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金乌贼资源量季节变化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早期发育阶段内壳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金乌贼(Sepia esculenta)早期发育阶段内壳形态学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第 3 8卷
2 0 1 7年
第 5 期
1 0月






Vb 1 . 38 .NO. 5 0c t . . 201 7
PROG RESS I N FI S H ERY S CI ENCES
DO I : 1 0 . 1 1 7 5 8 / y y k x j z . 2 0 1 6 0 5 0 3 0 0 1
关键 词 金乌贼 ;生长 性状 ; 内壳 ;主成分 分析
A 文章编号 2 0 9 5 — 9 8 6 9 ( 2 0 1 7 ) 0 5 . 0 0 0 4 1 . 0 9 中图分类号 ¥ 9 5 4 . 4 文献标识码
金乌贼( S e p i a e s c u l e n t a ) 属于头足纲( C e p h a l o p o d a ) 、
1 9 9 3 ;赵 中杰 等, 1 9 9 0 ) ,而头足 类 内壳发 生 和生长 发
育 过程及 其机 理探讨 方 面的研究 几乎 空 白。 为 了更好 地 了解海螵 蛸 的形态 与功 能 , 推 测海 螵 蛸 的形成 过程 以及形 成机 理 , 本 研究 以早 期不 同发 育
十 二五 ” 农村 领域 国家科 技 计划课 题 ( 2 0 1 2 B A D1 8 B 0 3 ) 、农业 部东 海 与远洋 渔业 资源 开发 利用 重 点实 验室 开放 课题 ( 2 0 1 4 K 0 1 ) 和基 本科研业 务费专项 ( 2 0 6 0 3 0 2 2 0 1 5 0 0 9 ) 共 同资助 [ T h i s w o r k w a s s u p p o s e d b y t h e N a t i o n a l S c i e n t i i f c a n d

保护区调研报告4篇

保护区调研报告4篇

保护区调研报告4篇【第1篇】关于自然保护区建区可行性调研报告以青岛为例:一、地理概述拟选划的青岛文昌鱼珍稀水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位于胶州湾口外,竹岔岛东北,大桥岛以东海域,距青岛市区以南五公里,南部紧邻大公岛岛屿生态系统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心区位于南沙一带(东经1202322-1202449北纬355757-360018)。

该海域周边有进出胶州湾的主要航道和锚地,并临近我市城区和港口区,地理位置较为重要。

二、自然环境状况(一)海底地貌拟选海域位于鲁东隆起区东南的沿海地带,是灵山岛坳陷与胶莱坳陷的结合部,最小水深6.8m,平均水深15m,由南沙向ese向延伸,呈新月形展布。

该处砂体是块古沉积体。

根据柱状取样,钻孔和浅地层剖面资料,除北部边缘沟底部有基岩出露,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

基底为燕山期花岗岩。

央有后期侵入的基岩脉。

该区自中生代末期花岗岩侵入之后,处于稳定状态,长期受风化侵蚀。

从第四纪晚期更新世开始,有陆相冲洪积沉积,该时期沉积了大量由花岗岩等风化形成的以长石石英为主的砂、砾沉积,这是该区砂矿形成的主要时期。

冲洪积沉积之后,发育了湖泊和沼泽,该时期沉积物岩性复杂,以粘土,粘土质细砂为主。

这两个成矿时期形成m2矿层(陆相砂)的主矿体。

进入全新世海水开始入侵初期是以粗砂为主的海陆过渡沉积,该时期是m1矿层(海相砂)的主要形成时期。

后期在潮流作用下,沉积物被重新改造,形成以南沙为中心的潮流沙脊。

砂体周围的海底地貌比较复杂。

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都很发育。

具有代表性的侵蚀地貌是三条侵蚀深槽。

(1)由胶州湾口向东偏南方向延伸(中央水道湾外部分),长20km,宽2~3.5km,水深在20m以上,最大水深45m;(2)竹岔岛东西两侧侵蚀深槽,槽底有钙质或铁质胶结物团块粉沙质粘土和粘土质粉沙覆盖,水深均在20m以上。

其西支一竹岔水道,流速较大,槽底基岩裸露。

东支流速较小,槽底有钙质铁质胶结团块和贝壳的砂一粉砂一粘土和黄色亚粘土覆盖;(3)由赤岛以东海域向西南方向延伸,经小麦岛前延伸到浮山湾、燕儿岛外的深槽。

胶州湾水产经济动物资源及其利用

胶州湾水产经济动物资源及其利用

胶州湾水产经济动物资源及其利用
吴耀泉;柴温明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
【年(卷),期】1993(000)005
【摘要】本文以近10年来的渔业资料,概述了胶州湾水产经济动物资源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渔业资源提供依据。

