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_三十年代的大危机
30年代经济危机 课件

加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和政愤治怒危的机工:人社砸会碎动工荡厂(的阶玻级璃矛盾 加剧),法西斯主义泛滥,资产阶 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政治危机) . ------从局部看
纳粹独裁希特勒在发表演讲
大危机的政治影响
各国社会 矛盾激化
各国之间 矛盾激化
各国与殖 民地矛盾激化
社会危机
法西斯上台
国际局势紧张
战争危险
三、应对经济危机
1、胡佛的反危机政策——“自 由放任”政策
在19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 的胡佛是一位“自由放任” 经济政策的坚定支持者,他 在竞选时的口号十分鼓舞人 心。他说:“如果我当选, 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 鸡,家家有一辆汽车”。
——《大国崛起·美国》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 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 ”。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1、美国的虚假“繁荣”
【合作探究】1: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虚假“繁荣”的
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
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生活艰难
①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经济大国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和形成
认真思考:为什么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从美国 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提示:从 ①美国的经济地位; ②世界市场等角度思考
阅读材料,总结1929年经济危机的特点。
材料1:从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了 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并影响到所有的经济部门。
材料一: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 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 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 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摘要:30年代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空前严重的危机,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与世界市场相对缩小、世界贸易增长有限的矛盾是酿成30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动因。
美国在危机前以及危机到来时的不合理政策以及美苏之间的关系也是重要的原因。
关键字:大危机;全球化;多边自由贸易体系;经济民族主义;金本位;;自由放任;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持续最久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地跌落,这一天成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并触发了美国经济危机。
之后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农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人濒临破产。
几十年来,国内外经济学家对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①施皮特沃夫认为是投资过度,②凯恩斯认为危机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③与此同时,罗宾斯认为危机之发生是由于工人的工资过高而使产业家无利可图所致。
④加尔布雷斯认为生产力的提高与消费水准的提高太不相称是大危机的主要原因。
⑤斯文尼尔森认为大危机是经济结构不稳定的结果。
⑥汉森较为明智地看到大危机是经济长期停滞的结果。
⑦罗斯巴德则别出心裁地指出,大危机是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所引起。
⑧弗雷德曼认定政府货币政策的失误导致了大危机。
⑨萨缪尔森则指出,大危机不过是一系列历史的偶然事件的结果,当然还有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观点: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下面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加以简单介绍。
1、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商业循环、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就业、工资和物价等主要经济衡量指标的总体水平波动。
30年代的大危机(课件+教案+练习)

危机的启示
·危机与繁荣相关,居安思危。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应对经济危机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构 建和谐世界。 ……
(即社会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需要多少就生产 多少); 但是另一方面私有制使生产资料(土地、厂 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又都集中在少数资 本家手中,而资本家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根本不 顾社会需要进行生产,而是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 这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出现矛盾。
通过材料回答 ,生产和消费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①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生产过剩
相对购买 力的过剩
②多数消费者(无产者)工资低, 缺乏购买力 ③产品卖不出,积压、显得过剩
我来说影响
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美国: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示威游行 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矛盾尖锐,政局 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办法。 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 德国:工人罢工接连,法西斯乘机得势 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日本:军国主义迅速抬头 德、意、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 欧亚战争策源地。
材料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工人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 财富高度集中到资本家手里
贫富悬殊
生产能力增长
消费能力不足
生产与消费矛盾 20年代产品相对过剩
分期付款 刺激消费
汽车、收音机……按月分期付款。 有的农场主赊购的拖拉机已经用坏,还 没付清赊购的钱。 有的家具店对年青的新婚夫妇说: “分期付款,你负责打扮姑娘,我们来布 置新房。” 殡仪馆也登起广告:“分期付款,人 死了,我们来负责料理后事。”
分期付款最初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美国经济 的发展和繁荣。
但当分期付款过度发展后,造成经济“繁 荣”的假象,这就为经济危机埋下重大的隐 患。
2.3.1《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课件 (共26张ppt)

