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中毒课件
合集下载
砷中毒科普讲座课件

引言 砷中毒的类型 砷的来源 砷中毒的症状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总结
引言
引言
砷及其风险概述:砷是一种自 然存在的元素,但长期接触高 砷水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 面影响。
砷中毒的类型
砷中毒的类型
慢性砷中毒:长期接触低剂量砷可导致 慢性中毒,影响多个器官系统。
急性砷中毒:暴露于高剂量砷时,可能 在短时间内引发严重中毒症状。
砷的来源
砷的来源
地下水源:某些地区的饮用水 可能含有高砷水平。 食物和饮料:一些食品和饮料 中可能含有砷,如富含砷的稻 米和水果汁。
砷的来源
工作场所:某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砷 污染,如农药和金矿等。
砷中毒的症状
砷中毒的症状
皮肤问题:长期接触高砷可导 致色素沉着和皮肤癌等问题。 呼吸系统问题:砷可影响呼吸 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和肺部感 染。
砷中毒的症状
循环系统问题:长期接触砷可能引起高 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智力发育问题:儿童长期接触砷可导致 智力发育受损。
砷中毒的预防 与治疗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饮用水安全:确保饮用水的砷 水平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营养均衡:均衡饮食,避免过 量摄入富含砷的食物。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个人防护:在工作环境中采取必要的个 人防护措施。 医学干预:及早寻求医疗帮助并接受相 关治疗。
总结
总结
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预防 措施。
公众应了解砷中毒的来源和症 状,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 护自己的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引言
引言
砷及其风险概述:砷是一种自 然存在的元素,但长期接触高 砷水平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负 面影响。
砷中毒的类型
砷中毒的类型
慢性砷中毒:长期接触低剂量砷可导致 慢性中毒,影响多个器官系统。
急性砷中毒:暴露于高剂量砷时,可能 在短时间内引发严重中毒症状。
砷的来源
砷的来源
地下水源:某些地区的饮用水 可能含有高砷水平。 食物和饮料:一些食品和饮料 中可能含有砷,如富含砷的稻 米和水果汁。
砷的来源
工作场所:某些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砷 污染,如农药和金矿等。
砷中毒的症状
砷中毒的症状
皮肤问题:长期接触高砷可导 致色素沉着和皮肤癌等问题。 呼吸系统问题:砷可影响呼吸 器官,导致呼吸困难和肺部感 染。
砷中毒的症状
循环系统问题:长期接触砷可能引起高 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智力发育问题:儿童长期接触砷可导致 智力发育受损。
砷中毒的预防 与治疗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饮用水安全:确保饮用水的砷 水平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营养均衡:均衡饮食,避免过 量摄入富含砷的食物。
砷中毒的预防与治疗
个人防护:在工作环境中采取必要的个 人防护措施。 医学干预:及早寻求医疗帮助并接受相 关治疗。
总结
总结
砷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预防 措施。
公众应了解砷中毒的来源和症 状,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保 护自己的健康。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砷中毒护理查房PPT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砷 中 毒 概 述 03 砷 中 毒 的 护 理 评 估 04 砷 中 毒 的 护 理 措 施 05 砷 中 毒 的 护 理 效 果 评 价 06 砷 中 毒 的 护 理 问 题 及 处 理 措 施
砷是一种化学元素,常见于自然界中 砷中毒是指人体摄入过量砷引起的中毒症状 砷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类型 急性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酸痛等症状 慢性砷中毒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手指震颤、肝肾损害等症状
意识障碍程度减 轻
意识障碍持续时 间缩短
无意识障碍或仅 有轻微障碍
护理效果评价的 指标之一
黏膜颜色:口腔黏膜、眼结 膜等逐渐恢复为正常颜色
皮肤颜色:从黝黑逐渐恢复 为正常肤色
皮肤瘙痒:减轻或消失,皮 肤感觉逐渐恢复正常
皮肤质地:改善皮肤质地, 变得光滑细腻
呼吸频率和节 律的变化
肺部啰音的消 失情况
慢性砷中毒: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肢体疼痛、皮肤色素沉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消化不良等症状。
三氧化二砷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
砷化氢中毒: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
砷中毒性精神病:表现为精神错乱、幻觉、妄想等症状。
