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乌贼人工繁养殖概况_1
乌贼的养殖技巧

乌贼的养殖技巧
乌贼(Octopus)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因其肉质鲜嫩可口而受到欢迎。
以下是乌贼养殖的一些技巧:
1. 水质管理:乌贼对水质要求较高,应保持水质清澈、无异味,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盐度。
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PH值、氨氮、溶解氧等,确保合适的生长环境。
2. 水槽设计:乌贼需要充足的游动空间,水槽的尺寸应根据养殖规模和乌贼数量进行科学设计。
水槽壁面可使用黑色或深蓝色材料,以模拟乌贼自然栖息环境。
3. 饲料与喂养:乌贼喜食小型鱼类、虾类、贝类等海洋生物。
可将饲料分成小块,通过手动喂养或自动投喂器进行喂养。
建议每天喂食2-3次,每次将饲料分成多次投放,确保乌贼能够稳定摄取。
4. 环境模拟:乌贼养殖环境中应模拟海洋的日夜变化和潮汐等要素,以促进乌贼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可以使用光照控制系统和水波模拟系统进行模拟。
5. 定期清洁:定期清洗水槽和过滤设备,清除废物和残餐,保持水质清洁。
清洁过程中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可以选择生态友好型的清洁剂。
6. 疾病防控:定期观察乌贼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表现,及时分离患病个体并
进行治疗。
在水槽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食盐,有助于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
7. 繁殖管理:乌贼在特定的温度和盐度条件下进行繁殖,根据乌贼的生殖周期和发情期进行科学控制,促进繁殖的成功。
如果有意扩大养殖规模,可以进行人工授精和卵孵化等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乌贼的养殖对于水质要求较高,技术难度较大,初次养殖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前期学习与准备。
此外,乌贼为高智商动物,建议进行正规养殖并遵循动物福利原则。
金乌贼全人工育苗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年的 4 —6 月份 , 成体游到近海寻找贝壳 、 沙砾 、 珊 瑚礁 、 树 枝 或 海 藻等 作 为 附着基 进 行 产 卵 。乌贼 很 少具护卵行 为 , 部分卵会 成为鱼的饵料 , 而且金乌 贼为 一 年生 。 一生仅繁殖一次 , 所 以 自然 种 群 的 大 小完全取决于补充群体( 繁殖的幼体 ) 的数量。在生
制约苗种规模化生产 的重要因素 , 国内已有 的不同 材料附着基附卵效果 的比较研究表明 ] , 天然材料
中柽 柳和 黄花 蒿两种 材料 的 附着效 果较好 ,但在 规
模化生产中采用 P V C管材及网衣为外架 , 内部填充 以网片组 成 的的全 人工楔 形 产卵基 质 的附 卵效果 更
为亲体 , 应尽量避免选用同一对乌贼交配后培育的 后 代 ,有 效 的操 作 方法 是 在条 件 允许 的情 况下 , 金
乌 贼 进 行 雌 雄 一 一 配 对 后 单 独 培 养 ,分 别 产 生 后 代, 然后 选 取各 交 配组 里 生长 最 快 的仔 乌 贼 留种 继 代 培 养 为 种 乌 贼 ,从 而 保 证 下 代 个 体 亲 缘 关 系 较 远, 有 效避 免近交 衰 退现 象 。
列 生理 构 造 , 并具 有 复杂 的交 配行 为 和直 接 发育 等 特点 , 是进 行 繁殖 生 物学 、 幼 体 生 物学 、 行 为 生态 学
及遗传学研究的合适对象。金乌贼的育苗技术已比 较 成熟 , 山东 省 日照 市水 产 研究 所 和 中 国水产 科 学 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均 已实现全人工育苗 , 本 文简单介绍其技术要点 ,供生产及科研单位参考 , 为 实现 金乌贼 的规模化 、 产 业化 提供 技术 支持 。
