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修理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教学内容

原材料 (原料检验)
初加工,二次加工‥‥ (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等 )
产品 (在役检验)
3
2、无损检测的三个发展阶段
❖ NDI(无损探伤): 主要用于产品的最终检验,在不破坏产品的前提下,发现
零部件中的缺陷,以满足工程设计中对零部件强度设计的需 要。 ❖ NDT(无损检测):
不但要进行最终产品的检验,还要测量加工过程工艺参数, 诸如:温度、压力、密度、浓度、成分、组织结构、残余应 力、晶粒大小。 ❖ NDE(无损评估):
德国奔驰(Benz)汽车公司对汽车的几千个零件全部进行无损检测 后,运行公里数增加了一倍,大大提高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1
❖ 应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铸造、锻造、冲压、焊接 等工序中检查该工件是否符合要求,以避免进行徒 劳无益的加工,合理的制造出产品。因此,无损检 测是一种既经济而又能使产品达到性能要求的技术。 虽然看起来无损检测没有在产品上增加任何东西, 但是它对产品质量实际上起了保证作用。
无损检测技术
1、什么是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以不损害被检验对象的使用性能为前提,
应用多种物理原理和化学现象,对各种工程材料、 零部件、结构件进行有效的检验和测试,借以评价 它们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可靠性及某些物理性 能。无损检测技术享有“工业卫士”的美誉.
2
❖ 无损检测内容包括:在探测材料或构件中是 否有缺陷,并对缺陷的形状、大小、方位、 取向、分布等情况进行判断,还能提供组织 分布、应力状态以及某些机械和物理量等信 息。
主要材料特性 缺陷必须延伸到表面
必须是磁性材料 必须是导电材料
能透过微波 强度随工件厚度、密度及化学成分变化而变化 强度随工件厚度、密度及化学成分变化而变化
复合材料修理无损检测

5、热图法
原理:通过探测零件表面各部位的温度变化(表面0.1oC的变化)
红外检测(绝对零度以上发射红外线)
适用:脱胶、撞伤、积水(图像 中有明亮斑痕) 特点: ➢ 非接触,不受结构形状影响 ➢ 快速高效 ➢ 检测灵敏度高 ➢ 可成像显示、记录 ➢ 通常需对被检结构加热
热加载方式:
1)有源:接触(传导)
非接触(辐射或对流)
2)无源:物体机械变形、振动等自身产生的红外辐射
6、谐振法
原理:通过检测系统的谐振特性变化
(阻抗变化导致谐振峰值、频率等变化,可扫频)
特点:
➢ 面接触,需耦合剂 ➢ 效率不如阻抗法 ➢ 适合脱粘损伤检测
7、全息干涉法
原理:两束光波相遇产生干涉 两束光波需满足:
➢ 频率相同 ➢ 相位差恒定 ➢ 振动方向一致 若光波照射区域内有缺陷,相干光波到达时的光程不同,产 生干涉条纹畸变。通过干涉条纹的数量和分布确定缺陷大小、 部位等。
❖ 目视检测原理及特点 ❖ 敲击检测原理及特点 ❖ 阻抗检测原理及特点 ❖ X射线检测原理及特点 ❖ 红外热图检测原理及特点 ❖ 谐振检测原理及特点 ❖ 全息干涉检测原理及特点 ❖ 超声检测原理及特点:超声反射、超声穿透 ❖ 涡流检测检测原理及特点 ❖ 雷达罩修理检测原理
如果把线圈靠近被测工件,根据 电磁感应原理,磁通量发生变化, 工件内会感应出交电流,即涡流, 由于涡流的大小随工件内有没有 缺陷而不同,受涡流影响,线圈 内电流会发生变化,从而反映出 有无缺陷。
适用:
只能检测导电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碳纤维复合材 料中的纤维断裂) ➢ 高频涡流:表面或近表面纤维断裂和裂纹 ➢ 低频涡流:表面以下部分裂纹
最长轴单边至少扩大100mm的圆形区域
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最新课件

实际的机器和结构物在使用条件下的损坏情况大不
相同。所以,不能片面地相信强度试验结果,以此
来推断其损坏情况。当然,在评定有缺陷的材料的
牢固性时,应参考有关缺陷材料强度的试验研究结
果。还应吸收迄今所知的引起过损坏事故的教训。
并对下述因素进行研究来确定质量评定时所用的缺
陷评定标准。
12
缺陷的评定 ①原材料和焊缝所处的应力条件和环境条
应特别指出的是,射线检测和超声检测不能互为代替,因为两者各有侧重功能。虽 然标准中曾有过可以互为代替使用的规定。现行规定:选择超声波检测时,还可对 超声波检测部位作射线检测复验,选择射线探伤时也可进行超声波检测复验。
6
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有: 超声检测 Ultrasonic Testing(缩写 UT); 射线检测 Radiographic Testing(缩写 RT); 磁粉检测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缩写 MT); 渗透检验 Penetrant Testing (缩写 PT); 涡流检测Eddy current Testing(缩写 ET); 目视检测 Visual Testing (缩写 VT); 非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有: 声发射 Acoustic Emission(缩写 AE); 泄漏检测 Leak Testing(缩写 LT); 衍射波时差法超声检测技术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 (缩写
用无损检测来保证产品质量,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预期的使用寿命内,
产品的部分或整体都不会发生破损,从而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这就是无损检测最重
要的目的之一。
2.改进制造工艺 .