体温评估:监测体温变化,判断砷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脉搏评估:观察脉搏变化,判断砷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呼吸评估: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判断砷中毒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血压评估:监测血压变化,判断砷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防治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 心律失常等, 及时给予相
应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 维生素的饮 食,增强机
体抵抗力
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 减轻其恐惧 和焦虑情绪
砷是一种化学元素,常见于自然界中 砷中毒是指人体摄入过量砷引起的中毒症状 砷中毒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类型 急性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酸痛等症状 慢性砷中毒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手指震颤、肝肾损害等症状
意识障碍程度减 轻
意识障碍持续时 间缩短
无意识障碍或仅 有轻微障碍
护理效果评价的 指标之一
黏膜颜色:口腔黏膜、眼结 膜等逐渐恢复为正常颜色
皮肤颜色:从黝黑逐渐恢复 为正常肤色
皮肤瘙痒:减轻或消失,皮 肤感觉逐渐恢复正常
皮肤质地:改善皮肤质地, 变得光滑细腻
呼吸频率和节 律的变化
肺部啰音的消 失情况
慢性砷中毒: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炎、肢体疼痛、皮肤色素沉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消化不良等症状。
三氧化二砷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烦躁不安等症状。
砷化氢中毒: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和血红蛋白尿,严重者会出现急性肾衰竭。
砷中毒性精神病:表现为精神错乱、幻觉、妄想等症状。
体温评估:监测体温变化,判断砷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脉搏评估:观察脉搏变化,判断砷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呼吸评估: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判断砷中毒对呼吸系统的损害 血压评估:监测血压变化,判断砷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防治并发症: 如肺部感染、 心律失常等, 及时给予相
应治疗
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高 维生素的饮 食,增强机
体抵抗力
心理护理: 安慰患者, 减轻其恐惧 和焦虑情绪
内科学_各论_疾病:砷中毒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砷中毒>>>
症状及病史: 可在中毒后20分钟至48小时内出现休克、 甚至死亡,而胃肠道症状并不显著。病儿 可有血卟啉病发作,尿卟胆原强阳性。
内科学疾病部分:砷中毒>>>
诊断:
砷中毒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砷中毒
砷化氢中毒常有溶血现象。亚急性中 毒时出现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四肢感觉 异常,先是疼痛、麻木,继而无力、衰弱, 直至完全麻痹或不全麻痹,出现腕垂、足 垂及腱反射消失等;或有咽下困难,发音 及呼吸障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 时发生皮肤潮红或红斑。慢性中
内科学疾病部分:砷中毒>>>
治疗:
o1/24小时(50μg/24小时)的快慢,再 给1~2个5日疗程。也可给予10%硫代硫 酸钠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10~ 20mg/kg。其他为对症治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详细 咨询相关医师或者相关医疗机构。
内科学疾病部分:砷中毒>>>
预防: 砷中毒预防_砷中毒怎么调理
治疗:
砷中毒治疗方法_如何治疗砷中毒
经口急性中毒,立即进行催吐,用微 温水或生理盐水、1%硫代硫酸钠溶液等 洗胃(虽已口服超过6小时或已呕吐,仍 应小心地洗胃。)以后给服新鲜配制的氢 氧化铁解毒剂(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 氧化镁混悬液,在用前等量混合配制,用 时摇匀),使与砷结合成不溶
内科学疾病部分:砷中毒>>>
内科学疾病部分:砷中毒>>>
症状及病史:
粪便,以后变为血性,或为米泔水样混有 血丝,很快发生脱水、酸中毒以至休克。 同时可有头痛、眩晕、烦躁、谵妄、中毒 性心肌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少数有鼻衄 及皮肤出血。严重病儿可于中毒后24小时 至数日发生呼吸、循环、肝、肾等功能衰 竭及中枢神经病变,出现呼吸困难、惊厥、 昏迷等危重征象,少数病人
砷中毒ppt课件

.
1
砷 中 毒
.
2
砷中毒
.
3
砷 中 毒
.
4
砷中毒
砷中毒可见于生活性、药物性、职业性中 毒。较长期密切接触砷化物,可经消化道、 皮肤、呼吸道等不同途径吸收,可出现皮 炎、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及消化 系统、神经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地方性 砷中毒与职业性砷中毒不同。
.
