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鲧禹治水
1鲧禹治水

《鲧禹治水》教学资料大禹治水,又称为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
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封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出处《山海经·海内经》山海经——海经——海内南经卷十八。
《山海经》是中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
《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
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
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版本复杂,现可见最早版本为晋郭璞《山海经传》。
但《山海经》的书名《史记》便有提及,最早收录书目的是《汉书·艺文志》。
至于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著,才形成传世书籍,现多认为,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已无从确证。
1 鲧禹治水

1 鲧禹治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讲这个故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鲧禹父子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崇高精神,感悟我国远古先民的智慧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鲧禹父子分别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教学难点: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揭示的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1、让学生说说读过哪些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2、总结学生的感受。
3、出示课题ppt。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介绍《山海经》这篇课文取材于我国先秦时期主要记录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内容的古籍《山海经*海内经》。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
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原来是有图的,叫《山海图经》,魏晋以后已失传。
《山海经》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长期被认为是一部荒诞不经的书。
有些学者则认为《山海经》不单是神话,而且是远古地理,包括了一些海外的山川鸟兽。
2、鲧: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一位天神。
3、禹:即大禹,鲧的儿子。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我国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
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4、治水:治理洪水,治服洪水5、听课文录音,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并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6、认读生字,出示ppt①出示生字“壤”(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②比较字形:壤嚷攘7、理解词语汪洋——形容水势浩大的样子。
哀求——苦苦请求。
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斥逐——排斥,驱逐。
息壤——古代传说的一种能自生长,永不减耗的土壤。
拯救——挽救;救济。
滚烫——滚热。
遗志——死者生前的志愿。
后多指生前没有实现的志愿。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训斥。
1鲧禹治水

鲧治水的结果如何呢?
可是,天帝很快就知道鲧偷走了息 壤。他大发雷霆,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 夺回了息壤。这样一来,洪水又重新泛 滥开来,人们又陷入灾难之中。
治水失败,被杀害。
朗读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要 重读“非常同情”“决心想办法”,突 出鲧心地善良,精神崇高。第四自然段 要重读“大发雷霆”“杀死”“夺回”, 突出天帝的冷酷无情、专横跋扈、凶暴 残忍。
她拿起筷子,向一盘色泽鲜艳的菜伸去,轻轻 夹起一片,用左手在筷子下方端着,小心翼翼跟随 着筷子。本来筋脉突兀的手,此刻一用力,青筋更 加明显。她小心地把菜放入嘴中,细细地品尝着。
词语积累
形容天气炎热的词语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烈日炎炎 烁玉流金 暑气蒸人
词语积累 形容天气寒冷的词语
北风呼啸 天寒地冻 滴水成冰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文中哪个句子最能概括 鲧禹父子的品质?
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治理洪水,完成 拯救人类的事业。
为人父民子造福
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先记叙鲧禹 治水的原因,再介绍 鲧禹治水的方法, 最后写 禹治水成功 ,使人们过上了幸 福的生活。
课堂演练 一、看拼音,写汉字。
表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
再读课文,思考:禹治水与鲧治 水相比有什么不同?他们共同的精神 是什么?(课后第二题)
鲧治水——偷走息壤, 失败 驱走洪水。
共同的 精神
禹治水——疏通河道, 引洪入海。
成功
改造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词语积累
汪洋 祈求 息壤 斥逐 大发雷霆
遗志 泛滥成灾 滚烫 汗流浃背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1鲧禹治水生字词学习

会认字: 拼 音
鲧禹治水
tíng jiā
rǎng
壤
yǔ
霆
wāng
浃
rǎng tàng jiā
会写字: 拼 音
禹
汪
壤
烫
浃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tíng
雷霆
天帝为鲧偷走息壤一事大 发雷霆。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yǔ
丿部 独立结构
大禹 禹书
中国民间流传着鲧禹治水的传 说。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句 子
jiā
三点水 左右结构
汗流浃背
虽然大禹已经汗流浃背,但他 却仍然认真地工作着。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rǎng
土壤
息壤
息壤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 土块儿。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jiā 汗流浃背
大禹虽然已经汗流浃背,但 依然不停地工作。
词 语
句 子
wāng
三点水 左右结构
汪洋 水汪汪
上古时代的大地是一片汪洋。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rǎng
提土旁 左右结构
息壤 接壤
传说中,息壤是天帝的宝物。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tàng
火字旁 上下结构
烫手 滚烫
夏天,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仍 不停地工作着。
拼 音
结 构部 首Fra bibliotek词 语
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

