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合作原则的运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言语交际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的交流。
在言语交际中,如何有效地传达信息、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作为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原则,对于指导人们的言语交际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两个原则,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阐述它们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合作原则强调交际双方在言语交流中的合作性,要求双方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准则,以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礼貌原则则关注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和情感需求,要求双方在言语交流中表现出尊重和礼貌,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言语交际实例,分析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体现。
这些实例将涵盖不同场合、不同社会角色、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言语交际行为,以展示这两个原则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提高言语交际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遵循这两个原则,实现有效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能力。
二、合作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运用合作原则,由语言哲学家H.P. Grice提出,是指导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原则。
这一原则主张,在言语交际中,参与者应尽可能提供清晰、准确、相关且充足的信息,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要求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提供足够的信息,不应多于或少于所需的信息。
在日常交流中,这通常表现为回答问题时提供完整且必要的细节,避免含糊不清或过于冗长的回答。
合作原则语言学

合作原则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而合作原则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里斯(Paul Grice)提出的,他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通常会遵循一定的合作原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合作原则包括四个基本原则:信息原则、合适度原则、合作原则和明确度原则。
信息原则指的是说话人在交际中应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对方能够理解其意图。
合适度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应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信息。
合作原则是指说话人应努力与对方合作,以实现共同的交际目的。
明确度原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应尽可能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避免歧义和误解。
合作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图和信息,从而促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合作原则来进行语言交际。
比如,在问答环节中,提问者会根据合作原则来提问,以便获得对方清晰的回答。
而回答者则会根据合作原则来回答问题,以使回答更加准确和明确。
合作原则不仅在日常交际中起作用,在专业领域中也同样重要。
在商务谈判中,双方的合作与理解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双方应遵循合作原则,主动提供信息,积极倾听对方,以达成共赢的目标。
在法庭辩论中,律师也需要运用合作原则来与对方进行交流,以提供证据和论点,以及反驳对方的观点。
合作原则在教育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合作原则,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应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也需要遵循合作原则,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活动,与教师和同学共同学习和成长。
除了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合作原则外,合作原则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研究人员通过构建合作模型,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
在智能对话系统中,合作原则可以帮助机器人与人类进行自然的交流和合作。
合作原则是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把握语用学合作原则,培养读后续写能力

2023·7月刊/语言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对于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可将学以致用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经验层面,把课堂上学到的英语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只要实际生活中的场景与课堂上的学习场景相匹配,那么语言学习与运用就可以衔接起来;二是语言学层面,与经验层面不同的是,语言学层面的学以致用,更多地强调从语言发生、形成、保障机制的角度对英语语言的运用形成系统的理解。
相比较而言,后一个层面是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薄弱点。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满足于应试需要的教学,很难真正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然而,应试教育并非铁桶一块,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在核心素养的引导之下,越来越多的高中英语教师已经在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了,在很多的英语课堂上,也能创设适合语言运用的情境了。
应当说,这样的努力已经有了成效,很多学生确实有了将书面英语知识应用到口头语言表达的意识。
但是,这种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经验层面的,像小时候咿呀学语一样,能够形成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效率却得不到保证。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教师从语言学的层面,给学生一些精确的指导。
要让学生的语用能力得到发展,能够行走在高效的轨道之上,教师的指导应当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可以采用迂回的策略,借助语用学中的合作原则,让学生通过读后续写,为语用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一、基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读后续写教学思考应当说,基于语用学合作原则的读后续写,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发展,在理论上是合乎逻辑的。
其中的逻辑就在于:语用学是指向语言运用的内在机制。
人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评价一个人“会说话与否”,实际上就是在评价这个人的语用能力,在评价这个人能否将具体的语言与情境相结合,并进行有效表达的能力。
在语用学当中必须坚持合作原则,这一原则是由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
强调语用学过程中的合作,就是强调说话的人和听话的人必须有同样的指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语言交际。
合作原则:从语言学到公共行政

