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下课题计划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一杯热咖啡陪伴着我,我开始构思这个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而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如何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成为我思考的核心。
一、课题背景与目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具有短小、精炼、针对性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题旨在探讨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以期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1)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2)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3)微课设计与制作方法研究(4)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2.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微课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设计问卷,对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微课的认识和需求。
(3)实证研究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实践,观察和分析微课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方案1.准备阶段(1)成立研究小组,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
(2)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微课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
(3)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前期调研。
2.实施阶段(1)根据调研结果,确定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2)编写微课脚本,设计微课课件。
(3)在实验班级进行微课教学实践,观察和分析教学效果。
(4)根据实践反馈,调整微课设计和教学方法。
(2)举办成果展示会,分享研究成果。
(3)根据研究成果,提出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四、预期成果(1)形成一套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微课设计与制作方法。
(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4)为微课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实施保障1.政策保障: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推荐五篇]
![《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08852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1f.png)
《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推荐五篇]第一篇:《微课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与运用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的研究综述 20**年美国戴维?彭罗斯就提出了“微课程”的理念,他将建构主义方法转化为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并在此后将“微课程”理念在该学院应用。
2.国内研究背景20**年,“学讲计划”为徐州市的中小学教育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教于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同时,微课概念在教育界爆发,2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就在徐州举行。
微课的提出不仅为徐州市教育信息化带来一次教学资源建设的重大变革,还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讲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支持。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把微课和语文课程结合开发,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由于微课的选题与制作是就课文的某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而进行,内容聚焦,时间仅5-8 分钟,所以可以让学生用很少的时间就突破难点。
课前看可以让学生的自主预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课文的重点难点,一部分学困生可以通过课后反复观看微课,解决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
而班内的优等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课后拓展,提高难度。
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一)研究目标1.引领教师围绕本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研究和探索微课的优势,认真落实新课改精神,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充分辅以微课教学,从微课内容、微课类型研究入手,做出让学生喜欢,老师满意的微课,并形成资源系统,进行推广应用,有效促进教学。
《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

---------------------------------------------------------------最新资料推荐------------------------------------------------------ 《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立项申报书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限 500 字以内)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交会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中间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及手段都是为了达到最后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如何才能将高深的理论变简单,将简单的问题变有趣?能不能利用零碎的时间短期内完成一次学习?能不能好玩点、有趣点?在这种背景下,微课诞生了。
微课的出现,打破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
这一形式在学校一经宣传,迅速成为校园的时尚,受到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当前的博客、微博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二、拟研究解决的问题(限 200 字以内) 1、教学设计中具体怎样利用微课优化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方案。
2、如何避免应用微课教学可能带来的负面作用。
1 / 83、如何提高教师引导学习的职业素养。
4、如何利用微课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模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知识的传授方式由灌输为主变作引导为主。
三、研究目标(限 300 字以内) 1、更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教育信息技术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2、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小学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小学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作者:陈静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20年第5期江苏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学陈静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教学重点。
微课是新时代背景下新兴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作文教学中,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基于此,本文先简述利用微课进行作文教学的必要性,随后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应用,供同仁参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难以突破的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中所学所背的知识难以应用到写作中,这是学生对写作素材的理解不透彻,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较少导致的。
因此,开发与应用微课资源,能够弥补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 开发微课资源的必要性将微课资源应用到小学作文教学中,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主要教学内容和多种新媒体形式,如视频、音频、图片以及PPT等相结合,突出作文教学的效果。
微课资源的应用,使小学作文课堂更有趣,让原本无聊的教学内容更生动。
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听到以及收集到信息,对素材的积累十分有帮助。
另一方面,还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其课堂专注度,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避免再出现写作时无内容可写的局面。
微课类型较多,例如素材积累微课、优秀范文微课等。
但目前来说,小学语文微课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各种资源的使用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更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在小学阶段,作文主要是让学生抒发情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接触的作文题材有写人、写景等多种,微课可以根据不同题材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微课类型。
微课的可实施性非常关键,微课资源的应用一定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择,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保证作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2.如何应用微课资源(1)学生生活经历作为微课资源作文素材主要依靠学生从实践经历中积累。
受到年龄的限制,一些具有深刻内涵的例子,学生不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在面对年龄较小的学生群时,可以将生活经历当作微课资源。
比如,和父母去游乐园的体验感受,和同学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并将做这些事时的心情和感受记录下来,学生既有话可写,又有情可抒。
应用微课有效助力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网络研修计划

应用微课有效助力课堂教学水平提升的网络研修计划自2015年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兼班主任教学工作,因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应用比较肤浅,加之学校的网络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所以对于多媒体教学应用得少。
但网络教学持续被普及,所以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互相促动,提升微课应用的水平。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改变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收集资料,整合资源,持续提升教学效率。
我的研修目标:
1、提升技术素养,了解微课的相关知识。
2、依据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准确的方式方法制做微课。
3、学习不同类型的优秀微课。
4、希望通过本次微课研修,能使自身懂得的教育理念持续得到更新。
微课和传统课程相比较,是一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无论从理解,学习制作,开发,使用都需要一个适合过程,所以我一定要用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微课程,制作微课程,了解“微课”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重新理解好课的标准,注重微课程建设,学会微课设计与应用。
同时按计划,每天坚持学习,聆听专家们的课程培训,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计划

