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研究

合集下载

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

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

社会资本及其主要理论研究观点综述一、本文概述社会资本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所获取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包括物质财富,更涵盖了信任、规范、信息、社会网络等各种非物质资源。

本文旨在综述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研究观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揭示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和核心观点,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首先介绍社会资本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社会资本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然后,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分别从个体、团体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研究观点。

在个体层面,将重点关注社会资本对个体行为、心理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在团体层面,将分析社会资本对组织、社区和社会网络的作用;在社会层面,将探讨社会资本对社会稳定、发展和治理的意义。

本文将对现有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资本的本质和作用,揭示社会资本在不同层面上的重要性和价值,为社会资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二、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根植于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等。

其核心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布尔迪厄强调了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社会结构以及文化资本之间的紧密联系。

继布尔迪厄之后,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资本理论。

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存在于人际关系结构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由构成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所组成,它们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

科尔曼强调了社会资本对于集体行动和公共事物治理的重要性。

社会资本研究源起

社会资本研究源起

社会资本研究源起、成果及研究方向任何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展开研究之前,我们首先对社会资本研究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

一、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社会资本是本世纪70 年代,在资本概念内涵拓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概念相对应的一个崭新的理论性概念。

为尊重学科传统,我们从资本概念拓展的演变脉络来考察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资本是一历史范畴,概念内涵由窄变宽,主要发展过程如下:马克思最先在其政治经济学中对资本概念进行界定,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里价值指人类无差别的一般劳动或抽象劳动的凝结),它反映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社会关系。

这一界定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资本处于运动之中;二是在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即在投资的资本量上带来一个增加的量,这个增殖量是剩余劳动的凝结;三是反映特定的生产(社会)关系。

马克思从宏观阶级分析立场出发,认为这种关系主要是剥削关系。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舍弃了马克思宏观的阶级分析立场,并进一步发展了资本概念的内涵,将资本分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两种形式。

物质资本是体现为物质形式或其象征物的资本(如机器、土地、货币等)。

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主要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

人力资本自50 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 舒尔茨首次提出之后,很快在全世界掀起人力资本研究热潮。

这些研究成果认为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既有共同之处,又在载体、投资收益、投资风险以及成本核算等具体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从而大大拓展了资本概念内涵。

自50 年代人力资本概念纳入资本范畴之后,其它社会科学纷纷从自己研究领域出发引入资本范畴,政治资本、文化资本、组织资本、体制资本、权力资本等概念应运而生。

这些概念虽然不同于传统的资本概念,但其本质上都强调资本的工具性效应。

本世纪70 年代后期,西方社会学界从社会学研究领域出发,运用社会学范畴,着眼于社会结构资源,提出社会资本概念。

二、国内外社会资本研究内容及成果社会资本概念一经提出就为研究社会行动、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大大拓展了社会学家与经济学家的研究视野。

社区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

社区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

社区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社会资本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是一个由居民组成的社会集体,其发展需要依靠居民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网。

因此,社区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尤为重要。

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是指人们之间互相信任、理解和亲密关系的总和,它是社会个体和群体联结的重要纽带,是个体和组织的共同资源。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两种。

结构性社会资本主要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所形成的一系列关系,如家庭、朋友、社会团体和组织等;而认知性社会资本则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相互信任、道德价值观和社会共识等。

社会资本的意义社会资本在社区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 促进社区的良性循环。

社会资本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信和互助,在日常交往中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良性循环可以促进社区民主发展,推动社区经济的增长,提升社区文化水平。

2. 提高社区的生产力。

社会资本可以改善社区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增强资源整合能力,从而提高生产力,促进社区的发展。

3. 促进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

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社区内和社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提高社区的竞争力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体系的发展。

社区发展中的社会资本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资本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社会资本与社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研究社区的社会资本结构和社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可以探讨社会资本对社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社会资本与社区治理的关系研究。

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效果,提高社区管理的水平。

通过研究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增强社区民主建设。

3. 社会资本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

社会资本可以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和投入度,促进社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社会资本衡量研究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社会资本衡量研究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社会资本衡量研究引言:社会资本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建立的一系列关系和信任,通过这些关系和信任可以形成合作、互助和共享资源的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地衡量社会资本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