合作原则:从语言学到公共行政引言合作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组织、团队的运作过程中,合作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各个领域中,合作原则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合作原则进行探讨,从语言学的角度到公共行政的层面,探究合作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语言学角度下的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合作原则被定义为一种语用学原则,即在交际中,说话者应当合作地参与对话,尊重对方,并通过语言实现合作。
合作原则的核心就在于说话者之间的合作和相互尊重,让对话过程更加顺畅有效。
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礼貌用语在语言交际中,礼貌用语是合作原则的体现之一。
比如在询问别人姓名的时候,我们通常会说“请问你怎么称呼?”,而不是直接问“你叫什么名字?”这种用语方式能够体现出对被询问者的尊重,是合作原则的具体体现。
2. 信息共享在交际中,合作原则也要求说话者应当主动地、真实地向对方提供信息。
这样才能确保对话的顺畅进行,实现信息的合作共享,让对方能够充分理解自己的意图。
3. 对话衔接对话的衔接是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的重要体现。
说话者需要通过适当的语言衔接手段来使对话更加连贯,保持话题的连续性。
这样能够让对话更加顺畅,增进交际的效果。
在语言学中,合作原则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它不仅仅是一种语用学规范,更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只有在交际中,人们才能够真正实现沟通,实现相互理解,实现信息的共享。
公共行政中的合作原则除了在语言学领域中的应用,合作原则在公共行政领域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合作原则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人民群众。
在公共行政中,合作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政府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而社会则是政府的服务对象。
在公共行政中,政府应当积极倾听社会的声音,和社会各界合作,制定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合作原则:从语言学到公共行政

合作原则:从语言学到公共行政引言语言学中的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拉思(Grice)提出的,他根据对谈话交际过程的研究,提出了所谓的“合作原则”,认为在言语交际中,“言外之意”是指讲话人用于打破合作原则的意图。
合作原则包括最大原则(quality maxim)、最大程度原则(quantity maxim)、最中心原则(relevance maxim)和最小词数原则(manner maxim)四个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指导着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如何表达观点、解释事实、表达感情等。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都会遵循这些合作原则。
比如在询问对方是否饿了的时候,如果对方回答“我不是很饿”,暗示着自己确实有些饥饿;在听到别人说“你真有耐心”,可能意味着对方并不认同你所做的事情;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往往会尊重对方的意见,不会给对方带来困扰。
这些都是基于合作原则的语言交际行为。
合作原则在公共行政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共事务管理中,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都需要相互合作。
合作原则不仅仅是一种原则,更是一种理念和态度。
它要求政府与民众之间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政府与政府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协调。
只有通过合作,各个部门才能协同工作,做好公共事务管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不同层级之间的合作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原则更是公共行政中的重要内容。
政府需要倾听民意,尊重社会主体的意愿和需求,根据公众的建议和意见来制定政策和执行公共事务。
在政府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公民的参与,充分发挥公民的作用,增强公民的参与感和满意度,以实现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共赢。
语言学四个合作原则例子

语言学四个合作原则例子
1. 数量准则例子:当别人问你“吃了没”,如果你明明没吃却说“吃了”,这可就违背了数量准则呀!这就好像人家问你有几个苹果,你说有一堆,但实际上就只有一个,是不是很奇怪呢?
2. 质量准则例子:要是有人跟你说他能飞,可你明明知道人根本不可能飞呀,这就是没有遵循质量准则嘛!就如同说兔子能像马一样奔跑,这不是在开玩笑嘛!
3. 关联准则例子:大家在聊天,突然有人说起毫不相干的话题,比如正说着电影呢,他来一句今天天气真好,这不是完全不关联嘛,就好像在赛跑的时候突然说起了做饭,多离谱呀!
4. 方式准则例子:说话含含糊糊,让人摸不着头脑,就不符合方式准则啦!就好像指着一个东西,却不明确说这是什么,让人使劲儿猜,多让人着急啊!
5. 数量准则另一个例子:朋友问你要几个气球,你说要很多很多,却不说具体数字,这不是让人抓狂吗?这就好似你只说想要一堆糖果,但不告诉人到底是多少呀!
6. 质量准则再一个例子:如果有人说自己有超能力,可平时一点迹象都没有,这不就是没遵循质量准则咯!简直就是说自己能隐身,实际却一直在大家面前晃悠,这不是瞎扯嘛!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语言学的这四个合作原则真的很有趣也很重要呀,在我们日常交流中可是起着大作用呢!聊天的时候可得时刻注意着点儿呀!。
合作原则语言学大题

合作原则语言学大题
合作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尊重、支持、信任和彼此协作的基本准则。
在语言学中,合作原则体现了交际双方为达成交际目的而共同遵循的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肯定性原则:在交际中,交流双方应尽可能在对方信息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回应,即避免负面回应,而更多地使用肯定性语言。
2. 合适性原则:交流双方应根据语境和交际目的以及身份关系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确保言语行为的得体性。
3. 重复性原则:交流双方应尽力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确认信息的正确性,有必要时可采取重复、概括等方式。
4. 公正性原则:交流双方应坚持公正原则,不歪曲事实,不虚构信息,确保交流内容的真实可信性。
总之,合作原则在语言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准则,合理运用这些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流双方的信息传递效果和交际质量,促进沟通双方的关系的增进。
语言学合作原则

