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电梯加固方案计划
施工电梯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加固方案概述施工电梯是在建筑工地用于运送工人和物资的一种特殊电梯。
为了确保工地安全,施工电梯的结构必须经过加固,以满足承重和稳定性的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种施工电梯的加固方案,以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设计原则加固施工电梯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承重能力:加固方案必须能够满足电梯的承重要求,确保安全使用。
2.稳定性:加固后的电梯结构必须稳定,能够抵抗外力和振动的影响。
3.安全性:加固方案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定,确保人员和物资的安全。
4.耐用性:加固后的电梯结构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更换的频率。
加固方案1. 结构加固施工电梯的结构加固是确保其承重能力和稳定性的关键。
以下是结构加固的主要措施:•加厚和加固电梯轿箱和底坑的结构材料,以增加其承重能力。
•安装加强型轿厢底板,增加其刚性和承重能力。
•增加门架的数量和强度,提高电梯的稳定性。
•安装增强型钢丝绳和滑轮,以增加电梯的承载能力。
2. 控制系统升级施工电梯的控制系统升级可以提高其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以下是控制系统升级的主要措施:•安装紧急停机按钮和安全门传感器,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停机和救援人员。
•更新电梯的运行控制器和调度算法,以提高运行的平稳性和效率。
•安装载荷检测装置,确保电梯在安全负荷范围内运行。
3. 安全设备增加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电梯的安全性,可以增加以下安全设备:•安装电梯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情况。
•安装防风设备,以减少风对电梯的影响。
•安装紧急通信装置,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与外界联系。
4. 维护和检查加固后的施工电梯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以下是维护和检查的主要内容:•定期清洁和润滑电梯的移动部件,以减少摩擦和磨损。
•定期检查电梯的钢丝绳、滑轮和各种连接件的状态,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定期检查电梯的控制系统和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
结论通过以上的加固方案,施工电梯的承重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一、引言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电梯是垂直运输的关键设备,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尤为重要。
为确保施工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其基础加固方案的制定与执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电梯基础加固的方案,包括加固原则、加固方法、施工步骤及注意事项,以确保加固工程的有效实施。
二、加固原则安全性原则:加固方案必须确保施工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因基础不稳导致的安全事故。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加固方案的经济性,降低工程成本。
可行性原则:加固方案应结合实际工程条件,确保加固施工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环保性原则:在加固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遵循绿色施工的理念。
三、加固方法根据施工电梯基础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加固方法:增大基础底面积:通过扩大基础底面积,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适用于基础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增设桩基:在基础周围增设桩基,通过桩基的承载能力提升整体基础的稳定性。
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或基础承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
采用加固材料: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钢筋等材料对基础进行加固。
适用于基础存在裂缝、破损等局部问题的情况。
地基加固:如采用注浆加固、地基换填等方法,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适用于地基土质松软或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四、施工步骤以增大基础底面积为例,具体施工步骤如下:现场勘查与评估:对施工电梯基础进行现场勘查,评估基础的承载力、变形情况等,确定加固方案。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现场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材料选用、施工设备等。
基础处理:清除基础表面的杂物、积水等,确保基础表面干燥、清洁。
对基础进行必要的修补和加固处理,确保基础表面平整。
扩大基础底面积:根据施工方案,在原基础周围挖掘基坑,按照设计要求铺设新的基础底面积。
确保新旧基础之间的连接牢固、密实。
浇筑混凝土:在新铺设的基础底面积上浇筑高性能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浇筑过程中注意振捣密实,避免出现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_工程__公司日期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_工程地点_建设单位_设计单位_勘察单位_监理单位_施工单位_监督机构_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16899平方米,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1#楼建筑面积约为29671平方米,2#楼建筑面积约为47710平方米,3#楼建筑面积约为24815平方米。
