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236)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古代诗人曾学下这样一句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青山相对出”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船B.江岸C.太阳D.地面【答案】A【详解】“两岸青山相对出”,研究的对象是“青山”,运动状态是“出”,青山相对于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而青山相对于江岸、太阳、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以江岸、太阳、地面为参照物,青山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这两句歌词中描写“竹排”与“青山”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河岸竹排B.竹排上的人河岸C.江水河岸D.河岸河岸【答案】A【详解】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中的“游”是指竹排的运动,所以应选竹排之外并且与竹排的位置发生改变的河岸或青山为参照物,即应选青山之外并且与青山的位置发生改变的竹排为参照物,BCD错误。

故选A。

3、下列诗句中,物体(加“”)的运动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海”为参照物B.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以“桥”为参照物C.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以——“河岸”为参照物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病树”为参照物【答案】A【详解】A.黄河流入海中,黄河和海之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黄河的流动是以海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桥流水不流,意思是桥在运动,桥是研究对象,桥的运动是以水为参照物,故B错误;C.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觉得行舫运动,只看到远处的树在运动,这是以舫为参照物,树为研究对象,树和舫有位置变化,因此树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此处千帆为研究对象,千帆的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故D错误。

故选A。

4、位于沿江大道旁的商业大厦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答案】C【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检测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a )、(b )所示,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

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

则( )A .v 甲<v 乙,t 一定等于10秒B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C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10秒D .v 甲=v 乙,t 可能等于30秒 【答案】B 【详解】由图得,甲乙的速度分别为2.4m ===0.4m/s 6s s t v 甲甲甲 , 3.6m= ==0.6m/s 6s s t v 乙乙乙所以v v 甲乙<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 、B 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后,两车相距10米,则20m-10m=10m s s ''=甲乙+ 或者 20m+10m=30m s s ''=甲乙+ 所以10m v v t t +=甲乙 或者 30m v v t t +=甲乙即0.4m/s 0.6m/s 10m t t ⨯⨯=+ 或者 0.4m/s 0.6m/s 30m t t ⨯⨯=+解得10s t = 或者30s t =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B 。

2、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为3∶2 ,运动路程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速度之比为( ) A .3∶4 B .3∶1 C .1∶4 D .1∶3【答案】D 【详解】 由题意知32t t =甲乙, 12s s =甲乙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121233s v t s t s v s t t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3、一同学骑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 内通过的路程是100m ,则它在第5s 时的速度是( ) A .5m/s B .10m/s C .3m/s D .无法确定【答案】B 【详解】因为此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他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由题意可得该同学的速度为100m 10m/s 10ss v t === 故B 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234)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234)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一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直线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有 .............................................................................................................................................. ()①以路旁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②以坐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1 2 m/s向东匀速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

A.只有①对B.只有①和②对C.只有④对D.①②③都对,④不对2.(2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都是错误的B.S,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测L2中的电流C.S,S1和S2都闭合时,电流表测L1中的电流D.S,S1和S2都闭合时,电压表只能测量L2两端的电压3.(2分)蹦极是一种极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A.他自己; B.地面;C.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 D.跳台.4.(2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北京开幕,届时全世界电视观众均可通过卫星传输的信号在家里收看开幕式盛况,这种卫星称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相对太阳静止;B.相对地球静止;C.相对月球静止;D.相对火星静止。

5.(2分)北京奥运会盛况通过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A.与赛程同步B.与电视实况转播车同步C.与地球自转同步D.与运动员同步6.(2分)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7.(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8.(2分)甲、乙、丙三个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匀速上升,则它们相对于地面............................................................................. ()A.甲上升B.乙下降,但比甲快C.乙下降,但比甲慢D.丙下降,但比甲快9.(2分)某人向北行走,感觉到无风,但观察周围的树叶确实被风吹动,此时风向是()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10.(2分)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11.(2分)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有()A.一句B.两句C.三句D.四句【答案】C【详解】白日依山尽,这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故有三句机械运动的句子。