样性具有积极 的作用。交配过程中 , 体型大而活力
金乌贼养殖技术

金乌贼养殖技术金乌贼曾经与大黄鱼、小黄鱼和带鱼并称为我国海洋的四大经济鱼类。
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海岸滩涂的变化,金乌贼数量急剧下降,开展金乌贼人工繁育技术的推广,具有广阔前景和现实意义。
下面介绍金乌贼的人工繁殖、幼体培育和成鱼工厂化养殖技术。
金乌贼系我国海洋生物中珍贵的高档经济贝类,其蛋白质含量高达鲜重的17%以上,且肉质具低脂肪,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味道鲜美、可口,营养成份极为丰富,食用价值与保健价值颇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金乌贼具有适应盐度范围狭窄、饵料难以选择、受刺激立即喷墨等显著特点,其养殖管理技术要求较高。
一、金乌贼的繁殖习性金乌贼成体通常生活在距岸2海里-5海里,水深40-100米,底质为贝壳、砂砾、珊瑚礁,并有海藻丛生的海域。
其成体达到1-1.5kg 即可作为亲本,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个亲体产卵量约为1000-1500粒,产卵时刻一般在午后至黄昏时段,产卵床通常选择珊瑚礁或树枝上,形成串状或堆状结构,产卵后便离开产卵床,然后再回到产卵床产卵,可持续多次产卵,一般日量大产卵量为150粒。
二、金乌贼的繁殖1、采卵与洗卵采卵于3月下旬将采卵器均匀沉放到产卵海区海底,并用缆绳连接和固定,海面没有标志。
采卵器用目2厘米聚乙烯片轧制在3根固定竹杆支架上,片外部只一个锥形口,作为亲贼通道,内部中央悬挂一簇海藻或树枝作为接卵器。
投放采卵器应正值乌贼产卵盛期。
一般采卵期为一个半月左右,到5月中旬前后,逐个采卵器收捕,病冲刷干净。
装车时,底层用湿海藻铺底,然后平放采卵器,避免相互摩擦损伤,顶部用湿麻袋或棉被遮盖,防止阳光直射,最后用篷布盖好绑牢运输。
洗卵器运到育苗场后,马上将片和中间海藻和树枝取下,用青、链霉素或高锰酸钾溶液药浴、洗卵约30分钟,然后将其挂到已纳满新鲜海水的卵化池中的拉绳上,并使其全部浸入水中,底部离池底20厘米左右。
到此时采卵、运输、洗卵及消毒工作全部结束,进入受精卵孵化阶段。
金乌贼养殖技术

金乌贼养殖技术在浩瀚的海洋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今天节目中向大家介绍的是曾经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并称为我国海洋的四大经济鱼类的一种海洋动物,它就是金乌贼。
金乌贼又叫乌鱼、板乌,属乌贼的一种。
它的体呈黄褐色,身体上有棕紫色与白色细斑相间。
由于躯干背侧皮下具有色素细胞,因此它的皮肤可以改变颜色的深浅。
中型的金乌贼呈卵圆形,一般腔长20厘米,长度为宽度的1.5倍。
金乌贼的身体可分为头、足和躯干三个部分。
金乌贼的头位于身体的前端,呈球形,头的顶端是口,在口的周围生有5对腕。
金乌贼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遇到危险时能够从体内喷出墨汁,所以有些地方又形象地称它为墨鱼。
金乌贼虽然属我国的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但是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上看,它又不属于鱼类。
生物学家、水产专家将它归属于贝类。
看到到这里,您不禁要问,它也不象通常我们所见的贝类呀?像泥蚶、缢蛏、文蛤、贻贝、鲍鱼、螺shi等,外边都有或单或双的贝壳,这些贝类的外貌与它差别太大了,它怎么会属于贝类呢?其实它是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为了适应快速游动,它的身体逐渐变为卵圆形,背腹略扁,贝壳退化成一个石灰质的长椭圆形的石灰质骨胳,被越来越发达的外套膜所包裹。
金乌贼在水下作快速运动时,没有鱼类尾鳍的摆动功能,它利用的是液压原理,把吸进的海水经嘴巴下的漏斗喷射出一道水柱,来推动身体的前进,它的瞬间游动速度可超过普通鱼类。
金乌贼的产卵盛期在3月下旬至5月中旬,每个亲体产卵量约为1000粒~1500粒,产卵时刻一般在午后至黄昏时段,产卵床通常选择在珊瑚礁或树枝上,形成串状或堆状结构,产卵后便离开产卵床,然后再回到产卵床产卵,它可以连续多次产卵,一般日最大产卵量在150粒左右。
