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回收技术规格
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标准20952

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标准20952在当今社会,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加油站的油气回收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对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的标准,有着相对严格的要求。
其中,与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标准相关的具体规范是20952。
我们来看一下20952标准的具体内容。
据了解,20952标准是国内关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的检测标准之一。
该标准主要包括了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测仪器等内容。
这意味着,执行20952标准的加油站在油气回收设施方面需要符合一系列的要求,以保障油气回收设施的质量和效果。
过往,油气回收设施通常是由于设施老化、技术更新不跟进等原因导致的,这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也会造成资源浪费。
而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标准20952的实施,能够有效规范油气回收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确保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20952标准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监督检查,确保加油站全面、有效地落实20952标准,从而保障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效果。
在我看来,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标准20952标准的出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提高了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标准化水平,有助于提升设施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这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一份更加明确的监督检查标准,有利于加强对油气回收设施的监管力度,减少因设施问题导致的环境和资源浪费。
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标准20952的实施对加油站、监管部门以及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提高了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的质量,也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信随着20952标准的不断推广执行,我们能够看到更为清洁、高效的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
同时也期待着更多的相关标准出台,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加油站油气回收检测标准20952是当下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加油站遵循该标准,为我们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规范》编写说明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规范起草小组2020年1 月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规范》编写说明一、规范制订的必要性在油品的储存、运输、销售和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挥发性的气态烃类物质(简称“油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加强油气污染排放控制,国家于2007年出台了GB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要求推进油气回收治理改造。
目前几乎大多数城市加油站都安装了油气回收系统,将加油站在储油和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通过密闭方式收集并送入汽油储罐进行储存,以防止油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
GB20952-2007 要求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改造完工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重要参数须经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且后续每年检测一次。
但目前国内的检测工作尚缺乏专门的国家技术法规可依据,仅能参考现行国家标准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近几年,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改造、使用、检测和维护陆续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安装和使用不规范,检测合格率低,故障率高等,使用维护不当还有影响加油机计量性能的风险,这些问题势必极大地影响油气回收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带来环保和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规范管理。
因此,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法规的缺乏已成为开展相关工作的一个短板,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国家技术法规,加强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油气回收实效。
