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总结(2015.05.20)
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归纳总结

3.硝基咪唑类抗厌氧菌、阴道滴虫、阿米巴原虫的首选类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的硝基在厌氧菌内还原产生细胞毒物质,抑制细胞DNA合成而产生抗菌活性。如:甲硝唑、替硝唑。
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1类
繁殖期杀菌药(速效杀菌剂)
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
第2类
静止期杀菌药(缓效杀菌剂)
抗菌药物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产生抗菌作用。这里,仅对抗菌药物主要作用机制做一简要慨述:
第四代
如:头孢匹罗、头孢吡肟。用于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感染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各系统严重感染。
其他β-内酰胺类
如:头孢霉素类:头孢美唑、头孢西丁、头孢替坦、头孢拉宗、头孢米诺等。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比阿培南
单环类:氨曲南
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青霉烯类:呋罗培南;氧青霉烷类:克拉维酸;青霉烷砜类:舒巴坦、三唑巴坦
3.目前除阿奇霉素外均在肝代谢。
4.毒性低微,口服的主要副作用为胃肠反应,静注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偶见皮疹,瘙痒。
红霉素、阿奇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林可霉素类
此类包括林可霉素(洁霉素)和克林霉素(氯洁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相同,克林霉素抗菌活性比林克霉素强,口服吸收好且不受食物影响,毒性较小,主要经肝代谢,均为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选择性地抑制肽酰基转移酶)。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与氯霉素、红霉素的作用靶点相同,故不宜合用。
第一代,如:萘啶酸、吡哌酸等。抗菌谱窄,仅用于泌尿道和肠道感染。
第二代,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达到第一、二代头孢的疗效。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总结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总结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
我院自20XX年开始了以抗菌药物为主线的合理用药工作,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与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1. 医院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管理小组及专家评议组。
管理小组由药学部、医务部、纪检科、感染科、质控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人员组成,负责合理用药的指导工作;专家评议组成员包括药学部、院感科、细菌室和临床科室专家等,负责定期对合理用药问题进行讨论及权威性评议。
根据今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医院又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领导小组、共组小组及三个督导检查组。
2. 成立了临床药学科。
为了更好地开展合理用药工作,我院借鉴其他先进医院的经验,于2010年在药学部下成立了临床药学科,科室目前有人员5人,其中主任药师2名,副主任药师2名,药师1人,学历构成为博士1人,硕士2人,本科2人,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临床药学科作为相对独立的药学部的.二级科室,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合理用药的日常管理工作及药学部质量管理工作。
临床药学科的成立,使工作职责更加明确,明显提高了管理的效果。
二、建章立制,努力构建促进合理用药的长效机制:医院建立了一系列合理用药相关的管理制度,并根据卫生部要求及医院的发展随时修订。
如《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2005年、2009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规定》(2008版)、(2010版),《抗菌药物分级目录》(第1-5版)、《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规范》(2011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暂行方案》等,为落实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抗菌药物个人总结

抗菌药物个人总结
抗菌药物是一类可以抑制或杀死细菌的药物。
它们是治疗细菌感染的主要工具之一,并在许多医疗和健康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个人对抗菌药物的总结如下:
1. 分类:抗菌药物可以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窄谱抗生素两种。
广谱抗生素可以同时抑制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而窄谱抗生素只能对特定种类的细菌起作用。
2. 抗生素的机制: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如静菌抗生素可以在细菌生长阶段抑制细菌的繁殖,而细菌静动比例抗生素可以同时杀死细菌。
3.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细菌类型和药物抗性等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抗菌药物。
4. 药物耐药性: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耐药细菌更难被治疗,并且可能引发抗生素失效的情况。
因此,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非常重要。
5. 副作用:抗菌药物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等。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关注是否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并尽早告知医生。
总而言之,抗菌药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我们应该正确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其有效性,并减少药物耐药性的风险。
抗菌药物年度总结

抗菌药物年度总结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抗菌药物这档子事儿。