金乌贼体形较大,可食部分约占92%。
它的肉洁白如玉,具有鲜、嫩、脆的特点,而且营养丰富,可鲜食也可干制,它的干制品为有名的海味,俗称金乌贼干或北鲞,雌金乌贼缠卵腺的腌制品,俗称乌贼蛋,更是海味中的珍品。
黄金乌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黄金乌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1.选址与设备黄金乌贼的养殖需要选取清洁、潮湿、通风良好的地方,以保证水质的高质量。
同时,需要确保养殖场地拥有充足的自然光照和饲养环境温度控制的能力。
选址完成后,需要准备乌贼养殖箱、过滤系统、光照设备、通风系统以及水泵等设备。
2.水质控制与养殖环境黄金乌贼对水质要求较高,水温应保持在20-25,pH值在7.5-8.5之间,盐度保持在30-35‰。
水质可以通过增氧、过滤和消毒等手段来控制。
此外,养殖环境也需要提供适宜的光照和通风,以及稳定的水流。
3.种苗的选择种苗的选择是黄金乌贼养殖的关键环节之一。
可以选择与乌贼体型相似的幼体作为种苗,确保幼体的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
种苗的购买应选择专业的乌贼养殖基地或可靠的供应商,以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来源的合法性。
4.饲料管理乌贼的饲料主要包括生物饵料和人工饲料。
在早期生长阶段,可使用浮性、微粒状、富含蛋白质的生物饵料。
后期生长阶段,逐渐引入人工饲料,如鱼粉、虾粉等。
饲料投喂的次数和饲喂量应根据乌贼的生长状态和饵料的消化吸收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5.疾病防治黄金乌贼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疾病问题,如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为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检查和清除底泥,提高水质的卫生状况。
同时可以喷洒适量的抗生素或添加防病剂进行预防和控制。
6.生长管理和收获黄金乌贼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3-4个月即可达到市场上的销售规格。
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和记录乌贼的生长状态和行为,根据需要调整饲养策略。
在乌贼将要收获时,应提前准备好收获设备,并根据乌贼的大小和数量进行分批次的收获。
7.销售和市场营销黄金乌贼作为一种高端水产养殖产品,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销售前景。
可以通过与餐饮企业、超市等合作,建立销售渠道,也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销售。
此外,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规模和产品质量,对于提高销售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黄金乌贼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需要充分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及良好的管理,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就能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乌贼饲养的前景

乌贼饲养的前景由于近海水域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原因,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头足类动物,如鱿鱼、墨鱼以及章鱼的资源量及产量在过去20年来急剧下降。
与此相反,人类对鱿鱼、墨鱼及章鱼等头足类动物的需求却有增无减。
