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贼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金乌贼养殖技术

金乌贼养殖技术

金乌贼养殖技术金乌贼曾经与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并称为我国海洋的四大经济鱼类。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海岸滩涂的变化,金乌贼数量急剧下降,开展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的推广,具有广阔前景和现实意义。

下面介绍金乌贼的人工繁殖、幼体培育和成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金乌贼系我国海洋生物中珍贵的高档经济贝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鲜重的17%以上,且肉质具低脂肪,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味道鲜美、可口,营养成份极为丰富,食用价值与保健价值颇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金乌贼具有适应盐度范围狭窄、饵料难以选择、受刺激立即喷墨等显著特点,其养殖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一、金乌贼的繁殖习性金乌贼成体通常生活在距岸2海里-5海里,水深40-100米,底质为贝壳、砂砾、珊瑚礁,并有海藻丛生的海域。

其成体达到1-1.5kg 即可作为亲本,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个亲体产卵量约为1000-1500粒,产卵时刻一般在午后至黄昏时段,产卵床通常选择珊瑚礁或树枝上,形成串状或堆状结构,产卵后便离开产卵床,然后再回到产卵床产卵,可持续多次产卵,一般日量大产卵量为150粒。

二、金乌贼的繁殖1、采卵与洗卵采卵于3月下旬将采卵器均匀沉放到产卵海区海底,并用缆绳连接和固定,海面没有标志。

采卵器用目2厘米聚乙烯片轧制在3根固定竹杆支架上,片外部只一个锥形口,作为亲贼通道,内部中央悬挂一簇海藻或树枝作为接卵器。

投放采卵器应正值乌贼产卵盛期。

一般采卵期为一个半月左右,到5月中旬前后,逐个采卵器收捕,病冲刷干净。

装车时,底层用湿海藻铺底,然后平放采卵器,避免相互摩擦损伤,顶部用湿麻袋或棉被遮盖,防止阳光直射,最后用篷布盖好绑牢运输。

洗卵器运到育苗场后,马上将片和中间海藻和树枝取下,用青、链霉素或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洗卵约30分钟,然后将其挂到已纳满新鲜海水的卵化池中的拉绳上,并使其全部浸入水中,底部离池底20厘米左右。

到此时采卵、运输、洗卵及消毒工作全部结束,进入受精卵孵化阶段。

金乌贼养殖技术

金乌贼养殖技术

金乌贼养殖技术在浩瀚的海洋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今天节目中向大家介绍的是曾经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并称为我国海洋的四大经济鱼类的一种海洋动物,它就是金乌贼。

金乌贼又叫乌鱼、板乌,属乌贼的一种。

它的体呈黄褐色,身体上有棕紫色与白色细斑相间。

由于躯干背侧皮下具有色素细胞,因此它的皮肤可以改变颜色的深浅。

中型的金乌贼呈卵圆形,一般腔长20厘米,长度为宽度的1.5倍。

金乌贼的身体可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

金乌贼的头位于身体的前端,呈球形,头的顶端是口,在口的周围生有5对腕。

金乌贼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遇到危险时能够从体内喷出墨汁,所以有些地方又形象地称它为墨鱼。

金乌贼虽然属我国的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但是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上看,它又不属于鱼类。

生物学家、水产专家将它归属于贝类。

看到到这里,您不禁要问,它也不象通常我们所见的贝类呀?像泥蚶、缢蛏、文蛤、贻贝、鲍鱼、螺shi等,外边都有或单或双的贝壳,这些贝类的外貌与它差别太大了,它怎么会属于贝类呢?其实它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为了适应快速游动,它的身体逐渐变为卵圆形,背腹略扁,贝壳退化成一个石灰质的长椭圆形的石灰质骨胳,被越来越发达的外套膜所包裹。

金乌贼在水下作快速运动时,没有鱼类尾鳍的摆动功能,它利用的是液压原理,把吸进的海水经嘴巴下的漏斗喷射出一道水柱,来推动身体的前进,它的瞬间游动速度可超过普通鱼类。

金乌贼的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个亲体产卵量约为1000粒~1500粒,产卵时刻一般在午后至黄昏时段,产卵床通常选择在珊瑚礁或树枝上,形成串状或堆状结构,产卵后便离开产卵床,然后再回到产卵床产卵,它可以连续多次产卵,一般日最大产卵量在150粒左右。

