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板技术标准
人行道板铺装技术

紫荆山南路人行道板铺装
1、人行道板铺装
1)、铺砌前先放出边线,每隔5m测设一水平控制桩,控制方向及高程。
2)、按水平桩及边线纵横挂线,每隔5m先铺一块做控制点,之后再根据控制点挂线铺砌。
铺砌时应轻拿轻放,用橡胶锤轻敲压平。
3)、铺后若发现方砖松动或高低不平时,取起方砖将中、粗砂垫层重新夯实整平,再重新铺方砖。
4)、人行道中有障碍物时,在相距0.25—0.5米处,设提示盲道。
5)、铺砌后用细沙扫缝。
2、树坑石铺装
1)、按图纸设计定出树坑中心,人工清理树坑内浮土,铺水泥砂浆。
2)、按边线安砌树坑石,用橡皮锤敲打,牢固平稳,使线型直顺,顶面平顺,缝宽均匀。
3)、高程及直顺度,合格后进行勾缝,勾缝要将砂浆填满填实缝隙后勾抹平整,并将缝边毛刺清扫干净。
人行道铺筑及路沿石质量验收标准

13人行道铺筑13。
1一般规定13。
1.1人行道应与相邻建(构)筑物接顺,不得反坡。
13.1。
2有特殊要求的人行道,应按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制定铺装方案及验收标准.13.2料石与预制砌块铺砌人行道面层13。
2。
1料石应表面平整、粗糙,色泽、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抗压强度不宜小于80MPa,且应符合表13。
2.1—1的要求。
表13.2.1—1石材物理性能和外观质量注:表面纹理垂直于板边沿,不得有斜纹、乱纹现象,边沿直顺、四角整齐,不得有凹、凸不平现象。
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2。
1—2的规定。
表13.2。
1—2料石加工尺寸允许偏差13.2。
2水泥混凝土预制人行道砌块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不宜低于30MPa。
砌块应表面平整、粗糙、纹路清晰、棱角整齐,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等现象;彩色道砖应色彩均匀。
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
2。
2的规定。
表13.2。
2预制人行道砌块加工尺寸与外观质量允许偏差注:①示同一砌块厚度差.13.2.3料石、预制砌块宜由预制厂生产,并应提供强度、耐磨性能试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
13.2.4预制人行道料石、砌块进场后,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13。
2.5预制人行道料石、砌块铺装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
13.2。
6盲道铺砌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1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遵守下列规定:1行进盲道砌块与提示盲道砌块不得混用。
2盲道必须避开树池、检查井、杆线等障碍物。
13。
2。
7路口处盲道应铺设为无障碍形式。
13。
3沥青混合料铺筑人行道面层13。
3.1施工中应根据场地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方式与压实机具。
13。
3。
2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厚不得小于3cm,沥青石屑、沥青砂铺装层厚不得小于2cm。
13。
3。
3压实度不得小于95%。
表面应平整,无明显轮迹.13。
3.4施工中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的有关规定。
13。
4检验标准13。
人行道板及栏杆计算书

人行道板及栏杆计算书目录一、工程概况 (1)1. 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 (1)技术标准 (1)设计规范 (1)二、恒载效应 (1)三、荷载组合: (2)四、配筋计算 (3)五、截面复核 (4)六、剪力验算 (4)七、裂缝宽度验算 (5)八、结论 (6)九、石栏杆计算 (7)一、工程概况1. 技术标准和设计参数技术标准车辆荷载等级:城—A级桥面纵坡:%行车道横坡:%(单幅单向坡)单幅桥面宽度:5米(人行道)+米(行车道)+米(防撞护墙)=20米。
人行道板铺装:2cm厚砂浆人行道人群荷载:取q人群=5 2/kN m人行道板结构厚度:h=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201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二、恒载效应(1)成桥以后先计算简支板的跨中和支点剪力。
根据《公预规D62-2004》第条,简支板的计算跨径应为两只点之间的距离,L=。
简支板支点剪力:Qo =1231()2g g g L ⨯++⨯g1:铺装自重g2:结构层自重g3:人群荷载mKN L L g g g Mo •=+⨯+⨯=++=17.1)5.22608.02302.0(81)(8122321 Qo =1231()2g g g L ⨯++⨯=KN 43.3三、荷载组合:基本组合: 1.2 1.4ud sg sp M M M =+ 作用短期效应荷载组合:0.71sp sd sg M M M μ=++作用长期效应荷载组合:0.41sp sd sg M M M μ=++表1 荷载组合表四、配筋计算根据《公预规D62-2004》第条,矩形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0()2o d cd xM f bx h γ=-sd s cd f A f bx = 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0b x h ξ≤ 式中:o γ——桥梁结构的重要系数。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专线RPC人行道挡板、盖板技术条件