一、社会资本的概述社会资本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包含许多不同的组成部分。

其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是信任、合作和互助。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基石,它可以促使个人在合作中相互依赖和互惠。

合作指的是个人之间的合作和共同行动,而互助强调个人之间提供支持和帮助的能力。

二、衡量社会资本的指标衡量社会资本在经济学中一直是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

目前常用的指标主要包括:1. 组织参与率:衡量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参与社会组织的率来反映。

社会组织的参与可以体现一个社区或一个国家的组织性和凝聚力。

2. 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是人们在社会中建立的联系和关系网。

衡量社会资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的密度和强度来评估。

网络越密集且联系越紧密,社会资本越高。

3. 信任度: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概念,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来测量个人对他人、组织以及社会制度的信任程度,从而评估社会资本。

4. 合作行为:衡量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人们在合作行为中的参与程度来评估。

例如,研究可以观察个人在公共事务中的参与、互助和义务履行情况。

三、社会资本的经济影响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

首先,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

在一个信任、合作和互助的社会中,人们更容易建立和扩大企业、组织和团队,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社会资本可以降低经济交易的成本。

在一个社会资本丰富的环境中,人们更容易获取信息、建立信任并进行合作,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再次,社会资本还有助于社会公共政策的实施。

在社会资本丰富的社会中,人们更容易团结一致并参与公共事务,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

最后,社会资本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一个社会资本充足的社区中,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紧密,互助和支持也更多,从而提高幸福感并增强社会凝聚力。

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社会资本是指社会关系和网络形成的一种资源,它包括社会信任、社会参与和社会合作等方面,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相关研究来支持这一观点。

首先,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通过社会关系和网络中的互信和合作,各方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交易和合作,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例如,研究表明,那些居住在社会资本较高地区的个人和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和其他金融支持,这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次,社会资本对于创新和技术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资本能够促进知识和经验的共享,为创新提供了支持和资源。

通过社会关系和网络中的互动与交流,个人和组织能够更好地获取和传递信息,拓宽思路,促进创新的发生。

研究发现,在社会资本丰富的地区,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普遍较高。

这一点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也得到了证实,各类科技园区和创新中心的形成,正是依靠着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发展。

此外,社会资本还对于社会公平和经济包容具有积极的影响。

社会关系和网络的形成,能够加强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减少社会的分割和隔离,提高社会公平性。

研究表明,那些生活在社会资本丰富地区的人们更容易获得教育、就业和社会资源,这有助于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包容的发展。

然而,必须注意到社会资本并非完全有利于经济发展,在某些情况下,社会资本的发展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过度的社会资本可能导致“羊群效应”,使个体和组织过于依赖社会关系和网络而忽视自身的创新和发展能力。

同时,社会资本的不平等分布也可能加剧社会的分化和不公平。

因此,在促进社会资本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调整和平衡不同利益方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社会资本的最大利益。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能够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创新和技术发展的推进,以及社会公平和经济包容的实现。

然而,社会资本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政策引导来实现最大效益。

社会资本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社会资本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社会资本对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络,对居民收入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资本对居民收入的具体影响,并探究其中的机制和因素。

一、社会资本的定义与构成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拥有的资源,包括信任、合作关系、社会网络等多个要素。

社会资本可以分为结构性社会资本和认知性社会资本两大类。

结构性社会资本主要指的是个体所处的社会网络、组织关系等,而认知性社会资本则体现为个体的信任、价值观等心理因素。

二、社会资本对居民收入的直接影响1. 职业机会拓展具有较高的社会资本的个体往往有更广泛的社会联系,能够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

例如,通过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获得更多的职业信息、资源共享等,从而提高了就业机会,进而增加了收入。

2. 薪资水平提升拥有更多社会资源的个体可以借助社会网络和合作关系争取更好的工资待遇。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资源分享,个体可以提高自身的谈判能力和议价能力,从而增加薪资水平。

三、社会资本对居民收入的间接影响1. 教育资源的获取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个体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他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和关系,了解到更多的教育机会,获取到更好的学校教育资源。