发展头足类的人工养殖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东南亚及欧洲市场都具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头足类的人工增养殖,有望成为我国海水养殖业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
乌贼,又称花枝、墨斗鱼或墨鱼。
乌贼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
乌贼骨即是著名的中药“海螵蛸”。
我国在乌贼科底下分三个属,分别是金乌贼属、无针乌贼属和后乌贼属。
东海生产的是曼氏无针乌贼和金乌贼两个品种。
曼氏无针乌贼在浙江生产最多,分浙北、浙南和闽东两个渔场,过去最高年产量达到6万吨,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
90年代以来,乌贼渔获明显衰退。
金乌贼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黄、渤海产量较多,山东省日照市为主要集散地。
我国南方经常食用的虎斑乌贼,主要广泛分布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北部、东部和西部,印度近海,红海,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近岸海域。
虎斑乌贼暖水性较强,主要生活于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具有饵料转换率高、适合高密度养殖、抗病力强、生长快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养殖前景的经济水产动物。
记者在南方沿海地区走访时,时常能发现虎斑乌贼身影。
据了解,这个品种的乌贼深受粤西沿海居民的喜爱,特别是在清明时节,是必备的祭祀用品,届时价格高达100多元一斤。
据调查,鲜活虎斑乌贼由于资源量少、肉味鲜美,且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可达每公斤120元,而冻鲜的才每公斤30元。
虎斑乌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个体大,生长快,味道鲜美,深受民众喜爱。
目前,国内虎斑乌贼主要是通过海域捕捞获得,人工规模化养殖尚未出现。
随着野生资源量的减少及饮食需求的增加,虎斑乌贼价格不断上涨,鲜活乌贼更是受消费者青睐。
冰鲜虎斑乌贼的价格为30元/公斤,而活鲜价格高达120元/公斤。
贝类养殖技术之四金乌贼人工孵化与培育技术_周维武

中药材海螵蛸的人工养殖技术方法

中药材海螵蛸的人工养殖技术方法说起中药材海螵蛸,大家可能有所不知,但是说起乌贼、墨鱼时,大家可能略有所闻了,乌贼是海洋中比较特殊的一种鱼类,在日常餐桌上也是一道美味菜,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药材海螵蛸其实就是由乌贼内壳制成的一味中药,又名乌贼骨、墨鱼骨等。
海螵蛸中所含的碳酸钙,可作止酸剂,能很好地治疗胃痛泛酸等症状,此外还可以用来治疗腹泻、溃疡、外伤出血、以及女性月经不调、白带异常等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药用价值极高。
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海螵蛸(乌贼)的人工养殖方法吧。
1、养殖准备现在乌贼的养殖基本上都是以网箱养殖为主,所以在养殖之前我们要选择好合适的海域,其次选择适合养殖乌贼的网箱,最好是选择质地比较柔软但是要非常牢固的网箱,然后将网箱进行消毒,再将网箱按照一定的顺序以及不同的深浅程度和大小铺放到选好的海域中固定好,最后在铺好网箱的附近安装赤潮警报器,并且在附近搭建可以观望海水涨幅的观望台。
2、鱼苗选择乌贼的鱼苗选择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十强,因为现在乌贼的资源本来就比较稀少,所以购买鱼苗的费用本就偏高,所以我们要最大程度的减少养殖的成本,我们要选择体型大小比较均匀的、健壮的、比较活跃的并且繁殖能力强的乌贼苗,这样的鱼苗会比较容易养活,并且它的产量也会更高。
同时在鱼苗运输的时候要注意注水并且要有增氧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换水,这样可以减少鱼苗在运输途中的损害。
