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结项评审获奖名单(财政系统类)的通知

合集下载

2019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发展理论、标准化平台及其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 聂普焱(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项目的整体协调)2. 刘华(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系统策划,方法和标准研制,推广应用)3. 伍文虹(高工、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项目策划和实施,开展了项目认证模式的研究和确定,主要标准的研究,标签的设计和商标申请,认证文件体系的建设,专利的研发和编写,项目的具体应用)4. 王婵(讲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系统文件的编制,参与平台建设,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编写,环境产品声明报告、碳足迹和水足迹报告的编制,项目的具体应用)5.陈洪江(工程师、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广东省节能减排标准化促进会、主要标准的研究,专利的研发和编写,平台建设,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编写,项目的具体应用)6. 陈有华(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绿色报告研)7. 杨永聪(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绿色报告研究)8. 崔婷(讲师、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系统文件的编制,参与平台建设,生命周期评价报告的编写,环境产品声明报告、碳足迹和水足迹报告的编制,项目的具体应用)9. 文晓巍(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10.申明浩(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质量绿色发展理论研究)项目简介(1)建立了一整套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在分析了绿色金融促进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基础上,以标准引领和规范的方式,通过成立标准化社会团体,建立了以社会团体发布团体标准的方式搭建了标准化服务平台开展相关工作。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5.李启锐(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贡献:该完成人为云计算环境下作业优化调度负责人之一,结合M/M/n队列理论,构建了细粒度的云计算系统模型,设计了基于强化学习的随机作业优化调度;对项目的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离群点检测技术以及云计算环境下基于细粒度云模型和强化学习的随机作业优化调度机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0.赵俊峰(职称:未取得。工作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贡献:参与项目乙烯裂解炉炉管外表面非接触式智能测温成套装置设计和测试,也是乙烯裂解炉炉管智能结焦诊断与预测智能算法设计人之一;对项目的基于激光同步测距的温度甄别技术、基于DBSCAN的炉管TMT计量方法以及融合结焦时间因子的ABC-ANFIS-CIF结焦预测技术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7.邱金波(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贡献:项目乙烯裂解炉炉管外表面非接触式智能测温成套装置主要设计人和测试人之一,参与研制了智能测温仪和炉管智能结焦诊断软件系统;对项目的基于双相同步的智能测温仪控制技术、基于NCS和DCNN的重管识别技术以及炉管智能结焦诊断软件系统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6.毛远洪(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完成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主要贡献:参与设计项目炉管外表面测温和炉管结焦诊断专家知识库,参与制订与实施智能测温仪运行轨道等现场改造方案和推广应用方案;对项目的炉管重管识别、炉管结焦诊断与预测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8.张清华(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贡献:参与设计了项目乙烯裂解炉炉炉管外表面测温和炉管结焦诊断专家知识库;对项目的炉管重管识别技术、炉管结焦诊断技术做出了创新性贡献。)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螺旋糊精包结载体的绿色高效制备及应用主要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广州海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亨盛维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广州潮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华汇生物实业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 罗志刚职称:教授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重要贡献:知识产权1-3,5-10,论文1-10的主要贡献者。

2. 程建华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重要贡献:“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直链淀粉包结载体的绿色高效制备及应用”的主要贡献者3. 佘林荣职称:未取得完成单位:广东亨盛维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东亨盛维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重要贡献:“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直链淀粉包结载体的绿色高效制备及应用”的主要贡献者4. 李小林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完成单位:广州海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州海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重要贡献:知识产权4的主要贡献者5. 王萍萍职称:未取得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重要贡献:论文专著1,2,“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直链淀粉包结载体的绿色高效制备及应用”的主要贡献者6. 齐亮职称:未取得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重要贡献:论文专著5,6的主要贡献者7. 郭斯龙职称:未取得完成单位:广东亨盛维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东亨盛维嘉食品工业有限公司重要贡献:“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直链淀粉包结载体的绿色高效制备及应用”的主要贡献者项目简介本项目属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涉及新型包结载体的制备及应用技术。