5
1理化性质
砷(arsenic,As)元素有灰、黄和黑色三种同素异 形体,质脆而硬,具有金属性。原子量74.92,密 度5.73g/cm3(14℃),熔点817℃,沸点615℃, 可升华,不溶于水。砷酸钙及亚砷酸钙仅微溶于 水,但砷酸钠及亚砷酸钠则易溶于水。砷在潮湿 的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As2O3)。三氧 化二砷又名亚砷酐,俗称砒霜、砒石、信石、白 砒,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升华(193℃)。
.
14
糙米糠麸
.
15
.
16
3毒代动力学
三价砷化物(如三氧化二砷、亚砷酸盐)及五 价砷化物(砷酸盐)皆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 化道吸收。职业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 砷化物经皮吸收较慢。非职业中毒则多为 经口中毒,肠道吸收可达80%。
.
17
3毒代动力学
进入体内的砷,95%一97%即迅速与细胞 内血红蛋白的珠蛋白结合,于24h内分布至 肝、肾、肺、胃肠道壁及脾脏中。五价砷 与骨组织结合,可在骨中储存数年之久, 但其大部分皆在体内被还原为三价砷。有 机胂在体内也转变为三价砷。三价砷甚易 与巯基结合,可长期蓄积于富含巯基的毛 发及指甲的角蛋白中。
.
20
4发病机制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单胺氧化酶、葡萄糖 氧化酶、胆碱氧化酶、丙氨酸转氨酶、天 冬氨酸转氨酶、丙酮酸氧化酶、α-谷氨酸氧 化酶、丙酮酸脱氢酶以及富马酮酸脱氢酶 等,使酶失去活性,干扰细胞的氧化还原 反应和能量代谢,故可导致多脏器系统的 损害。
1
砷 中 毒
.
2
砷中毒
.
3
砷 中 毒
.
4
砷中毒
砷中毒可见于生活性、药物性、职业性中 毒。较长期密切接触砷化物,可经消化道、 皮肤、呼吸道等不同途径吸收,可出现皮 炎、皮肤过度角化、皮肤色素沉着及消化 系统、神经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地方性 砷中毒与职业性砷中毒不同。
.
5
1理化性质
砷(arsenic,As)元素有灰、黄和黑色三种同素异 形体,质脆而硬,具有金属性。原子量74.92,密 度5.73g/cm3(14℃),熔点817℃,沸点615℃, 可升华,不溶于水。砷酸钙及亚砷酸钙仅微溶于 水,但砷酸钠及亚砷酸钠则易溶于水。砷在潮湿 的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三氧化二砷(As2O3)。三氧 化二砷又名亚砷酐,俗称砒霜、砒石、信石、白 砒,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升华(193℃)。
.
14
糙米糠麸
.
15
.
16
3毒代动力学
三价砷化物(如三氧化二砷、亚砷酸盐)及五 价砷化物(砷酸盐)皆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 化道吸收。职业中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 砷化物经皮吸收较慢。非职业中毒则多为 经口中毒,肠道吸收可达80%。
.
17
3毒代动力学
进入体内的砷,95%一97%即迅速与细胞 内血红蛋白的珠蛋白结合,于24h内分布至 肝、肾、肺、胃肠道壁及脾脏中。五价砷 与骨组织结合,可在骨中储存数年之久, 但其大部分皆在体内被还原为三价砷。有 机胂在体内也转变为三价砷。三价砷甚易 与巯基结合,可长期蓄积于富含巯基的毛 发及指甲的角蛋白中。
.
