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旅游资源。
这些资源丰富多样,有助于丰富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本文将探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种类和价值,并分析其对旅游业的重要性。
一、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森林、洞穴等。
这些自然景观不仅美丽壮观,而且对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自然旅游资源可以为游客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
例如,中国的黄山以其险峻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
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向黄山,体验其壮丽的自然景观。
另一个例子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它是世界遗产地,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和海底美景,吸引游客进行潜水和浮潜。
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人类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瑰宝。
这些资源包括古建筑、艺术品、民俗活动、传统节日等。
人文旅游资源能够向游客展示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样的历史。
例如,意大利的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帝国遗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来观赏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建筑。
另一个例子是印度的泰姬陵,这座白色大理石陵墓是莫卧儿帝国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象征之一。
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价值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首先,旅游业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可以吸引国内外游客,增加旅游支出和就业机会。
其次,旅游业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通过旅游,人们能够了解和欣赏各种文化和历史遗迹,从而确保这些宝贵的人文资源得到保护和传承。
最后,旅游业还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当游客涌入一个地区时,他们会消费当地的食物、住宿和商品,这将直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总结: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是一种富有吸引力和价值的资源形式。
它们不仅能够满足游客对壮丽景观和丰富文化的需求,而且对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各国和地区应该加强对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4类:
1.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
类型等。
2.水域风光类: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3.生物景观类: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4.气候与天象景观类: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
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以上是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旅游资源往往需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对旅游者及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
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

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旅游资源是指供旅游活动使用的所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等。
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下面将就旅游资源的不同分类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按照旅游资源的来源和特点进行分类1.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大自然提供的资源,包括自然景观、生态系统、自然地理等。
例如山川河流、瀑布湖泊、海滩海岛、动植物资源等。