金乌贼体形较大,可食部分约占92%。

它的肉洁白如玉,具有鲜、嫩、脆的特点,而且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干制,它的干制品为有名的海味,俗称金乌贼干或北鲞,雌金乌贼缠卵腺的腌制品,俗称乌贼蛋,更是海味中的珍品。

利用地下海水进行金乌贼亲体越冬养殖技术

利用地下海水进行金乌贼亲体越冬养殖技术

2020.12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利用地下海水进行金乌贼亲体越冬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将越冬期间的技术要点和日常管理总结如下。

一、越冬养殖条件有充足的地下海水、地表沙滤海水和储水池(充当配水池用),地下海水冬季水温18~21℃,盐度26~28。

配水池面积42米2,池深1.4米,越冬养殖车间棚顶要外敷毛毡材料进行控光和保温,光线控制在300~500勒克斯,越冬池最好选用中间排水的椭圆形培养池,以利于换水和排出残饵、粪便。

越冬池面积28米2,水深1.2米,每个池子布设18~24个充气头,用罗茨鼓风机充气,保证池中氧气均匀和充足。

越冬池和配水池使用前要用次氯酸钠彻底消毒,越冬池四周要用黑色遮阳网作围挡进行遮挡,车间要保持安静,以防止乌贼的应激反应。

二、养殖海水调配在11月中旬,当自然水温降至13℃,将金乌贼从自然环境移至大棚内进行越冬。

用地下海水和地表沙滤海水进行配比,使配水池中的海水温度维持在13℃,盐度保持在26~29。

越冬池中要提前加满配比好的海水,池内应放一些石块和瓦片,也可以悬挂一些网片,以利于乌贼进行隐蔽,防止其自残,降低死亡率。

三、金乌贼挑选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挑选金乌贼准备越冬了。

首先选择体表无伤、背部宽、活动力强、个体重在150克以上的金乌贼作为越冬养殖对象,原则上雌雄比例为3∶1,考虑越冬期间的死亡率,雌雄比例稍微扩大。

金乌贼入池密度为2尾/米2,密度不宜过大,防止其自残。

四、日常管理1.水质管理每天早晚各换水1次,每次30%,换水时水流要缓,操作要轻,防止响声过大,造成乌贼应激吐墨。

金乌贼有时应激反应过度,在池中做急速后退,造成骨板尾部断裂、受伤而死。

换水前可先用吸污管吸出池中残饵、粪便等,加入新水时要缓慢加入配比好的海水,加水管口要绑滤袋,以降低水流速度和水流声响,水温在13℃,盐度26~29,每次换水时水温变化幅度不大于0.2℃,盐度变化幅度小于1,防止水温和盐度变化过大、乌贼产生应激反应。

黄金乌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金乌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金乌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1.选址与设备黄金乌贼的养殖需要选取清洁、潮湿、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保证水质的高质量。

同时,需要确保养殖场地拥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和饲养环境温度控制的能力。

选址完成后,需要准备乌贼养殖箱、过滤系统、光照设备、通风系统以及水泵等设备。

2.水质控制与养殖环境黄金乌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温应保持在20-25,pH值在7.5-8.5之间,盐度保持在30-35‰。

水质可以通过增氧、过滤和消毒等手段来控制。

此外,养殖环境也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和通风,以及稳定的水流。

3.种苗的选择种苗的选择是黄金乌贼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

可以选择与乌贼体型相似的幼体作为种苗,确保幼体的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

种苗的购买应选择专业的乌贼养殖基地或可靠的供应商,以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来源的合法性。

4.饲料管理乌贼的饲料主要包括生物饵料和人工饲料。

在早期生长阶段,可使用浮性、微粒状、富含蛋白质的生物饵料。

后期生长阶段,逐渐引入人工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饲料投喂的次数和饲喂量应根据乌贼的生长状态和饵料的消化吸收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疾病防治黄金乌贼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问题,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检查和清除底泥,提高水质的卫生状况。

同时可以喷洒适量的抗生素或添加防病剂进行预防和控制。

6.生长管理和收获黄金乌贼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3-4个月即可达到市场上的销售规格。

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和记录乌贼的生长状态和行为,根据需要调整饲养策略。

在乌贼将要收获时,应提前准备好收获设备,并根据乌贼的大小和数量进行分批次的收获。

7.销售和市场营销黄金乌贼作为一种高端水产养殖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销售前景。

