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本的功能出发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财产,它决定了人们是否可以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科尔曼,1999)。科尔曼(Coleman)指出,社会资本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科尔曼,1999:356)。其中,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形式。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uetter)认为,经济是嵌入于更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之中,所以,社会资本的运作就是以关系和网络的方式运作的。布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一般说来都是公共用品,并非是任何从中获益的私人财产,这是个人寄身于其间的社会结构的一个特性。社会资本在市民社会中的形成和运作,既促成了民主制度的形成,又构成了民主制度运行的环境和社会基础。

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指出,社会资本有三个基本功能:(1)作为社会控制的来源;(2)作为家庭支持的来源;(3)作为家庭外的网络获得的收益来源。波茨是把社会资本当作社会整合的机制和获得社会资源的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说,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运作。社会资本也并不是总是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指出了社会资本的四个消极后果:(1)排斥圈外人,因为为团体成员带来利益的强大联系通常也能够禁止其他人获得收益。(2)对团体成员要求过多,因为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封闭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阻碍了其成员商业创新的成功。在高度团结的共同体中,团体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产生了巨大的搭便车问题,在共同的规范结构的支持下,不勤奋的成员会向更成功的成员提出更多的要求。对于要求者来说,他们的社会资本恰恰是获得同样资源的特权。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积累和成功的机会消失了。(3)限制个人自由,在高度控制的社会里,社会资本必然产生规范的压力,就会限制个人自由,使具有独立精神的成员感到受束缚,以至离开;(4)用规范消除秀异,由于共同的敌视和反对主流社会的经历,团体的团结得到了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成功消弱了团体的一致,最后的结果就是用规范来消除秀异之人,并强迫更有野心的成员离开。

1999年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教授托马斯·福特·布朗(Thomas F. Brown)在因特网发表了《社会资本理论综述》一文,从系统主义的本体论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按照构成社会网络的个体自我间的关系类型在社会网络中分配资源的过程系统”。他直接把要素、结构和环境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分析层面,提出了把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嵌入自我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关注个体通过社会网络调动资源的能力;他把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结构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探讨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化,该网络中的自我之间联系的定型,以及资源因其特殊结构而通过该网络流动的方式;他把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结构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探讨特定社会资本网络包含在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方式,以及包含在更大的文化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他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一书中指出,“信任可以在一

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群体中产生,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这些规则不仅包含公正的本质这种深层次的‘价值’问题,而且还包括世俗的实实在在的规则,如职业规则、行为准则等”。他还指出,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信任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它不仅存在于家庭这种最小、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还体现在国家这个最大的群体中,其他群体也同样体现这种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获得不同于人力资本的获得,人力资本可以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如接受教育或培训而获得,而社会资本的获得必须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并具有忠诚、诚实和可靠等美德。它不仅靠个人的遵守来获得,而且要建立在普遍的社会德行基础上。这种具有社会性的社会资本的获得是基于道德习俗的积累形成,所以,社会资本的获得比其他形式的资本获得更难,同样,它也难以改变或摧毁。

1993年布特南(Robert Putnam)在他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中,研究了意大利20年来南方和北方制度改革的经验,他得出结论发现“社会资本是民主进步的一种重要的决定因素”。布特南本来的目的是研究意大利20个地区的制度绩效,他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公民参与、社区领导人对地方行政官员的民主态度、社团组织、公民共同体等维度进行深入研究,来比较不同地区民主制度运作的结果,结果却发现社会资本更多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因为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结构的特征都是公共用品,不同于私人用品,要将私人之间的信任转化为社会的信任,就得通过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来促进合作,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普遍的互惠,即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布特南指出: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的信息之流通,体现了合作的成功”。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参与者解决由于利益集团所带来的集体行动阻碍经济发展的困境。一个组织的建构越具有横向性,它就越能够在更广泛的共同体内促进制度的成功。

布特南(Putnam)还指出,“社会资本的存量,如信任、互惠规范(norms of recipocity)和网络,往往具有自我增强性和可积累性。良性循环会产生社会均衡,形成高水准的合作、信任、互惠、公民参与和集体福利。它们成为公民共同体的本质特征。与此相反,缺乏这些品质的非公开精神共同体,也会自我增强的,在恶性循环、令人窒息的有害环境里,背叛、猜疑、逃避、利用、鼓励、混乱和停滞,在相互强化着。这表明,至少存在着两种广泛的均衡,所有面临集体行动的社会,往往会朝着其中之一发展,而且,均衡一旦实现,往往会自我增强”。在这种反复的自我增强过程中,就促成了一种制度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形成了一种建立在互惠、信任基础上的均衡,而不是庇护、争斗的均衡。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用“路径依赖”分析了美洲的经验,发现美国和拉美诸共和国都享有宪政民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似的国际机遇。但是,北美得益于其分权的、议会制的英国遗产,而拉美则深受集权专制、家族主义和庇护制之苦;北美继承的是公民传统,而拉美得到的则是垂直的依赖和剥削的传统。所以,同样的制度运转的结果却形成了南北的巨大差异。

布特南(Putnam)还发现,社会资本运作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形成了不同的权威关系,在公民性程度较低的地方,政治生活以权威和依附的垂直关系为主要特征,体现在庇护——附庸的关系网落上,政治领导人都出自一个比较狭小的社会等级,他们对大众参与政治生活持怀疑态度;相反,在公民性程度较高的地方,政治领导人多数来自背景较一般的人群,他们积极支持地区民主改革,赞同大众参与地区事务。而在公民性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与公民之间较少发生冲突和争端,领导人一方面也更愿意解决他们的冲突,另一方面有一个开放的伙伴关系。所以,地区政府的效率与该地区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是横向地组织起来还是等级化地组织起来的程度密切相关。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的信息之流通,体现了合作的成功”。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参与者解决由于利益集团所带来的集体行动阻碍经济发展的困境。一个组织的建构越具有横向性,它就越能够在更广泛的共同体内促进制度的成功。

综上所述,布尔迪厄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社会网络,而且是一种体制化关系的网络;林南则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科尔曼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便利与行动者的隐藏于社会结构中的资源;布特南强调社会资本是一种规则、网络与信任。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超越了当时把资本等同于纯粹的经济资本的偏见,扩大了资本的内涵;皮埃尔·布尔迪厄和林南、科尔曼的主要区别在于:首先,她在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中强调了关系网络化的“体制化”;其次,他认为社会资本的主要功能除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外,还有着将统治阶级的直接经济统治转化为非经济形式,从而使其获得统治合法性的作用;最后,社会资源的形成方式也不是如科尔曼所称的是其他社会行为的“副产品”,而是个人或团体“有意识的投资策略”的产物。

