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塘及污水的土地处理

合集下载

生物处理 稳定塘 土地处理

生物处理  稳定塘 土地处理

曝气塘
曝气塘是在塘面上安装有人工曝气设备的稳定塘。
曝气塘的两种类型
完全混合曝气塘
部分混合曝气塘
✓曝气装置的强度应能使塘内的全部 固体呈悬浮状态,并使塘水有足够的 溶解氧供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
✓不要求保持全部固体呈悬浮状态, 部分固体沉淀并进行厌氧消化。 其塘内曝气机布置较完全混合曝气 塘稀疏。
➢ 曝气塘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排放前需进行沉淀,沉淀的方法可以用沉 淀池,或在塘中分割出静水区用于沉淀。若曝气塘后设置兼性塘,则兼性塘要 在进一步处理其出水的同时起沉淀作用。
土地处理基本工艺
慢速渗滤 系统
快速渗滤 系统
地表漫流 系统
湿地处理 系统
地下渗滤 处理系统
✓是将污水投配到距地面约0.5m深、有良好渗透性的底层中,藉 毛管浸润和土壤渗透作用,使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 吸附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
✓适用于无法接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小水量污水处理。污水进入处 理系统前需经化粪池或酸化池预处理。
➢优点 基建投资低 运行管理简单经济 可进行综合利用
➢缺点 占地面积大 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 可能形成二次污染
二、污水土地处理
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将污水投配在土地上,通
过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系统进行一系列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的净化过程,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污 水处理工艺。 系统组成:
预处理
调节和贮存
土地处理基本工艺
慢速渗滤 系统
快速渗滤 系统
地表漫流 系统
湿地处理 系统
地下渗滤 处理系统
✓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污水有 控制地投配到种有芦苇、香蒲等耐水性、沼泽性植物的湿 地上,废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耐水性植物和土 壤共同作用下得以净化。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 稳定塘的概述稳定塘,即稳定化池,是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包括污水、工业废水等。

它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稳定塘通常由一系列水池组成,水池内部包括一层或多层处理层,用于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害物质的降解。

2. 稳定塘的工作原理稳定塘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从而净化废水。

废水流入稳定塘的第一个处理层中。

在这个处理层中,有机物开始被微生物分解成更小的有机分子。

接下来,废水流入稳定塘的下一个处理层,这里的微生物进一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

净化后的废水流出稳定塘,可以进一步处理或者直接排放。

3. 稳定塘的优点稳定塘具有以下优点:3.1 简单和廉价的建设稳定塘的建设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成本相对较低。

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地区,稳定塘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废水处理选择。

3.2 高效的净化效果稳定塘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微生物,净化水质。

对于某些特定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稳定塘也能通过沉降等方式将其去除。

3.3 适用于多种废水类型稳定塘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可以处理多种类型的废水,包括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等。

这种广泛适用性使得稳定塘成为一种常见的废水处理选择。

4. 污水的土地处理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污水可以通过土地处理的方式进行净化。

土地处理是一种通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来处理废水的方法。

污水经过初步处理,然后通过喷灌或地下滞留等方式将其分布到土壤中。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会进一步分解有机物,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经过土壤处理的水质会得到改善,可以进一步处理或直接排放。

5. 污水土地处理的适用性污水土地处理的适用性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性质和底层地下水的质量。

土壤应具有较好的排水性和通气性,以确保污水能够均匀分布并充分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接触。

