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综合电子设计实训报告书

综合电子设计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目的本次综合电子设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加深对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掌握电子设计的基本流程,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XX学院电子实验室实训设备: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面包板、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实训软件:Multisim、Proteus等电子设计仿真软件三、实训原理本次实训主要围绕以下原理展开:1. 基本电路原理:学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等。

2. 模拟电路原理:学习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模拟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3. 数字电路原理:学习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译码器等数字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4. 电子测量技术:学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测量。

5. 电子设计软件:学习使用Multisim、Proteus等电子设计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和PCB设计。

四、实训过程1. 选题与方案设计:学生根据实训要求,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电子设计课题,并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2. 电路原理图绘制:使用电子设计软件(如Multisim)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测试,验证电路功能。

3. PCB设计:根据电路原理图,使用PCB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进行PCB设计,并生成Gerber文件。

4. 元器件采购与焊接:根据PCB设计文件,采购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并进行焊接。

5. 电路调试与测试:将焊接好的电路板安装到面包板上,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数字多用表等仪器进行电路调试和测试,确保电路功能正常。

6. 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分析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

五、实训结果1. 电路功能实现:成功实现了设计方案的预期功能,电路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实践汇报一、课程设计旳性质、目旳与作用本次电子系统设计实践课程参照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模式, 规定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旳有关知识, 在教师旳指导下, 分析和熟悉已给题目, 然后设计系统方案、画原理图及PCB.软件编程, 并做出课程设计汇报。

因此, 在设计中, 规定学生应当全面考虑各个设计环节以及它们之间旳互相联络, 在设计思绪上不框定和约束同学们旳思维, 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旳发明性, 有所发挥, 并力争设计方案凝练可行、思绪独特、效果良好。

本课程设计旳目旳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全面理解电子电路应用系统旳整个设计过程, 逐渐掌握系统开发旳如下有关技术:(1)熟悉系统设计概念;(2)运用所学数电、模拟电路知识, 设计电路图;(3)运用PROTEL软件画原理图及PCB;(4)熟悉系统项目设计汇报填写知识;(5)培养团体合作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课程旳知识体系, 锻炼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分析和思索能力, 使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而为后续课程旳学习、毕业设计环节以及未来旳实际工作打好坚实旳基础。

二、课程设计旳详细内容电子系统设计实践课程就是锻炼学生系统设计、分析和思索能力, 全面运用课程所学知识, 发挥自己旳发明性, 全面提高系统及电路设计、原理图及PCB绘画等硬件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从而体现出电子系统设计旳真谛。

下面是各个设计阶段旳详细内容。

1. 系统方案认识根据所设定旳题目, 可以给出系统设计方案与思绪题目:信号发生器产生电路, 请设计一种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及三角波电路, 并制作原理图, 然后论述其原理。

基本原理: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低频信号发生器系统框图低频信号发生器系统重要由CPU、D/A转换电路、基准电压电路、电流/电压转换电路、按键和波形指示电路、电源等电路构成。

其工作原理为当分别按下四个按键中旳任一种按键就会分别出现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 并且有四个发光二极管分别作为不一样旳波形指示灯。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XX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ICL7107数显电压表专业班级:学生XX: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和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充分认识理论知识对应技术的指导性作用,进一步加强理论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实践和锻炼。

通过这次设计实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学习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对所学的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综合运用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双积分A/D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充分掌握7107ICL构成数字直流电压源的方法,了解数字显示电路的扩展应用和产品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并且掌握常用电子元件和元器件参数的选择方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强个人的计算机运用、查阅资料和独立完成电路设计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一)内容:1、掌握数字电压表集成块7107ICL的工作原理2、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电路原理图及板图3、测量X围:直流电压0V到200mV4、根据设计指标测试各元器件的主要参数5、认真细致地安装焊接,排除安装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二)要求:1、利用芯片7107ICL来实现电路功能2、选择合适的电阻、电容、液晶显示器等器件实现数字测量3、完成全电路理论设计、制作、调试,并画出原理图及PCB版图4、提交样机一台5、提交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三、总体设计方案(一)、方案的选择主要芯片7107ICL和共阳极半导体数码管LED组成本方案的主要特点:1、能够直接驱动共阳极的LED显示器,不需要外加驱动原件,使整机线路简化2、采用+5V和-5V两组电源供电3、LED属于电池控制原件,芯片本身功耗较小4、显示亮度较高(二)、实验原理1、双积分模数转换器(7107ICL)的基本工作原理ICL是高性能、低功耗的的三位半A/D转换器。