本工程在设计考虑的环境类别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即在这一时期内,只需进行正常维护和管理,不需进行大修就能按预期目的的使用,完成预期功能。
)本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场地类别:类;特征周期Tg=0.55sec,建筑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7度;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8度;建筑结构的阴尼比取0.05;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5K2;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8K2,地面粗糙度:A类;10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0.95K2,地面粗糙度:A类本项目施工电梯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标高-1.3m),地下室高5.5m,1#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250mm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6150,3#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250mm厚,配筋双层双向16150。
2-1#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180mm厚,混凝土强度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4150,,2-2#楼施工电梯安装在顶板厚180mm厚,混凝土强度级为C35P8,配筋双层双向14150。
二、电梯安装方案(一)施工电梯位置(1)1#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2)2-1#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3)2-2#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3)2-2#楼电梯安装位置见附图(二)电梯型号的选定1、本项目共计4台施工电梯均选用SC型施工升降机。
2、性能参数表额定载重员数:K6人额定提升速度:30in最大提升高度:150m吊笼内尺寸(长宽高):2.95m____器型号:SAJ30-1.2SAJ40-1.2电机功率:2211KW(三)施工电梯基础:电梯基础设置于地下室顶板上,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1、1#、3#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2、2-1#、2-2#楼电梯基础支撑加固及电梯基础平图:施工电梯基础具体做法详见_公司提供的基础图基础技术要求(1)基础砼为C(2)基础下的地下室顶板应设置防水层(3)在基础中部22M范围内配二层加强钢筋网格,网格布置钢筋按厂家说明书及施工电梯基础施工图配置。
施工电梯加固施工方案

施工电梯底部加固方案一、工程概况东西快速路一期两侧旧城改造工程A4区,4#---7#楼工程自2009年6月份开始施工,至今已完成主体工程的一半,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即将进行施工电梯安装工作。
受现场条件限制,4#、5#、7#楼施工电梯均需要安放在车库顶板上,具体位置如下见附图所示。
二、施工电梯型号及性能本工程4#—7#楼均选用SCD200/200型施工电梯,表示双笼带配重,每个吊笼载重2000kg。
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见下表:三、加固措施1、从施工电梯定位图可以看出,电梯基础均落在负一层顶梁、板上,因此考虑到结构的安全要求,在在施工电梯基础范围内负一层、负二层的梁底及板底搭设脚手架顶撑,以保证车库顶板的结构安全。
2、梁底顶撑排架的立杆间距不大于500mm,横向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200mm;立杆底部铺设5cm厚的木垫板,钢底座,排架沿纵横方向设置剪刀撑,其间距为2000mm。
排架顶部采用50×100mm木方对车库顶梁进行顶撑,立杆上部加顶托,上紧,保证立杆垂直度。
3、板底顶撑立杆间距不大于900mm,横向横杆的水平间距不大于1200mm;立杆底部铺设5cm厚的木垫板,钢底座,排架沿纵横方向设置剪刀撑,其间距为2000mm。
排架顶部采用50×100mm木方对车库顶梁进行顶撑,立杆上部加顶托,上紧,保证立杆垂直度。
4、地下室负一层从地面向上25cm加设纵横向扫地杆,地下室负二层从上返梁顶面加设纵横向扫地杆。
5、顶撑排架必须在施工电梯完全拆除完毕,经检验车库顶板结构无问题后,方可拆除。
拆除时按模板支撑排架拆除顺序进行。
四、附图1、排架支撑计算书2、4#、5#、6#-A、6#-B、7#楼施工电梯位置平面图3、排架支撑示意图下面总结范文为赠送的资料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201x年就快结束,回首201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
中太万象城施工电梯加固方案

中太万象城1#楼、4#楼施工电梯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一、概述安阳中太万象城1#、4#楼施工电梯的安装位置,根据现场情况需设置在相邻250厚的地下室顶板上。
为确保地下室结构安全,在施工电梯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下,设置钢管结构顶撑,防止结构变形过大。
二、施工电梯技术要求:本项目施工电梯采用邢台市亚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SC200/200施工电梯,电梯使用说明书中,地耐力要求不低于0.125MPa(125kN/㎡),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地下室汽车库顶板承载力为19.00KN/㎡。
地下室顶板不能满足要求。
三、结构层支撑措施:为确保低下车库顶板结构安全及施工电梯正常运行,在地下室顶板底部采用钢管构架顶撑对施工电梯关键承载部位的顶板进行加固支撑,使上部荷载直接通过二层钢管支撑传递给基础底板,限制顶板在施工电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钢管构架顶撑采用¢48钢管立杆双向间距500× 500,按施工电梯基础范围设置,双向水平杆步距1.50m一道,顶部采用U型顶托垫木方与顶板顶紧,具体位置及做法详见后附图。