故选C。

2、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有()A.一句B.两句C.三句D.四句【答案】C【详解】白日依山尽,这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故有三句机械运动的句子。

故选C。

3、2020 年 7 月 23 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B.“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D.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是静止的【答案】B【详解】A.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改变,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A 错误;B.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运载火箭位置没有发生改变,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故B正确;C.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地球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C错误;D.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火星位置发生了改变,以火星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4、在田径赛场上,为了及时捕捉赛事的精彩画面和比赛细节,常采用先进的高速轨道摄像装置,俗称“电兔子”,就是一个可以在轨道上来回奔跑的载有高速摄像机的小车,它可以跟随运动员一起运动并同步拍摄该运动员,从而实现拍摄完美的视觉画面。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章节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属机械运动的是()A.麦浪滚滚B.铁水奔流C.五四运动D.万里雪飘【答案】C【详解】A.麦浪滚滚,麦子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铁水奔流,铁水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五四运动”,指社会事件,与物体运动没有关系,不属于机械运动,故C符合题意;D.万里雪飘,雪花相对地面不断发生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沿着观音湖边幽静的小径,小海不知不觉来到九莲洲湿地公园门口。

走上小拱桥,脚下有潺潺的流水经过,发出哗哗的水声。

驻足停留,小海感觉“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小海认为“桥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拱桥B.湖边的石块C.小海D.流水【答案】D【详解】“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研究对象应该是桥。

A.不能以研究对象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B.以湖边的石块为参照物,桥相对于石块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海驻足停留,桥相对于小海位置没有变化,以他为参照物,桥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D.以流水的参照物,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它们s﹣t图象如图所示,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则()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确定【答案】C【详解】根据图象可知,甲、乙的路程与时间都成正比,因此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且在相同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因此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AB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如图是建党100周年庆典时飞行表演的情景,29架直升机排列成“100”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A.地面B.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C.天空中的云朵D.站在地面的人【答案】B【详解】ACD.以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的位置发生改变,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以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的位置没有改变,它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2.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3.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4.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6.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大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7.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8.请根据图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9.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人来说,树是静止的B.相对于树来说,船静止的C.相对于人来说,船是静止的D.相对于树来说,人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0.(1)“月亮在云里穿行”中,月亮是 ______ ,云是 ______ .(填“研究对象”或“参照物”)(2)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 ______ 做参照物的.(3)傍晚,太阳从西方地平线徐徐落下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的.三、综合题11.图甲中的是小林同学在不同时刻对公路上的卡车和轿车所拍摄的两幅照片,由此照片你能否判断出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若将照片拍摄为下图中的乙,你得到的结论又将怎样?说明理由.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A2.C3.C4.B5.B6.D7.C8.D9.C10.研究对象;参照物;飞机;地面11.解:由甲图可知,卡车和轿车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以轿车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因此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以下可能:①卡车向左运动,轿车不动;②轿车向右运动,卡车不动;③卡车向左运动,轿车向右运动.因此由甲照片无法判断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①无法判断;②可以判断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卡车和轿车相对于路边的标志牌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以标志牌为参照物,卡车和轿车都是运动的.12.对面客车的乘客;站台【解析】1. 解: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故选A.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 解: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 解:A、小明相对于轨道旁的行道树,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明小明相对于沿途的路灯杆,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相对于有轨电车的车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明相对于迎面来的轿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4. 解:A、“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C、D、“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常见题目.5. 解: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若动车不动,则火车是运动的;若动车运动,则火车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菲菲的判断错误;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故翔翔的判断正确.故选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6. 解:(1)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2)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6页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 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首先通过“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确定甲车是向西运动的,然后通过“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判断若乙车向西运动的话,则速度一定比甲车的运动速度小.8. 解:因为楼房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如果乙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飘动.所以,乙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故选D.图中楼房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旗子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甲船上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对于乙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船的旗帜向右飘,只有使乙船向左运动.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才能作答.9. 解:A、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相对于人来说树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A错误;B、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树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B错误;C、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相对于人来说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故C正确.D、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树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确定所选的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0. 解:(1)“月亮在云里穿行”,说明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这是研究月亮的运动,因此“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研究对象,云是参照物;(2)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则飞机与地面越来越近,才有“大地迎面而来”的感觉;(3)傍晚,太阳从西方地平线徐徐落下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太阳和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逐渐靠近地面.故答案为:(1)研究对象;参照物;(2)飞机;(3)地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该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取,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选定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掌握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尽量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和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容易理解;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解决照相机有关问题的关键.12. 解:(1)小丽以对面客车的乘客为参照物,她与对面的客车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客车开动了;故答案为:对面客车的乘客.(2)小丽以站台为参照物,她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故答案为:站台.(3)这个现象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或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往往不同)(其他说法合理即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387)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新人教版 (1387)