20
4发病机制
如细胞色素氧化酶、单胺氧化酶、葡萄糖 氧化酶、胆碱氧化酶、丙氨酸转氨酶、天 冬氨酸转氨酶、丙酮酸氧化酶、α-谷氨酸氧 化酶、丙酮酸脱氢酶以及富马酮酸脱氢酶 等,使酶失去活性,干扰细胞的氧化还原 反应和能量代谢,故可导致多脏器系统的 损害。
砷化合物中毒的护理PPT课件

慢性中毒:皮肤色素沉着、神经衰弱、肝肾损伤等
致癌性:长期接触可导致皮肤癌、肺癌等
环境污染:砷化合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社会危害:砷化合物中毒事件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公共安全事件
砷化合物中毒护理措施
急救处理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
迅速清除毒物: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畅通
x
砷化合物中毒的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砷化合物中毒概述
砷化合物中毒护理措施
砷化合物中毒预防
砷化合物中毒护理PPT课件制作技巧
砷化合物中毒概述
砷化合物中毒原因
01
02
03
04
职业暴露:如采矿、冶炼、化工等行业
生活环境污染:如饮用水、食物、空气等
药物使用不当:如含砷药物的使用
意外摄入:如误食含砷物质
讲解砷化合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介绍砷化合物中毒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讲解砷化合物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介绍砷化合物中毒的基本知识
D
C
B
A
E
视觉设计
1
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确保内容易于阅读
2
使用图表、图片和动画来增强视觉效果
3
保持页面布局简洁,避免过于拥挤
4
使用统一的设计风格和元素,保持整体一致性
5
适当使用动画和过渡效果,提高观众注意力
互动性设计
01
设计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02
使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03
插入视频和动画,增加课件的趣味性
04
设计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致癌性:长期接触可导致皮肤癌、肺癌等
环境污染:砷化合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社会危害:砷化合物中毒事件可能导致社会恐慌和公共安全事件
砷化合物中毒护理措施
急救处理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
迅速清除毒物: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冲洗皮肤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畅通
x
砷化合物中毒的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目录
砷化合物中毒概述
砷化合物中毒护理措施
砷化合物中毒预防
砷化合物中毒护理PPT课件制作技巧
砷化合物中毒概述
砷化合物中毒原因
01
02
03
04
职业暴露:如采矿、冶炼、化工等行业
生活环境污染:如饮用水、食物、空气等
药物使用不当:如含砷药物的使用
意外摄入:如误食含砷物质
讲解砷化合物中毒的预防措施
介绍砷化合物中毒的护理原则和方法
讲解砷化合物中毒的症状和危害
介绍砷化合物中毒的基本知识
D
C
B
A
E
视觉设计
1
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确保内容易于阅读
2
使用图表、图片和动画来增强视觉效果
3
保持页面布局简洁,避免过于拥挤
4
使用统一的设计风格和元素,保持整体一致性
5
适当使用动画和过渡效果,提高观众注意力
互动性设计
01
设计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02
使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
03
插入视频和动画,增加课件的趣味性
04
设计互动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砷与地方性砷中毒ppt课件

? 改变端粒酶的活性:导致细胞端粒水平变 化,细胞易凋亡
? 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As进入细胞与游离 巯基结合,激活胱天蛋白酶(caspase) 家族成员,改变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诱 发细胞凋亡。
9
砷的致癌机制
? DNA损伤:砷中毒患者皮肤中 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基因 (MGMT)、辐射损伤修复基 因(XRCC1)、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PTCH 基因
还原形成的 ,在肝脏它们转化为 MMAA(单甲基亚 砷酸、单甲基砷酸 )、DMAA ( 二甲基亚砷酸、二 甲基砷酸 ),并解毒 ? “解毒后”的 MMAA 和DMAA 对人类和动物有 毒 ? 砷酸盐还原酶、单甲基砷酸盐还原酶