社会资本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在研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调查和研究,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解释范式。

二、社会资本理论的形成

“资本”是经济学核心术语,是指以交换媒介为体现形式的价值凝结物,有具体的物质形式。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资本被看作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从资本的生产属性来定义的。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生产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的“实质在于活劳动是替积累起来的劳动充当保存自己并增加其交换价值的手段”[1]。从经济运行的层次来看,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凡用于生产、扩大再生产或提高生产效率的物质(包括这种物质的载体)都可称其为“资本”。

“社会资本”最初也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是与“个人(私人)资本”相区别的。重农学派、亚当·斯密和马克思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社会资本是与个人资本相对的概念,马克思说:“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

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2]可见,社会总资本就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个人资本的总和。社会资本的特征是:资本的积累方式、占有方式、分配方式和经营主体都是社会化的,它的发展形态有金融资本、法人资本和国有资本等形式[3]。

在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演化为与“经济资本”相区别的概念。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概念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经济学家舒尔茨(1961)和贝克尔(1964)把“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学分析之中,认为社会拥有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使“资本”向广义扩展,成为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抽象了资本的最初含义,为社会资本的提出奠定了词源上的基础(杨雪冬,2000)。

尽管直接使用现代含义的“社会资本”概念是近来的事,但对社会资本的发现和研究很早就开始了,只是长期以来被社会科学研究所忽视。例如,大卫·休谟早就认识到,适当的道德行为(如“道德意识”和“同情”)会支持经济行为的新形态。埃德蒙·伯克则指出,除非获得了先在的“惯例”、“文明”和植根于“绅士精神”和“宗教精神”之上的“自然保护原则”的支持,市场根本不能运转。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承认,市场确实需要一定的道德情感的支持。19世纪早期,德国的社会批判家亚当·穆勒认为,社会“精神资本”(包括文化价值,也包括“社会与国家的有机团结”)的存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经济命运(参见伍考克,2000)。但是,对社会资本的这些有益探索和重视,最终为后来的功利主义者和古典经济学家们(如密尔、边沁、李嘉图等)所抛弃,他们关注的主要是土地、劳动和资本(主要是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他们“使社会科学沿着《国富论》而不是《道德情操论》所开辟的道路走下去了”(伍考克语)。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的制度经济学派(以康芒斯、凡勃伦、诺斯等为代表)则认识到了“制度”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它是人设计的,决定人际互动结构的约束。制度包括正式约束(宪法、法律、规章条例、个人间的契约)和非正式约束(包括价值观、伦理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制度为人们的交易活动提供了秩序,制度与技术一起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决定了经济活动的盈亏,[4]从本质上看,制度是社会资本的重要方面,可以说,制度经济学派已开创了社会资本研究的先河。只是与社会资本理论有所不同的是,制度经济学派“更多地侧重于制度的强制”(张其仔,1999:50)。

波茨和塞森布雷纳认为,在古典社会学文献中,对社会资本的认定有四种理论传统:(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限度的团结”的观点,即不利的情形可以促使大家凝聚起来;(2)齐美尔的“互惠交易”、规范和契约,这些是通过个人化的交流网络而出现的(如邻里互助);

(3)迪尔凯姆和帕森斯所讨论的“价值融合”、“集体意识”等概念,认为价值、道德原则和信念先于契约关系和非正式的个人目标而存在,而不是严格工具意义上的;(4)韦伯的“强制性信任”思想,即正式制度和特殊的团体背景使用不同的机制来保证实现对已经达成的行为规则的遵守,前者(如官僚)使用的是法律、理性机制,后者(如家庭)使用的是实质、社

会机制(伍考克,2000)。

一般认为,正式提出并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社会学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P.Bourdieu),他于1980年发表《社会资本随笔》一文。也有人认为(伍考克,2000),汉尼芬、古尔纳、雅各布斯等人较早使用了这一概念。莱达·汉尼芬在《社群的中心》(1920)一书中较早独立使用这一名称,他认为,“社会资本……是指……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的可触知的资产:即良好的愿望、遵循、同情,以及构成一个社会单位的个人和家庭之间的社会交往。”从阿列文·古尔纳的《互惠的规范:初步的评述》(1960)一文来看,他可被推选为“社会资本文字和精神上的奠基人”(伍考克语)。而从现代的使用情况来看,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1961)一书中这段话似乎是最早的:“网络是一个城市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无论出自何种原因而失去了社会资本,它所带来的收益就会消失,直到而且除非新的资本慢慢地不确定地积累后它才会返还”(参见伍考克,2000)。

另外,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社会网络研究也是社会资本研究较早而且重要的方面,其代表性的研究有科尔曼关于社会网络对信息传播、发明推广的影响研究(1966),格兰诺维特关于“弱关系力量假设”(1973)和“嵌入性”概念(1985),以及林南关于社会网与社会资源的关系研究(1981)等。尽管林南等人没有使用社会资本这一名词,但他的“社会资源”概念蕴涵着社会资本,因此,科尔曼也“赞许地引用了他们的成果”(参见波茨,2000)。

三、社会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皮埃尔·布尔迪厄可能是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明确定义的学者。此后,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出发,对社会资本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和解读。皮埃尔·布尔迪厄在其关系主义方法论的基础上提出“场域”和“资本”概念。“场域是以各种社会关系连接起来的、表现形式多样的社会场合或社会领域……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是由不同的社会要素连接而成的,社会不同要素通过占有不同位置而在场域中存在和发挥作用。场域就像一张社会之网,位置可以被看成是网上的纽结。位置是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的前提,“社会成员和社会团体因占有不同的位置而获得不同的社会资源和权利”。布尔迪厄认为场域作为各种要素形成的关系网,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动力是社会资本。布尔迪厄对资本有着独特的解释,他认为资本是一种积累劳动,个人或团体通过占有资本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是较为独特的,超越了当时把资本等同于纯粹的经济资本的认识,扩大了资本的内涵,认为资本的表现形式除了赤裸裸的经济资本外,还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其中,社会资本就是“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这一网络是同某团体的会员制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会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他批评了传统经济学理论单纯依赖经济资本解释社会经济运行的现象,认为必须从三类资本的总体框架出发才能真正深

