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案例
挫折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从小就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明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他过于依赖父母,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培养小明的挫折承受能力,学校和家庭决定给他一次特殊的挫折教育。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母对他宠爱有加,几乎满足了小明所有的物质需求。
在家庭中,小明不需要承担任何家务,遇到困难时,父母总是第一时间为他解决。
这种过度的关爱使得小明缺乏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
2. 学校因素在学校,小明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对他的期望很高。
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小明在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不足。
面对学校的各种活动,小明往往因为缺乏自信而选择退缩。
3. 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挫折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地让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小明这类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三、挫折教育实施过程1. 设定目标为了帮助小明克服依赖心理,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校和家庭共同制定了以下目标:(1)培养小明的独立思考能力;(2)提高小明的自我管理能力;(3)增强小明的自信心;(4)锻炼小明的团队协作能力。
2. 制定计划(1)家庭方面:1)鼓励小明参与家务劳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2)父母适当放手,让小明自己解决问题;3)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丰富他的精神世界。
(2)学校方面:1)组织各种课外活动,锻炼小明的团队协作能力;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小明的自信心;3)设立班级竞争机制,让小明在竞争中成长。
3. 实施过程(1)家庭方面:1)小明开始尝试做家务,虽然一开始做得不够好,但在父母的鼓励下,他逐渐掌握了做家务的技巧;2)当小明遇到困难时,父母不再立即为他解决,而是引导他自己思考解决办法;3)小明在父母的陪伴下,积极参加各种兴趣班,结识了更多朋友。
(2)学校方面:1)在班级活动中,小明积极参与,学会了与他人合作;2)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小明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了自信心;3)在班级竞争机制下,小明学会了面对失败,勇敢地迎接挑战。
关于挫折教育简短的案例

关于挫折教育简短的案例挫折教育是指通过让孩子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他们的坚韧性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关于挫折教育的一些案例:案例一:小明的作业小明是一个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但他的作业总是很准时地交给老师。
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份特别难的作业,很多同学都遇到了困难,但小明却迅速地完成了。
老师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但她也意识到小明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挫折。
于是,老师特意给小明布置了一份他从未接触过的难题。
小明发现这道题很难,他花了很多时间去思考,但最终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他感到非常沮丧,但老师鼓励他不要放弃,继续努力。
最终,小明通过多次尝试和思考,终于找到了解题的方法。
这次经历让小明明白了面对挫折时要坚持不懈,不怕失败。
案例二:小红的舞蹈比赛小红是一个对舞蹈非常热爱的学生,她每天都会练习舞蹈。
一次,她参加了一场舞蹈比赛,但在比赛过程中,她出现了一些小失误。
虽然她表现得很出色,但她没有得到第一名。
小红感到非常失望,她觉得自己的努力白费了。
然而,她的老师告诉她,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只要她继续努力,下一次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小红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她不再沮丧,而是更加努力地练习。
最终,她在下一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次经历让她明白了挫折是成长的机会。
案例三:小王的游泳训练小王是一个热爱游泳的孩子,他每天都会去游泳池训练。
在一次比赛中,他遇到了一个他从未面对过的强劲对手,这个对手一直领先于他。
小王感到非常沮丧,他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赢得比赛。
然而,他的教练告诉他,挫折是成长的机会,只要他保持努力,总有一天会超越对手。
小王听从了教练的建议,他不再抱怨,而是更加努力地训练。
最终,他通过不断努力和坚持,终于超越了对手,赢得了比赛。
这次经历让小王明白了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案例四:小李的乐器演奏小李是一个对音乐很有天赋的孩子,他喜欢演奏各种乐器。
有一天,他参加了一场音乐比赛,但在比赛中,他突然忘记了乐曲的一部分。
挫折教育老师真实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从小就备受家人和老师的宠爱。
然而,在小学三年级的一次数学竞赛中,小明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
这次失败让他痛苦不已,也让他的父母和老师陷入了深思。
于是,一场关于挫折教育的改革在教育领域悄然展开。
二、案例经过1. 挫折发生小明参加的这次数学竞赛,共有100道题目,总分100分。
比赛结束后,小明只得了60分,与第一名相差20分。
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小明瞪大了眼睛,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回到家后,一直闷闷不乐。
2. 家长与老师的关注小明的父母得知成绩后,非常担心孩子的心理。
他们找来了小明的班主任,希望老师能给予关注和指导。
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后,决定对小明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
3. 挫折教育在谈话中,班主任老师告诉小明,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她向小明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试验了上千次,最终成功。
班主任老师鼓励小明,只要他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4. 挫折后的转变在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小明开始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他每天坚持练习数学题,遇到困难时,不再轻易放弃。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成绩逐渐提高,他也在挫折中成长。
三、案例总结1. 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这次案例充分说明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挫折,我们要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汲取力量,不断进步。