4
砷的运输与分布
? 血液:约95%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结合 ? As3+:富含巯基的组织,肝、肾、脑 ? As5+:骨骼,以砷酸盐取代磷酸盐 ? 细胞内:内质网>胞液>溶酶体>线粒体>
砷的慢性中毒症状
? 皮肤损害(例如着色过度、角化过度、脱皮和毛发 脱落)
? 周围神经病变 ? 周围血管疾病 ? 致癌:皮肤癌、 乳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肉
瘤、血管肉瘤、口腔癌、骨癌、腹膜及生殖系统 肿瘤 ? 多脏器损害 :肝脏、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 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 ? 致畸:可殃及子二代
As 砷与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1
砷元素与砷化合物
? 砷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元素,在常见微量元素中排在第20 位, 存在于地壳,广泛分布于环境中
? 砷主要有3 种原子价(-3, +3, +5) 。 ? 三价砷(As3+) 和五价砷(As5+) 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 细胞内信号转导异常:As进入细胞与游离 巯基结合,激活胱天蛋白酶(caspase) 家族成员,改变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诱 发细胞凋亡。
9
砷的致癌机制
? DNA损伤:砷中毒患者皮肤中 O6-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基因 (MGMT)、辐射损伤修复基 因(XRCC1)、错配修复基因 (hMSH2 )、PTCH 基因
还原形成的 ,在肝脏它们转化为 MMAA(单甲基亚 砷酸、单甲基砷酸 )、DMAA ( 二甲基亚砷酸、二 甲基砷酸 ),并解毒 ? “解毒后”的 MMAA 和DMAA 对人类和动物有 毒 ? 砷酸盐还原酶、单甲基砷酸盐还原酶
4
砷的运输与分布
? 血液:约95%与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结合 ? As3+:富含巯基的组织,肝、肾、脑 ? As5+:骨骼,以砷酸盐取代磷酸盐 ? 细胞内:内质网>胞液>溶酶体>线粒体>
砷的慢性中毒症状
? 皮肤损害(例如着色过度、角化过度、脱皮和毛发 脱落)
? 周围神经病变 ? 周围血管疾病 ? 致癌:皮肤癌、 乳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肉
瘤、血管肉瘤、口腔癌、骨癌、腹膜及生殖系统 肿瘤 ? 多脏器损害 :肝脏、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 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 ? 致畸:可殃及子二代
As 砷与地方性砷中毒
Endemic Arseniasis
1
砷元素与砷化合物
? 砷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元素,在常见微量元素中排在第20 位, 存在于地壳,广泛分布于环境中
? 砷主要有3 种原子价(-3, +3, +5) 。 ? 三价砷(As3+) 和五价砷(As5+) 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
砷中毒科普宣传PPT

谁容易受到砷中毒影响?
高风险人群
农民、矿工及居住在砷污染地区的居民是受 砷中毒影响的高风险人群。
这些人群因工作或生活环境暴露于高浓度砷 而更容易发生中毒。
谁容易受到砷中毒影响? 儿童和孕妇
儿童和孕妇对砷的敏感性更高,可能对其发 展和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尤其是孕妇摄入砷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谁容易受到砷中毒影响? 老年人
持续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谢谢观看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较弱,容易受到砷中毒的 影响,且恢复能力较差。
老年人应特别关注环境中砷的浓度。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早期症状
如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早期症状,应及时就 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减少砷对身体的危害。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长期接触
长期接触砷污染环境或食品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 康检查。
如何预防砷中毒? 食品选择
选择经过安全检测的食品,避免食用可能含 有砷的食品。
了解食品来源,尤其是海鲜和稻米。
如何预防砷中毒?
环境监测
关注居住环境中的砷污染,特别是在工业区 或矿区附近生活的人群。
