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及言语训练
孤独症孩子言语训练的方法

孤独症孩子言语训练的方法
孤独症孩子的言语较为窄化,若孩子的沟通能力能提升,则其认知能力也会相对成长,问题行为则会逐渐减少,可见言语训练的重要。
其训练原则与方法如下:
1.需在自然状况下进行。
如:吃饭时、洗澡时、游戏时间时。
2.以生活经验为基础,选择符合孩子的目标。
3.制造相关语言情境。
如:吃早餐时,拿着果汁和牛奶,询问他要喝哪一种?
4.语言环境中最好能有同侪或家人随时给予回应。
5.找出孩子有兴趣的东西或活动,在自然环境中,诱发语言。
如:暗中将他随身携带的破毛巾拿走,让他找不到,而诱发沟通的意愿。
6.当他有沟通意愿时,给予适当的提示,提示的程度视孩子的能力决定,搭配口语的完全提示、口语部分提示、嘴形提示等,例如:当小明指着门想要出去时,妈妈可以提示他:「小明想要?」然后做出「出去」的嘴形提示。
7.配合孩子的步调,需有耐性给予孩子反应的时间,老师或家长可等待五秒后,再做相关反应。
8.若孩子有沟通意愿的出现,则立即给予正面的鼓励和赞赏。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方法(一)对于完全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可以用:1、压声法:让儿童平躺在床上,用双手交叉压在腹腔上,微用力下压,迫使其发声。
2、搔痒法:用手或轻软物体搔儿童的手心、脚心、颈部、掖下等部位,使其发出“咯咯”的笑声,并同时说“好痒”。
3、训练言语机转(Speechmechanismdisorders):上下唇内敛动作,抿嘴的动作,亲吻的动作。
另外,借助吸管训练儿童的嘴唇动作能力。
用嘴唇抿吸管,用嘴唇包住吸管喝水等。
同时,还利用吸管、纸、乒乓球等物体联系儿童的呼吸功能。
用吸管吸水,吸乒乓球;用力吹纸,用吸管吹乒乓球等。
姚xx是一个无语言的孤独症儿童,年龄:6岁。
有说的愿望,发音器官正常,无任何器质性问题。
对他进行言语机转测试,发现其言语机转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于是,针对他的具体情况,用上述的3种方法对其进行语言训练。
经过3个月的训练,该生能说简单的字、词,现在能说一些电报句,偶尔会有一些简单句子。
4、语言训练操[8]:是我校为语言障碍儿童编制的语言康复训练操。
此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构音器官运动操(1)口部活动:共4节。
使学生的口部肌肉、关节共同协调来完成动作。
A.噘起嘴B.咧开嘴C.鼓起腮D.咂咂唇(2)舌部运动:共6节。
充分调动学生舌部肌肉活动,使舌活动更灵活,能够在发音时找到正确位置。
A.伸收舌B.舔嘴唇C.舔嘴角D.弹响舌E.舔绕唇F.顶两腮(3)下颌运动:共4节。
提高学生在发音时下颌的控制能力。
A.张口闭口B.左右移动C.前后移动D.上下扣齿。
儿童孤独症的语言发展和交流技巧

儿童孤独症的语言发展和交流技巧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强调了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困难。
这些困难可能导致儿童在语言表达和理解方面遇到挑战。
然而,通过适当的干预和提供相应的语言发展和交流技巧支持,孤独症孩子们可以改善他们的交流能力、社交技能以及生活质量。
一、孤独症的语言发展障碍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可能受到影响,这可能包括受限的词汇和语法使用、语音发音问题以及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困难。
这些问题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互动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针对性地评估孩子的语言能力,了解他们的具体困难是非常重要的。
二、提供有效的交流技巧支持1.使用明确的语言和简化的语句:与孤独症儿童进行交流时,使用简单明确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
使用简化的语句和较小的词汇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2.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可以增强孩子对交流的理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对话中。
3.提供视觉辅助工具:使用图片、图表和绘画等视觉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信息。
这些工具可以被用来展示概念、指示和情感等,增强他们的语言发展和交流能力。
4.建立清晰的交流规则:为孩子提供明确的交流规则和指导,例如等待对方说完再回应、礼貌地发问和回答问题等。
这些规则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参与到社交互动中,提高他们的交流技巧。
5.创造积极的交流环境:创造一个积极、支持性的交流环境,鼓励孩子参与到对话中。
赞美孩子的努力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6.采用个性化的语言干预计划: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语言干预计划。
这包括设置个人目标、开展个别或小组治疗,以及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支持孩子的语言发展。
三、家庭的重要角色家庭在支持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交流技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一些家长可以采取的措施:1.与孩子保持积极互动:鼓励与孩子保持积极互动,通过游戏、共同活动和对话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
孤独症言语训练的要点

孤独症言语训练的要点
语言障碍将影响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要尽力去训练,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呼吸训练。
在行为中加入由口吐气的动作,这样才能顺利进行发声训练。
具体可利用吹蜡烛、吹纸青蛙等来增加患儿的兴趣。
在训练中要反复示范及时给予正性强化,如赞扬,给糖果等。
(2)口型和发音训练。