内部设有参考电压、独7107立模拟开关、逻辑控制、显示驱动、自动调零功能等,是一块应用非常广泛的集成电路可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

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电子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实验技能。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功能和应用;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理解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电子仪器仪表进行电路测量和调试;具备分析和解决电子系统问题的能力;熟练使用电子设计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将电子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子元件:介绍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功能和应用,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电子电路:讲解电子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整流电路、振荡电路等。

3.电子系统:介绍电子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

4.实验操作:进行电子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仪器仪表,测量和调试电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项目设计书项目名称波形发生器小组成员1 **小组成员2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任课教师**成都理工大学信科院电子系2013年6月●项目名称及其应用背景在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和科学实验等领域的信号源,很多现代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直接依赖于信号源的性能,所以高品质的波形发生器渐渐的显现出了它的重要地位,传统的波形发生器一般只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各种各样的波形都产生了需求,在特定的场合还会需要有任意波形的产生。

而波形的产生方法也在不断进步中,由以前的分离元件搭建振荡电路,到集成器件,再到频率合成技术的出现,产生的波形品质在不断的提高,频率范围、稳定度,分辨率等都有巨大的提升。

●项目设计需求设计制作一个波形发生器,该波形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由用户编辑的特定形状波形。

示意图如图1.3.5所示。

图1.3.5 波形发生器方框图●设计方案技术方案分析波形的产生方案:方案一:用分离元件构成RC振荡器,然后再经波形变换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该方案的缺点是:要做的输出频率可调且步进100Ω、输出频率范围100Ω~200kΩ,需要十位的数字电位器,在进行三种波形的线性组合时要用三组器件分别产生三种波形再用摸拟方式进行叠加,结构复杂调试难度较大。

方案二:采用集成波形发生器芯片,该方案的好处是频率可以做很高,范围也可以很宽,比如MAX038,频率范围为0.1Hz-20MHz,且能很方便的进行调幅,波形的稳定度较高,能产生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但缺点是只有一个输出端口,不能进行各种波形的线性组合。

方案三:采用微处理器(如MSP430)的PWM输出,再进行低通滤波生成波形,由于是数字方式,可以很方便的产生任意波形,且不用外接DA,但由于微处理器能提供的时钟频率经该方案生成的波形频率范围不大,且需要一直占用微处理器的逻辑算数单元,便不能再对键盘和显示器件等进行控制了,所以对于该项目的指标很难达到。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报告模板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报告模板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实践蜂鸣器乐曲演奏院(系)名称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名称14通信工程设备学生姓名郑军强1301100094 王龙龙1301100080李帅指导教师石钦亮2016年12 月1日模拟风扇控制系统摘要电风扇简称电扇,香港称为风扇,日本及韩国称为扇风机,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

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

1882年,美国纽约的克罗卡日卡齐斯发动机厂的主任技师休伊•斯卡茨•霍伊拉,最早发明了商品化的电风扇。

如今的电风扇已一改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形象,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更追求个性化,而电脑控制、自然风、睡眠风、负离子功能等这些本属于空调器的功能,也被众多的电风扇厂家采用,并增加了照明、驱蚊等更多的实用功能。

这些外观不拘一格并且功能多样的产品,预示了整个电风扇行业的发展趋势。

其主要原因:一是风扇和空调的降温效果不同——空调有强大的制冷功能,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环境温度,但电风扇的风更温和,更加适合老人儿童和体质较弱的人使用;二是电风扇有价格优势,价格低廉而且相对省电,安装和使用都非常简单。

关键词:STC89S51,直流电机,数码管,138译码器等.目录引言 (4)1、系统方案 (4)2、设计任务及要求 (5)1、工作模式 (5)2、数码管显示 (5)3、按键控制 (6)3.1 S4控制风扇工作模式 (6)3.2 S5定时器 (7)3.3 S6 停止 (9)3、重点、难点 (9)4.结束语 (9)参考文献 (10)引言电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时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店,医院等场所。