使用环境监测设备可以帮助检测空气和土壤 中的砷含量。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 理?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理? 立即就医
发现中毒症状后,必须立即就医,尽早进行排毒 处理。
医疗机构会根据中毒程度采取相应的解毒措施。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理? 告知医生
向医生详细说明接触砷的方式和时间,以便医生 做出准确判断。
医生需要了解详细的接触历史来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发生砷中毒,应该怎么处理? 后续观察
治疗后需定期随访,以监测身体的恢复情况和可 能的后遗症。
儿童保健之儿童砷中毒课件

对于严重中毒的儿童,可以考虑进行血液透析,以清除体内 的砷。
换血疗法
对于非常严重的中毒情况,可以考虑进行换血疗法,以快速 降低体内的砷浓度。
Part
05
儿童保健之儿童砷中毒的预防 与控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内容
向公众普及儿童砷中毒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范 意识。
骨骼畸形
过量砷摄入可能导致骨骼 畸形,如关节肿大、脊柱 弯曲等问题。
皮肤病变
砷中毒可引起皮肤干燥、 脱屑、色素沉着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癌。
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
STEP 01
智力障碍
STEP 02
行为异常
长期接触砷化物可能导致 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学习 能力下降。
STEP 03
神经系统损伤
严重砷中毒可能导致脑部 神经元损伤,出现癫痫、 昏迷等症状。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砷含量进行全面监控和 管理。
提高检测技术
研发和应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Part
04
儿童砷中毒的治疗
药物治疗
特效解毒剂
特效解毒剂是治疗儿童砷中毒的关键 药物,可以降低砷在体内的浓度,缓 解中毒症状。常用的特效解毒剂包括 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丙醇等。
改善水质
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如 过滤、吸附等,降低水源 中的砷含量。
宣传教育
向公众宣传水源安全知识 ,提高居民对水源保护的 意识。
避免食品污染
检查食品来源
储存食品
选择来自可靠供应商的食品,确保食 品质量安全。
储存食品时注意保持干燥、通风,防 止食品霉变和被污染。
烹饪注意事项
烹饪过程中避免食品与砷接触,如使 用无砷的烹饪器具。
换血疗法
对于非常严重的中毒情况,可以考虑进行换血疗法,以快速 降低体内的砷浓度。
Part
05
儿童保健之儿童砷中毒的预防 与控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宣传教育内容
向公众普及儿童砷中毒的危害、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家长和儿童的防范 意识。
骨骼畸形
过量砷摄入可能导致骨骼 畸形,如关节肿大、脊柱 弯曲等问题。
皮肤病变
砷中毒可引起皮肤干燥、 脱屑、色素沉着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出现皮肤癌。
对儿童神经系统的影响
STEP 01
智力障碍
STEP 02
行为异常
长期接触砷化物可能导致 儿童智力发育迟缓,学习 能力下降。
STEP 03
神经系统损伤
严重砷中毒可能导致脑部 神经元损伤,出现癫痫、 昏迷等症状。
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对砷含量进行全面监控和 管理。
提高检测技术
研发和应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Part
04
儿童砷中毒的治疗
药物治疗
特效解毒剂
特效解毒剂是治疗儿童砷中毒的关键 药物,可以降低砷在体内的浓度,缓 解中毒症状。常用的特效解毒剂包括 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基丙醇等。
改善水质
采用适当的处理技术,如 过滤、吸附等,降低水源 中的砷含量。
宣传教育
向公众宣传水源安全知识 ,提高居民对水源保护的 意识。
避免食品污染
检查食品来源
储存食品
选择来自可靠供应商的食品,确保食 品质量安全。
储存食品时注意保持干燥、通风,防 止食品霉变和被污染。
烹饪注意事项
烹饪过程中避免食品与砷接触,如使 用无砷的烹饪器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砷的毒性
砷的化合物和盐类大部分属于高毒 三氧化二砷毒性最强(0.8—2.Omg/kg可致死) 其次为五氧化砷、二氯化砷等
雄黄和雌黄水溶性较低,毒性较小 元素砷基本无毒
有机砷毒性也偏低。
近20年认识到砷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法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拿 破仑·波拿巴疑为砒霜中毒而死
提取光绪帝的头 发、衣物样品
