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苏轼的诗文创作

合集下载

17.大学语文 苏轼及其词作品赏析ppt课件

17.大学语文 苏轼及其词作品赏析ppt课件
水龙吟·杨花
章楶(jié) ❖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
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 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 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 依前被、风扶起。 ❖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 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 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 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 有盈盈泪。
4
❖ 伏:
神宗时,王安石变法。苏轼因在返京途中见到新法对百姓的损害,认为新法 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不容于朝廷,被迫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不到三个月,就因“文字毁谤君相”的罪 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 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仕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 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 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 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10
❖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 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 开辟了新的道路。燮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 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 端。”赵翼《瓯北诗话》说:“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 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 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 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 能 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18
苏轼的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代诗人苏轼词作的成就介绍

宋代诗人苏轼词作的成就介绍

宋代诗人苏轼词作的成就介绍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那么这位诗人的词作成就究竟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想了解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赶紧和小编为一起来阅读这篇文章吧!词作成就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苏轼诗词ppt课件

苏轼诗词ppt课件
6.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7.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词描绘冬猎盛况,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的完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 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刚刚四十就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 “亲射虎,看孙郎”是“看孙郎亲射虎”的倒装,作者苏轼在这里是以历史上的英雄孙权自比。
“鬓微霜”与开端“老夫”照应,“又何妨”表示不服老的精神状态。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的倒装。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贬的,所以他拿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几句,显然是把目标瞄准了宋朝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国。作者在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3
全国丙卷话题: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
有很多人在困难面前抬不起头来,更谈不上有快乐可言。他们不会笑对人生,只有自暴自弃,快乐离他们很远。让我们看看苏轼,仕途的坎坷,造就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当他和同伴被贬时,同伴已是痛不欲生,但苏轼却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态笑对人生,这是何等的胸怀!有这种胸怀的人还担心快乐会走吗?有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扉页留下光辉的一笔。 ——陕西考生《我的快乐妙方》

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

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

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江宁(今南京)人,是中国古代文坛上的巨擘之一。

他不仅在诗词、散文、赋以及书画等多个文学领域有杰出的成就,而且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也有非凡的贡献。

以下是苏轼词作的各种成就:一、创作与风格:苏轼的词作创新,尤以豪放清逸、自然畅达而著称。

他的词作语言通俗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反映了词作的独立、艳丽的特点。

他在形式上开创了“建安体”,即以七言绝句为主,充分发挥了细腻灵巧之功。

二、题材丰富多样:苏轼的词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样。

他的词作涵盖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爱情、友情的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等。

他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理想。

三、意境深远:苏轼的词作意境深远,常以一二句渲染气氛,后面几句进行抒发。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人情世故的描写,展现了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追求高远的艺术境界。

他的词作往往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四、才情横溢:苏轼词作的最大特点是才情横溢。

他不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词作中,还能够富有才华地创作出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苏轼的词作往往富有激情和灵动的气息,令人流连忘返。

五、对后人影响深远:苏轼的词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词作语言流畅自然,表达深情真挚,成为中国词坛的经典之作。

他的词作也影响了后来的词人,启发了他们的创作思路和艺术追求。

六、词作与社会观照:苏轼的词作中贯穿着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批判。

他通过对社会不公、官场腐败等现象的揭示,寄寓了自己对社会公正与进步的期望。

他的词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批判精神。

七、积极参与社会事务:苏轼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他曾任官至礼部侍郎,为政绩显赫,同时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文化教育普及。

苏轼的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第五编 第四章 苏轼及其文学家族ppt课件

第五编  第四章  苏轼及其文学家族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 苏轼文章往往在流转多变中贯穿着其创新求奇的艺术追求。 苏文长于创新,表达自由。这正是苏轼追求的“道法自然” 在文章写作方面的表现。
▪ 苏轼文章具有“破体”特点,亦即使用多种文体的表现手法 来抒情表志。如“记”体文章中往往有抒情、议论,而“论” 体文中又往往有叙事成分。如其《赤壁赋》《日喻》《潮州 韩文公庙碑》等
精选课件ppt
▪ 强调诗篇要抓住事物的“理”,凸显其本质、规律及其蕴含 的意义
▪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 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 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 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 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 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 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
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
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
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精选课件ppt
▪ 理趣也是苏诗的一大特色。他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社会人 生的深刻体察都写入其诗、词、文作品中,从而外显为理趣之 美。苏诗中的理趣多通过灵动的意象来表达。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
▪ 苏轼的一些词,与其诗作相似,具有“理趣”的特征。 ▪ 些小白须何用染。几人得见星星点。作郡浮光虽似箭。君 莫厌。也应胜我三年贬。 我欲自嗟还不敢。向来三郡宁 非忝。婚嫁事稀年冉冉。知有渐。千钧重担从头减。
精选课件ppt
▪ 东坡在词中经常抒写其独有的个体精神、气象气质与人生 抱负,表达其不遇于时而蹉跎困顿的人生苦闷,及其善以儒 道佛思想自我排遣与超越的践行与体验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课件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PPT课件
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 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 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 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45
初到黄州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5
为广州建造清洁饮用水系统
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 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漆 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 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竿, 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须于 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 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 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茸,则 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以此 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喜舍之心,料非复塔 庙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
17
18
19
20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 并作《蜜酒歌》。(“柑橘酒”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 、“万家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美酒玉色、香味超
然 ”, 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
海南期间:酿“天门冬酒”、“真一酒” 。 21
东坡的饮酒观
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趣。 他反对泥醉,而主张“半 酣” :“我饮不尽器,半 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 空杯亦常持”。
22

