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引流袋更换时间临床研究演示文稿
更换引流袋护理操作流程电子教案

更换引流袋护理操作
流程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章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节脊柱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一、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畅通,维持有效引流。
2、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3、防止逆行感染。
【适应症】
1、各种有引流管的患者
【操作流程图】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动作轻柔,勿用力牵拉引流管。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中,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量。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指引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一次性防逆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探讨

且 , 于恶 性 肿 瘤 胸 膜 腔 转 移 引 起 的 胸 膜 腔 积 液 性 质 为 渗 出 由
著性差异 。
2 结 果
21 引流效果 .
2组 患 者 均 穿 刺 置 管 成 功 。A 组 堵 管 例 次
水 内絮 状 物 堵 管 或 血 性 胸 水 的血 液 成 分 沉 积 凝 结 在 导 管 内 导 致 导 管 堵 塞 。 故 带 侧 孔 组 的 堵 管 和 再 次 置 管 发 生例 次均 显 著 低 于 单 孔 导 管 组 。该 方 法 因 此 可 显 著 减 少 因导 管堵 塞 给 医 护 工 作 人 员 带 来 的 冲 管 和 二 次 置 管 工 作 量 , 继 续 保 持 了 静 脉 且 导 管 留置 引 流 胸 水 安 全 、 效 的 优 点 。 由 此 , 以认 为经 改 良 有 可 的 带 侧 孔 的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用 于 恶 性 胸 膜 腔 积 液 置管 引 流优 于 单 孔 导 管 方 法 , 合 临 床 推 广使 用 。 适 [ 参 考 文 献 ]
[ ] 薛 玉 保 , 学 义 .中心 静 脉 导 管 胸 腔 置 管 引 流 加 局 部 化 疗 治 疗 1 周 恶性胸水 [] J .现 代 肿 瘤 医 学 ,0 8 1 ( ): 19—17 2 0 ,6 7 16 10
[ ] 范 晓 莉 .中 心 静 脉 导 管 胸 腔 置 管 在 治 疗 恶 性 胸 腔 积 液 的 体 会 2 [] J .中 国 当代 医药 ,0 0,7 8 14 2 1 1 ( ):3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4
操作流程
• 口述:“x床xx,现已为您更换好引流袋,请您在床 上翻身、下床活动时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 将引流管折叠、脱出,如果您有什么不适,请您及 时告诉我,我是今天 值班护士xxx,我也会经常 巡视病房,如巡视不到请按身边 的呼叫器,请问您还有什么需要 吗?”“请您好好休息” →推车回 治疗室,将引流液倒入量杯,观 察颜色、性质,用注射器抽取测 量精确到ml并记录。→洗手
更换引流袋操作流程
普外一科
PPT学习交流
1
操作目的
1、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量 2、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回流,预防感染
PPT学习交流
2
物品准备
• 治疗盘、止血钳1 把、标贴2个、抗反流 引流袋2个(一次性引 流袋)、污物桶、洗 手液、别针、量杯、 注射器
PPT学习交流
3
操作流程
卫生大垫[计时开始]→用手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检查
引流袋的日期→用止血钳夹闭引流管,固定好,防止止血钳下滑,牵
拉引流管→旋转接头分离旧引流袋,上举使管内引流液流入袋中,弃
于污物桶内→洗手→打开无菌纱布(双层),垫于引流管下→两根安
尔碘棉签消毒引流管接头上至3-4cm→将双层纱布打开(引流管消
•
报告:我是XX科护士XX,我操作项目是更换引流袋,现物品准
备完毕,是否开始请指示!→洗手戴口罩(六部洗手法)→检查引流
袋有效期→推车入病房→查看床头卡,“您好,您是XX吗,我现在
要为您更换XX一次性引流袋,防止引流袋内液体回流,预防感染,
请您配合一下”→协助患者取侧卧位(根据置管部位或平卧位),铺
PPT学习交流
7
T管引流观察要点?