四、结构层支撑复合验算:(1)SC200/200施工电梯荷载(按使用说明书-主要技术参数)外笼重量: 1480kg吊笼重量: 1500×2=3000 kg对重重量(双对重):1120×2=2240 kg (按有对重考虑) 吊笼载重(双笼):2000×2=4000 kg导轨架总重(供需64节,每节重160㎏):64x160=10240㎏ 合计: 20960 kg附墙架、电缆、紧固件约占电梯总重30% 6288kg过道、过桥竖杆、连杆附墙约占电梯总重45% 9432kg基础板重:不设置电梯基础,施工电梯地脚螺栓埋入地下室顶板 ∑P=(20960+6288+9432)×9.80/1000=359.5KN(2)钢管支承架体承载能力验算:(按轴心受压考虑)(1)顶板支承系统承载:顶板底支撑钢管立杆(¢48×3.5)布置间距为500×500,水平杆步距≤1.50m,支撑钢管立杆(¢48×3.5)有效面积A=489.0mm 2钢管¢48×3.5回转半径:i=4212d d +=4414822+=15.80mm 计算长度:l 0=1500mm; λ=i l0=80.151500=94.9<[λ]=150 查b 类截面轴心受压钢构件稳定系数表:得ϕ=0.626σc=AN .ϕ<[σ]=205N/mm 2N=σc.ϕ.A=205N/mm 2 ×0.626×489.0=62.75KN单根立杆受力面积:0.5m ×0.5m=0.25m 2立杆支承系统承载能力:62.75KN÷0.25m2=251kN/m2注: 设计要求地下室顶板承载19.0kN/m2,验算时未考虑顶板承载能力。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1.确认电梯基础的材质、强度等参数;
2.查看电梯基础的实际情况,包括底坑的尺寸、结构等;
3.进行相关的测量和勘察,确定具体的加固方案。
二、加固方案设计
1.根据基础的实际情况,设计加固方案,包括使用何种材料、采用何种加固方法等;
2.根据电梯的负荷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加固的强度和方案;
3.设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三、材料准备
1.购买所需的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钢板等;
2.材料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合格。
四、施工工序
1.清理底坑内部的杂物,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
2.根据设计方案,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加固工作;
3.钢筋加固:按照设计要求,在电梯基础内部设置钢筋骨架,使用焊接等方式将钢筋固定在基础内壁;
4.混凝土浇筑:将准备好的混凝土倒入电梯基础内部,使用振捣机进行振捣,确保混凝土的密实;
5.钢板加固:根据设计要求,在电梯基础上方进行钢板加固,使用膨胀螺栓等方式将钢板固定在基础上方;
6.后续工序:根据需要进行后续的砌筑、抹灰等工序。
五、安全措施
1.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2.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3.加固工程完成后,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六、施工后清理
1.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保持施工环境干净整洁;
2.对施工中损坏的地面、墙面等进行修复。
以上是一份施工电梯基础加固的施工方案,方案设计的具体细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操作,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车库顶板上施工电梯加固方案与验算

车库顶板上施工电梯加固方案与验算为了提高车库的使用效率,我们计划在车库顶板上安装电梯。
考虑到车库顶板的承重能力以及安全性,我们需要对车库顶板进行加固,并进行相应的验算。
1.加固方案车库顶板加固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顶板的承重能力,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以下是一种加固方案供参考:1.1增加顶板的厚度:根据设计需求和结构要求,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来增加顶板的厚度。
通过增加混凝土的厚度,可以提高结构的抗弯和抗扭能力。
1.2钢筋加固:在顶板中加入足够数量和规格的钢筋,以增加顶板的强度和承重能力。
钢筋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环境和设计要求,一般采用HRB400级别的钢筋。
1.3安装传力板:在电梯停靠区域的顶板上,可以安装传力板。
传力板可以分散电梯产生的荷载,减小对顶板的影响,提高顶板的承载能力。
2.验算过程为了保证车库顶板加固的可行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相应的验算。
以下是一个验算的示例过程:2.1确定设计载荷:根据电梯的类型和额定载重量,可以确定电梯在工作状态下的荷载情况。
同时,还需考虑附加载荷,如风荷载等。
2.2计算荷载分布:将设计载荷按照比例分布到顶板上,计算荷载的分布情况。
2.3计算顶板的强度与刚度:根据顶板的几何尺寸、材料性能和荷载分布,可以计算顶板的强度和刚度。
通过强度验算,保证顶板在设计荷载下不发生破坏;通过刚度验算,保证顶板的变形在允许范围内。
2.4校核加固措施:根据计算结果,对加固措施进行校核。
加固措施应确保顶板在加固后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以及承载电梯产生的荷载。
2.5编写施工方案: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编写施工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加固施工。
3.结论通过以上的加固方案和验算,能够保证车库顶板在安装电梯后的安全运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个示例方案与验算过程,实际的加固方案和验算应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依据相关的法规和规范,确保施工过程符合安全要求。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

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方案施工电梯基础加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XX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及会审纪要;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二、工程概况1、XX位于XX。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XX公司,设计单位为XX,监理单位为XX公司,由福州XX公司承建。
本标段由9#楼、10#楼、11#楼组成,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237.7㎡,9#楼地上三十层,10#楼地上二十八层,11#楼地上三十二层。