抗菌药物啊,就像是咱健康的小卫士,在和细菌的战斗中可立下了不少功劳呢!你想想看,要是没有抗菌药物,咱要是不小心被细菌给缠上了,那得多难受呀!发烧、咳嗽、浑身不舒服,那日子可咋过呀!抗菌药物一上场,就像是天兵天将,把那些捣乱的细菌给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咱就说那青霉素吧,那可是抗菌药物里的大明星呀!它的出现,简直就是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以前很多因为细菌感染而没法治的病,有了青霉素之后,都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啦。
还有头孢菌素类的,那也是抗菌药物家族里的重要成员呢!它们各有各的本事,能对付不同的细菌。
就跟咱家里的各种工具似的,有的能修这个,有的能修那个。
但是,咱可不能随便乱用抗菌药物啊!这就好比是你有一把宝剑,你得知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要是乱挥一气,那可不行!用多了,细菌可能就产生耐药性啦,就跟那调皮的孩子,越惯越不听话。
到时候,抗菌药物这个小卫士可能就没办法好好保护咱啦!你说咱平时感冒发烧,是不是就想着赶紧吃点抗菌药物好得快呀?可别!很多时候感冒发烧可能就是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可没啥办法,吃了也是白吃,还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呢!就像你拿着钥匙去开不是它能开的锁,白费力气不说,还可能把钥匙给弄坏了。
那咱怎么知道该不该用抗菌药物呢?这可得听医生的呀!医生就像那个有经验的将军,知道该派哪个小卫士出征。
咱可别自己瞎琢磨,乱用药。
咱还得注意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就跟吃饭一样,得按时按量。
你总不能今天吃一顿,明天忘了,后天又猛吃一顿吧?那抗菌药物也不高兴给你好好干活呀!哎呀呀,抗菌药物真的很重要,但也得用得恰当。
咱可得好好对待它们,让它们能更好地为咱的健康服务呀!总之,抗菌药物是咱健康的好帮手,但咱也得会用它,别把它给用坏了。
咱得和抗菌药物一起,共同对抗细菌,守护好咱的健康!这不是啥难事,只要咱多注意,多听医生的话,就没问题啦!。
抗菌药总结

抗菌药总结简介抗菌药是一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的生长。
抗菌药根据其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本文将对常见的抗菌药进行总结,介绍其分类、作用机制、适应症等方面的内容。
分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主要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以及合成病原体细胞壁的酶。
常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结构独特的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常见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庆大霉素、咪唑类抗生素等。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抗菌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常见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作用机制细菌细胞壁的抑制某些抗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灭细菌。
这些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细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一些抗菌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这些药物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细菌核酸的干扰部分抗菌药物可以与细菌的核酸结合,干扰细菌的DNA或RNA的合成和复制,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这些药物包括四环素类抗生素等。
适应症上呼吸道感染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常见的适应症包括咽炎、扁桃体炎等。
在治疗这些感染时,可选择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下呼吸道感染对于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支气管炎、肺炎等。
在治疗这些感染时,可选择能够涵盖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在治疗尿路感染时,可选择覆盖尿路常见致病菌的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皮肤软组织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常见的适应症包括蜂窝织炎、脓肿等。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总结

抗菌药物管理工作总结抗菌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具有抑制和杀灭细菌的作用。
然而,过度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发展,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进行有效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对于保护公众健康和推动临床治疗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总结,以帮助更好地进行抗菌药物管理。
首先,建立有效的政策和指南。
制定相关政策和指南是抗菌药物管理的基础。
政策应该包括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的明确规定,以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准则和建议。
指南则应该提供临床医生选择抗菌药物的依据,包括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疗程等方面的建议。
政策和指南应该基于最新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并经过专业机构或委员会的评审和认可。
其次,加强抗菌药物的监测和报告。
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耐药性的发展是了解当前情况和制定相应措施的重要依据。
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收集和分析使用抗菌药物的数据,包括药物的使用量、种类和适应症等信息,以及相关细菌的耐药性数据。
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临床医生,并促使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如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加强感染控制措施等。
再次,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医务人员是抗菌药物管理的关键角色,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行为习惯将直接影响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耐药性的发展。
因此,应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了解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培训内容应包括对抗菌药物的分类、机制和副作用等方面的介绍,以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准则和建议。