无损检测不仅要把工件中的缺陷检测出来,而且应该帮助其改进制造工艺。例如,
飞机维修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浅析

飞机维修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浅析传统的无损探伤检测技术传统的飞机的无损探伤检测技术主要有超生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五种。
首先简略介绍下这几种无损探伤检测技术。
一、超生检测技术超声检测一般是指使超声波与试件相互作用,对反射、透射和散射的波进行研究,进行试件的宏观缺陷检测、几何特性测量、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的检测和表征,并进而对其特定应用性进行评价的持续技术对于宏观缺陷的检测,常用频率为"0.5MHz~10MHz短脉冲波以反射法进行。
此时,在试件中传播的声脉冲遇到声特性阻抗(材料密度与声速的相乘积)有变化处(如出现缺陷),部分入射声能可被反射,根据反射信号的幅度可对缺陷的大小做出评估。
通过测量入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时差可确定反射面与声入射点之间的距离。
为适应不同类型试件及不同的质量要求,可选用的波型有纵波、横波、表面波、板波等。
采用特定扫描显示方式及相应的电子线路可获得试件中缺陷分布及形态的图像。
超声检测的优点是:(1)作用于材料的超声强度足够低、最大作用应力远低于弹性极限;(2)可用于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制件的无损评价;(3)对确定内部缺陷的大小、位置、取向、埋深、性质等参量较之其他无损方法有综合优势;(4)仅需从一侧接近试件;(5)设备轻便对人体及环境无害,可作现场检测;(6)所用参数设置及有关波形均可存储供以后调用。
主要局限性是:(1)对材料及制件缺陷作精确的定性、定量表征仍须作深入研究;(2)为使超声波能以常用的压电换能器为声源进入试件,一般需用耦合剂;(3)对试件形状的复杂性有一定限制。
二、涡流检测技术涡流检测是涡流效应的一项重要应用。
当载有交变电流的检测线圈靠近导电试件时,由于线圈磁场的作用,试件会感生出涡流。
涡流的大小、相位及流动性是受到试件导电性能等的影响,而涡流的反作用又使检测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
因此,通过测定检测线圈阻抗的变化(或线圈上感应电压的变化),就可以得到被检材料有无缺陷的结论。
无损检测方法课件

磁粉检测设备包括电磁或永磁体、电源、控制器、磁粉和辅助设备等。电磁体或永磁体用于产生磁场,电源和控 制器用于提供能量和控制磁场的大小和方向。磁粉用于显示缺陷,辅助设备包括放大镜、紫外线灯等用于观察和 记录结果。
磁粉检测应用与案例
磁粉检测应用
磁粉检测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对于铁磁性材料,如铸件、锻件、焊缝 等,磁粉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待检测工件的材质、形状和尺寸 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磁粉检测工艺和设备。
详细描述
常规超声波检测使用高频声波信号,通过探头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分析回波信号的特征来判断被检测 材料或构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或异常情况。该方法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和构件,如金属、非金属、复合 材料等。常规超声波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灵敏度,同时对被检测材料或构件无损伤,是一种广泛使用的 无损检测方法。
VS
涡流检测设备
涡流检测设备包括探头、电源、控制器和 数据处理系统等。其中,探头是核心部件, 由线圈和磁芯组成,用于产生交变磁场。 电源和控制器的功能是提供能量和控制信 号。数据处理系统则是对检测数据进行采 集、分析和处理,最终得出检测结果。
涡流检测应用与案例
涡流检测应用
涡流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无损 检测,如钢管、钢板、线材等。此外,涡流 检测还可以用于电力设备的无损检测,如变 压器、电机等。在航空航天领域,涡流检测 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 无损检测。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衍射时差法超声波检测使用高频声波信号,通过探头发射 超声波并接收回波信号,分析回波信号的特征来判断被检 测构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或异常情况。该方法适用于大型 构件和厚壁构件,如桥梁、压力容器等。衍射时差法超声 波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同时对被检测构件 无损伤,是一种高效率的无损检测方法。
《无损检测》课件

电力工业
无损检测在电力工业中用于发 电机组、变压器等设备的检测
。
02
无损检测技术分类
超声检测
总结词
通过高频声波显示材料内部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
详细描述
