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基础加固专项方案
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和基础位于地下室顶板上的安全加固方案报告

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和基础位于地下室顶板上的安全加固方案报告一、施工电梯安装方案施工电梯的安装方案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施工电梯安装的责任及相应的安全措施。
2.根据地下室顶板的结构情况,选择适合的施工电梯型号。
3.在施工电梯安装前,进行必要的勘察和测量,确定电梯的安装位置。
4.确保施工电梯的周围环境清理干净,避免杂物和障碍物影响电梯的安装。
5.进行施工电梯的组装和调试。
根据电梯的安装说明书,按照正确的顺序安装各个组件,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检测。
6.施工电梯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的试验和检验,并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7.在施工电梯安装期间,制定安全措施,确保工人和相关人员的安全。
8.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施工电梯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二、地下室顶板上安全加固方案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基础的安全加固是确保电梯的安装质量和使用安全的关键之一、下面是一个地下室顶板上的安全加固方案:1.开展地下室顶板的结构勘察,确定加固方案。
根据勘察数据和计算结果,确保加固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清理地下室顶板表面的灰尘和杂物,确保施工的平整度和干净度。
3.根据加固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加固材料和工艺。
加固材料可以包括钢筋、混凝土和PC板等。
4.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加固钢筋的安装。
根据加固方案,在地下室顶板上打孔,并将钢筋穿过孔洞,固定在顶板和地面之间。
5.开展混凝土加固。
根据加固方案,将混凝土浇筑到地下室顶板上,并用专用工具进行压实,确保加固层的密实性。
6.安装PC板进行二次加固。
根据加固方案,将预制的PC板安装到地下室顶板上,并使用专用的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7.加固完成后,进行质量验收和检测。
对加固后的地下室顶板进行力学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测试,确保加固工程的质量和效果。
8.编制加固方案总结报告,记录加固工程的过程和结果。
并提出后续维护和监测建议,确保地下室顶板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在施工电梯安装方案和地下室顶板上安全加固方案中,我们将注重技术、质量和安全三方面的综合考虑。
地下室顶板上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地下室顶板上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施工准备首先,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方案准备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材料。
同时,必须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测和检测,以获取地下室顶板结构的相关数据。
加固设计在施工前,应根据地下室的结构特点和电梯的要求,综合考虑静荷载、动荷载和地震力的作用,进行加固设计。
设计方案包括基础的形式、尺寸、钢筋配置和混凝土强度等。
施工工序1.清理地坪:首先,需要将地坪上的附着物清理干净,为施工做好准备。
2.建立基础:按照设计方案,挖掘基础坑,然后按要求浇筑基础混凝土。
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进行基础钢筋的绑扎和检查,确保基础的坚固和牢固。
3.加固地下室顶板:在地下室顶板上铺设加固材料,如玻璃纤维布、钢筋网等,以增加地下室的承重能力。
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加固层的稳固和可靠。
4.电梯井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室顶板上建造电梯井结构,包括电梯井墙和井道钢筋混凝土构件。
5.结构连接:将电梯基础与地下室顶板进行牢固的连接,以确保电梯基础和地下室顶板之间的承重传递。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施工。
如在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绳,严禁越过安全护栏等。
施工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如混凝土强度试验、钢筋绑扎质量检查等。
并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
总结地下室顶板上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施工,合理选取材料、采用合适的工序和措施,以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质量。
同时,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施工工程的可靠性。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电梯是垂直运输的关键设备,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尤为重要。
为确保施工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基础加固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电梯基础加固的方案,包括加固原则、加固方法、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加固工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固原则安全性原则:加固方案必须确保施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基础不稳导致的安全事故。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加固方案的经济性,降低工程成本。