优质的教育将为个体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为未来的收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2. 创业机会增加社会资本对个体的创业活动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与社会网络的互动和合作关系的建立,个体可以获取到更多的创业信息、资源支持等。

这有助于个体实现自主创业,从而带动个体的收入水平提升。

四、社会资本影响居民收入的机制和因素1. 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社会资本通过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的方式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

个体通过社会网络和关系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和机会,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竞争能力和收入水平。

同时,资源共享也使得个体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中的资源,进一步促进收入的增长。

2. 社会支持和互助良好的社会资本网络可以提供个体更多的社会支持和互助。

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提高个体的工作效率和收入水平。

社会资本的测度与应用研究

社会资本的测度与应用研究

社会资本的测度与应用研究社会资本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互动中形成的一种资源,它是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产物。

社会资本可分为个体社会资本和集体社会资本。

个体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可以帮助人们获取资源、实现目标、获得满足感或促进参与行为等。

而集体社会资本则指社会组织、社区组织等非个人关系形成的社会网络和信任,可以促进社会合作行为、资源共享等。

社会资本对个体、组织、社会系统等各个层次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社会资本的测度与应用研究展开讨论。

一、社会资本的测度社会资本的测度有很多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测度方法包括调查法、实验法、文献分析法等。

其中调查法最为常见。

调查法是指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获得社会关系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认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有效测量社会资本和各个维度的指标。

目前,社会资本测量的国际标准缺乏,各种自行研制的测量工具都有其局限性,社会资本测量与评价方法方面还需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二、社会资本的应用社会资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1 政治领域社会资本对政治秩序的维护和政治进程的推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主政治中,社会资本的存在可以促进社会公正和合理的民主决策。

此外,社会资本还可以促进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合作关系,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2.2 经济领域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私人企业方面:社会资本可以促使企业形成更为稳健的商业关系,建立信任型经营的商业环境,提高经营效率和品牌形象。

(2)公共经济领域:社会资本在公共经济领域中可以建立起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进而为国家民生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3)金融领域:社会资本可以促使金融机构形成更为稳健的商业关系,从而减少可能的风险、提高信任度和企业亲和度。

2.3 文化领域在文化领域,社会资本可以促进民间艺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

社会资本及其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概述社会资本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助、合作等关系所形成的资源,包括人际网络、社区组织、社会团体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资本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特点1. 社会资本的定义:社会资本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相互信任和合作基础上所形成的资源。

2. 社会资本的特点:(1)具有非物质性;(2)具有复制性;(3)具有外部性;(4)具有多元性。

三、中国社会资本研究现状1. 早期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学者开始关注社会资本,并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2. 近年来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加速,学者们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逐渐深入。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社区建设与管理;(2)乡村振兴;(3)城市化进程;(4)公共治理;(5)企业社会责任。

四、中国社会资本应用案例1. 社区建设与管理: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社会资本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南京市某小区,居民们成立了业委会,通过自愿参与、公开透明的方式,实现了小区内环境卫生的改善和物业管理的提升。

2. 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

例如,在湖南省某村庄,当地居民成立了合作社,通过互助合作、资源共享等方式,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3. 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资本可以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

例如,在北京市某街道办事处,居民们通过参与街道规划、环境整治等方式,实现了城市环境的改善。

4. 公共治理:在公共治理中,社会资本可以促进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合作。

例如,在广东省某县级城市,政府与当地非营利组织合作开展“义务巡逻”活动,提高了城市治安水平。

5. 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例如,在上海某跨国公司,公司员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捐赠等方式,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五、结论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资本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资本研究一、社会资本的产生社会资本理论的产生是建立在社会网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社会网研究的重点之就是考察个体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各种外在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的,正是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格拉诺沃特和林南提出并发展了个人的社会网络与其拥有的社会资源的关系的理论,可以说是开了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先河。

70年代初,格拉诺沃特在对个人寻职行为和结果进行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某个人寻找工作时,对他找到新工作的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往往不是通过他的关系密切的亲戚或朋友而获得,而是通过他的一般亲戚朋友而获得的,这与一般人的想象似乎正好相反。

