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检定炉的温度控制问题及分析

合集下载

检定合格的热电偶在使用中不合格的原因

检定合格的热电偶在使用中不合格的原因

检定合格的热电偶在使用中不合格的原因热电偶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中的温度传感器。

它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组成,通过温度差引发的电动势差来测量温度。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检定合格的热电偶可能因多种原因导致不合格。

下面将详细探讨几种常见的原因。

首先,热电偶的接线不良可能导致其不合格。

由于热电偶是通过测量两个不同金属之间的电压差来测量温度的,因此它的接线非常重要。

如果接线处出现松动、腐蚀或接触不良等问题,就会导致热电偶测温不准确或完全失效。

这可能会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产生严重影响。

其次,热电偶的保护套管损坏也可能导致其不合格。

保护套管是用来保护热电偶的关键部件,通常由耐高温和耐腐蚀的材料制成。

如果保护套管损坏,例如出现裂纹或腐蚀,就会暴露热电偶的金属部分,导致其受到外界影响,温度测量不准确。

此外,保护套管的损坏还可能导致热电偶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变得不可靠或失效。

第三,热电偶的接触不良也是导致其不合格的原因之一、热电偶通常需要与测量对象的表面接触才能准确测量温度。

如果热电偶与被测物体之间存在空隙或有其他障碍物干扰,就会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确。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热电偶的安装不当、与被测对象之间存在脏污或氧化物等情况下。

此外,热电偶的老化和损坏也可能导致其不合格。

长时间的使用和高温环境可能导致热电偶的金属材料氧化、腐蚀或磨损,从而影响其测温准确性。

此外,受到物理或机械损坏也会导致热电偶失效。

因此,对于长期使用的热电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热电偶的校准问题也可能导致其不合格。

热电偶的校准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步骤。

如果热电偶的校准不准确或超出标准要求,就会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不合格。

因此,定期对热电偶进行校准是确保其性能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检定合格的热电偶在使用中可能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接线不良、保护套管损坏、接触不良、老化和损坏以及校准问题等。

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换热电偶可以帮助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炉温控制设计

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炉温控制设计

cntn tmprtr o t lpoesaels a ℃ a d0 6 ℃ / n rse t ey a de-P r esta 2  ̄ ri e ti o s te ea uecnr rc s r est n 5 n . a o h 6mi ep c v l. l Saels n 0. C/ nwh ni s i n f O h a
O 引言
开关 切换 和数字电压表 的数据采 样工作 , 据测得 的标准 热 电 根 偶热 电势换算 出当前 的炉 内温度 , 照设定温度 点的要求 控 并按
制检定控 温伺服器 , 变检定 炉 的加 热 电流 , 而实现 检定 炉 改 从 炉温 的 自动控制 。
12 检定测控 仪 .
热电偶使用一段时间后 , 为保证其准确度和正常使用, 要
进行周期检定 。 目 , 业上 通常采 用直 接 比较法 检定 , 前 工 即将 被校热 电偶和标准热 电偶直接 比较 的一种检 定方法 。 定 时 , 检 把被检热 电偶和标准热 电偶捆扎在 一起送入检 定炉 , 测量端应 位 于检定炉 均匀 的高温 区中, 检定炉 内的温度应恒 定在被校 温 度 点…。为提高检定效 率 , 1 减少 误差 , 多采 用热 电偶 自动 检 现 定 系统 。根据《 电偶 、 电阻 自动测量 系统校 准规范》 热 热 对检 定 炉温场 的要求 : 检定点 与设定 点偏差 不超过 ±  ̄, 5 恒温时 ≤06 C .
H A GY ny , U H n- e,H N ho u U N a-a X og i O G Sa- n n w Z j
( hn f n nvr t,Inz o 108 C ia C iaJ i gU iesy I gh l30 1 , h ) l a i - a l n

热电偶测温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

热电偶测温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

热电偶测温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法正确使用热电偶不仅可以准确得到测量温度的数值,从而保证产品合格,而且还可节省热电偶的材料消耗,既节省资金又能保证产品质量。

安装不正确,热导率和时间滞后等误差,是热电偶在使用中的主要误差。

热电偶的基本误差:误差是热电偶本身固有的,还包括上一级标准的传递误差。

解决方法:可采用检定校验的方法使其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也可在实际测温中将热电偶偏差进行修正,得到的真实的温度。

