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大危机》开辟新的发展道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2.3.1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

浙江省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人教版上册2.3.1 30年代的大危机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30年代的大危机2.教学年级和班级:浙江省九年级3.授课时间:2课时4.教学时数:90分钟二、核心素养目标1. 理解并分析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2. 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和意义,认识其对美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 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4. 提升史料实证能力,学会运用 multipage、mindmap 等工具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5. 培养批判思维,对30年代大危机及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 重点:理解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经济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及其影响。
解决办法:通过时间轴、数据图表等方式,直观展示大危机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危机的根源和影响。
2. 重点: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解决办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新政的实际运作,理解其对美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3. 难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解决办法: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4. 难点: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
解决办法:利用multipage、mindmap等工具,对相关历史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升学生史料实证能力。
5. 难点:批判思维的培养。
解决办法: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对30年代大危机及相关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资源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白板等。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历史与社会课程网站等。
3. 信息化资源:相关历史视频资料、图片素材、文档资料等。
4. 教学手段: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时间轴展示、数据图表分析等。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新课件

蔡元培
5、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孔子
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李大钊
儒家学说要求臣民忠于君主,儿子服从父亲,
妻子顺从丈夫,把人变成了奴隶,是民主和科学的
大敌。
——人教版九年级上教材
p47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儒家学说?
民主 科学
鲁
迅
陈
李
独 秀
大 蔡钊 元
培
辜鸿铭
4、新文化阵营
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CHINA ——1919
➢社会花絮
快报1: “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
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
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爸爸!你一定要 强迫我,我便只有自杀了!”
5.影响
使土耳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变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成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工业增长
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使土耳其成 身着西装,在女儿婚礼
为令人尊敬的现代文明国家。
上跳舞的凯末尔
你是如何认识上述两方观点的?帽子之争反映了土耳 其改革中怎样的一种现象?
凯末尔认为应该从穿着等方面全面地西化,反对凯 末尔西化措施的人则认为服饰穿着的西化并不重要。实际 上,服饰改革体现着时代的变化,是政治变革的成果之一, 有利于改变社会风俗,促进社会进步。
知识梳理
1.经济方面
凯末尔改革
①背景
政治上获得独立的土耳其, 到处是一片国敝民穷的景象,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战前 还低。
②内容
打破了轻视工业和贸易 的传统观念,颁布了一系列 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利用国 家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并 积极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30年代的大危机

从材料看出,繁荣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一)爆发原因
①原因:
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
表现: 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活动过度; 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
②导火线:
股市崩溃,股价狂跌
(二)爆发、表现和特点
(1)爆发: 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生产能力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造成商品“过 剩”和积压《主要原因》;为鼓励消费,大力提 倡分期付款政府,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人们 热衷于股票等投机活动,股价被哄抬,增加了金 融市场的不稳定,掀起抛售股票的狂潮,引发经 济危机。
• 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产 品积压、生活困苦
• 特点:时间长、破坏性强、范围广
• 影响: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缩减,国际关 系恶化;也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 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的相对过剩
30年代的大危机
经济危机前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
““2世美0界国年最方代高式美水 ,国准 独街的 一头生 无活 二的” !宣”传画
一战后十年美国经济 繁荣表现在哪里呢?
汽车长龙
电气业
建筑业
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荣?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技发明及先进生 产方式的影响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美国的影响 三、战后世界相对和平与安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 速的发展。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 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 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 约。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
持续繁荣
思考1:有人说“柯立芝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你 如何理解这句话?
资料: 20世纪20年代,汽车的生产方式不断改 进。以福特汽车公司为例,它所采用的流水线生 产方式,使生产一台车的时间由14小时减少到 1.5小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31《30年代的大危机》教案.docx

《30年代的大危机》教案课题《30年代的大危机》单元第二单元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九年级上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对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的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潜在危机,尝试分析为什么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
重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表现、特点及影响。
难点经济危机的实质、“大危机”的影响。
学法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929年,胡佛总统在他的就职演讲中称:“我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
'‘ “我们的生活已经达到世界历史上的新高度,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有保障了” 可是,短短八个月后,美国却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从“你必须排队才能挤到窗口跳下去。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究竟是因为什么呢?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阅读单元页与课引言文字,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把大背景向学生稍作介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短暂的经济繁荣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解读材料,预计能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的答案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从事实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形成了论证俄国的经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影济实力比较响?弱,落后于其想一想,美国为什么会出现20年代的繁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他的资本主义荣?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国家一战后相对稳定和平的局势提供了极好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的条件;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是最重要的原看法因。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新的发展道路教学课件