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源自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传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作为黄帝的后代,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唐尧、虞舜二帝,分别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事宜。
那么你知道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希望能帮到你。
鲧治水据说,中国在古代闹过一次大水灾,那水势的浩大,灾害的严重,简直使人难以想象。
大地一片汪洋,庄稼淹没了,房屋冲塌了,人们扶老携幼,都逃到山上或大树上去。
有的人虽然逃到了山上或树上,但因为经不住风雨的吹打,特别是找不到食物,不久就冻死饿死了。
有些人虽然侥幸逃到了比较大的山上,可以到山洞栖身,或用树枝树叶搭起窝棚躲避风雨,寻找树皮、野菜充饥,暂时维持生命,但人多树少,各种毒蛇猛兽也因逃避洪水上山,威胁人类,所以每天没有被淹死、饿死、冻死,以及被野兽毒蛇侵害而死的人,真可以说是掐指可算。
这时人们都苦苦地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把他们从死亡中拯救出来。
但是高高在上的天帝,只顾自己在天庭中寻欢作乐,根本不把下方受害遭难的“蚁民”(在他的眼里,下方的人民就像蚂蚁一样不值钱)放在心上,对于人们的苦苦哀号,毫不理会。
人们悲惨的遭遇倒是感动了天神鲧,他命神鸟去偷窃能阻止洪灾的“息壤”(神土,能生长不息),“息壤”虽小,分量却不轻,鲧就叫来了神龟去驮,神龟将“息壤”放在地上,大地顿时好转。
天帝知道了就将“息壤”收回,并派火神杀死了鲧。
禹治水三年后鲧的肚子突然裂开了,生出天神禹。
禹出生以后,鲧就变成一条玄鱼游走了。
禹决定像他的父亲鲧一样去治水,但他没有求天帝,而是率领他的部下,前去治水。
他们杀死了引起水灾的魔神共工的部下无支祈,但共工知道后,连忙逃走。
禹主要的目的是疏通河道,许多神知道后,都愿意出一份力,伏羲送禹一幅八卦图,河神冯夷送禹一幅河图。
禹收下后就开始治水了。
连帮鲧偷“息壤”的神龟和应龙也来助阵,使得进展很快。
但他们到龙门时问题就大了,龙门是个重要咽喉,禹和他的部下、朋友们花了5年时间才将龙门开凿出一个豁口,使河水畅流而下,一泻千里。
鲧禹治水小古文

鲧禹治水小古文(实用版)目录1.鲧禹治水的背景和原因2.鲧禹治水的过程和方法3.鲧禹治水的成果和影响正文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故事,发生在公元前 2000 多年前的夏朝时期。
那时候,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经常发生洪水灾害,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国君鲧和禹先后发起了治水运动,最终成功地控制了洪水,为中国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鲧禹治水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鲧的治水过程。
鲧采用了深挖河道、筑堤固岸的方法来治理洪水。
然而,由于方法不当,鲧的治水工作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反而加剧了洪水的泛滥。
第二阶段是禹的治水过程。
禹在总结鲧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疏导为主、筑堤为辅”的治水方针。
他带领人民开山通道,疏浚河道,将洪水引入大海。
经过长达 13 年的艰苦努力,禹终于成功地控制了洪水。
鲧禹治水的成果不仅在于消除了洪水灾害,还在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首先,治水运动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洪水得到控制后,农田不再受淹,农业产量大幅提高,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其次,治水运动加强了国家的内部团结。
在治水过程中,各地人民齐心协力、共同抗灾,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此外,治水运动还提高了人民的科学素养。
鲧禹在治水过程中,总结了许多有关水利、地理、气象等方面的知识,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总之,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也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它不仅消除了洪水灾害,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还加强了国家的内部团结,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1 鲧禹治水_生字词学习