培训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病例讨论或制定培训手册等方式进行。
此外,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
患者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面通常有一定的自主性,他们的选择和行为也会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和耐药性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教育,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了解和正确使用的意识。
医生应向患者解释抗菌药物的作用、适应症和副作用等信息,并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如按照医嘱使用,不随意更改剂量和疗程等。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总结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总结《篇一》抗菌药物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等。
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了当今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一、基本情况我作为一名抗菌药物药师,主要从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工作。
在工作中,我深入了解了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特点等,同时,也对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发展趋势等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二、工作重点我的工作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监测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3.开展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能力。
4.参与感染控制工作:与感染性疾病科、微生物科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感染控制工作。
三、取得成绩和做法通过我的努力,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合理使用率逐年提高。
具体做法如下:1.制定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指南,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抗菌药物使用指南。
2.加强用药监督:对医生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确保他们按照指南要求使用抗菌药物。
3.开展多学科合作:与临床科室、微生物科等部门开展多学科合作,共同研究和解决抗菌药物使用中的问题。
4.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积极参加各类抗菌药物相关的培训和学术活动,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四、经验教训及处理办法在工作中,我遇到过一些挑战和困难,但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1.耐心沟通:在与医生沟通时,我深刻体会到耐心和细致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了解医生的需求和顾虑,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建议。
抗菌药物总结(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部位、主要作用环节和抗菌作用同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除外):【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抗结核药素、地美环素、氢氯噻嗪、氯丙嗪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肾毒性药物:(1)抗生素及其它化学治疗药物:①常损害类:两性霉素B、新霉素、头抱霉素Ⅱ等;②较常损害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磺胺药等;③偶见损害类:新青霉素(Ⅰ、Ⅱ、Ⅲ)、氨等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头抱霉素(Ⅳ、Ⅴ、Ⅵ)、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2)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炎痛喜康、阿斯匹林、复方阿斯匹林(APC)、非那西汀、安替比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及甲氧萘酸等。
(3)肿瘤化疗药:顺铂、氨甲蝶吟、光辉霉毒、丝裂霉素-C、亚硝基脲类、5-氟尿嘧啶等。
(4)抗癫痛药:三甲双酮、苯妥因钠等。
(5)麻醉剂:乙醚、甲氧氟烷等。
(6)金属及络合剂:青霉胺、依他酸盐等。
(7)各种血管造影剂。
(8)其它:环抱霉素A、甲氰咪哌、别嘌吟醇、甘露醇、汞撒利、海洛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 后,部分细菌会产生β-内酰胺酶 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这个时候联 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就可以增强 抗菌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阿莫 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哌酮舒巴坦 钠。
重要强调
舒巴坦对金葡菌及多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但对某些阴性杆菌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 酶无活性。 头孢哌酮是三代,对阴性菌作用强。 二者联合,不但对阴性杆菌显示明显的协 同抗菌活性,联合后的抗菌作用是单独头 孢哌酮的4倍。
G+球菌 溶血性链球(链球菌属) 肺炎链球菌(链球菌属)
兼性厌氧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厌氧菌 需氧 需氧 兼性厌氧 兼性厌氧 需氧 需氧
微需氧
需氧
青霉素类
时间有限,后面要总结的,这里就不提,只过重点。 药学专业知识二部分:
青霉素类药主要用于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球菌及某些革兰阴性 杆菌引起的感染,不同的青霉素类药之间因结构等的差异,在抗菌 谱、抗菌作用强弱、对酶和酸的稳定性等方面也表现不同。
头孢菌素
头孢菌素类不良反应比较严重的有两个: 1.过敏反应(同青霉素)——到底要不要做皮试?无 官方定论,尽可能去权衡利弊,有条件就做,没有条 件的话咨询患者过敏史就尤为重要,有青霉素类过敏 史者、有头孢类过敏史者,做皮试,没有的话可以不 做皮试,发现过敏现象则立即停药。 2.双硫仑样反应(后面会总结)
四环素类
主要作用:立克次体——斑疹伤寒——与伤寒、副伤 寒(G-杆菌)区分。 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四环素,治四体,衣支螺立最好记。 普通细菌不能用,霍乱布鲁鼠和兔。 胃肠反应肝受伤,二重感染牙齿黄。 前庭反应光过敏,孕妇儿童徒悲伤。 8岁以下儿童禁用(氨基糖苷类呢?氟喹诺酮类呢?)
