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洪水神话——《鲧禹治水》赏析供参考学习
《大禹治水》完美版

大禹治水与道家思想
顺应自然的智慧
大禹治水采用疏导的方法,顺应水性就势利导,体现了道家思想中顺应自然的智慧。道家思想认为人类应该尊重 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无为而治的理念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没有采取强制性的手段,而是通过引导和协调各方力量来达到治理的目的,体现了道家思想 中的无为而治理念。这种理念主张在治理社会时应尽量减少干预和强制,让事物按照自然规律发展。
戏剧和舞台剧
戏剧和舞台剧以舞台表演的形式, 将大禹治水的故事呈现给观众,具 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大禹治水的美术表现
古代壁画和绘画
古代壁画和绘画中常出现大禹治 水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 彩运用,表现出大禹的英勇形象 和治水的艰辛。
现代美术创作
现代美术家以大禹治水为题材进 行创作,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表 现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觉效 果。
勇于创新
大禹在治水过程中,不拘 泥于传统方法,勇于创新 ,采用疏导的方式成功治 理了洪水。
坚韧不拔
大禹在治水的漫长过程中 ,面对重重困难,始终坚 持不懈,最终取得了成功 。
古代水利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水利测量技术
古代水利测量技术得到了传承,如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工具的 使用。
水利工程技术
古代水利工程技术不断发展,如堤防、水闸、运河等工程的建设 和维护。
大禹还注重水利工程建设,修筑 堤坝、开凿水渠,以防水患再次
发生。
治水的成功与影响
经过大禹多年的努力,黄河水患终于得到 根治,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恢复稳定。
大禹治水成功,为中国古代水利事业奠定 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禹治水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中 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象征。
03
关于鲧禹治水的读后感

关于鲧禹治水的读后感
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看过这个故事,它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的时候,鲧禹受命治水,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拯救了人民,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中国治水文化的代表。
读完这个故事,我深感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之紧密。
洪水泛滥时,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威胁,这时候,自然成了人类的敌人。
但是,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然并不是人类的敌人,它只是人类处理不当时,才会变成人类的敌人。
在治水过程中,鲧禹并没有采用暴力手段,而是从自然规律出发,对自然界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并且采用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整治,最终达到了治水的目的。
这为我们今天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我们应该从自然的角度出发,了解自然,保护自然,让自然成为我们的朋友。
此外,鲧禹治水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够战胜大自然的威力。
在治水的过程中,鲧禹并没有一人独善其身,而是召集了一大批人进行治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也提醒我们,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够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取得最终的胜利。
最后,鲧禹治水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够达到最终的目的。
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持不懈地进行治水,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工作和学习,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总之,鲧禹治水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关于治水的故事,更是一种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在今天,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从自然的角度出发,与自然和谐相处,方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
《大禹治水》读书心得(通用9篇)

《大禹治水》读书心得(通用9篇)《大禹治水》读书心得(通用9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心得而烦恼吧,以下是精心的《大禹治水》读书心得(通用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日,我读了大禹治水这故事,让我懂了许多道理。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家。
尧派鲧去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这是因为鲧虽然花费了好长时间,但都做了无用功,他没有利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舜接替尧选禹去治水,禹改变了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方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
他和老百姓一齐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最终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能够供人种庄稼了。
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把大水治服了。
大禹父子俩治水的方法不一样,大禹父亲用的是堵,大禹用的是疏通,治水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仅仅要有毅力和决心,还要充分利用原理,发挥自我的智慧,不能像大禹父亲那样。
我的学习也不例外,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草率解决,不遵守规律,这样都是不行的。
以后无论在生活上、学习上都要有不怕挫折的精神,遵守事物开展的规律,把各科的学习成绩搞好,也能把生活中的事情解决好!读完《大禹治水》这个故事,我被大禹那坚持不懈,公而忘私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感动了。
禹采取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方法,用“疏导”的方法挖开河道,引导积水,终于把洪水引入大海,造福了人民。
大禹和我们大家都是普通的人,但是在修水渠的时候,他耐心地查看地形,吸取了父亲以前的教训,用了疏导的方法“掘地而注之”海,把水引到海里,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修水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一两天就能修好的东西,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肯定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可他依然没有被困难吓倒,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大禹聪明的才智和顽强的意志,意志让大禹继续前进,大禹之所以日夜修水渠,他是为了百姓,他认为帮助百姓是最大的快乐!“奉献是生活的真正意义”,或许大禹一直把这句话放在自己的心里。
中国洪水神话——《鲧禹治水》赏析供参考学习