3、鱼苗放养乌贼在放养的时候要注意,首先需要先将墨水苗进行消毒,因为购买回来的乌贼苗在运输的途中或其他的携带了一些细菌等,这样会影响乌贼的生长情况和健康情况,以及传染给其他没有被感染的乌贼,这样损失是比较大的。
然后就是我们要按照合理的密度进行放养,将每亩的数量控制在一千一百条左右,最后就是在放养的时候需要适量的放一些其他种类的鱼种进行饲养,这样可以是利益最大化。
4、饲养管理乌贼的饲养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它有明确规定了喂养的次数以及喂养的饵料,这样才能确保乌贼的正常生长,一般庆康下是每天拖尾两次即可,其次就是喂养的饲料主要是以新捕捞的小鱼和蝌蚪之类的生物,其他的时间乌贼会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同时要确保饲料的质量,杜绝变质或劣质的饲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岸乌贼人工繁养殖概况乌贼既可煎炒作菜,也可生吃,是海上珍品。
近年两岸都已成功研发乌贼的人工繁养殖技术,但因乌贼有领域性竞争特性,人工养殖密度低,相关技术瓶颈有待克服。
乌贼既可煎炒作菜,也可生吃,是海上珍品。
近年两岸都已成功研发乌贼的人工繁养殖技术,但因乌贼有领域性竞争特性,人工养殖密度低,相关技术瓶颈有待克服。
文/《养鱼世界》郑石勤图/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许钟钢澎科大翁进坪金贝尔公司颜阔秋乌贼其实是贝类,在分类学上为软件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科。
与鱿鱼不同的是,乌贼有一船形石灰质的硬鞘。
乌贼的最大特色是它遇到强敌时,会以喷墨作为逃生的方法,伺机离开,因而有乌贼、墨鱼等名称。
乌贼皮肤中有色素小囊,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和大小,逃避掠食动物的追捕。
名列四大海产乌贼可食部分约占总体的92%,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0.7克,以及丰富的钙、磷、铁,可加工制成罐头食品或干制品。
乌贼的干制品在大陆南方叫螟蛹誊,北方叫墨鱼干,雄性生殖腺干品叫乌龟穗,雌性缠卵腺制品叫乌鱼蛋,乌贼骨即中药海螵蛸。
乌贼体内分泌的墨汁更含有一种黏多糖,实验证实具有一定程度的抑癌功效。
在台湾北部滨海、宜兰、台东及各地沿海地区,当地人吃海鲜时多会点一道清蒸乌贼或软丝,墨汁通常拌面吃,美味又防癌。
台湾的乌贼属有11个品种,分别是长腕针乌贼(Sepia andreana)、真乌贼(Sepia esculenta)、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红壳乌贼(Sepia omani)、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瘤腕乌贼(Sepia prionota)、亚洲乌贼(Sepia recurvirostra)、罗氏乌贼(Sepia rouxill)、史密斯乌贼(Sepia smithi)、花乌贼(Sepia tullbergi)、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
中国大陆在乌贼科底下分三个属,分别是金乌贼属、无针乌贼属、后乌贼属。
金乌贼属有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等9个种,无针乌贼属在中国沿海只有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一个种,后乌贼属,有图氏后乌贼。
中国所指的墨鱼大多指的是中国东海生产的曼氏无针乌贼和金乌贼两个品种。
两个品种的外观差异不大,主要差别是曼氏无针乌贼前者胴部卵圆形,稍瘦,无骨针;金乌贼有骨针。
曼氏无针乌贼俗名花粒子、麻乌贼、血墨,英文名Cuttlefish。
曼氏无针乌贼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海,日本的本州岛、四国、九州岛,朝鲜西海岸、南海岸以及中国沿海。
曼氏无针乌贼在浙江生产最多,分浙北、浙南和闽东两个渔场,浙北群自4月下旬~5月上旬先后进入大陈、鱼山、中街山列岛和马鞍列岛,过去最高年产量达到6万吨,和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并称为“中国四大海产”。