2. 教师在挫折教育中的作用在挫折教育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3. 家长在挫折教育中的责任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陪伴者,他们在挫折教育中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四、启示1. 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面对挫折时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现代挫折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挫折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旨在帮助青少年学会面对困难和逆境,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关于现代挫折教育的案例,通过讲述主人公小明的成长故事,展示了挫折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主体主人公:小明小明,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男孩,性格开朗,成绩优异。
然而,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却遇到了许多挫折。
三、案例经过1. 小学阶段:成绩优异,遭遇首次挫折小明在小学阶段一直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成绩名列前茅。
然而,在一次数学竞赛中,他意外地失败了。
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挫折,小明倍感失落。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了逃避心理。
2. 初中阶段:人际交往困难,陷入低谷进入初中后,小明遇到了人际交往的难题。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常常感到孤独。
在一次班级活动中,他因为不擅长与人沟通,导致整个团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这次经历让小明陷入了低谷,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
3. 高中阶段:家庭变故,承受巨大压力高中时期,小明家庭遭遇了重大变故。
父亲因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地,母亲身体状况不佳。
小明不仅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还要面对学业的压力。
在这个艰难的时刻,小明开始寻求帮助,他向老师、同学以及心理辅导老师倾诉自己的困扰。
4. 挫折教育介入:逆境中的成长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小明开始接受挫折教育。
以下是挫折教育在小明成长过程中的具体表现:(1)心理辅导:学会调整心态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方法,帮助小明调整心态,正视挫折。
小明逐渐学会了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挫折视为成长的机会。
(2)团队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学校组织了各种团队活动,让小明在集体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通过这些活动,小明逐渐克服了人际交往的障碍,增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3)社会实践:提升综合素质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小明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
大班幼儿挫折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大班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逐渐开始接触更多的事物,面临各种挑战。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在面对挫折时往往表现出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
因此,开展大班幼儿挫折教育,帮助他们学会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案例描述1. 案例背景某幼儿园大班开展了一节名为“勇敢面对挫折”的主题活动。
活动中,教师通过讲述绘本故事、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幼儿了解挫折,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2. 案例过程(1)活动导入教师以绘本故事《小兔子找萝卜》为切入点,引导幼儿思考:小兔子在找萝卜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帮助小兔子的?(2)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什么是挫折?②你遇到过哪些挫折?③面对挫折,你是如何做的?④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做?(3)角色扮演教师准备了若干情境,如:摔倒、考试没考好、玩具坏了等,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分享与总结每组选派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经验。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勇敢面对挫折的重要性。
3. 案例结果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挫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逐渐展现出更加坚强、勇敢的品质。
三、案例反思1. 案例亮点(1)活动形式多样,贴近幼儿生活。
通过绘本故事、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面对挫折的方法。
(2)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
(3)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
通过活动,让幼儿在情感体验中学会勇敢面对挫折。
2. 案例不足(1)活动时间较短,部分幼儿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活动结束后,教师对幼儿的反馈和总结不够深入。
教师结构化挫折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
面对挫折,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影响学业和心理健康。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某小学教师开展了结构化挫折教育。
二、案例描述(一)挫折教育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接受挫折。
2. 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其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心态。
(二)挫折教育内容1. 挫折的定义及特点2. 挫折的普遍性及对学生的影响3. 应对挫折的方法4. 坚强的意志品质的培养(三)挫折教育实施过程1. 案例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挫折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挫折的含义和影响。
2. 讲解挫折的定义及特点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讲解挫折的定义、特点以及挫折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3. 分析挫折的普遍性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挫折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接受挫折。