第一课
鲧禹治水
会认字:会写字:r2ng t!ng ji`y^ w`ng r2ng t3ng ji` 禹霆汪烫拼音拼音
壤浃
壤浃
r2ng
土壤
息壤
息壤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
t!ng
雷霆
天帝为鲧偷走息壤一事大发雷霆。
ji`
汗流浃背
大禹虽然已经汗流浃背,但依然不停地工作。
y^
独立结构
大禹禹书中国民间流传着鲧禹治水的传说。
丿部
w`ng
左右结构
汪洋水汪汪上古时代的大地是一片汪洋。
三点水
r2ng
左右结构
土壤接壤传说中,息壤是天帝的宝物。
提土旁
t3ng
上下结构
烫手滚烫
夏天,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仍不停地工作着。
火字旁
ji`
左右结构
汗流浃背
虽然大禹已经汗流浃背,但他却仍然认真地工作着。
三点水。
1 鲧禹治水_生字词学习

第一课
鲧禹治水
会认字:会写字:r2ng t!ng ji`y^ w`ng r2ng t3ng ji` 禹霆汪烫拼音拼音
壤浃
壤浃
r2ng
土壤
息壤
息壤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
t!ng
雷霆
天帝为鲧偷走息壤一事大发雷霆。
ji`
汗流浃背
大禹虽然已经汗流浃背,但依然不停地工作。
y^
独立结构
大禹禹书中国民间流传着鲧禹治水的传说。
丿部
w`ng
左右结构
汪洋水汪汪上古时代的大地是一片汪洋。
三点水
r2ng
左右结构
土壤接壤传说中,息壤是天帝的宝物。
提土旁
t3ng
上下结构
烫手滚烫
夏天,山石被晒得滚烫,大禹仍不停地工作着。
火字旁
ji`
左右结构
汗流浃背
虽然大禹已经汗流浃背,但他却仍然认真地工作着。
三点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鲧禹治水
上古时代,中国闹过一次大水灾。
那时,大地一片汪洋,庄稼、房屋都被淹没了,人们只好逃到山上或树上去。
因为缺吃少穿,饿死、冻死的人很多。
人们苦苦哀求天帝,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一位叫鲧的天神非常同情人们的悲惨遭遇,决心想办法帮助人们治理洪水。
鲧知道要治理洪水,只有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
息壤是一块几尺见方的黄土块儿,只要把它放在地上,说一声“长”,它便会迅速扩大,驱走洪水,露出陆地。
鲧探听到了秘藏息壤的地方以后,就请神鸟带路,请神龟挖洞,偷出了息壤。
鲧把息壤放在地上,说一声“长”,果然,息壤马上几里、几十里、几百里伸长开来。
洪水慢慢被干退了,陆地重新露了出来。
逃到山上、树上的人们重新回到了陆地,准备盖房子、种庄稼,重建家园。
可是,天地很快就知道鲧偷走了息壤。
他大发雷霆,派火神祝融杀死了鲧,夺回了息壤。
这样一来,洪水又重新泛滥开来,人们又陷入灾难中中。
鲧虽然死了,但他的尸体过了三年也没有腐烂。
一天,忽然一声巨响,鲧的肚子裂开了,从里面钻出他的儿子一大禹。
大禹同父亲一样,有一颗善良的心。
他决心继承父亲地遗志,治理洪水,完成拯救人类的事业。
大禹走遍山南海北,摸清了地形和水的走向等情况,决定用导引洪水流入大海的方法来消除水灾。
治洪工程开始了。
大禹亲自拿着镐头,率领成千上万的人挖渠开山,疏通河道。
曾经帮助鲧偷取息壤的神龟也来帮忙运送土石;神力很大的应龙也用坚硬的尾巴在地上划出深沟,来导引洪水。
在治水过程中,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