可以通过与餐饮企业、超市等合作,建立销售渠道,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销售。

此外,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和产品质量,对于提高销售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黄金乌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需要充分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及良好的管理,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就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贝类养殖技术之四金乌贼人工孵化与培育技术_周维武

贝类养殖技术之四金乌贼人工孵化与培育技术_周维武
四、技术管理措施 1.水质指标控制 要求水源无污染、无油污,水质清新。每旬定期进 行水质监测,确保各项指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符合国家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 准,水温 21℃ ̄25℃,盐度 30‰ ̄33‰,溶解氧>5mg/L,pH 为 7.8 ̄8.6,总 氨氮<0.6mg/L。 2.盐度控制与调节 金乌贼属典型狭盐性海洋生物,抗低盐度能力较弱, 其安全盐度下限为 30‰,但经过驯化试验,可降低至 28‰,再低则出现明显不 适状态。因此,在孵化和培育过程中,对池水盐度下限控制难度较大,特别当 汛期来临时,控制和调节海水盐度是确保孵化和培育成功的关键。此时,应采 取有效措施给予保障:①根据气象预报提前将蓄水池纳足水,做好用水储备;② 蓄水条件不足时,可适当减小换水量,以避开低盐期;③若汛期较长,可采取 泼洒粗盐饱和溶液的方法,起到临时稳定盐度的作用,待外海盐度回升到正常盐 度后,再进行正常水量交换。 3.密度 幼体培育密度每平方米 400 个  ̄500 个为宜。 4 .充气 孵 化 、培 育 期 间 ,除 投 饵 时 段 外 均 连 续 微 量 充 气 。 5.光照 孵化阶段至培育前期均控制为 1500 lx ̄2000 lx;培育中、后期 逐渐去掉避光措施,以适应正常光照环境。 6.换水 采用常流水或日换水量控制在 2 个全量以上,换水前及时清除 池底污染物,确保水质清新,水深控制在 1 . 5 m 左右。 7.饵料投喂 每天投饵 2次,傍晚 19:00 ̄20:00和凌晨 2:00 ̄3:00各投喂1 次,日投饵量控制为乌贼体重 2 %  ̄ 3 % 。 8.杀菌防病 每半个月定期施用 1ppm ̄2ppm 抗菌素抑菌,及时杀灭细 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 9.日常管理 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管理,尽可能避免惊吓,每半个月定 期用玻璃箱和方格纸进行生长测试,并认真作好生长与活动观察记录。

金乌贼的生物学特性及增殖技术_郝振林

金乌贼的生物学特性及增殖技术_郝振林

金乌贼的生物学特性及增殖技术3郝振林 张秀梅33 张沛东(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摘 要 金乌贼广泛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海海域,中国沿海,日本本州、四国、九州海域,朝鲜西海岸、南海岸海域,以及菲律宾群岛海域。

它不仅是中国沿岸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也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优良品种。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金乌贼生物学和增殖技术的研究,着重介绍了金乌贼形态学、渔业生物学、行为生态学及遗传学的研究内容,探讨了金乌贼受精卵的人工孵化、幼体发育及产卵基的材质、形状、稳定性和颜色等对金乌贼附卵的影响。

提出了目前在金乌贼增殖技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乌贼;生物学;增殖技术;产卵基中图分类号 S9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07)04-0601-06B i olog i ca l character isti cs and m ulti pli ca ti on techn i ques of Sepia escu len ta .HAO Zhen 2lin,Z HANG Xiu 2mei,Z HANG Pei 2dong (Key L aboratory of M ariculture of Education M in istry,O cean U niversity of Ch ina,Q ingdao 266003,Shandong,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7,26(4):601-606.Abstract:Sepia escu lenta (Cephal opoda:Sep i oidea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sea areas of Russian Far East,China,Japan,Korea and Phili pp ines .It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ost i m portant s pecies of coastal fisheries res ource in China,but als o a good wild s pecies with high commercial value .This paper revie wed the research advances on the bi ol 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ulti p lica 2ti on techniques of S.esculen ta ,with the f ocus on itsmor phol ogy,fishery bi ol ogy,behavi or ecol o 2gy and genetics,as well as the artificial hatching of fertilized egg,paedomor phosis,and effects of material quality,shape,stability and col or of s pa wning substrates on attach ment of fertilized egg,and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 r oble m s and future directi ons in researching the multi p licati on tech 2niques of S.esculenta .Key words:Sepia escu lenta ;bi ol ogy;multi p licati on technique;s pa wning substrate .3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4222JZ 280)和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项目(2004GG2205110)。

