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 专题复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答案】B【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A。
【考点】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化学与人类的的发展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A.烧制红砖B.生产化肥农药C.软件开发D.酿酒【答案】C【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A、烧制红砖是通过化学变化来实现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B、生产化肥农药,是制造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C、软件开发属于信息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D、酿酒是制造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故选C【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点评:解答此类题,就要对化学的研究领域有个大致的了解,熟记几个典型的关键的事例,并将其与相关知识关联起来理解。
3.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A.工业制取生石灰CaCO3高温CaO+CO2↑B.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C.制熟石灰CaO+H2O=Ca(OH)2D.工业炼铁:Fe2O3+3CO高温 2Fe+3CO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若要反应物里的原子数百分之百都得到了利用,那么,这个化学反应就要没有废弃物产生;而在我们所学的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符合这一特点,它能把反应物的各种原子都集中到同一生成物中,没有副产品产生,也就不会产生污染。
故选C【考点】绿色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要从源头消除污染;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要读懂题意,明确本题其实是考查化合反应的判定。
4.(6分)武夷山是“双世遗”旅游胜地,茶文化渊源流长,“大红袍”闻名遐迩。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健康

专项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健康【学习目标】1、会区分常见的材料2、常识类知识的补充了解【要点突破】化学与能源开发一、能源分类1.常规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2.新型能源包括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二、清洁高效的氢能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
三、应用广泛的化学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例题】1.下面是有关化石燃料和新能源的知识,请根据要求作答。
(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
其主要原因是。
A.氢气燃烧的产物对环境有影响 B.制备氢气耗能大,成本高C.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原料匮乏 D.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低于同质量气体燃料(2)绿色能源是人类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A.风能 B.太阳能 C.氢能源D.煤(3)人们在利用物质某些性质时,可能有利也可能带来危害。
请你仿照示例,选择一种气体,填写下表。
物质有利的一面(用途)不利的一面(危害)示例:氢气可用作火箭推进剂使用不当容易引起爆炸(4)通过化学学习,你是否已经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已初步了解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的一些重要性质。
其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的化合物是_________;可供家庭用的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燃烧产物无污染,可作高能燃料的是_________。
2.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属于可再生能源。
下列能源中均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①风能②水能③煤④石油⑤核燃料A.①②B.①②⑤C.③④D.③④⑤3.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B.都是可再生能源【要点突破】材料的分类: 玻璃、陶瓷、水泥是三种非常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是如何制成的①原料:石英砂(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纯碱、石灰石。
②原理: CaCO3+SiO2CaSiO3+CO2↑ Na2CO3+SiO2Na2SiO3+CO2↑2.有机高分子材料(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羊毛、棉花、天然橡胶。
初三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请从下列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注:填序号)a羊毛 b金刚石 c铝 d干冰 e水(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4)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答案】 (1)e;(2)b;(3)d;(4)a;(5)c【解析】(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填:e;(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填:b;(3)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填:d;(4)羊毛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填:a;(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其次是金属铁元素.故填:c【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2.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正确的一组是【答案】A【解析】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铁会患贫血,用铁锅烹调可补充铁元素,所以正确;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活性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伤组织的原料,缺蛋白质会发育迟缓正确;B.煤气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电火花会发生爆炸,所以错误;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能食用,所以错误;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纤是合成纤维,燃烧有刺激性气味,所以正确;碘盐中的添加剂是碘酸钾,碘指碘元素,而不是碘单质,是单质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所以错误;D.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过量排放造成的,所以错误;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会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所以正确;上述选项中A均正确;故选A【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物质的鉴别、推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3.