可行性原则:加固方案应结合实际工程条件,确保加固施工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环保性原则: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循绿色施工的理念。
三、加固方法根据施工电梯基础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加固方法:增大基础底面积: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增设桩基:在基础周围增设桩基,通过桩基的承载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的稳定性。
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或基础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
采用加固材料: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对基础进行加固。
适用于基础存在裂缝、破损等局部问题的情况。
地基加固:如采用注浆加固、地基换填等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适用于地基土质松软或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四、施工步骤以增大基础底面积为例,具体施工步骤如下:现场勘查与评估:对施工电梯基础进行现场勘查,评估基础的承载力、变形情况等,确定加固方案。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材料选用、施工设备等。
基础处理:清除基础表面的杂物、积水等,确保基础表面干燥、清洁。
对基础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加固处理,确保基础表面平整。
扩大基础底面积:根据施工方案,在原基础周围挖掘基坑,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新的基础底面积。
确保新旧基础之间的连接牢固、密实。
浇筑混凝土:在新铺设的基础底面积上浇筑高性能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_工程__公司日期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_工程地点_建设单位_设计单位_勘察单位_监理单位_施工单位_监督机构_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16899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1#楼建筑面积约为29671平方米,2#楼建筑面积约为47710平方米,3#楼建筑面积约为24815平方米。
本工程在设计考虑的环境类别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即在这一时期内,只需进行正常维护和管理,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的使用,完成预期功能。
)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类;特征周期Tg=0.55sec,建筑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7度;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8度;建筑结构的阴尼比取0.05;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5K2;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8K2,地面粗糙度:A类;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95K2,地面粗糙度:A类本项目施工电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标高-1.3m),地下室高5.5m,1#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25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6150,3#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250mm厚,配筋双层双向16150。
2-1#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180mm厚,混凝土强度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4150,,2-2#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180mm厚,混凝土强度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4150。
二、电梯安装方案(一)施工电梯位置(1)1#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2)2-1#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3)2-2#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3)2-2#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二)电梯型号的选定1、本项目共计4台施工电梯均选用SC型施工升降机。
2、性能参数表额定载重员数:K6人额定提升速度:30in最大提升高度:150m吊笼内尺寸(长宽高):2.95m____器型号:SAJ30-1.2SAJ40-1.2电机功率:2211KW(三)施工电梯基础:电梯基础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上,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1、1#、3#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2、2-1#、2-2#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施工电梯基础具体做法详见_公司提供的基础图基础技术要求(1)基础砼为C(2)基础下的地下室顶板应设置防水层(3)在基础中部22M范围内配二层加强钢筋网格,网格布置钢筋按厂家说明书及施工电梯基础施工图配置。
施工电梯加固施工方案

施工电梯底部加固方案一、工程概况东西快速路一期两侧旧城改造工程A4区,4#---7#楼工程自2009年6月份开始施工,至今已完成主体工程的一半,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即将进行施工电梯安装工作。