【总页数】3页(P21-23)
【作者】吴耀泉;柴温明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14.5
【相关文献】
1.崇明岛周围水域水产经济动物资源及其利用 [J], 徐韧
2.洪泽湖水产动物资源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J], 张刚
3.胶州湾水产农牧化研究 [J], 刘瑞玉;崔玉珩
4.皖西大别山区经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途径和发展方向的探讨 [J], 高本刚
5.利用地缘优势发展外向型渔业经济——我省水产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对其发展方向的初步探讨 [J], 张笑飞;王雅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

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

胶州湾辛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张宝琳;王洪法;李宝泉;王永强;王金宝;李新正【期刊名称】《海洋科学》【年(卷),期】2007(31)1【摘要】利用2003年8月至2004年5月(夏、秋、冬、春季)4个季度月在胶州湾辛岛潮间带的3个不同潮区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3种,其中低潮区出现27种,中潮区和高潮区20种和19种,有6种属于3个潮区共有种.大型底栖动物总平均栖息密度为102.5个/m2,5月最高,为144.67个/m2,2月最低,为52.66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60.01g/m2,11月最高,为102.99g/m2,2月最低,仅为11.87g/m2.本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总页数】5页(P60-64)【作者】张宝琳;王洪法;李宝泉;王永强;王金宝;李新正【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相关文献】1.石岛大鱼岛村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 [J],2.胶州湾红石崖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J], 王洪法;李宝泉;张宝琳;帅莲梅;李新正3.胶州湾女姑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J], 李宝泉;张宝琳;刘丹运;王少青;王洪法;李新正4.胶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 [J], 张崇良;徐宾铎;任一平;薛莹;纪毓鹏5.黄河口岔尖岛、大口河岛和望子岛潮间带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调查 [J], 王晓晨;李新正;王洪法;李宝泉;王金宝;于子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胶州湾水体重金属汞的分布和重力特性

胶州湾水体重金属汞的分布和重力特性

胶州湾水体重金属汞的分布和重力特性杨东方;耿晓;曲延峰;白红妍;徐子钧【摘要】根据1985年4月、7月和10月胶州湾水域调查资料,研究和分析胶州湾重金属汞的水质、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变化以及来源。

结果表明:汞在胶州湾水体中的含量范围为:0.029~4.950μg/L,符合一类到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4月,在胶州湾整个湾内水域受到汞的污染,在湾的东部和北部近岸水域受到汞的严重污染,7月,受到汞的污染较重,在10月,受到汞的轻微污染。

胶州湾汞含量只有一个来源:是由海泊河、李村河和娄山河的河流输送的,而且输送的汞浓度都非常高。

汞表、底层分布的时空变化和垂直分布都表明了汞迅速沉降的重力特性,证实了汞的水域迁移过程和水域迁移机制。

在胶州湾的整个湾内水域,受到汞的污染程度是由河流输送汞含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7页(P71-77)【关键词】汞;时空分布;季节变化;重力特性;胶州湾【作者】杨东方;耿晓;曲延峰;白红妍;徐子钧【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 上海海洋大学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国家海洋局北海计量中心青岛 266033;上海海洋大学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青岛 266033【正文语种】中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重金属、农药、内分干扰素等),在大气和河流的输送下进入海洋,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5]。

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型浅水海湾,位于山东半岛南岸西部,为青岛市所包围,青岛市主要工业区集中在胶州湾东岸[6-7]。

胶州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农业、养殖业和港口经济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陆源污染物,在入海河流的输送进入胶州湾,湾内的水体、沉积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6-14]和有机物污染[5,15-16]。

北部湾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北部湾剑尖枪乌贼生物学特征及资源状况变化的初步研究

Ab t a t sr c :Ba e n te d t ol ce r m i u Guf o t h n e n fu e s n f2 0 s d o h aa c l td fo Beb l ,S u h C ia S a i o r s a o s o 0 7,t e b oo ia h r ce sis a d e h il gc lc a a tr t n i c s c h n e fL l o e u i we e a ay e .T e r s l h w t a n i iu l tte b g e tma t e gh a d b d eg t swel s t k c a g s o o i d l r n lz d h e ut s o h t d vd as a h ig s o g s s i nl ln t n o y w ih l a e a te d mi a tma t n t n o y w ih r u s o . d l c u r d i u u . e l q i s o t u e ls sg i c n l n h o n n nl l gh a d b d e g tgo p fL e ui o c re n a t mn F mae s u d un mb r ma e in f a t a d ee s i y
m m, epci l h eigit sy(rd )i l n ra odi sud r f n ruhu eya.C m ae i e rset e .T ef dn e i gae1 s o adl vl w rt is e o dt ogoth er o p r wt t vy e nn t w a pq a u h t d hh
Bi l g c lc a a t r si s a d s o k c a e fLo i o e u i o o i a h r c e itc n t c h ng s o l d l g s

