响之际,对着观众高喊:“一首人们认为我不会演奏的曲子!”然后他开始演奏了他最优美的作品之一,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2. 柴可夫斯基的巨大压力柴可夫斯基曾经遭受过极大的压力,使他快要放弃做音乐家。
在他即将抵达巴黎的船上,他生病了,有一次在海上,他几乎被淹死。
他最终到达巴黎后,街头的误解和他感到的寂寞,使他感到非常失落。
他开始写作并担任音乐教师,但感到压力很大,那时他的一个学生非常嫉妒他,写了一篇文章批评他。
虽然柴可夫斯基最终获得了成功,但这些经历对他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3. 贝尔的诚实钢琴家埃米尔·贝尔在一次演奏会中受伤,他的左腕受损,而他必须使用右手演奏。
尽管如此,他继续完成了整场演出的所有曲目,不过他在处境艰难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
他的友人经常拉掉琴键,嘲笑他;这让他感到很困扰。
但是他始终保持着诚实和坚定,他始终相信,当你对自己诚实时,你的音乐将会有所不同。
4. 肖邦的浪漫主义肖邦总是充满着幻想和浪漫主义,这种激情和他的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经常在他的爱人乔治·桑德(George Sand)的花园里漫步和弹奏音乐。
肖邦的音乐与他的人生一样浪漫,同时也充满故事和美感。
他的音乐使人们感到既拥有文化又充满纯真的美好。
5. 莫扎特的童话故事莫扎特的生命短暂而充满了传说中的童话故事般的情节。
当他只有六岁的时候,他能够弹奏音乐,当时的许多大人都对他的天赋表示惊叹。
他曾经成为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的宠儿,并在欧洲各地演出。
他的演奏技巧和天赋令人难以置信,他的音乐使人们感到既神秘又卓越。
莫扎特的生命和他的音乐一样令人难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家名人故事音乐家,是个广泛的名词,简明的说,就是专注于音乐领域中的艺术家。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音乐家名人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故事一:音乐之父巴赫17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上空被那浓烟迷雾覆盖着。
这是一个窒息人性的阴森世界。
大小公侯、僧侣和神甫们为了争权夺利,利用新教和旧教的分歧,分成两个阵营,各自勾结外国势力,在本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从1618年起一直打到1648年。
持续了30年之久的这场残酷的战争使德国人口减去1/3,城市萧条,土地荒芜,矿山损坏,工商业衰退。
统治者用棍棒和鞭子维持他们的专治统治。
自由农民犹如白乌鸦一样稀少。
这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但是,漫长的黑夜总会有几缕星光的。
就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却孕育了18世纪欧洲音乐的巨擘、古典音乐大师巴赫。
他的音乐像一道闪光,给德国黑暗时代带来了一线光明,并影响着将来世界音乐的开展。
巴赫这个家族注定要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在近两百年的时间中,巴赫家族出现了许多位音乐家。
1685年3月21日,星期六。
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叫爱森纳赫的小镇。
镇上的一所二层红顶楼房内,一个啼声洪亮的男婴呱呱坠地了。
两天以后,孩子在圣奥尔格教堂受洗,父母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
孩子的父亲是镇乐队的指挥。
在塞巴斯蒂安出生以前,巴赫家族已在图林根生息繁衍了五代人。
从他的祖父一代开始,整个家族就以音乐为主要职业,真可谓是音乐世家。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巴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
在父亲的教诲下,他能熟练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还在他就学的当地学校的唱诗班中崭露头角。
巴赫虽说没有像后来的莫扎特那样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却也在平实的家庭教育中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功底。
巴赫10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奥尔德鲁夫他大哥家居住。
巴赫在这位当管风琴师的兄长指导下,掌握了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日后成为键盘乐器演奏大师奠定了基础。
由于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巴赫没能像亨德尔那样去接受大学教育,在15岁时就远行到吕内堡求学。
在三年多艰辛的求学历程中,巴赫广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丰富营养,亲自造访了附近的一些音乐名师,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18岁时,巴赫的音乐生涯开始了。
在当时的保护人管理办法下,巴赫不可能如后来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风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以仆人的身份,在保护人的荫庇下生活和创作。
这虽然让巴赫有了稳定的收入,却也不可避免地要和保护人发生冲突,乃至蒙受耻辱。
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任管风琴师,创作也以宗教音乐为主。
随着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随之声名鹊起,成为了一名宫廷乐师。
从1708年到1723年的15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科滕的宫廷中供职。
在科滕的日子是巴赫一生中的一个黄金时代。
此间他创作了被誉为“键盘乐的旧约圣经”的《均匀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和在管弦乐开展史上堪称里程碑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出色的世俗和宗教音乐。
1723年,巴赫的主人科滕亲王对音乐的兴趣似乎冷淡了,于是他辞去了宫廷中的职务,来到莱比锡出任圣托马斯教堂学校的音乐指导,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余下的27年时间。
莱比锡时期是巴赫一生中最长的一个时期,也是创作最多的时期。
此时的巴赫无论演奏技巧还是作曲水平都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他在莱比锡谱写的杰作,有感人至深的《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乐》,《均匀律钢琴曲集》第二卷和体现他高深作曲造诣的《赋格的艺术》等。
1747年,这位无冕音乐之王去波茨坦旅行时被另一位国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召见,并表演了即兴演奏,在座的观众无不为之折服。
第二年,巴赫把这次演奏的主习题加以开展,写成了另一部总结归纳他作曲和演奏艺术的作品——《音乐的奉献》。
由于他长期用眼过度,巴赫视力减退(也许正因为如此,画像上的巴赫总是眯着眼睛),晚年患白内障失明了,但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