中共“一大”会址
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
“一大”会址 内景
中国共产党 “一大”部分 代表
你知道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建党纪念日:7.1 党的诞生日:7.23
中共一大主要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 ②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④要求党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 ⑤设立中央局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选举陈独秀为中 央局书记。
组织基础
程
义
二大制纲 (1922年)
4、共产国际的帮助
外部条件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使中国正在寻求救国真理 的先进分子,将眼光从西方转向俄国,中国人 开始认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吸引着越 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在向西方学习失败的情况 下,中国开始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 无产阶级开始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
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 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什 么中共“一大”会上还要选 举他为中共中央局书记?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名望很高。
陈独秀领导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 党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
意义: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辛亥革命: 指导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领导政党: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简况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地位:是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核心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7)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开辟新的发展道路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教案人教版

第五课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中国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国民政府成立、北伐军的胜利进军。
(2)掌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了解革命发展演变是有“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
(3)了解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掌握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国共双方第一次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对分析统一战线特点的能力;(2)通过对北伐战争与辛亥革命的比较,概括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以及概括和归纳的能力;(3)从《北伐战争示意图》了解三路北伐的斗争对象、进军路线、推进态势,从而培养学生根据地图,叙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4)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
(5)阅读地图,了解历史。
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分析比较,探究原因。
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孙中山在挫折中吸取教训,在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下,选择了国共合作的革命道路,实现了他一生中又一次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为了救国和革命,与时俱进,奋斗一生的崇高精神,值得后人景仰。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通过掌握国共合作这一重大史实,体会先辈们以国家前途和民族大义为己任的高尚品质。
(3)先进的中国人为寻求和探索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体现了中国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的完美品质。
(4)国革命从走苏俄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由此认识到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
在思想意识上,必须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四、五课 单元复习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意义:这是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讨论: 比较一下,党的“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奋斗 目标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中共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国情的了解, 能够实事求是地制定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二、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时间:1927年8月1日 地点:江西—南昌 领导人: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结果:失败 意义:
①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②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 斗争的开始。
三、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讨论:中国政府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长期以来积贫积弱,屡遭列强侵略,弱国无外交。
五四运动
五月份重大事件 北京—学生—“还我青岛”— 1919年 要求严惩曹、章、陆等人。 5月 4日 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北洋政府镇压、逮捕学生。 5月5日 北京学生举行总罢课, 各地学生纷纷响应。
“左”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陷入 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 “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 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二、长征
原因: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时间: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①湘江战役 ④巧渡金沙江 ②遵义会议 ⑤彝海结盟 ③四渡赤水河 ⑥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重大 事件 ⑦翻雪山 ⑧过草地 ⑨吴起镇会师 ⑩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路线 出发点:江西—瑞金 转折点:贵州—遵义 会师点: 陕西—吴起镇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二单元 开辟的发展道路 第三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改革教学