如今的电风扇也一改人们印象中的传统形象,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更追求个性化,人性化,也增加了照明,驱蚊等更多的实用功能。

电风扇曾一度被认为是空调产品冲击下的淘汰品,其实并非如此,家用电风扇并没有随着空调的普及而消失于市场,近年来反而出现了市场销售复苏的趋势。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2014年7月7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题目温度报警器设计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设计一个环境温度监测报警电路,通过对温度报警电路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掌握温度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运算放大器在实际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基本要求:1.当温度在15℃~30℃范围内(允许误差±1℃)时,报警器不发声。

2.当温度高于30℃时,报警器发出两种频率交替的“滴—嘟、滴—嘟”声响。

3.当温度低于15℃时,报警器发出间歇式声响。

4.可用5~15V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5.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功耗,降低成本。

主要参考资料:[1]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孙梅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完成期限2014年7月7日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4 年6 月28 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题目电网电压异常报警器设计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设计一个电网电压异常报警电路,掌握电网电压异常报警电路的工作原理。

基本要求:1.用压电陶瓷蜂鸣片作为电声元件。

2.设电网电压的正常波动范围为190~250V(单相交流有效值),在此范围内,报警器不发声。

3.当电网电压高于250V(误差不超过±5V)时,报警器发出两种频率交替的“滴—嘟、滴—嘟”声响。

4.当电网电压低于190V(误差不超过±5V)时,报警器发出间歇式声响。

主要参考资料:[1] 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 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孙梅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完成期限2014年7月7日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2014 年6 月28 日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电子线路综合课程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专业姓名学号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主要内容:设计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的信号发生器。

电子综合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综合设计报告模板

电子综合设计报告模板1. 项目简介本项目是一款XXXXXXXXXX。

我们的目标是XXXXXXXXXX。

2. 设计方案2.1 系统框架我们的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部件1: XXXXXXXXXXX•部件2: XXXXXXXXXXX•部件3: XXXXXXXXXXX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请在此处插入系统框架图,使用Markdown格式描述2.2 硬件设计2.2.1 模块12.2.1.1 电路设计模块1的电路设计如下图所示:请在此处插入模块1电路图,使用Markdown格式描述2.2.1.2 电路分析模块1的电路分析如下所述:(此处需要详细分析模块1电路的电气特性,可使用表格、公式等方式进行描述)2.2.2 模块2(同上,需要对模块2进行逐一解析)2.3 软件设计2.3.1 软件架构我们采用了XXXXXXX软件架构。

该架构的主要特点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3.2 代码实现我们使用了XXXXXXX语言编写了本系统代码。

代码实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3.3 软件测试我们对系统进行了XXXXXXX软件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在我们的测试范围内,系统的性能表现良好,符合预期要求。

3. 总结通过本次电子综合设计项目,我们深入了解了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同时,本项目也为我们提供了实战锻炼的机会,并提升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我们也将会竭尽所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当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一号黑体,居中简易电子称的设计小二号粗黑体,居中班级2011级电信1班组长成员三号宋体,加粗指导教师提交日期2014年6月10 日《综合电子系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课程设计题目:简易电子秤第一部分设计任务1.1 设计题目及要求 (1)1.2 备选方案设计与比较 (2)1.2.1 方案一 (3)第二部分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 (7)2.2单片机最小系统 (9)2.2.1S T C89C52单片机 (10)2.2.2时钟电路…………………………………………1 12.2.3复位电路 (12)2.3功能模块二(参照2.2) (13)2.3.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4)2.3.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5)2.3.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16)2.4功能模块三(实际名 (17)2.4.1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 (18)2.4.2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 (19)2.4.3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 (20)第三部分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3.1主程序流程图 (21)3.2子程序一(实际名) (22)3.3子程序二(实际名) (23)3.4子程序三(实际名) (24)3.4电路仿真(实际名) (24)3.4.1仿真软件简介 (25)3.4.2仿真电路图 (26)3.4.3仿真结果(附图) (27)第四部分安装调试与性能测量4.1电路安装 (28)(推荐附整机数码照片)4.2系统软、硬件调试 (29)6.2.1调试步骤及测量数据 (30)6.2.2故障分析及处理 (31)4.3整机性能指标测量(附数据、波形等) (32)课程设计总结 (33)参考文献报告正文的排版:1. 纸张大小及版心:统一用A4纸(21×29.7)打印,边距设为:上2.54cm,下2.54cm,左2.2cm,右2.2cm。