金乌贼室内人工繁育技术

金乌贼室内人工繁育技术

2019.11金乌贼俗名墨鱼、乌鱼、乌子等,暖温带浅海性底栖种类,是世界乌贼科中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海域中经济价值最大的头足类。

金乌贼具有随季节变化进行生殖洄游的特性且其生殖洄游具有局部性、地区性,在金乌贼生殖洄游期间利用拖网捕捞怀卵亲体的捕捞强度的加大及金乌贼繁殖区海域环境的不断恶化,使金乌贼资源严重不足,因此,除了加大力度改善海域环境、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外,开展人工增养殖放流,促进自然资源修复必不可少。

笔者根据多年金乌贼室内人工育苗生产技术经验积累,浅谈金乌贼人工繁殖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一、准备工作选用池底有坡度,池中央是排水口的圆形水泥池或圆形玻璃钢池,面积20~30米2,池水深度0.8~1.0米,池底、池壁要求平滑(可使用水产养殖专用漆均匀涂抹池底、池壁)。

用漂白粉溶液彻底消毒育苗池、金乌贼附着基(附着基可以用外径6~8毫米的白色PVC 硬细管,做成立体三角形,外部覆以聚乙烯网衣)及全部育苗生产用具并冲洗干净,把冲洗干净的附着基及育苗工具放到暂时用不到的空池里。

金乌贼亲体入池的前几天再用高锰酸钾消毒一遍育苗池,金乌贼的呼吸系统对高锰酸钾特别敏感,特别容易因为池中残留的高锰酸钾溶液而死亡,所以须彻底冲刷干净育苗池后再把池中加满水浸泡半天,然后再把池水全部放掉,重新加满新水。

保持室内通风,光线不宜过强。

育苗车间顶棚拉上黑色遮阳网遮光,车间内拉上白色厚窗帘,使车间内光照强度在晴天中午保持在500勒克斯左右即可。

车间内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

使用二级砂滤海水,加水口处使用1000目过滤袋,以清除过多的悬浮物及一些敌害生物,整个亲体培育期间及育苗生产期间必须保持水质清新,溶解氧充足。

二、金乌贼亲体来源、选择及暂养4月底5月初开始选种培育,日照市岚山头是金乌贼最集中的产卵场,利用春季捕捞旺汛期金乌贼生殖集群时,用拖网捕获野生金乌贼亲体。

优质生殖亲体是产卵量及孵化率的保证,选择胴长17厘米以上、个体重≥500克、性腺成熟度高、肢体完整无损伤、游动活力强、色泽正常的健康生殖亲体。

乌贼养殖前景如何金乌贼的养殖技术

乌贼养殖前景如何金乌贼的养殖技术

乌贼养殖前景如何-金乌贼的养殖技术金乌贼又名墨鱼、乌鱼,是世界乌贼科中重要的经济种类之一,年产量在世界乌贼科种类中居第2位,是日本列岛海域中产量最大的乌贼,也是我国北方海域中经济价值最大的乌贼,曾与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一道并称为我国传统四大渔业之一,是重要的捕捞对象。

那乌贼养殖前景如何?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乌贼的养殖技术,章鱼鱿鱼和乌贼的区别。

乌贼养殖前景如何?我国在乌贼科底下分三个属,分别是金乌贼属、无针乌贼属和后乌贼属。

东海生产的是曼氏无针乌贼和金乌贼两个品种。

曼氏无针乌贼在浙江生产最多,分浙北、浙南和闽东两个渔场,过去最高年产量达到6万吨,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

90年代以来,乌贼渔获明显衰退。

金乌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黄、渤海产量较多,山东省日照市为主要集散地。

我国南方经常食用的虎斑乌贼,主要广泛分布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北部、东部和西部,印度近海,红海,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近岸海域。

虎斑乌贼暖水性较强,主要生活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具有饵料转换率高、适合高密度养殖、抗病力强、生长快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经济水产动物。