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原始、自然和独特的特点,对于自然爱好者和寻求绿色休闲度假的旅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 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和积累的资源,包括文化景观、历史古迹、民族风情等。
例如古迹遗址、历史建筑、文化村落、传统节日等。
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历史文化、民族风貌和精神追求的需求。
3. 社会经济旅游资源社会经济旅游资源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积累的资源,包括城市景观、商业中心、现代建筑等。
例如城市风貌、购物中心、名牌酒店等。
社会经济旅游资源具有现代化、时尚和便利的特点,适合商务旅客和城市游览者的需求。
二、按照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进行分类1. 传统旅游资源传统旅游资源是指历史悠久、开发利用成熟、旅游服务设施完善的资源。
例如著名景区、热门旅游城市等。
传统旅游资源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体系,能够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新兴旅游资源新兴旅游资源是指近年来才开始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具有发展潜力和特色特点。
例如自然保护区、生态农庄、田园风光等。
新兴旅游资源通常需要进行规划、开发和宣传推广,以吸引旅游者并创造经济效益。
3. 旅游创新资源旅游创新资源是指通过创新思维和方式获得的资源。
例如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品、互联网旅游等。
旅游创新资源以创新的理念和技术为基础,能够满足旅游者对于个性化、多样化旅游体验的需求。
三、按照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1. 视觉旅游资源视觉旅游资源是指可以通过观看和欣赏来感知的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风貌等。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的内涵

简述自然旅游资源的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等因素形成的旅游资源。
它包括陆地、海洋、湖泊、河流、山脉、森林、草原、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其中的动植物、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要素。
自然旅游资源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中形成的山脉、湖泊、河流、瀑布、海滩、珊瑚礁、峡谷、冰川等自然景观。
2. 野生动植物: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种珍稀濒危动物和植物,如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白鲸、珊瑚等。
3. 自然生态系统: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4. 土地和水资源:包括丰富的农田、湖泊、河流、海洋等自然资源,可以提供农业种植、渔业养殖、水上运动等旅游活动。
5. 自然环境质量:自然旅游资源的价值还取决于其环境质量,包括空气清新度、水质清澈度、生态环境健康度等因素。
自然旅游资源的内涵丰富多样,它们不仅提供了美丽壮观的景色,也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各种需求的满足。
同时,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旅游资源也是人们应该关注和努力实践
的重要议题。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的影响。
监管与评估
03
建立健全自然旅游资源的监管和评估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3
生物景观
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
总结词
中国拥有丰富的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资源,这些地方是保护和展示自然生态系统的宝贵 场所。
详细描述
中国拥有超过2000个森林公园和100多个自然保护区,这些地方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 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游客提供了亲近大自然、体验生态旅 游的机会,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自然文化遗产。
天象景观
日出日落景观
中国拥有许多适合观赏日出日落的地点 ,如黄山、泰山等名山,以及一些海滨 城市。在这些地方,游客可以欣赏到壮 观的日出和日落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 神奇魅力。
VS
星空景观