90年代以来,乌贼渔获明显衰退,产量急剧下降,目前在市面上所见的乌贼大多是产自外海的有针乌贼。
乌贼人工繁殖成功头足类是所有海洋渔获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如鹦鹉螺、金乌贼、无针乌贼、枪乌贼、花枝、软丝仔及章鱼等都是属于头足纲。
日本等国家都曾对曼氏无针乌贼的繁殖和养殖进行研究,但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大陆对乌贼繁殖技术也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在国际还没有成功先例的情况下,浙江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的蒋霞敏教授和王春琳教授,在2003年突破了曼氏无针乌贼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头两年连续全人工培育4代乌贼幼苗20多万只,分别被温州、台州及福建等地的养殖户抢购一空。
乌贼养殖3至4个月就能上市,是一种前途十分广阔的海水养殖品种。
浙江海洋学院和宁波大学都对曼氏无针乌贼繁殖生物学、乌贼亲体的越冬技术、升温人工育苗技术、乌贼幼体饵料选择、亲体培育、两茬育苗、活体捕捞网具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索曼氏无针乌贼苗种培育方法。
研究团队将捕获后的乌贼亲体放入船上的活水舱和岸上的亲体暂养水泥池暂养,以及用透明尼龙袋充氧方法运输捕获的乌贼产卵群体,并在适宜的水温、盐度、光照和室内噪声等条件下将乌贼亲体雌雄同池放养,用鲜活小杂鱼、虾投喂;将雌雄乌贼交配后雌乌贼所排出的受精卵,在平均水温15-30℃,盐度20.0-40.0的海水中孵化,幼苗孵化出膜后6小时内开始用卤虫无节幼体作为饵料第一次投喂;将孵出的幼苗在水温为15-30℃,盐度为20.0-40.0,光照为500-1,000 lux的幼苗池中培养,最终成功的培育曼氏无针乌贼苗种。
台湾澎湖科技大学在2008年2月发表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人工「完全养殖」成果,负责虎斑乌贼繁殖计划的澎科大水产养殖系翁进坪教授指出,虎斑乌贼可以在人工环境下,从卵培育长大,再交配产卵孵出下一代。
从卵孵化成1公分长小乌贼,再养殖到约1台斤成熟乌贼约9个月。
近年,做为花枝丸原料的乌贼锐减,乌贼的人工繁殖成功,可人工大量放流,来为因过度渔捞枯竭的海洋注入永续资源。
据了解,台湾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2004年就已掌握虎斑乌贼人工繁殖技术,但没有公开发表这项技术,因为该所在经养殖试验发现,乌贼所需生长空间很大,无法和其它鱼类一样高密度养殖,不符合经济效益,所以并未发表这成果。
该研究中心亦正在进行莱氏拟乌贼的养殖试验,以解决残食、交配以及领域性等等相关问题。
莱氏拟乌贼在台湾俗称软丝,大多见于台湾东北部、南部及澎湖附近海域。
软丝养殖密度有局限莱氏拟乌贼(Sepioteuthis lessoniana)分类属于管鱿目,锁管科(大陆称枪乌贼科),拟乌贼属,体型介于锁管及墨鱼之间,其俗名很多,如鱿母、软墨(广东)、香匙(福建)、大尾鱿鱼(香港),台湾本岛俗称软翅仔或软丝仔,在澎湖则称之为柔鱼。
主要分布于日本北部至澳洲北部,东太平洋的夏威夷岛至西印度洋红海的亚喀巴湾(Gulf of Aqaba),在台湾则大多栖息于东北部、南部及澎湖附近海域。
莱氏拟乌贼是日本料理的高等食材,体型规格600-1,000克的单价为每公斤台币250~350元,年节期间更高达台币350-450元,而且供不应求。
莱氏拟乌贼肉质口感优于墨鱼,肉质软硬适中,是生鱼片的首选;熟煮后,其肉质甘甜有弹性,吃原味更能体会软丝的鲜味。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3个养殖试验组,经过30-36天的养殖日成长情形结果显示,软丝仔体重日成长最大9.65克/日,最差的是4.32 克/日。
以较大饵料及较多投饵频度,不能减少莱氏拟乌贼之相互残食及加速其成长,莱氏拟乌贼有其领域性竞争,过小的空间密度会造成激烈的争斗、残食,因而死亡。
