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
低血糖反应的应急预案

低血糖反应的应急预案低血糖反应是指血糖浓度降至过低水平时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通常在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3.5mmol/L以下时发生。
此时,机体无法提供足够的葡萄糖供给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会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症状,如头晕、恶心、出汗、心慌等。
针对低血糖反应的应急预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应对与预防。
1.及时观察:低血糖反应发生时,身边的人应立即观察患者的症状和表现,确保他们的安全。
如果患者陷入昏迷,应立即转移到安全区域,并通知医务人员。
2.快速补充糖分:将含糖饮料(如果汁、葡萄糖饮料或软糖等)提供给患者,可以快速恢复血糖水平。
哺乳中的婴儿可以给予葡萄糖凝胶。
3.保持休息:患者在发生低血糖反应后应保持休息,避免过度运动或活动,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低血糖症状。
4.监测血糖:使用血糖监测仪检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据低血糖症状的严重性和持续时间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5.寻求医疗援助:如果患者的低血糖反应严重或无法通过应急处理控制,应立即寻求医疗援助。
1.定期监测血糖:患有糖尿病等疾病的人应该定期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治疗。
2.合理饮食: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因素,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安排饮食,避免过度进食或饥饿。
3.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但运动前应注意补充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4.调整药物治疗:如果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以确保合理的药物治疗。
5.携带糖果或葡萄糖凝胶:患者可以随身携带一些糖果或葡萄糖凝胶,以便在低血糖发作时能够及时补充糖分。
6.定期体检:患者应定期接受血糖监测和体检,以便发现低血糖风险因素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低血糖反应的应急预案中,及时观察、补充糖分、保持休息、监测血糖和寻求医疗援助是最关键的步骤。
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定期监测血糖、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调整药物治疗、携带糖果和定期体检等。
在预防和应对低血糖反应时,患者应与医生紧密合作,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主讲人:林华英2012-06-28一、低血糖的定义:非糖尿病患者血糖<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者为低血糖。
二、低血糖的症状:1、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
2、可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或神智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
3、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三、低血糖的危害:1、低血糖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
2、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损害。
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3、低血糖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注:一次性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
四、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无关):1、过量运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2、情绪不稳或骤变3、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4、糖尿病妊娠妇女在分娩结束后和哺乳期五、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有关:1、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2、食物摄入不足,但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量3、合用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六、胰岛素与低血糖: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血糖的因素:1、注意胰岛素的作用高峰和持续时间2、胰岛素剂量过大3、进食减少而未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4、不适当运动导致胰岛素吸收加速,使肌肉组织葡萄糖的消耗增加5、合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七、运动与低血糖:1、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后进行运动,不要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2、可在运动前、或用血糖仪测血糖,以了解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对血糖的影响3、外出运动时,应随身携带“低血糖急救卡”八、低血糖贵在预防:1、与医生沟通自己的低血糖现象,以便医生谨慎的调整剂量,选择低血糖发生效率较低的药物或胰岛素2、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3、注意预防运动和夜间低血糖: 就寝之前,血糖维持在5.5~7.8mm01/L水平,可以预防夜间发生低血糖。
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应急处理流程