综上,鉴于国家的环保要求、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的迅速推广以及计量技术法规缺乏的现状,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检测技术规范的制定已迫在眉睫。
二、任务来源2017年,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根据目前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和油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需要,向全国流量计量技术委员会液体流量分委会申请制定《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测试技术规范》。
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市监量函 [ 2018]540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将本规范纳入2018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制定计划,由全国流量计量技术委员会液体流量分委会组织制定,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和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承担具体制定任务。
油库油气回收改造工程技术规范

河南省油库油气回收改造工程技术规范(讨论稿)编制单位: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九日目次1 总则〃〃〃〃〃〃〃〃〃〃〃〃〃〃〃〃〃〃〃〃〃〃〃〃〃〃〃〃〃〃〃〃〃〃〃〃〃〃〃〃〃〃22 主要规范性引用文件〃〃〃〃〃〃〃〃〃〃〃〃〃〃〃〃〃〃〃〃〃〃〃〃〃〃〃〃23 基本控制指标〃〃〃〃〃〃〃〃〃〃〃〃〃〃〃〃〃〃〃〃〃〃〃〃〃〃〃〃〃〃〃〃〃〃24 项目设计要点〃〃〃〃〃〃〃〃〃〃〃〃〃〃〃〃〃〃〃〃〃〃〃〃〃〃〃〃〃〃〃〃〃〃3 4.1 基本要求〃〃〃〃〃〃〃〃〃〃〃〃〃〃〃〃〃〃〃〃〃〃〃〃〃〃〃〃〃〃〃〃〃〃〃〃3 4.2 油气回收处理装置〃〃〃〃〃〃〃〃〃〃〃〃〃〃〃〃〃〃〃〃〃〃〃〃〃〃〃〃34.3 管道系统〃〃〃〃〃〃〃〃〃〃〃〃〃〃〃〃〃〃〃〃〃〃〃〃〃〃〃〃〃〃〃〃〃〃〃〃45 工程施工要点〃〃〃〃〃〃〃〃〃〃〃〃〃〃〃〃〃〃〃〃〃〃〃〃〃〃〃〃〃〃〃〃〃〃5 5.1 基本要求〃〃〃〃〃〃〃〃〃〃〃〃〃〃〃〃〃〃〃〃〃〃〃〃〃〃〃〃〃〃〃〃〃〃〃〃5 5.2 材料和设备〃〃〃〃〃〃〃〃〃〃〃〃〃〃〃〃〃〃〃〃〃〃〃〃〃〃〃〃〃〃〃〃〃〃5 5.3 土建工程〃〃〃〃〃〃〃〃〃〃〃〃〃〃〃〃〃〃〃〃〃〃〃〃〃〃〃〃〃〃〃〃〃〃〃〃5 5.4 设备安装〃〃〃〃〃〃〃〃〃〃〃〃〃〃〃〃〃〃〃〃〃〃〃〃〃〃〃〃〃〃〃〃〃〃〃〃6 5.5 管道工程〃〃〃〃〃〃〃〃〃〃〃〃〃〃〃〃〃〃〃〃〃〃〃〃〃〃〃〃〃〃〃〃〃〃〃〃6 5.6 电气仪表〃〃〃〃〃〃〃〃〃〃〃〃〃〃〃〃〃〃〃〃〃〃〃〃〃〃〃〃〃〃〃〃〃〃〃〃7 5.7 防腐工程〃〃〃〃〃〃〃〃〃〃〃〃〃〃〃〃〃〃〃〃〃〃〃〃〃〃〃〃〃〃〃〃〃〃〃〃75.8 消防、给排水工程〃〃〃〃〃〃〃〃〃〃〃〃〃〃〃〃〃〃〃〃〃〃〃〃〃〃〃〃86 检验与验收要点〃〃〃〃〃〃〃〃〃〃〃〃〃〃〃〃〃〃〃〃〃〃〃〃〃〃〃〃〃〃〃〃8 6.1 施工过程检验〃〃〃〃〃〃〃〃〃〃〃〃〃〃〃〃〃〃〃〃〃〃〃〃〃〃〃〃〃〃〃〃8 6.2 竣工验收〃〃〃〃〃〃〃〃〃〃〃〃〃〃〃〃〃〃〃〃〃〃〃〃〃〃〃〃〃〃〃〃〃〃〃〃9 6.3 环保验收〃〃〃〃〃〃〃〃〃〃〃〃〃〃〃〃〃〃〃〃〃〃〃〃〃〃〃〃〃〃〃〃〃〃〃101 总则1.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治理油库油气排放污染,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特制定本规范。
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目前最新

目㊀㊀次1㊀总则(1)……………………………………………………………………………………2㊀术语(2)……………………………………………………………………………………3㊀基本规定(3)………………………………………………………………………………4㊀设计(4)……………………………………………………………………………………㊀4.1㊀一般规定(4)…………………………………………………………………………㊀4.2㊀总平面(4)……………………………………………………………………………㊀4.3㊀油气回收工艺(5)……………………………………………………………………㊀4.4㊀电气与自动控制(8)…………………………………………………………………㊀4.5㊀土建结构(9)…………………………………………………………………………㊀4.6㊀给排水㊁消防(9)……………………………………………………………………㊀4.7㊀防腐蚀(10)…………………………………………………………………………㊀4.8㊀节能与环境保护(10)………………………………………………………………㊀4.9㊀安全(10)……………………………………………………………………………5㊀施工(12)…………………………………………………………………………………㊀5.1㊀一般规定(12)………………………………………………………………………㊀5.2㊀进场材料和设备检验(12)…………………………………………………………㊀5.3㊀土建与设备安装(13)………………………………………………………………㊀5.4㊀管道工程(13)………………………………………………………………………㊀5.5㊀电气㊁仪表(14)………………………………………………………………………㊀5.6㊀调试(16)……………………………………………………………………………6㊀检验和验收(17)…………………………………………………………………………7㊀运行和维护管理(20)……………………………………………………………………㊀7.1㊀一般规定(20)………………………………………………………………………㊀7.2㊀运行条件(20)………………………………………………………………………㊀7.3㊀维护(21)……………………………………………………………………………附录A㊀本规范用词说明(22)………………………………………………………………引用标准名录(23)……………………………………………………………………………附加说明㊀本规范主编单位㊁参编单位㊁主要起草人㊁主要审查人㊁总校人员和管理组人员名单(25)………………………………………………条文说明(27)…………………………………………………………………………………目㊀㊀次1㊀总㊀㊀则1㊀总㊀㊀则1.0.1㊀为规范和指导码头油气回收设施的建设和运行ꎬ统一技术要求ꎬ提高港口与船舶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水平ꎬ制定本规范ꎮ1.0.2㊀本规范适用于新建㊁改建和扩建码头工程的油气回收设施的设计㊁施工㊁检验㊁验收㊁运行和维护管理ꎮ1.0.3㊀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应遵循技术安全可靠㊁环境效益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ꎬ并应符合码头正常安全作业和大气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ꎮ1.0.4㊀码头油气回收设施的设计㊁施工㊁检验㊁验收㊁运行和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ꎬ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ꎮ1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试行)(JTS196 