记者在南方沿海地区走访时,时常能发现虎斑乌贼身影。

据了解,这个品种的乌贼深受粤西沿海居民的喜爱,特别是在清明时节,是必备的祭祀用品,届时价格高达100多元一斤。

据调查,鲜活虎斑乌贼由于资源量少、肉味鲜美,且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可达每公斤120元,而冻鲜的才每公斤30元。

虎斑乌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深受民众喜爱。

目前,国内虎斑乌贼主要是通过海域捕捞获得,人工规模化养殖尚未出现。

随着野生资源量的减少及饮食需求的增加,虎斑乌贼价格不断上涨,鲜活乌贼更是受消费者青睐。

冰鲜虎斑乌贼的价格为30元/公斤,而活鲜价格高达120元/公斤。

广东每年海捕乌贼近2万吨,其中有2000吨为活捕,平均个体都在0.5公斤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乌贼养殖技术在浩瀚的海洋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今天节目中向大家介绍的是曾经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并称为我国海洋的四大经济鱼类的一种海洋动物,它就是金乌贼。

金乌贼又叫乌鱼、板乌,属乌贼的一种。

它的体呈黄褐色,身体上有棕紫色与白色细斑相间。

由于躯干背侧皮下具有色素细胞,因此它的皮肤可以改变颜色的深浅。

中型的金乌贼呈卵圆形,一般腔长20厘米,长度为宽度的1.5倍。

金乌贼的身体可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

金乌贼的头位于身体的前端,呈球形,头的顶端是口,在口的周围生有5对腕。

金乌贼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遇到危险时能够从体内喷出墨汁,所以有些地方又形象地称它为墨鱼。

金乌贼虽然属我国的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但是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上看,它又不属于鱼类。

生物学家、水产专家将它归属于贝类。

看到到这里,您不禁要问,它也不象通常我们所见的贝类呀?像泥蚶、缢蛏、文蛤、贻贝、鲍鱼、螺shi等,外边都有或单或双的贝壳,这些贝类的外貌与它差别太大了,它怎么会属于贝类呢?其实它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为了适应快速游动,它的身体逐渐变为卵圆形,背腹略扁,贝壳退化成一个石灰质的长椭圆形的石灰质骨胳,被越来越发达的外套膜所包裹。

金乌贼在水下作快速运动时,没有鱼类尾鳍的摆动功能,它利用的是液压原理,把吸进的海水经嘴巴下的漏斗喷射出一道水柱,来推动身体的前进,它的瞬间游动速度可超过普通鱼类。

金乌贼的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个亲体产卵量约为1000粒~1500粒,产卵时刻一般在午后至黄昏时段,产卵床通常选择在珊瑚礁或树枝上,形成串状或堆状结构,产卵后便离开产卵床,然后再回到产卵床产卵,它可以连续多次产卵,一般日最大产卵量在150粒左右。

金乌贼体形较大,可食部分约占92%。

它的肉洁白如玉,具有鲜、嫩、脆的特点,而且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干制,它的干制品为有名的海味,俗称金乌贼干或北鲞,雌金乌贼缠卵腺的腌制品,俗称乌贼蛋,更是海味中的珍品。

金乌贼可以说全身都是宝,除了食用外金乌贼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骨骼就是中药中的海膘别蛸,有抑酸、止血、收敛的功能。

另外,金乌贼的墨汁中含有抗癌物质,被誉为新兴的“黑色食品”。

金乌贼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日本列岛、菲律宾群岛海域都有分布。

在我国以黄、渤海产量较多。

山东省的日照就是金乌贼的主要集散地。

但是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海岸滩涂的变化使金乌贼的捕捞量急剧下降,因此开展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的推广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一看金乌贼在人工条件下是怎样繁殖的。

一、金乌贼的繁殖金乌贼的繁殖为体外受精,直接发育。

金乌贼的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个亲体产卵量约为1000粒~1500粒,产卵时刻一般在午后至黄昏时段,在海洋中产卵床通常选择在珊瑚礁上,形成串状或堆状结构,产卵后便离开产卵床,然后再回到产卵床产卵,可连续多次产卵,一般日最大产卵量为150粒。

过去,金乌贼的卵常采用从海洋中采捕方法获得。

由于这种方法的采卵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因此目前生产中常采用在人工环境中饲养亲鱼而采卵的方法。

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可以在产卵池中设置这样的器具模拟金乌贼在海洋中的产卵环境。