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海拔、光污染较少 的地点,如阿里、那曲等地,拥有极其美 丽的星空。在这些地方,游客可以观赏到 繁星闪烁的壮观景象,领略宇宙的浩瀚和 神秘。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contents
目录
•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 山水景观 • 生物景观 • 气候与天象景观 • 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01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境内 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地质 地貌、生物资源和气候现象等自 然资源。
特点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景 观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极 高的观赏、休闲和科学考察价值 。
水域景观
水域景观
中国拥有众多美丽的江河、湖泊和瀑布。长江、黄河等大江 大河自西向东穿越中国大地,形成了壮观的峡谷和河谷风光 。而青海湖、鄱阳湖等湖泊则展现出宁静美丽的湖光山色。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花岗岩地貌景观 (黄山)
• 砂岩与丹霞地貌景观
红石英色砂(岩张砂峰家林界砾地)貌景岩观 及页岩在内外营力丹作霞地貌景观 (武夷山)
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 岩洞等特殊地貌。
• 火山与岩熔地貌
火山与岩熔地貌 (五大连池)
岩溶地貌 (华蓥山石林)
• 岩溶地貌 可溶性的沉积岩,在以水的溶解为主的内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 特殊地貌类型。 岩溶地貌(黄龙五彩池)
•
严 格 把 控 质 量关, 让生产 更加有 保障。 2020年 10月下 午8时42分 20.10.2020:42October 20, 2020
•
作 业 标 准 记 得牢, 驾轻就 熟除烦 恼。2020年 10月 20日 星期二 8时42分 56秒20:42:5620 October 2020
•
康体性矿泉:汤岗子温泉、五大连池的“药泉”、 内蒙古的阿尔山温泉、广东从化温泉
品茗性淡水泉:济南趵突泉、镇江金山泉、无锡 惠山泉(与“二泉映月”有关)、苏州观音泉、 杭州虎跑泉被誉为我国古代五大名泉
观赏性奇特泉:趵突泉、羊八井和腾冲的沸泉、 气泉等
庐黄山河三壶叠口瀑布
五 瀑布
黄果树瀑布
• 我国主要瀑布旅游资源:
河湖宏瀑:贵州黄果树瀑布、黄河 壶口瀑布、黑龙江吊水楼瀑布为我 国三大名瀑。
山岳名瀑:庐山“三叠瀑”、“雁 荡十三瀑”(大龙秋为主)
六 海 洋
第三节 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一.我国气候资源的丰富性与立体 性
• 跨六个温度带 • 干湿气候类型多样 • 海拔高差大
二. 我国观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 云、雾、雨景观 • 冰雪、雾凇、雨凇景观
•
安 全 在 于 心 细,事 故出在 麻痹。 20.10.2020.10.2020:42:5620:42:56October 20, 2020
自然旅游资源名词解释

自然旅游资源名词解释自然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文社会的自然景物和现象,可供人们游览、观赏的旅游吸引物,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旅游资源。
自然旅游资源组成及其内容:自然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以景观功能作为划分依据,有综合性分类和专题性分类两大类。
综合性分类法将某一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按其主要特征进行综合归类。
其中最基本的单元是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下面就对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分别加以介绍。
风景名胜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凡具有独特、优越的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并有重大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它不仅具备有形的观赏对象,而且具有与之相关的文化、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
这里的观赏对象和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统称为景观,也称风景。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区域由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两部分构成。
自然旅游资源分类方法:以景观功能作为划分依据,有综合性分类和专题性分类两大类。
综合性分类法将某一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按其主要特征进行综合归类。
其中最基本的单元是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下面就对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分别加以介绍。