让患儿很快学会模仿口型和发音较为困难,可先从让他模仿一些身体大动作开始,逐步过渡到口型发音的模仿。
在训练中注意使用综合的方法,如让患儿触摸喉部来感受发声时声带的震动、把患儿的手放在嘴前来感受气息的强弱等,对患儿未经特别训练之前的偶然发音要立即给予鼓励,以增加自动发音的频率。
(3)单词训练。
从模仿说出实际物品的名称开始,物品最好选择患儿感兴趣的食品或玩具,待能说出实物名称时可过渡到卡片。
对一些动词,可通过动作去学习。
(4)说句子训练。
可利用患儿的一些要求进行,句子开始要简短,之后逐渐延长,最后加入一些表示礼貌和客套的词。
(5)复述和对答能力的训练。
可训练患儿听训练者念句子或文章,然后正确加以模仿和复述,在患儿能复述20字以上后,可利用画书或日常情景训练他的对答能力。
(6)朗读文章及表达能力训练。
对于已经入学或认识一些文字的患儿,可让他朗读一些有简单文字说明的画书或配有一定图解的故
事,然后请他复述故事并针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
(7)语言理解能力训练。
在单词训练阶段即可开始语言理解训练,如利用让患儿从若干卡片中选择出要求的卡片来进行。
(8)文字训练。
用文字卡来进行训练,目的是使患儿除了认识文字外还会将文字与读音结合起来。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训练方法1.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为孤独症儿童创造一个安全、温馨、富有互动的语言环境,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感并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2.涉及多感官的教学方法:使用多种感官刺激(听觉、视觉、触觉等)来进行语言训练,例如利用图片、图表、动作等多种方式,让孩子能够通过多种感官接触来理解和表达语言。
3.游戏化训练:孤独症儿童对于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通常较低,因此可以将语言训练与游戏结合起来,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训练:孤独症儿童往往面临着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的困难,可以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他们学习辨认和运用这些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5.使用语音和语言助具:针对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要,可以使用语音和语言助具,例如增强和辅助通信系统(AAC系统)等工具,帮助他们改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
6.打破任务的步骤:将任务分解为小的、可操作的步骤,并逐步引导孩子完成,这样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成功率,并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7.重复性练习:孤独症儿童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以巩固所学的语言技能和知识。
适当的鼓励和奖励也是有效的激励方式。
8.配合个别化教学计划:每个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因此在语言障碍训练中,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9.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庭和学校应该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指导。
10.持续跟进和评估:孤独症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
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并与专业人士进行沟通和协商。
总之,对于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训练,关键是要综合考虑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制定个别化的教学计划,并通过多种方法和工具,为孩子提供持续的训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语言障碍,提高语言沟通能力。
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日常要怎样进行

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日常要怎样进行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再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运用。
需对家长可能随着孩子的成长,可能会发现比如小孩说话晚,这些表现都属于语言上面存在障碍。
(一)、在日常糊口中可以找出很多与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交流的机会。
尽管在初始阶段,往往是家长在“自问自答”,但这恰是让孩子熟悉语言作用的开始。
举例如下:
(二)、对于完全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孤独症儿童,可以在开始的阶段用简明的话将谜底说出来,即在每一个动作环节上伴随语言描述,如:“洗手去”、“打开”、“冲一冲”、“擦手”、“挂起来”、“回去”等等。
(三)增加和创造交流机会:在日常糊口中,不要认为孤独症儿童不会说话就不再对他说话,恰恰相反,要更多地寻找与他说话的机会。
例如:在带孩子去洗手时不要拉着他就去,可以先问他:“手脏了怎么办?”“--洗手”。
洗完之后再问:“刚才干什么了?”“--
洗手了。
”
当看到孤独症儿童的手脏了的时候,就应当看着他的眼睛,说:“手怎么了?”然后等待他回答:“脏了。
”也可以在等待几秒钟后提示他或告诉他“脏了”。
然后问:“脏了怎么办?”等待他回答:“洗一洗”。
(提示原则如上)
然后再问:“在哪里洗手?”等待回答:“在厕所”。
(提示原则如上)
然后指引厕所的方向,让他走在前面,去洗手处。