总结来了
第一类 第二类
注意:但是有配伍禁忌。
氨基糖苷类
最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汤老师给的两个口 诀: 氨基糖苷类的不良反应: 耳毒肾毒肌肉毒, 过敏仅次青霉素。 ——主要说的是链霉素 链霉素的作用: 链霉素、链霉素, 链结鼠和兔! ——土拉菌病(兔热病)、鼠疫还有结核(抗 结核的同类药物还有一个阿米卡星。)
氨基糖苷类
强调一下机制: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 —作用于细胞壁(鸡蛋壳)。
氨基糖苷类
首先,有哪些药: 链霉素、庆大霉素、大观霉素、阿米 卡星等(XX卡星)
作用机制: 1.主要是抑制蛋白质合成全过程 起始:30S亚基 延伸阶段:使mRNA密码错译 终止:70S亚基 2.还影响细菌细胞膜屏障功能
总结来了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对β内酰胺酶 不稳定 较稳定 高度稳定 稳定
肾毒性 大 较小 基本无 无
超广谱——超完美
头孢菌素
第一代: 注射:头孢唑林、头孢拉定 口服: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 第二代: 注射:头孢呋辛、头孢替安 口服:头孢克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 第三代: 注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口服: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 第四代: 头孢吡肟(一般是注射) 第五代: 头孢托罗、头孢洛林酯、头孢吡普
有两类药再记忆一点, 大环内酯类: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四环素类:常规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总结来了
时间依赖型?浓度依赖型? 联系前面说的PAE!一般PAE强的 都是浓度依赖型的——一个例外 单独记忆——万古霉素
时间依赖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类、糖 肽类、红霉素。 ——口诀:青林变红糖,时间来帮忙。 浓度依赖型——氨基糖苷类、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多 数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四环素类。 万古霉素时间依赖型,有PAE。氟喹诺酮类?有PAE。氨 基糖苷类?有PAE。青霉素类?没有PAE。 浓度依赖型——首剂加倍——前后联系。
青霉素类
重要强调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原因:青霉素不稳定,可分解为青霉 噻唑酸和青霉烯酸。前者可聚合成青霉噻唑酸聚合物, 与多肽或蛋白质结合成青霉噻唑酸蛋白,为一种速发 的过敏原,是产生过敏反应最主要原因——简单说就 是生成了致敏性杂质。 抢救:肾上腺素抢救过敏性休克。 2.赫氏反应——也叫吉海反应,治疗梅毒、钩端螺旋 体病时。使反应减轻: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3.肌内注射区可发生周围神经炎。
按照抗菌谱不同分为下列类型: (1)口服耐酸青霉素,如青霉素V。 (2)耐青霉素酶青霉素类,如甲氧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双氯西林。 (3)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4)抗铜绿假单胞菌青霉素类,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 (5)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如美西林、替莫西林。
青霉素类
回忆课程里的口诀 半合成青霉素名字记忆: 青V耐酸口服好爽, 羧苄哌拉铜绿能抗, 氨苄阿莫号称广谱, 产酶就用甲苯氯双。
青霉素类
重要强调一下青霉素的溶媒
青霉素的溶媒:0.9%氯化钠(头孢菌素类 也一样)
青霉素类与头孢菌素类最好采用注射用水 或等渗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若溶在葡萄 糖液中,往往使主药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 降低。
头孢菌素类
重要知识点
G+菌 一代 二代 三代 四代 五代 强 不如第 一代 弱
G-菌 弱 增强 强,绿脓 杆菌有效 强
细菌大致怎么分类的? ——这个不是考点,但是要了解,要有概念。
常见细菌
菌种
菌名
需氧厌氧
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
需氧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
无论革兰 白喉杆菌(棒状杆菌属) 阳性菌还 G+杆菌 破伤风梭菌 是阴性菌, 淋球菌 都有杆菌 G-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奈瑟菌属) 和球菌, 也都有需 大肠杆菌(埃希菌属) 氧菌和厌 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 氧菌。 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属) G 杆菌 百日咳杆菌 幽门螺杆菌 军团网▪在线自习室
医学教育网▪在线自习室 李老师
抗菌药物
怎么办?
——趁着快忘还没忘的时候,再捋一遍 我们将采取总-分-总的形式把重点整理一遍
总论概念
每类药物重点
总结
咱们辛苦点,过一遍最重点的知识点和考点,给总结,最 后重点是放在教大家怎么做题!