通常金乌贼会把受精卵产在器具上面。

2.亲鱼选择金乌贼的雌雄在外形上区别不明显。

雄体因背有波状条纹,在阳光下呈金黄色光泽。

亲鱼可以从海洋中捕捞,也可以从前一年培育的成鱼中选留。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求亲鱼的肢体完整,游动有力,色泽正常。

选留好的亲鱼在3月中旬就要按照雌雄1:1的比例放入产卵池中。

产卵池由水泥制成,面积在20-30平方米之间,池深0.8-1米,设有一个进水管和排水口。

亲鱼入池前先要对产卵池进行消毒,先在池中加入清水,然后放入漂白粉,配制成百万分之五的漂白粉溶液,也就是每立方米水体用含氯25-30%的漂白粉20克泡池2天。

2天后放掉漂白粉溶液,用清水冲池两遍。

消毒完成后就要在池中布设采卵器了,采卵器在使用前要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1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产卵池,一般每池均匀地放入这样的采卵器5-6个。

然后加入盐度在30‰~33‰之间的清洁海水至50厘米处,将水温调至21-25℃之间,这时就可以放入金乌贼亲鱼了。

像这样大的产卵池以放入20-30只亲鱼比较合适。

3.产卵期间的管理金乌贼的产卵时间较长,短的一个半月,长的可达三个月,因此要做好产卵期间的管理工作。

由于金乌贼产卵期间消耗的增加,因此在这个时期要供给金乌贼充足的食物。

我们可以选择鲜活的小鱼、小蟹或小虾来饲喂金乌贼。

每日投喂量为金乌贼体重的3%-5%,掌握在投喂后30分钟内吃完就可以了。

管理的另一项工作就是换水,产卵池的换水每天要进行两次,每次换水量应该是池水总量的50%。

换水的目的:一是可以清除池内的污物和金乌贼的粪便,保持池水的清新;二是由于产卵池空间较小,金乌贼的密度较大,所以及时的换水才能更好的保持池水的溶解氧,每次换水后要加入经过滤的海水到原水深,并测量一次池水的盐度,使池水盐度保持在30‰-33‰,如果盐度过高或过低时都应及时调整。

在产卵期间除了投饵和换水工作外,产卵池还要保持增氧状态,工作人员每天要定时巡池检查,了解金乌贼的摄食活动及产卵的情况,发现病鱼死鱼要及时捞出,并做好记录。

另外在产卵期间,工作人员每两天还要取产卵池水样一次,并送化验室进行检验。

金乌贼亲鱼的养殖用水的溶解氧应保持在每升不低于4毫克的水平,总氨氮应小于0.6mg/L。

孵化用水的PH值最好在8.0-8.6之间。

另外,金乌贼的墨囊里只贮有一囊墨汁,金乌贼喷墨后,体力会明显减弱,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所以,金乌贼不到十分危急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施放墨汁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金乌贼的养殖过程中尽量给金乌贼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动作要轻,避免对金乌贼产生惊吓。

前面我们提到过金乌贼的繁殖采用的是体外受精方式,当雌鱼快要产卵时,雄鱼就会像这样将自己的口器贴在雌鱼的口器上,给雌鱼受精,受精后的雌鱼就会很快将受精将卵产在产卵器上。

4.收卵为了防止金乌贼卵被螃蟹和小杂鱼吞食,当发现产卵器上有一定数量的受精卵时就要及时收集,转入孵化池中进行孵化。

金乌贼的产卵按时间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

一般在早期和后期,也就是开始产卵后的前20天和产卵60天后,产卵量都比较低,而中期是产卵的盛期。

因此,产卵中期工作人员每天要从产卵期上收集两次受精卵,在产卵的早期和后期每天收集一次受精卵就可以了。

由于金乌贼的受精卵在采卵器上附着的比较紧,因此工作人员取卵的动作要轻要慢,一定不能生拉硬拽,以免将卵挤破。

采集后的采卵器要在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才能再放进孵化池中再次使用。

5.人工孵化金乌贼的室内人工孵化,多采用水泥池孵化,它的优点是不易损伤受精卵,孵化后便于收集幼体集中培育,方便管理。

常用的孵化池面积在15-20㎡,池深1.8-2米。

孵化池使用前也要进行消毒,孵化池的消毒方法与前面介绍的产卵池消毒方法一样,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消毒后将孵化池注满海水,孵化池池水的水温应保持在22-24摄氏度之间,盐度应控制在32‰-33‰之间,其它指标应达到上面介绍过的金乌贼养殖用水标准。