针对目前直链淀粉制备工艺繁杂、环境污染大、包结效率低、包合反应条件苛刻及应用效果差等问题,以淀粉为原料,采用均相酶解脱支协同梯度醇沉技术,研制出具有得率高、包结能力强、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特定分子量的直链淀粉——螺旋糊精的绿色高效制备技术,开发出螺旋糊精包合无机小分子(微量元素)及有机小分子(脂溶性营养素)制备高附加值、高稳态化营养素的方法,创建了以负载脂溶性营养素螺旋糊精双功能纳米颗粒为稳定剂构建具有物理和氧化稳定性的皮克林乳液。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格式)项目名称能源矿迹地生态重建及综合利用创新与示范主要完成单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林诚(副教授、工作单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完成单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主要贡献:总负责人,侧重于露天矿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工程实施管理,组织总结材料。

)2.林思诚(研究员、工作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完成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主要贡献:项目技术负责人,能源矿迹地的生态修复技术,高岭土矿迹生态恢复技研究。

)3.万勇(教授、工作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贡献:技术成果梳理与提升)4.冯光钦(教授级高工、工作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完成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主要贡献:植被重建技术项目试验与研究,项目技术总结)5.罗玉波(副教授、工作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贡献:技术成果整理与汇总)6.吴华青(高工、工作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完成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主要贡献:主要参加能源矿迹地的生态修复技术,高岭土矿迹生态恢复技研究项目的资料收集工作)7.吴超文(工作单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完成单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主要贡献:负责项目工程的实施管理。

)8.林明辉(高工、工作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完成单位: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主要贡献:主要参与能源矿迹地的生态修复技术,高岭土矿迹生态恢复技研究,项目资料收集整理。

)9.王志敏(讲师、工作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主要贡献:主要矿迹地的生态修复技术、高岭土矿迹生态恢复技术的理论研究)10.黄倚平(工作单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完成单位:茂名市露天矿生态公园管理处、主要贡献:负责收集汇总整个项目的资料,以及该项目的申报过程管理与跟踪。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 开发冷却塔热力性能高精度在线测试及分析系统,能全面评价冷却塔的性能;实时监测每个采集模块运行是否正常、每个参数的实时变化曲线,保证了数据准确性;在线计算出不同时间段的冷却塔进出风空气焓值,环境空气焓值,进风风量,冷却数和冷却能力,能够呈现塔进出空气温湿度场、风速场和塔底水温度场。最后通过多个时间段的冷却塔参数拟合出冷却塔的刘易斯数和填料特性修正系数;
1.6成果简介要向社会公开
本技术成果通过研发暗藏式离心鼓风冷却塔在高难度全隐蔽城市地下空间的应用,解决了冷却塔用地、节能、节水、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的问题。依靠塔的离心风机,强行把塔外的冷空气经塔的进风道送入塔内,而需冷却的介质则由布水系统均匀分布到各个喷头中,通过喷头使介质均匀洒在填料上,与进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湿热空气再经冷却塔收水器收水处理后排出塔外,冷却后的介质则汇集后进入集水盘。实现了投资省,环境适宜性强,土建施工投资低,占地省,城市地下空间,空间利用率极高。
6.杨林(其他、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系统设计)
7.何文锋(其他、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州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研发、系统设计)
8.卢智涛(副高、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理论研究与分析)
9.罗文海(副高、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理论研究与分析)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项目旨在研发暗藏式离心鼓风冷却塔在高难度全隐蔽城市地下空间应用技术,解决冷却塔用地、节能、节水、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的问题。实现了投资省,环境适宜性强,土建施工投资低,占地省,城市地下空间,空间利用率极高
1.3 主要论点与论据
1、在高难度全隐蔽地下空间应用研究
1)利用地下空间排风低焓值风进行冷回收 ,根据地下空间排风温度数据计算,冷却塔的出水温度约可降低1-3°C,减少冷水机组的运行能耗10%~20%,实现节能降耗;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专利7:<空气源热泵结合小温差换热末端的热泵空调系统>(ZL201310192858.8)
专利8:<热水器控制方法、热水器控制器及热水器>(ZL201611021547.5)
专利9:<基于TRNSYS的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模型及建模方法>(ZL201510612922.2)
专利10:<一种多联式空调冷热水多功能系统>(ZL200910040691.7)
论文3:Investigation of annual energy performance of a VWV ai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论文4:我国空气源热泵供热现状、技术及政策
论文5:关于住宅用空气源热泵空调、供暖与热水设计要素的思考
论文6:空气源热泵新型除霜技术及智能除霜策略
专利优秀奖1项
7.阎杰(工程师、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贡献:
创新点3和4的主要完成人,提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能效分析、负荷巡航和热量输送链控制优化技术的组合应用,解决传统供暖系统能效测量中传感器众多、价格昂贵、精度不易保证等难题,攻克了循环水流量自适应智能匹配控制技术等难题,并将之转化到产品的实际应用中去,为本项目申请了多项专利。
(4)首创的大数据云平台能源管理技术,更可靠、便捷地提供舒适、节能的运行方案。通过系统运行、优化和维护一体的云端节能托管大数据能源管理云平台,解决海量设备接入、管理和大数据分析难题,不仅节省了人工、硬件的投入成本,也通过智能算法提高了能效分析系统计算结果的精度与准确性,为节能策略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项目获授权海外专利2件,中国发明专利57件,实用新型专利51件,外观设计1 件,2项核心专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主持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发表相关文章23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际上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实现高效率、宽环温和高水温集中供暖工程领域的空白,实现了超低温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设计的突破,经院士及多名领域内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一致认为项目所含技术成果创新性显著,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核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广东省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广东省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广东省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9.02.01•【字号】粤财办函〔2019〕50号•【施行日期】2019.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综合规定正文广东省财政厅关于2019年广东省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立项申报的通知粤财办函〔2019〕50号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省有关单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财政工作在推动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中的重要作用,突出发挥财政科研职能作用,围绕财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对财政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全面系统研究,按照《广东省财政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开展2019年广东省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立项申报事项通知如下:一、课题说明本通知所称“自主参与课题”是指由符合申报条件的课题研究团队,按照立项原则有关要求,根据省财政科研所发布的研究范围,立足财政自行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的课题。