12 2017)2㊀术㊀㊀语2.0.1㊀油气㊀Vapor原油和汽油㊁石脑油㊁航空煤油㊁溶剂油㊁芳烃等或类似性质石油化工品的挥发气体ꎬ以及这些挥发气体与空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物ꎮ2.0.2㊀码头油气回收㊀TerminalVaporRecovery船舶装载原油和汽油㊁石脑油㊁航空煤油㊁溶剂油㊁芳烃或类似性质石油化工品过程中ꎬ货舱挥发气体在码头的回收处理ꎮ2.0.3㊀油气回收设施㊀VaporRecoveryfacilities进行码头油气回收处理的整体设备与系统称为油气回收设施ꎬ主要包括油气收集装置㊁船岸安全装置㊁油气输送装置㊁油气回收装置及自动控制系统和其他配套系统ꎮ2.0.4㊀油气收集装置㊀VaporCollectionUnit利用输气臂或软管对船舶油气进行收集的装置ꎮ2.0.5㊀船岸安全装置㊀Dock ̄to ̄ShipSafetyUnit为保护船舶㊁码头和油气回收装置安全ꎬ设于油气收集装置和油气输送装置之间的装置ꎮ一般由截止阀㊁止回阀㊁压力传感器㊁电磁阀(辅助释放)气液分离器㊁含氧量传感器㊁VOC测定仪㊁温度传感器㊁阻火器㊁惰化系统等组成ꎮ2.0.6㊀油气输送装置㊀VaporTransportationUnit利用管道㊁风机及其他设备对油气进行输送的装置ꎮ2.0.7㊀油气回收装置㊀VaporRecoveryUnit采用吸收㊁吸附㊁冷凝㊁膜法等工艺或其组合工艺的方法ꎬ对油气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ꎮ23 基本规定3㊀基本规定3.0.1㊀油气回收设施的设计和运行除应符合码头装船工艺和安全保障的有关规定外ꎬ尚应符合船舶货舱油气排放控制安全标准要求ꎮ3.0.2㊀油气回收设施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3.0.2.1㊀防爆区域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ꎮ㊀3.0.2.2㊀地震烈度按现行国家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GB/T17742)的规定选取ꎮ㊀3.0.2.3㊀设施的设备㊁元件应适应盐雾等条件ꎬ并满足防腐蚀要求ꎮ3.0.3㊀油气回收设施运行应满足码头装船作业条件ꎬ并适应工程所在地气温ꎬ设施附近不得有其他超过规定的热源ꎮ3.0.4㊀油气回收设施每次运行前ꎬ船岸相关设施均应进行检查ꎬ符合要求后ꎬ系统方可运行ꎮ3.0.5㊀回收油气的临时储存和后续处置不得造成二次污染ꎮ3.0.6㊀新建的码头工程ꎬ油气回收系统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㊁同时施工㊁同时投入使用ꎮ34㊀设㊀㊀计4.1㊀一般规定4.1.1㊀油气回收设施设计除应满足码头总平面和工艺要求外ꎬ尚应满足安全㊁消防㊁职业卫生和环境保护等要求ꎮ4.1.2㊀油气回收设施的工艺和装置应安全可靠㊁技术先进㊁节能环保ꎮ4.1.3㊀油气回收设施的装置和工艺管道布置应便于安装㊁操作和检修ꎬ并不得影响码头装卸作业ꎮ4.1.4㊀油气回收设施的各种设备㊁管道㊁管件和器材均应采用国家或行业认证的产品ꎮ电气设备应符合防护等级和爆炸危险区域相应的防爆等级ꎮ4.1.5㊀油气输送管道宜明敷ꎮ油气回收设施应进行防风设计ꎮ4.1.6㊀油气回收设施应满足联动运行的自动控制设计要求ꎮ油气回收设施应具备自动和现场人工手动操作的功能ꎮ船舱溢油信号应与码头装船控制系统联系ꎬ并应通过装船控制系统与油气回收设施总控联系ꎮ4.1.7㊀油气回收装置宜设置在码头后方陆域ꎬ当与罐区油气回收装置合建时ꎬ装置处理规模应满足最大处理负荷要求ꎮ4.1.8㊀多泊位或同一泊位不同介质共用油气回收系统时ꎬ应满足系统安全运行需要ꎮ对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对回收系统产生安全隐患的不同介质ꎬ不得共用管道和油气回收装置ꎮ4.1.9㊀油气回收装置布置在码头上时ꎬ不得采用可能产生明火的处理工艺ꎮ4.2㊀总㊀平㊀面4.2.1㊀油气收集装置㊁船岸安全装置㊁油气输送装置㊁油气回收装置或回收油气再利用装置等应符合码头总体布置要求ꎮ4.2.2㊀油气回收装置宜布置在码头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ꎬ并避开人员集中场所㊁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ꎮ4.2.3㊀油气回收装置在码头前沿区域内布置时ꎬ其与相邻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2.3的规定ꎮ表4.2.3㊀油气回收装置与油品码头泊位前沿线或相邻建筑物的防火间距油品码头前沿线㊁建筑物与油气回收装置距离(m)油品码头前沿线甲A类30甲B㊁乙类15丙㊀类154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试行)(JTS196 12 2017)4㊀设㊀㊀计续上表油品码头前沿线㊁建筑物与油气回收装置距离(m)消防泵房30变配电间15消防控制室30有明火及散发火花的建筑物及地点20其他建筑物12注:表中甲A类㊁甲B类㊁乙类㊁丙类是指装卸货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ꎮ4.2.4㊀油气回收装置布置在码头后方陆域时ꎬ其周边宜设置围网㊁金属栅栏㊁实体围墙ꎮ靠近道路和作业通道时应设置防撞设施和反光标识ꎮ4.2.5㊀油气回收装置布置在码头后方陆域时ꎬ其与相邻建筑物的防火间距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和«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GB50759)的有关规定ꎮ4.2.6㊀油气回收装置布置在码头后方陆域时ꎬ应设置消防道路ꎮ消防道路路面宽度不应小于4.0mꎬ路面上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5.0mꎬ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应小于6.0mꎮ4.3㊀油气回收工艺4.3.1㊀油气回收设施的管道规格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ꎮ油气管道流速计算最大限值不宜大于20m/sꎮ油气管道设计压力不应低于1.0MPaꎬ管路㊁配件的公称压力不应低于2.0MPaꎮ4.3.2㊀油气收集装置可采用输气臂或软管ꎬ并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4.3.2.1㊀油气收