入了解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在布尔迪厄的资本类型框架中,经济资本居于基础性的位置,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建立对经济资本有依赖性。社会资本以关系网络的形式存在。社会资本理论的核心主张就是:关系网络创造了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有价值的资源,并向成员提供集体所有的资本,即使成员相互信任的可信度。一般认为,布尔迪厄是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研究社会资本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布尔迪厄开创了社会网络分析的社会资本研究。

詹姆斯·科尔曼(JamesColeman, 1990)从社会资本的功能来定义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定义的。它不是一个单一体,而是有许多种,彼此之间有两个共同之处:它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处于某一结构中的行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行动者的行动。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是生产性的,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而在缺少它的时候,这些目的不会实现。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样,社会资本也不是某些活动的完全替代物,而只是与某些活动具体联系在一起。有些具体的社会资本形式在促进某些活动的同时可能无用甚至有害于其他活动”。在这个定义中,科尔曼强调了社会资本的结构性质及其公共产品性质。科尔曼将社会资本与财务资本、人力资本并列为组织拥有的三种资本,认为社会资本代表了与其他组织和个人的关系,是寓于人际关系之中的,反映了一个组织或个人的社会关系。在科尔曼看来,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并为·13·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有义务与期望,信息网络,规范与有效惩罚,权威关系,多功能社会组织和有意创建的社会组织等。詹姆斯·科尔曼是在理论上对社会资本给予了全面而具体的界定和分析的第一位社会学家。

罗纳德·博特(Ronald Bur,t 1992)指出,社会资本是“朋友、同事和更普遍的联系,通过它们你得到了使用(其他形式)资本的机会”。罗纳德·博特最早把社会资本由个人层次延伸至企业层次,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行为者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获得的一种资源,企业作为有目的的社会行为者,社会资本的逻辑不可避免地会扩展到企业层次。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就是社会资本,它是竞争成功的最终决定者。罗纳德·博特提出了著名的“结构洞”(StructureHole)理论①,强调企业家在开发关系稠密地带之间的结构洞方面的重要性,企业家通过联结不同的、一定程度上相互隔断的关系网络为企业提供新的资源。

罗伯特·布特南(RobertPutnam, 1992)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它是生产性的,能够通过对合作的促进而提高社会效率。布特南主要从“社会资本存量”这个概念来研究社会资本,他将社会资本与公民参与网络联系起来,认为对个人行动的促进完全是繁荣社群,或者说是丰富了社会资本存量的副产品。在布特南看来,社会资本已不再是某一个人拥有的资源,而是全社会所拥有的财富,一个社会的经济与民主发展,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社会资本的丰富程度。布特南的论述引发了研究者们对社会资本与公民社会、民主政治的关系等问题的广泛讨论。他把社会资本解释为“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以及网络”,这一把长期以来为主流经济学所忽略的基本关系转换为解释

潜在经济能力与行为差异的概念,作为一种对集体行为以及长期选择,对经济发展所须依赖的结构与制度安排的诠释,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得到了一大批学者的赞同,并被广泛地运用到各个层面的研究之中,如弗朗西斯·福山(Fukuyama, 1995)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两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相互合作、可用事例说明的非正式规范……并非所有可用事例说明的规范都是社会资本。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必须能够促进群体内的合作。因此,它们往往与诚实、遵守诺言、履行义务及互惠之类的美德存在联系。”弗朗西斯·福山从经济发展与社会特征方面考量了这一概念,认为社会资本的实力是成就社会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其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将在社会或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信任普及程度视为一种社会资本,并认为社会的经济繁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该社会的信任程度的高低。

亚历山德罗·波茨(A Leiandro Porte)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而且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他的逻辑是,先有结构的存在,结构提供给行动者“互惠的预期”和“可强制推行的信任”这两种结构性约束,使行动者能够通过“理性的嵌入”或者“结构的嵌入”来具有某种成员资格,从而得到获取短缺资源的潜力。为了论证社会资本并不像布特南所说的那样有那么积极的效果,他提出了消极社会资本的概念,并认为社会资本至少有四个消极后果,即排斥圈外人、对团体成员要求过多、限制个人自由以及用规范消除差异。波茨详细论证说,过于亲密的社会网络具有封闭性,这样的社会资本为网络内成员带来强大利益的同时,也限制了网络外成员进入并获得社会资本的机会。不仅如此,也造成对团体成员本身要求过多、限制过多、并阻碍了他们的创新精神等等。

哈皮特和戈沙尔(Nahapiet& Ghosha,l 1998)将社会资本划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结构维度(struc-ture dimension),又称为结构性嵌入,是指行动者之间联系的整体模式。该维度强调社会关系网络的非人格化一面,分析的重点在于网络联系和网络结构的特点,即网络联系存在与否、联系的强度、网络的密度、中心与边缘、连接性等。二是关系维度(relational dimension),又称为关系性嵌入,是指通过创造关系或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产,包括信任与可信度、规范与惩罚、义务和期望以及可辨识的身份。该维度强调社会关系网络人格化的一面,即与社会联系的行动者有关,表现为具体的、进行中的人际关系,是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建立的具体关系。三是认知维度(cognitive dimension),是指提供不同主体间共同理解表达、解释与意义系统的那些资源,如语言、符号和文化习惯,在组织内还包括默会知识·14·他们认为社会资本构建了社会结构的一些方面,便利了个人在这些结构中的行动,同时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有利于智力资本的获取与创造,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肯尼思·纽顿(K.Newton, 1999)按照布特南的定义,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社会资本:首先,社会资本是由公民的信任、互惠和与合作有关的一系列态度和价值观所构成的,其关键是使人们倾向于相互合作、去信任、去理解、去同情的主观的世界观所具有的特征;其次,社会资本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那些将朋友、家庭、社区、工作以及公私生活联系起来的人格网络;第三,

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特性,它有助于推动社会行动。纽顿认为,通过互惠和信任,社会资本把个人从缺乏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感、自利的和自我中心主义的算计者,转变成为具有共同利益的、对社会关系有共同假设和共同利益感的共同体的一员。在纽顿的眼里,“社会资本承担着将霍布斯式的自然状态—在其中,生命是低俗的、粗暴的、短暂的—转换成更加乐观、更少危险、更加长久的事物的责任。至少,它使在不求助于利维坦之极端强制力的情况下,建立一个允许集体行为和合作的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成为可能”。