引流袋更换技术的相关知识

引流袋更换技术的相关知识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引流袋(瓶)更换技术的相关知识一、哪些病人需更换引流袋:经插管、穿刺或外科手术后需留置引流管、引流袋连接装置的病人。
如:留置导尿、胸腔穿刺、肝下引流、腹腔引流、盆腔引流、T管引流、骶前引流等。
二、更换引流袋(瓶)的目的:1、通过日常护理保证引流的有效性,防止发生逆行感染。
2、观察引流夜的量、颜色、性状,为治疗诊断护理提供依据。
三、评估病人:1、意识状态:神志、活动能力。
2、病房环境。
3、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和流速,手术区下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4、引流的目的、时间、引流管的位置及种类。
5、患者、家属对引流管知识的知晓度。
四、引流袋(瓶)更换技术的操作原则:1、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
3、保持有效引流,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经常给予挤捏,防止阻塞;按引流管放置的目的、位置给予不同的体位,负压引流者要保证负压引流的有效性。
4、做好病情观察及记录,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切口敷料情况,观察有无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吻合口瘘、皮下气肿等)发生。
(放置胸腔式引流瓶的患者要观察水柱波动情况,指导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
5、及时发现及积极预防处理与引流管相关的并发症。
6、严格进行床边交接班,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及引流装置的要求给予定期更换引流袋(瓶)。
7、用过的引流管和引流袋(瓶)处理要妥当。
五、引流袋(瓶)更换技术的并发症:1、感染;2、引流不畅;3、出血;4、滑脱。
六、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引流口引流部位敷料的清洁、干燥,一旦有渗液、渗血要及时更换。
若是尿管要保护阴道口的清洁,每天2次常规消毒。
引流瓶或引流袋放置高度要低于引流管口的位置。
2、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各连接装置要正确,以保护通畅。
若出现堵塞时要选择合适的液体疏通或报告医生,必要时拔管。
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探讨

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损伤患者通过密闭式负压封闭治疗,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不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腹部损伤的患者共200例,根据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差异分为A(n=50),B(n=50),C(n=50),D(n=50)四组;A组患者引流袋及水封瓶更换频率为1次/d,B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3d, C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周,D组患者至拔管前不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
比较4组患者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和水封瓶瓶内细菌阳性率。
结果 D组患者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C组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每周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 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机率,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部损伤,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水封瓶引流袋更换时间[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外科常用针对腹部损伤患者常用治疗方式之一,随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不断进步,该项技术挽救了无数的腹部损伤患者的生命[1]。
但是据大量的临床实验结果提示,不恰当的引流会提升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
虽然引流在临床上无法代替手术,但正确的引流,会提升患者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创面愈合,降低患者抗生素的运用,进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2]。
本次研究为探析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是否会加重患者感染机率,以下是通过不同时间更换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感染情况观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科室住院的腹部损伤的患者,共 200 例,其中男124例,女76例,平均年龄(30.05±10.25)岁。
各种引流袋更换操作及并发症处理规范

各种引流袋更换操作及并发症处理规范第一节操作评估(一)评估患者主要体征、配合程度。
(二)评估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引流管固定是否妥当等。
(三)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
第二节各种引流袋更换操作流程第三节操作并发症处理(一)引流管脱落1.发生原因(1)未妥善固定引流管,外露的管路呈游离状态。
(2)引流管预留长度不合适。
(3)躁动患者,发生自行拔管。
2.临床表现(1)引流管脱落。
(2)引流袋内突然无引流液。
3.预防(1)管路出胸,腹壁等处用缝线固定在皮肤上,下垫纱布,对外漏的部分做标记,皮肤上加用胶布固定。
(2)固定管路时要有足够的长度,为患者活动翻身留有余地。
(3)引流袋尽可能不要固定在床上,翻身或活动时一定要先拎引流袋在活动。
(4)指导患者翻身或移动时,先妥善移动管路。
再翻身,使其掌握移动管路的正确方法。
(5)全麻术后未清醒伴躁动者适当加以约束,躁动的患者专人陪护,以防自行拔管。
4.处理流程迅速用纱布覆盖伤口→安抚患者→通知医生→对需要重新置管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局部症状→记录(二)管路堵塞1.发生原因(1)引流管发生折叠、扭曲。