超声检测利用高频声波在材料中传播的特性,通过接收和分析反射回来的声波 信号,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缺陷、裂纹、气孔等问题,广泛应用于金属、非 金属、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的检测。
案例二:压力容器的射线检测
总结词
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对于压力容器 的内部结构和材料特性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其安全 可靠。
详细描述
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等领域的 设备,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由于压力容器的使用环境和 内部介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等特点,容易产生裂纹 、气孔、夹渣等缺陷。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必须对其进行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 测方法,通过X射线或γ射线的穿透和成像技术,可以 清晰地显示出容器内部的缺陷和结构,为压力容器的安 全评估和维修提供有力支持。
确定需要检测的物品或部位, 了解其材料、结构和使用情况
。
收集相关信息
收集有关检测物品的历史、制 造工艺、使用环境等方面的信 息。
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根据目标和信息,选择最合适 的无损检测方法。
准备检测设备和器材
确保所需的仪器、探头、试剂 等齐全且性能良好。
检测操作
设置检测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仪器参数,确保准确性 和可靠性。
案例三:高铁轮对的磁粉检测
总结词
高铁轮对是高铁列车运行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和安全 性至关重要。磁粉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 可以对轮对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进行全面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部件维修中的应用研究

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部件维修中的应用研究第一章绪论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物理学、材料学和工程学原理,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受检物体的内部和外部进行非破坏性测试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建筑、机械制造、核电工业、医疗卫生等领域。
其中,在航空部件维修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航空部件的结构材料和使用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对于航空部件的维修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风险。
本文将针对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部件维修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来提升航空部件维修质量的有效途径。
第二章航空部件维修概述航空部件是指航空器上按照功用和特定需求组成的各种零部件和装置。
由于长期飞行和恶劣环境的影响,航空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腐蚀、疲劳、裂纹等缺陷。
这些缺陷一方面会降低航空器的性能,另一方面也会对航空器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航空部件的维修十分重要。
航空部件维修主要包括预防性维护、日常维护和大修。
其中,大修是对于航空器的重大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修理、保养和测试。
大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航空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航空部件的维修对于航空器的正常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部件维修中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提升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
第三章无损检测技术原理无损检测技术包括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激光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
