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背景下2021届高三物理教学备考建议讲座
新高考评价体系“一主轴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

新高考评价体系“一主轴四层四翼”的总体
要求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概述新高考评价体系中“一主轴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
该评价体系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以更公平、科学的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业、体育、艺术以及社会实践方面的发展水平。
2. 一主轴
一主轴是新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业能力。
通过科学而全面的考试方式,评价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学业水平。
一主轴的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的重要依据。
3. 四层
四层是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四个维度,分别是学科层、学校层、地方层和国家层。
每个维度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用于全面评价学生在各个层次的能力和素质。
学科层主要评价学生的学科能力;学校层主要评价学生在校内的研究和发展表现;地方层主
要评价学生在地方社会实践方面的发展;国家层主要评价学生在全国范围内的学科竞赛等方面的成绩。
4. 四翼
四翼是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四个扩展维度,分别是思想品德翼、学科竞赛翼、社会实践翼和艺术体育翼。
每个维度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竞赛、社会实践以及艺术体育方面的发展水平。
四翼的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补充。
5. 总结
新高考评价体系“一主轴四层四翼”的总体要求是全面、科学和公平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业能力和四个扩展维度的发展水平,旨在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以上是本文档对该评价体系总体要求的简要概述。
注: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要求请以教育部颁布的官方文件为准。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基于核心素养的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三、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事实性知识”的特征设问: “……是________” “……为________” “……属于______”
……
“理性思维”的特征设问:
“……,合理的解释是____ ”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2020 年 高考生物试题继续加强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中学生物教 学重视实验,改善在“ 黑板上做实验” 的教学方式 。 对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 查客观上可引导重视实验教学,以推进生物学科素养培育目标的实现。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
3.指导教学,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 3.1 考查实验探究,引导加强实验教学
三、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以2016年全国Ⅰ卷为例
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
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 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习备考策略
1. 注重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科学思维”这一生物学核心素养中的核心。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年高考山东物理试题评析及2022届高三复习策略

四、不回避用常规题目去考查典型物理问题
四、不回避用常规题目去考查典型物理问题
五、后考纲时代,超常规拓展考查特点明显
五、后考纲时代,超常规拓展考查特点明显
六、推陈出新,经典问题创新设计,考查推理论证等核心能力
引言
对高考备考的粗浅认识
没有什么秘密可言:(45 年 信息快捷)
没有灵丹妙药
没有一招致胜的法宝
➢ 没有具体事件,反思是空洞 的,不痛彻的
➢ 便于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
➢ 最终成为对学生自己而言针 对性最强、最珍贵的复习材 料。
二 精益求精,细化落实
1.梳理备考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求快,求完成教学任务。剥夺学生的思考时间,代替学生审题,学生处 于被动听课状态,导致学生 “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导致学生 没有学习激情和欲望,欲速不达。
一 科学谋划,规范备考
3.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组织、指导学生学,即教学生自 己学。“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这句话历久弥新。
因此教要围绕着学展开,化教为学,淡化教的痕迹,不做灌输者、 说教者、主宰者。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主动学习基础之上的,是真正有效的学习,因为 学习本来就是学习者的内在行为。真正能让学生铭记的是他自己的学习体 验。 自主学习是落实个性化教学的必然要求,是基于问题教学的基础, 是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基于个体的个性化的教学。
3.以学习者为中心
资料的选择,教学起点,教学内容与进度,题目 难易与多少,复习轮次内涵的自定义,课堂教学策略 的选择等等,都要基于学生实际。
闭着眼睛捉麻雀,一定是低效的。 知道学生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 发现问题——根源分析——纠正错思——总结巩固
“一体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19-2020届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2)导向实验课程开设
卷Ⅰ
3.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 K B. 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 装置 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 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卷Ⅲ
①反应历程 i 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 CH3OH(g) HCHO(g)+H2(g)活化能。 ②550℃~650℃,反应历程 ii 的速率___________(填“>”、“<” 或“=”)反应历程ⅲ的速率。
月考8
(2)考查基于实验现象的推理
选项
目的
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 Cl2 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3
5.35 g NH4Cl
8.0 g Ca(OH)2
4
6.6g (NH4)2SO4
1753
1892
月考4
1354
1384
分析表中数据,你认为哪种方案制取氨气的效果最好 (填序号),该方案制取氨气
效果好的可能原因是
。
(4)为了确定 Na2SO3 氧化速率方程式 v=k·cm(SO32−)·cn(O2)中 m、n 的值(取整数),进行了相
应实验。当溶解 O2 的浓度为 4.0 mg·L−1 时,c(Na2SO3)与速率(v)数值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则
m=
。
c(Na2SO3)/(×103 mol·L−1)
3.65
7.30
10.95 14.60
v/(×106 mol·L−1·min−1)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届高三化学复习策略讲座

