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完整word版)经济学基础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教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代码110139 _______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评阅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任务共四次任务【第二次形成性考核】(理论教学)第一部分习题3.短期总成本曲线一条从 原点 出以,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占 八、、6 ?在停止营业点上,价格只能弥补 可变成本7.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 线是一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条水平线。
9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MR=MC 且MR > AVC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SAC=LAC=AR10 .垄断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SMC=MR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LMC=SMC=MR 。
11.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SMC=MR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LMR=LMC 和P= LAR =LAC 。
12 ?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 原点。
13 .在长期内,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以调整的,没有 固定成本。
14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需求曲线、 平均收益 曲线、 边际收益 曲线和 __________________ 曲线都从合在一起,且平行于用于表示需求量的横轴。
15 .在价格不变条件下 MR = MC,在价格递减条件下 MR V MG二、选择题(15*2=30分)1.一个企业使用 5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 2100单 位的产量。
生产额外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是(B )A. 3B. 30C. 300D. 36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B.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C .边际产量为0D.平均产量最低一、填空题(15*2=30分)1.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 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 达到最大。
工程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第三章)

工程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一、简答题1. 单利和复利利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单利和复利都是计息的方式。
单利与复利的区别在于利息是否参与计息。
单利计算方法下在到期时段内利息不参与计息;复利计算中利息按照约定的计息周期参与计息。
2.、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概念和区别是什么?答:(1)所谓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
有效利率是指在复利支付利息条件下的一种复合利率。
当复利支付次数在每年一次以上时,有效利率自然要高于一般的市场利率。
(2)名义利率只是反映了资金在一定期限后的表面收益,而有效利率则反映了资金的实际时间价值,即在一定期限后,资金的实际购买力变动率。
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而有效利率需要在名义利率的基础上减去通货膨胀率。
二、计算题1.下列现在借款的将来值为多少。
(1)年利率为4%,每半年计息一次,675元借款,借期20年答:F=P(1+i/2)n=675×(1+2%)40=1490.43(元)(2)年利率12%,每季度计息一次,11000元借款,借期10年答:F=P(1+i/4)n=1.1×(1+3%)40=3.59(万元)2.下列将来值的等额支付为多少?年利率为9%,每半年计息一次,每年年末支付一次,连续支付11年,11年末积累金额4000元解:每半年利率为9%÷2=4.5%由于一年支付一次,故要求实际利率r=(1+4.5%)2-1=9.2025%则A=4000×(A/F,9.2025%,11)=225.28(元)3.下列现在借款的等额支付为多少?借款16000元,得到借款后的第一年年末开始归还,连续8年,分8次还清,利息按年利率7%,每半年计息一次计算解:每半年利率为i=7%÷2=3.5%A=P×(A/P,i,n)=16000×(A/P,3.5%,8)=2327.63(元)4.某人借了5000元,打算在48个月中以等额月末支付分期还款。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生活中的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1深圳某工厂工人小明,在工资率为为10元/小时的条件下,小明选择工作40小时/周;由于工厂订单较多,当老板决定把工资增加到15元/小时,希望小明能多增加工作时间,而结果却与老板预料相反,这说明,此时,对小明来说:A、B、C、D、我的答案:A得分:0.0分2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每单位1元、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最后一单位的Y边际效用为20,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X的边际效用大约为( ) A、B、C、D、我的答案:D得分:0.0分3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以上我们称之为:A、B、C、D、我的答案:A得分:10.0分4有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B得分:5.0分5有关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理解正确的是:A、B、C、D、我的答案:B得分:5.0分6有关本课程所讲的等边际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我的答案:A得分:5.0分7下列属于实现价格歧视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我的答案:BC得分:5.0分8下面属于价格歧视的是:A、B、C、D、E、我的答案:ABC得分:10.0分9根据本文观点,“经济文化人”以最佳为理性,而“经济人”以实用为理性;我的答案:√得分:0.0分10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10,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2我的答案:×得分:10.0分。