高血糖和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出现,需要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
本文将针对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分别介绍应急处理的流程,以便读者在面对这些情况时能够正确、及时地做出反应,并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一、高血糖的应急处理流程1. 监测血糖水平当出现高血糖的症状时,首先应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确认是否超出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血糖水平超过7.8mmol/L(空腹)或11.1mmol/L(餐后2小时)即可判断为高血糖。
2. 补充水分高血糖时,体内会大量排出尿液,导致脱水。
患者应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良好的水平。
3. 控制饮食高血糖发作时,饮食也至关重要。
尽量选择低糖、低脂肪的食物,避免进食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控制血糖水平。
4. 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但在高血糖时应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以上措施无法控制血糖水平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二、低血糖的应急处理流程1. 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出汗、乏力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立即使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水平,确保是否低血糖。
2. 补充碳水化合物低血糖时,应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如果汁、葡萄糖片等,帮助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如果患者已失去意识,应将葡萄糖胶囊放在患者口腔内,等待其缓解。
3. 观察补充碳水化合物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确保情况得到缓解。
4. 就医如果患者血糖持续低于4.0mmol/L,或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如昏迷、抽搐等,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治疗。
高血糖和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这两种情况,我们应该了解正确的应急处理流程,以便在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
预防也是关键,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降低发生高血糖和低血糖的风险。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情况,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健康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已经有4.6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消化内科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及处理

消化内科患者低血糖的原因及处理作者:蒋淑英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6期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从来没有过低血糖症状的人在消化内科的治疗时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呢?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消化内科的临床上并不罕见,但是却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反应,如果不做好应对措施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此,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的了解非常必要。
一、低血糖的症状低血糖主要表现为浑身无力、头晕、心情郁燥不安、常常出现饥饿的感觉;意识模糊混乱、视力不清、严重可致昏迷;如果不加以防范和处理,并发低血糖很可能损害脑细胞、损害心脏的机能,甚至严重的时候都可能导致死亡。
二、为什么在消化内科治疗时会发生低血糖?1、治疗前禁食消化内科的治疗包括消化道内出血、胰腺发炎、消化道的内镜诊断等等,很多检查项,尤其是内镜的治疗是需要空腹进行的,在进行手术前也需要空腹,长时间的禁食、禁水导致患者体内糖分含量下降,在没有及时补入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引起低血糖的反应。
2、知识普及不深入在对患者进行普及注意事项时没有注意到病人的病史,很多本身患有低血糖的病人被忽视,导致禁食过程引起低血糖,也有一些有糖尿病的病人治疗胰腺疾病时,禁食之后通过补充胰岛素时来控制体内血糖含量的时候引起药物低血糖反应,亦或是胰岛素用量不适当导致。
3、生长抑素作用在治疗肝脏动脉硬化、胰腺炎的时候经常会用生长抑素来控制血流量,减少出血量、胃酸分泌,而生长抑素会使得胃部吸收血糖的速度变慢,产生很多的胰岛素而使得病人出现低血糖的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
4、护理不当一般在治疗过程中如果需要禁食的情况下都会给患者输营養液来补充体内的糖分,这种补充需要因人而异,根据个人的体质按需补充,而有些时候用量不当或者是输液速度、时间安排不合理,过早过快的输完补糖液都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夜间输液停止以后身体的机能下降也很容易引起低血糖的症状,而且夜间一般医护人员不多,很难及时发现。
频发低血糖症状

频发低血糖症状文章目录*一、频发低血糖症状1. 频发低血糖的症状2. 低血糖是什么原因3. 低血糖怎么治疗*二、低血糖有什么危害*三、怎样预防低血糖的发生频发低血糖症状1、频发低血糖的症状 1.1、容易饥饿感早期低血糖症状表现有出汗、心慌、乏力、饥饿等症状,神志清醒时,可给患者饮用糖水,或进食含糖较多的饼干或点心。
人体内部血糖过低,容易导致个人会强烈感受到饥饿感。
1.2、脸色苍白人体的血糖值低于2.8mmol/L时候,人就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像:饥饿心慌、大汗淋漓、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等。
