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系统思维法
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

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是人类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它需要我们运用合适的思维和方法来找到答案和解决困难。
本文将从思维角度出发,介绍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1.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准确地理解问题。
我们需要运用分析思维,将问题拆解为更小的部分,并确定问题的关键点。
以医学诊断为例,医生面对一个患者的症状,需要通过分析病史、做检查等方式来获取足够的信息,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2. 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通过对已有的事实、经验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归纳出规律或者原则,然后运用这些规律或原则来推演出新的结论。
例如,在数学问题中,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法总结出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用这个公式来计算任意项的值。
3. 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找到已有的答案,有时候需要创造性思维来打破常规,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创造性思维需要我们放松常规思维模式,大胆提出不同寻常的想法。
比如,在设计新产品时,设计师需要用创造性思维来提出独特而有吸引力的设计理念。
4. 系统思维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的影响和依赖。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将问题与其背后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找到各个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以环境污染问题为例,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单个企业的排放情况,而要考虑整个产业链的环境影响。
5. 团队合作解决复杂问题常常需要团队协作。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也各不相同。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集思广益,汇聚各种智慧。
团队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不仅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还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个人的成长。
总结起来,解决问题的思维与方法包括分析问题、归纳与演绎、创造性思维、系统思维和团队合作等方面。
这些思维方式和方法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难题,提高问题解决的效果。
介绍7种常见的思维分析方法

介绍7种常见的思维分析方法思维分析方法在解决问题和决策制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帮助我们梳理逻辑、理清思路,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7种常见的思维分析方法,希望对读者在处理问题时能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指导。
第一种思维分析方法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从目标出发,通过倒推的方式找到达到目标的途径。
逆向思维常用于制定目标明确的计划,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工作和生活。
第二种思维分析方法是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是把问题看作一个整体,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整体的影响。
系统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触类旁通,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第三种思维分析方法是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指根据事实和逻辑规律进行推理和分析。
逻辑思维帮助我们识别问题的因果关系,清楚地了解事物的逻辑顺序,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四种思维分析方法是比较思维。
比较思维是将多个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区别之处。
比较思维能够帮助我们从多个选项中选择最优解,同时也能够加深我们对事物本质的理解。
第五种思维分析方法是归纳思维。
归纳思维是通过整理和总结事实或问题的特征,形成一般性的规律或结论。
归纳思维帮助我们从具体到抽象,把握问题的本质,为问题解决提供有益的线索。
第六种思维分析方法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寻找问题的新颖解决方案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传统思维,找到不同的解决路径,为问题解决带来新的可能。
最后一种思维分析方法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思考和评估,不盲从、不轻信。
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被偏见和错误观点所影响,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这些思维分析方法在不同的背景和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理清问题的逻辑,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总结来说,逆向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比较思维、归纳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7种常见的思维分析方法。
思维力的三个维度

思维力的三个维度思维力是指一个人自觉使用和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以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思维力的三个维度是: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和思维素养。
一、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指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与思考的过程和方向有关。
良好的思维方式对于解决问题、提高效率和避免错误非常重要。
1、系统思维系统思维是指全面、系统、综合地考虑问题的能力。
它强调问题的全局视角,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洞悉问题的本质和实质。
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想法和美妙的感觉。
它强调用新的观点和角度看待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3、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指按照规则、法则或者公理的推理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遵循逻辑思维让人的思考更加明确,而不是感性或随意的体现。