(2)因积液、血性凝块等堵塞引流管。
2.临床表现引流量突然变少或无引流液。
有些患者出现局部胀痛不适、发热等症状。
3.预防(1)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调整引流管的位置,以免发生折叠、扭曲等现象。
(2)患者常做深吸气动作,以利于引流,如引流面斜面紧贴时要更换体位。
(3)因积液、血性凝块等堵塞引流管,应经常挤捏引流管。
(4)可采用细硅胶管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
(5)如引流不畅,可遵医嘱行负压脉冲式冲洗,或用0.9%生理盐水缓慢冲洗,冲洗后尽量将冲洗液抽出以免感染,冲洗过成中注意冲洗液温度及流速,同时观察全身及局部情况。
4.处理流程检查引流管放置是否合理→嘱患者更换体位→规范挤捏引流管如引流无效→遵医嘱用负压脉冲式冲洗处理→同时严密观察局部及全身症状→观察引流袋内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及全身情况变化→记录(三)管路逆行感染1.发生原因(1)引流袋的位置放置不当,引流液倒流逆行感染。
留置尿管引流袋的更换时间探讨

留置尿管引流袋的更换时间探讨发表时间:2011-11-15T11:24:36.4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7期供稿作者:梁四连郑凯兰[导读] 更换留置尿管引流袋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
梁四连郑凯兰(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二科广东珠海519000)【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7-0253-02 【摘要】更换留置尿管引流袋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
但无论是教科书还是临床研究,对其更换时间尚无统一定论。
本文对留置尿管引流袋更换时间进行探讨和综述,全面分析留置尿管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与留置时间,引流袋材质以及使用季节的关系,以供广大护理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留置尿管引流袋更换时间1 研究背景随着新材料技术不断进步,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换代,留置导尿管在临床治疗中使用的越来越多。
但是,目前留置导尿患者集尿袋更换间隔时间在教科书及各类杂志上均不一样,临床上各医院,甚至各个病区亦不统一(每周更换1次、每3天更换1次、每1天更换1次),究竟留置尿管引流袋多长时间更换一次适宜,仍无准确的定论。
为此,本文对留置尿管引流袋的更换时间进行探讨和综述。
2 研究成果综述2.1研究表明:留置尿管引流袋的更换频率与留置尿管的时间,留置尿管的材料有关。
2.1.1留置尿管引流袋普通引流袋,有研究者在更换留置尿管引流袋的间隔时间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认为应每周更换1次[1,2]。
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出,根据留置尿管时间的不同,更换间隔时间也应进行调整,因为尿培养阳性率随置管时间延长而上升。
因此,置管1周以内的1周换袋1次,置管1周以上者,每周更换2次[3]。
2.1.2留置Foley导尿管患者的引流袋换袋时间的研究则认为,3d换袋1次较为科学可靠[9 10] 但也有相反意见认为应隔天换1次[11]以及5~7 d更换1次[4]。
2.1.3Siriraj医院对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每天和每周更换引流袋的研究,结果没有临床和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5],于是该医院将更换引流袋的时间改为1次/3d,然后将不换袋组和3d换袋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3d换袋组和不换袋组UTI(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更换引流袋护理操作流程(参考模板)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章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第**节脊柱外科更换引流袋/瓶操作一、更换引流袋/瓶操作
【目的】
1、保持引流管通畅通,维持有效引流。
2、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量,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3、防止逆行感染。
【适应症】
1、各种有引流管的患者
【操作流程图】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动作轻柔,勿用力牵拉引流管。
3、保持引流管长度适中,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4、及时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颜色、性状、量。
.
1 / 2
更换引流袋/瓶操作指引
操作流程要点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路感染途径
• 引起尿路感染的途径可分为管腔内感染和管腔外感染 。当插入导尿管时,聚集在尿道口或尿道前段的微生 物可直接进入膀胱而感染,而且当患者长期放置存留 导尿管,微生物就更容易经由尿管外移行潜入膀胱或 由工作人员引起交叉感染,由此可见导尿管的放置破 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环境,削弱了泌尿系中性白细胞 的抗菌能力,破坏膀胱对细菌的机械性防御造成炎症 反应,在留置导尿致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中,腔内途径 的逆行感染是主要因素之一,其逆行感染的病原菌多来 自于集尿袋系统、引流袋及引流袋放尿口污染引起的 感染 。
普通引流袋:选用扬州双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产的一次性引流袋,容量1000ml,管长 100cm。
• 标本采集:
由每日负责基础护理的护士上 午9:00-9:30标本采集。
• 采集尿液方法:
1. 采集标本护士均戴无菌手套,应用2%碘酒, 75%酒精常规消毒硅胶双气囊导尿管引流尿液 侧。
2.用10ml注射器针刺采集中段尿液约3-5ml注入 无菌尿杯,采集后立即送检。
时间
例数
阳性例数 阳性率
3天
30
0
0%
7天
30
3
10.00%
10天
30
8
36.67%
结果
抗返流引流袋组与普通引流袋组7天尿培养对比
X2=11.368,P=0.001.(P<0.01) 有统计学意义。
普通引流袋3天更换组与每天更换组7天尿培养对比 X2=4.800,P=0.028.(P<0.05)有统计学意义。 抗返流引流袋7天更换组与10天更换组10天尿培养 对比
.