12/6/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三页。
新政
12/6/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三页。
资料 罗斯福就任不到一周,13 500家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 猛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1935年,农民收入增加了24亿美元; 1935年,工业(gōngyè)产量比1933年增加了14%;以工代赈兴建 公共工程在6年的时间里解决了800万人失业问题。
——纪录片《世界历史·罗斯福新政》解说词
12/6/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三页。
3.对新政的评价
(1)实质:对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巩固
(2)影响 积极影响
A.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B.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C.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
D. 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zhòngyào)意义,
经济危机
市场供需矛盾(生产 相对过剩)
生产的社会化 与生产资料私 人占有之间的 矛盾
12/6/2021
直接原因 第九页,共三十三页。
根本原因
经济危机的影响:
经济危机 中的美国 (jīngjìwēi jī)
• 86000 家企业破产, 5500 家银行倒闭。 • 美国经济水平倒退(dàotuì)到1913年水平。
教学 课件 (jiāo xué)
历史(lìshǐ)与社会 九年级上册 RJ
12/6/2021
第一页,共三十三页。
第二单元(dānyuán) 开辟新的发展道路
第三课 革课
美国的资本主义(zīběnzhǔyì)改
12/6/2021
第二页,共三十三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富差距 过大
股票投机 过度
过度信贷 消费
经济危机
市场供需矛盾 (生产相对过剩)
生产的社会 化与生产资 料私人占有 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导致生产相对过剩。
2.爆发:
1929年, 股价被哄 抬到远远高于生产利润的 程度, 金融市场的稳定 性受到严重冲击。10月24 日, 美国华尔街股市形 势急转直下, 股价狂跌。 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抛售股 票的狂潮, 股市崩溃续暴跌, 繁荣 景象化为乌有, 经济危 机全面来袭。
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 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
同样在英国, 在法国, 在荷兰, 在丹麦, 整箱的 桔子, 整船的鱼, 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 无数的 奶牛、小羊被杀死。
德国的失业者在领取供应汤 美国农场主销毁剩余牛奶
一 家 人 的 住 处
这位32岁的母 亲卖掉了房子和服 饰, 以便全家七 个孩子能有吃的。 全家只能吃捡来的 蔬菜度日。
时间: 1929——1933年
开始的国家: 美国
开始的标志: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 四”, 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和取得股息的有 价证券。股票本身没有价值, 之所以有价格能买卖, 就 因为拿着它可以向公司领取一定的股息。股票通常在证券 交易所进行买卖。股票价格与股票票面金额不一致。经济 繁荣时期, 买进股票者多, 股票价格猛涨。经济危机时 期, 卖出股票者多, 股票价格急跌。股票主要有融资等 功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 采用股份制经 营。 企业生产停滞而其股票热卖, 则多为炒作, 纯属 泡沫。
请运用上面的资料, 归纳经济危机的三个特点: 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你是怎样理解这段对话的?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产的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导致工人失业, 于是没有 钱买煤。说明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
在密西西比河畔, 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 入河水, 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
机
经
济
b.企业破产—工业危机
危
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 垄断资产阶级统治面临危机
说一说, 左 侧图片中的年轻 人想做什么事情。 你认为他会成功 吗?说明你的理由。
图中年轻人想低价卖掉他的汽车。他不会成功。理 由: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引起了工业、农业、商 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危机, 造成了严重的失业问题, 人 民的生活十分困难, 所以即使该年轻人低价售车也不会 有人买。
3.特点:
特点
具体表现
危机重创了美国,并迅速席卷了整
涉及范围特别广个资本主义世界,引起了工业、农
业、商业、金融业等行业的危机;
持续时间比较长 从1929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
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
破坏性特别大 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
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
翻译右侧图片中求职牌 上的文字, 体会失业者的 困苦生活、焦急心情和就业 的艰难程度。
从表面上看, 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表面 繁荣, 但潜藏危机, 请问危机何在?
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 盲目扩大生产, 造成生产过剩, 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产量猛增
人民相对贫困
(不是卖不完, 而是买不起)
30年代的大危机
1.原因:
①生产相对过剩:商品的极大丰富并不代表人人可以消费 得起。当生产能力远大于人们的消费能力时, 就造成 了“过剩”和积压。
③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 各国社会矛盾尖锐, 政局动荡, 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 机的办法。
经济危机
经济萧条; 工人失业;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
第1课时
30年代的大危机
资本主义国家短暂的经济繁荣
1.主要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回战顾结束:巴后黎, 和世界会获和得凡暂时尔的赛和体平系与安定。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
域, 整个社会回面顾貌:发第生二了次巨大工的业改革观命。
2.表现:
经历了短暂的战后萧条, 美国经济开始腾飞, 出现了长达十年的经济繁荣景象, 国民生产总值创历 史新高, 电气、钢铁、建筑等行业出现高涨局面。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4.影响:
①人民群众深受其害,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 重打击, 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 就业工人的工资大 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 流离失所, 生 活恶化。
②各国为摆脱困境, 纷纷提高关税, 保护本国商品, 不仅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三分之二, 还 进一步恶化了国际关系。
经济大危机之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相对过剩。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 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 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 生产力飞速发展, 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 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同、步调一致, 进而形成社会 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 所有, 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 他们 为追求利润, 不断地扩大再生产, 这就势必打破平 衡, 引发恶性竞争, 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 矛盾, 进而导致经济危机。
②分期付款:20年代后期, 美国汽车工业和建筑业出现停 滞迹象。为鼓励人们消费, 政府大力提倡分期付款。 1926年, 美国市场上约有70%的汽车是人们以分期付款 的形式购买的。
③股市泡沫严重:政府大力提倡贷款购买股票等超前消费 方式。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翁”的口号下, 越来 越多的人参与股票等投机活动, 股票上市量猛增, 股 价大幅度提高。
我会三项技能, 我会 说三国语言, 我已经有三 年工龄了, 我有三个孩子, 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 我 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结合20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讨论一下:为什么经济危 机会迅速蔓延并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强, 经济联系 日益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