集装置管道公称直径150mm及以上时宜采用输气臂ꎮ输气臂应与对应的输油臂的驱动模式和安全模式配置一致ꎮ㊀4.3.2.2㊀收集油气的输气臂应满足设计船型㊁潮差㊁漂移范围等要求ꎮ㊀4.3.2.3㊀输气臂或软管应采取绝缘措施ꎮ输气臂或软管的接地电阻㊁绝缘法兰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港口输油臂»(JT/T398)和«装卸臂技术条件»(HT/T21608)有关防静电的规定ꎮ㊀4.3.2.4㊀油气收集装置对接船舶油气排口的进气端头管道应按照规定标志涂色ꎮ㊀4.3.2.5㊀进气端连接法兰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销钉孔ꎮ4.3.3㊀船岸安全装置的进气端应与油气收集装置连接ꎬ出气端应与油气输送装置连接ꎮ船岸安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4.3.3.1㊀管道㊁管件应根据油气回收设施的设计规模㊁油气品种㊁工况条件及船舶和码头安全保障要求等确定ꎮ㊀4.3.3.2㊀船岸安全装置应在进气端㊁出气端之间的管道上按照顺序和操作要求安装紧急切断阀㊁压力/真空释放阀㊁气液分离器㊁防轰爆型阻火器等管件ꎬ以及惰性气体管道接5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试行)(JTS196 12 2017)入点ꎮ㊀4.3.3.3㊀船岸安全装置的油气浓度㊁含氧量㊁压力㊁温度㊁流量等监测信号ꎬ以及紧急切断阀㊁压力/真空释放阀㊁气液分离器㊁防爆轰型阻火器和惰性气体管道等工作状态信号ꎬ应与油气回收总控系统通信和联锁ꎮ船岸安全装置可根据要求具有采集其他保障装置安全的信号功能ꎮ㊀4.3.3.4㊀船岸安全装置可设置用于连接船舱溢流信号线的插座ꎬ插座应满足相关要求ꎮ㊀4.3.3.5㊀船岸安全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㊁监测报警系统应能自控或遥控ꎬ对油气回收系统开启和关闭㊁船舶压力和含氧量异常㊁油气回收系统故障㊁人员误操作㊁静电等应设置应急控制动作ꎮ装置的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管道运行压力高于或低于船舶设定的超压或超真空状态规定时ꎬ压力/真空释放阀泄压ꎬ延时超压时自动关闭切断阀ꎬ同时开启电磁阀ꎻ(2)管道内油气含氧量体积比高于6%时报警ꎬ并同时开启阀门补入惰性气体ꎻ含氧量体积比高于8%时ꎬ系统自动关闭紧急切断阀ꎬ同时开启电磁阀实施紧急排放ꎻ(3)电动切断阀在30s内完成关闭/开启ꎻ(4)船舶溢油等事故处置信号可实现联锁ꎮ㊀4.3.3.6㊀船岸安全装置的含氧量传感器安装位置与进气端的距离不应大于6mꎬ防爆轰型阻火器出口位置与进气端的距离不应不大于18mꎮ㊀4.3.3.7㊀船岸安全装置应在进气端压力传感器与切断阀之间布置排气管ꎮ排气管顶端应设置压力/真空释放阀和电动卸载阀ꎬ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力/真空释放阀排气口垂直布置ꎬ电动卸载阀排气管口采用90ʎ弯头形式且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人行通道ꎻ(2)采用软管进行油气收集的油码头ꎬ排气口高度距码头地面不少于3mꎻ(3)采用输油臂作业的油码头ꎬ排放管附近8m范围内平台建筑物有建筑物时ꎬ排气口高出建筑物顶端3m以上ꎬ且不妨碍输气臂运动轨迹ꎻ(4)压力阀开启时任何时间排气速度不小于30m/sꎻ(5)寒冷地区压力/真空释放阀有防冰措施ꎮ㊀4.3.3.8㊀船岸安全装置的设计尚应满足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ꎮ4.3.4㊀油气输送装置装设风机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4.3.4.1㊀风机的选型应根据管道压力损失㊁油气流速控制等确定ꎮ风机的抽气风量宜为装船体积流量的1.25倍ꎮ风机的运行可根据油气压力自动调整ꎮ㊀4.3.4.2㊀抽气风机系统的船舱内气相空间压力应满足船舶安全和油气回收装置进口压力的要求ꎬ且不应大于设定的真空释放阀的释放能力ꎮ㊀4.3.4.3㊀风机的电机应采用与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要求一致的整机防爆引风机ꎮ㊀4.3.4.4㊀风机进口和出口管路应设置防爆轰型阻火器ꎮ4.3.5㊀油气回收装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4.3.5.1㊀回收处理的尾气应符合现行国家油气排放相关标准的规定ꎮ64㊀设㊀㊀计㊀4.3.5.2㊀装置处理能力宜按液体货物装船体积流量的1.25倍确定ꎮ㊀4.3.5.3㊀回收处理工艺应根据油气的特性㊁现场条件和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ꎬ可采用吸收法㊁吸附法㊁冷凝法㊁膜法等工艺或其组合工艺ꎮ处理原油挥发气体时ꎬ应根据油气品种采取脱硫等预处理措施ꎮ㊀4.3.5.4㊀油气回收装置的管道进口处应设置流量㊁温度㊁压力㊁油气浓度检测仪表ꎮ进口油气浓度可根据装船油气挥发浓度计算确定ꎮ油气温度等设计参数应根据工程所在地气象条件确定ꎮ㊀4.3.5.5㊀油气回收装置应设置压力㊁真空释放装置ꎮ气体释放管可单独设置ꎬ也可与处理后的排气管共用一根管道ꎮ油气回收装置靠近油气输送装置的连接法兰处应设置截断阀和阻火器ꎮ当设置自动截断阀时应具备手动截断功能ꎮ㊀4.3.5.6㊀油气回收装置的排气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气管直径与主管道直径一致或小一个规格等级ꎻ(2)排气管管口高度根据油气排放强度确定ꎬ且高出地面15m及以上ꎬ并满足防火间距和环境保护要求ꎻ(3)排气管阻火器在操作方便的位置设置1个截断阀ꎻ(4)排气管管口安装挡雨帽ꎮ㊀4.3.5.7㊀油气回收装置应设置采样接口ꎬ采样接口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附录B的要求ꎮ4.3.6㊀油气输送管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4.3.6.1㊀管路㊁法兰㊁附件和垫圈应与处理的油气介质相容ꎮ管材应采用无缝钢管ꎬ管件的材质和压力等级应与所接管道一致ꎬ并应采取防止管道外腐蚀的措施ꎮ㊀4.3.6.2㊀码头平台区多个油气输送管道汇总时ꎬ在汇总管道前端的每个输送管道应加装止回阀和阻火器ꎮ汇总管道在码头栈桥根部应设置紧急切断阀ꎮ㊀4.3.6.3㊀水平安装的油气输送管道应坡向油气回收装置ꎬ坡度不宜小于5ɢꎬ特殊情况下管道坡度可适当调整ꎬ但不应小于2ɢꎮ如管道中间有低点ꎬ应在低点处采取设置凝液收集等相应措施ꎮ㊀4.3.6.4㊀管道所有开口或接头部件均应采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ꎮ连接部件应相互匹配ꎬ并确保其有效密封ꎮ㊀4.3.6.5㊀管道布置不应妨碍码头其他建筑物的布置或设施的操作ꎮ㊀4.3.6.6㊀采用非标准管件时ꎬ管件应进行强度计算ꎮ4.3.7㊀码头后方陆域不能提供外源惰性气体时ꎬ码头平台可设置惰性气体发生装置ꎬ装置的规模和平面布置应符合码头总体设计要求ꎮ4.3.8㊀回收的油㊁气应根据货物品种设置密闭储罐或其他容器ꎮ储罐或其他容器容积不应小于一次装船作业的最大回收液体㊁气体产生量ꎮ码头上的液体储罐应采取液位控制措施ꎬ储罐周边应设置围堰等防漏措施ꎮ4.3.9㊀回收的油品可利用热值焚烧或采用火炬消除ꎮ7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试行)(JTS196 