增加就业、刺激消 费、稳定社会秩序
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 法》、《公平劳动标准法》 缓和劳资矛盾 失业保险、养老金、和救 版权所有济制度《社会保险法》
稳定社会,早日摆 脱危机
新政的影响
直接影响:
1、使美国度过了 经济危机,推动了 经济的发展。
渡过难关 重新回升(1939 ) 彻底摆脱(二战)
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 改革
版权所有-
罗斯福新政
NEW DEAL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
版权所有-
学测要求: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版权所有-
据统计,到1933年初,美国银行倒 闭事件已经上升到五千五百家,有九 百万储户失去了自己的存款。1933年 3月3日,就是新任总统罗斯福宣誓就 职的前一天,全国已有32个州的银行 全部关闭,整个金融系统瘫痪,人们 手拿支票,却无法兑现。
版权所有-
阶段目标
措施
主要内容
1933年3月《紧急银行法》 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 控制、增发钞票,美元贬 值
作用
恢复银行信用 安定人心(政府给 银行担保)、刺激 了出口
特点
第一阶段 整顿金融业 (1933年3 月-1935年 初) 采取应 急措施,结 调整农业 束混乱状态, 稳定人心 恢复工业
1933年5月《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成立农业调整署,农民减 耕减产,政府补贴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国 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 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 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 届的美国总统(1933统; 他被人们喻为“狮子” 版权所有 1945) ; 和“狐狸”
三十年代大危机解读

乔治通过分期付款的方 式购买了一辆福特轿车。 经同事介绍,最近有一只 股票涨势很好,乔治做起 了发财梦,但手头没有多 余的钱,于是他决定 ( 贷款)买股票……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股票 投机带来什么问题?
股市泡沫严重
Dream 3: 1929.10.24 I want to die!
这天,乔治经历了他 自出生以来最最绝望 的一天,而几乎全体 美国人与他有相同的 感受,人们都称这天 为“黑色星期四”。
资料1: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生产方式不断改进。 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它所采用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使生产一台车的时间由14小时减少为1.5小时。在当 时的美国,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成为身份 和地位的象征。 从资料1中,你能看到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怎样的?
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人们对源自车的态度又如何?美国经济的繁荣
Dream 1: 1924.2.1 I want a car!
乔治赶上了好时机,家庭 收入稳步增加,他想多存 一些钱为家庭添置一辆车。
一战后短暂萧条后,美国经 济出现十年经济繁荣景象。
1.表现 资料1 资料2:美国1919年国 民生产总值为742亿美 元增长到1929年达到 1031亿美元。
”的农产品堆积如山,使100余万农户破产。
请根据材料和阅读卡( a.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41页),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经济危机的表现 b.企业破产 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 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 d.失业人数激增
经济危机的蔓延
乔治想向在英国的表弟借钱,却得知表弟在 英国也因为经济危机而失业了…… 这说明了什么?
这场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国,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结合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思考:为什么经济危机会迅 速蔓延并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人民版高三历史选修3_学术观点: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学术观点: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30年代大危机的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除了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基本的矛盾外,一战后的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也与危机的爆发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1)战后科技的发展和垄断资本程度的提高,使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各生产部门之间的种种矛盾和不平衡状态加深。
这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贫富差距的加大,有限的大众购买力与高比率的投资能力二者之间的矛盾直接促成生产过剩危机的来临;另一方面,工农业发展不平衡加剧,工业飞速发展,农业处于慢性危机,即使是工业部门的开工也严重不足,国际上滞销的农产品、初级工业产品越来越多,这些都为危机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战后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极不平衡。
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各国的债权国,雄踞世界金融霸主宝座,而且,在海外有大量的投资贷款,这就使世界经济严重依赖美国这根支柱,所以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迅速波及他国,世界经济很快受到巨大冲击。
(3)经济繁荣使地产和股票的投机活动空前猖獗,极大地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使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不可避免。
由于危机根源的特殊性,这次经济危机前所未有。
这次危机生产下降幅度之大、危机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是这次危机的基本特点。
1/ 1。
第2单元第3课30年代的大危机优质课件PPT

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政治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2021/02/01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13
这场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有什么?
1、这场危机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 面,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使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导 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的实质
①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生产过剩
相对购买力 的过剩
②多数消费者(无产者)工资低, 缺乏购买力
③产品卖不出,积压、显得过剩
最早的经济危机发生于哪个国家?在何时?这次 经济危机首先发生于哪个国家?
英国;1825年;
美2国021/02(/01 一战后的1929年)
12
经济危机的影响:
2、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摆脱危机,千方
百计寻找出路: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
暂时缓和了危机,而德、日建立了法西斯
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
2021/02/01
14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XX月XX日
感谢您的观看!本教学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和丰富性,更适合学习需要和特点。为了 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下载后可以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缩减了2/3
7
P42这段对话显示出了什么社会问题?
反映了经济危机期间非常矛盾的现象:
一方面是工人失业,没有钱买煤生火取暖,
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煤堆积如山,造成浪
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危机的本质
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30年代的大危机》 课件+教学设计和同步测试含解析-1