底层地下水的质量应符合排放标准,以避免污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污水处理中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污水处理中的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ontenΒιβλιοθήκη s目录• 污水处理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 污水处理中的土地利用类型 • 污水处理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污水处理中土地资源的政策与法规 • 污水处理中土地资源利用的未来展望
01
污水处理与土地资源的关系
污水处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土地资源是污水处理的基础
01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土地资源的支撑,土地资源的
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污水治理的效果。
土地资源影响污水处理成本
02
土地资源的获取成本和利用效率对污水处理成本产生影响,合
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助于降低处理成本。
土地资源在污水处理中的生态价值
03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建
这类用地需要考虑污泥的特性和处理工艺,如污泥的有机物 含量、含水率、重金属含量等,同时要满足相关的环保标准 和处理要求。
土地资源在污水处理中的其他用途
除了上述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外,土地资源在污水处理中还有其他的用途,如污水 处理厂的绿化用地、办公用地等。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周边环 境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促进城市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01
02
03
土地使用监管
政府应加强对污水处理设 施用地的监管,确保企业 按照规划用途使用土地。
土地利用评估
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用地 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对 不合理利用土地的行为进 行纠正。
土地资源整合
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 改造,提高污水处理设施 用地的利用效率,实现土 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05
污水处理中土地资源利用的未来 展望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圣才出品】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下册课后习题(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圣才出品】
(2)兼性塘 兼性塘是指在上层有氧、下层无氧的条件下净化污水的稳定塘,是最常用的塘型。其塘 深通常为 1.0~2.0m。兼性塘上部有一个好氧层,下部是厌氧层,中间是兼性层。污泥在底 部进行消化,常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 5~30d。兼性塘运行效果主要取决于藻类光合作用产 氧量和塘表面的复氧情况。 兼性塘常被用于处理小城镇的原污水以及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沉淀处理后的出水 或二级生物处理后的出水。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接在曝气塘或厌氧塘之后作为二级处理塘使 用。
4.在稳定塘的设计计算时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在稳定塘的设计计算时一般采用经验法。 (2)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下: ①塘的位置 稳定塘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 200m 以外,以防止塘散发的臭气影响居民区。此外,塘 不应设在距机场 2km 以内的地方,以防止鸟类(如水鸥)到塘内觅食、聚集,对飞机航行 构成危险。 ②防止塘体损害 为防止浪的冲刷,塘的衬砌应在设计水位上下各 0.5m 以上。若需防止雨水冲刷时,塘
2.试述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答: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如表 14-1 所示。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表 14-1 好氧塘、兼性塘和厌氧塘净化污水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类型
基本原理
优点
3/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质,其代谢产物 CO2 是藻类光合作用 的碳源
①好氧层对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机理与
好氧塘基本相同;
①运行管理极为方
Hale Waihona Puke ②兼性层的塘水溶解氧较低,微生物 便;
是异养型兼性细菌,它们既能利用水 ②较长的污水停留时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1. 引言稳定塘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城市和乡村中产生的污水。

它是一种低成本、低能耗、高效率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本文将介绍稳定塘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土地处理中的应用。

2. 稳定塘的工作原理稳定塘是一种自然的处理系统,通过循环流动和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和处理污水。

它通常由两个或更多的连续环境组成,包括一个氧化环境和一个还原环境。

在氧化环境中,氧气的供应使有机物得到降解并进一步转化为无机物。

而在还原环境中,缺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可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并采取其他方式来清除污染物。

3. 稳定塘在土地处理中的应用3.1 污水处理稳定塘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

它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处理方法,特别适用于不需要高水质的场合,如农村地区和工业区域。

通过稳定塘处理的污水可以运用于农田灌溉或回收利用,使污水资源化。

3.2 土壤改良稳定塘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

污泥富含有机物和养分,可以作为有机肥料添加到土壤中。

稳定塘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和酶也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3.3 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塘的应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稳定塘中的微生物和植物能够吸附和降解一些有害物质,净化水体。

稳定塘也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境,生长着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和繁衍的场所。

4.稳定塘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广泛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处理厂。

它不仅能够处理污水,还能够改良土壤、恢复生态系统。

在的土地处理中,稳定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创造一个更清洁、更可持续的环境。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综合版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综合版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综合版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综合版稳定塘的概念稳定塘是一种用于废水处理和土壤改良的工程设施。

它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较简单、较稳定的物质,并将其转化成有机质和养分,从而提高土壤的质量和肥力。

稳定塘的工作原理稳定塘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废水流入稳定塘。

2. 在稳定塘中,微生物通过吸附、降解和转化的过程,将有机污染物分解为较简单、较稳定的物质。

3. 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稳定塘内的有机污染物大幅减少。

4. 处理后的水体可进一步被用于灌溉、农田补给水源等用途。

污水的土地处理方法除了稳定塘,还有其他污水土地处理方法,包括:沉淀池:利用重力沉淀原理从污水中去除悬浮物和悬浮有机物。

人工湿地: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物质。

生物滤池:利用滤料层和生物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去除。

综合应用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方法综合应用稳定塘和其他污水土地处理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污水和改善土壤质量。

具体的步骤包括:1. 将污水引入稳定塘进行初步的有机物降解和转化。

2. 在稳定塘处理后的水体经沉淀池去除悬浮物。

3. 经过沉淀池后的水体进入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物。

4. ,通过生物滤池去除残留的有机物和微量的营养物。

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净化污水,并将处理后的水体用于农田灌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以上是关于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的综合版介绍。