(2)注重能力发展,凸显学以致用;பைடு நூலகம்
全国三套卷、北京卷、天津卷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涉及的实 际情境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 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如2019年全国2卷 26题一立德粉的生产为背景、第28题以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为情境、第 35题以铁系超导体为载体、2020年全国1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有机超强碱”的研究、2020全国2卷苯甲酸食品防腐剂的制备、α-生 育酚的合成路线等。
本题主要是考查醋酸亚铬制备原理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 与探究的能力、从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与已 有知识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
本题以验证不同价态铁的氧化还原能力为背景考查电化学知识,具体考查了盐 桥中的电解质、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 较等,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制备氯的含氧酸盐为背景, 具体考查装置的名称、试剂的选 择、操作的目的等,意在考查考 生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5)渗透研究过程,激发科学探究精神
本题考查氯化氢气体在冰表面的吸附和溶解。侧重考查接受、 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及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Fe(CO)5催化某反应的反应机理为背景考查反应原理分析,意在 考查考生识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 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 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____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 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 水蒸气进入e。
一体四层四翼

一体四层四翼一体四层四翼”是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概念。
它回答了高考的“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高考评价体系必须服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因此,高中生的高考复也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试题必须有难度,能够区分不同水平的考生。
因此,考生们需要对高考试题的难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同时,“导向教学”也是高考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的指挥棒,教学和研究必须紧跟高考的实际。
四层”是高考评价体系的四个考查目标,包括“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
第一圈层“必备知识”考查的是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大学研究以及终身研究所必须掌握的。
考生们需要对照考纲,把每科考点涉及的这些基础性、通用性知识记熟、掌握。
第二圈层“关键能力”考查的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能力。
第三圈层“学科素养”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在高考中,考查“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难题经常出现,比如语文现代文阅读、数学压轴大题、文综问答题等。
要在这些难题上得高分,复备考就要“思”“广”两个方面把握。
首先,要多思考每一道试题,包括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类似试题等。
其次,要广泛涉猎学科相关内容,包括教材、优质试题、相关读物和最新进展。
高考的“核心价值”要求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这也是高考所承载的“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
其中,“基础性”要求学生具备适应大学研究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综合性”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用性”要求学生能够善于观察现象、主动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性”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1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课件