12 2017)4.4㊀电气与自动控制4.4.1㊀电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4.4.1.1㊀油气回收设施的电力负荷等级ꎬ宜与装卸作业生产装置的电力负荷等级相一致ꎮ㊀4.4.1.2㊀油气回收设施的电力装置设计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ꎮ㊀4.4.1.3㊀油气回收设施的供电ꎬ应采用TN-S系统ꎮ油品钢质趸船上的油气回收设施的供电应采用IT系统ꎬ并应设置绝缘监视装置ꎮ㊀4.4.1.4㊀油气回收设施的防雷设计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和«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的有关规定ꎮ㊀4.4.1.5㊀油气回收装置应处在接闪装置保护范围内ꎮ㊀4.4.1.6㊀排放爆炸危险气体的尾气排放管㊁放散管等的管口应做防雷保护ꎬ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ꎮ尾气排放管㊁放散管等装设有阻火器时ꎬ可不设接闪器ꎬ但应与接地装置相连ꎮ㊀4.4.1.7㊀油气回收设施的输气臂㊁船岸安全装置㊁油气回收装置㊁风机㊁电控箱等所有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构件均应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ꎮ㊀4.4.1.8㊀油气回收设施的防静电接地设计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13348)和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的有关规定ꎮ㊀4.4.1.9㊀油气回收管道在始端㊁末端㊁分支处以及直线段每隔200~300m处ꎬ均应设置防静电㊁防雷击电磁脉冲接地装置ꎬ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ꎮ㊀4.4.1.10㊀爆炸危险区域内油气回收管道的金属法兰连接处应跨接ꎮ㊀4.4.1.11㊀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ꎬ当两管道间净距小于100mm时ꎬ每隔20m应采用金属线连接ꎻ管道交叉点净距小于100mm时ꎬ其交叉点应采用金属线跨接ꎮ㊀4.4.1.12㊀油气回收装置与作业船舶之间应采取电气绝缘措施ꎮ采用输气臂作业时ꎬ应在输气臂上设绝缘法兰ꎻ采用软管作业方式时ꎬ应在作业软管上设不导电短管ꎮ绝缘法兰和不导电短管的绝缘电阻值均应大于10MΩꎮ㊀4.4.1.13㊀独立设置的油气回收装置爆炸危险区域的入口处ꎬ应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装置ꎮ㊀4.4.1.14㊀油气回收设施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ꎬ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ꎮ㊀4.4.1.15㊀油气回收装置区域的水平照度标准值不应低于50lxꎮ油气回收船岸安全装置区域的水平照度标准值不应低于15lxꎮ4.4.2㊀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应设置集中自动控制系统ꎬ各装置应具有独立的自动控制功能ꎮ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4.4.2.1㊀自动控制系统应满足油气回收工艺及码头安全联锁要求ꎬ并应具有事故报84㊀设㊀㊀计警㊁应急处置及保障安全作业等功能ꎮ㊀4.4.2.2㊀自动控制系统应配置操作员站ꎬ其网络应是开放性结构ꎬ应具有将油气回收系统的运行数据上传至作业船舶等自动控制系统ꎮ㊀4.4.2.3㊀自动控制系统应具有下列功能:(1)监控码头油气回收各装置的压力㊁温度㊁流量㊁液位及氧含量等参数及其启停作业状态ꎻ(2)显示机泵的运行状态和控制阀门的开关状态ꎻ(3)进行参数越限报警及设备故障报警ꎻ(4)远程手动或自动程序操控ꎬ并与油气上岸压力㊁氧含量等信号联锁ꎻ(5)实现对于码头多泊位油气回收或多套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并联工况的监控ꎮ㊀4.4.2.4㊀油气回收设施应设置安全仪表系统ꎮ安全仪表系统应采用故障安全型设计ꎬ能接收来自控制室或装船自动控制系统㊁油船㊁油气回收系统各装置等的紧急停车联锁信号ꎬ并能发出声光报警及紧急停机指令ꎮ㊀4.4.2.5㊀油气回收自动控制系统及仪表应与码头统一供电㊁供气ꎬ系统防雷及接地应符合电气相关要求ꎮ㊀4.4.2.6㊀油气回收设施布置的区域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报警装置ꎮ4.5㊀土建结构4.5.1㊀油气回收设施地基基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有关规定ꎻ动力机械基础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动力机械基础设计规范»(GB50040)有关规定ꎻ管架及管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化工工程管架㊁管墩设计规范»(GB51019)有关规定ꎮ4.5.2㊀油气回收设施的设备㊁管架及管墩基础设计等级不应低于丙级ꎮ4.5.3㊀冻土地区的油气回收装置㊁管架及管墩地基基础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的有关规定ꎮ4.5.4㊀用于油气回收装置安装的埋件面㊁钢结构管架柱脚底面应高出地面㊁引桥桥面或码头面ꎬ且不应小于100mmꎮ4.6㊀给排水、消防4.6.1㊀油气回收设施的消防设施及用水水源应结合码头或库区用水统一考虑ꎮ4.6.2㊀油气回收产生的含油污水应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回收处理ꎮ4.6.3㊀含有可燃气体的凝缩液应回收处理ꎬ不得排入含油污水系统ꎮ4.6.4㊀油气回收装置的消防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15MPaꎬ消防用水量不应小于15L/sꎻ火灾延续供水时间不应小于2hꎮ4.6.5㊀油气回收装置及回收油气再利用装置等处应设置手提式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ꎬ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ꎬ且不得影响操作作业和人员安全疏散ꎮ4.6.6㊀油气回收装置处灭火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ꎮ9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试行)(JTS196 12 