或同条件下成型,并随构件同条件养护。 4.4.2.9 试件的留置与试验
RPC 材料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渗透系数、抗冻融性能 测定试件,应在 RPC 材料的浇注地点随机抽样制作,其试件的取样与留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RPC 材料力学特性(含立方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每 50m3
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 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
二〇〇六年十月
前言
客运专线桥梁采用整体式人行道挡板时,由于振动荷载、风力及列车风载较大,使 得挡板尺寸大,自重较重;人行道盖板作为客运专线桥梁检查车的移动通道要承担相应 的荷载,需增加其截面高度,自重也将加大。客运专线桥面设施多,各种设施的组合使 铺设在桥面之上的二期恒载较重。采用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可大大减轻桥面二期恒载, 提高桥面设施的耐久性,减轻安装难度。同时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 并且在设计时留有了足够的富余量,可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构件不开裂,整体性较好,能 够很好地满足构件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3
客运专线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材料人行道挡板、盖板暂行技术条件
干料先预搅拌 5 min,加水、外加剂再搅拌 4min。 4.4.2.5 RPC 材料拌合物坍落度应小于 180mm。 4.4.2.6 搅拌完毕的 RPC 材料拌合物应在 30min 内灌注完毕。构件宜连续灌注,
人行道板施工方案

人行道板施工方案1. 引言人行道板是指用于行人通行的道路边缘部分,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档将介绍人行道板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和施工要求等内容。
2. 施工准备2.1 确定施工范围和设计要求在施工前,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人行道板的施工范围,并了解相关设计要求,包括板材类型、颜色、尺寸等。
2.2 确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范围和工期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排、施工顺序等。
2.3 采购材料和设备根据设计要求,采购所需的人行道板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子、批刀等,并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如水泥搅拌机、振捣器等。
2.4 清理施工场地在施工开始前,清理施工场地,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方便施工进行。
3. 施工工艺3.1 地面准备工作在施工前,必须对地面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杂物、挖掘槽口和调整地面高度等。
3.2 搅拌混泥土按照设计要求,将水泥、砂子和石子等按比例放入水泥搅拌机中进行混合,直至搅拌均匀。
3.3 浇筑混泥土将搅拌好的混泥土倒入准备好的槽口中,使用批刀将混泥土均匀地铺平,并进行振捣,确保混泥土密实。
3.4 养护浇筑完混泥土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覆盖保护膜、保持湿润等,以确保混泥土的强度和质量。
4. 施工要求4.1 安全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操作,包括佩戴安全帽、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控制混泥土的配比和施工工艺,保证施工质量。
4.3 施工交接和验收施工完成后,应与设计单位进行施工交接,并进行验收,确保人行道板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5. 总结人行道板的施工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本文档介绍了人行道板施工的准备工作、工艺流程和施工要求。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交接和验收,以确保人行道板的质量达到要求。
人行道麻石板铺装技术要求

人行道麻石板的铺装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础处理:首先需要对人行道的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基础平整、坚实,并且排水良好。
如果存在不平整或积水的情况,需要进行修整和排水处理。
材料选择:选择合适的麻石板作为铺装材料,确保其质量合格、规格统一。
麻石板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和抗冻性能。
铺设方式:人行道麻石板可以采用干铺或湿铺的方式进行铺设。
干铺是指将麻石板直接放置在基础上,通过缝隙来固定;湿铺是指使用砂浆或胶水将麻石板固定在基础上。
排列方式:麻石板的排列方式可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直线排列、交错排列或其他装饰性的方式。
在排列时需要保持板与板之间的间隙均匀一致,并确保铺装平整、水平。
固定和固化:如果采用湿铺方式,需要使用砂浆或胶水将麻石板固定在基础上,确保其稳固性和耐久性。
在固定后,需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砂浆或胶水充分固化。
缝隙处理:铺装完成后,需要对麻石板之间的缝隙进行处理,可以采用填缝剂或防尘剂填充缝隙,以增加铺装的美观性和稳定性。
清洁和养护:完成铺装后,及时清理人行道麻石板的表面,确保其清洁和美观。
定期对铺装进行养护,包括清除杂物、修复破损等,以延长使用寿命。
以上是人行道麻石板铺装的一般技术要求,具体的要求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项目和设计需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铺装前,建议参考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以确保铺装质量和安全性。
人行道板、块料施工方案

人行道板、块料施工方案
1、质量标准
压实度:≥95%。
平整度:5mm。
相邻块高差:3mm。
横坡:±0.3%。
纵缝直顺:10mm。
横缝直顺:10mm。
井框与路面高差:5mm。
2、材料要求
人行道板要求方正,颜色一致,无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棱角无缺,线形直顺,顶面均匀细密,其尺寸允许误差在2mm以内。
3、人行道板面层、块料砖的铺砌
3.1修整基层:在基层上施工水泥砂浆找平层,用水准仪检查基层高程,对凸凹不平处,当低处小于等于1cm时,铺人行道板时用1:3找平;大于1cm时,在铺人行道板前将低处凿方,用水泥砂浆补平。
3.2方砖铺砌前,按预先测量好的桩点拉线控制铺砌位置和高程。
为确保人行步道方砖纵横缝的直顺美观,铺砌时,采用纵横拉线的双控办法,对纵横砖缝的直顺进行满幅控制。
3.3方砖铺砌时,先用人工将水泥石粉渣层面清扫干净,用水泥砂浆按设计厚度进行找平,并立即在找平的砂浆上铺砌步道方砖。
3.4方砖铺砌后,随时检查方砖是否稳固,层面是否平整,纵横缝是否直顺,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3.5人行道板铺砌应纵横两向挂线进行,保证板缝均匀、流畅、板面平整。
4、人行步道养生
人行步道水泥石粉渣基层和方砖面层的养生均采用人工洒水养生,基层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方砖面层养生时间不得少于3天,在此期间,严禁行人、车辆等上板走动和碰触。
人行道铺设木板要求