中国洪水神话——《鲧禹治水》赏析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大洪水的神话,从吉尔伽美什到诺亚方舟,洪水神话是很多民族神话的共有内容。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存在大量的洪水神话,它们因地域不同而类型、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各异,既有大神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也有兄妹二人躲在葫芦中平安度过洪水。
而在这些洪水神话中,“鲧禹治水”可谓是流传较为广泛的一个。
一.鲧禹治水神话的起因、经过、结果《山海经·海内经》是这样记载鲧禹治水的:“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然而这则神话并没有交代大洪水是怎么产生的,但是根据其他文献资料,存在共工作祟引起洪水一说。
《淮南子·兵略训》里说“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律书》中记载“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而《淮南子·本经训》里同样有“舜之时,共工振涛洪水,以薄空桑·······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的记载。
但是共工平白无故为什么要引起大洪水呢?《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西,故水潦尘埃归焉”。
把这两者合起来考虑,可以看出应该是共工与颛顼争帝未遂,一怒之下撞翻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后来又“振涛洪水”,使百姓处于灾难之中。
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一位叫鲧的英雄神站了出来,“窃帝之息壤以殷洪水”。
然而,救民心切的鲧为了治理洪水,“不待帝命”,不惜冒犯天庭盗窃神土,因而引起了天帝的震怒,“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就像因盗火给人类而被钉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他们都是为人类献身的英雄,因而被后代称赞悼颂。
《离骚》中称为禹鸣不平“鲧婞直以亡身兮,然终殀乎羽山之野”。
显然,鲧之死不是一场悲剧的谢幕,而是正剧的开始。
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民俗文化第七单元《鲧禹治水》课件

9.跳石:踩到石头上。 10.布:同“敷”,铺陈,即陈设, 布置。
11..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个州, 这里泛指全国的土地。西汉以前 认为禹治水后划定九州。
12.选自《山海经·海内经》。 13..待:等待。 14..之:代词,的。 15.命:命令。 16.乃:于是。 17卒:最后,终于。 18布:同“敷”,分散。 19堙:堵。
❖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 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 卷为西汉初年作品。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 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 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 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特 殊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 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 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鲧[gǔn]
❖ 大禹之父鲧,中国上古时代汉族神话传说人物。姓 姒,字熙,夏后氏。帝颛顼之曾孙 、大禹之父、夏 启的祖父。被尧封于崇地(河南登封附近),为伯爵, 故称崇伯鲧或崇伯,约公元前2037年至公元前2029 年在崇伯之位。
❖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后因治水失败, 被刑罚致死。鲧与欢兜、三苗、共工并称"四罪"。
大禹治水神话故事读后感

大禹治水神话故事读后感(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叙事作文、字数作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书信作文、写景作文、动物作文、状物作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narrative composition, word composition,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junior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high school composition, letter composition, scenery composition, animal composition, shape composition,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禹治水神话故事读后感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
大禹治水读后感

大禹治水读后感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段历史故事,讲述了大禹率领众人治理洪水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说,更是中国古代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读完《大禹治水》,我深深感受到了大禹的伟大和智慧,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大禹面对着洪水肆虐,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面对。
他深入了解了水的性质和规律,制定了科学的治水方案,并带领众人齐心协力,最终成功地治理了洪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逃避,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齐心协力,最终战胜困难。
大禹治水的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智慧。
在古代,洪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而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可以通过智慧和勇气来战胜自然灾害,改善生活环境,实现和谐共处。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智慧,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品质。
读完《大禹治水》,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知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禹治水的故事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古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智慧,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品质。
总的来说,读完《大禹治水》,我深深感受到了大禹的伟大和智慧,也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不能逃避,而是要勇敢地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齐心协力,最终战胜困难。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存的智慧,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品质。
希望我们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勇敢地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齐心协力,最终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初中语文-初中古文鉴赏——鲧禹治水