4. 探讨应对挫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应对挫折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1)调整心态,保持乐观(2)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3)制定计划,努力克服(4)寻求帮助,与他人共同面对5.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教师通过讲解名人故事、英雄事迹等,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6.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挫折原因、应对方法以及结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7. 课堂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就“如何正确面对挫折”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看法。
8.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次挫折教育进行总结,强调正确面对挫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面对挫折,努力成长。
三、案例反思1. 案例效果通过本次结构化挫折教育,学生普遍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学会接受挫折,掌握了应对挫折的方法,心理承受能力得到了提高。
2. 教师启示(1)教师在开展挫折教育时,要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合适的案例和教学方法。
挫折教育案例故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
挫折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
本文将以一个典型的挫折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挫折教育的实施过程和效果。
二、案例描述小明,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然而,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中,他因紧张而失误,成绩不理想。
这对他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他变得沉默寡言,自信心受到很大打击。
面对这种情况,小明父母决定对他进行挫折教育。
1. 分析问题小明父母认为,小明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主要是因为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
因此,他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明进行挫折教育:(1)培养小明的心理承受能力;(2)提高小明的自我调节能力;(3)培养小明的团队合作精神。
2. 挫折教育实施过程(1)培养心理承受能力小明父母鼓励小明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篮球、乒乓球等,让他学会在失败中寻找乐趣,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同时,他们还鼓励小明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培养他的人际交往能力。
(2)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小明父母要求小明在遇到挫折时,学会自我调节,分析问题所在,寻找解决方法。
他们鼓励小明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小明父母让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团队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让他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团队作出贡献。
在活动中,小明逐渐学会了与同学合作,共同面对困难。
3. 案例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挫折教育,小明逐渐恢复了自信,面对挫折时能保持冷静。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此外,小明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与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
三、案例分析1. 挫折教育的必要性(1)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勇敢面对。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挫折教育使孩子在面对挫折时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精选3篇)

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精选3篇)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篇1面对挫折不委过林妈妈家中有个1岁的女儿,小家伙正在学走路,一天摔几跤是常事。
一般家长的做法就是亦步亦趋地跟在身后,生怕她摔着了。
林妈妈的看法是,要提高孩子的耐挫力,父母不应撑起“保护伞”,应有把孩子置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敢于让其参与到各种活动中,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人生中挫折不可避免,并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所以她总是放手让女儿自己学走。
当孩子不小心摔跤时,通常家长会抢上前迅速扶起,然后指着地板骂:“这个地面真不好,害宝宝摔一跤。
”而林妈妈认为,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跌跤归咎于外因,以后一遇到挫折就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却不肯从自身找原因。
所以面对哇哇大哭的女儿,她从来不伸手去扶,总是很认真地说:“这要怪宝宝自己,是你走路不小心才会摔跤哦。
”同时微笑着鼓励说:“不过摔倒了不要紧,以后注意就行了。
现在勇敢点,自己爬起来!”这样几次之后,女儿摔倒了不但不哭,而且很快爬起来。
点评:明确地让孩子认清事实,要求孩子勇于承担后果,这也是挫折教育的一部分。
高中生挫折教育案例篇2桑兰:生命永远,微笑永远桑兰,著名体操运动员,被誉为中国的“跳马王”。
但,这是在1998年7月21日之前,那是在美国纽约,第四届友好运动会的体操赛场。
只是一次赛前训练,只是一次偶然,桑兰的一个没有做完的手翻转体动作,结束了她的体操生涯,但她依然“著名”,甚至更为“著名”。
让桑兰“著名”的,是她的精神,她的毅力,是她永远灿烂的微笑。
17岁的花季,即使受伤的花朵依然美丽。
桑兰的伤势异常严重:第五-七颈椎呈开放性、粉碎性骨折,75%错位,中枢神经严重损伤,双手和胸以下失去知觉。
美国的送护人员十分尽职:从长岛拿骚县医疗中心,到纽约市区最著名的蒙赛耐康复中心,医疗专家们拿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使用了最好的药品。
世人对桑兰极为关切:当地闻知此事的美国有关官员和普通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去探视,鲜花堆满了桑兰的病房;中国体操协会委托的监护人谢晓虹女士日夜守候,在桑兰最痛苦的时候紧握住她的手;祖国人民更倾注了无尽的亲情和关爱,十二亿份遥远的祝福飞越大洋彼岸……但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桑兰:从她苏醒过来以后,她就没有流过一滴眼泪;从她重新面对公众的目光那一刻起,她的面容就永远浮现着灿烂的微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林肯
• 生下来就一贫如洗的林肯,终其一生都在面对挫败,八 次竞选八次落败,两次经商失败,甚至还精神崩溃过一 次。好多次,他本可以放弃,但他并没有如此,也正因 为 他没有放弃,才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以下是林肯进驻白宫前的简历: • 1816年,家人被赶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须工作以抚养 他们。 • 1818年,母亲去世。 • 1831年,经商失败。 • 1832年,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 • 1832年,工作也丢了,想就读法学院,但进不去。 • 1833年,向朋友借钱经商,但年底就破产了,接下 来 他花了十六年,才把债还清。 • 1834年,再次竞选州议员 赢了! • 1835年,订婚后即将结婚时,末婚妻却死了,因此他的 心也碎了!