语言学合作原则语言学合作原则是指在语言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中,人们遵守的一系列准则和规范。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促进跨地域、跨文化的学术合作,提高学术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介绍几个语言学合作原则,分别是尊重多样性、互惠互利、开放透明和严谨求证。
尊重多样性语言学合作首先需要尊重不同语言之间的多样性。
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语法和词汇体系。
在研究和交流过程中,应该尊重各个语言的特点,不将某一种语言的规范强加于其他语言,而是要理解和接纳各个语言的差异。
此外,尊重多样性还包括尊重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习惯和观念。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和语言习惯往往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应该尊重并理解对方的文化,避免对其进行歧视或误解。
互惠互利语言学合作应该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
合作的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努力实现彼此的目标。
在研究合作中,应该倾听并接受合作伙伴的观点和建议,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另外,互惠互利也意味着合作伙伴之间应该平等地分享研究成果和资源。
科学研究是一个累积的过程,通过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经验,可以促进其他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
合作伙伴应该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开放透明在语言学合作中,开放透明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合作伙伴应该向对方公开他们的研究数据、方法和结果。
只有通过共享信息,才能使研究得到验证,同时也能够帮助其他人借鉴和改进自己的研究。
此外,开放透明也包括对研究过程的透明度。
合作伙伴应该详细记录他们的研究过程,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实验设计等。
通过透明的研究过程,其他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价值。
严谨求证严谨求证是语言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原则。
合作伙伴应该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研究,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
在研究结果上,应该对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释,避免主观臆断或随意推测。
此外,严谨求证还包括对研究结果的再现性和可复制性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学合作原则的运用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在语言学中的应用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
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
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例1: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也就是说,数量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对方想得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要说对方不想听到的。
例2:A:这学期你修了几门课程?B:五门。
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要保证你说的每一句都和目前所进行的谈话是关联的,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话和目前你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对方问你一些中国的事情,你就不应该告诉对方关于美国的事。
例3:A:你什么时候收到他的来信?B:两天前。
方式准则(避免赘述)(manner maxim)——说话要清晰明了,有所指;——不要使自己的谈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从而难于理解。
A.避免晦涩的词语;B.避免歧义;C.说话要简要;D.说话要有条理。
例4:A:一起出去走走好吗?B:好主意!在这四个准则中,前三个是规定说话的内容的,最后一个是规定说话的方式的,质量准则规定说话的真实性,数量原则要求在交谈中所传递的信息的适中性,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要切题,而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简洁和有条理。
在这四个准则中,关联准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原则就要求每一个说话人的话语都应该是切题的,同时也是和对方所说的话相关联的。
只有这样语言交际才能进行下去。
二.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以及会话含义的产生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还会故意违反这些准则,比如说故意说谎,拐弯抹角的说话,顾左右而言他,把本来简单的事说得很复杂等等。
那么,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原则肯定有其他的意图,也就是说,在字面意义下,肯定还有更深的隐含的意义,这就是“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在这些情形下,交谈双方都应该从对方的话语的字面含义中推导出他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要明确对方的“会话含义”,只有这样做,语言交际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下对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的违反的具体情形。
1.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人们违反质量准则总是采取说谎的方式,有时候说话者也利用暗喻,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意图,所以在语言交际中,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经常是完全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例5:(1)有人背叛了你,你对他的行为非常气愤,当你谈起他时,你会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朋友”,在这里你用的就是“反语”修辞格。
(2)再比如说,“你去哪里了?我等了你几个世纪了”,“几个世纪”用的就是夸张的修辞格。
2.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例6:(1)A:约翰什么时候到?B:明天某个时间到。
这里A 并没有给B提供约翰到达的准确时间,这个说法隐含着或者B并不清楚约翰到底什么时候到,或者B不想告诉A约翰到达的准确时间。
3 对关联准则的违反例7:(1)A:小李去哪里了?B:我整个上午都在这里的。
(2)A: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B:你不是有词典吗?A的意思是,你能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吗?但是B并没有用一个陈述句来回答B的问题,相反,B用了另外一个问句拒绝了A的请求。
4.对方式准则的违反例8:A:我们给孩子们搞点东西吃吧?B:好的,但是我反对给孩子们吃C—H—O—C—O—L—A—T—E这是夫妻之间的谈话,B本来应该直接把“chocolate”这个词整个直接读出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故意地把这么长的一个单词一个一个字母读出来,他采用这种说话方式是为了避免孩子们听出来他们是在谈论“chocolate”,而且他还用了一个很正式的词“veto”。
三.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和对礼貌原则遵守。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呢?”格赖斯主义有它的缺陷,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就产生了会话含义,但是Grice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人们要违反合作原则。
后来Leech从修辞和语义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对Grice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了礼貌才违反了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有以下几条:1.得体准则,又叫圆通准则(tact maxim)①尽量使他人受损最小;②尽量使他人受惠最多。