初中语文-初中古文鉴赏——鲧禹治水【原文】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译文】洪水滔滔,鲧(gun三声)偷了舜帝的息壤(神土,能生长不息)来填堵洪水,没有事先请示舜帝;舜帝命令祝融(火神)在羽郊(北极之阴,不见太阳)处死了鲧。
鲧又生下了禹,舜帝于是命令禹最终挖土疏通了大水,安定了天下。
【赏析】从《淮南子》中保存的神话来看,由共工引发的这次洪水到舜的末年才得以治平。
《山海经•海内经》载《鲧禹治水》: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
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鲧为了止住人间水灾,而不惜盗窃天帝的息壤,引起了天帝的震怒而被杀。
他的悲惨遭遇也赢得了后人深切的同情和尊敬,如屈原作《离骚》就为他鸣不平:鲧悻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
鲧由于志向未竟,死不暝目,终于破腹以生禹,新一代的治水英雄由此诞生了。
禹继承了鲧的遗志,开始也是采取堙yin(堵)的方法,但仍难以遏止汹涌的洪水,于是改用疏导的方法。
为疏通水路,禹不辞辛劳到处勘察河道、地形,据《吕氏春秋》载,他向东走到海边,向南走到羽人裸民之乡,向西走到三危之国,向北走到犬戎国。
在治水过程中,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疏河决江,十年未阚其家(《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股无胈(bá人身上的细毛),胫无毛,手足胼胝(piandi),面目黎黑,遂以死于外(《史记•李斯列传》),可谓历尽千辛万苦。
除此之外,他还要和诸多恶神展开艰苦的斗争,如诛杀相柳(《山海经•大荒北经》,《山海经•海外北经》)、擒服水怪无支祁(《太平广记》卷四六七李汤条)等。
他的精神也感动了诸多的神灵,传说河伯献出河图(《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伏羲帮助他丈量土地,还有一条神龙和一只灵龟帮助他从事劳动(《拾遗记》卷二,《楚辞•天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洪水神话
——《鲧禹治水》赏析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大洪水的神话,从吉尔伽美什到诺亚方舟,洪水神话是很多民族神话的共有内容。
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也存在大量的洪水神话,它们因地域不同而类型、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各异,既有大神女娲“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也有兄妹二人躲在葫芦中平安度过洪水。
而在这些洪水神话中,“鲧禹治水”可谓是流传较为广泛的一个。
一.鲧禹治水神话的起因、经过、结果
《山海经·海内经》是这样记载鲧禹治水的:“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然而这则神话并没有交代大洪水是怎么产生的,但是根据其他文献资料,存在共工作祟引起洪水一说。
《淮南子·兵略训》里说“共工为水害,故颛顼诛之”,《史记·律书》中记载“颛顼有共工之陈以平水害”,而《淮南子·本经训》里同样有“舜之时,共工振涛洪水,以薄空桑·······四海溟涬,民皆上丘陵,赴树木”的记载。
但是共工平白无故为什么要引起大洪水呢?《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西,故水潦尘埃归焉”。
把这两者合起来考虑,可以看出应该是共工与颛顼争帝未遂,一怒之下撞翻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后来又“振涛洪水”,使百姓处于灾难之中。
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有一位叫鲧的英雄神站了出来,“窃帝之息壤以殷洪水”。
然而,救民心切的鲧为了治理洪水,“不待帝命”,不惜冒犯天庭盗窃神土,因而引起了天帝的震怒,“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就像因盗火给人类而被钉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他们都是为人类献身的英雄,因而被后代称赞悼颂。
《离骚》中称为禹鸣不平“鲧婞直以亡身兮,然终殀乎羽山之野”。
显然,鲧之死不是一场悲剧的谢幕,而是正剧的开始。
传说,鲧死后尸体三年不腐烂,后来不知道是谁,有人说是祝融,用吴刀剖开了他的尸体,这时禹就出来了,而鲧的尸体则化为黄龙,一说黄能。
《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开筮》说,“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
相传,禹是一位能“化熊”的英雄神,《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
而禹治理洪水,不忘攻逐了制造了大洪水的共工,《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禹攻共工国山”,而《荀子·成相》里也有类似的记载“禹劳心力······抑下洪,辟除民害逐共工”。
这次与鲧不同,禹得到了天帝的支持,又得到了神龙的帮助,朱熹注引《山海经》说:“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因而治之。