厄普霍夫(Uphof,f 1996)将集体社会资本分解为“结构性(structural)社会资本”和“认知性(cogni-tive)的社会资本”两个方面。结构性社会资本通过依靠规则、程序和先例建立起来的角色与社会网络来促进共同受益的集体行动,它是相对客观的,表现为一种可见的形式,并可以通过群体的有意识行动来进行设计与改进。由于它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故可以直接观察到,而且容易改变或修正。而认知性社会资本则在共同的规范、价值观、态度与信仰的基础上引导人们走向共同受益的集体行动,它反映的是人们的想法与感觉,因而更为主观。它是内在于个人的,驻留于人们的头脑中,故较难改变。

托马斯·布朗(Brown, 1997)的本体论起点是系统主义(systemism),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一个程序系统(processual system),它根据组成社会网络的个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分配社会网络资源。他还指出,社会资本系统可以按照系统主义“要素、结构和环境”的三维分析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面。微观社会资本的研究者发现个人可以通过建立社会关系来获得通向所需资源,如信息、工作机会、知识、影响、社会支持以及长期的社会合作等的途径,并区分了微观社会资本的三种构成形式:即嵌入社会结构中的资源、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对这些资源的使用。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包括个人因其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特定位置而对资源的可获得性。而社会资本的宏观分析关注的则是在团体、组织、社会或国家中某一行动者群体对社会资本的占有情况。布朗认为,宏观的环境对嵌入于其中的社会资本网络的支配作用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决定网络有效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第二,表述可以与谁建立联系,因而建立和构建网络;第三,为交易立法和进行调整;第四,针对违背制度的行为建立和实施交易;第五,描述和调整网络的社会状况;第六,建立和推动网络交易;第七,建立和调整不同网络间的竞争。布朗的系统论视角对于解决社会资本研究中的二元困境问题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与布朗这种三层次分类方法不同的是,阿德勒等(Adler, Paul&Kwon, Seok-Woo, 2002)采取了一种两分的分类方法。他们将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合称为“外部社会资本”,因为它产生于某一行动者的外在社会关系,其功能在于帮助行动者获得外部资源。而宏观社会资本则被他们称为“内部社会资本”,因为它形成于行动者(群体)内部的关系,其功能在于提升群体的集体行动水平。前者归属于个人而且服务于个人的私人利益,因此被列纳等(Leana& Van Buren, 1999)归为一种“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后者则正相反,它被视为一种“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因为它归属于某一群体,而且服务于该群体的公共利益。

林南(LinNan, 2001))的社会资本概念最为综合,在吸收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概念,以及布尔迪厄、科尔曼和布特南的社会资本概念的基础上,强调“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林南定义社会资本时强调了社会资本的先在性,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之中,人们必须遵循其中的规则才能获得行动所需的社会资本,同时该定义也说明了人的行动的能动性,通过有目的的行动可以获得社会资本。林南的社会资本界定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资本植根于社会网络或社会关系之中,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社会资本;第二,社会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增殖的资源,这种增殖功能不仅体现在货币、财产等物质资本,也可以体现在人力资本以及声望、信任、规范等社会资本上;第三,社会资本不仅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资源,而且也是人们为了获得各种效益的投资活动。林南认为社会资本的理论模型应该包括三个过程:一是社会资本中的投资;二是社会资本的摄取和动员;三是社会资本的回报。他把社会行动分为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工具性行动被理解为获得不为行动者拥有的资源,而情感性行动被理解为维持已被行动者拥有的资源。对工具性行动而言,可以确认三种可能的回报,即经济回报、政治回报和社会回报,每一种回报都可被视作增加的资本。对情感性行动来说,社会资本是巩固资源和防止资源损失的一种工具,原则上是接近和动员享有利益和控制类似资源的其他人,因此为了保存现有资源,可以储存和共享嵌入性资源。情感性回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三个方面。对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的回报经常是彼此增强的。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的特色在于社会资源的视角和个体主义方法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指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直接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获得。林南强调,决定个体所拥有社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有三个因素:一是个体社会网络的异质性,二是网络成员的社会地位,三是个体与网络成员的关系强度。因此,一个人的社会网络的异质性越大,网络成员的地位越高,个体与成员的关系越弱,则其拥有的社会资源就越丰富。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强调,就将行动者有目的的行为放到了一个结构中去考察,承认了结构对于行动者选择行为的影响。与科尔曼与布特南不同,林南是从个体主义原则出发的关系论视角来弘扬结构中的行动者的选择能力。考虑到人的行动或互动的动机,他把人的行动划分为工具性行动和情感性行动,并认为情感性行动在行动中占有基础地位,实际上就是承认了人的意识活动中的理性与感性层面及感性相对于理性的基础性。林南从个人主义的视角发展了社会资本理论,并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突出了社会资本的两个重要属性:关系性和生产性,为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1999年。

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2001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6,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487-489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4,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392页。

张彤玉,1999,《社会资本论——产业资本社会化发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28-233页。

毕世杰主编,1999,《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43-253页。

社会资本研究

社会资本研究 一、社会资本的产生 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

微观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_符平

微观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 符 平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研究中心武汉430079) 摘要:微观社会资本本质上是一种个体关系结构,是社会结构的衍生物。适中的持续互动、共同性规范和共同利益是微观社会资本生成和维持的主要条件。不对称的利益关系结构导致大量社会资本的被支配方利益受损。社会资本的获得过程中,非理性行动和理性行动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实现微观社会资本向宏观社会资本过渡的条件是将个体的社会资本置于广泛的关系 网络结构中。 关键词:微观社会资本;关系结构;互动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4)11-0075-06 近年来,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和解释范式受到了广大社会科学者的关注。尽管其概念仍具有模糊性,实际测量也难以操作,但还是可以说,社会资本是当代社会科学界特别是社会学的一个新的理论生长点。回顾和总结以往研究,笔者根据社会资本的运作主体或者说受益主体将它区分为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简称 微观社会资本 )和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简称 宏观社会资本 )。前者的运作主体和受益者是单个的社会自然人,而后者的拥有方是一个组织、社区或国家,运作者和受益者则是一个群体或大众。在本文中,笔者将努力就这两个不同取向的融合做一尝试性探讨。 一、对微观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相关基本问题的反思 1.关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产生与类型的再思考。微观社会资本的研究广泛涉及到移民、农民工和大学生等的就业、个体经营者和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等方面。 1 研究者大多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定义。综观目前微观层面上社会资本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笔者认为,社会资本尽管有着诸多不同的定义,但其本质上可归结为一种个体关系结构(含先赋型和自致型两类),是个体互动的伴生物,是社会结构的衍生物。社会资本产生于个体与个体之间静态的关系结构或动态的互动所带来的关联的结点之上(见图1)。个体的社会资本大多是自然生成的,或是某些结构的附属品,或是某些行动的附属产品,或是制度环境(宏观意义上的文化、观念和法律等)下社会承认逻辑的产物,而并非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 创造 的结果。在这里,笔者的前提假设是:个体是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组织人,通常要追求其行为的合法性与合乎情理,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以便得到社会承认、更好地生存并开展行动,实现目的。这一行动逻辑给社会资本留下了巨大的生产空间。因此,可以说,制度环境是微观社会资本的宏观动力,微观社会资本是社会承认逻辑的产物。 创造 的社会资本多通过 理性 的途径获得,仅占较少的一部分。从所产生的功效来看,社会资本可以分为正功能的、零功能的和负功能的三种(大多数研究中的社会资本就是指第一种)。所以,不加区分地认为社会资本就是一种社会资源的观点是有