二、思维水平思维水平是指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深度和广度。
思维水平越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对于事业发展、人生成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分析分析能力是指将复杂的问题分为简单的部分,然后深入理解每个部分,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解决中,分析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瓶颈。
2、合成合成能力是指能够将独立的、不同的事物合成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比分开分析的各部分更好的描述了现象。
合成能力能够帮助人们将分析到的问题整合起来为更好、更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3、评价评价能力是指能够对问题、方案、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具有评价能力的人对问题的分析和方案的提出更有意义,更能为事业发展和个人成功带来价值。
三、思维素养思维素养是指一种思考方向,是一个人具备的与思考相关的特质和修养,涉及到一个人的认知态度、人格、社会角色和价值观等方面。
1、求知欲求知欲是指个人不断学习、探究和进步的渴求。
具有求知欲的人能够广泛地涉猎各类知识,探究事物的本质,学以致用,结合实践不断实现个人目标。
2、认知谦逊认知谦逊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知识与智慧的边界做出准确的认知,以及对待自己的评价和估计具有理性和客观性。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认为是重要的素养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样,需要具备创新的思维方式来应对。
然而,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几个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好奇心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之一。
培养好奇心可以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开始,比如主动与他人交流,多问问题,尝试新鲜事物等。
同时,读书也是培养好奇心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拓眼界,不断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挑战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与众不同,需要我们从常规思维中解脱出来。
可以通过扩展思维的方式来挑战自己的常规思维,比如进行脑力游戏,尝试新的学习方法,或者参与一些有挑战性的项目。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跳出舒适区,发挥无限的创造力。
三、培养多元思维多元思维是指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参与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多元思维,比如学习音乐、绘画、编程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跨学科的能力,使我们能够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
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包括积极的学习氛围、合理的学习方法和资源的充足。
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学习小组等,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五、锻炼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我们应该学会质疑和怀疑,而不是盲从。
可以通过读书、参与讨论和辩论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六、持之以恒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自己能力的挑战和提高的渴望,并且要勇于接受失败和挫折。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逐渐培养起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难以避免的存在,而解决问题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生存技能。
然而,有些问题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头疼,束手无策。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寻找解决方案。
一、激发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激发创造性思维。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点。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提出一些与问题完全相反的观点或假设。
通过思考相反的角度,我们能够拓宽思维的边界,发现不同的可能性。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模拟思维,将自己放入其他人的角色中去思考问题。
这样做能够让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看待问题,从而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最后,不要忽视自由联想的力量。
将脑海中的各种想法自由进行组合,有时候会产生令人惊喜的创新解决方案。
二、积极应对困难与挑战解决问题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在面对这些困难时,积极的态度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接受困难并迎接挑战,不要被它们所吓倒。
困难是成长的机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机遇。
其次,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遇到多么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怀抱信心和希望,就能够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三、借鉴跨领域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应该借鉴跨领域思维。
从不同的领域或行业中获取灵感,往往能够带来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中汲取经验,将其运用到我们的问题中。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通常有着协同作用和自我调节的机制,我们可以尝试将这些机制运用到我们的问题中,寻找到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创新思维,如设计思维、系统思维等,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四、团队合作与共享创造性解决问题不应该只依赖个人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汇集不同的思想和经验。
团队合作有助于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并快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此外,共享也是促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