《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潜在危机,尝试分析为什么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
2.结合数据、资料和图片等资料,列举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和影响,形成对20世纪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初步认识。
3.通过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危机”的相互交替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历史的能力。
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2.难点:经济危机的实质、“大危机”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运用数据、史料、图片、文本等资料进行设问,采用对比、观察、阅读等方法进行询问和探讨,逐渐引领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和理解历史,形成分析历史问题和现象的思维方法。
梳理知识了解危机象?(补充:经济危机中的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2)阅读课本P42经济危机期间,母女对话,思考:你是怎样理解这段对话的?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资本家为什么不把商品廉价卖给工人,却宁愿大量销毁呢?是不是煤、牛奶、棉花……真的“多得用不完了”,力。
补充部分史料,带领学生重现历史事实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完成对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
同时,突破了难点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1)围绕课题,展开学习。
本课时的主题是“大危机”,以始于美国、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为典型,介绍了“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危机的表现、特征、危害、实质及影响,同时也从经济角度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曾遭受过的挫折。
从课题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始终围绕危机展开,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有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在“角色选择,讨论影响”环节突出主题“大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顾1929—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国 家,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美国有 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全铲倒在地;密西 西比河漂满牛奶;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 豆烧毁或倒入大海;丹麦毁灭了11700头 牲畜。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第1课时
资本主义国家短暂的经济繁荣
1.主要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获得暂时的和平与安定。 回顾: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 域,整个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观。 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
2.表现:
经历了短暂的战后萧条,美国经济开始腾飞,出 现了长达十年的经济繁荣景象,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 高,电气、钢铁、建筑等行业出现高涨局面。
从表面上看,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表面 繁荣,但潜藏危机,请问危机何在?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产量猛增
人民相对贫困
贫富差距 过大
股票投机 过度
过度信贷 消费 生产的社会 化与生产资 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经济危机
市场供需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2.爆发:
1929年,股价被哄抬 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程 度,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 到严重冲击。10月24日, 美国华尔街股市形势急转 直下,股价狂跌。股票交 易所里掀起抛售股票的狂 潮,股市崩溃。这一天被 称为“黑色星期四”。短 短几天内,股票价格连续 暴跌,繁荣景象化为乌有, 经济危机全面来袭。
德国的失业者在领取供应汤
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农场主销毁剩余牛奶
一 家 人 的 住 处
这位32岁的母 亲卖掉了房子和服 饰,以便全家七个 孩子能有吃的。全 家只能吃捡来的蔬 菜度日。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4.影响:
①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 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 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恶化。
请运用上面的资料,归纳经济危机的三个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你是怎样理解这段对话的?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产的煤太多了卖不出去,导致工人失业,于是没有钱 买煤。说明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
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 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 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 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 被杀死。
时间: 1929——1933年 开始的国家: 美国
开始的标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 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和取得股息的有 价证券。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有价格能买卖,就因 为拿着它可以向公司领取一定的股息。股票通常在证券交 易所进行买卖。股票价格与股票票面金额不一致。经济繁 荣时期,买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经济危机时期, 卖出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股票主要有融资等功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 企 业生产停滞而其股票热卖,则多为炒作,纯属泡沫。
3.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危机重创了美国,并迅速席卷了整 涉及范围特别广个资本主义世界,引起了工业、农 业、商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危机;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破坏性特别大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 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 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翻译右侧图片中求职牌 上的文字,体会失业者的困 苦生活、焦急心情和就业的 艰难程度。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 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 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 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 仅需要一份工作。
结合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讨论一下:为什么经济危 机会迅速蔓延并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 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强,经济联系日益 紧密。
(不是卖不完,而是买不起)
30年代的大危机
1.原因:
①生产相对过剩:商品的极大丰富并不代表人人可以消费 得起。当生产能力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时,就造成了 “过剩”和积压。
②分期付款:20年代后期,美国汽车工业和建筑业出现停 滞迹象。为鼓励人们消费,政府大力提倡分期付款。 1926年,美国市场上约有70%的汽车是人们以分期付款 的形式购买的。 ③股市泡沫严重:政府大力提倡贷款购买股票等超前消费 方式。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翁”的口号下,越来越 多的人参与股票等投机活动,股票上市量猛增,股价大 幅度提高。
经济危机——指的是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 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 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 矛盾──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 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经济大危机之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 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 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 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 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 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追 求利润,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 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进 而导致经济危机。
②各国为摆脱困境,纷纷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商品,不 仅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还进一 步恶化了国际关系。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经 济 危 机
e.社会动荡不安,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
说一说,左 侧图片中的年轻 人想做什么事情。 你认为他会成功 吗?说明你的理 由。
图中年轻人想低价卖掉他的汽车。他不会成功。理由: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引起了工业、农业、商业、 金融业等行业的危机,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人民的生 活十分困难,所以即使该年轻人低价售车也不会有人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