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1)目前人类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能量大多来自于、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①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化学使天更蓝,汽车使用氢气作燃料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②雾霾天气会对肺脏造成损伤.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达到清肺、润肺、养肺的功效.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填字母序号).(3)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①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②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答案】(1)煤.(2)可吸入颗粒物(其他答案合理给分).①2H2+O22H2O.②BC.(3)12:3:8.(4)1:1:1.【解析】(1)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矿石燃料.(2)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①氢气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②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3)①根据丙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则该物质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②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H2O═C2H6O,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4.根据“绿色化学”的思想,某化学家设计了下列化学反应步骤:该方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制备A.HBr B.CaOC.H2D.Hg【答案】C【解析】依据绿色化学中关于绿色化学的要求是,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所以每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只要能是其它反应的反应物则就可循环使用,分析知反应①的两种产物分别可为②③提供产物,反应②的生成物溴化汞可为③提供反应物,氢气未被重新利用,反应③的生成物可用于④①的反应物,反应④中的生成物汞可用于反应②,氧气没有被重新使用,故在整个的反应中最后剩余的物质是氢气与氧气,分析选项可得答案故选C5.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训练(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氢气是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 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A.潮汐能B.煤C.石油D.天然气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一氧化碳通过灼热氧化铁,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点燃棉花时有烧焦羽毛味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4、农作物生长需要含多种元素的化肥,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NO3B.Ca(H2PO4)2C.(NH4)2 HPO4D.KCl5、21世纪初某年的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公交出行B.减少燃煤发电C.加强大气监测D.露天焚烧垃圾6、下列操作或药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干燥氨气—浓硫酸B.检验某溶液是否为碱溶液—测定pHC.除NaNO3中的NaOH—过量硝酸铜溶液D.区分纯棉和聚酯纤维—点燃7、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A.火力发电B.风力发电C .氢燃料客车D .太阳能电池路灯8、下列物品中,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是()A.纯棉毛巾B.铁制剪刀C.橡胶导管D.陶瓷坩埚9、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KNO3是一种复合肥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10、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空气成分及其用途B.化学概念间的关系①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②液氮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均利用相应的物理性质③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由小到大排列依次是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氮气①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②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C.化学与环境D.剧烈氧化与缓慢氧化①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日报污染指数的项目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②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③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以①物质发生剧烈氧化,放出热量;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吸收热量②食物腐败、葡萄酿酒等属于缓慢氧化,体现了氧气的氧化性保护空气A.A B.B C.C D.D11、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使用节水龙头B.工厂废气直接排放C.废旧电池回收处理D.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1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A.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B.氢气燃烧条件难以满足C.制备氢气原料极其匮乏D.氢气燃烧过程难以控制13、2021年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宣布重磅成果。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第十一单元_化学与社会发展(解析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第十一单元_化学与社会发展(分析版)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第十一单元_化学与社会发展学校: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合计15 小题,每题2 分,合计 30 分,)1. 绿“色能源”是现在人类理想的能源,以下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太阳能B.风能C.地热能D.煤2. 近几年全国环境质量整体上有好转趋向,但仍有的城市未达到二级标准.造成这些城市污染的原由之一可能是()A.大批焚烧含硫煤B.植物的光合作用C.人和动物的呼吸D.利用太阳能烧水3. 以下物质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可吸入颗粒物B.氧气C.二氧化硫D.二氧化氮4. 天宫一号于年月日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将在两年内与它达成交会对接,并成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火箭运载,火箭升空的动力根源于()A.太阳能B.电能C.化学能D.风能5. 重庆市正在“创模”,以下状况不会对我市环境造成污染的是()A.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只需无色透明无臭,便可不经检测随意排放B.