长期的人体低血糖,患者就会出现精神和意识的障碍,会找不到地方,记忆力差,甚至胡言乱语,看起来人跟发神经病一般。
1.3、大脑受损血糖过低主要的症状为脑部功能受损(神经性低血糖症)。
血糖过低时,大脑无法获得足够的葡萄糖,因此无法发挥某些正常功能,可能导致晕眩、困倦、慌乱、言语不清,以及其他症状。
2、低血糖是什么原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或因食欲不佳,没有吃够规定的饮食量。
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没有预先减少胰岛素剂量或临时增加饮食量。
注射时不小心,把胰岛素注射到皮下小静脉中。
脆性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不稳定期间,易出现低血糖。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用量过大是引起低血糖的原因的主要原因,磺脲类口服降糖药(优降糖、美吡达、达美康等)与保泰松、阿斯匹林、磺胺药、心得安、吗啡、异烟肼等药物同时服用时,均可加强降血糖作用引起低血糖。
糖尿病性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者,体内药物潴留时间延长,促使低血糖发生。
糖摄取严重不足或吸收不良,组织消耗能量过多,器官病变,特别是严重的肝脏病变,调节糖代谢的因素异常,尤以胰岛素的功能异常最为重要。
空腹时低血糖的病因很多,有内分泌性、肝原性、物质供应不足等病因,但以胰岛素瘤引起的空腹时低血糖最受人们注目。
如果空腹时血糖降低不明显者,可用持续饥饿和运动试验诱发。
胰岛素瘤病人多数在禁食48小时之内出现低血糖和胰岛素不适当分泌过多。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
一、低血糖反应的表现二、低血糖吃什么好三、低血糖的饮食原则
低血糖反应的表现1、低血糖有非特异性症状的表现
少数患者低血糖时,未出现自主神经及神经性低血糖的表现。
而是以全身不适、头痛、恶心、口唇麻木等非特异性症状出现。
注射胰岛素者,若每日守时出现些类症状,应警惕有无低血糖的存在。
2、低血糖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的表现
由于低血糖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紧张、软弱无力、面色苍白、四肢冷汗、发凉、颤抖、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这是一种早期低血糖的警戒症状,促使患者采取即刻进食的防护措施。
此组症状多见于注射胰岛素过量以及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的糖尿病患者。
3、低血糖有意识障碍症状的表现
大脑皮层受抑制,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减退,嗜睡,多汗,震颤,记忆力受损,头痛,淡漠,抑郁,梦样状态,严重时痴呆,有些人可有奇异行为等,这些神经精神症状常被误认为精神错乱症。
4、低血糖有癫痫症状的表现
低血糖发展至中脑受累时,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抽搐,发生癫痫或癫痫样发作,其发作多为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当延脑受累后,患者可进入昏迷,去大脑僵直状态,心动过缓,体温不升,各种反射消失。
5、低血糖有锥体束及锥体外系受累症状的表现
皮层下中枢受抑制时,神智不清,躁动不安,痛觉过敏,阵挛性舞蹈动作,瞳孔散大,甚至出现强直性抽搐,锥体外系与锥体束征阳性,可表现有。
简述低血糖反应的处理措施

简述低血糖反应的处理措施低血糖反应是指血糖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机体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低血糖反应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是他们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或胰岛素注射过量的结果。
及时处理低血糖反应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处理措施以及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方法。
处理措施1.立即补充葡萄糖:低血糖反应时,可以立即补充一些含糖饮料或含糖食物,如果汁、糖水、糖块等。
这些食物能够迅速提高血糖水平。
2.选择快速吸收的食物:如果低血糖反应时没有葡萄糖或者葡萄糖含量较低,可以选择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来补充能量,如糖果、巧克力、蜂蜜等。
3.避免过量进食:在处理低血糖反应时,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避免过量进食。
过量进食会导致血糖水平急剧升高,造成血糖的波动。
4.监测血糖水平:低血糖反应发生后,应该及时监测血糖水平。
如果血糖水平仍然低于正常范围,需要再次补充葡萄糖。
5.休息和恢复:低血糖反应时,机体会出现心慌、头晕、焦虑、出汗等症状,此时需要停下正在进行的活动,静静地坐下或躺下,待症状缓解后再慢慢恢复活动。
6.及时就医:如果低血糖反应比较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及时就医。
医生会针对个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预防低血糖反应的方法1.规律饮食:糖尿病患者应该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尽量按时吃饭,不要过度或过量进食。
合理安排主食、蔬菜、蛋白质等食物的摄入比例。
2.合理使用胰岛素: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但使用过量会导致低血糖反应。
因此,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按量使用胰岛素。
3.监测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情况。
如果发现血糖水平经常低于正常范围,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4.饮食搭配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能力,维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跑步、游泳等。
5.紧急救治应急措施: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一些含糖物品,如糖块、果汁等,以备低血糖反应发生时紧急补充能量。
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应急预案及流程

1234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一、适应症:用于各种危重病的生命体征监护,或单一使用于心电、血压的监护,以便及时了解病情。
二、用物准备:电插板一个,监护仪一台,心电、血压、血氧输出电缆线各一,电极片五个,酒精、棉签,护理记录。