热电偶材料不均匀性引起的误差:此误差和材料不均匀程度有关温度变化越大,使热电极各点温度的差值越大,则材料不均匀性的影响也就越大。

解决方法:可用退火的方法把它减弱,但无法完全消除。

测量仪表的误差:该误差的大小是由仪表的精度等级决定的。

解决方法:应定期检定校准,保证仪表的精确度等级。

动态误差:温度变化后,测温仪表来不及立即指出变化了的温度,因而引起读数误差。

热电偶时间常数的大小是决定动态误差大小的主要因素。

解决方法:对于快送变化的温度,由于测温元件的热惰性,动态误差可能很大,必须采用小管热电偶或选取采样数率较高的仪表解决。

采用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做保护管,管壁要薄,内径要小。

减小保护管与热电偶测量端之间的空气.间隙。

增加测量端介质的流速,加快对流传热。

绝缘不良引起的误差:热电偶使用时两热电极间以及它们和大地之间应有良好的绝缘,不然将会有热电势损耗,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严重时会影响仪表的正常运行。

解决方法:把热电偶的引线接在铁管内,并将铁管接地。

把热电偶悬空,热电偶不与炉壁的耐火砖接触。

把参考端接地,在热电偶(或补偿导线)输出端的一端,通过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电容接地。

用屏蔽的方法,可使泄漏的电流经过金属屏蔽物直接接地,不再流入测量回路,从而消除干扰误差。

热交换引起的误差。

热电偶测温时,存在着复杂的热交换过程。

由于温度的多次传递,测量端的温度并不与被测介质温度完全一致,因此产生测量误差。

克服方法有两种:一是确定传递误差的大小,进行修正。

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构成与温控器参数整定

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构成与温控器参数整定

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构成与温控器参数整定1.引言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校准和检定热电偶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一个稳定且准确的温度控制环境。

该系统的构成以及温控器参数的整定对于保证热电偶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构成以及温控器参数的整定进行详细介绍。

2.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构成2.1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是热电偶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测量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控制策略来调节控制对象,使其保持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温度控制器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来实现温度的稳定控制。

2.2传感器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炉内温度的设备,常用的传感器有热电偶和热电阻。

热电偶是一种利用热电效应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热电势差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热电阻是一种利用电阻温度特性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材料电阻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2.3加热元件加热元件是用于提供热源的设备,常见的加热元件有电阻丝加热器和电磁加热器。

电阻丝加热器通过通电使电阻丝发热,产生热量来升高炉内温度。

电磁加热器则是利用电磁场的能量来加热物体,具有加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等优点。

2.4控制对象控制对象是被温度控制器控制的目标物体,通常为热电偶检定炉炉膛或样品。

温控器参数整定是为了使温度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以提高温度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

温控器参数整定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温度控制模式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温度控制模式,常见的温度控制模式有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

3.2PID参数整定PID参数整定是根据实际工艺要求和控制对象的特性来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值。

整定PID参数的常用方法有经验法、试验法和模型法等,通常需要通过反馈控制实验来不断调整参数值,直至控制效果满足要求。

3.3控制循环的闭合速度控制循环的闭合速度是指控制器对设定值的调节速度,通常通过调整控制器的采样周期来控制闭合速度。

热电偶测量误差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

热电偶测量误差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

1 测量误差 的主要影响因素
1 1 插入 深 度的影 响 .
辐射而产生测 温误差 ,因此 ,为 了减少热辐射误 差, 应使 炉 壁 温度 尽 可 能接 近 热 电偶 的温 度 。另 外 ,在 安
装 时还 应注 意热 电偶安 装位 置 。
1 4 热 阻抗 增加 的影 响 .
热电偶插入被测物体时 ,沿着传感器 的长度方 向 将产生热流 ,当环境 温度低 时就会有热损失 ,从 而导 致热 电偶 与 被 测 对 象 的温 度 不 一 致 而 产 生 测 量 误 差 。
生热 电动势 ,该 电动势 称 为寄 生 电 势 。由寄 生 电势 引 起 的误 差称 为不均质误 差 。 在现有 的 贵金 属 、廉 金 属热 电偶 检 定 规 程 中 ,对
误差 。因此最 好 选 择 响应 速 度 快 的传 感 器 ,对 热 电偶 来说 除保 护 管影 响外 ,热 电 偶 的测 量 端 直 径 也 是其 主 要 因素 ,即偶 丝 越 细 ,测 量 端 直径 越 小 ,热 响应 时 间
越短 。 1 3 热辐射 的 影响 .