2017)㊀4.6.6.1㊀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不应超过9mꎬ推车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不应超过18mꎮ㊀4.6.6.2㊀每个配置点的手提式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ꎮ㊀4.6.6.3㊀每个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充装量不应小于4kgꎬ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充装量不应小于35kgꎮ4.6.7㊀灭火器的配置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ꎬ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的有关规定ꎮ4.7㊀防㊀腐㊀蚀4.7.1㊀油气回收设施和管道防腐涂料应满足码头作业环境要求ꎮ4.7.2㊀防腐涂料应采用环保型ꎬ使用年限不低于10年ꎮ4.7.3㊀油气回收设施的管道㊁支架㊁管托及设备防腐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设计规范»(SH/T3022)和«港口机械钢结构表面防腐涂层技术条件»(JT/T733)的有关规定ꎮ4.8㊀节能与环境保护4.8.1㊀油气回收设施的设备宜采用具有环保标志㊁效能标识的产品ꎮ系统的运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150)的有关规定ꎮ4.8.2㊀油气回收设施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应经过处理并满足污染物排放标准ꎮ4.8.3㊀油气回收装置尾气排放应符合第4.3.5条的规定ꎮ采用吸附工艺或其他类似工艺时ꎬ吸附材料应根据使用年限㊁效能等定期更换ꎬ保证装置满足排放要求ꎮ4.8.4㊀油气回收设施场所的环境质量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㊁GBZ2.2)有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规定ꎮ4.8.5㊀回收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现行标准进行专项处置ꎮ4.8.6㊀油气回收设施的噪声防治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T50087)的有关规定ꎮ厂界噪声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的有关规定ꎮ4.8.7㊀油气回收设施运行产生的污水应进行处理ꎬ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ꎬ生产废水未经处理不得排放ꎮ4.9㊀安㊀㊀全4.9.1㊀油气回收设施的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等的有关规定ꎮ改建㊁扩建的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可依托现有码头的安全设施ꎬ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ꎮ4.9.2㊀油气回收装置应设置爬梯或阶梯㊁平台和护栏ꎬ并满足检测㊁维修和安全的需要ꎮ4.9.3㊀油气回收装置应配置事故喷淋器和洗眼器ꎮ4.9.4㊀油气回收设施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014㊀设㊀㊀计用规范»(GBZ/T195)㊁«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㊁使用与维护»(GB/T18664)和«个体防护装备规范»(GB/T11651)的要求配备个人防护设施ꎮ4.9.5㊀油气回收设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安全色»(GB2893)要求设置警示㊁警告标志ꎮ11码头油气回收设施建设技术规范(试行)(JTS196 12 2017)5㊀施㊀㊀工5.1㊀一般规定5.1.1㊀油气回收设施工程施工㊁检测的单位㊁人员资质应满足国家有关规定ꎮ5.1.2㊀施工单位应建立油气回收设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管理制度ꎬ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现场调查并编制施工方案ꎮ施工方案宜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ꎻ(2)施工部署ꎻ(3)施工进度计划ꎻ(4)资源配置计划ꎻ(5)主要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ꎻ(6)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ꎻ(7)施工平面布置ꎻ(8)施工记录ꎮ5.1.3㊀工程施工应建立技术交底制度ꎮ施工前应进行设计交底和安全交底ꎬ并形成文件ꎮ5.1.4㊀施工过程与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㊁设计文件和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和要求ꎮ5.1.5㊀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应在有效检定期内ꎬ并进行仪表联校ꎮ5.1.6㊀施工作业应形成施工记录ꎬ隐蔽工程施工记录应有建设或监理单位代表确认签字ꎮ5.1.7㊀高空作业㊁敷设地下管道和线缆土石方作业时ꎬ应采取安全施工措施ꎮ5.2㊀进场材料和设备检验5.2.1㊀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及监督检查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ꎮ5.2.2㊀材料和设备的规格㊁型号㊁材质等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ꎮ5.2.3㊀材料和设备应具有有效的质量证明文件ꎬ并应符合下列规定ꎮ㊀5.2.3.1㊀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特性数据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ꎮ㊀5.2.3.2㊀压力容器产品质量证明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21)的有关规定ꎬ并应具有 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证书 ꎮ㊀5.2.3.3㊀压力容器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的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ꎮ21。