格拉诺沃特对此的解释是:根据社会交往理论,只有那些在各方面与某人有较强同质性的人才可能与他建立起比较亲密的关系,因此,这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也和他差别不大。

而与此人关系较疏远的那些人则由于较强的异质性,也就更有可能掌握此人及其周围圈子内的人所无法得到的、对个体求职有帮助的信息(1973,1982)。

在此基础上,林南提出了“社会资源”的理论。

所谓社会资源,就是那些嵌入个人社会网络中的资源,这种资源不为个人所直接占有,而是通过个人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社会关系而获取。

拥有此种资源可以使个人更好的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在一个分层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的行动为工具性行动时,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但前提是这种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本人更高而不是更低的社会地位)。

林南的这个“社会资源”概念与我们下面将要看到的其他学者的“社会资本”概念已无太大的差异,在后来的研究中,林南有时也将“社会资源”改为“社会资本”。

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Bourdieu)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这个概念,并把它界定为“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

1988年,社会学家科尔曼(James Coleman)在《美国社会学杂志》发表“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一文,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许多具有两个共同之处的主体:它们都由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组成,而且它们都有利于行为者的特定行为——不论它们是结构中的个人还是法人”。

布特南(Robert D.Putnam)从政治学的角度,通过对制度绩效的研究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等”。

这三种定义分别从社会文化、理性选择和政治学的角度对社会资本的内涵给予了确认,使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概念具有了合理性。

科尔曼(Coleman)在他的《社会理论的基础》(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中,从社会资本的功能出发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财产,它决定了人们是否可以实现某些既定目标(科尔曼,1999)。

科尔曼(Coleman)指出,社会资本是无形的,它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

社会资本的形成,依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有利于行动的方式而改变(科尔曼,1999:356)。

其中,信任关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形式。

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uetter)认为,经济是嵌入于更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之中,所以,社会资本的运作就是以关系和网络的方式运作的。

布特南认为,社会资本,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一般说来都是公共用品,并非是任何从中获益的私人财产,这是个人寄身于其间的社会结构的一个特性。

社会资本在市民社会中的形成和运作,既促成了民主制度的形成,又构成了民主制度运行的环境和社会基础。

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指出,社会资本有三个基本功能:(1)作为社会控制的来源;(2)作为家庭支持的来源;(3)作为家庭外的网络获得的收益来源。

波茨是把社会资本当作社会整合的机制和获得社会资源的网络,从这个意义上说,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和运作。

社会资本也并不是总是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指出了社会资本的四个消极后果:(1)排斥圈外人,因为为团体成员带来利益的强大联系通常也能够禁止其他人获得收益。

(2)对团体成员要求过多,因为团体或者共同体的封闭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阻碍了其成员商业创新的成功。

在高度团结的共同体中,团体之间的亲密关系可能产生了巨大的搭便车问题,在共同的规范结构的支持下,不勤奋的成员会向更成功的成员提出更多的要求。

对于要求者来说,他们的社会资本恰恰是获得同样资源的特权。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积累和成功的机会消失了。

(3)限制个人自由,在高度控制的社会里,社会资本必然产生规范的压力,就会限制个人自由,使具有独立精神的成员感到受束缚,以至离开;(4)用规范消除秀异,由于共同的敌视和反对主流社会的经历,团体的团结得到了巩固,。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成功消弱了团体的一致,最后的结果就是用规范来消除秀异之人,并强迫更有野心的成员离开。

1999年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教授托马斯·福特·布朗(Thomas F. Brown)在因特网发表了《社会资本理论综述》一文,从系统主义的本体论出发,认为“社会资本是按照构成社会网络的个体自我间的关系类型在社会网络中分配资源的过程系统”。

他直接把要素、结构和环境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分析层面,提出了把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嵌入自我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关注个体通过社会网络调动资源的能力;他把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结构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探讨社会资本特定网络的结构化,该网络中的自我之间联系的定型,以及资源因其特殊结构而通过该网络流动的方式;他把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称之为结构的观点,在这个层面上,探讨特定社会资本网络包含在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方式,以及包含在更大的文化或规范体系中的方式。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他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一书中指出,“信任可以在一个行为规范、诚实而合作的群体中产生,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