胶州湾中部海域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胶州湾中部海域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

中国水产科学 2013年3月, 20(2): 361−371 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研究论文收稿日期: 2012−07−20; 修订日期: 2012−08−27.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006083);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5066);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0DQ026); 青岛市海洋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项目(SDSITC-0101312).作者简介: 逄志伟(1987−),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渔业资源生态学的研究. E-mail: zhiweipang@ 通信作者: 任一平, 教授. E-mail: renyip@DOI: 10.3724/SP.J.1118.2013.00361胶州湾中部海域虾类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逄志伟1, 徐宾铎1, 陈学刚2, 任一平11. 中国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03;2. 青岛市黄岛区海洋与渔业局, 山东 青岛 266555摘要: 根据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在胶州湾中部海域进行的逐月底拖网调查数据, 应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虾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调查海域捕获虾类共17种, 隶属于6科15属。

虾类相对资源量具有明显的月间变化, 9月、10月、6月资源量较高, 平均网获质量的变化范围为223.9~3 422.9 g/h, 平均网获尾数为41~1 608 ind/h; 优势种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月间变化, 全年的优势种为鹰爪虾(Trachysalambra curvirostris )、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 )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 )。

虾类种类丰富度指数(D )的变化范围为0.77~1.89,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 ′)变化范围为0.90~2.34, 均匀度指数(J )变化范围为0.26~0.76, 多样性指数月变化较大, 且春夏季高于秋冬季。

蛤蜊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分布与数量变化

蛤蜊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分布与数量变化

蛤蜊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分布与数量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间,是一个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

这里的河流、湖泊和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生存环境,使得珠江三角洲成为了蛤蜊等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蛤蜊是一类双壳类软体动物,分布广泛并且数量众多。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蛤蜊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岸滩、河口和湖泊等浅水区域。

这些地区的沉积物富含有机物质,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从而吸引了大量的蛤蜊聚集其中。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珠江、西江和北江等河流流域,蛤蜊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一般来说,夏季和秋季是蛤蜊最为繁殖和集聚的时期。

当水温升高和营养物质丰富时,蛤蜊的繁殖能力也会增强,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夏季和秋季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雨季,降雨量增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水流对蛤蜊的繁殖和扩散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珠江三角洲地区蛤蜊的数量呈现出一定的减少趋势。

这可能与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有关。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水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也愈发突出。

过度捕捞、化学物质排放和乱倾倒垃圾等行为对蛤蜊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使得蛤蜊种群逐渐减少。

为了保护蛤蜊的生存环境和种群数量,珠江三角洲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

首先,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和管控,减少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环境的破坏。

其次,禁止非法捕捞和不合理的养殖行为,对违法者进行惩罚和处罚。

同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地区的保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除了保护措施,科学研究也对蛤蜊的数量变化和生态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长期的观测与实验,科学家们可以获取蛤蜊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和生态状况等关键数据,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

总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蛤蜊的分布与数量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最近几十年的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对蛤蜊种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科学监测,可以有效改善蛤蜊的生存环境,保护和恢复蛤蜊的种群数量,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澳 , 有南胶 河注 人 . 州 湾 口窄 内宽
1 1 材 料 .
海里 , 南北 长 l 里 , 积 30k 为 伸入 内陆 8海 面 9 m ,
的半封 闭 性海 湾 , 天然 深 水 航道 水 深 1 O~1 5m, 无 泥 沙淤积 , 冬季 一般不 结 冰. 胶州 湾历来 是 我 国 海洋水 产科 学研 究 的 重点 海 域 , 内水文 条 件 优 湾 越 , 料 生物 丰 富 , 饵 是众 多 经 济类 水 产动 物 栖 息 、
2 结 果
春 季 6 1t夏 、 . , 秋二 季的重 量 比明显 高于其他 季 节 , 最高分 别达 到 2 . % (07 、7 7 7 8 20 )3 .% (0 6 . 州湾 头足 类丰 富度 指数 在 各 年相 同 季 节 中较 为接 近 , 20)胶 同一 年份 中只有 冬 季 略
低.
关键 词 : 州湾 ; 乌贼 ; 胶 金 底拖 网; 资源状 况 ; 节分布 季
洄 游 的重 要场 所. 乌贼 等 头 足 类 动物 在 胶 州 湾 金 内繁 殖 , 山东 黄 海 近 海 沿 岸 捕 捞 重 点 对 象.0 是 2 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由于 以往 的过 度捕 捞致使 胶 州
收 稿 日期 : 0 9 9 1 20 - — 6 0
时间为 3 i 每年 4~ 2月对各站位进行 5~ 0mn . 1 7 d调查 ( 调查 范 围 、 站位 见 图 1 , 调 查所 得 渔 获 )从
本研 究从 历年 在胶州 湾海 域 的底层 拖 网调查 数据 中选 取 2 0 - 2 0 0 6 0 8年 为期 3年 的数据 . 测 监
调查 船 为 2对 双 拖 渔 轮 ( 城 养 32 ,03鲁 城 鲁 08 33
渔 6 0 ,2 7 , 17 7 0 ) 功率 为 l. W/ , 4 7 k 艘 每站 位 拖 网
V0. . 123 No 4
Oc .2 0 t Ol
文 章 编 号 :04 8 2 (0 0 0 - 34-5 10 - 80 2 1 )40 0 - 0
胶 州湾 金 乌贼 资 源量 季 节 变化 调 查研 究
李成林 , 赵 斌, 胡 炜 , 李翘楚 , 宋爱环 , 玉凤 赵
(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 山东 青 岛 26 0 ) 6 02
第2 3卷第 4期
21 0 0年 l 0月
烟 台大 学学报 ( 自然 科学 与工 程版 )
Junl f ati nvri N t a Si c n nier gE io ) ora o na U ie t Y sy( a rl c neadE g e n dt n u e n i i