油气回收检测标准

油气回收检测标准
油气回收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通过回收废弃油脂和废弃食
用油来生产生物柴油和其他生物能源产品,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
的污染,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可再生能源资源。
为了确保油气回
收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检测标准,以保证回收的油脂和
食用油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首先,油气回收检测标准包括对原料油脂和食用油的检测要求。
对于原料油脂,需要检测其酸价、水分、游离脂肪酸含量、不溶性
杂质含量等指标,以确保原料油脂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于废弃食用油,需要检测其酸价、水分、游离脂肪酸含量、不溶性杂质含量以
及铁、铜、铬等重金属含量,以确保其符合生物柴油生产的要求。
其次,油气回收检测标准还包括对生物柴油产品的检测要求。
生物柴油产品需要检测其密度、凝固点、闪点、凝固点、蒸馏性质、氧化安定性等指标,以确保生物柴油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
业标准。
此外,油气回收检测标准还包括对生物柴油产品的环境友好性
检测要求。
生物柴油产品需要检测其排放物含量,如颗粒物、氮氧
化物、硫氧化物等,以确保生物柴油产品的燃烧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符合国家标准和环保要求。
总之,油气回收检测标准是保证油气回收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检测标准,才能够保证油气回收产品的质量和环保性能。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油气回收检测标准的执行,确保油气回收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环境保护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做出贡献。
油气回收技术规格

技术规格及要求1总体要求1.1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同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储油库气体污染排放标准》(GB- 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
1.2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适用于石脑油及芳烃油气回收处理要求。
1.3石脑油及芳烃装车量:20万吨/年,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300m3/h。
1.4装置要求有防爆认证,同时符合各种规范,保证使用安全可靠、配套合理、不影响正常生产、使用寿命长,整机使用寿命约10年。
1.5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工艺简单、技术先进、能耗低、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达到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水平。
1.6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相应参数均应稳定一致,油气回收效率,油气排放浓度达标。
1.7油气回收装置处理系统应配有故障报警、联锁保护、真空泵(含电机)保护,且均被PLC 控制。
.1.8适应环境要求:温度:-20℃~+60℃。
1.9整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要求不超过60dB。
1.10投标人应就知识产权情况进行说明(专利、获奖等),同时投标人应保证招标人在使用投标人所提供的油气回收装置或设备的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商标权、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起诉。
1.11投标人要求提供类似产品的应用业绩。
2、自控系统技术要求2.1自控系统功能①全自动运行,并与现有装车系统联动运行②自动控制电动切断阀的开关状态,电动切断阀断电时为安全状态,保证装置安全③实时监测装置压力及温度信号,具有装置压力、温度报警连锁停车功④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功能⑤系统采用组态软件以多幅动态模拟画面显示并将册油气回收全过程及运行状态,实时动态监测、显示各种参数,并自动生成管理报表⑥装置现场具有应急停车保护操作及机泵手动启停操作2.2技术指标要求:①自控系统环境温度:0~60℃②现场仪表环境要求:-20~60℃③PLC作为核心控制器④现场仪表设备具有中国国家级安全认证,防爆等级不低于dⅡ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3、电气系统技术要求3.1供配电系统低压供配电系统3.2低压设备选址原则装置区内的低压用电设备,选用户外隔爆型,防爆等级不低于dII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4、介质及装车、选址相关信息介质:石脑油及芳烃,馏程30℃~205℃。
加油站油气回收改造技术交流资料(中油)

外形尺寸
VRS-300-1 0.03-0.1MPa 450升/分钟 -25℃~+55 ℃ 380V 50HZ 1000W <65dB 50Kg
G1”外螺纹 830x480x663
加油站集中式油气回收改造 ---集中式油气回收泵
特点:1.与VRS-300-1集中式油气回收泵相同的特点。 2.内部两个泵可以根据需要实现主辅交替工作,使用寿命长。
加油站集中式油气回收改造 ---集中式油气回收泵
---VRS-300-2集中式油气回收泵主机电气接线图
加油站集中式油气回收改造 ---集中式油气回收泵
VRS-300-1集中式油气回收泵控制箱与主机等的连接关系图
加油站集中式油气回收改造 ---集中式油气回收泵
VRS-300-2集中式油气回收泵控制箱与主机等的连接关系图
VRS-300-2集中式油气回收泵,适用于1~32条汽油加油枪的加油站
型号 工作压力 最大工作流量 工作温度 电压 频率 电机功率 噪音 重量 气路螺纹接口 外形尺寸
VRS-300-2 0.03-0.1MPa 900升/分钟 -25℃~+55℃ 380V 50HZ 2000W <65dB 50Kg G1”外螺纹 830x480x950
加油站油气油气回收改造——集中式油气回收管道铺设要求
油气回收管道铺设要求:8.新建加油站无论有几个汽油储罐,只需有一个呼吸管,但是油气 回收管道与每个储油罐连接时,储油罐上方与回收管道连接前,必须加装三通浮球阀!