这些规则不仅包含公正的本质这种深层次的‘价值’问题,而且还包括世俗的实实在在的规则,如职业规则、行为准则等”。

他还指出,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信任所产生的一种力量。

它不仅存在于家庭这种最小、最基本的社会群体中,还体现在国家这个最大的群体中,其他群体也同样体现这种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的获得不同于人力资本的获得,人力资本可以通过理性的投资决策如接受教育或培训而获得,而社会资本的获得必须要求人们习惯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并具有忠诚、诚实和可靠等美德。

它不仅靠个人的遵守来获得,而且要建立在普遍的社会德行基础上。

这种具有社会性的社会资本的获得是基于道德习俗的积累形成,所以,社会资本的获得比其他形式的资本获得更难,同样,它也难以改变或摧毁。

1993年布特南(Robert Putnam)在他的《使民主运转起来》中,研究了意大利20年来南方和北方制度改革的经验,他得出结论发现“社会资本是民主进步的一种重要的决定因素”。

布特南本来的目的是研究意大利20个地区的制度绩效,他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公民参与、社区领导人对地方行政官员的民主态度、社团组织、公民共同体等维度进行深入研究,来比较不同地区民主制度运作的结果,结果却发现社会资本更多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

因为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结构的特征都是公共用品,不同于私人用品,要将私人之间的信任转化为社会的信任,就得通过互惠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来促进合作,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形成普遍的互惠,即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社会资本。

布特南指出: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的信息之流通,体现了合作的成功”。

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参与者解决由于利益集团所带来的集体行动阻碍经济发展的困境。

一个组织的建构越具有横向性,它就越能够在更广泛的共同体内促进制度的成功。

布特南(Putnam)还指出,“社会资本的存量,如信任、互惠规范(norms of recipocity)和网络,往往具有自我增强性和可积累性。

良性循环会产生社会均衡,形成高水准的合作、信任、互惠、公民参与和集体福利。

它们成为公民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与此相反,缺乏这些品质的非公开精神共同体,也会自我增强的,在恶性循环、令人窒息的有害环境里,背叛、猜疑、逃避、利用、鼓励、混乱和停滞,在相互强化着。

这表明,至少存在着两种广泛的均衡,所有面临集体行动的社会,往往会朝着其中之一发展,而且,均衡一旦实现,往往会自我增强”。

在这种反复的自我增强过程中,就促成了一种制度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形成了一种建立在互惠、信任基础上的均衡,而不是庇护、争斗的均衡。

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用“路径依赖”分析了美洲的经验,发现美国和拉美诸共和国都享有宪政民主、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相似的国际机遇。

但是,北美得益于其分权的、议会制的英国遗产,而拉美则深受集权专制、家族主义和庇护制之苦;北美继承的是公民传统,而拉美得到的则是垂直的依赖和剥削的传统。

所以,同样的制度运转的结果却形成了南北的巨大差异。

布特南(Putnam)还发现,社会资本运作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形成了不同的权威关系,在公民性程度较低的地方,政治生活以权威和依附的垂直关系为主要特征,体现在庇护——附庸的关系网落上,政治领导人都出自一个比较狭小的社会等级,他们对大众参与政治生活持怀疑态度;相反,在公民性程度较高的地方,政治领导人多数来自背景较一般的人群,他们积极支持地区民主改革,赞同大众参与地区事务。

而在公民性程度较高的地区,政府与公民之间较少发生冲突和争端,领导人一方面也更愿意解决他们的冲突,另一方面有一个开放的伙伴关系。

所以,地区政府的效率与该地区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是横向地组织起来还是等级化地组织起来的程度密切相关。

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在任何单独交易中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的信息之流通,体现了合作的成功”。

横向的公民参与网络有助于参与者解决由于利益集团所带来的集体行动阻碍经济发展的困境。

一个组织的建构越具有横向性,它就越能够在更广泛的共同体内促进制度的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