(完整版)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教案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训练教案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主要表现于经常性言语或基本言语,这里关于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描写也主要针对经常性言语和基本言语。
一、对简单言语指令的理解简单言语指令包括:(1)站起来(2)坐下(3)拍拍手(4)跺跺脚(5)摸摸椅子(6)张开嘴(7)把笔放在桌子上(8)把杯子给我(9)把球放在盘子里(10)把门开开当孩子能对这些口语指令完全正确反应,表明对这些句子全部理解;当孩子对这些指令有一部分做出正确反应时,则表明理解一部分;当孩子对这些指令做出错误反应,或者没有反应时,表明不能正确理解,也就是没有任何理解能力。
所以当一个孩子没有任何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时,首先第一步就是对简单言语指令的理解,这对于所有无语言的孩子都有作用。
二、发音问题1、无意义自发发音。
孤独症儿童一般都有无意义自发发音,有人多,有人则少。
有些孤独症儿童在经常性言语中不会说任何词语,也不能模仿发最简单的音节,但是经常自言自语式地发出类似“geyi geyi agou”的音节。
所以当他乱发这些音节时,一定要转移他的注意力,使他停止这些无意义的自发音节。
2、模仿发音。
可以用如下10个词语来测试孤独症儿童的模仿发音的能力,有“爸、妈、大、哥、你好、公鸡、气球、小弟弟、大卡车、妈妈来”等,老师主试领读,孩子被试模仿。
在这些发音测试中,孩子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发音问题。
(1)音节之间出现不应有的停顿(2)有的儿童在模仿双音节、三音节时减少音节(3)有的儿童发出的音节存在不准确的障碍,导致他们的话一般人很难听懂。
(4)同一音节快速重复(5)在所示范的音节后面增加语音成分(5)被模仿的话语说出后并不立即模仿而是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模仿。
(7)言语失用针对七种情况,要让孩子从最简单的语言发音基础开始,即口周肌肉按摩――被动发音按摩――口舌操――气流量的训练。
三、疑问句的理解与回答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理解能力普遍较差,所以,他们对于疑问句的回答往往比较困难。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 小结

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小结一、孤独症儿童的口语障碍的类型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2.立即仿说(immediateecholalia):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孤独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说(delayedecholalia):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
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二孤独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原则(一)不断地对儿童说话那么对孩子的话怎样说,举例穿衣,我们可说:宝宝穿衣服,这时我们可以在穿和衣服字眼上面多强调,提高音量并且停顿,也可视觉提示说到衣服时拿衣服示意,重点突出现在是在做‘穿衣服’这件事,让孩子明白这样的动作就是穿衣服;切忌不这样说:宝宝我们穿衣服了,看,妈妈给你穿得漂亮吗,哇,真漂亮,喜欢吗……一连串的话我们其实是在自言自语,太多了孩子反而听不到重点,试想:如果老外在我们耳边说一堆英语,我们什么感觉?!注:当儿童还没有语言的时候,我们对他的话尽量控制在3个字以内,简短精确、明了(二)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要让孩子对着我们说,眼睛看,这样他首先注意力有在这边,多次操作后还能增强记忆,如:老师再见,孩子没有看着老师,只是眼睛飘的随便说下,他根本没有记住,只是机械在仿说,没有语言的孩子摆手表达也需要求眼睛对视,同样的道理(三)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及言语训练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孤独症儿童言语障碍及训练的一些比较有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思考后,发现有很多学者都是以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但是每个学者所研究的类型不同。
本次研究的目的就是专门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障碍及言语训练做深入的研究,以及对自闭症儿童言语康复中心或者是教育训练者的教育训练上带来许多帮助,从而使更多的自闭症儿童走出封闭的空间,开口说话与人交流。
关键词: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言语训练
一、自闭症及语言障碍相关的基本概述:
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会性障碍、交流障碍和想象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比较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发展较正常儿童迟缓,更容易犯重音错误;自闭症儿童的语法结构障碍就是其重要重复性语言所出现的场合都是不恰当的。
语言障碍是诊断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所有自闭症患者在这一领域都存在明显的滞后和障碍现象。
语言障碍使他们社会上的困惑和情绪行为方面的一些问题同时语言是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上的障碍往往也会影响到自闭症儿童认知和思维的发展。
语言障碍几乎是所有自闭症儿童具有的典型症状,表现在语言能力滞后,不能与人进行对话,有的甚至终身不语,只能依靠手势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