7.B 8.D 9.B 10.C 11.C 12.A 13.B 14.A 15.B 16.B 17.A 18.A 19.D 20.A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1.静止 运动
22.运动 静止 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23.静止、运动
24.由北向南(或南
25.地面 飞机
26.地面 标准
27.运动;静止
28.光沿直线传播 运动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自己
18.(2 分)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
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断.
19.(2 分)如图所示,在建国 60 周年阅兵式上,空军加油机与“歼 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工作舱.
9.(2 分)甲、乙、丙三个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匀速上升,
甲看见丙匀速上升,则它们相对于地面............................................................................. ( )
起摄人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11.(2 分)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
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 )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强化训练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强化训练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1-3运动的描述》章节强化训练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 A .米 B .米/秒 C .千米 D .秒【答案】B 【详解】A .米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故A 不符合题意;B .米/秒是速度的国际单位,故B 符合题意;C .千米是长度的常用单位,故C 不符合题意;D .秒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2、两艘潜艇相距s ,以相同的速度v 1成单纵队同向航行,后艇的超声定位器发出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里传播的速度等于v 2,则后艇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 A .12-sv v B .122sv v - C .22212v s v v - D .-222212sv v v【答案】D 【详解】声音在水中的速度大于潜艇速度时,声音才能追上前艇,因此v 2>v 1由后面潜艇发出的信号到达前面潜艇所用的时间为121t sv v =- 返回时声音到达后面潜艇的时间为212st v v =+ 因此后艇发出信号和收到回声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1+t 2=21sv v -+12s v v +=222212sv v v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3、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已知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1s 。