浅谈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研究(一)

浅谈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研究(一) 论文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技术创新 论文摘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费本外,还有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为技术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文章将社会资本理论融入到技术创新理论中,探讨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信息需求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试图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在我国将掀起一股企业自主创新的浪潮。 进入21世纪以来,以网络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经济进入了以信息、网络和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变化迅速且难以预测的买方市场,企业不再只是依赖于对稀缺资源的占有,而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创造以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运用知识改造世界的过程,它必定会与社会的许多层面产生各种复杂的联系,从而给技术创新活动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此背景下,任何企业仅仅依赖自身拥有的、有限的内部资源已无法满足技术创新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因此,为了有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原有的生产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企业正开始朝着开放、合作、网络和动态整合的方向迈进。 一、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技术创新的概念来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德文版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他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动力和最根本的源泉在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创新概念包括了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个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这个定义一直到现在还有它的积极意义。自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学者先后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研究,即从传统的经济学视角转向管理学视角,并向社会学视角演进。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也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理论界和企业界开始从管理学的角度来打开技术创新这一“黑箱”。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就是从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剧研究、发展、试制、生产制造到首次商业化和扩散的过程。解释了创新的“过程”与“结果”的重要性。这种观点强调,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创新的滞后甚至失败。 由于孤立的创新性企业或者高度专业化的研究与开发部门本身很难迅速创新并开发足够多的、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它需要在与其它企业或组织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当代的技术创新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广泛的社会过程,即技术创新的社会网络理论。 因此,如何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去研究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来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也是技术创新理论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它可以为技术创新理论自身的“创新”提供—个新的突破口。 技术创新过程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不确定性的存在既是创新存在的根据,又是创新行为发生的障碍。由于没有历史的惯例可以依循,技术创新的产生、发展以及创新后果的不确定,使企业的创新行为面临较大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也滞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猎头理论研究综述 当前,中国猎头领域并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专业理论。这是由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制约和决定的: (1)猎头理论的萌芽,在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配置理论、人才流动理论、激励理论和招聘理论中,形成了边缘化的理论视野,并没有比较完善的系统理论; (2)猎头还没有从人力资源研究领域单独出

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 (3)猎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外来猎头理论有必要本土化; (4)猎头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技术层面,只涉及到猎头理论来源方面,并没有深入。 从著述的角度看,国内外研究猎头的成果并不多。国外主要有美国约翰?劳的《跳槽,越跳越高!》、美国尼克A?科克迪勒斯的《向猎头学习:一场彻底改变传统求职与招聘方法的革命》、美国阿兰?R?缶龙伯格的《猎头宝典》、美国凯文?C 克林维克斯等著《招兵买马》、日本藤井义彦的《猎头——跳槽风云录》等;在国内,主要有高

职的《猎头与被猎》、张凯集的《猎头操作指南》、陈贝蒂的《“猎头”出击:疯狂的人才争霸》、宁瑜的《猎头智慧》,王洪浩的《猎头》、《草船借箭》,宋斌、程贤文的《猎头V

S 反猎头》等著述。除此以外,大多是新闻报道、人物专访和招聘技巧方面的介绍。 从内容方面看,猎头著作主要集中在猎头实务操作方面,多是描述和揭露猎头的操作流程、搜寻手段、猎取技巧,以及针对高级人才职业转换和职业升迁的指导建议等。 从著作者的身份看,主要是猎头行业从业人员和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猎头行业从业人员以业内人士的身份,描述猎头实务操作方面的具体案例,或以职业顾问的身份为高级人才提供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转换、升迁的指导建议。新闻媒体则多是事件报道性的描述。多数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涉及到了猎头微观层面的行为、活动和现

基于二阶因子模型的企业社会资本测量研究

本文在评述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企业社会资本测量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概念,并率先对这一最新概念进行了具体操作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建立了高管团队外部社会资本的二阶因子度量模型。样本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良好,各建构通过信度检验并具有较高的聚合效度和区别效度,能够可靠地度量高管团队社会资本这个复杂的多维理论建构。 [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高管团队社会资本;二阶因子模型[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69X (2010)11-0014-04 张进华(1982-),男,湖北汉川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高管团队社会资本与 企业战略管理。(湖北武汉 430074) ■张进华 基于二阶因子模型的企业社会资本测量研究 伴随着社会资本研究在社会学、经济学中的兴起,企业社会资本已成为管理学研究的热点。现有企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概念确立(Adler &Kwon, 2002)、维度划分以及作用机制的探讨(Nahapiet &Ghoshal ,1998),而实证研究则重在探索企业社会资本 对企业经营绩效(Shi ,Hu and Fu ,2006;Reed and Srini - vasan ,2009)、产品创新(Tsai &Ghoshal ,1998;Subrama -niam and Youndt ,2005)、行业网络形成(Koka and Prescott ,2002;Knoke ,2009)的影响作用,侧重于企业社 会资本测量的研究较为少见。企业社会资本作为学者们从社会生活中总结和归纳出的一种理论建构,无法被直接或间接地从社会中观察到,因而难以量化。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测量体系,学者们通常从各自研究角度出发,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多种多样,差异较大,相关的研究结论也无从比较,阻碍了企业社会资本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在分析和总结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作些有益尝试。 一、现有企业社会资本测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对企业社会资本的测量多附属于实证研究社会资本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知识共享、产品创新和经营结果的文献中。他们通常局限于企业家个人层次,仅仅用几个指标来简单代替企业社会资本。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权力制约与集体决策的精神在企业 中逐渐盛行,高管团队已经取代企业家个人成为企业最高战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负责整个企业的组织与协调。企业家资本社会资本已无法代表企业社会资本(刘林平,2006)。 另一方面,一些文献(如Liao &Welsc,2003;韦影, 2007a ;钱士茹&韩瑜,2008)在研究企业外部社会资本 的功效时,经常采用Nahapiet &Ghoshal (1998)提出的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的分类法,实际上是对这一理论框架的一定程度上的误用。从Nahapiet &Ghosha (1998)对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各自的定义来看,这一分类标准有一个隐形的前提,那就是“网络的边界是明确的”,也就是说结构维、关系维、认知维是考察的某一具体网络内部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及其属性,是属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的范畴。而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外部联系网略的界限是不确定的,因此,Nahapiet and Ghoshal (1998)的三维度分类方法不适合企业外部社会资本的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测量也必然是有误差的。 二、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针对以上问题,Shipilov &Danis(2006)结合企业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首次提出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概念。高阶理论(Upper Echelons Theory)认为,高管团队而非企业家个人是企业的关键决策者,企业经营结果 J 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金融与经济2010.11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 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简述 The relat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combing the main view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representative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way of produce.On the basis, analysis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关键字: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 Key words: human capital,education economy 一、人力资本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