通过对各种物理信号的探测和处理,了解被检测部件的材料状态、缺陷程度、位置和形状等信息,从而对这些缺陷进行分析和诊断。
以超声波检测技术为例,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的声路径和其反射或透射的特性,对被检测材料进行无损检测。
探头通过测试物体发射超声波,经过材料内部和表面的反射或透射回到探头并被收集,形成超声波信号反映物体结构特征。
通过对信号的分析,可以检测出材料内部的缺陷和裂纹。
第四章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部件维修中的应用4.1 无损检测技术在航空部件大修中的应用航空部件大修是指对于航空器的大型部件进行维修和更换。
无损检测-全面

第5章无损检测5.1 无损检测简介在锅炉压力容器构件及焊缝的表面或内部,常常存在一些影响安全使用的缺陷,如裂纹、分层、夹渣、气孔、未熔合和未焊透等,这些缺陷的性质、尺寸和位置等是评价被检工件能否继续生产或正常使用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破坏性检查即切割开后目视检查可检测上述缺陷,但因费用高、时间长、损伤大使各方面难以接受。
无损检测是在不损伤被检工件情况下,利用材料和材料中缺陷所具有的光学、声学、电磁学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特性检查材料中缺陷性质、尺寸和位置的方法。
因其具有费用低、时间短、无损伤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章扼要地介绍下列几种主要无损检测方法的原理、方式、操作程序等项内容。
5.2 焊缝射线透照检测RT5.2.1 射线的性质及其产生5.2.1.1 X射线、γ射线的性质X射线是一种类似于光、热和无线电波的电磁辐射波。
γ射线是某些放射性辐射元素在衰变过程中以电磁辐射形式所释放出来的一种能量。
射线的基本性质已为人们所掌握,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⑴射线是不可见的。
⑵射线是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与可见光一样(30万km/秒)。
⑶射线不受电场、磁场的作用。
⑷射线不能使用光学透镜、棱镜以及在电场、磁场中产生偏转的方法来改变其传播方向。
⑸射线到达物体后,其能量的传递以穿透为主,但仍有一小部分能量能产生反射、衍射、折射现象。
⑹射线能使空气电离。
⑺射线能杀伤生物细胞,对遗传因子也有影响。
因此,要特别注意免遭其害。
⑻某些物质吸收射线后,能发生莹光或激发光电子、反冲电子和二次电子使X射线胶片感光。
5.1.2.1X射线是在高速运动的电子和物体碰撞时产生的。
工业用X 射线一般是借助于X射线管而获得的(图5—1)。
X射线管内的真空度为10-6~10-7毫米水银柱高,管内的阴极是一个直径很小螺旋形钨丝,当有电流I通过时,就在其周围产生电子。
管内的阳极靶一般用耐高温的钨做成。
在阴极和阳极间施加高电压(工业通常采用150~420kv)使阳极带有正电荷,阴极产生的电子在高电压形成的静电场作用下以极高速度射向阳极靶,因受靶材料的原子阻挡,电子速度骤然下降,失去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超声
超声检测的主要特点是: (1)技术成熟、仪器设备费用不高,应用广泛: (2)有很强很的检测能力; (3)检测灵敏度高,而且相对稳定, (4)定性定量准确; (5)检测方便、易实施; (6)需要耦合剂。
✓ 超声
纵波易于探测出与工件探测面平行的缺陷,而对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探 测能力较差。纵波探测法多用于几何形状简单,大面积、大厚度构件的 内部缺陷检测。
常用的损伤修理检测方法
➢目视检测; ➢敲击法; ➢阻抗法; ➢谐振法; ➢超声; ➢x射线; ➢全息干涉法; ➢红外热图法。
✓目视检测 目视检测法是指仅用人的眼睛或眼睛与一些辅助设备,对飞机构件 表面做直接观察,发现构件表面损伤,并根据个人的技能和技术规范对 损伤做出判断和评价。
(1)简便、快速; (2)能有效发现具有表面特征的损伤; (3)是损伤的初检方法,有利于早期发 现损伤; (4)只需要使用普通检测工具.如电简、 安全灯 (5)检测结果受检测人员的主观因素影 响大。
✓谐振法
谐振法检测特点是: (1)传感器采用面接触,需用合剂: (2)测量分析的:是阻抗谐振特性,如谐振峰、 (3)检测速度不如阻抗法快捷方便; (4)可用于层板胶接和夹层结构中的脱粘等损伤的检测。
✓渗透
将溶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施加在工件的表面上, 由于毛细作用,渗透剂可以渗入到表面各种类型的开口细小缺 陷中去。清除附着在工件表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干燥后,再在 工件表面涂一层显像剂,缺陷中的渗透剂在毛细作用下,重新 被吸附到工件表面上,从而显示出工件表面上的开口缺陷.
树脂裂纹
特征损伤状态
层间分层
在面内轴向载荷的作用下,沿着复合材料构 件边缘会产生层间拉应力或者压应力。
如果载荷引起层间应力是拉应力,并且超过 层间强度,就会在自由边缘处产生分层。
在交变应力水平低于分层的静应力水平,在 疲劳寿命初期也可能产生分层。
层间分层
边缘处产生分层
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分层的预防措施:
✓ 敲击法
• 简易可行、廉价; • 可检出分层、脱粘等损伤; • 适合夹层结构中脱粘损伤。
波音
波音公司推荐敲击棒(铜、铝或钢材)重量要求小于144g.