要 : 据 20 -20 根 0 6 0 8年逐 月在胶 州湾进 行 的底 拖 网调 查 , 对底 拖 网渔获 物 中的头足
类种 类组成进 行 了分析 , 用扫 海 面积 法评估胶 州湾海域金 乌 贼的 资源量 , 利 并调 查分 析 了
其分布特点与季节变化 , 对不同年份的渔获物 中头足类的种类组成、 资源量及生物多样性 等参数的季节性变化进行 了分析 比较. 结果表 明, 州湾金乌贼 资源量有明显 的季 节变 胶 化 , 、 二 季的 资源量 明显 高于其他 季 节 ,0 7年秋 季 达 到 最 高 2. , 夏 秋 20 20t最低 为 2o 07年
基金项 目: 岛市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4 2 J 一7 ; 青 0 — 一 Z 8 ) 青岛市海洋科技计划项 目(4 2 H 一 2 ; 0 — 一 H 6 ) 山东省科 技
发 展 计 划 项 目 (0 8 G 0 0 05 。 20 G 10 62 )
作者简介 : 李成林 (9 4 ) 男 , 16一 , 山东莱 阳人 , 究员 , 研 主要从事贝类遗传育种与海洋生物资源修复技术研究.
中 图分 类号 : 9 2 ¥3 文献标 识码 :A
金 乌贼 (Spa e uet ol)在 分 类 上 隶 ei s l aH ye e n
湾 的金乌 贼生物 资源 明显 衰退 , 年产 量急剧 下 降 ;
本世 纪初 各级渔业 主管部 门采取 了一 系列有 关保
属 软体动 物 门( l sa)头 足 纲 (C pa pd ) Mouc l ehl oa o 鞘 亚纲 (C l ie )乌 贼 目 (Spo e )乌 贼 科 oe da o eida i ( ei a )乌 贼 属 ( ei) , 称 乌 鱼 、 鱼 、 Spi e d Spa 俗 墨 乌 子、 针墨鱼 , 广泛 分 布于我 国渤海 、 黄海 、 东海 和海
的影 响 , 正处 于 不 断变 动 中. 因此 , 目前 了解研 究 胶 州湾 生物 资源 多 样 性及 物 候 学 特 征变 化 , 今 对 后 的黄 海 渔业 资 源 修 复 工 作 中 拟定 增 殖 放 流 数 量、 合理 开发 胶州 湾金 乌贼 资源 至为关键 .
胶 州 湾位于 中国 山东 省 山 东半 岛南 部 , 称 又
海域 … . 乌 贼 身 体 富含 蛋 白 质 以及 丰 富 的 钙 、 金 磷、 铁元 素 ,肉质 鲜 美 , 内骨 骼 可人 药 , 海 洋 头 是 足类 中极具 经济 价值 的品种 .
护与修 复 黄海渔 业 资 源措 施 , 乌贼 资 源 量得 到 金

定恢 复 , 当前 的金 乌 贼 资 源 受 捕捞 和 环 境 变化
第 4期
李成林 , 胶州湾金乌贼资源量季节变化调查研 究 等:
35 0
物 中统计 不 同物 种数 据 .
对 头足类 多样 性 特 征 分析 采 用 Magl 种 ra f e 类 丰富度 指数 公式 : D=( S一1 ̄N . 中 s为 )IN 式 种类 数 ; 为总重 量 . 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