为了防备工业生产中排出的二氧化硫等废气污染空气,只需加高烟囱就行C.多种草植树,增添城镇的绿化面积D.涨水时,将废渣、垃圾等倒入长江、嘉陵江中冲走6. 以下做法有益于保护环境的是()A.增添城市绿地面积B随.意抛弃废电池C.大批使用化肥D污.水排入海洋7.平时生活中的以下物件:① 有机玻璃② 铝合金门窗③ 橡皮塞④ 大理石板⑤ 真丝面料⑥ 铅笔芯⑦ 保鲜膜,主假如由有机高分子资料制成的是()A. ①②③⑤B. ①③⑤⑦C. ③④⑤⑦D. ①③⑥⑦8.今年月日开始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是“节俭能源,从我做起.”在生活中以下行为不被倡导的是()A.夏天用空调时,把设定温度适合调高B.让电视机长久待机C.走开房间时,顺手关灯D.使用高效节能型的用电设备9.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可燃冰是一种干净的新能源B.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可燃冰属于化石燃料D.可燃冰焚烧实现了热能转变成化学能10. 被誉为世纪“资料之星”的是()A.石英砂B.硅晶片C.纳米资料D.钛合金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响产生的能量转变成电能B.该氢能源的循环系统能够实现太阳能转变成电能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响:光分解催化剂D.燃料电池能够将、中的能量完整转变成电能12.《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经过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大气污染物包含、、等气体B.工厂加高烟囱能够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C.空气质量级别值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室外戴专业口罩(滤孔径微米左右)减少的吸入13. 某同学鉴识、、三种化肥的过程,此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A.甲:水,乙:氢氧化钠B.甲:熟石灰,乙:稀盐酸C.甲:稀盐酸,乙:氯化钠溶液D.甲:氢氧化钠,乙:熟石灰14.第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以下运动设备中,没实用到有机高分子资料的是()A.跑步、跳远使用的塑胶跑道B.单杠、双杠使用的钢制横梁C.跳高、拳击使用的海绵护垫D.排球、羽毛球使用的化纤球网15.十“八大”报告初次把“建设漂亮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雄伟目标.以下做法不可以帮助实现“漂亮中国”这一雄伟目标的是()A.生活中倡导驾驶电动汽车B.鼎力植树造林,减少土地荒漠化C.成立污水办理系统16. 以下物质与熟石灰混淆,不可以嗅到氨味的是()A. B.C. D.17. 依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乳化除掉试管内壁的油脂B.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纯碱,会使做出的馒头柔软爽口C.过度施用化肥不会致使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D.搬运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撞击18. 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独一的地球,共同的将来”.以下描绘切合这一主题的是()A.为粮食增产,多施用高效化肥、农药B.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C.鼎力推行新式资料D.努力实行“绿色化学”,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19. 以下气体的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煤焚烧产生的气体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C.天然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D.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20. 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而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的制备的工艺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操作、完整同样B.循环使用有益于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C.为促使的溶解汲取,应先向积淀池中通入,再通入D.积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响为:三、填空题(本题合计 3 小题,每题3分,合计9分,)21.工业生产中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生活 ________的随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 ________、 ________随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遇到污染.22.如图是太阳能燃料电池的构成与功能表示图,请依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电解槽的作用是电解水,写出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2)夜晚,太阳能燃料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变门路为 ________(填序号)..太阳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电能热能.太阳能化学能电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电能热能(3)太阳能燃料电池中可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_______.23.超细碳酸钙可用于生产钙片、牙膏等产品。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中考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一、主要考点08北京中考说明中考试要求:(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知道化石燃料重要的自然资源;知道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认识燃烧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二)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能识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如晴纶)织成的布料。
★★(三)化学物质与健康1.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六大类营养素。
★3.知道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有损人体健康。
★4.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四)保护好我们的环境1.知道典型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
★2.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二、复习建议1.深入扎实地掌握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基础。
2.平时注意关心社会时事中的化学问题,善于积累这方面的资料,培养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展知识面,是关键。
三、重要知识梳理(一)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1.燃烧的条件及灭火(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其中一个即可。