波音
敲击扫描,方式1对没修理过的结构进行测试,2用于修理 过的区域。扫描区域扩大检测区域至少为缺陷区域的1/3.
空客
空客公司推 荐敲击棒.
空客
✓ x射线检测
2.局限性 ①射线在穿透物质的过程中因被吸收和散射而衰减,使得 用它检测工件的厚度有一定的限制; ②X射线检测设备一次性投资大,检测费用高; ③X射线对人体有伤害,检测人员应作特殊防护。
✓ 涡流检测法
涡流检测仪分为高频和低频两种。高频涡流检测仪只能用来检测 工件表面的缺陷;低频涡流检测仪可以用来检测工件内部的损伤
空客公司要求扫描方式. 以10mm间隔的网格形 式敲击整个表面。
注意在敲击的时候,敲击力 要适度,避免损伤工件,特别 再检测薄壁结构时。 主要依靠经验,环境干扰大。
✓阻抗法
阻抗法检测的突出特点是: • 点接触干耦合; • 操作简单易行、廉价快速; • 传感器与被测结构之间应保持合理的接触压力 • 特别适合夹层结构中脱粘损伤的检测; • 检测灵敏度与缺陷埋探、传感器和仪器的分辨率有密切关系
微波无损检测
优点:出于微波能够贯穿介电材料,具有能穿透声衰减 很大的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微波被利用来检测大多数非 金属和复合材料内部的缺陷,测量各种非电量。它适于 检测各种胶接结构和蜂窝结构件中的分层、脱粘等。 缺点:不能穿透金属或导电性能较好的复合材料,如碳 纤维增强塑料等。由于趋肤效应,它不适于检测这些材 料的内部缺陷。微波检测还需要参考标准并要求操作人 员有比较熟练的技能。
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
红外无损检测
红外无损检测是利用红外物理理论,把红外辐射特性的 分析技术和方法,应用于被检对象的无损检测的一个综合性 应用工程技术.
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
在工件的一个表面上均匀地加热,在另一个表面上测量它 的温度分布,它的温度分布场就可显示出胶接界面是否良好。 因为当均匀加热A板时,A板温度升高热量就经过交界面向B板 传导。如胶接质量好,交界面是均匀沾润的,热流也就均匀分 布地流向B板,因而测量出的B板表面温度也应是均匀分布的, 如交界面某个地方胶接没胶好,就会影响热流均匀地流向B板, B板外表面的相应部位就会出现温度异常现象。所以用红外检 测装置来测量这个温度场,就可以探测出工件内部的缺陷来。
➢ 使铺层组数尽量大些 ➢ 使用+450和-450铺层被00和900铺层分隔开。 ➢ 在层合板自由边缘处开一系列相互平行的浅纹。
纤维裂纹与界面脱胶
纤维裂纹与界面脱胶主要依赖于组分材料的性质和纤维的缺陷。
由于基体的应变大于纤维的应变,可能优先在纤维的缺陷和薄 弱环节断裂。
➢撞击损伤
按撞击的物体分类
涡流检测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速度快,无需对检测表面做特殊清洁和准备工作,便于进行现场检 测。对导电材料制件表面或近表面的疲劳裂纹、应力腐蚀裂纹有很 高的灵敏度,特别适用于飞机结构中的铝合金构件。
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损检测技术也得到飞 速发展,不仅超声、射线等传统的检测技术青春长存,而 且还产生了像激光全息干涉、激光超声、红外、声发射、 微波、磁记忆、等众多的无损检测新方法、新技术 ,它们中的大部份在航空维修中得到应用。
修理无损检测
6-1 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 6-2 损伤检测与评估 6-3 常用的损伤修理检测方法 6-4 修理后的检测与跟踪检测
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
➢疲劳损伤 ➢撞击损伤 ➢雷击损伤 ➢夹芯损伤
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
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
复合材料结构的损伤
➢疲劳损伤
复合材料在强度和刚度方面是各向异性,在静载荷和交变载 荷的作用下损伤机理和损伤扩展是相当复杂的。 复合材料与金属疲劳不同。