受现场条件限制,4#、5#、7#楼施工电梯均需要安放在车库顶板上,具体位置如下见附图所示。
二、施工电梯型号及性能本工程4#—7#楼均选用SCD200/200型施工电梯,表示双笼带配重,每个吊笼载重2000kg。
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下表:三、加固措施1、从施工电梯定位图可以看出,电梯基础均落在负一层顶梁、板上,因此考虑到结构的安全要求,在在施工电梯基础范围内负一层、负二层的梁底及板底搭设脚手架顶撑,以保证车库顶板的结构安全。
2、梁底顶撑排架的立杆间距不大于500mm,横向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200mm;立杆底部铺设5cm厚的木垫板,钢底座,排架沿纵横方向设置剪刀撑,其间距为2000mm。
排架顶部采用50×100mm木方对车库顶梁进行顶撑,立杆上部加顶托,上紧,保证立杆垂直度。
3、板底顶撑立杆间距不大于900mm,横向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200mm;立杆底部铺设5cm厚的木垫板,钢底座,排架沿纵横方向设置剪刀撑,其间距为2000mm。
排架顶部采用50×100mm木方对车库顶梁进行顶撑,立杆上部加顶托,上紧,保证立杆垂直度。
4、地下室负一层从地面向上25cm加设纵横向扫地杆,地下室负二层从上返梁顶面加设纵横向扫地杆。
5、顶撑排架必须在施工电梯完全拆除完毕,经检验车库顶板结构无问题后,方可拆除。
拆除时按模板支撑排架拆除顺序进行。
四、附图1、排架支撑计算书2、4#、5#、6#-A、6#-B、7#楼施工电梯位置平面图3、排架支撑示意图下面总结范文为赠送的资料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201x年就快结束,回首201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确认电梯基础的材质、强度等参数;
2.查看电梯基础的实际情况,包括底坑的尺寸、结构等;
3.进行相关的测量和勘察,确定具体的加固方案。
二、加固方案设计
1.根据基础的实际情况,设计加固方案,包括使用何种材料、采用何种加固方法等;
2.根据电梯的负荷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加固的强度和方案;
3.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材料准备
1.购买所需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板等;
2.材料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四、施工工序
1.清理底坑内部的杂物,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
2.根据设计方案,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加固工作;
3.钢筋加固:按照设计要求,在电梯基础内部设置钢筋骨架,使用焊接等方式将钢筋固定在基础内壁;
4.混凝土浇筑:将准备好的混凝土倒入电梯基础内部,使用振捣机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
5.钢板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在电梯基础上方进行钢板加固,使用膨胀螺栓等方式将钢板固定在基础上方;
6.后续工序: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砌筑、抹灰等工序。
五、安全措施
1.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3.加固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六、施工后清理
1.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保持施工环境干净整洁;
2.对施工中损坏的地面、墙面等进行修复。
以上是一份施工电梯基础加固的施工方案,方案设计的具体细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城市中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包括一座超高层商业综合体和一座五星级酒店。
施工电梯作为施工现场的重要垂直运输设备,其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与进度。
1.2工程难点1)施工电梯基础位于地下室,地质条件复杂,土层分布不均匀,地基处理难度大。
2)施工电梯基础与地下室底板、柱基等结构紧密相连,施工过程中需保证结构安全。
3)施工电梯基础施工周期紧张,需与主体结构施工同步进行。
二、施工电梯基础设计方案2.1设计原则1)遵循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电梯基础的安全、可靠。
2)结合工程特点,优化设计,降低成本。
3)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确保施工电梯基础与主体结构的顺利衔接。
2.2设计内容1)施工电梯基础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电梯基础位置,确保施工电梯运行安全、高效。
2)施工电梯基础结构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照设计规范进行配筋、施工。
3)施工电梯基础抗浮设计: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采用排水、降水等措施,确保施工电梯基础稳定。
4)施工电梯基础防渗设计: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止地下水渗入施工电梯基础内部。
三、施工电梯基础施工工艺3.1施工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了解施工电梯基础的设计要求。
2)编制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
3)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4)准备施工材料、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2施工流程1)施工电梯基础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施工电梯基础的位置线。
2)挖土方:采用机械挖土,人工修整,确保土方尺寸准确。
3)地基处理:针对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采用换填、加固等方法处理地基。
4)施工电梯基础垫层施工:铺设混凝土垫层,保证施工电梯基础的稳定性。
5)施工电梯基础钢筋绑扎:按照设计要求,绑扎施工电梯基础钢筋。