感谢 选择使用永邦油气回收产品
郑州永邦电气有限公司
加油站集中式油气回收改造 ---集中式油气回收泵的管道连接规范局部立体图
加油机油气回收改造 用主要部件
油气回收枪
三次油气回收资料

2
3
4
YQHS-00-00
A
B 零件代码 借(通)用件登记
描图 描校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签字 日期
油气回收泵 防爆接线盒
设备基础图
罐体
回油管,外螺纹ZG1寸
A
回油管,外螺纹ZG1寸
控制箱
排放管 电缆进线管,外螺纹ZG3/4。
油气回收控制箱 1
2
电缆进线管,外螺纹ZG1寸
油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可靠连接到2个接地点,连接电线电阻≤4欧姆。
加油站油气回 收线缆走线图
油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标记 处数 设计 校核 主管设计
分区 更改文件号 签名 年 月 日 阶 段 标 记 重量 比例
标准化 工艺
633.551 1:18
审核
加油站油气回收地基 图
YQHS-00-00
批准
共 1张 第 1张 版本
替代
批准
共 1张 第 1张 版本
替代
1150(地基) 990(地脚) 924(外形)
1
A
地面 设备基础
B 零件代码 借(通)用件登记
描图 描校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签字 日期
YQHS-00-00
200
1303
2
1374
3
4
A向
1350 1500 1500
14(地脚安装孔)
900(地脚) 1374(外形) 1500(地基)
1
2
“图样代号”
1374
A
990 1303
1350
B 零件代码
借(通)用件登记
900
描图
描校
旧底图总号
底图总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规格及要求
1总体要求
1.1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同时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储油库气体污染排放标准》(GB-20950-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07)。
1.2油气回收处理系统应适用于石脑油及芳烃油气回收处理要求。
1.3石脑油及芳烃装车量:20万吨/年,油气回收装置处理能力300m3/h。
1.4装置要求有防爆认证,同时符合各种规范,保证使用安全可靠、配套合理、不影响正常生产、使用寿命长,整机使用寿命约10年。
1.5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工艺简单、技术先进、能耗低、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达到国外先进设备技术水平。
1.6油气回收处理装置在初期、中期和后期的相应参数均应稳定一致,油气回收效率,油气排放浓度达标。
1.7油气回收装置处理系统应配有故障报警、联锁保护、真空泵(含电机)保护,且均被PLC控制。
.
1.8适应环境要求:
温度:
-20℃~+60℃。
1.9整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要求不超过60dB。
1.10投标人应就知识产权情况进行说明(专利、获奖等),同时投标人应保证招标人在使用投标人所提供的油气回收装置或设备的任何一部分时,免受第三方提出的侵犯其专利、商标权、著作权或其他知识产权的起诉。
1.11投标人要求提供类似产品的应用业绩。
2、自控系统技术要求
2.1自控系统功能
①全自动运行,并与现有装车系统联动运行
②自动控制电动切断阀的开关状态,电动切断阀断电时为安全状态,保证装置安全③实时监测装置压力及温度信号,具有装置压力、温度报警连锁停车功
④具有故障自动诊断功能
⑤系统采用组态软件以多幅动态模拟画面显示并将册油气回收全过程及运行状态,实时动态监测、显示各种参数,并自动生成管理报表
⑥装置现场具有应急停车保护操作及机泵手动启停操作
2.2技术指标要求:
①自控系统环境温度:0~60℃
②现场仪表环境要求:
-20~60℃
③PLC作为核心控制器
④现场仪表设备具有中国国家级安全认证,防爆等级不低于dⅡ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
653、电气系统技术要求
3.1供配电系统
低压供配电系统
3.2低压设备选址原则
装置区内的低压用电设备,选用户外隔爆型,防爆等级不低于dIIBT4,防护等级不低于IP
654、介质及装车、选址相关信息
介质:
石脑油及芳烃,馏程30℃~205℃。
装车信息:
装车鹤管4具,DN80,装车泵4台(2用2备),流量100m3/h(每台),2台1000m3调和罐呼吸阀气回收。
选址:
天然气调压装置南20m硬化地面处,进出油气回收装置界区外配管及其基建自行解决。
5、安全保证措施
要明确装置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等采取的安全措施:
包括装置启停程序控制安全措施;装置运行过程中各运行参数(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检测、控制安全措施;装置各机泵设备运行监控和防护安全措施;现场自动阀门检测和防护安全措施、装置突然停电、停气、停油采取的检测和防护措施等。
6、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如下要求
①油气排放量标准限值为处理效率≥95%(冷凝+吸附组合式回收装置)
②非甲烷总烃类排放浓度≤25g/m3
③吸收剂、活性炭使用寿命:
≥10年
7、环保要求
①废水排放:
明确装置是否有无废水排放,如果有废水排放应配置收集、处理设施。
②废气排放:
明确装置排放口处有含烃类污染物的废气排放外,是否有其他废气排放,如有则需配备相应的收集、处理设施。
③固体废物排放:
明确装置是否有固体废物排放,如有固体废物排放应明确处理措施。
④噪声:
应明确设备运行噪音对操作人员是否有危害,是否应配备相应的劳动卫生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