苏轼ppt优秀课件

苏轼ppt优秀课件
苏轼的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 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价值观,如重视人性和情感、 倡导自然和自由等,这些思想和价值观对当代社会的文化、 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化符号意义
苏轼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 意义。他的文学作品、思想、价值观等都具有广泛的代表 性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苏轼的思想和哲学
03
苏轼的儒家思想
01
苏轼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强调仁、义、礼、智 、信等传统美德。
02
苏轼认为,人应该以修 身为本,通过自我修养 来达到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理想。
03
苏轼倡导忠君爱国,认 为臣子应该尽忠职守, 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
04
苏轼强调人与人之间的 互助和关爱,认为这是 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石。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词创作背景丰富, 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 有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苏轼诗词的艺术特点
创新精神
苏轼的诗词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 有创新精神,突破了传统诗歌和
词的限制。
哲理思考
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 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独 到见解。
情感表达
苏轼的诗词情感表达真挚、深沉, 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 共鸣。
艺术风格
苏轼的诗歌风格独特,语 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苏轼的诗歌创作背景复杂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和民族危机,表达了诗人 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注。
苏轼的词
词的主题
苏轼的词主题多样,既有 描写爱情的婉约词,也有 抒发豪情壮志的豪放词。
艺术特色
苏轼的词语言优美,意境 深远,善于运用典故和比 喻,展现出极高的艺术表 现力。

第四讲 苏轼的诗文创作(共92张PPT)

第四讲 苏轼的诗文创作(共92张PPT)