✓分层与检测评估 超声是检测这些边缘分层的最有效方法
✓铺层损伤与检测评估 这种损伤必须借助超声等方法检测,确定其大小和位置。
鼓包与检测评估
用目视检测就可以发现,但其深度位置和损伤面积等必须用超 声等方法检测和评估。
✓冲击损伤与检测评估
通常应采用超声检测,全息干涉法和热图方法也是冲击损伤的有 效检测方法。
损伤检测与评估
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的损伤主要有两 种:一种是原有缺陷的扩展;另一种是在服役过 程中产生的新损伤。
层板结构中常见损伤与检测 ✓表面损伤与检测评估
表面损伤可以借助放大镜、手电简等简易工具通过目视检测确定损伤位 置和外观大小,对于第二种表面损伤还应借用专门的检测仪器确定其扩展 的深度和严重程度。
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主要应用于以下3个方面: 1)材料无损检测。 2)结构无损检测。 3)服役无损检测。
技术上已从初期的检测方法探索发展到目前的检测 方法研究、信号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缺陷识别技 术、成像显示技术、仪器设备技术、结构件检测技术、 定量检测与评估、服役结构寿命评估、强度 评估的性能测试等。
按损伤程度分类
可允许损伤(Allowable Damager) 可修理损伤(Repairable Damager) 不可修理损伤(Non Repairable Damager)
复合材料结构损伤评估
损伤评估的内容
✓结构件的重要程度 ✓损伤的位置 ✓损伤类型 ✓损伤的程度
✓重要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次要结构(Secondary Structure)
常用的损伤修理检测方法
材料无损检测主要解决材料研究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诸如材 料内部缺陷表征、性能测试、缺陷基本判据的建立、无损检 测物理数学模型的建立等研究。
结构无损检测主要解决结构在工艺制订、结构件制造过程 中面临的问题,各种结构件进行无损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 等检测手段的建立、信号处理技术.如缺陷判别、标准建立 与完善等。 服役无损检测主要研究装机结构件在服役过程中所需的无损 检测方法、手段等,包括提供有关结构件残余寿命、剩余强度、 损伤扩展等综合信息的评估。
✓关键部件-----飞机失事 ✓主要部件-----干扰操纵 ✓次要部件-----无人机安全
✓损伤面积大小 ✓深浅 ✓数量
最小检测区域原则
检测蒙皮(层合板)以及蜂窝结构面板损伤时,要在以可见损伤的 最长轴单边至少扩大100mm的圆形区域进行检测,该区域称为最小检 测区域。
最小检测区域
相邻损伤处理原则
✓ 超声
横波检测缺陷的能 力比纵波强,波束 指向性好,分辨率 高。多用于检测管
件、杆件和其他几 何形状较复杂工件 的缺陷。
✓ 超声 表面波
沿工件表面传播的波叫表面波。表面波可以用来检测工件 表面的裂纹和缺陷。
当板材的厚度与超声波的波长相当时,在弹性薄板中传播的超声 波称为板波。板波传播时,薄板的两表面和板中间的质点都在振 动,声场遍及整个场的厚度。
硬物体撞击
软物体撞击
➢撞击损伤
按撞击的物体能量分类
高能量撞击
低能量撞击
➢雷击损伤
通常雷击区分为三个区域: 直接雷击区 次要雷击区 其他区
➢雷击损伤
➢夹芯结构损伤
面板起皱 面板裂纹 夹芯压瘪 面板与夹芯脱胶
➢夹芯结构损伤
损伤检测与评估
复合材料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产生的损伤主要有两 种:一种是原有缺陷的扩展;另一种是在服役过 程中产生的新损伤。
夹层结构中常见损伤与检测 ✓ 蒙皮间脱粘。
用敲击法、阻抗法、谐振法就能很容易检测出这类损伤的范围和大小。
✓压坑与检测评估 需要借助阻抗法、超声、x射线等多种检测方法会诊才能确定.
✓裂口与检测评估 用目视检测和敲击法就能很容易确定其损伤区域。
✓蒙皮-芯损伤与检测评估 需要借助目视检测、敲击法、x射线等方法检测和综合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