三、操作方法及步骤:1、准备用物,将监护仪推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并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插上电源,仪器指示灯亮,根据病情摆好病人体位,清洁病人皮肤,贴好电极,将心电、BP、SPO2电缆线分别连接于病人身上,按下仪器左方最下角的开机键,待仪器屏幕上显示监护画面后,按下‘血压周期设置键’,根据医嘱及病情通过旋转‘选择键’来设置所需的时间周期,再按下‘血压启动键’,仪器默认所设置的血压周期测定,血压测量完毕,显示屏上出现相应的HR、SPO2、R、BP数值,根据广场数记录于护理启示单上交待患者注意事项。
3、监护仪使用完毕后,按下‘关机键’,把各输出电缆从病人身上取下,整理好病人体位,保持床单整齐,并向病人致谢。
同时记录,整理用物,推回原位放置,用75%酒精擦拭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
及时补充电极片、心电图纸,以便备用。
四、注意事项:1、仪器须放在平台上,四周通风,保持干燥,避免潮湿。
2、使用前需检查仪器及各输出电缆线是滞有断裂、破损,如仪器表面潮湿,先用干布擦干后再用。
3、心电电极贴放部位要准确。
4、当仪器监护于病人身上时交待患教师不要把东西放在仪器上面及其周围,不能自行随意取下心电、血压、血氧监测电缆线,以免发生意外。
5、当仪器长期不用时,应每月给仪器充电一次,以处长电池寿命。
6、血压测量禁止在输液或插管肢体上测量血压,局部皮肤破损者禁止绑袖带。
7、清洁仪器时,不要使用稀释剂或苯等化学溶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深层。
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吸引器操作流程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1、检查吸引器各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
2、调节负压: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旋转调节阀控制作用于病人的最大负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血糖的反应及处理
主讲人:林华英 2012-06-28
一、低血糖的定义:
非糖尿病患者血糖<L,糖尿病患者血糖≤L者为低血糖。
二、低血糖的症状:
1、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
2、可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或神智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
3、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常可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三、低血糖的危害:
1、低血糖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生命。
2、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损害。
可导致痴呆、甚至死亡。
【
3、低血糖影响心脏功能、出现心绞痛、心律紊乱或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注:一次性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所带来的益处。
四、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无关):
1、过量运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
2、情绪不稳或骤变
3、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
4、糖尿病妊娠妇女在分娩结束后和哺乳期
五、哪些原因可能引发低血糖与药物有关:
1、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
2、食物摄入不足,但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量
3、合用与降糖药物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
六、胰岛素与低血糖:
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引起低血糖的因素:
1、注意胰岛素的作用高峰和持续时间
2、胰岛素剂量过大
3、进食减少而未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
4、不适当运动导致胰岛素吸收加速,使肌肉组织葡萄糖的消耗增加
5、合用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
七、运动与低血糖:
1、尽可能在饭后1-2小时后进行运动,不要在空腹时运动,以免发生低血糖
2、可在运动前、或用血糖仪测血糖,以了解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对血糖的影响
3、外出运动时,应随身携带“低血糖急救卡”
.
八、低血糖贵在预防:
1、与医生沟通自己的低血糖现象,以便医生谨慎的调整剂量,选择低血糖发生效率较低的药物或胰岛素
2、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
3、注意预防运动和夜间低血糖: 就寝之前,血糖维持在5.5~7.8mm01/L水平,可以预防夜间发生低血糖。
4、限制酒精摄入,杜绝空腹饮酒
九、如何处理低血糖:
怀疑低血糖时立即测定血糖水平,如果血糖≤L,应予以下处理:
(1)意识清楚者
1、口服含糖15-20g的食品(例如:果汁约半杯、饼干3块、糖果2-3块)
2、每15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a如果血糖≤L,再口服含糖15-20g的食品
:
b如果血糖在L以上,但距离下一餐还有1个多小时,须在适量加餐
c血糖仍≤L,继续给予50%葡萄糖60ml
(2)意识不清楚
1、在院外:立即送医院急救
2、院内:给予50%葡萄糖液20ml静推或胰高血糖素肌注
(3)低血糖已纠正: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调整用药。
可动态监测血糖。
注意低血糖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建议患者经常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以避免低血糖再次发生。
对患者实施糖尿病教育,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儿童或老年患者的家属要进行相关培训。
低血糖未纠正:调整静脉注射5%或10%的葡萄糖,或加用糖皮质激素。
注意长效胰胰岛素及磺脲类药物所致低血糖不易纠正,可能意识恢复后至少监测血糖24-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