关于自闭症的定义,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自闭症一词最早源自于一位德国医师布鲁勒 (Bleuler,1908) 用来说明曾为一般人士但却突然无法再与他人沟通且具有极端孤立的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
肯纳医师认为此名词适用于描述他的十一名临床个案之先天性的孤立特质,但为了与前述后天性的精神病患有所区别,故命名为早期儿童自闭症。
研究对象及基本概况:
研究的对象都是自闭症儿童,它不限制自闭症儿童是特殊教育学校还是普通学校的,因此这篇章的研究对象是自闭症儿童。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文主要针对的事自闭症儿童言语方面的研究,因此最基本的概况就是语言障碍。
二、国内研究趋势及概况
近年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且没有自闭症学校,因此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康复训练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相关研究如:寇延(2005)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研究提出利用箱庭疗法及故事表演等游戏方法对幼儿自闭症进行言语康复训练相关方法。
贾林祥(2007)提出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及形成原因,自闭症儿童言语障碍表现的相关理论,及利用观察法、调查
法及个案研究得出自闭症儿童言语障碍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杨希洁(2008)提出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表现及其教育训练对策的相关知识及方法,以及教育训练自闭症儿童言语障碍有效性进行分析。
李晓燕(2008)研究汉语自闭症幼儿语言发展和交流,对言语发展及交流进行分析,介绍进行语言障碍异常矫治的具体方法。
万勇(2009)提出家庭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作用,且利用家庭创设语言环境对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康复。
毛小波(2009)探讨怎样对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性语言进行训练,并且实验出利用建立说话动机模式、积累语言信息、提取语言信息、创设语言情境对自闭症儿童主动性语言进行训练。
杨晓云(2009)提出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关键及核心的相关知识,并介绍了一些语言训练的实施方法。
王明(2011)介绍自闭症儿童主动语言沟通训练的相关知识及理论。
曹微(2012)提出对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有效性,介绍从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刘慧丽,连翔(2012)探讨了自闭症儿童语言干预的内容、反思及建议,利用加强评估(心理)、加强口腔肌能训练(生理)、创设语言环境(社会因素)的方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引导教育适应且利用早期干预的方法。
高宇翔(2013)介绍了言语交流障碍是自闭症的典型症状,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引起的综合症,言语发展迟缓或不能尝试其它沟通模式,有的能适当语言能力,但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谈话上存在明显障碍;刻板和重复地使用语言或使用特异性语言。
并且提出了闭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早期干预策略还做了详细的评述。
提出了利用结构化教育对自闭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进行早期干预。
段玄锋,徐桥飞(2014)探讨了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类型及其语言训练,介绍了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及且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方法。
党琪(2014)提出了综合干预改善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的相关知识,并且介绍了一些有效的干预方法。
王思颖(2014)探讨了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对自闭症儿童词汇的教学,且提出在儿童语言教育中,词汇对于儿童语言能力及有关认知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自闭症儿童不能像儿童那样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线索技能或策略等来学习词汇,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的词汇教学对于恢复和发展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张文杰(2014)研究了自闭症儿童会话维持能力及教育干预,提出了言障碍是自闭症儿童三大核心障碍之一,语言的严重滞后,阻碍着自闭症儿童走出自我,适应社会。
因此,语言训练是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干预的主要方面。
范佳露,王艳萍(2014)研究了自闭症儿童词汇的个案,介绍了词汇量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
王秀琴(2015)提出了视觉提示在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中的运用,介绍了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中,鉴于自闭症儿童视觉优势,视觉提示一直是康复训练的重要元素。
王淼(2016)提出了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康复训练的方案,引