社会资本研究简述

社会资本研究简述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西方经济社会学领域最近30年的重要研究内容。社会资本成为了包括经济学和社会学在内的许多学科的研 究对象。随着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在就业、企业、教育、经济发展及经济体制等领域对社会资本的分析和研究越来越 深入。 1、社会资本的定义 目前,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是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他在1980年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是同某种持久性的网络占有分不开的,这一网络是大家熟悉并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个体所占有的资本数量依赖于他所占有的网络规模和数量,依赖于和他有联系的所有行动者以自己的权力所占有的资源数量”。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对社会资本的研究有几种方向,一种方向是从社会资源或社会网络的角度研究,并将这种理

论应用到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代表人物科尔曼(Coleman)、林南(Lin Nan)、普特南(Robert Putnam)等人。同时,福山(Fukuyama)从文化、信任的角度对社会资本展开了综合研究。 科尔曼(Coleman)在其所著的《社会理论基础》中,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科尔曼从结构和功能主义角度出发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人们在一个集体和组织中为了共同的目的而在一起工作的能力,它是在两个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实体,这些构成了社会结构的许多方面;在这种结构框架中,它们促进了行为主体(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的某些行动”。 普特南(Robert Putnam)开创性地把社会资本这一范式应用到更大规模的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有助于参与者更加有效地共同行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提高社会的效率,能够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是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普特南的定义目前被各方面基本认同和普遍接受。 福山(Fukuyama 1999)则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如果全体的

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比较

新经济社会学中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比较 理论综述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比较的,欢迎阅读参考。 引言 经济社会学创立于19世纪末,先后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分别是20世纪初的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阶段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的复兴阶段(刘少杰,2009)。新经济社会学(NewEco-nomicSociology)即经济社会学的当代演进,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经济行为及经济体系的科学(曹德骏、左世翔,2012)。新经济社会学的重要价值在于对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思想所提出的反驳。新古典经济学中对于完全理性经济人和完全自由竞争市场的假设在Granovetter等学者看来是某种错误的观点。他们认为, 山于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人的能力,没有看到社会网络及其规范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其研究必然与现实情况不符。因此,新经济社会学理论是对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的补充和纠正,值得我们借鉴并加以丰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Granovetter(1985)所作的《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有关嵌入性问题》一文的发表,他开创了经济社会学的全新时代,由此也奠定了运用社会网络视角来研究经济行为的恰当理论基础(汪和建,2006)。随后,社会网络及社会资本引起了众多学者(Ports,1998;Powell,1990;Baker,2006)的关注,渐渐成为了研究经济管理类各种问题的关键方法和重要视角(耿新,2010)。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社会网络研究、市场研究、企业研究、性别研究和文化研究。本文将通过理论梳理的方式比较研究其中的社会网络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 理论综述新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学科。这一理论建立在三大基础性假设之上(Granovetter,1992)o第一,经济行动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第二,经济行动将追寻经济与非经济的目标;第三,经济体制是社会学的构建。由此,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社会结构表现为网络的形态,而经济现象嵌入在社会结构这一网络之中,一切经济行动都是对社会结构的投资活动。 一、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 1940年,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后来 Bott(1971)进一步研究了“社会网络”在家庭中的作用。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对于社会网络的研究并没有多大进展。直到1988年,Wellman才将社会网络明确定义为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笫一次将社会人(actor).社会联系

代工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升级研究

代工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企业升级的关系研究 第一章绪论 1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中小代工企业作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纵观我国中小代工企业,大多简单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来生存,却在设计研发、打造自主品牌等附加值增加最多的环节少有涉及和建树。然而,在当前CPI上涨、刘易斯拐点出现、人民币升值、外需萎缩、国际市场竞争加剧、贸易摩擦频发等的经济大变化的背景下,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中小代工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作为苹果的代工制造企业富士康老总的郭台铭称,2010苹果利润率36.2%,而代工苹果利润却只有5%,富士康净利润为2.7%,且在2011年7月传出苹果欲打破由富士康独家代加工模式,准备增加第二家iPad制造商的消息,可见品牌主导商扼住了代工企业命运的咽喉。据统计,我国中小代工企业2010年的年利润率仅为1.47%,且主要来自于出口退税。欲转变这一不利局势,中小代工企业有力的回击方式只能是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事实上,不论实业界或是学术界都早已意识到,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以扭转技术、品牌、渠道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实现OEM企业的升级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 中小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既要突破自身的成长瓶颈障碍,又要克服外部环境剧变带来的严峻挑战,则必须要化被动适应为主动出击,对代工模式实施升级。目前,学术界对于企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价值链的治理和企业集群的竞争与协作两个角度。然而,这两个研究视角却忽略了一些企业未从GVC(全球价值链)以及企业集群获得资源,但升级水平和升级绩效却显著的事实。因而,可能存在某些潜在的未被重视的对企业升级有影响的因素未给予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此,Bell &Albo(1999)认为可以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角度来关注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且为其他企业难以复制和替代的资源和能力,从而分析企业成长原理。Ericsson & Michelson(1996)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包含组织资本, 还内涵有社会资本。在新的经济背景下,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为我们研究企业的成长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社会资本已逐渐成为分析社会学经济学的一个时髦工具( 边燕杰,2004) ,因为它可以揭示内嵌于行动者之间的网络关系资源的价值,这种网络关系资源往往被传统经济学所忽略。然而这种非正式制度规则,即社会网络却具有巨大的魔力,因为其网络了权利﹑传统人情﹑信息获取的渠道等,在影响企业资源配置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因而有学者提出企业社会资本是转型中的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资源。 张其仔博士在《新经济始于技术,成于社会资本》中讲到,在东南亚的台湾投资商很大比例是利用原有的社会资本:63.6%的依靠当地华人为期当地的投资提供咨询,48.6%的台商参与协作行政管理,并与当地政府进行联系。由于中小代工企业自身规模和资源的局限,其更加重视内部各部门和雇员之间的信任合作,更重视与企业外部经济主体的联系,也更加注重整合企业内外部的隐形资源,进行创新知识的引进吸收和转化。所以,研究如何利用社会资本的网络关系中的资源来学习创新并获得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成功升级,将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意义。 2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文旨在引入社会资本这一新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升级,具体通过分析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与企业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而探讨企业社会资