行距为固定值20磅。

2.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段落设置)段前1行,段后1行,3.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上下空一行4.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靠左本身不空行5.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6.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7.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有关论文排版的其它说明:1.注意文中代表变量的英文字母必须用斜体,其它用正体。

微分号d、圆周率π、自然底数e、矩阵转置T 均应为正体。

2.文章中的英文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及要求:设计一个电子秤能实现量程范围0—5kg,,精度能达到:0.005kg,显示称量的重量,以及计价并清零和超量程报警功能。

1.2备选方案设计与比较1.2.1方案二:功能简介:电子秤主要以单片机STC90C52RC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

系统可以分为最小系统、数据采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时钟和五大部分。

最小系统部分主要包括STC90C52RC和经典复位电路;数据采集部分由称重传感器、信号放大和A/D转换部分组成,信号放大和A/D转换部分主要由专用型高精度24位AD转换芯片HX711实现;人机交互界面为键盘输入和点阵式液晶显示,主要使用4*4矩阵键盘和1602液晶显示器,可以方便的输入数据和直观的显示数据;时钟模块主要由时钟芯片DS1302和时钟电路组成;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5Kg,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Kg),系统在称量时还具有超量程报警功能。

整个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较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2.1 总体设计方案说明第二部分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2.2 单片机最小系统2.2.1 STC89C52单片机STC89C52是STC公司生产的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

在单芯片上,拥有灵巧的8 位CPU 和在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具有以下标准功能:8k字节Flash,512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内置4KB EEPROM,MAX810复位电路,3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4个外部中断,一个7向量4级中断结构(兼容传统51的5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

另外STC89C52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

空闲模式下,CPU 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

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最高运作频率35M H z,6T/12T可选。

STC89C52特点:8K字节程序存储空间;256字节数据存储空间;自带2KB的EEPROM存储空间参数1. 增强型8051单片机,6 时钟/机器周期和12 时钟/机器周期可以任意选择,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2]2. 工作电压:5.5V~3.3V(5V单片机)/3.8V~2.0V(3V 单片机)3.工作频率范围:0~40MHz,相当于普通8051 的0~80MHz,实际工作频率可达48MHz4. 用户应用程序空间为8K字节5. 片上集成512 字节RAM6. 通用I/O 口(32 个),复位后为:P0/P1/P2/P3 是准双向口/弱上拉,P0 口是漏极开路输出,作为总线扩展用时,不用加上拉电阻,作为I/O 口用时,需加上拉电阻。

7.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RxD/P3.0,TxD/P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8. 具有EEPROM 功能9. 共3 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

即定时器T0、T1、T210.外部中断4 路,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电路,Power Down 模式可由外部中断低电平触发中断方式唤醒11. 通用异步串行口(UART),还可用定时器软件实现多个UART12. 工作温度范围:-40~+85℃(工业级)/0~75℃(商业级)13. PDIP封装2.2.2 时钟电路2.2.3 复位电路2.3 功能模块二(数据采集模块)5Kg 压力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专用模拟/数字(A/D)转换器芯片2.3.1 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步骤1:如何计算传感器供电压HX711可以在产生V A VDD 和AGND 电压,即711模块上的E+和E-电压。

该电压通过V A VDD=VBG(R1 +R2 )/R2计算。

VBG 为模块儿基准电压1.25vR1 = 20K,R2 = 8.2K因此得出V A VDD = 4.3V(为了降低功耗,该电压只在采样时刻才有输出,因此用万用表读取的值可能低于4.3v,因为万用表测量的是有效值。