通过综合应用不同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污水,并改善土壤质量和肥力。

稳定塘及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及污水的土地处理

稳定塘及污水的土地处理稳定塘及污水的土地处理1. 稳定塘的概念稳定塘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施,用于处理含有有机废物和污染物的水体。

它是一种通过自然生物降解过程将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稳定的系统,常用于农村地区或工业园区中。

2. 稳定塘的工作原理稳定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水体中的微生物,如细菌和藻类,降解水中的有机物质。

这些微生物会吸收有机物质作为能源,将其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这个过程被称为生物降解。

稳定塘通常由多个池塘组成,水体在这些池塘之间流动,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表面积供微生物进行降解。

3. 稳定塘的优点稳定塘作为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系统,具有以下优点:低成本:稳定塘的建设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尤其适用于资源有限的地区。

自然处理:稳定塘利用自然的生物降解过程进行水的净化,无需化学物质的加入。

容易维护:稳定塘的运行和维护相对简单,只需定期监测水质和植物生长情况。

适应性强:稳定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和扩建,以应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污水处理需求。

4. 稳定塘在土地处理中的应用稳定塘不仅用于污水处理,也可在土地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应用:污水灌溉稳定塘的处理水体可以通过灌溉的方式用于农田灌溉。

经过稳定塘处理的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已被降解,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较小。

稳定塘处理的水体还可以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作物生长。

污水湿地处理稳定塘可以与人工湿地结合,形成污水湿地处理系统。

水体经过稳定塘的初级处理后,再进入人工湿地进行二次净化。

这种组合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使处理后的水体达到更高的净化效果。

污泥处理稳定塘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底泥或污泥,这些废弃物可以经过处理后用于土地施肥。

底泥或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已被微生物分解,可以作为有机肥料,为土地提供营养。

5. 结论稳定塘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可用于处理含有有机废物和污染物的水体。

不仅如此,稳定塘还在土地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污水灌溉、污水湿地处理和污泥处理。

稳定塘和土地处理

稳定塘和土地处理

1
通过自然沉淀和微生物絮凝作用,使悬浮物沉降 下来。
2
悬浮物的去除效果与塘体的大小、深度、水流速 度等有关。
3
稳定塘中生长的藻类和植物也对悬浮物有一定的 吸附作用。
土地处理技术概述
04
土地处理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土地处理是一种利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净化能力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技 术。
特点
利用自然净化能力,低能耗,低运行成本,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各种规模的处 理需求。
特点
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适用于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
土地处理塘
定义
特点
土地处理塘是一种利用土壤和植物的 净化功能来处理废水的稳定塘。
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方便 等优点,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轻度 工业废水。
原理
通过土壤和植物的吸附、过滤、吸收 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污 染物。
厌氧塘
定义
稳定塘和土地处理
目 录
• 稳定塘处理概述 • 稳定塘的种类与构造 • 稳定塘处理原理与过程 • 土地处理技术概述 • 土地处理技术种类与原理 • 稳定塘与土地处理的比较与选择
稳定塘处理概述
01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稳定塘是一种自然净化系统,通过微 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 物、氮、磷等污染物。
废水中的有机物、营养盐和悬浮物等污染物。
原理
02
通过好氧、厌氧和兼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
为无害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硝酸盐塘等。
曝气塘
定义
曝气塘是一种通过人工曝气来增 加水体溶解氧含量的氧化塘。
原理
通过人工曝气设备向水体中注入空 气,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促 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定塘系统的工艺流程
稳定塘处理系统的组成
预处理系统
稳定塘
后处理设施
稳定塘进水的预处理 为防止稳定塘内污泥淤积,污水进入稳定塘前应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质。常用设备为格栅、普通沉砂池和沉淀池。若塘前有提升泵站,而泵站 的格栅间隙小于20mm时,塘前可不另设格栅。原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 小于100mg/L时,可只设沉砂池,以去除砂质颗粒。原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浓度大于100mg/L时,需考虑设置沉淀池。设计方法与传统污水二级处理 方法相同。
稳定塘的流程组合
稳定塘的流程组合依当地条件和处理要求不同而异,图12-5为几种典型 的流程组合。
稳定塘塘体设计要点
塘的位置 稳定塘应设在居民区下风向200m以外,以防止塘散发的臭气影响 居民区。此外,塘不应设在距机场2km以内的地方,以防止鸟类(如水鸥)到 塘内觅食、聚集,对飞机航行构成危险。 防止塘体损害 为防止浪的冲刷,塘的衬砌应在设计水位上下各0.5m以上。 若需防止雨水冲刷时,塘的衬砌应做到堤顶。衬砌方法有干砌块石、浆砌块 石和混凝土板等。
厌氧区无溶解氧。可沉物质和死亡藻类,菌类在此形成污泥层,污泥层 中的有机质由厌氧微生物对其进行厌氧分解。与一般的厌氧发酵反应相同, 其厌氧分解包括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个过程。发酵过程中未被甲烷化的中 间产物(如脂肪酸、醛、醇等)进入塘的上、中层,由好氧菌和兼性菌继 续进行降解。而CO2、NH3等代谢产物进入好氧层,部分逸出水面,部分 参与藻类的光合作用。 兼性塘不仅可去除一般的有机污染物,还可以有效的去除磷、氮等营养 物质和某些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