风景名胜区:在风景名胜区规划范围内,凡具有独特、优越的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并有重大环境效益和社会影响,可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它不仅具备有形的观赏对象,而且具有与之相关的文化、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
这里的观赏对象和游憩、历史等无形的观赏对象统称为景观,也称风景。
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规划区域由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两部分构成。
核心景区指具有较高景观质量、较多的历史文化内涵、规模较大的风景游览地;外围景区指距离核心景区较远,对游人有较强吸引力,集中了该区旅游资源精华,在全国或世界上有较大知名度的风景游览地。
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风景名胜区规划,一般根据总体设计原则和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范围,提出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的范围、选择观赏内容和组织旅游线路,经专家论证后,编制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Hale Waihona Puke (3)织金洞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锦县,洞长11公 里,由47个洞厅,150个景点组成,其问石 笋、石钟乳、石帐幕等姿态万千,有“集 古今奇观于一洞,汇天地美景于一堂”之 誉,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岩溶洞穴之魁。 R
3.丹霞风光
丹霞山地是在红色砂砾岩地区发育而成, 因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发现而被命名为丹 霞地貌。丹霞地貌多由地形顶平、身陡、 麓缓的方山、石墙、石柱等组成,具有丹 山碧水、丰富多彩、精巧玲就的特点。
②“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普陀山、 九华山、峨眉山 ③“四大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湖北 武当山、四川青城山、青岛峪山 R
因帝王陵墓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山:如 钟山(孝陵、中山陵)、天寿山(十三陵)、 西安驱山(秦陵)、陕西梁山(乾陵)、河 北昌瑞山(清东陵)等。 有些山地因在山崖开凿石窟建筑而闻 名:如龙门石窟之龙门山、香山;云冈 石窟之大同武周山;莫高窟之敦煌鸣沙 山;天水麦积山石窟之麦积山等。
(2)山地丘陵海岸:
又称基岩海岸,以钱塘江口以南为主要分布 区。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基岩海岸,岸线曲折,岬 湾交错,峭壁断崖,气势雄伟。海蚀崖、海蚀穴、 海蚀拱桥、海蚀柱等海蚀地貌形态万千,风情万 种。大连旅顺口外、山东成山头等地可观海蚀崖; 大连黑石礁、汕头石岩滩可看海蚀柱;浙江普陀 山可探海蚀穴(潮音洞、梵音洞);福建苟石岛、 大练岛可登海蚀拱桥。此外,大连老虎滩、滨海 路、青岛石老人、海南三亚、台湾东海岸等地都 是观海蚀地貌的绝佳景点。
②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是我国第一个开辟为探险旅游 点的冰川,位于甘肃嘉峪关西南120公里处 的祁连山中。
2、风成地貌景观
风成地貌景观系由风力对地表物质的 吹蚀、搬运和堆积而形成,主要分为风蚀 地貌景观和风积地貌景观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旅游资源(一)地貌旅游资源地貌是构成风景总特征的基本条件。
一个地区天然景观的外貌,均与地貌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民族地区地貌轮廊的基本特征是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多在海拔1000-2000米以上。
在独特的自然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高山地貌、山岳冰川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岩溶地貌。
各种地貌类型构成了各具魅力的自然景色,为开展各类型旅游提供了自然环境基础。
1.登山旅游资源。
一般必须是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极高山。
这些山体峰高坡陡,终年积雪,冰峰林立,景色壮观,人迹罕至,特别适合开展登山活动和山地科学考察活动。
我国的极高山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的喜马拉雅山脉、喀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等,都在民族地区。
因此民族地区开展登山旅游有着极好的条件,在全国独占鳌头。
2.风景名山旅游资源。
名山是指具有美感、以典型山岳自然景观为基础、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
我国被社会公认的名山都具有“景、僧、史、宝”四特征中的一个或几个。