”(今本《山海经》无此文)这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于是禹在经历了先“逐共工”“,“杀相繇”,再积土积石已填洪渊,又得应龙画地,使“水由地中行”后,“卒布土以定九州”。
洪水至此几经曲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被成功治理了。
二.鲧禹治水的现实背景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神话也不例外,神话反应的是自然和社会形式的本身。
“鲧禹治水”神话的出现一定有其相应的社会自然背景。
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交织着社会矛盾的治水故事。
结合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存在大量的洪水神话,我们可以猜测大概上古时代人类曾将经历过一次世界性的大灾难。
而这份猜测可以根据文献被证实。
《墨子•非攻上》记载:“昔者有三苗大乱,天命殛之。
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震。
“古本《竹书纪年》也有类似的记载:“三苗将亡,天雨血,夏有冰,地坼及泉, 青龙生于庙, 日夜出, 昼日不出“从古书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在远古时代我国曾有一段时期气候异常,变化不定,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洪水。
而现代考古也证实了这一点,前22、前21世纪交替时,气候突变,普遍转暖,游牧文明逐渐转向定居的农业生产。
温度上升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北半球许多河流的中下游聚居区域发生洪灾。
根据地质学研究,黄河在公元前2050±150年有过一次大变道,由东流(山东入海)转为北流(河北、天津入海)。
这次洪水泛滥影响到中下游诸多互不相干的氏族部落,治水需要一个诸族听命的中央权力来指导,于是鲧、禹被举荐,开始治理洪水。
可想而知,由于当时生产力并不发达、人们思维还是一种原始思维,因而治理了洪水的鲧禹自然被人们崇敬甚至神格化,鲧禹治水的事迹也被夸张变形,被人民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方式加工为神话故事。
三.《鲧禹治水》的价值
鲧禹治水作为中国洪水神话的典型之作,生动形象地反应了我国人民在自然面前积极抗争、艰苦卓绝,并最终战胜自然灾害生存下来的史实,对研究远古时期的历史史实和社会状况有珍贵的价值。
然而,《鲧禹治水》作为一篇精彩的神话故事,它的文学价值更加突出。
一方面,在精神内容上,它所表现出的与自然积极有为抗争的态度和坚持治水不懈努力、前赴后继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创作的精神内容有重要影响。
在人与自然的范畴中,比较突出人的力度和作为;在主观和客观,精神和物质这对范畴中,更加强调主观精神。
如辛弃疾“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就反映了一种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精神。
另一方面,在文学艺术上,《鲧禹治水》创造那天然神奇的艺术创造也颇具特色。
首先,它开创了一系列奇特的境界和形象,勤于治水的英雄神鲧、禹都被后世津津乐道,而神奇的物品“息壤”也在后代偏于浪漫想象的作品中屡被提及。
其次,更重要的是它那奇异的幻想大大启迪了后世作家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创造了更臻完美精湛的超现实艺术境界。
最后,神话作为小说的直接源头,而《鲧禹治水》这篇神话也被后代多次演绎,形成了更为曲折的故事和传说。
几千年来,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宁阳及周边地区久传不衰,家喻户晓,人们至今传颂着许多大禹治水的故事、诗词及歌谣,妇幼皆知的《禹王台的传说》、《筷子的传说》、《建立禹王庙的传说》、《“禹碑虹渚”传说》、《威镇水妖之庙的传说》、《大禹定属相的传说》、《大禹“夫妻树”的传说》、《“虬枝歧柏”的传说》、《禹攻云山的传说》、《铁牛镇海眼的传说》、《白马庙里祀禹父的传说》等十余个传说,有些已编入《宁阳县志》、《宁阳民间文学集成》等书籍。
《鲧禹治水》作为中国洪水神话的典型,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所描写的前赴后继、不屈不挠地与自然做抗争、治理洪水的鲧禹正是中国原始人民最生动的写照。
它作为神话那独特的文学艺术价值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持久影响。
参考书籍:
1程憬、顾颉刚、陈泳超。
“治水”《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3—45页
2.袁世硕、张可礼、廖群《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业)第20页
3^吴文祥、刘东生. “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原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第四纪研究》. 2004年.5月, 卷二十四 (第3期) .
4^吴文祥、葛全胜. “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第四纪研究》
5^王青. “大禹治水的地理背景”. 《中原文物》. 1999年, (第1期): 第34—42页.
6.古代文学课堂笔记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