厌氧塘的塘深在2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 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



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 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深度处理塘
深度处理塘度很低,一般BOD5≤30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 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基 本 工 作 原 理
厌氧塘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与所有的厌氧生物处理 设备相同,是由两类厌氧菌通过产酸发酵和甲烷发酵两阶 段来完成的。即先由兼性厌氧产酸菌将复杂的有机物水解、 转化为简单的有机物(如有机酸。醇、醛等),再由绝对厌 氧菌(甲烷菌)将有机酸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由于甲烷菌的世代时间长,增殖速度慢,且对溶解氧 和pH敏感,因此厌氧塘的设计和运行,必须以甲烷发酵阶 段的要求作为控制条件,控制有机污染物的投配率,以保 持产酸菌和甲烷菌之间的动态平衡。 应控制塘内的有机酸浓度在3000mg/L以下,pH值为 6.5~7.5,进水的BOD5:N:P=100:2.5:1,硫酸盐浓度应小 于500mg/L,以使厌氧塘能正常运行。
好 氧 塘
种 类
(1)高负荷好氧塘 这类塘设置在处理系统的前部,目的是 处理污水和产生藻类。特点是塘的水深较浅,水力停留时间 较短,有机负荷高。 (2)普通好氧塘 这类塘用于处理污水,起二级处理作用。特 点是有机负荷较高,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水力停留 时间较长。 (3)深度处理好氧塘 深度处理好氧塘设置在塘处理系统的 后部或二级处理系统之后,作为深度处理设施。特点是有机 负荷较低,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
(细菌)
(A)
藻类的光合作用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C106H263O110N16P+138O2 (B)
(藻类)
上述生化反应表明,好氧塘内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是溶解性有机污染 物转换为无机物和固态有机物-细菌和藻类细胞的过程。
好 氧 塘
基本工作原理
藻类光合作用是塘水的溶解氧和pH值呈昼夜变化。白昼,藻类光合作用 释放的氧,超过细菌降解有机物的需氧量,此时塘水的溶解氧浓度很高, 可达到饱和状态。夜间,藻类停止光合作用,且由于生物的呼吸消耗氧, 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凌晨时达到最低。阳光再照射后,溶解氧再逐渐 上升。好氧塘的pH值与水中CO2浓度有关,受塘水中碳酸盐系统的CO2平 衡关系影响,其平衡关系式如下:

厌氧塘的设计通常是用经验数据,采用有机负荷进行 设计的。设计的主要经验数据如下: ⑴有机负荷 有机负荷的表示方法有三种:BOD5表面负 荷(kgBOD5/ha· d)、BOD5容积负荷(kgBOD5/m3· )VSS d 容积负荷(kgVSS/m3· d),我国采用BOD5表面负荷。处理 城市污水的建议负荷值为200~600kg/ha· d。对于工业废水, 设计负荷应通过试验确定。
好 氧 塘
好氧塘内的设计
好氧塘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计算好氧塘的尺寸和个数。表12- 1是好氧塘的典型设计参数。
好氧塘的主要尺寸的经验值如下:
⑴好氧塘多采用矩形,表面的长宽比为3:1~4:1,一般以塘深的1/2处 的面积作为计算塘面。塘堤的超高为0.6~1.0m。单塘面积不宜大于4ha; ⑵塘堤的内坡坡度为1:2~1:3(垂直:水平)外坡坡度为1:2~1:5(垂直: 水平); ⑶好氧塘的座数一般不少于3座,规模很小时不少于2座。
曝气塘出水的悬浮固体浓度较高,排放前需进行沉淀,沉淀的方法可 以用沉淀池,或在塘中分割出静水区用于沉淀。若曝气塘后设置兼性塘, 则兼性塘要在进一步处理其出水的同时起沉淀作用。 曝气塘的水力停留时间为3~10d,有效水深2~6m。曝气塘一般不少 于3座,通常按串连方式运行。
完全混合曝气塘
部分混合曝气塘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 稳定塘
概 述
稳定塘又名氧化塘或生物塘。 稳定塘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是 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 稳定塘多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可用作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也可用作三级处理。
稳 定 塘 的 分 类
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划分
第二节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
污水土地处理是在人工调控下利用土壤—微生物—植物组成的生态 系统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净化的处理方法。 污水土地处理是在农田灌溉的基础上的应用。
土地处理是以土地作为主要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目的是净 化污水,控制水污染。土地处理系统的设计参数(如负荷率)需通过试 验研究确定。 土地处理技术有五种类型:慢速渗滤、快速渗滤、地表漫流、湿地 和地下渗滤系统。
CO2 H 2O H 2CO3 HCO3 H 2 CO3 H 2O HCO3 OH H 2O OH H
上式表明,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使CO2降低,pH值上升。夜间,藻类停 止光合作用,细菌降解有机物的代谢没有中止,CO2累积,pH值下降。
好 氧 塘
水生植物塘 兼 性 塘 常 见 其 它 生 态 塘
厌 曝
氧 气
塘 塘
完全储存塘 深度处理塘



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 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



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 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 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 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
在有冰冻的地区,背阴面的衬砌应注意防冻 若筑堤土为黏土时,冬季会因 毛细作用吸水而冻胀,因此,在结冰水位以上位置换为非黏性土。
塘体防渗 稳定塘的渗漏可能污染地下水源;若塘体出水再考虑回用,则塘 体渗漏会造成水资源损失,因此,塘体防渗是十分重要的。但某些防渗措施 的工程费用较高,选择防渗措施时应十分谨慎。防渗方法有素土夯实、沥青 防渗衬面、膨胀土防渗衬面和塑料薄膜防渗衬面等。 塘的进出口 进出口的形式对稳定塘的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设计时应注意 配水、集水均匀,避免短流、沟流、及混合死区。主要措施为采用多点进水 和出水;进口、出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尽可能大;进口、出口的方向避开当地 主导风向。
好 氧 塘
好 氧 塘
好氧塘内的生物种群
好氧塘内的生物种群主要有 藻类、菌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水蚤等微型动物。
菌类主要是生存在水深0.5m的上层,浓度为1×108~5×109个/mL, 主要种属与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相同。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属数与个体数,均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 法少。
藻类的种类和数量与塘的负荷有关,它可以反应塘的运行状况和处 理效果。


设 计 和 应 用
⑵厌氧塘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为2:1~2.5:1。单塘面积不大 于4ha。塘水有效深度一般为2.0~4.5m,储泥深度大于0.5m, 超高为0.6~1.0m。 ⑶厌氧塘的进水口离塘底0.6~1.0m,出水口离水面的深度 应大于0.6m(图12-3),使塘的配水和出水较均匀,进、 出口的个数均应大于两个。
土地处理系统是由污水预处理设施,污水调节和储存设施,污水的 输送、布水及控制系统,土地净化田,净化出水的收集和利用系统等五 部分组成。
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
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净化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了物理过滤、物理 吸附、物理沉积、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反应和化学沉淀、微生物对有机 物的降解等过程。因此,污水在土地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是一个综合净化 过程。
兼 性 塘
兼性塘的设计
兼性塘一般采用负荷法进行计算,我国建立较完善的设计规范。表 12-2是我国“七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建议的主要设计参数。
兼性塘的主要尺寸的经验值如下:
⑴兼性塘一般采用矩形,长宽比3:1~4:1。塘的有效水深为1.2~2.5m, 超高为0.6~1.0m,储泥区高度应大于0.3m。 ⑵兼性塘的堤坝的内坡坡度为1:2~1:3(垂直:水平),外坡坡度为 1:2~1:5。 ⑶兼性塘一般不少于三座,多采用串连,其中第一塘的面积约占兼 性塘总面积的30%~60%,单塘面积应少于4ha,以避免布水不均匀或 波浪较大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