6)施工电梯基础模板安装: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安装施工电梯基础模板。
用人货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用人货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一、前言人货电梯是一种用于运送货物和乘客的特殊电梯,通常在商业建筑和工业厂房中使用。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底坑和轿厢端站立柱的基础可能会出现损坏或老化的情况,为了确保电梯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需要进行基础加固施工。
二、施工目标1.加固电梯底坑基础:确保底坑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其在长期使用中发生变形或损坏。
2.加固轿厢端站立柱基础:确保端站立柱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其在长期使用中发生变形或损坏。
3.提升电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三、施工步骤1.方案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建筑规范,设计加固方案。
主要包括底坑基础加固和轿厢端站立柱基础加固两部分。
2.施工准备准备加固材料和工具设备,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3.底坑基础加固3.1清理底坑杂物和污物,保证施工环境清洁。
3.2对底坑基础进行打桩处理,加固基础的稳定性。
3.3使用高强度水泥沙浆进行底坑基础的修补和加固,确保底坑基础的承载能力。
4.轿厢端站立柱基础加固4.1清理轿厢端站立柱基础周围的杂物和污物,保证施工环境清洁。
4.2使用钢筋进行端站立柱基础加固,增强其承载能力。
4.3使用高强度混凝土进行端站立柱基础的修补和加固,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使用。
5.验收和整理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工作,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清理现场,恢复施工前的环境。
四、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电梯维修操作证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在施工现场使用标识,提醒他人注意施工地点,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3.施工过程中注意安全,戴好安全帽和防护手套,使用合适的安全绳索和脚手架等设备。
4.在施工前,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电梯本身没有异常问题。
5.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对电梯本身造成破坏或损坏。
五、总结人货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是确保电梯的稳定运行和安全使用的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方案设计和严格的施工措施,可以提升电梯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安全,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工程概况惠泽苑二标段位于南通市青年东路南侧、园林路西侧,本标段共包括7个单体及1个地下汽车库,各单体概况如下:6#楼:地下两层,地上18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1976㎡,建筑基地面积639㎡,建筑总高50.5m。
7#楼:地下两层,地上18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8949㎡,建筑基地面积959㎡,建筑总高50.5m。
14#楼:地下两层,地上24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0667㎡,建筑基地面积402㎡,建筑总高67.2m。
15#楼:地下两层,地上24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6688㎡,建筑基地面积648㎡,建筑总高67.2m。
20、21#楼:地下两层,地上32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11650㎡,建筑基地面积384㎡,建筑总高92.9m。
22#楼:地下两层,地上30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为32473㎡,建筑基地面积1076㎡,建筑总高84.1m。
2#地下车库:地下一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1.4万㎡,与6#、14#、15#、20#、21#楼地下室相连。
二、编制依据1、惠泽苑二标段施工图纸2、施工升降机布置图3、施工升降机参数说明书三、论述部分本工程均为18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拟定各栋建筑都安装一台施工升降机。
各栋施工升降机情况如下:6#楼架设高度54米,双笼;7#楼架设高度54米,双笼;14#楼架设高度70米,单笼;15#楼架设高度70米,双笼;20#楼架设高度95米,单笼;21#楼架设高度95米,双笼;22#楼架设高度90米,双笼。
因为6#、14#、15#、20#、21#楼地下室与2#地下室相连,故上述5栋建筑的施工升降机基础都设置在2#地下室顶板上。
因为21#楼架设高度及荷载(双笼)在7台升降机中均为最大,故以21#楼为论述对象。
21#楼施工施工升降机基础直接位于2#地下室顶板上(2#地下室5轴/P轴),施工升降机基础尺寸为5.6m×4.6m,厚350mm,配筋为双层双向A8@250×250;基础坐落的地下室顶板强度等级为C30,板厚250mm,板底配筋双向C10@150,板上部配筋C12@150、C10@150。
施工电梯基础部位加固支撑采用A48×3.0钢管,不考虑楼板受力,由钢管直接把荷载传至地下室底板,加固支撑钢管间距1m×1m,步距1.5m,托梁采用60×100木方。
(详见附图)四、板底支撑计算书施工升降机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2.楼板参数3.荷载参数:4.钢管参数:二、基础承载计算:导轨架重(共需63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70kg):170kg×63=10710kg,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2000×2+1480+0×2+0+10710)+2000×2]×10/1000=201.9kN;施工升降机自重:P=[1.2×(2000×2+1480+0×2+0+10710)+1.4×2000×2]×10/1000=250.28kN;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2.1P=2.1×P=2.1×250.28=525.59kN三、地下室顶板结构验算验算时不考虑地下室顶板下的钢管的支承作用,施工升降机的全部荷载由混凝土板来承担。