方法一: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方法二:将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方法三: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燃料(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和石油及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2)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初三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北大校长周其风写了一首歌,歌名为《化学是我,化学是你》。
其中写道:“…你我你我要温暖漂亮化学提供衣装婀娜;你我你我要吃足喝好化学提供营养多多;你我你我要飞天探地化学提供动力几何;即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的价值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答案】C【解析】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如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但大量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却导致了诸如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
选C。
【考点】化学与人类社会。
点评: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某些方面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的特点之一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使原料中所有的原子全部转化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下列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这一特点的是A.工业制取生石灰CaCO3高温CaO+CO2↑B.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C.制熟石灰CaO+H2O=Ca(OH)2D.工业炼铁:Fe2O3+3CO高温 2Fe+3CO2【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若要反应物里的原子数百分之百都得到了利用,那么,这个化学反应就要没有废弃物产生;而在我们所学的反应类型中,化合反应符合这一特点,它能把反应物的各种原子都集中到同一生成物中,没有副产品产生,也就不会产生污染。
故选C【考点】绿色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点评: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要从源头消除污染;解答本题的关键就是要读懂题意,明确本题其实是考查化合反应的判定。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不同的营养素对人体有不同的作用,摄入适量的各种营养素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
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过量的使用对人体有害。
合成材料及应用
01
02
03
合成材料的分类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 橡胶、合成纤维等。
合成材料的应用
合成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 用广泛,如塑料制品、合 成橡胶制成的鞋子、衣服 等。
化学在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化学武器与防护
研究化学武器的特性、危害及 防护措施,为国防安全提供支
持。
公共安全领域
针对各种公共安全事件,如恐 怖袭击、化学泄漏等,需要利 用化学知识来检测、鉴别和处 理相关有害物质,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
高新技术领域
化学知识在高新材料、能源技 术、航空航天等领域也有着广 泛的应用,推动着国家科技实
05
化学与技术
化学工业与技术革新
化学工业的分类
根据所需原料和最终产品,化 学工业可分为多个类别,如石
油化工、煤化工、制药等。
技术革新的推动力
为提高产量、效率和产品质量, 化学工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革 新,如采用新型催化剂、优化生 产流程等。
绿色化学的发展
绿色化学旨在减少或消除化学品对 人类健康和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 设计更安全、更环保的化学品,降 低污染和环境破坏。
、工业和日用陶瓷领域。
玻璃材料
具有透明度好、耐腐蚀、易加工 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光 学、电子等领域。
水泥材料
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易加工等特 点,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之一。有机高分子材料 Nhomakorabea塑料
具有质轻、耐腐蚀、加工方便 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包装、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
【考查内容】
一、化学与能源
1、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2、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3、能源危机以及理想的新能源——氢能源
二、化学与材料
1、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区别
2、材料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三、化学与环境
1、空气污染物、水体污染以及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2、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以及化学在治理环境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典型问题】
1、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航天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70000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所需的氧气,则质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
(1)若飞船上有三名航天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__________kg。
(氧气的密度是1.43g/L,答案取整数)
(2)有人提出在飞船上供氧的两个方案:①通过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来电解水。
②通过下列化学反应产生氧气:2Na
2O + 2CO
2
=== 2Na
2
CO
3
+ O
2
↑ 从减少飞船
发射质量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角度,请你评价这两个方案最主要的
优缺点(各写一点)。
(3)也有科学家提出研究使航天员人工冬眠的技术或加快飞船速度,缩短航
行时间来减少氧气的携带量。
你是否有较好的方案,请举一例:___ _
______。
你提出该方案的简要理由:_____ ____。
【分析】
题目提示要从两方面去考虑问题。
从CO
2
的循环处理来看,方案②要优于方案①,
但通过计算可知,产生同质量的O
2
,方案②消耗原料质量大,发射成本高,从这
点看,方案①要优于方案②。
我们最熟悉的CO
2与O
2
之间的循环就是植物的光合
作用了,它与人的呼吸作用过程恰好相反,且成本低,简单易行。
【答案】
(1)11838(按氧气体积分数为21%计算)
(2)方案①:优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飞船发射时质量较小;缺点是不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方案②:优点是产生氧气的同时能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缺点是产生同质量的氧气时飞船发射质量较大。
(3)在飞船内种植光合作用效率高的植物。
二氧化碳和氧气循环利用,既能减轻飞船发射的质量又能同时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在城市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通常,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