细 1.1.2 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赋予了细胞许多特性,在生命 √
胞 中具有重要作用
是 1.1.3 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
生 1.1.4 概述糖类有多种类型,它们既是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物
体 1.1.5 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了解
√ √
理解 √ √ √
√ √ √ √
√
应用
模块 2 遗传与进化内容
3.1 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了解 理解 应用
3.1.1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
√
上,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是由基因决定的
概念 3.1.2 概述DNA分子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长链,一般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长
(3)学科素养是指经过高中阶段学习后,学生面对复杂现实问题情境或复杂学术问题情 境时,能够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方法高质量地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4)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强调的是学科共性。
四翼: 考查要求(怎样考)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2.2.1 说明绝大多数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活性受到环境 因素(如pH和温度等)的影响
2.2.2 解释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2.2.3 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细胞可利用的化学能储 存在有机分子中 2.2.4 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2020届高三物理后期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全面深化高考内容改革
孙海波,教育部考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中国考试》2020年第1期
摘要:高考内容改革要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形势新
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
考查,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以高考评价体系为理论
基础和实践指南,明确高考内容改革正确方向,廓清高
新课标卷难度系数
物理Ⅰ卷
2011-2019
物理Ⅱ卷
2013-2018
物理Ⅲ卷
2016-2018
国家考试中心 各科
2016-2019年
南昌二中高考
2017-2019
陕西省 文科综合 2010年~2017年
国家考试中心 历年理综
2011-2019年
全国Ⅱ卷 各科 2018
重庆市 理科综合 2017年~2018年
全国卷出题风格
新题不难。所谓新题,通常是面孔新、背景新、
立意新,冷静审题化归,还是教材双基问题,还是能力
问题,不过是旧貌换新颜。
难题不怪。难题多常规,推算偏烦琐。常规题,
习惯的背景、传统的面孔,使用通性通法,提高探索推 理之要求,也就成了难题.
2018年国家考试中心观点(物理)
合理设计试卷结构,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
高考试题注重和大学知识的衔接
高考是国家级考试,要的是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考是高利害选拨性考试,要的是区分度和信度
2018全国Ⅰ卷 物理部分
2019全国Ⅰ卷 物理部分
2018全国Ⅱ卷 物理部分
2019全国Ⅱ卷 物理部分
2018全国Ⅲ卷 物理部分
2019全国Ⅲ卷 物理部分
全国卷出题风格
完全符合考纲要求,在题型结构、考试内题,基本上绝大多数题 目的考查形式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形式,学生做起来不会 显得太过迷茫。全卷知识点考查全面、难度适中、梯 度明显,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服务于备考
顶层设计 一核四层四翼
3、新高考研究吃堑长智—以某校为例
4、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
(1)怎样命?
核心素养不虚!
美国课本《物理原理与问题》
课本3-5第16页
2020潍坊市一模
2020潍坊市二模
2019年潍坊二模题
数或者扩大专业选择面。但是,命题者是大学教授,他出题的目的,就是为了选拔历史系的 学生,所以要看看学生的”素养“怎么样,这样差距就产生了。 • 所以,每一科试卷,都最大限度考查自己学科的素养,题目能不难吗?毕竟,你和大学教授, 有一个高中老师的差距。
• 2.从赋分角度看,题目难度大,赋分更合理(与2020年10月15日省考试院调研透漏的重要 信息再吻合)
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往年的试题是精雕细磨的产物,它 反映了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 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的制作者对话。——原国家考试中心书记刘芃
启示六:教师二次成长的必要
1、教学中要关注考试性质不同,合格考足够简单(学业水平2),等级考足够难(学业水平4)。 要认真研习课程标准,适当降低必修课程教学难度,提高选择性必修课程和复习时必修课程的难度。
老师认真,学生就学会了仔细;老师严谨,学生就学会了规范; 老师敬业,学生就学会了努力;老师阳光,学生就有了正能量!
二、评价体系 新课标
1、新高考必备“工具书”
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改 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历史学科:出现非现代汉语历史史料阅读,对学生古文阅读水平提出新要求;
化学学科:以目前国际最前沿化学研究成果作为试题背景;
物理学科:计算量大,选择题12道,有10道需要计算,实验题2道,计算题4道,数值计算和字母运算要求很 高,最后一题解答过程涉及到31个方程,只有16分。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做完。山东省22万物理选考考生,仅 9人得满分,凸显出计算能力的要求在提高。
• 如果题目过于简单,结果如何?曾经某地进行过期末考试,因为生物题目过于简单,大批90 分的学生,赋分成70多分,这样的试卷,失去了其选拔职能,而且让学生和家长很崩溃,凭 什么我考90分,你赋分成70分呢?
• 换过来,结果就不一样了。题目太难,考80分的赋分成100分,考70分的赋分成90分,其实 80分和70分的学生,在难题面前,这个差距还是很大的,这样既有利于选拔,又有利于安抚 学生和家长,毕竟大家都觉着自己“赚大了”。
“如果我们把历年的高考真题,仔仔细细研究一遍,每道题细致分析,对试题中隐藏的潜 在知识进行升华、归纳和总结,揣测命题者的出发点,提炼出题目考查的内涵和实质,这 对我们精准备考,意义重大。
不仅让学生做高考题,教师还要尝试对高考真题进行“二次加工”,变换情境,改 变方式,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缺陷,限时刻意训练学生,拓宽学生视野和思维,增强学生应 变能力。
2、教师需要二次成长: 教师要具有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日常教学时刻有课标意识,根据课标要求对自己熟悉的教学 内容进行有效取舍。 等级考有大量的内容是超出原来高考的宽度和复杂度的,很多青年教师当年也没有学习过这些内 容,现在要求他们去把自己也没能完全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容量。
启示三:学生+基础+训练+规范=考生 扎实的基础知识是能力提高的保障,规范性表达、快速运算能力,训练到位是高三复习的
重点。
启示四:组合的利与弊?——3+1+2模式仅供参考
(1)山东省2020年高考前500名考生中,没有选考传统文科组合“政、史、地”的考生,总分前 2000名,选考传统文科组合的考生仅120人。但2017级选考科目的数据统计,山东省选考传统文科组合的 比例为16.9%,理科(物化生)的人数比例为13.11%,高3个百分点。
原因:各不同选考组合考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大不相同,物理,化学的考生的学习能力,明显高于其他 选科。传统文科组合的考生明显偏弱。
(2)2020高考,很多学校物化生、政史地传统理科,有物理学科组合的教学班未完成高考指标。
南大:历史6、物理21、皆可17
启示五:高考真题是重要性
高考试题命制“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原来高三已经熟悉的备考路子(语 数英全国I卷、理综、文综 ),现在有些不太合适了。
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背景 下2021届高三物理教学备考建议
面对变化统筹谋划 无纲可依课标体系
关键词:三新 二轮 教学策略
一、新高考Ⅰ卷的启示
二、评价体系 新课标
三、新高考下的全国卷
四、完善课堂考试练习
一、山东卷的启示
山东卷告诉了我们
• 1.从选拔的角度看,每一科考试,都有选拔功能 •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学生选择历史,其实并不是为了以后学历史专业,而是为了提高分
启示一:选拔性更好
2020年是山东省新高考方案பைடு நூலகம்式实施的第一年。等级考试题命制总体上秉承国家意志,努力凸显山东特色 。题目命制是落实课标精神与要求,遵循《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一核四层四翼”的架构。立足于立德树人根 本任务,服务于国家人才选拔,积极导向高中学科教学。
英语学科:读后续写25分,作文减为15分,还可能要尝试浙江的概要写作;
课本3-3第41页 课本3-3第39页 课本3-3第48页 课本第49页练习1
(2)怎样考?
(3)举例说明—以新高考Ⅰ卷(山东卷)为例
山东卷1-3题
金太阳研究院对山东省一模物理试题研究报告摘录
在控制试题难度时,应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确保整套试卷对中高分段的考生有较好的区
分,对低分段考生有一定的区分。
——摘自命题一处署名《课程·教材·教法》2019年第7期“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内容改革理念及路径”
启示二:考题变了,赛道变了 高三老师的抱怨:“高一高二没有打好基础,该掌握的没有掌握”为什么? “这道题讲了3遍,学生还是不会啊!”为什么? 高考考查的到底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 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