2、结构设计概况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结构抗震等级为剪力墙二级。
三、施工部署根据施工部署,需安装三台,型号为SCD200/200TD型施工升降机,分别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
具体位置如下:9#楼施工升降机安装在9-G轴交(9-1轴~9-3轴)处,10#楼施工升降机安装在10-A轴交(10-5轴~10-7轴)处,11#楼施工升降机安装在11-A轴交(11-5轴~11-7轴)处。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加固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地下室顶板底部采用三六板侧放,上用U型顶托,下用可旋底座,以钢管支撑,步高按计算确定,在相应荷载区域满堂设置。
附地下室顶板加固示意图。
特编制本方案对该部分地下室顶板进行验算加固。
四、原材料质量1、采用国标(GB/700)中Q235A级钢,直径48*3.5高频焊接钢管。
表明平整光滑、无裂缝、无疵点和变形,严禁打孔。
2、钢管两端面应平整,切斜偏差﹤1.7㎜,外表面锈蚀度≤0.5㎜。
3、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5831)的规定,无裂痕、变形、缩松、滑丝。
扣件与钢管贴面必须严格整形,扣紧时接触良好,扣件表面有防锈处理,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破坏,应经实验证明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五、地下室顶板钢管脚手架搭设方法施工升降机区:立杆纵距0.9米,横距0.9米,步距0.9米。
六、钢管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及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宜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其长度不宜少于3跨,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米,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不宜大于纵距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电梯位于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一、工程概况因施工现场环境所致,本工程施工电梯拟安装在地下室顶板上,根据施工现场,施工升降机基础只能设置在地下车库顶板上,由于施工升降机安装高度大,使用时间长,砌体封闭和装饰阶段使用频繁,综合分析,对施工升降机基础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施工升降机基础采用 C16@200 双层双向布置,300 厚。
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C30,由于此基础位于地下室顶板上面,故对施工电梯基础结构层内进行加固。
二、加固方案采用加固方案如下:采用模板支撑体系进行加固,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地下车库防水底板上平至车库顶板板底,搭设尺寸为:搭设高度负一层 3.5m,立杆的纵距 b=0.5m,立杆的横距 l=0.5m,立杆的步距 h=1.20m。
搭设范围为施工电梯基础外边各出 2m 即不小于 8m×10.2m 范围内。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5。
1)必须设置双向顶杆一道、双向腰杆三道和双向扫地杆一道: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 1.2m 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共计三道。
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都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2)必须设置底座、垫板和顶撑: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板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 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 200mm,螺杆应逐个检查是否旋紧,与木方或钢管是否顶紧。
3)四周必须设置连续闭合剪刀撑。
4)模板下方应满铺钢管。
5)顶板、钢管、立杆、顶撑等必须相互顶紧,严禁有任何松动。
详见附图。
三、方案验算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计算依据 2《施工技术》2002.3.《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使用安全》。
4.1 计算荷载(根据 SC200/200 型说明书)(1)、导轨架+附墙架重:51900N(2)、吊笼自重:2×1400kg=28000N(3)、机构自重:1100kg=11000N(4)、载荷:2×2000kg=40000N(5)、底架自重:1000×2kg=20000N(6)、标准节总重:71100N合计总自重:G=51900+28000+11000+40000+20000+71100=230000N4.2 基础受力计算基础承载:P=G=230KN基础重:12000kg×10=120KN基础面积:4×6.2=24.8 ㎡静荷载:(230+120)/24.8=14.11KN/㎡4.3 支撑受力计算由于升降机基础部位在后浇带边部,在进行设计计算时不能考虑车库顶板的承载力,同时不考虑落顶板自重,即升降机及基础所有重量全部由加固架体承担。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 4.2m,立杆的纵距 b=0.50m,立杆的横距 l=0.50m,立杆的步距h=1.20m。
脚手板自重 0.00kN/m2,栏杆自重 0.00kN/m,材料最大堆放荷载 14.11kN/m2,施工活荷载2.50kN/m2。