本样本尿培养结果采用标准是菌 落计数>105 cfu/ml为阳性。
• 基础护理:
由专门做基础护理的护士负责,戴 无菌手套每日两次0.5%碘伏棉球擦洗 尿道口及尿管。
4组不同时间累计尿培养阳性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A
30
B
30
C
30
D
30
3天
7天
10天
阳性例数 阳性率 阳性例数 阳性率 阳性例数 阳性率
• 两种不同引流袋对尿路感染的相关性
1.留置尿管后,引流袋中的尿液作为一种培养 基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繁殖的良好环境,引流管 腔内的液体又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移行途径。
2.本研究显示抗返流引流袋内置的抗返流阀对 预防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逆行感染有明显的作 用。
• 有资料表明开放式留置尿管> 5 d,感染率100. 0 % 。改开放式引流袋为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后,可 以减少感染的机会但感染的发生率仍较高,在26. 5 %~60. 0 %之间。
1.本研究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引流方式,普通引流袋与 抗返流引流袋比较 , 应用抗返流引流袋组尿路累计感染 率为8.33%, 明显低于普通引流袋组的33.33%, X2=11.368 P=0.001(P<0.01)有统计学意义。
2.抗返流引流袋的特点是内置抗返流阀。此装置可以有 效的防止尿液返流入膀胱。本研究支持病原菌经尿道进 入膀胱,其中尿液引流方式是引起逆行尿路感染的原因 之一。
• 本组普通引流袋组的资料同样显示高感染发生, 但通过采用抗返流引流袋的后,能有效地降低留 置尿管腔内途径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因此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及逆行感染是预防腔内 途径感染的关键。
从本研究可看出:
• 1. 一次性普通引流袋频繁更换破坏了密闭引 流系统而造成导尿管末端,引流袋连接处的 感染。因此频繁更换引流袋的方法并不能保 持尿液引流系统的无菌状态,反而增加了感 染机会。
• 针对引流袋的更换时间及使用不同 的引流袋进行了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2008.10——2009.3月,在神经 外科住院的120例留置尿管患者,均为尿常规 正常者。
• 2.其中脑外伤患者5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 例,脊髓术后患者6例,脑肿瘤术后患者11例, 其中男62例,女58例,随机分为4组。并对患 者的年龄、疾病种类、病情程度进行组间均衡 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组间具 有可比性。共计进行尿培养300次。
两种引流袋更换时间临床研究 演示文稿
两种引流袋更换时间临床研究
尿袋的临床应用现状
抗返流引流袋 • 返流:内置抗返流阀装置 • 容量:1500ml
尿袋的临床应用现状
• 普通引流袋: 返流:无抗返流装置 容量:1000ML
现状
• 现阶段,国内外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存在很大差异, 教科书中更换标准亦 不统一,究竟间隔多长时间更换引 流袋尚存争议。
• 一次性普通引流袋
• 一次性普通引流袋在我国普遍使用。本组资料 显示,普通引流袋3天更换与每天更换第7天尿 培养对比X2=4.800,P=0.028(P<0.0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支持临床上在留置导尿 时,使用一次性普通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以1 次/ 3天较适宜。
• 不同的引流方式其预防感染的效果不同
0
0%
2
0
0%
3
2
6.67% 4
4 13.33% 10
6.67% 2 10.00% 8 20.00% 46.67%
13.33% 36.67%
• 两种引流袋7天尿培养阳性结果比较
组别
例数
7天
阳性例数
抗返流引流袋 60
5
普通引流袋
60
20
阳性率 8.33% 33.33%
抗返流引流袋10天更换组尿培养阳性率比较
• 2.抗返流引流袋因其特殊的抗返流装置对尿 液的逆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抗返流引流袋的应用
• 留置尿管的全麻患者回病房时,做检查患 者离床时尿液易返流。神经外科患者常因 颅内压增高意识不清而烦躁不安,患者烦 躁时易导致引流袋与尿管衔接处被拉开, 引起尿路感染,或管道扭结、受压打折而 引流不畅.
X2=4.356,P=0.037.(P<0.05)有统计学意义。
讨论
抗返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抗返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7 天 与10 天 比较, X2=4.356,P=0.037 ( P < 0.05)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抗返流引流使用 > 1 周 时可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本研究支持留置 导尿患者,使用抗返流引流袋的更换时间, 以1 次/ 周较适宜。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例数 引流袋种类 更换时间来自30 抗返流引流袋 7 天
30 抗返流引流袋 10天
30 普通引流袋
3天
30 普通引流袋
1天
材料:
• 尿管:均为浙江事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硅 胶双气囊导尿管。
• 抗返流引流袋:选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康维 引流袋,容量 为1500ml,管长1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