导康复中心一定要注意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技术。
三、国外有关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及语言训练的研究
国外有关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及语言训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相关研究如:Helen TAGER-FLUSBERG(2015),Defining language impairments in a subgroup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介绍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诊断的基础上核心障碍务实的语言技能,这是发现在所有年龄和亚型。
探讨了语言障碍的神经基础在ASD和特殊语言障碍,和重叠的基因与这些疾病的风险升高有关。
sylvie Goldman(2016)Narratives of Personal Event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s: Unshared Memories提出了识别自闭症具体问题相关的语言和社会障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主要是从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的语言训练、发音训练、教育干预、早期干预、个案研究、语言交流及主动语言训练等方面来进行简单的阐述,通过先前大量的查阅关于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及语言训练的研究文献,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国内外的研究者们都在不断的研究和寻找各种方法对其实施康复训练,来解决语言障碍不同的自闭症儿童,但是有些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对一些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进行训练。
但主要针对的是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学者们尝试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对自闭症语言障碍的儿童进行干预及康复训练,我认为虽然学者们都在努力的探寻,但还是有必要继续更深入的去研究,促使更多的自闭症儿童能回归社会主流,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段玄锋,徐桥飞,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类型及其语言训练[J],绥化学院学报,2014(10)
【2】万勇,家庭训练对自闭症儿童语言康复的重要作用[J],现代特殊教育,2009 【3】王明,自闭症儿童主动语言沟通训练[J],学理论,2011
【4】杨希洁,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表现及其教育训练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8 【5】范佳露,王艳萍,自闭症儿童词汇训练个案研究[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版),2014(11)
【6】王淼,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表现及康复训练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 【7】王秀琴,视觉提示在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中的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5 【8】贾林祥,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及形成原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9】曹微,浅谈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训有效性,经营管理者,2012
【10】毛小波,论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性语言训练[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11】杨晓云,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的关键和核心[J],科教文汇教育刊(上刊旬),2009 【12】高宇翔,自闭症儿童语言交流障碍的早期干预策略述评[J],绥化学院学报,2013 【13】刘慧丽,连翔,自闭症儿童语言干预的内容、反思与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12 【14】党琪,综合干预改善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J],现代特殊教育,2014
【15】王思颖,特殊教育学校对自闭症儿童词汇教学的探讨[J],学周刊,2014
【16】寇延,幼儿自闭症游戏治疗个案研究[D],河北大学,2005
【17】李晓燕,汉语自闭症幼儿语言发展和交流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18】张文杰,自闭症儿童会话维持能力及教育干预研究[D],温州大学,2014
【19】 Helen TAGER-FLUSBERG;science.china(life.sciences). Defining language impairments in a subgroup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2015 【20】 sylvie Goldman, Narratives of Personal Event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s: Unshared Memories,2016
班主任工作艺术
姓名:郑璐
班级: 2013级特本职教班学号: 20130604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