二、申报条件(一)全省财政系统和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课题研究团队均可申报,鼓励财政实务工作者与理论研究人员组成联合课题组申报;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和省财政厅各处室(单位)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和业务研究情况,原则上要求至少报送一个选题。

(二)课题负责人须具有中级经济(会计)以上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职务。

主要研究人员应从事财经领域实务工作,或具备较为扎实的财经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

三、研究范围请围绕下述研究范围,立足财政工作实际及自身研究方向,自行确定研究选题进行申报。

选题不局限于所列范围,申报人可结合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立足财政改革创新、财政政策等角度自行选题申报。

(一)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植物新品种权2:弘恢2008(CNA20121345.4)
品种1:万金优133(粤审稻2006038)
品种2:万金优136(桂审稻2007034)
品种3:万金优322(粤审稻2008033)
品种4:万金优2008(粤审稻2008043)
品种5:万金优15(琼审稻2009003)
品种6:万金优802(琼审稻2010010)
1、项目突破了当时主导不育系存在的种子质量差、抗性弱、品质不优的技术瓶颈,实现了华南弱感光型杂交晚籼不育系的转型升级。万金A是通过人工制保(博B//金23B/澳洲袋鼠占)并与印尼水田谷胞质不育系优IA回交转育而成的互作弱感光型籼稻不育系。地理远缘种质澳洲袋鼠占米质特优、抗白叶枯病、理想株型;金23B米质较优,粒型较长、异交率高、丰产性好;博B配合力好、带互作感光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实现多亲优异基因的聚合。育成的万金A稻米外观及食味品质佳,综合评价达国标优质三级,对广东白叶枯优势致病IV型菌为中抗,柱头总外露率和不闭颖率分别为81.6%和1.2%,大面积制种亩产达250公斤以上,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同类型主导不育系博A。
2019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项目名称
互作弱感光型优质高产籼稻不育系万金A及其组合的选育与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天弘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郭建夫(研究员、广东海洋大学、作为万金A的主要选育人,参与该项目研究的全过程,负责育种计划的设计实施、组合测配、优势鉴定、协调课题组成员的分工与协作)
论文6:华南杂交稻亲本间产量配合力评价与分子标记鉴定
论文7:华南杂交稻亲本米质性状配合力的SSR标记鉴定
论文8:华南晚籼型杂交稻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公布2019年度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结项评审获奖名单(财政
系统类)的通知
(粤财办函〔2020〕15号)
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各县(市、区)财政局,厅各处室及所属单位:根据《广东省财政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省财政科学研究所邀请专家对2019年度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财政系统类)进行了评审验收,最终评出一等次课题3个、二等次课题4个、三等次课题13个,现将评审获奖结果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希望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能够继续积极参与财政科研活动,围绕全省财政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研究,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全省财政改革发展实践建言献策。

附件:2019年度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结项评审获奖名单(财政系统类)
广东省财政厅
2020年4月26日
附件
2019年度财政科研自主参与课题结项评审获奖名单
(财政系统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