热电偶 的结构虽然简单 ,但在使用 中仍然会 出现
程 中将 有 炉 渣 沉 积 ,不 仅 增 加 了 热 电偶 的 响 应 时 间 ,
其插入深度应该深一些 ( 约为直径的 1 2 倍 ) 5~ 0 ;陶
瓷材 料绝热 性 能好 ,可 插 入 浅 一些 ( 为直 径 的 l 约 0—
1倍) 5 。对于工程测 温 ,其插入深 度还与测量对 象是 静止或流动等状态有关 ,如流动 的液体或高速气流温
现 各 种 测 量 误 差 。 本 文 较 详 细 地 介 绍 了热 电 偶 测 量 误 差 的 各 种 影 响 因 素 及 使 用 注 意 事 项 。

JJF1184-2007《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浅析

JJF1184-2007《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浅析

作者: 赵彦玲
作者机构: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物刊名: 中国标准化
页码: 13-14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12期
主题词: 热电偶检定炉;规范;温度场测试
摘要:热电偶检定炉是计量人员在对热电偶进行检定和校准时为热电偶提供稳定温场的电加热设备,目前工作用的校准规范是JJF1184-2007《热电偶检定炉温度场测试技术规范》,该规范为(300~1500)℃范围内包括带控温器和不带控温器的卧式管式检定炉温度场的测试提供了依据,也为立式管式检定炉、退火炉的测试提供了标准。

虽然规范中明确区分了检定炉和短炉,但并没有量化,本文希望通过对不同类别检定炉的学习和使用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与更多规范使用者进行交流,互相学习。

热电偶测温以及检定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热电偶测温以及检定中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30
2.6 便携式温度自动校验系统
―计量炉(917x系列或914x系列) ―测温仪(1529) ―二等标准铂电阻/热电偶 ―检定软件 ―计算机
Fluke Calibration
31
2.6 福禄克最新温度检定软件
根据规程,专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的
MET/TEMP-CB:实验室自动检定系统软件 ―配套实验室检定系统“Bundle”使用
Fluke Calibration
24
共模干扰和零散热电势
当测温探头与大地有泄漏时,常会产生共模电压。
要避免电路中产生零散热电势。
Fluke Calibration
25
2.5 工业廉金属热电偶的检定
• 工业廉金属热偶的级别:一级,二级(精度低于一级) • 工业廉金属热偶的检定
―不同热偶检定温度点不同 * 根据偶丝直径
Fluke Calibration
10
2.2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问题
•实际测得的温度是工作端(热端 )和测量端(冷端)之差:T1- V1 T2 •只有测量端(冷端)为0度时, 热电偶测得的电压才能反映热端 V2 的温度 •外部补偿:制作一个温度为0度 0 的冷端(或者已知的温度) •内部补偿:是用仪表测量实际参 考端温度,将最终的测量值进行 A 相应的温度补偿。 T
• 工业廉金属热偶的检定方法:
―比较法,参考温度计为二等标准S型热偶
检定依据: JJG351-1996
Fluke Calibration
26
2.5 工业廉金属热电偶的检定
• 检定要求:见规程 • 检定设备
―高温热偶炉(卧式) ―冰点槽 ―标准S型热偶或高温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测温仪 * 补偿导线和/或补偿插头

热电偶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

热电偶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

热电偶常见故障原因及对策分析[典型故障1] S型铂铑热电偶使用温度1100-1150℃,使用寿命1个月,断线。

[检查与分析] 在测量端附近,因绝缘管与偶丝扭曲而断线。

[产生原因] 因绝缘管过度振动,结果对偶丝施加扭曲力而断线。

[对策] 在绝缘管上加工凹槽,让贵金属热电偶偶丝焊接端缩入绝缘管内,抑制振动发生。

[典型故障2] 6芯R型石英保护管热电偶在1200-1250℃温度下断续使用,使用2个月后一支断裂。

[检查与分析] 测量端断线,发现偶丝有明显损伤及机械作用痕迹。

[产生原因] 当热电偶与绝缘物反复热膨胀、收缩时,对偶丝施加作用力,及石英管与Al2O3绝缘物的热膨胀、收缩不同,相互摩擦作用很大,使偶丝受压力等机械作用。

[对策] 将Al2O3绝缘物换成石英绝缘物,或者将石英管换成Al2O3管,使二者热膨胀系数一致。

[典型故障3] R型热电偶(双层保护管、外层金属保护管、内层刚玉保护管)使用3个月后,热电动势显著降低。

[产生原因] 昌晖仪表质检部用X射线检查发现陶瓷保护管破损,热电偶已经劣化[检查与分析] 因陶瓷保护管破损,致使热电偶丝受金属管保护管的金属蒸汽污染,特别是铁的影响尤为显著。