L纵向钢管Da横向钢管hH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图落地平台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4.3.1基本计算参数[同上]4.3.2纵向支撑钢管的计算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截面力学参数为截面抵抗矩 W = 5.08cm3;截面惯性矩 I = 12.19cm4;纵向钢管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脚手板与栏杆自重线荷载(kN/m):q1 =0.000+0.000×0.300=0.000kN/m(2)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kN/m):q21 = 14.113×0.300=4.2339kN/m(3)施工荷载标准值(kN/m):q22 = 2.500×0.300=0.750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0.750+4.2339=4.984kN/m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1.20×0.000=0.000kN/m活荷载 q2 = 1.40×0.750+1.40×4.984=8.028kN/m最大弯矩 Mmax=(0.10×0.000+0.117×8.028)×0.6002=0.564kN.m最大支座力 N = (1.1×0.000+1.2×8.028)×0.60=5.782kN抗弯计算强度 f=0.564×106/5080.0=117.69N/mm2纵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 q1 = 0.000kN/m活荷载 q2 = 0.750+4.515=5.265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0.677×0.000+0.990×5.265)×600.04/(100×2.06×105×121900.0)=0.038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600.0/150 与 10mm,满足要求!4.3.3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 P 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5.78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0.4780.557 支撑钢管剪力图(kN)2.65 2.653.45 3.451.86 1.862.65 2.65 1.86 1.863.45 3.45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支撑钢管变形计算受力图.98kN 2.98kN 2.98kN 2.98kN 2.98kN 2.98kN 2.98kNA600 600 600B 支撑钢管变形图(mm)0.0160.297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 Mmax=0.557kN.m最大变形 vmax=0.297mm最大支座力 Qmax=11.410kN抗弯计算强度 f=0.557×106/5080.0=116.22N/mm2支撑钢管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 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600.0/150 与 10mm,满足要求!4.3.4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R ≤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 8.0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 R 取最大支座反力,R=11.41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实际使用顶部支托,满足要求!4.3.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钢管的自重(kN):NG1 = 0.149×4.200=0.626kN(2)栏杆的自重(kN):NG2 = 0.000×0.600=0.000kN(3)脚手板自重(kN):NG3 = 0.000×0.600×0.600=0.000kN(4)堆放荷载(kN):NG4 = 15.050×0.600×0.600=5.418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6.044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500×0.600×0.600=0.900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0NG + 1.40NQ=8.51kN3.3.6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8.51kN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i = 1.58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 4.89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 (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不考虑高支撑架,由公式(1)或(2)计算l0 = k1uh (1)l0 = (h+2a) (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1 取值为 1.185;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5.3.3;u = 1.70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00m;公式(1)的计算结果:l0=1.185×1.700×1.20=2.417m =2417/15.8=153.000 =0.298 =8512/(0.298×489)=58.478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l0=1.200+2×0.000=1.200m =1200/15.8=75.949=0.749=8512/(0.749×489)=23.240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l0 = k1k2(h+2a) (3)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 2 取值为 1.014;公式 (3) 的计算结果: l0=1.185 × 1.014 × (1.200+2 × 0.000)=1.442m =1442/15.8=91.260=0.654=8512/(0.654×489)=26.616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 [f],满足要求!四、安全保证措施1、在钢管的立向支撑和水平拉杆、扫地杆完成后,为加强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在整体支撑的外围四个立面增加立面剪刀支撑,并在最顶上、最底下的两个水平面增加两个水平剪刀撑。
2、安装架体操作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应挂好安全带。
3、支撑系统在未固定前,严禁利用拉杆上下人。
4、如中途停歇,应将就位的支柱、模板联结稳固,不得架空搁置,以防掉下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