西方经济学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所在教学点课程代码110076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评阅教师第二次任务共五次任务任务内容:【第二次形成性考核】(理论教学)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__满足程度_。
2.当边际效用为__正数__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_零__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_负数__时,总效用减少。
3.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M =Px ·Qx +P Y ·Q Y 。
4.当边际产量为零时,__总产量_达到最大。
5.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_相等产量____的一条曲线。
6.等成本线是一条表明在生产者的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_既定的条件下,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
7.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8.在正常情况下,会计利润__大于______经济利润。
9.短期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 管理人员_的工资。
10.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_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A ) A.MUm MU MU P P YX Y X == B.MUm MU MU P P X Y Y X == C.Y Y X X Q P Q P ∙=∙ D.X Y Y X Q P Q P ∙=∙2.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 D ) A.等于0 B.等于1 C.降至最小D.达到最大 3.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B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4.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 D )A.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B.与纵轴平行的一条线C.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5.当一个人选择一条特定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一个点时,这个选择是基于:( A )A.个人偏好B.个人收入C.总效用D.边际效用6.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 B )A.无差异曲线B.消费可能线C.等产量线D.企业预算线7.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
经济学基础第二次形考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所在教学点课程代码110139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评阅教师第二次任务共四次任务【第二次形成性考核】(理论教学)第一部分习题一、填空题(15*2=30分)1.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前,边际产量高于平均产量;在相交后,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在相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
2.如果生产者的货币成本增加,则等成本线向右平行移动;货币成本减少,则等成本线向左平行移动。
3.短期总成本曲线一条从原点出以,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5.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6.在停止营业点上,价格只能弥补可变成本,这时所损失的是固定成本。
7.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整个行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对个别企业来说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且MR>A VC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P=MR=SMC=LMC=SAC=LAC=AR 。
10.垄断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SMC=MR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LMC=SMC=MR 。
11.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短期均衡的条件是SMC=MR ,长期均衡的条件是LMR=LMC 和P=LAR=LAC 。
12.边际替代率递减决定了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13.在长期内,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以调整的,没有固定成本。
14.在完全竞争市场中,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曲线都从合在一起,且平行于用于表示需求量的横轴。
15.在价格不变条件下MR = MC,在价格递减条件下MR < MC。
二、选择题(15*2=30分)1.一个企业使用5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1800单位的产量;使用60单位的劳动,可以生产出2100单位的产量。
经济学第二次作业答案