[对策] 安装时务请注意,防止陶瓷管破损。

[典型故障4] R型热电偶(双层保护管、外层金属保护管、内层刚玉保护管)在400-1500℃的热循环条件下使用1-3个月后,随着接线板破损而断线[检查与分析] 在双层保护管开口部位,有内层陶瓷保护管顶出,经昌晖仪表X射线检查分析,发现在外层金属保护管底部有大量氧化物堆积。

[产生原因] 在热循环条件下,外金属管内壁因显著氧化而剥离,沉积在管底部,堆积在陶瓷和金属管端部间隙内,当降温时,伴随外管收缩,使中间的堆积氧化物将内管向上推,碰到接线板,使其破损。

[对策] 在双层管的开口端,将其内外层间隙密封,抑制金属管内壁氧化。

[典型故障5] K型装配式热电偶使用温度900℃,使用时间20天产生-11℃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电偶检定炉的温度控制问题及分析
Some Problems and Analysis in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Thermocouple
Calibrating Stove
□仝立公 Tong Ligong 陈顺德 Chen Shunde 吕中平 L üZhongping
【作者简介】仝立公,男,主要从事热工仪表检定工作。

工作单位:新疆计量测试研究所热工室。

通讯地址:830011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9号。

陈顺德、吕中平,新疆计量测试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通过建立热电偶检定炉控温的物理模型,分析了影响热电偶检定炉温场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消除这些因素的方法,为改进热电偶检定炉测试方法和生产工艺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热电偶检定炉 温场 稳定性 模型
【收稿时间】2002-03-11
现行的热电偶检定规程对检定炉的温场的均匀性、稳定性都有具体的要求。

但我们在对检定炉温场进行测试时却发现,现在普遍使用的卧式检定炉几乎都难以达到规程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即使是同一台检定炉,在不同时间的测试,其结果也有很大出入。

笔者曾与有关生产厂家有过联系,他们也表示难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在做保温层的改进。

在此,笔者想就这一问题从原理及干扰因素方面加以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1.物理模型
热力学定律指出:若两个系统各自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则他们之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

由此可知,存在着一个描述相互处于热平衡的各系统所共有的热力学状态的特性,该特性就叫做“温度”。


言之,一个系统的温度是决定该系
统是否与其他系统处于热平衡的条
件。

说到温度控制,我们所指的对象都是一个相对独立于环境的体系,而这一体系必定不是一个封闭体系,因为对于封闭体系(与外界既无物质又无能量交换)而言,温度控制是没有意义的。

因此,当该体系的温度与外界环境的温度不同时,必然发生热交换(对流、辐射、传导),所以,温度控制的实质应该是加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

对于热电偶检定炉而言,其温场温度变化与其热容量、加热量及散热量有关。

按一般意义上的控制理论,可以将其描述为以下模型:
根据能量平衡的原理,则:
ΔQi -ΔQs =A d Δ
T
dt
(1)
式中,t 为时间,下同。

在保温层一定情况下,检定炉
温度越高则散热量越大,ΔQs 与ΔT 有线性关系:
ΔQs =ΔT 9Qs
9T
(2)
代入(1)则:
ΔQi -ΔT 9Qs 9T =A d Δ
T
dt (3)
令:K 1=A 9Qs/9T K 2=
9T
9Qs 则整理后可得:
K 1d ΔT dt
+ΔT =K 2ΔQi
(4)
式中K 1为时间常数,K 2为温度
相对于散热量的放大系数。

据此,当加热功率Qi 发生阶跃性变化时,温度值T 对于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2。

就是说,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功率发生阶跃性变化后,检定炉内温度经动态变化,可以自动在一新的温度达到稳态—自衡。

这一结论与实际的情况基本吻合:检定炉经过PID 调节,达到目标温度以后,其加热功率就只在某一数值附近小范围变动。

保温层的好坏,只是决定了其向外发散热量Qs 的出口开度,与稳定度无直接关系。

2.干扰因素及消除2.1对输入量Qi 的干扰
首先,温度测量电路及控制电路的稳定性对输入量Qi 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相关的检定规程中,对检定所使用的供电电源并未
(下转第28页)
■计测技术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2・№13
λ∼ 
误差。