以下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①废旧报纸②废铜钱③一次性塑料盒④口香糖渣⑤果皮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A. ①③⑤⑦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⑦
D. ①②⑥⑦
2、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自行分解的塑料。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省制造塑料的原料
B. 便于加工塑料产品
C. 扩大塑料使用范围
D. 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3、报载一辆满载浓硫酸的槽罐车在路上因车祸翻倒,浓硫酸大量泄露。
为了不污染旁边的水源,下列采取的措施适宜的是
()
A. 用水冲洗泄露的浓硫酸
B. 将熟石灰撒在泄露的浓硫酸上
C. 将氧化钡撒在泄露的浓硫酸上
D. 用土将泄露的浓硫酸掩埋
4、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A、做饲料
B、制沼气
C、造纸
D、就地焚烧
5、蒸馒头时,在发酵面团中加入某种物质,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使馒松软,加入的这种物质是()
A、NaOH
B、Na
2CO
3
C、CaO
D、 NaCl
6、2003年11月12日中央台《新闻联播》报道:河南省天冠集团20万吨车用乙醇汽油工程顺利投产,车用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比例混合而成。
下列有关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可大大降低油料价格 B、有助于减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C.乙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D.有助于促进粮食转化,提高农民收入
7、有下列物品:①尼龙袜② 汽车轮胎③ 铝合金窗框④ 铅球⑤陶瓷浴盆⑥橡皮管⑦塑料袋⑧大理石板。
其中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组是()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③⑤⑥
D、①②⑥⑦
8、蛋白质、糖类、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已知每克蛋白质、葡萄糖、油脂完全氧化时,分别约放出18kJ、15.6kJ、39.3kJ的热量。
产生相同热量时,消耗这三种物质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蛋白质、葡萄糖、油脂
B. 蛋白质、油脂、葡萄糖
C. 葡萄糖、蛋白质、油脂
D. 油脂、蛋白质、葡萄糖
9、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阿龙·切哈诺沃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
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以下有关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基础上,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B.浓硝酸、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物理变化,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蛋白质习惯上又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D.动物毛发(人的头发等)和植物纤维(棉花等)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灼烧后都有烧焦羽毛气味
合成了可降解塑料聚 10、据CCTV(科技博览)报道,2004年中科院用CO
2
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有机物 B.聚二氧化碳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聚二氧化碳就是干冰 D.聚二氧化碳的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
二、填空题
11、电动自行车常用的铅蓄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的化学电源,当给它充电时是
能转化成了能;太空飞船所用的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的装置(填能量形式转化)。
12、(1)为了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催化
剂,使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NO)反应,转化为空气中含有的两种气体(其中一种为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__。
(2)超临界CO
流体是一种与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
2
“绿色环保溶剂”。
它作为“绿色环保溶剂”的原因之一是能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有机溶剂;之二是_______ ____。
13、环境问题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温室效应被列为
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范围内气候持续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主要温室气体,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减少二氧化碳这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种):
;。
(2)为减缓二氧化碳使全球变暖的趋势,有科学家提出大胆设想:将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压缩使其液化,然后将其压入到冰冷的深海中。
但也有科学家担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会增加,可能会杀死一些海洋生物,甚至会溶解掉部分海床,同时气候变化也可能改变海洋环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带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压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会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二氧化碳气体转变为液体时将会能量(填“释放”或“消
耗”);
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
③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比在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原因是。
(3)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大气压条件下,
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 ,完全
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① 二氧化碳与金属钠反应生成金刚石和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从人类生存的角度分析,金刚石与水相比谁更宝贵? 理由
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B
4、D
5、B
6、C
7、D
8、B
9、A 10、B
二、填空题
11、电 化学 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12、(1)22222CO NO CO N ++催化剂∆;
(2)CO 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
13、(1)开发新能源;减少
矿石燃料的使用或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2)①释放; ②CO 2+H 2O=H 2CO 3;③大;深海中,压强
大,温度低。
(3)① 3CO 2+4Na 大气压
8004400C 2Na 2CO 3+C ; ②水更宝贵; 以人为本,水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一切生物将无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