三、砷的致癌作用
1、皮肤癌
潜伏期5年以上,有皮肤过度角化、色素沉着、溃 疡形成癌前病变,进一步发展为扁平细胞角化癌或腺 癌。进展缓慢,可持续存在数年且不转移。
2、肺癌
潜伏期长,从接触到发病死亡大多超过15年,肺 癌类型与一般人群相同,多同时具有砷性皮肤损害。
实验室检查(1)
1、血砷 血砷 急性砷接触后血砷立即升高,但半衰期十分 短,大部分砷能在几个小时内从血液中被消除,临 床应用受到限制。
1、抑制含巯基酶的活性 阻碍细胞的生化代谢,特别 是氧化还原及能量生成过程,导致神经细胞、心、肝、 肾受损。
2、抑制体内主要抗氧化物质,引起机体氧化、抗氧化 机制的失调, 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使含巯基的蛋白或酶 易于遭致过氧化性损伤。 [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 ( GSH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 P活力)]
治疗 一、急性中毒
1、阻止毒物吸收 立即脱离有害作业环境,口服者应尽 快催吐、洗胃,灌服牛奶、蛋清或活性炭,再用硫酸 钠导泻。有条件给予血透。
2、特效解毒治疗 二巯丙磺钠0.25g肌注,或二巯丁二钠0.5g(用盐
水或葡萄糖稀释后)静脉缓注,2-3次/d,2天后改 为1次/d,直至尿砷恢复正常。 二巯丁二酸胶囊0.5g口服,3次/d。
二、慢性中毒 1、一经诊断,脱离接触 2、驱砷治疗
二巯丙磺酸钠0.25g肌注,1次/d, 3日为一疗程 或二巯丁二钠0.5g,稀释后静脉缓注,1次/d, 3日 为一疗程,视情况再用第二疗程。 皮肤灼伤 冲洗,二巯丙醇软膏、可的松软膏 3、对症治疗 周围神经病可给予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以及 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
砷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动脉硬化继而肢端坏死,即“乌脚 病”。
5.砷可与DNA聚合酶结合,干扰DNA的合成与修 复,五价砷还可以在DNA合成过程中取代磷掺入DNA 结构,造成DNA复制和转录错误。
中毒机制(3)
6.致畸、致癌 砷致突变的作用较弱,但可以改变染 色体的完整性。三价砷浓度较高时能诱导染色体畸变,低 浓度的三价或五价砷能引起姊妹染色体交换。
砷 化 氢 中毒
病例介绍
1991年4月×日,某染料厂后处理车间使用该厂生产立德粉的废渣提取 金属镉.上午10点左右,4名工人将比平常用量多的 废渣投入盛有稀盐酸的 反应池中搅拌,厂房通风条件差,无个人防护,工作时无明显不适。
下午4人相继发病,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乏力,去医院就诊,诊为 “上感”。约过1-3小时后,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发热、畏寒、腰痛、腹 痛、呕吐等,尿色变深。次晨出现巩膜黄染,因4人症状相似,方想到中 毒可能,转当地职防医院就诊。
二、慢性中毒(1)
砷矿冶炼或三氧化二砷、砷酸盐等生产工人长期 吸入砷化物烟雾、蒸气和粉尘、长期饮用含砷酒类或 药物,以及饮水中含砷量较高地区的居民,均易发生 慢性砷中毒。
1、皮肤损害
①色素沉着 出现于身体非暴露部位,呈雨点状或花 斑状,
②皮肤角化过度 以手掌、足底为著。除角化增厚外, 典型的是手掌尺侧外缘、手指根部出现谷粒样隆起, 俗称“砷疔”
生物转化与代谢
进入体内的砷先在血中转化为三价砷,与蛋白质、 氨基酸中的巯基相结合,随血液分布到各组织分布在肝、 肾、胃肠道、脾、肺、肌肉等。
从血中清除的速率甚快,一般数小时后即可恢复到 正常水平。
主要蓄积部位 毛发、指甲、皮肤、骨骼。
砷对血脑屏障的透过力不强,但可透过胎盘进入胎 儿体内。
砷的吸收代谢(3)
氧化性 损伤
血管平滑肌 麻痹
通透性增加
脏器充 血
及出血
肺癌、皮肤癌
临床表现
一、急性砷中毒 (一)工业性少见 主要是砷化物烟雾、粉尘经皮肤粘膜、 呼吸道吸收引起。
一般症状:头晕、头痛、胸闷、乏力 粘膜皮肤症状:咽喉炎、结膜和角膜炎, 接触或暴露部
位以及皮肤皱褶处瘙痒、刺痛,出现红斑、湿疹、 斑丘疹,重者可有疱疹、溃疡。
砷的吸收代谢(3)
排出:
肾脏(10天内排出90% )、粪便、汗液,乳汁、呼 气、毛发及皮肤脱屑也能排出少量砷。
尿中的砷以无机砷、MMA和DMA为主要存在形态, 一般尿砷浓度几天后即可恢复正常。高剂量砷接触时, 尿中首先排出的是无机砷化合物,体内存在的各种有 机砷化合物的排出则较为缓慢。
中毒机制(1)
2、尿砷 急性接触后4-12h 即见增加,人体内尿砷的 半衰期大约4天,停止接触2周还可测出峰值的35%, 故尿砷为较好的近期接触指标。
北京地区 尿砷1.17µmol/L(<0.088mg/L)。
3、发砷 停止砷接触后,发砷仍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可作为慢性砷接触水平的判断指标。正常范围为 0.025—0.1mg/100g,超过0.1mg/100g可视为过量 砷接触;
砷中毒 arsenic poisoning
职业病科徐希娴
内容
第一部分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第二部分 砷化氢中毒
理化性质
➢为银灰色晶体,化学性质与磷、锑等相似。 ➢砷有三种同素异构体:灰砷、黑砷、黄砷。 ➢不溶于水,溶于硝酸、王水生成砷酸,与苛性碱熔 融生成砷酸盐 ➢常温下缓慢氧化,加热时燃烧生成三氧化二砷 ➢高温下与硫结合生成砷的硫化物 ➢与卤化物结合可生成砷的卤化物
呼吸道
与蛋白与质巯、基氨酶基结酸合结合 血
液
砷