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计划The use of micro-lessons in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opular topic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微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教育研究中日益流行的话题。
Micro-lessons are short, focused videos or multimedia presentations that aim to deliver content in a concise and engaging way. 微课是短小而专注的视频或多媒体呈现方式,旨在以简洁生动的方式传达内容。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lessons in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has the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 engagement, promot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facilitate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微课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有可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促进自主学习,并促使不同个体差异化教学。
However,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micro-lessons in elementary school settings requires careful plann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 and support from school administrators. 然而,在小学环境中有效实施微课需要仔细的规划、为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学校管理和领导层的支持。
One of the key benefits of incorporating micro-lessons into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s is the ability to provide personalized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students. 将微课纳入小学课堂的一个关键优势是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
微课背景下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几点

微课背景下,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的几点思考龙岩市第八中学陈静“微课背景下,培养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是指借助“微课”技术,以初中数学微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研究对象和内容,通过两者的有效整合案例研究和实施策略研究,实现借助“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1.“微课”:目前,国内关于“微课”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本课题所指“微课”是用十分钟以内的时间,讲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易错点、易混点等的精彩导学微视频。
每个微视频仅讲授一个知识点,供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使用。
.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易操作、易传播等特点。
,2.“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这里的关键词是自主,及充分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题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
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阅读书本的能力、听记能力、搜集和使用资料的能力和智力技能(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因素)等等。
3.“实践研究”:本课题所指的实践研究,主要指在借助微课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案例研究、实施方法研究和管理策略研究。
研究对象以微课式课堂教学案例为主,并在案例的比对研究中探索开发微课资源的方法、课堂教学行为微课化的实施方法、教师微课化教学能力形成的方法和策略、微课化教学管理方法和策略等。
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有关构建微型课程的研究项目,英国于2004年启动被普遍认可教师电视频道,每个节目视频时长 15分钟,积累了35万分钟的微视频节目。
2007 年,可汗成立了非营利性的网站——可汗学院网站,他通过使用写字板、麦克风等硬件设施在十分钟之内讲解不同科目内容,再将每集视频课程放到网上并解答学习者问题。
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而声名远播。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陈静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小专题成果金堂县福兴镇小学陈静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一出重头戏。
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无论如何也不令人乐观。
“害怕、讨厌学作”已经成为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
只要一上习作课学生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大敌”,但迫于老师的一脸威严下,只能抓耳挠腮,胡乱拼凑起来。
结果使一篇篇文章里出现许多空话和套话,甚至成为笑话,编造成许多作文“同胞胎”,毫无个性特征。
习作原本应该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可如今这样瞎编乱造的文章又谈何感情色彩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重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
”为此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充满自信心,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经过近一年来的尝试、探讨,在理论上对学生的作文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学会积累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3、总结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达到自己能批改的地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实验对象:我校四年级一班的同学。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习作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四、研究内容: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2、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素材的研究3、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研究4、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研究五、研究的过程研究本身是一个拓荒者,一个耕耘者。
在这个课题研究中我基本按这样四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12年2月—3月)(1)、这是起步探索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计划
2017-2018学年上
本学期继续开展微课在教学中有效应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35062),本学期重点以微课为突破口,以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必趣,切实提升教学的质量。
为了切实搞好本阶段研究,为后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特制定本阶段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思路: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握本学科教学理念。
通过查阅资料有关微课在各学科的运用的有关文章,借鉴好的方法。
2、加强教师微课制作和应用培训,提高教师制作微课的水平。
3、加强教师集体备课,通过研讨课,提高微课应用的实效性。
4、撰写教学案例及阶段总结。
对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实施情况作出反思、总结、评价,改进。
反复实践-反思-改进-实践-反思-改进-总结的方式提升研究实效。
二、阶段主要工作与措施:
1、召开课题专题会议,学习相关理论,制定阶段计划。
2、本学期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和全校教研公开课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所任教年级学科尝试使用微课推进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授课前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制作微课,互相切磋,录制微课。
3、组织全体课题组成员及时评课,选出具有创新特色、推广有价值的优秀课例,制作成“优课”,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活动,并进行网上“晒课”,提高微课应用的实效性。
三、具体活动安排:
2017年9月:
1、通过网络或查阅资制有关微课在各学科的运用的有关文章,了解微课的概念、类型以及和教学中应用的价值,为课题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课题组召开专题会议,集体讨论并制定做课研究的阶段性计划。
2017年10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和培训微课的制作,让课题组成员全而了解微课的概念、种类以及制作的方法和制作过程,为课题组成员掌握微课制作技术奠定基础。
2、鼓励大家积极下载微课录制软件,尝试进行微课制作和录制,尽快掌握微课制作技术,为下一步研究微课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做好准备。
2017年11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制作微课,并在课堂教学中大胆的尝试和应用,及时反馈和总结。
2、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和全校教研公开课活动为契机,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所任教年级学科尝试使用微课推进课题的实践与研究。
2017年12月
1、通过全校教研公开课活动,录制经典的微课课件,推荐1-2名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评选并登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晒课”:
2、收集整理经典课例,为课题积累资料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