案例二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非洲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的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到2008年4月4日,继2008年1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发行最大面值为1000万津元后,又发行了当今世界上面额最大的2.5亿津元纸币,可是仍旧有人提议要发行更高面值的货币。
在津巴布韦,人们对货币的使用早已不是论张,而是论“堆”或者用秤来“称量”。
被称之为津巴布韦化。
津巴布韦的物价越来越高,钱却是越来越薄,通货膨胀让许多人大喊吃不消,位于非洲的津巴布韦,感触绝对特别深,一张面额1000万津巴布韦币的纸钞,只能换到美金1.5元,而在津巴布韦买一只鸡要1300万津巴布韦币,游民至少要捡两个月的垃圾,加上不吃不喝才能买到一只鸡。
津巴布韦的垃圾场上来了许多街头游民,没钱买东西吃他们只好自力救济,身体还算硬朗的游民。
一个月还能攒上津巴布韦币2000万,但像一名体弱多病的苏菲亚,变卖的东西一个月才赚上100元津巴布韦币。
拾荒者苏菲亚说:“政府补助金根本不够用,我只好捡垃圾,赚钱付房租,好有个睡觉的地方。
”一张面额一千万津巴布韦币纸钞,才折合1.5美元,当地去年11月份通货膨胀为24447%,短短3个多月,通胀已是当时三倍,来到66000%。
超市中的洋芋片,一包将近500万津巴布韦币,结果还是抢光光,据说500万津巴布韦币,还是上个月的价钱,目前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当地的通货膨胀,让民众苦不堪言,政府束手无策,只会箝制媒体自由,例如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就遭津巴布韦政府拒绝采访报导,这段难得的津巴布韦实录,还是透过可靠消息来源,协助采访才完成,国际社会也才得以知悉津巴布韦问题的冰山一角。
结合案例,请你分析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3.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津巴布韦政府如何解决其通胀问题的?答:1. 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经济学原理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2010年11月09日1、若某产品市场有A 与B 两类消费者,其人数共100人,其中A 类有25人,B 类有75人,设每个A 类消费者皆相同,每个B 类消费者也相同,但每个A 类消费者的消费量是每个B 类消费者的2倍,如果A 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4,而B 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则整个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多少。
解:个人需求弹性与市场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可以视为各个消费者占市场需求量的份额乘其需求弹性之和,因此假设A 类消费者每个人的消费量是q ,而B 类消费者每个人的消费量是0.5q ,则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为dB dA de q q q e q q q E)5.0(7525)5.0(75)5.0(752525+++=上式中dA e 代表A 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价格弹性,dB e 代表B 类消费者个人的需求价格弹性。
将相关数值代入,最后的结果为1.52、考虑需求函数Q=Ap -b (A 和b 都大于0且b 前面有负号) (1)求反需求函数p(Q)。
(2)计算需求的价格弹性。
(3)b 值为多少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b 值为多少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4)证明反需求函数与边际收益函数之比p(Q)/MR(Q)独立于Q 。
解:(1)因为需求函数为Q=Ap -b 所以反需求函数为b QA Q P 1)()(=(2)需求价格弹性为b APb APdPdQ Q P Eb b d=--=-=--+11)((3)当b>1时,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当0<b<1时,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4)因为总收益bb QA PQ TR 111-==所以边际收益bb QA bdQ dTR MR 11)11(--==所以1111)11()()(1111-=-=-=--b b b QA bQ A Q MR Q P bbbb显然这一结果与Q 无关。
3、设某人对X 商品和Y 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 MUx=20-2X 且商品X 的价格Px=2 MUy=40-8Y 且商品y 的价格Py=4这个人现有24元,为达到消费者均衡,这个人该如何购买商品X 和Y?解: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一定收入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商品与劳务的消费,使总效用达到最大值的情形。
宏微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20小题,每小题3分)1.IS-LM模型研究的是:()A.在利息率与投资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C.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影响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2.当价格上升时,吉分品的需求是()A.减少B.上升C.不确定D.不变3.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A.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B.成本递减规律C.存在政府决定D.失业率高4.无谓损失就是()。
A.消费者剩余的减少B.生产者剩余的减少C.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不到的部分D.生产者剩余的增加5.如果在需求曲线上有一点,Ed=2, P=20元,则MR为()A.30 元B.10 元C.60 元D.—10 兀6.己知某国的资本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2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为1500亿美元,则该国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OA.2000亿美元和500亿美元B.7000亿美元和5500亿美元C.2000亿美元和1500亿美元D.7000亿美元和3500亿美元7.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A.折旧B.直接税C.间接税D.进出8.凯恩斯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区别,不包括()。