创意思维的四个方法

创意思维的四个方法创意思维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新的思路。
在现代社会中,创意思维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创意思维中,有四个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分别是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重思维和系统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来寻找新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例如,当我们想要设计一款新的手机时,可以通过联想思维来寻找灵感,比如将手机和手表、电脑等其他物品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逆向思维是指通过反向思考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打破常规思维,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例如,当我们想要设计一款新的汽车时,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寻找新的创意,比如将汽车的轮子改为腿,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侧重思维是指通过侧重于问题的不同方面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例如,当我们想要设计一款新的家具时,可以通过侧重思维来寻找新的创意,比如将家具的材料改为可回收材料,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系统思维是指通过整体思考来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来看待问题,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例如,当我们想要设计一款新的城市规划时,可以通过系统思维来寻找新的创意,比如将城市规划和环保、交通等其他方面联系起来,从而产生新的创意。
创意思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变化和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创意思维中,联想思维、逆向思维、侧重思维和系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寻找新的创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创意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技巧

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技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问题,有些问题看似棘手难解,但在问题解决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技巧,就能发现新的不同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创造性思维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解决问题。
一、联想法联想法是一种运用人脑对事物的记忆和想象进行组合、比较、推理和创造,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路的方法。
在问题解决中,联想法常用于通过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找到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例如,公司的网络系统出现了故障,导致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此时可以通过联想故障的原因和解决方案,比如电器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更换和维修,从而得到网络系统也需要进行维修和更换设备的解决方案。
二、反思法反思法是一种对已有经验的反思、追问、挑战和否定,从而创造新思路和解决方案的方法。
在问题解决中,反思法常用于对已有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案进行打破和重建,从而找到更科学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常规的解决方案无法解决问题。
此时可以运用反思法,挑战已有思维模式和解决方案,通过反问、思辨和灵活应对,创造新的解决方案。
三、类比法类比法是一种通过将一种事物中某些特征和解决方案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和转化,从而找到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的方法。
在问题解决中,类比法常用于将已有的解决方案、经验和技能,应用到其他场景中,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例如,在做市场推广时,可以将推广活动的策划和执行类比为足球比赛,策划相当于战术的规划,执行则相当于球员如何按照战术完成比赛的目标。
通过这种类比法,可以更好地进行市场推广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四、分析法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已有问题和目标进行分解、梳理和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方法。
在问题解决中,分析法常用于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更细节的问题,逐一解决,从而找到全局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设计公司的业务流程时,可以通过分析各个部分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找出关键问题和短板,逐一进行优化改良,最终得到更高效的业务流程。
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工程领域的职业要求严谨、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场规划师,我将分享一些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一、深入了解问题在解决任何工程问题之前,深入了解问题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工程师需要全面了解问题的背景、范围和目标。
与相关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数据。
通过了解问题的全貌,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定位和分析问题,并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二、多角度思考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需要工程师具备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工程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包括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例如,一个工程问题可能有多个解决方案,但并非所有方案都是可行和可持续的。
通过多角度思考,工程师可以更好地权衡各种因素,并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三、创新思维创新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
工程师需要培养创新思维,寻找新的方法和技术来解决问题。