总论概念
在抗菌药物部分会遇到的一些名词: ——先说概念,了解一下,总结在后面
青霉素类
题目问的是“青霉素”,而不是“青 霉素类”,一般说青霉素指的是天然青霉 素——青霉素G,青霉素G是窄谱抗生素, 对革兰阴性杆菌无效。 青霉素的抗菌谱:青霉素对敏感菌的 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革兰阴性球菌、螺 旋体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主要用于敏感的 各种球菌、革兰阳性杆菌及螺旋体所致的 各种感染。
3.单酰胺菌素: 氨曲南 ——氨基糖苷类替代品, 窄谱,仅对需氧革兰阴 性菌有效。
4.氧头孢烯类: 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同第三代头孢里的头孢噻肟 (羊字上面有三横)
其他β-内 酰胺类
三个重要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都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青霉 素类联合用药可以增强青霉素类药 物的抗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
这里有个疑似汤老师口误的内容:除链 霉素外对葡萄球菌属、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均 有良好抗菌作用,多数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 亦具有抗菌活性,其中链霉素、阿米卡星对 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属亦有良好作 用。 ——理解为:除了链霉素以外,其他的 氨基糖苷类作用都好。
氨基糖苷类的抗菌谱:主要是需氧的革兰阴 性杆菌。(与青霉素类互补)
总结来了
有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联系药化,什么结构?)
化学结构中没有甲硫四氮唑侧链和甲硫三嗪侧链的头孢菌素如头孢拉 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酯、头孢克洛、头孢丙烯、头孢噻肟、头孢 他啶、头孢唑肟、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他美酯、头孢吡肟等无 双硫仑反应。 考试的时候一般不会具体去考那几个头孢没有双硫仑样反应,就算会 考也是在多选题里会涉及,这1分很难拿,有个印象知道不是全部头孢 类都有双硫仑样反应即可,这里为了好记忆“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 所以一并这样总结。 有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大部分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硝基呋喃类、 硝基咪唑类、其他β-内酰胺类(头孢美唑、头孢替坦、头孢米诺、拉 氧头孢、氟氧头孢)。
繁殖期?杀菌剂?抑菌剂?
第三类
第四类
繁殖期杀菌类(β内酰胺类): 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还有个万古霉素。 静止期杀菌类: 包括氨基糖苷类和多黏菌素(多黏菌素类损害细菌细胞膜, 增加通透性)等。 速效抑菌类: 包括四环素类(作用于30S),大环内酯类(50S),酰胺醇 类(50S),林可胺类(50S)等。 慢效抑菌类: 磺胺类等。
记忆技巧
第三代: 注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口服:头孢克肟、头孢泊肟酯 又要打针又要吃药 去送(曲松)处方的时候护士问我打哪只手,我说由 她定(他啶),她说没床位了,塞给我(噻肟)一个 铜杆儿(哌酮)让我举着挂吊瓶。 最后给了我两个药,叮嘱我不可以卧(肟)着吃(克 肟、泊肟酯)。
MIC:最低抑菌浓度 MBC:最低杀菌浓度——后面会总结抑菌药和杀菌药 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理解为耐药菌 时间依赖型:药物的杀菌抑菌活性与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 时间的长短有关,而药物浓度继续增高时,其杀菌抑菌活性和 速率并无明显改变,血液或组织内药物浓度低于MIC值时,细 菌可重新生长繁殖,一般此类抗菌药物抗菌后效应较弱。 浓度依赖型:药物浓度越高,杀菌作用越强。此类药物一般具 有首剂效应。
回忆课程里的口诀 青霉素首选: 废草溶了长葡萄, 白炭破气也能好, 勾搭梅毒回归热, 青霉素都能治疗。
青霉素类
容易错的题目
1.青霉素的抗菌谱为 A.敏感的革兰阳性和阴性球菌 B.革兰阳性杆菌 C.螺旋体 D.支原体、立克次体 E.革兰阴性杆菌 【正确答案】ABC Q:这题为什么不选E?教材上都说了: “青霉素类药主要用于革兰阳性、革兰 阴性球菌及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 染。”E也是对的吧?
头孢菌素
重要强调
1.头孢曲松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所以一般都是单独给药。 2.第三代头孢菌素里,头孢他啶对铜 绿假单胞菌作用最强。(什么都由他 来决定,太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