将受精卵放入带有小孔的筛盆中,每盆大约放入200-300粒受精卵。

在筛盆的边缘还绑有泡沫塑料,这样将筛盆摆放在孵化池中时,筛盆就会漂浮在水面上,便于工作人员观察和管理。

为了保证受精卵的孵出率,每池放入受精卵的数量不应超过10000粒。

放入筛盆后开启增氧机,就可以进行人工孵化了,在金乌贼的孵化期间,水质是影响孵出率的关键因素。

因此要每4个小时进行一次换水,每次换水量为孵化池池水总量的30%,这样每天的换水量就应该基本达到池水总量的2倍,只有这么大的换水量才能保持孵化池池水的清新和洁净。

每次换水后要及时将池水补充到原水深,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由于金乌贼的受精卵在孵化期间对池水的盐度要求非常苛刻,因此要在孵化池旁边的池中预先调制好32‰-33‰盐度的海水,这样在补充池水时就不会使孵化池池水的盐度有大的波动了。

刚采集的受精卵绝大多数呈球形,个别呈椭圆形,卵粒较小,直径约6mm~8mm,一般受精卵呈半透明状,从海洋中采捕的受精卵表面还会粘有沙粒。

在孵化过程中,卵粒体积会逐渐膨胀,经22天左右,随着卵粒的不断膨大,受精卵就会变成透明状态,膜内小金乌贼幼体清楚可见,这时的卵粒直径约在8mm~11mm之间。

再经8天~10天,卵粒就会逐渐破膜,在破膜前我们会看到在卵膜中的胚胎开始活动,随着活动频率和强度的增大,小金乌贼就会破膜而出了。

刚孵出的小金乌贼幼体呈较淡的浅褐色。

体长约5mm~7mm,一般在人工条件下平均孵化率可达80%~85%。

破膜后的金乌贼幼体口中含有卵黄,可维持生命1-2天的时间,然后就必须进食了,因此管理人员每天要分早晚两次对筛盆中的受精卵孵化情况进行认真的观察,发现有孵化出的幼体时就要及时捞出。

由于刚孵化出的金乌贼幼体较小,而且贴附在盆底,很难观察和捞出,这时我们可以上下提动筛盆,刺激金乌贼幼体,使它上浮游动,这样就可以方便的将它捞出了。

二、幼体培育1.培育池消毒金乌贼的育苗是在圆形池中进行的。

一般圆形池有两种,一种是由水泥砌制而成的,另一种是由玻璃钢制成的。

不论采用哪种育苗池,为了便于管理一般池的直径为3米左右,池深1.2-1.5米。

在池内还应有加温设施,进、排水系统和增氧设施。

使用前要进行消毒。

先用清水冲洗一遍池壁和池底,将水放掉,然后用浓度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泼洒池壁和池底进行消毒,消毒要认真,不能留有死角。

消毒完成后,放掉高锰酸钾溶液,用清水冲洗三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池中高锰酸钾冲净,不能有残留,因为金乌贼的呼吸系统对高锰酸钾的反应非常敏感,如果不清洗干净会造成金乌贼的大面积死亡。

消毒清洗工作完成后,在培育池中加满海水。

2.水质指标控制培育金乌贼幼体的用水要求水源无污染、无油污,水质清新。

水温在16℃~23℃之间,前面我们说过金乌贼属典型狭盐性海洋生物,抗低盐度能力较弱,它的安全盐度下限为30‰,上限为33‰,再低则出现明显不适状态。

而金乌贼的幼体对盐度要求就更高了。

盐度最好保持在31‰~33‰之间,海水先要经过沙滤去除较大的污物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进入车间的海水还要经过活性炭净化,净化后的海水由于盐度还不符合金乌贼养殖用水的要求,所以还要对盐度进行调整。

3.放养密度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放入刚孵化出的金乌贼幼体进行培育了。

幼体放养的密度为每平方米池水放养400个~500个。

4.饵料投喂金乌贼幼体喜欢摄食动物性活体饵料。

较为理想的开口饵料为卤虫无节幼体。

每天投饵2次,傍晚19∶00~20∶00和凌晨2∶00~3∶00各投喂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