这包括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同时,工程师还应该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创新思维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
四、系统思维工程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工程师应该具备系统思维的能力,将问题看作一个整体,并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系统思维,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五、团队合作解决工程问题通常需要团队合作。
工程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
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每个人的专长和经验,共同解决问题。
此外,团队合作还可以促进创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六、持续学习与反思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不断发展和演变,工程师应该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工程师可以保持竞争力,并更好地解决工程问题。
此外,工程师还应该养成反思的习惯,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总结:创造性解决工程问题需要工程师具备深入了解问题、多角度思考、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与反思等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创造性解决问题常用基本方法的原理和实施办法;2.灵活掌握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能力,学会多角度、有条理地分析问题;3.根据不同的方法和原理,尝试在工作中开展实践,寻找创意独特、新颖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章导言人们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为了用这种思维模式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创造性思维发展至今,经过不断的完善与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实用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应用方法,可以直接运用到经营管理、新品开发、技术更新等企业发展中去。
要实现创造性解决问题,就必须掌握这些方法与技巧,使之成为激发创造力、寻找解决最佳解决方案的工具,成为超越对手的有力武器。
第一节系统思维法系统思维方是一种运用系统论理论及成果,来创造新概念、新思路、新事物的方法。
用系统思维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不是把它当作一个孤立、分割的问题来处理,而是当作一个有机的关联的系统来观察、分析、研究、解决。
一、系统思维法的原理与发展从本质上说,系统思维法是人们以系统的观点,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而精确地加以考察和研究,以达到优化处理问题的方法。
这一概念揭示了客观世界的某种本质属性,有无限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系统思维法最基本的原理,来自亚里士多德的一句名言——整体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其含义是:一个系统,并不是组成该系统的各部分和简单相加,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相比,整体系统会产生更多的性质与功效,即所谓的“1+1>2”。
系统思维法是历史悠久而最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之一,在古希腊,就有德谟克利特“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之说;在中国,从老子、孙子,到五行相当、相克理论、中医的经络学说等,都闪烁着系统思维的光辉。
上世纪贝塔朗菲吸收前人的优秀成果,创立了一般系统论,与控制论、信息论一起,被称为“三大论”,系统论作为一种普遍的方法论是迄今为止人类所掌握的最高级思维模式。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可以把系统思维方式的演变区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古代整体系统思维方式——近代机械系统思维方式——辩证系统思维方式——现代复杂系统思维方式。
二、系统思维法的特点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整体性系统都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整体与要素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离不开要素,但要素只有在整体中才成其为要素。
系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性质和功能。
从性能、地位和作用看,整体起着主导作用。
因此,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层次性系统是由若干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组成的复合体,任何系统,不仅本身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且往往既是另一系统的子系统,同时又是另一系统的母系统。
系统的各层次之间同样也存在着相生或相克的关系,而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目的性系统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功能行为,能够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并且其所属各要素、子系统及分系统能够既协同又制约地达到系统的目的。
(四)动态性系统往往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随时随地都在各种正常和不正常的输入与干扰之下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同时,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观察、分析、研究和解释,又是统一有序、相互参照。
运用这样的思维结构来处理、把握对象就是系统思维。
与系统思维对应的是线性思维。
三、系统思维的重要性系统思维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它能极大地简化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对于现代人来说,缺乏的既不是知识,也不是信息,现实是,知识与信息已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实际驾驭能力,太多的信息量让人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无法正常思考。
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有一种简化手段来重新规划我们所掌握的知道和信息,使它们精简有序,并清理出一定的“内存”来让大脑有思维的空间,在这一点上人脑与电脑的工作原理是相似的。
通过学习系统理论,人们认识到以往看似截然不同的事物或学科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它们的背后,在更深的层次上,它们有着统一的模式——系统。
用系统的思维视角去认识事物和分析问题,可以极大地简化我们的思维世界,以往那种让人眼花缭乱、不可捉摸的复杂思维图景,可以在瞬间变得井然有序,简洁清晰。