“景”,就是指风景优美,这是名山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僧”是指宗教活动中心和胜地,“天下名山僧占多”,“山无寺不名”;“史”,是指与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一定的联系;“宝”,是说山中藏有宝藏,或名贵的物产。
民族地区的风景名山旅游资源,总的来说数量不多,主要有:位于湘西土家族聚居地区以张家界为代表的五陵源风景区,位于新疆天山山地和位于吉林延边的长白山地等。
3.岩溶地貌旅游资源。
岩溶地貌指可溶性的碳酸盐岩类,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形。
我国的碳酸岩类分布很广。
但岩溶地貌的发育程度因气候和岩性条件的不同,各地差异很大。
其中尤以广西、贵州、云南与湘西、鄂西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发育最完善。
形成了这些地区以石林、峰林和溶洞三种类型最有观赏意义的岩溶风景区。
其景色之优美在世界天然造型的岩溶景观中都是少有的。
主要有:桂林山水,这是闻名世界的发育最典型的岩溶地貌之一。
那里山青、水秀、石美、洞奇;云南路南石林为另一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奇观,石林皆似刀锋剑林,姿态万千;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的石灰华,为一种特殊的岩溶地貌,析出的碳酸钙沉积物,呈现五彩斑斓的色调,景色壮丽。
广西武鸣伊岭岩、桂林芦笛岩、七星岩;云南文山三元洞;贵州铜仁九龙洞、织金县织金洞、安顺龙宫、贵阳地下公园等都是著名的溶洞奇景。
4.火山地貌旅游资源。
包括现代火山喷发时的壮丽景观和历史上火山喷发后留下来的遗迹。
我国火山活动的遗迹主要有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与朝鲜边境上的长白山天池,云南腾冲火山群遗迹等。
5.地震遗迹旅游资源。
是指地震后留下来的遗迹。
具有科学考察价值和奇妙的吸引观赏功能。
地震旅游资源的类型也较多。
民族地区有两处遗迹价值较大:一是海南琼州海底村庄,位于琼山县东北部海边,属于陷落型。
低潮时可见沉底村露出水面,遗物很多;二是位于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与湖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交界处的小南海,属于河流堰塞型湖泊,长约5000多米,宽处 900米,最深50米,水源丰富,四时不竭,风景优美。
6.风沙地貌旅游资源。
包括沙漠、戈壁和雅丹。
这是一种特殊的有吸引性的景观类型。
在旅游上有一定开发的价值,对于许多久居城市或非干旱地区的游人,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具有神奇色彩的景象,如高大的沙丘、起伏的沙垄、雷鸣般的沙响、奇异多姿的风城、戈壁滩上的蜃楼幻影等,我国的风沙地貌旅游资源几乎全都分布在民族地区,又可分为几种类型:沙漠资源。
各具特色的沙丘奇观,主要分布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毛乌素沙漠等。
“会唱歌”的沙响主要有四处:宁夏中卫沙坡头、内蒙古伊克昭盟达旗的银肯、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及甘肃敦煌月牙泉鸣沙山。
沙疗,以新疆吐鲁番最著名。
建立沙漠公园,宁夏中卫沙头坡条件极好,有高达数百米的沙丘,有被称为“金沙鸣钟”的沙响,有黄河岸边的绿洲、清澈的泉水、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和百年老水车,有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明代高庙寺以及古烽火台、古长城遗址等。
戈壁资源。
以新疆嘎顺戈壁最大,石河子市被誉为“戈壁滩上的明珠”。
雅丹风光资源。
各种奇特的风成地貌以罗布泊周围最为典型。
7.峡谷旅游资源。
峡谷旅游资源是以雄伟险秀、寂静隐蔽、深奥幽静的奇观吸引游人的。
我国的峡谷资源很丰富。
民族地区的著名峡谷风景主要有: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境内的西陵峡西段、横贯全州的清江上的小三峡;云南境内的虎跳峡等。
(二)水体旅游资源水体对游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功能。
因为水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天然景观的基本造景条件。
水具有形、影、声、色、甘、奇六个方面的美学特色,更重要的是还表现在水与山体、水与生物、水与气候、水与建筑物等,通过相互结合、交融渗透,会形成许多奇妙的、雅致的胜景。
特别水与山的结合会形成许多优美的山水景色。
水风景的观赏类型很多,按水体的不同性质大体可分为五类。
1.江河水旅游资源。
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旅游线”,从河源至河口形成一条风光明媚的河川游览走廊。
这条走廊的上段,即金沙江以上被称为神秘人的江源风光,全部位于民族地区的青海、西藏、云南和川西的甘孜、凉山自治州境内。
黄河旅游线上的河源探险、高原风光、沙漠风情、草原旅行等地段的旅游资源均在民族地区的青海、甘肃的甘南与临夏两自治州和宁夏、内蒙古境内、广西桂林——阳朔间的漓江也是我国最著名的江河风光旅游线。
2.湖泊旅游资源。
湖泊旅游资源以湖盆的形态、分布状况,湖水的透明度、颜色,以及湖中发生的奇异现象等产生强烈的旅游功能。
我国湖泊的数量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
以湖泊(含水库)所在地形位置分类,民族地区著名的风景湖泊有以下几类:一是高山峡谷风景湖。