文森特· 威廉· 梵高(又称”凡高”,以下称“梵 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 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 家庭。他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 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 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 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 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因精 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耳朵,后在法国瓦兹河饮 弹自杀,时年37岁。
•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 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 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 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 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 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 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挫折教育案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凿壁借光
•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 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 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 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 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 “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 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 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 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 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 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海子,原名査海生,出生于1964年3月24日,安徽 省怀宁县高河镇査湾人,从小在农村长大, 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学习法学,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再后来被称为“北大三 诗人”之一。 1989年3月26日他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在他作为诗人的短暂的生命里,海子保持了一颗 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是他是中 国上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 生命极限的诗人。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华罗庚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 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 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 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 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 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 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 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 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 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 垒素数论》。
南朝的祖冲之,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靠一片 片小竹片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一遍又一遍,历 经无数次失败,终于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 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鲁迅曾彷徨过,哥德、 贝多芬还曾想自杀过,但他们都顽强地战胜了自 己的消沉和软弱,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都坚定 地走向了真理,也更加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 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越王 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早就成为后人逆境奋起的典 范。 孔子在失意的痛苦中编写成了《春秋》, 屈原在流放的痛苦中写成了《离骚》,曹雪芹在 家破的痛苦中写成了《红楼梦》……
开普勒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 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 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 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 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 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 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 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 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 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 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 立者”。
• 青少年学生自杀,话题沉重而现实 • 9月6日,江西一天内发生两起学生自杀事件。当日上 午,江西赣州八中高中一年级一男生从西河大桥上跳下 身亡;下午,奉新县华林中学14岁男生余某在家中上吊 自杀。 • 数月以来,我国各地已发生多起学生自杀事件。记者 梳理近年来有关学生自杀的信息发现,学生自杀案例分 布广泛,覆盖从小学生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各个阶段。 • 其实,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少年自杀已是一个世界性问 题。例如,有数据显示,欧洲国家中青少年自杀率较高 的俄罗斯,平均每年有1500名青少年自杀身亡,而有自 杀倾向者是这个数字的3至4倍。 • 今年世界预防自杀日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 首份预防自杀报告指出,自杀为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 问题之一,也是15到29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死亡主要原因 之一。
明代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曾三次考举人,三次失 败,后来立志学医,终于写成了流传千古的《本 草纲目》。汉代杰出的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本 来是做官的,初任郎中,后继父职任太史令,终 因替投降匈奴的要陵辩解而得罪了汉武帝,不仅 被关入监狱,而且受了宫刑。在这样的挫折和打 击下,他转而发愤著书,终于写成了《史记》这 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巨著。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
“ 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 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 命,笑看人生。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 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 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 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 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 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 • • • • • • • • • • •
1836年,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六个月。 1838年,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 没有成功。 1840年,争取成为选举人了 失败了! 1843年,参加国会大选 落选了! 1846年,再次参加国会大选 这次当选了!前往 华盛顿特区,表现 可圈可点。 1848年,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的工作 被拒绝了! 1854年,竞选美国参议员 落选了! 1856年,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 提名 得票不 到一百张。 1858年,再度竞选美国参议员一一 再度落败。 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美]杰克) 评语:此路艰辛而泥泞。我一只脚滑了一下,另一只脚也因而站 不稳;但我缓口气,告诉自己,“这不过是滑一跤,并不是死去 而爬不起来。” ——林肯在竞选参议员落败后如是说 。
战国时,苏秦游说秦王想让他采纳他的政治理念, 但秦王没有如此,苏秦十分落魄的回到了家。他 的嫂子很看不起他,不给他做饭,他的妻子不给 他织布,他的父母不和他说话。苏秦受了刺激, 发誓出人头地,于是夙兴夜寐,发愤读书,将头 发悬在粱上,这样要是困了头倒下来就会疼。要 是还不行,就用针刺大腿,鲜血直流,这样就不 会困了。终于他成就了事业挂六国相印。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 放大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 兵伐吴,落得“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 悲!(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