(二)它的整体观有利于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以往人们不论分析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习惯于将事物割裂开,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解析,这种局部观的思维模式固然有利于思维深入到事物的内部进行细致的考察,但却忽视了一点,在宏观尺度上事物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的,对局部的细致形容并不能完全解释事物的整体行为,要想整体把握事物,就必须将各个局部按照某种结构模式统一起来分析,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过去,人们对整体性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一直找不到可以将事物的局部统一起来的科学模式,在处理问题一般都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直接手段,而事实证明,这种直接手段在处理整体性问题时效果并不显著,有时甚至还可能激化矛盾,起到反作用。
系统理论的出现让人们第一次拥有了整体思维去认识事物的工具,人们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方式,整体性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四、系统思维法技巧系统思维法既是为解决系统问题提供思维角度和工具和科学方法观,又是为进行系统描述、系统设计和系统优化提供具体步骤和措施的技术方法论。
其核心是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综合考虑、相互协调,使人们实现从整体最佳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整体法是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始终从整体来考虑,把整体放在第一位,而不是让任何部分的东西凌驾于整体之上。
整体法要求把思考问题的方向对准全局和整体、从全局和整体出发。
如果在应该运用整体思维进行思维的时候,不用整体思维法,那么无论在宏观或是微观方面,都会受到损害。
(二)结构法进行系统思维时,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合理性。
系统由各部分组成,部分与部分之间组合是否合理,对系统有很大影响。
这就是系统中的结构问题。
好的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部分间组织合理,是有机的联系。
(三)要素法每一个系统都由各种各样的因素构成,其中相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之为构成要素。
要使整个系统正常运转并发挥最好的作用或处于最佳状态,必须对各要素考察周全和充分,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四)功能法是指为了使一个系统呈现出最佳态势,从大局出发来调整或是改变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在此过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变,从而使系统状态更佳,也可能为了求得系统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统某部分的功能为代价。
五、运用系统思维的注意事项系统思维法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具体化、丰富化,它把客观世界的联系转化为多层次、多方法、多因素、多变量的动态联系整体,揭示出联系、关系在事物存在、运动和发展中的作用。
(一)系统思维在运用时要注意下列两个问题:1.在思考问题时,要将可能的几种情况和方法,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来考虑。
2.在进行系统思考时,不仅要将思考的各要素作为整体来思考,而且要将系统内的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的组合。
(二)在运用系统思维法解决问题时应该注意三原则: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立足整体,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和把握整体。
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都必须从整体出发,把着眼点放在全局上,注意整体功能,提高总体效益,增强综合效果。
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它是一种思维框架,能让我们看到相互关联的非单一的事情,看见渐渐变化的形态而非瞬间即逝的一幕。
这种思维方法可以使我们敏锐地预见到事物整体的微妙变化,从而对这种变化制定相应的对策。
我国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运用系统思维法而设计与构建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项主体工程和120多个附属渠堰工程组合而成。
位于江中的鱼嘴犹如一把利剑,将岷江一分为二,让靠近内江的水直泻宝瓶口,流灌川西平原,而宝瓶口又迫使岷江之水由西向东穿山而过,排洪、防旱;飞沙堰使内江之水平时逼进宝瓶口,洪水时溢过堰顶回流人外口,避免内江灌溉受灾,三大主体工程同120多个附属渠堰工程既分工又合作,各自发挥独特作用,使整个工程具有调节水势、灌溉良田、飞水防洪、飞沙防涝的多种功能,达到了变水患为水利,造福人民,发展生产,调节生态平衡的总目的,堪称系统工程的杰作。
2.综合性原则从综合的观点出发,把系统看成是多因素、多方面的统一体,以便对思考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和处理,既要看到对象的各个方面,又要在多方面的联系中全面地、综合地加以分析和研究。
宋代皇宫中曾发生火灾,要进行皇宫修复工程。
当时需要解决"取土"、"外地材料的运送"、"被烧坏皇宫的瓦砾处理"等三大问题。
主管该工程的是大臣丁谓。
他便在皇宫前的大街上挖沟取土,免去到很远的地方取土;很快,路就挖成了大沟,又让汴河决口,将水引进壕沟。
于是各地运来的竹木都被编成筏子,连同船运来各种材料,都通过这条水路运进来。
皇宫修复后,他又让大家将拆下来的碎砖瓦连同火烧过的灰,都填进沟里,重新修成大路。
经过这一处理,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还节省了上亿的经费。
丁谓智修皇宫,就是充分把握要素之间的相生关系,使系统往有序和互相促进的方向发展,同时又把握了系统要素的相克性质,促使其向反面演化,最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3.优化性原则无论做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都应考虑各种方案的不同效果,从中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北京大钟寺有口大钟,它造于明代永乐年间,几百年来,人们做出许多测定,包括体积.和成分等。
以重量来说,有说是42吨,有说是53吨。
我国声学家用精密超声声速仪精确测定大钟各处厚度,计算出实际重量为46.5吨。
经化验分析,大钟含铜为80.54%,锡16.4%,铅1.12%和少量其他金属。
这口钟的含金属结构比例合适,使钟经得起重敲,被认为属于造钟的最佳比例。
现代系统思维法是建立在系统科学基础上的一系列以数学处理为主的方法,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辨识和系统工程等。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现代系统方法可以精确地分析处理系统的各种要素,准确、及时、全面地管理控制更大、更复杂的系统。
因此,系统思维法无论是在重大的工程技术上,还是在大型科学研究中都有应用,并且在解决许多复杂的大系统工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卫星系统工程、环境生态问题、城市规划系统等,都需要借助运用系统思维法解决问题。
目前,系统思维法不仅应用于研究工程系统、组织系统、信息传输等自然科学领域,还广泛应用于研究人口控、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等社会科学方面,随着这系统思维法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它将在各个科学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