如广西澄碧河水库、新疆玛纳斯湖和赛里木湖、四川西昌邛海、西藏班公湖等。
这类风景湖泊自然环境优美,适宜高山水上运动、疗养度假、观光、科学考察。
二是高原风景湖。
如云南滇池、洱海,贵州草海,青海的青海湖、鄂陵湖、扎陵湖,内蒙古乌梁素海,西藏纳木错、奇林错、玛法木错、色林错等。
这类湖泊地势高,湖面开阔,充满高原风光气息,适宜观光和考察旅游。
三是天池风光。
在我国总共有十多个,民族地区有长白山天池、新疆天山天池、云南云龙天池等。
这些湖泊处于山地顶峰,水深、质清、环境幽美。
其他类型的湖泊,如城市园林湖泊、平原风景湖泊、半山区风景湖泊和丘陵区风景湖泊等,民族地区没有很著名的。
3.瀑布旅游资源。
瀑布以形、声、色三态之美先声夺人,如果再与山石峰洞、林木花草、白云蓝天等环境要素协调结合,就会形成效益很好的旅游功能。
我国由于地形复杂,河流众多,是一个多瀑布的国家。
我国的瀑布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民族地区就有两个,即云贵高原地区和喜马拉雅山一带;另一地区是江南丘陵。
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内的黄果树瀑布,其规模、景观都居全国之首。
民族地区的其他著名瀑布还有长白山天池瀑布。
4.泉水类旅游资源。
泉水也是一项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
它不仅有造景、育景的独特功能,而且还有疗养、饮用等价值。
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观赏、利用的对象。
我国的泉类繁多,分布广泛,各种名泉,矿泉数以千计。
民族地区主要的泉水旅游资源有:广西桂平西山的乳泉(泉水呈白色,象煮沸的牛奶);云南安宁,龙陵、茶洛,西藏塔各架,查布、谷露、羊八井、古堆等的间歇泉;贵州茅台镇附近赤水河两岸的酿酒佳泉。
西藏、云南的温泉数量之多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位。
其他还有内蒙古阿尔山的矿泉也很有名。
5.海洋旅游资源。
海洋做为旅游资源,其功能在于,可以疗养治病、海底观光、海岛景观、海岸海滨风光(观潮、沙场、浴场、阳光)、海市蜃楼等。
民族地区仅有广西和海南岛有海洋旅游资源。
广西北海、钦州、防城地区面临北部湾,宜于开辟终年可用的海滨休养地。
海南岛南部的三亚一带,更具有建设世界第一流的海滨休养地的优越自然条件。
(三)气象气候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包括因天气变化形成的各种景色,及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各类旅游胜地。
前者称为气象旅游资源,后者称为气候旅游资源。
民族地区的气象旅游资源中著名的有以下几种类型:贵州毕节八景之一的“南山雨霁”,是由朦朦细雨及雨过天晴之后出现的一种朦胧、清新的雨景。
毕节八景之一的“东壁朝霞”,是一种由于阳光穿过云雾后射出色彩缤纷的光芒形成的霞景。
霞景因瞬息万变,五彩迸发,对游人有极大的吸引力。
贵州黔灵八景之一的“坐石观云”,是一种因山区云雾大量积聚和急剧流动,形成的瞬息万变的云雾奇景。
云南大理四绝之一的“下关风”,是冬秋季节的奇景之一。
这是由于从大理西边苍山横谷或低缓处越脊而过的冷气流,到东侧洱海上空下沉。
因强烈对流产生的一种固向风。
“下关风”是塑造大理景观的重要因素,使人们能享受到清风凉意的美感。
吉林延边地区的“树挂”,不次于闻名全国的吉林市松花江两岸的“树挂”。
“树挂”,在气象学上称为“雾淞”。
是雾天里形成于树枝上或景物上洁白冰莹的结晶物。
这些霜花千姿百态,形成各种独特的艺术造型。
由于民族地区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也形成了一些气候旅游胜地。
海南岛和广西北海是全国最理想的避寒胜地;新疆、青海、内蒙古是暑夏旅游的好地方;昆明四季如春,是全国有名的春城,是人们四季都可旅游的胜地;东北长白山和兴安岭地区,高山、密林、冰河、积雪相互配合,形成的银装素裹的林海雪原,不仅具有诗情画意,而且可供游览观赏,还可以开展多种冰雪活动。
(四)生物旅游资源1.植物旅游资源。
植物在旅游方面具有很高的观赏功能、优化环境功能和科学研究功能。
民族地区植物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古老而有名的植物,如广西贵县南山寺中的“不老松”、阳朔气势雄伟的大榕树,鄂西利川的千年大水杉等。
二是特有的珍稀植物。
我国被誉为“世界植物的故乡”,保存有许多在其他地方已经绝迹了的植物“活化石”。
这些植物中的很多故乡是我国的民族地区。
如珙桐、银杏、水杉等的故乡在湘西、鄂西的山区。
三是名贵观赏花卉,云南的茶花,不仅属于全国十大名花之列,而且对昆明旅游胜地的吸引功能也有直接的影响。
其他名花还有云南的杜鹃、素馨、芙蓉,鄂西的腊梅,广西的扶桑,西北地区的绿绒蒿等。
四是人工植物园。
这是既有观赏游览功能,又有科学研究功能的国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地区已经建成的大型人工植物园有“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贵阳市图云关、昆明市西山、湖南张家界植物园等。
2.动物旅游资源。
民族地区动物旅游资源中,属于珍稀动物的,有四川阿坝自治州境内的大熊猫和金丝猴等;属于观赏动物的,有青海湖的鸟岛和大理的“蝴蝶泉”等;属于动物之谜的,有青藏高原上的“雪人”和新疆玛纳斯湖中的大红鱼等。
3.自然保护区资源。
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00多处,绝大多数分布于民族地区。
在自然保护区的六种类型中,有五种类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保护区都在民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