氧化磷酸化解偶联
化 合 物
消化道 3血价 抑制体内抗氧化物质
液
消耗谷胱甘肽
自由基生成
皮肤
肝脾
血管舒缩中枢
肺肾Biblioteka 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尿、便排泄, 可入胎盘
致癌作用
能能氧氧量量障化障化生生碍还碍还成成原原、、 抗抗脂氧氧质减减化化过低低能能氧力力化
神经、 心肝肾 损害
理化性质
砷化氢(arsine,arsinic trihydride,AsH3),也 称胂,分子量77.95,熔点-116.3oC,沸点-55 oC,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带大蒜气味的气体,但无明显刺激性。
在肝内代谢 无机砷被人体吸收后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是甲基化,
即将体内甲基的供体在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转移给 无机砷,生成一甲基胂酸(MMA),再进一步甲基 化为二甲基胂酸(DMA),经尿排泄。
砷的甲基化生物代谢转化过程是解毒? 研究显示,砷甲基化途径的中间代谢产物如一甲基 胂酸( MMA )显示比三价砷更强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 性,而且在体内缓慢持续地产生作用,很可能是砷的 远期损害即致癌效应的关键,与多种肿瘤发生关系密 切,使无机砷的生物转化成为毒理学研究的新热点。
b)慢性轻度中毒性肝病(GBZ59)
C)慢性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GBZ247)
鉴别诊断
砷引起的中毒性肝病应注意与病毒性肝炎或其他 原因引起的肝脏疾病进行鉴别,并应注意病毒性及砷 两种病因共同作用的可能;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应注意与糖尿病、药物等原因 所致周围神经病进行鉴别。
确切的砷接触职业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尿砷、 发砷增高以助诊断。
炎 ③中毒性心肌炎表现及休克,心肌炎可于中毒后数小
时出现。 ④中毒性肝、肾损伤 多在中毒后1周内发生,可见
肝肿大、黄疸、肝功异常。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衰 ⑤其他 体温升高,皮疹、出血、紫癜等。中毒2-
3周后可有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6-7周时可于指(趾)甲上出现白色横纹(Mees纹)。
3、诱发氧化应激无机砷化合物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
超氧阴离子、羟基自由基等活性氧,并进一步激发多个反应生成大 量自由基,导致肝、肾及心等组织脏器脂质过氧化损伤;甲基化过 程中生成的甲基化砷较无机砷有更强的诱发氧化应激能力,产生更
多的活性氧,认为与砷的细胞毒性与遗传毒性密切相关。
中毒机制(2)
4.通过对血管舒缩中枢的作用及直接损伤毛细血管, 使血管平滑肌麻痹,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管通透性 增加,引起脏器充血及出血。
二、慢性中毒(2)
2、周围神经损害 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 起病隐袭, 呈渐 进性发展,以末梢感觉障碍为主, 如乏力、手指、足趾麻 木、痛觉减退及跟腱反射减退等,体征也可不明显。 3、胃肠功能紊乱、肝肿大,少数发展为肝硬化 4、 长期接触砷会引起病人头痛、头晕、烦躁、记忆力 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6、周围血管功能障碍 乌脚病,有报道雷诺氏症发病率 增高 7、贫血,白细胞减少
如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则不宜作常规治疗,但可在血液 透析治疗的同时,做小剂量的驱砷治疗。
3、对症治疗
补充血容量、利尿,维持水电介质平衡。
较重者给予糖皮质激素 中毒性心机病、脑病患者能量合剂、1,6二磷酸果 糖(5-10g,稀释后静滴);
中毒性肝损害可给予还原性谷胱苷肽、肝泰乐等;
周围神经病可给予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以及 糖皮质激素、改善微循环药物,并辅以按摩、理疗等措 施促进恢复。
二、职业性慢性砷中毒的诊断
慢性中毒
1、轻度
长期密切接触砷及其化合物后出现头晕、头疼、失 眠、多梦、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区不适等症状。 尿砷或发砷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并具有下列之一者:
a)手、足掌跖部位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或躯干 部及四肢皮肤出现弥漫的黑色或棕褐色色素沉着,可 同时伴有色素脱失斑;
实验室检查(2)
4、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 5、尿中可见蛋白、细胞、管型等。 6、急性砷中毒时也可有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
减少。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