签发:
巷道人行道木板铺设标准及要求
为保证巷道人行道畅通,保障行人安全,矿规定在轨道线路上方铺设木板用于行人,现就木板铺设标准及要求规定如下:
1、巷道轨道线路铺设后钢轨与巷帮及皮带的距离均不足0.7m,或巷道内无法满足行人要求时,必须在钢轨内侧铺设木板用于行人。
2、铺设用的木板必须选用质优松木木板,木板外形一致,厚度不小于30mm。
3、木板必须铺设在无钢丝绳的一侧,铺设宽度300--350mm,未敷设钢丝绳的可根据《辅助运输设计》要求的压绳方向进行选择安装。
木板与木板下所有轨枕均使用与木板规格匹配且不小于60-70mm长的大头钉固定牢固,每块木板与每根道木连接不得少于2根钉。
4、相邻两块木板之间间隙不得大于20mm,木板端头必须固定在枕木上,不得悬接。
木板中部必须垫实,不得悬空。
5、对铺设完毕的木板各掘进区队要进行不定期检查维护,对于松动、脱落的要及时修复,确保行人安全。
生产技术科
2012年12月31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行道维修
相关技术标准及要求
1、修补人行道的结构强度不得低于结构,结构、材质、颜色、功
能、道板尺寸等,均应与人行道一致,整体换铺时应与原路面协调衔接。
2、所选维修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有质量合格证明;防
滑性能需满足相关技术要求,根据原设计要求所用材料铺
设。
3、铺装工序
技术措施及施工步骤:清理工作面、铺设基层、铺砌道板砖、养护
1.清理表层,人行道板铺装前先清理干净基层上的废旧杂物,使铺
设面整洁、干净,并洒水湿润。
2.基层铺设(预拌砂浆)
(参考配合比)
➢M10砂浆配合比(经验配比):水泥∶砂=240∶1221=1∶
5.09
C15混凝土配合比(经验配比):水泥∶水∶砂∶碎石=1∶
0.78∶3.27∶4.91
➢刚性基层一般采用C20~C25普通水凝混凝土,宜采用再生混凝土
➢柔性基层适用于土基层状况较好,碾压条件良好的路段或要求人行道结构透水的路段。
人行道板材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满足相应技术标准。
➢半刚性基层可采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及水泥稳定碎石等。
3.铺砌道板砖,在面层正式铺砌前,应进行试铺,试铺经验收合格
后方可开始正式铺砌。
两相邻人行道面砖之间的接缝宽度应为3
±1mm。
人行道面层铺砌是必须采用“挂线定位法”,横缝线的
布置宜10米一根,纵缝线可根据人行道的宽度挂出变线。
横纵
基准线布置完成后,经检查确认平整度、坡度、顺制度均达到要
求后,方可进行铺砌。
铺筑人行道板要求:
➢预制块、块石铺筑平整不松动,缝隙饱满;纵横缝顺治,排列整齐,横向偏差不得大于10mm;铺筑人行道板完
整,一块板不得超过一条裂缝,有缺角的用混凝土补平。
➢平整度要求不得大于5mm
➢检查井及公共事业井盖框和人行道高差不得大于5mm
➢铺设过程中,新旧接茬要齐平,高差不得大于5mm;人行道应高出侧石顶面5mm。
铺设道路无障碍设施
➢人行道宽度超过3.5m时应设置盲道;铺设时应避开各类地面障碍物并距人行道边线0.25m~0.6m;盲道中应无障
碍物,检查井盖高低差不超过10mm;盲道铺设宽度宜为
0.3~0.6m,
➢在人行道转弯处设置的全宽式无障碍坡道形式,设置提示盲道,宽度应大于进盲道的宽度。
➢无障碍坡道设置要求:缘石坡道正面破的坡度不得大于1:12;两侧坡度不得大于1:12;缓坡坡度不得大于1:20。
缘石坡道正面中缘石外露高度不得大于20mm;三面坡缘
石坡道的正面坡道宽度不得小于1200mm;扇面式缘石坡
道的下口宽度不得小于1500mm;转角处缘石坡道的上口
宽度不宜小于2000mm;其他形式的缘石坡道的宽度不应
小于1200mm。
4.养护砌地板砖完成后,禁止行人在上面行走,并适时洒水养护,
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