比较甲球通过AB 段路程与乙球通过CD 段路程的过程中,则( )A .甲球运动较快B .乙球运动较快C .甲球和乙球运动的一样快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A 【详解】由题图知,甲球通过AB 段的时间0.3s t =甲乙球通过CD 段的时间0.5s 乙t =AB CD s s >v v 甲乙=s t s t 甲甲乙乙=s t s t ⨯甲乙乙甲=0.5s10.3sAB CD s s ⨯> 即甲乙>v v故A 正确,符合题意,BCD 错误,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S,S1 和 S2 都闭合时,电压表只能测量 L2 两端的电压
10.(2 分)某同学坐在甲火车中,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火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三个火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
A.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向;
B.甲、乙、丙火车都在同向行驶;
C.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D.都是岸边.
4.(2 分)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可能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5.(2 分)我国运动员刘翔,多次在世界大赛上打破 110m 栏的世界记录,他的跨栏可以说
A.小人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
B.小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小车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D.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于车是运动的.
7.(2 分)甲、乙两人骑车在公路上并肩行驶,他们各以自己为参照物,则:( )
A.甲认为乙是运动的; B.乙认为甲是静止的;
C.甲认为路旁的树是静止的;
D.乙认为对面驶来的车是静止的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
角度,“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29.(3 分)民航飞机运载旅客从跑道上起飞,以_________为参照物,旅客是运动的;以
_________为参照物,旅客是静止的。
30.(3 分)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
20.(2 分)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A.24 小时;
B.23 小时 56 分;
C.24 小时 4 分
D.24 小时 56 分。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1.(3 分)在雅典奥运会上,110 m 的跨栏赛跑正在紧张地进行着,谁是冠军,众人瞩 目.观众认定,跑在前面的刘翔最快,裁判则依据到达终点计时少而判定他跑得最快.观 众与裁判判断运动快慢所用的方法是不同的.观众看谁跑在前面,是用相同时间比较 的方法;而裁判的判定,是用 的方法. 22.(3 分)要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首先要选择_________;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_________。 23.(3 分)现代磁悬浮列车具有高速、平稳、安全、环保等特点。它是利用____的原理将车 身托起的。坐在行驶的磁悬浮列车里的乘客以____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 24.(3 分)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船高”是以 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25.(3 分)学校组织同学们乘车去苏仙岭游览。车快开到苏仙岭时,甲同学大声说“我终于 来到了苏仙岭!”乙同学则说:“苏仙岭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这两种说法中,甲同学是以
A.汽车的座椅
B.路边的房屋
C.站在路边的人
D.迎面驶来的汽车
16.(2 分)小明乘公共汽车上学途中,突遇行人横穿马路,司机紧急刹车,这时小明看到司
机叔叔旁边一平台上的杯子向前滑动,对杯子滑动过程中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 )
A.相对于地是静止的 B.相对于地越来越快
C.相对于地越来越慢 D.相对于地作匀速直线运动
19.(2 分)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
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4.D 5.C 6.A 7.B
解析:B.
8.A 9.B
10.C 11.C 12.B 13.B 14.D 15.A 16.C 17.D 18.C 19.A 20.B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1.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22.参照物;匀速直线运动 23.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车厢(或车厢内的座椅,或坐在他身边的乘客等均可) 24.地面;地面 25.苏仙岭(或地面、大地等) 他自己或乙同学(或与乙同学相对静止的物体都可以) 26.一致 静止 27.地球 自己 28.帆船 河岸 29.地面 飞机 30.不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或参照物选取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不同)
17.(2 分)某人向北行走,感觉到无风,但观察周围的树叶确实被风吹动,此时风向是 (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18.(2 分)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 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
13.(2 分)如图所示,飞机空中加油时,受油机与加油机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9.(2 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B.S,S1 和 S2 都闭合时,电流表测 L2 中的电流
C.S,S1 和 S2 都闭合时,电流表测 L1 中的电流
A.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B.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14.(2 分)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 ( )
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船舱
15.(2 分)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 ( )
D.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11.(2 分)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12.(2 分)同步通讯卫星相对地面静止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地球
C.卫星
D.银河
是跑得非常快。我们在看电视转播时,虽然他总没有离开小小的电视屏幕,但总能感觉他
如同飞人,这是因为我们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电视屏幕;
B.电视屏幕上的一条边;
C.比赛场上的观众或跑道;
D.我们自己.
6.(2 分)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小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 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 )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快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下降慢
“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C 2.A 3.点拨“两岸青山相对出,”,在这句话中,青山是研究对象,它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运动?显然是相对于行船运动;“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话中,研究对象是行船,行船 “日边来”,说明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运动?显然是相对于岸边. B
8.(2 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 米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
东西,飞行员敏捷地将它抓住,抓得竟是一颗德国子弹,飞行员之所以能抓住子弹,是因
为:( )
A.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
B.子弹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飞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D.子弹的运动方向与飞行员的运动方向相反.
____为参照物,乙同学是以______为参照物.
26.(3 分)航天飞机在太空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
须 ,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 状态.
27.(3 分)我们平日所说“旭日东升”,是以 作参照物;跳伞运动员感觉“大地迎面
而来”是以 作参照物的.
28.(3 分)唐朝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写下了《望天门山》 这首诗:
D-以上都不对 2.(2 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 间关系的图象是( )
3.(2 分)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
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 )
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岸边; C.都是行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