根据板的边界条件不同,选择最不利的板进行验算楼板长宽比:Lx/Ly=5.6/8.1=0.691、荷载计算楼板均布荷载:q=525.59/(5.6×4.6)=20.4kN/m22、混凝土顶板配筋验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M xmax=0.0432×20.4×5.62=27.64kN·mM ymax=0.0168×20.4×5.62=10.75kN·mM0x=-0.1001×20.4×5.62=-64.05kN·mM0y=-0.0771×20.4×5.62=-49.33kN·m混凝土的泊桑比为μ=1/6,修正后求出配筋。
板中底部长向配筋:M x=M xmax+μM ymax=27.64+10.75/6=29.43kN·mαs=|M|/(α1f c bh02)=29.43×106/(1.00×14.30×5.60×103×225.002)=0.007;ξ=1-(1-2×αs)1/2=1-(1-2×0.007)0.5=0.007;γs=1-ξ/2=1-0.007/2=0.996;A s=|M|/(γs f y h0)=29.43×106/(0.996×360.00×225.00)=364.70mm2。
实际配筋:602.14 mm2 > 364.7 mm2板中底部长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中底部短向配筋:M y=M ymax+μM xmax=10.75+27.64/6=15.36kN·mαs=|M|/(α1f c bh02)=15.36×106/(1.00×14.30×8.10×103×225.002)=0.003;ξ=1-(1-2×αs)1/2=1-(1-2×0.003)0.5=0.003;γs=1-ξ/2=1-0.003/2=0.999;A s=|M|/(γs f y h0)=15.36×106/(0.999×360.00×225.00)=189.83mm2。
实际配筋:602.14 mm2 > 189.83 mm2板中底部短向配筋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长向配筋:M0x=M0xmax+μM0ymax=(-64.05)+-49.33/6=-72.27kN·mαs=|M|/(α1f c bh02)=72.27×106/(1.00×14.30×5.60×103×225.002)=0.018;ξ=1-(1-2×αs)1/2=1-(1-2×0.018)0.5=0.018;γs=1-ξ/2=1-0.018/2=0.991;A s=|M|/(γs f y h0)=72.27×106/(0.991×360.00×225.00)=900.33mm2。
实际配筋:867.08 mm2≤ 900.33 mm2板边上部长向配筋不满足要求。
板边上部短向配筋:M0y=M0ymax+μM0xmax=(-49.33)+-64.05/6=-60.01kN·mαs=|M|/(α1f c bh02)=60.01×106/(1.00×14.30×8.10×103×225.002)=0.010;ξ=1-(1-2×αs)1/2=1-(1-2×0.010)0.5=0.010;γs=1-ξ/2=1-0.010/2=0.995;A s=|M|/(γs f y h0)=60.01×106/(0.995×360.00×225.00)=744.66mm2。
实际配筋:602.14 mm2≤ 744.66 mm2板边上部短向配筋不满足要求。
3、混凝土顶板挠度验算板刚度:Bc=Eh3/[12(1-μ2)]=3×104×2503/[12×(1-(1/6)2)]=4.02×1010 q=20.4kN/m2=0.0204N/mm2L=5600mm板最大挠度:f max=ωmax ql4/Bc=0.00373×0.0204×56004/(4.02×1010)=1.86mmf max/L=1.86/5600=1/3006.23<1/250板配筋和挠度变形不满足支承施工升降机荷重要求。
4、混凝土梁配筋验算由于施工升降机自重主要通过中央立柱传递给大梁,所以可以看作一个集中荷载。
楼板自重传来荷载 0.25×5.6×25=35kN/m梁自重 0.8×0.5×25=10kN/m静载 35+10=45kN/m活载 1×8.1=8.1kN/m作用于梁上的均布荷载:q=45×1.2+8.1×1.4=65.34kN/m作用于梁上的集中荷载:p=201.9×1.2/2=121.14kNM=ql2/12+pl/4=65.34×8.12/12+121.14×8.1/4=602.55kN·m 梁截面积:b×h=0.5×0.8=0.4m2h0=h-25=800-25=775mmαs=|M|/(α1f c bh02)=602.55×106/(1.00×14.30×0.50×103×775.002)=0.140;ξ=1-(1-2×αs)1/2=1-(1-2×0.140)0.5=0.152;γs=1-ξ/2=1-0.152/2=0.924;A s=|M|/(γs f y h0)=602.55×106/(0.924×360.00×775.00)=2337.13mm2。
实际配筋:5890.49 mm2 > 2337.13 mm2;梁截面底部纵筋满足要求!5、混凝土梁抗剪验算梁所受最大剪力:Q=p/2+ql/2=121.14/2+65.34×8.1/2=325.2kN;A sv1=((Q-0.7f t bh0)/(1.25f yv h0))×s/n=[(325.2×103-0.7×1.43×500×775)/(1.25×360×775)]×100/2=-8.99mm2;梁箍筋满足要求!由于梁板不足以承担施工升降机荷载,故采取设置回撑钢管的型式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基础。
四、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设梁板下Ф48×3mm钢管@1.2m×1.2m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施工升降机 20.4kN/m2活载 1.4×1=1.4kN/m220.4+1.4=21.8kN/m221.8×1.2×1.2=31.4kN钢管支模架步高1.5mh/l a=1.5/1.2=1.25h/l b=1.5/1.2=1.25经查表,μ的取值为:1.66计算长度:L01=k×μ×h=1.155×1.66×1.5=2.88mL02=h+2a=1.5+2×0.1=1.7m取:L0=2.88mλ=L0/i=2884.61/15.9=181由此得:φ=0.22[N]=φ×A×f=0.22×424.12mm2×360N/mm2=33.28kN ≥31.4kN 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考虑到现场钢管壁厚等因素,将钢管间距调整为@1.0m×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