A.否定供给创造需求B.否定充分就业C.否定货币数量说D.否定总供给等于总需求9.生产函数q=10K0. 7L0. 8表明()A.规模报酬递增B.规模报酬递减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报酬不能确定10.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价格总水平上升将导致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LM 曲线上的一点()A.右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B.向左移动到另一条LM曲线上C.沿原LM曲线向上方移动D.沿原LM曲线向下方移动11.某企业有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1 000万,折旧率6%;银行长期贷款100 万,年利率5%;生产工人工资总额120万;管理人员工资10万;原料、材料、动力费用1 500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
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非洲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的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至U 2008年4 月4日,继2008年1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发行最大面值为 1000万津元后,又发行了当今世界上面额最大的 2.5亿津元纸币,可是仍旧有人提议要发行更高面值的货币。
在津巴布韦,人们对货币的使用早已不是论张,而是论“堆”
或者用秤来“称量”。
被称之为津巴布韦化。
津巴布韦的物价越来越高,钱却是越来越薄,通货膨胀让许多人大喊吃不消,位于非洲的津巴布韦,感触绝对特别深,一张面额1000万津巴布韦币的纸钞,只能换到美金1.5元,而在津巴布韦买一只鸡要 1300万津巴布韦币,游民至少要捡两个月的垃圾,加上不吃不喝才能买到一只鸡。
津巴布韦的垃圾场上来了许多街头游民,没钱买东西吃他们只好自力救济,身体还算硬朗的游民。
一个月还能攒上津巴布韦币2000万,但像一名体弱多病的苏菲亚,变卖的东西一个月才赚上 100元津巴布韦币。
拾荒者苏菲亚说:“政府补助金根本不够用,我只好捡垃圾,赚钱付房租,好有个睡觉的地方。
”一张面额一千万津巴布韦币
纸钞,才折合1.5美元,当地去年11月份通货膨胀为24447%短短3个多月,通胀已是当时三倍,来到 66000% 超市中的洋芋片,一包将近500万津巴布韦币,结果还是抢光光,据说500万津巴布韦币,还是上个月的价钱,目前价格已经翻了一倍,当地的通货膨胀,让民众苦不堪言,政府束手无策,只会箝制媒体自由,例如美国有线电
视新闻网就遭津巴布韦政府拒绝采访报导,这段难得的津巴布韦实录,还是透过可靠消息来源,协助采访才完成,国际社会也才得以知悉津巴布韦问题的冰山一角。
结合案例,请你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1. 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如何治理通货膨胀?津巴布韦政府如何解决其通胀问题的?
答:
1. 通货膨胀指的是由于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
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三种:
一是币值标准变化,或者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
这是一种货币现象。
实际上通货膨胀从表面上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一是供求失衡导致的交换价格大于生产价格的现象那么这只是一种暂时的通货膨胀现象,等到供求平衡以后,价格就会回到以前的生产价格上;货币政策对上面两种现象有效,最后一种是财富重新分配导致的通货膨胀,
这通常表现为成本上升型。
由于货币只是财富的影子,其本身并不是财富,因此货币政策对此一般无效。
2. 津巴布韦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1)历史遗留的难题事实上,津新一轮土改开始以来,就一直牵动着国际社会,特别是南部非洲和欧洲国家的神经。
它重新揭开了整个南部非洲黑人心头的一个久未愈合的历史伤疤:土地分配的不公。
(2)土改引起诸多连锁反应
2008年3月因为津总统选举观察员问题而爆发。
欧盟国家要求充当选举观察团领袖遭到拒绝,同时,欧盟国家
还指责津政府在选举期间“煽动政治暴力”,于是,他们对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3. 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般是通货紧缩和收入政策。
通货紧缩就是从流通中回笼一部分过多的纸币,通常采用的办法是:
①增加税收。
②提高贴现率和减少信贷总额。
通过这些办法抑制总需求,使之接近于总供给,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收入政策主要是通过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来抑制通货膨胀,采用的办法主要是:
①颁布价格指导线。
②以减税等手段刺激企业实行低价。
③对工资、物价实行强制性的控制或管理。
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措施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措施的目的不在于从根本上抑制或消除通货膨胀,而只是把它作为对通货膨胀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的一种
手段;因此,其结果不但不能真正抑制或消除通货膨胀,相反却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面对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的局势,政府是如何应对的呢?首先在通胀初期,政府选择印制更多的钞票,显然,这加剧了通胀的形式。
津巴布韦政府在后来才去一些正面措施,但是在局面难以控制的情况下,这些措施都没有起作用。
例如,2007年6月,津巴布韦政府曾经下令要求将产品价格减半以抑制通货膨胀,但是这反而引起了恐慌,使情况
政府应对该国的通胀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加印钞票是不明智的做法。
加印钞票是恶性循环的重要原因。
措施一,抑制总供给,确定工资,以限制工资的上涨。
实行对物价的管制,颁布法令,强行规定工资、物价的涨幅。
政府还应以税收为惩罚手段来限制工资的增长。
措施二,弓I进外汇,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空间的使用。
允许国外货币在国内流通,能有效缓解资金不足和币值不稳。
等到市场繁荣、经济稳定时候在调整政策也不迟。
措施三,发放国债,
对内对外引进资金。
面对通胀,政府应该从国情出发,还必需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去分析导致通胀的机制和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