2.慷慨准则,又叫大方准则(generosity maxim)①尽量使自己受惠最少;②尽量使自己受损最大。
例9:(1)把报纸递给我。
(2)抽支香烟吧?(3)你可以开我的车。
(4) 再吃个三明治。
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以上准则,(3)和(4)要比(1)和(2)有礼貌的多。
3.赞誉准则,又叫赞许准则。
(Approbation maxim)①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损;②尽量夸大对别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又叫谦逊准则。
(Modesty maxim)①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赞扬;②尽量对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例10:A:你的表演真出色!B1:谢谢!B2:是的,真是这样的。
A1:作为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接受这份小小的礼物。
A2:作为我们的心意,请接受这份大的礼物。
B2和A2违反了礼貌原则里的谦虚准则,所以这两句话是不礼貌的。
5.赞同准则,又叫做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②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例11:(1)A:刚才看的那个展览很有趣,你说呢?B:不,一点意思都没有。
(2)A:英语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语言。
B:确实是,但语法还不算太难。
合作原则规定了说话的内容,而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会话参与人的关系更融洽,所以有时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人们会违反合作原则中某一个或几个准则。
例12:(1)A:我们邀请小王和小张来参加我们的派队吧。
B:好的,小张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在这个会话中,B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是他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或叫圆通准则。
(2)学生:李老师,我的考试及格了吗?老师:班上很多同学考得都不太好。
(实际上这个学生也没有通过考试)在这个会话中,老师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同时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
(3)A:今天的饭菜怎么样?B:这样说吧,你太太是世界上最好的厨师。
(实际上饭菜一般)在这个会话中,B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原则。
(4)A:你孙子长得真高啊!B:傻大个。
在这个例子中,B违反了质量准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
A:我这个裙子怎么样?B:嗯,颜色挺好的。
在这里B违反了数量准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原则。
无论从语言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礼貌都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礼貌原则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要注重别人的感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在不自觉的遵守礼貌原则,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为了遵守礼貌原则,甚至可以牺牲合作原则。
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们并不是因为礼貌原则才去违反合作原则,而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
四.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些其他的原因和动机礼貌原则是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人们还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违反合作原则。
1.会话的非正式性。
2.共识3.会话参与人的比较近的社会距离和相等的社会地位。
4.较多的共有信息。
为了提醒听者而把语言焦点集中到某一信息上。
例13:(1)丈夫:现在几点了?妻子:奶奶刚去接孩子。
妻子的回答违反了关联准则,但夫妻两个都知道奶奶每天都要在11点去接孩子放学。
(2)A:昨晚的电影怎么样?B:你知道吗?我看了一半就回来了。
B违反了关联准则,但是双方都知道人们中途退场多半是因为电影不好看。
(3)A和B第一次见面。
A: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王芳,29岁,目前单身。
很显然,B违反了数量准则,但在这里B想让A注意她的年龄和婚姻状况(4)A:今天报纸上有什么内容?在这个会话中,B违反了质量准则,因为A和B都知道双方感兴趣的是什么,B的回答表明报纸上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五.结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两个不可或缺的会话原则,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层次规定和描述了日常会话,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产生了会话含义,也就是会话含义的产生才使得日常会话丰富而有意义。
礼貌原则是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个原因,人们往往也会因为其他原因而违反合作原则,比如会话的非正式性,会话参与人的共识,相近的社会距离和平等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1.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J〕. In Cole & Morgan (eds.), New York 1975.2.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gman Inc, New York, 1983.3. 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4. 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Cooperative Principle、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and Politeness Principle(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Abstract: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a set of suppositional maxims prescribed by Grice. 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maxims: the maxim of quality,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 maxim of relation and the maxim of manner. But in daily conversation, people are not necessarily to observe these four maxims. It is just the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produce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ut Grice didn’t tell why people should violat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en Leech pointed out “Politeness Principle” as a complement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Leech thought that in conversation, people often violate Cooperative Principle just because that they want to abide by Politeness Principle. But as a matter of fact, people’s violating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not always because of politeness.Key words: Cooperative Principl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Politeness Principle唐山学院10英本三班: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