人力资本理论综述

教育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简述 The relation of education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西方教育经济学中影响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经济因素和思想因素,梳理了人力资本理论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产生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的关系,及其优越性与局限性。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economic factors and ide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emergence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in western education economy, combing the main views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representative and the basic framework of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way of produce.On the basis, analysis 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human capital and educ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关键字: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 Key words: human capital,education economy 一、人力资本产生的背景 (一)科技、经济发展的契机 20世纪伊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交互作用越来越密切,极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人的智力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与生产的密切结果,引起产业结构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模式,向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模式转化;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是从事体力劳动、非熟练劳动的比例下降,而从事脑力劳动、熟练劳动的比例上升,这反映出在整个生产体系中人的地位相对于生产资料的提高;从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支出从以食物、房屋等为主的物质消费向以教育、医疗保健等为主的精神消费转化,这已经可以被视作对人自身的投资。

社会资本文献综述1

政治关联研究述评与展望 摘要: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联的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尤其在正式制度欠发达的转型经济和新型经济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每年都有很多企业在政治关联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在分析政治关联的内涵、获取途径以及度量方法的基础上,阐述企业建立政治关联的构建动机,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政治关联;获取途径;度量方法;动机 一、“政治关联”的提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和高阶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Ports,1998;张宏文,2003;周晓红,2005)最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系统的研究,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现有的与可能存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是某些持久的网络的占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网络是一种体制化的网络,它从集体性拥有的资本的角度为每个个体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名誉的证明。”(Bourdieu,1986)。而后又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资本,包括科尔曼的社会资本功能观(Coleman,1990)、普特南的社会资本的社区观(Robert Putnam,1993)以及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Lin,2005),现在影响较为广泛的是林南的社会资本的资源观,它从社会网络的视角解释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他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一种社会结构中的可以在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取或调动的资源”。 在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社会资本”主要应用于宏观层面的讨论分析,见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中(Zak& Knack,2001)。而在管理学的研究中,“社 会资本”多从微观层面入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社会资本”的研究又分为以个体为对象和以组织为对象的研究。前者主要关注个体(如企业家)镶嵌于社会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是否能够影响组织的发展(Peng & Luo,2000;Moses Acquaah,2007)。后者主要关注组织外部资源及组织内部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Nahapiet & Choshsl,1998;Landry,2002)。 高阶理论认为一个组织的决策首要领导者——高管团队对组织的发展发挥 着重要的指挥和协调作用。Hambrick和Mason(1984)指出:组织是其高层管理者的缩影。高管团队的内在认知、价值观、洞察力以及预测能力等特征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高阶理论让我们开始重视高管团队的作用,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了参考依据。