步骤2:如何计算AD 输出最大值在4.3V 的供电电压下5Kg 的传感器最大输出电压是4.3v*1mv/V = 4.3mV经过128倍放大后,最大电压为4.3mV*128 = 550.4mV经过AD 转换后输出的24bit 数字值最大为:550.4mV*224/4.3V ≈21474832.3.2 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1. 5kg 传感器1. 平行梁称重传感器的外形:实验电子秤、邮政电子秤、厨房电子秤等一般选用双孔悬臂平行梁应变式称重传感器。

它的特点是:精度高、易加工、构简单紧凑,抗偏载能力强、固有频率高,其典型结构如图 1 所示;2.称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变式力传感器的受力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将应变片粘贴到受力的力敏型弹性元件上,当弹性元件受力产- 1生变形时,应变片产生相应的应变,转化成电阻变化。

将应变片接成如图3所示的电桥,力引起的电阻变化将转换为测量电路的电压变化,通过测量输出电压的数值,再通过换算即可得到所测量物体的重量。

图3满量程输出电压=激励电压*灵敏度1.0mv/v例如:供电电压是5v 乘以灵敏度1.0mv/v=满量程5mv。

相当于有5Kg 重力产生时候产生5mV 的电压2. 711模块对产生的5mV 电压进行采样。

概述:711模块 A 通道带有128倍信号增益,可以将5mV 的电压放大128倍,然后采样输出24bit AD 转换的值,单片机通过定时序将24bit 数据读出。

HX711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称重传感器而设计的24位A/D转换器芯片。

与同类型其它芯片相比,该芯片集成了包括稳压电源、片内时钟振荡器等其它同类型芯片所需要的外围电路,具有集成度高、响应速度快、抗干扰性强等优点。

降低了电子秤的整机成本,提高了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该芯片与后端MCU芯片的接口和编程非常简单,所有控制信号由管脚驱动,无需对芯片内部的寄存器编程。

输入选择开关可任意选取通道A或通道B,与其内部的低噪声可编程放大器相连。

通道A的可编程增益为128或64,对应的满额度差分输入信号幅值分别为±20mV或±40mV。

通道B则为固定的32增益,用于系统参数检测。

芯片内提供的稳压电源可以直接向外部传感器和芯片内的A/D转换器提供电源,系统板上无需另外的模拟电源。

芯片内的时钟振荡器不需要任何外接器件。

上电自动复位功能简化了开机的初始化过程。

2.3.3 器件说明(含结构图、管脚图、功能表等)HX711芯片说明特点:两路可选择差分输入片内低噪声可编程放大器,可选增益为64 和128片内稳压电路可直接向外部传感器和芯片内A/D 转换器提供电源片内时钟振荡器无需任何外接器件,必要时也可使用外接晶振或时钟上电自动复位电路简单的数字控制和串口通讯:所有控制由管脚输入,芯片内寄存器无需编程可选择10Hz 或80Hz 的输出数据速率同步抑制50Hz 和60Hz 的电源干扰耗电量(含稳压电源电路):典型工作电流:<1.7mA, 断电电流:<1μA 工作电压范围:2.6 ~ 5.5V工作温度范围:-20 ~ +85℃16 管脚的SOP-16 封装2.4 功能模块三(人机交互界面模块)2.4.1 模块电路及参数计算4*4矩阵式键盘:4*4矩阵式键盘结构简单,按键数较少,采用非编码式键盘,当有键按下时,由单片机通过程序扫描确定键值,并将获得的键值通过LED 数码管显示出来,4*4矩阵式键盘结构及键值分布如下图:蜂鸣器 报警模块 4*4矩阵键盘 1个独立按键 点阵式1602型的LCD键盘扫描原理:2.4.2 工作原理和功能说明LCD1602液晶显示屏:1602LCD分为带背光和不带背光两种,基控制器大部分为HD44780,带背光的比不带背光的厚,是否带背光在应用中并无差别,两者尺寸差别如下图10-54所示:1602LCD主要技术参数:显示容量:16×2个字符芯片工作电压:4.5—5.5V工作电流:2.0mA(5.0V)模块最佳工作电压:5.0V字符尺寸:2.95×4.35(W×H)mm第1脚:VSS为地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