由于试验机经过长期使用或安装等原因,往往会有变化。

如:连接刀子磨损会使R 变化,摆锤重W 变化,压杆角度改变使β变化等。

由于几何参数改变产生误差很明显,其误差规律可按上式来分析,但较难确定误差的产生的部位。

为此,试验机在检修过程,根据以上情况,如果误差超出允差,应予调修,其调修程序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首先消除摩擦阻力产生的误差。

试验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的摩擦阻力,使试验机示值超差。

这种误差是有规律的。

即正差一般发生在主体部分,负差一般发生在测力部分。

如试验机指针灵敏度摆动不灵活,指针每次回零位置都有变化,或摆锤位置不正常,摆杆对不准垂直标记等,都说明产生负误差。

这是由于①摆轴、轴承摩擦力较大,应进行拆卸清洗。

②齿杆的压片位置间隙是否合适,进行检查调整。

③缓冲阀的摩擦力是否过大,应进行拆除检查其灵敏度,以便分析清除。

(2)在摩擦力基本消除后,若试验机开机试机仍不合格,则应仔细检查试验机安装是否正确。

若不符合要求,则应按试验机的安装要求,逐项调校,达到标准。

(3)检查试验机各参数是否有变化。

如:试验机示值误差由正变负或由负变正,且无规律,则说明压杆倾角β有变化,应进行检修调整。

(4)据误差的规律性,也可用增铊或减铊配重加以消除。

以上为试验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情况和消除办法的小结,由于试验机的故障和产生部位很多,不同结构的试验机误差原因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试验机产生的误差,应进行综合分析,而不能只采取增减铊重配重的单一办法消除误差。

如何正确分析和判断试验机误差产生的原因和部位,并加以消除解决和寻求新的办法,将有待于我们计量检测人员共同研究探索和学习提高。

■(上接第19页)提出相关要求。

但对于现有的检定炉温度控制系统,
其加热功率的调节大都基于可控硅
的导通角改变或固态继电器的通断时间(占空比或时间比),这样,当供电电压发生波动时,必然使加热功率Qi 发生波动,从而使检定炉温场发生波动。

要消除这一干扰因素,可以在控制电路中加装前馈控制电路,而简单的办法就是使用稳压电源,这样就能较好的排除这一因素。

其次,测温元件及电路的稳定性也对温度的稳定性有直接的关联,当测温元件及电路发生数值漂移时,会使控温系统误认为温度发生变化,必然导致控温系统改变加热功率。

因此,控温热电偶和采样数表的稳定性必须要好。

同样,转换开关及辅助电路的稳定性也相当重要。

2.2对散热量Qs 的干扰
环境温度对于检定炉的散热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散热量Qs 的大小事实上与炉内温度(T )和环境温度(T 0)之差成正比(图3):
ΔQs =Δ(T -T 0)
9Qs
9(T -T 0)
(5)环境温度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散
热量的变化。

检定炉在工作时,必然会使其所在的室内环境温度趋于上升,加上室外温度的变化及周围空气的对流使得T 0的变化无从考察,如果仅依靠控温电路的PID 调节跟随,难以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建议,在检定规程及检定炉的测试规范中加入对环境等条件的要求,只有这样检定炉的温场测试才具有可比性及意义。

我们把检定炉安置在环境温度相对稳定、无强对流室内,对检定炉进行测试,效果很好。

而英国德鲁克公司生产的便携式检定炉,则是将炉体改为立式,并通过在炉体底部加装风扇,不但使检定炉体的散热模型变的规范,而且由于其表面空气按一定方向强制流动,也很好的
减小了环境温度不规则变化的影响量。

3.关于检定炉温场的均匀性
检定炉温场的稳定性是均匀性的前提,只有解决了稳定性,才能考虑均匀性的问题,有几点看法供同行参考:
首先,现有的检定炉内管为陶瓷等材料,本身就是热的不良导体,而空气的导热性同样不好,因此,在内部加装金属均热体是非常必要的,其大小及结构应尽量合理,最好能将其嵌套在内管中,以不影响热电偶的插取及检定为宜。

其次,卧式检定炉内部和外部的热空气都自下而上的流动,其内部温场在水平及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表现为有明显的梯度,如果能改为立式检定炉,则炉内温场在水平方向一致性就会有较大改善。

同时也防止了热电偶由于捆扎不牢,在检定过程中移出的情况。

最后,保温层要与检定炉功率相适应,不是越厚越好,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就尽量做到均匀一致。


■计测技术
µ}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2・№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