论社会资本的研究文献综述

论社会资本的研究 摘要:社会资本开始作为一种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理论为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所重视。本文从社概念的起源、概念的界定、测量等方面介绍了社会资本。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理论界对社会资本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上的研究,回顾了国关于社会资本研究的起源、以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并在回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关于社会资本研究的不足。 关键词:社会资本;测量;取向;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开始作为一种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理论为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所重视。由于学科的知识背景的差别和学者们研究领域的不同,在引入社会资本的概念时侧重点也存在着差异。有的侧重研究社会资本的功能,有的则从组织和结构的意义上进行研究,有的则侧重社会资本的社会制度的意义。 虽然社会资本的概念没有得到统一,但并不影响它在学理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研究者们都试图将这个概念所涉及的容与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联系起来,并力图通过它来解决有关学科和现实中遇到的疑难问题[1]。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这一术语是由莱达·贾德森·哈尼凡(Lyda Judson Hanifan)于1916年描述乡村学校共同体中心时第一次使用的[2]。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在其经典著作《美国城市的兴亡》一书中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术语来解释由密集的社会网络构成社会资本促进了社区的公共安全[3]。经济学家伦·劳里(Glenn Loury)以及社会学家伊万·莱特(Ivan Light)在20世纪70年代运用“社会资本”分析了美国市中心贫民区经济发展的问题[4]。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并首次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表述——“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推广“社会资本”的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却有是相当模糊的。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财产,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并为结构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5]。科尔曼的定义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他用社会资本的功能为社会资本下定义,在逻辑上混淆了前因与后果,由于后来的研究者非批判地接受了科尔曼的定义并因而重复了他的错误,由此引发理论性不足,过于简单化和缺乏概念表述的论点,且至今仍在困扰着社会资本领域的学术研究[6]。 在布迪厄和科尔曼分别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以后,研究者们又从不同的侧面对社会资本进行了界定。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强调了社会资本的起源和性质,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他们的成员资格在网络中或者在更宽泛的社会结构中获取短缺资源的能力。获取(社会资本)的能力不是个人固有的,而是个人与他人关系中包含着的一种资产。社会资本是嵌入的结果。”[6]而罗伯特·D·普特南(Robert Putnam)则从社区为视角,提出“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比,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性,例如信任、规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和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益。社会资本提高了投资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收益。”[7]罗纳德·博特(Weiiman Barry)以网络结构为重点,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网络结构给网络中的行动者提高信息和资源控制的程度。他称之为“朋友、同事以及更一般的熟人,通过它们获得使用金融和人力资本的机会”[8],亦即“结构洞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SHI 2011年第5期 JINGJI 经济JIAO 视角 一、经典理论综述(一)资本理论回顾1.古典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这个概念最早由马克思作为私人资本的对立面来使用,这和今天的社会资本概念不尽一致。马克思将资本定义为资本家或者资产阶级获得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当关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时,则资本是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投资。(林南,2005)该理论通过市场中动态的流动过程体悟资本的价值与意义。对于马克思来说,处于流通链中的人明确分为资本家与劳动者两大阵营,资本被牢牢掌握在剥削统治阶级的手中,而作为被剥削的劳动者则未曾体现出资本的生产与积累,林南将马克思的资本理论称为“古典资本理论”。 2.新资本理论 贝克尔等经济学家在舒尔茨等人的影响下开始关注经济过程中劳动者的能动性,于是人力资本这个概念开始得到普及,新资本理论也逐渐成形。贝克尔认为,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由于获得知识、技能和其他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对雇主或公司有用的品质而增加的价值。新资本理论与古典资本理论皆从资本家、生产商、雇主和公司的视角出发。(林南,2005)所不同的是,在新资本理论中,劳动者不再被动的任人宰割,而能够在自我动机的指引下通过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对自身进行投资,例如教育技能的提高。一旦劳动者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积累而开始享有自己的剩余价值利益时,劳动者也能够转化为资本家,资产阶级与被剥削的工人阶级的分界由此呈现出灰色地带。 (二)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回顾1.布迪厄 现在意义上对社会资本的系统关注可从布迪厄说起。从某种角度来看,布迪厄可被视为马克思的继承者,他在人力资本中看到的并非劳动者的自由意志与自我利益,而是统治阶级深入骨髓的符号暴力。他认为,社会的 统治阶级通过控制教化活动(比如教育)———使主流的符号和意义内化于下一代,将自身的文化价值强加在其他阶级身上,从而实现统治阶级的再生产。(林南,2005) 布迪厄将资本分为三种表现形式: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持有,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Bourdieu,1986)布迪厄认为,社会资本体现的是资源,而资源则与确定群体的关系网络紧密相关。则,社会资本取决于个人联系的规模和这些联系中所含资本的容量或数量。他认为,投资于社会关系的目的在于把自我的、私有的特殊利益转化为超功利的、集体的、公共的、合法的利益(布迪厄,2003)。因此,通过社会资本,行动者能够涉取经济资源,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与制度化的机构建立密切的联系。(张文宏, 2003) 2.科尔曼 科尔曼偏向结构功能视角。他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的一个方面;在结构内它便利了个体的某些行动。在科尔曼看来,社会资本是从关系中获得的、现实的或潜在的资源(林南,2005),它并不能被普遍定义,只有当它对个体产生作用时才可称之为该个体的社会资本。 林南认为,功能观点易引起同义反复,导致科尔曼社会资本的理论概念模糊不清。但笔者认为,更贴近现实的恰在于社会资本的特殊性而不是如何界定社会资本的问题。科尔曼与布迪厄同样强调将社会资本的考察与“关系”相连。所谓相连首先是社会资本的载体必须存在于一个确定的群体,而不能依附于个人,其次,个体根据不同的需要所发掘出的社会资本是不同的。同样一份资源,也只对某些人有用从而被称为资本。可以说,资本的价值是在交换中得到体现的。 3.帕特南 社会资本理论综述 王婷菲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本文主要试图以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一书为线索对社会资本领域的重要理论进行回顾与整 理,并将进一步联系中国本土的关系研究展开反思与探索。 关键词:社会资本;行动;结构;关系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 ).2011.05.34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5-80-03 研究与探索 80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构建了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理论框架,认为企业外社会资本为企业获取异质性资源,而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提升了企业动态能力,两者共同形成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构建持续竞争优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迅猛发展,截止到2006年10月低,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68.3%和50.2%。此外,中小企业还提供了全国60%以上的发明专利和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发展却面临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赢得优势并持续获取利润,就必须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探讨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构建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框架,并为中小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提供建议。 1 企业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分类 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布迪厄,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Bourdieu,1980)。科尔曼(Coleman,1988)认为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它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组成,并为其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后来随着著名社会学家普特南、格兰诺维特、福山等人对这一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已经成为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理论。这些学者分别从网络组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互惠信任以及合作行动等不同方面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如普特南(Putnaan,1992)认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如网络、规范和信任,它们有助于人们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协调与合作。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1992)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它来源于参与者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福山(Fukuyama,1995)则认为社会资本是群体成员之间共享的非正式的价值观念、规范,能够促进彼此间合作。另外,社会资本理论也受到一些国际著名组织、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广泛关注。1997年世界银行在《拓展财富衡量》的报告中专辟“社会资本:失落之链”一章,论述了社会资本的衡量和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人力资本理论的文献综述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刘玉哲1140500155 什么是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物质资本指物质产品上的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土地、货币和其他有价证券等;而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资本,即对生产者进行教育、职业培训等支出及其在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等的总和,表现为蕴含于人身上的各种生产知识、劳动与管理技能以及健康素质的存量总和。 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本管理,即: 1.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量的管理,就是根据人力和物力及其变化,对人力进行恰当的培训、组织和协调,使二者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机的结合,使人和物都充分发挥出最佳效应。 2.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主要是指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个体和群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协调、控制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组织目标。 西奥多〃舒尔茨于1960年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对二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复苏与英国战后经济的缓慢复苏进行对比,舒尔茨分析认为,德、日两国的迅速复苏是因为健康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教育促进生产力和健康的身体,进行教育投资能促进经济增长。 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大胆的质疑,并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概念,虽然人力资本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从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我们还是可以获得以下几点见解: 1、应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 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人们往往更重视物质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而忽略了人对物质的价值的使用,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往往能更高效的使用物质。舒尔茨对1929-1957 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 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 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人力资本投资 回报率很高。所以提高教育投资,平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比例,更能促进经济的 快速复苏或发展。 2、应该注重人的素质,更多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体。 对一个社会来说,较高的受教育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知识水平、技术水平与较高的公民素质。关于德、日两国的经济复苏,舒尔茨认为战争虽然破坏了两国的物质 基础,但没有破坏其充裕的人力资本,其战后的经济快速复苏与美国经济科技的迅 速发展,正是因为德、日、美三国在战后仍重视教育,储备了充裕的人力资本,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提高了劳动效益。经济的发展建立在高技术 水平和高效益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培养高素质、高教育程度的社会群 体。 关于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的不足: 1、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从宏观的角度,站着社会的立场上考虑了人力资本对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