在交配过程中,雄鱼会因为争夺雌鱼,而造成受伤甚至死亡,交配后雌雄种鱼会陆续死亡。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人员表示,头足类会藉由喷墨以躲避敌害,受到惊吓时尤甚。
不恰当的捕捉易惊吓乌贼,不仅会让墨汁污染养殖水体,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在网具围捕过程,动作必须放轻放慢,避免造成不必要之伤害。
该中心以FRP养殖圆桶饲养,每小时换水量约3~4吨,并用气泡石打气辅助供氧。
实验最终结果显示,不论放养数多寡,最后会有一个放养密度的极限,1公吨水体在投饵量充足的情形下仅能养殖1尾莱氏拟乌贼,而且1天只投喂1次饵料的话,养殖密度应该更低一些。
未来如果以1天投喂2次,配合全雄性莱氏拟乌贼的箱网养殖策略,或许可以解决残食、交配以及领域性等等相关问题,也可以避免因为喷墨造成水质恶化的高死亡率。
虎斑乌贼虎斑乌贼就是俗称花枝,台湾分布在东北部及西部沿区,夏秋之际在花莲、台东亦有发现。
澎科大水产养殖系翁进坪教授指出,乌贼类的交配姿势,是以头对头相抱的交配姿势,雌雄各腕互抱对方。
交配后雌乌贼沈至海底,此时体背朝下,腹部末端贴近海底,身体与海底呈30度方向的姿势,再以触腕捕捉漏斗上的卵粒,其它腕贴近海底,将卵粒一个一个的排列于附着物上。
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最适合的附着基为长约2m孔数的聚乙烯,供乌贼产卵附着,产卵后,将附着基取出。
虎斑乌贼卵粒呈浅红色椭圆形,卵径3~4mm,并呈现为葡萄状卵群。
产卵速度一般每分钟产出一粒,每次可产200粒,昼夜无明显区别。
母虎斑乌贼寿命只有1年左右,一生只产卵一次,产完卵后随即死亡,由公乌贼负责照顾下一代。
曼氏无针乌贼养殖时间短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大陆在浙江、福建、广东及海南都已开始发展乌贼养殖产业,福建省宁德市金鼎海洋水产研究所颜阔秋所长接受本刊访问时表示,他原本是大黄鱼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他在研究过程中接触并了解到曼氏无针乌贼的项目,认为非常具有发展前景,因此在2006年起与宁波大学合作,进行曼氏无真乌贼人工养殖。
颜阔秋说,乌贼是东海四大渔产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全身都是宝,肉、骨及墨汁等都可以食用,市场很大。
乌贼平时都栖息在外海觅食成长,在春夏交替末时节,成熟乌贼才成群结队游到近海来产卵,进行所谓的生殖洄游。
乌贼喜欢把卵产在海藻或木片上面,卵形与葡萄很相似,俗称“海葡萄”。
早期渔民经常把树枝等捆成一束,投入海中吸引乌贼前来产卵,并张网捕捞,往往收获颇丰。
”曼氏无针乌贼是一年生,3~4月产的卵,一个多月孵化出幼苗,到年底就成熟,来年洄游到近海产卵繁衍下一代,产卵完后母乌贼就会死亡。
”“目前曼氏无针乌贼养殖可在箱网及室内进行,但是箱网养殖的育成率较差,只有60~70%,在室内池以纯海养殖比较洽当。
”颜阔秋继续表示,乌贼适合在室内或大棚里饲养,室外养殖如果遇到连续大雨,池水盐度极剧改变,会造成乌贼大量死亡。
养殖水咸度最好维持在25~30度之间最适当,不能低于18度以下。
室内乌贼养殖池要加黑网遮阳,否则容易造成提早性成熟。
没有加盖黑网的室内养殖池,乌贼养殖1个多月至2个多月,体重才1市两就会性交配成熟产卵,产卵后就死亡。
因为乌贼原本是生活在比较深的海域,在水底下阳光不易照射,而人工养殖时,光照比野外多,会使得乌贼成熟速度加快。
曼氏无针乌贼产卵期约二十天,白天晚上都会产卵,在池里放绳子供卵黏着,方便作业,每只产卵600~800颗,繁殖能力相当强。
刚产下的卵其实是白色的,乌贼会喷墨,将卵染黑,形成伪装,这是乌贼保护下一代天然的习性。
育苗期间一般移到循环水系统里饲育,以便于控制水的盐度及温度,提高幼苗育成率。
成鱼养殖池则必须24小时流水饲养,每天必须要换水。
据了解,在天然海域中,刚孵化出来的乌贼苗有丰富的天然浮游动植物可以摄食,人工苗适合的开口饵料是蒙古裸腹蚤,要生产大量蒙古裸腹蚤又需要同时培养扁藻、小球藻等这些小型藻类,这些开口饵料及藻类的培养是繁殖养殖乌贼的关键层面。
乌贼苗售价人民币5角/尾,饲养3~4个月就可出售,体重40~50克就可以收成出售,市场批发价格约人民币10多元/斤,250克重可卖到人民币30多元,500克重的成鱼售价可达人民币40元以上,室内养殖乌贼每吨水可生产3~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