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
乐曲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忠诚祷告,最后在第26小节处嘎然而止,成了大师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地走向了他心中的神坛。
三天后,巴赫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此时,维瓦尔第已入土9年,他另一位伟大的同行亨德尔也因失明,创作渐少。
可以说,随着巴赫的逝世,音乐的巴罗克时代也就结束了。
故事二:音乐神童莫扎特在西方音乐史上,天才其实不少见,但作曲能够做到像吃饭和呼吸那样随意的人却不多见,尤其是从小就如此。
但莫扎特就是这样的人。
他3岁就能在钢琴上弹奏许多他所听到过的乐曲片断,5岁就能准确无误地辨明任何乐器上奏出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可以随便地说出杯子、铃铛等器皿碰撞时所发出的音高。
如此过硬的绝对音准观念是绝大多数职业乐师一辈子都达不到的。
6岁和姐姐一起跟随父亲到欧洲各国旅行演出,轰动了欧洲。
正因为如此,莫扎特在当时就被公认为“音乐神童”。
莫扎特也许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
就连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称作是音乐的基督。
曾有人这么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即是莫扎特。
”1756 年,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萨尔兹堡。
他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这使莫扎特从很小就接受了音乐的熏陶。
他自幼便展现出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抚琴,6岁开始作曲,8 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
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16岁时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
虽然在这段时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他无法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任意欺凌。
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个会抚琴的仆人,他曾向他的父亲这样描述他在宫廷晚餐上的同伴:两名男仆,管家,点心师父,两名厨师,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厨师之上。
终于在1781年,莫扎特脱离了对大主教的依附,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并来到了维也纳开展。
在维也纳,莫扎特靠教私人学生,举行音乐会演出和出版作品为生。
在这段时间,莫扎特接触到了巴赫、亨得尔的作品,并结识了海顿,从而丰富了他的音乐理念。
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
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贮存好的东西。
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
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搅,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
”可怜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他正当壮年的时候却因为感染风寒而逝世了,死时年仅35岁。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1791年12月9 日),他仍在创作,可惜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间,成为了音乐史上最大的遗憾之一。
作为一个早熟的天才,莫扎特受到过王公贵族的种种厚爱和赞扬,但也饱尝了贵族社会对别人格的蔑视和侮辱,身心遭到一次次打击。
在当时的社会上,做一个自由作曲家其实不为人们认可,选择这条道路就等于选择了艰苦。
莫扎特的父亲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但莫扎特坚决回绝。
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
心灵使人高尚起来。
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
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安康以致我的生命。
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的时刻,也就是他开始苦难生活的时刻。
在维也纳的大部分时间里,莫扎特都是在困顿中度过的。
他一生中的最后两年是他经济最困难的时期。
困苦的生活使他的身体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
当他最后一部出色的歌剧《魔笛》(The Magic Flute)首场公演时,他已痼疾缠身。
1791年12月5日他逝世时,妻子正患重病,家里连一个零钱也没有。
出殡那天,暴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中途返回。
最后他被埋在了一个穷人的墓地里,几天后他的妻子前往墓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身后留下尚未还清的1682弗罗林的债务。
比起长命而晚成的海顿来,莫扎特刚好相反。
然而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却为人们创造出数量惊人的音乐瑰宝。
其中包括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3⑼40、41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20、2⑴2⑶2⑷2⑹27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⑷第5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虽然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苦,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的是真正的纯美。
著名的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为莫扎特做出了如下的评价:“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
旋律虽然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
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
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
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
莫扎特就是那个绚烂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