苏轼手迹
枯木怪石图
石:盘旋如涡, 方圆相兼,即怪 又丑。
(一)良好的家教兼禀赋聪慧(少时以 范滂自勉)
苏老泉, 二十七。始 发愤,
读书籍。
(二)顺利入仕
仁宗嘉祐二年 (1056),与弟苏辙 中同榜进士。
嘉祐六年 (1061),参加制科考试 ,第三等,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1064)期满回京,升 大理寺臣。
“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
李东阳
(三)苏轼散文的影响:
散文,尤其是小品文,正是明代标 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 。
四、苏轼的诗歌创作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 、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
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 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 未有之也。”
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 犹解接黑牡丹也。
《祭亡妻同安郡君文》,承诺“唯有同穴 ,尚蹈此言”。
王朝云
素面翻嫌粉涴, 洗妆不褪唇红。
三大西湖:
惠州西湖、杭州西湖、颍州西湖
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 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 作此赠之。”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 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 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 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林语堂
如果人生真有下一个轮回,那我来生一定要
杖 嫁藜裹给饭去匆你匆,过—眼青钱—转手空千。 年前的苏轼苏郎苏东坡!捧着你的
史论文:立意新警,随机生发 .
诗文,背着你的笔墨,跟随你行遍漠北海南,踏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遍山山水水,走过岁岁年年。在你的风月里,感 蒙陛下之过听,付以两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村五绝》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安有盛世而杀才子乎? ——王安石
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 赴汝州就任。(途中拜见王安石)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1086)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司马 光为相。苏轼重返朝廷,为翰林大学士。
《百步洪》二首其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才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如有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百步洪:又叫徐州洪,在今徐州市 东南二里,为泗水所经,有激流险 滩,凡百余步,所以叫百步洪。
文——唐宋八大家 诗——苏黄 词——苏辛
• • 清 风 徐 来 , 水 波 不 兴
( 景 美 ) 朦 胧 迷 离 、 羽 化 登 仙
白 露 横 江 , 水 光 接 天
④ 四六 以散文的气势和笔法作骈文, 以疏通畅达,流转自如见长,不以 文采密丽取胜。
⑤杂说、序跋、书札
多为独具风韵的妙品。言简意深, 内涵丰厚。小事中寄寓深厚的哲理。
《日喻》、《书吴道子画后》
苏诗二千七百多首,内容广阔,风 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 极变幻。
“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 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 舞于笔端。”燮星期《原诗》
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 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 ——赵翼《瓯北诗话》
(一)苏轼诗歌的题材内容
《山村五绝》(选二)
•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 杖藜裹饭匆匆去,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鎌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书法——宋四大家(蔡襄、黄庭坚、
米芾、苏东坡)
《狱中寄子由》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读孟郊诗》
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
饥肠自鸣唤,空壁转饥鼠。
诗从肺腑出,出则愁肺腑。
《和陶归园田居》 昔我在广陵,怅望柴桑陌。 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 当时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长闲人,一劫展过隙。 江山互隐见,出没为我役。 斜川追渊明,东皋友王绩。 诗成竟何为,六博本无益。
C、凄苦晚年。 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废旧用新, 苏轼被列入惩治之列,被贬惠州。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做岭南人。
元符元年(1098年)戊寅六十三岁 ,贬 居海南。
1100哲宗驾崩,宋徽宗即位,由宋神宗妻 子向太后执政。
元符三年(1101)苏轼得以赦免,北归途 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琴声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动景多于静景,奇景多于常景,造景多于 写景。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东 坡 赤 壁
“矶头赤壁当天倚,下有山根插江底” 李东阳
(三)苏轼散文的影响:
散文,尤其是小品文,正是明代 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 源。
四、苏轼的诗歌创作
“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 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 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 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王国维
三、苏轼的散文创作
(一)苏轼的文论思想 ①主张文道并重 ②强调“辞达” 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 也。……一言而兴邦,不以为少而加 之毫厘,三日言而不辍,不以为多而 损一辞。
③继承孟子“养气说 ”
道其聪明,广其见闻,所以 学也;正志完气,所以言也。
④随物赋形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 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 无难,及其与石山曲折,随物赋形, 而不可知也。所可知也。常行与所 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自评文》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 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 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 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 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 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 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 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 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 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 二见而已。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王朝云
素面翻嫌粉涴, 洗妆不褪唇红。
三大西湖: 惠州西湖、杭州西湖、颍州西湖
序云:“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 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 戏作此赠之。”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阿奴络秀不同老,无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二)题材分类
①议论文 政论文:文笔纵横,辞锋锐利.《策断》 史论文:立意新警,随机生发 . 《留侯论》
博浪沙
②记叙文——叙事、抒情、说理三者 完美结合。 A、随物赋形,意到笔随。 B、善于体察自然景观和人情物态的 精微神理。
《石钟山记》、《记承天寺夜游》、 《喜雨亭记》
③辞赋 辞赋: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 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前后《赤 壁赋》
1.政治讽刺诗《荔支叹》、《吴中 田妇叹》 2.抒怀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书》、《和子由渑池怀旧》
3、 写景咏物诗 《饮湖上初晴后 雨》、《游金山寺》、 《东坡》 4、理趣诗《题西林壁》、《琴声》
5、 论诗、题画诗《读孟郊诗》、 《惠崇春江晚景》
6、和陶诗《和陶归园田居六首》
(二)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1、苏轼发展了韩愈以来以文为诗 的传统,其诗纵横开阖,收放自如。
2、一切变化都是个渐变过程。 阳至于午休,未穷也,而阴已 生;阴至于子,未穷也,而阳已萌。
3、变化的理论又“多切人事”。
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 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 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 。这才是万 古不朽的。 ——林语堂
如果人生真有下一个轮回,那我来生 一定要嫁给你——千年前的苏轼苏郎苏东 坡!捧着你的诗文,背着你的笔墨,跟随 你行遍漠北海南,踏遍山山水水,走过岁 岁年年。在你的风月里,感受你的真爱。 在你的辛劳中,体味你的洒脱。在你的报 国之志里,沸腾一腔热血。在你的闺阁之 情里,沉溺幸福一生。
2、以才学为诗,好议论,善于用 典。 3、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 巧。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次韵答马忠玉》 “只有西湖似西子,故应宛转为 君容”
4、苏诗新而能变,机趣洋溢,间有奇笔 妙想,而风格基调是清雄奔放、弛纵自 如并兼有清逸简淡。
赵翼比较诗史三大家谓: “李诗如高云之游空,杜诗如乔岳之矗天, 苏诗如流水之行地。” 苏诗之妙,“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 一似全不著力,而自然沁人心脾。” (《瓯北诗话》)
以文为诗,始自昌黎,至东坡亦 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 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 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 旋右抽,无不如志; ——赵翼《瓯北诗话》
《鹭鸶》
刘徽之 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雪片落蒹葭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 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 于蜂虿chai。"
苏轼主持文坛时期的特点:
1、创作由政治性的文学运动向文学 的本体回归。 2、文学创作的面貌由群体化状态向 个性化状态转移。 3、文学的艺术形式由继承为主向创 造性方向转移。
第一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1057年进士。 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盲太广。” “法相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
“子不见见天地之为寒暑乎?寒暑之 级,至于折胶流金,而物不以为病,其 变者微也。寒暑之变,昼与日俱逝,夜 与月并驰,俯仰之间,屡变而人不知 者,微之至,和之极也。”
十里一臵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 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 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荔 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支 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叹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 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三)坎坷的仕途生涯(一波三折 ) “一波”即指因变法导致的新旧两党的斗 争
“三折”:
A、因与王安石变法的分歧,辗转任 地方官。
( 1069-1079)变法中,调离中央, 先后任职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B、“乌台诗案”贬黄州。
御史中丞李定、舒亶、何正臣等 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 此前所作诗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 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 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 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 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 向黄州,《念奴娇 • 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 马上就要产生。”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