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17《傅雷家书》学案(1) 冀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两则》,使学生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和家庭教育理念,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4. 引导学生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阅读与理解。

2. 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教育理念的了解。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与解读。

4. 从课文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三、教学重点:1.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的阅读与理解。

2. 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教育理念的了解。

3.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分析与解读。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感受傅雷的教育理念。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从课文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亲情观。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课文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及其在课文中的体现。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4. 采用情感教育法,引导学生感受傅雷的关爱和期望,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5. 采用反思教学法,让学生从课文中汲取启示,应用于现实生活。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其家庭教育理念。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

4.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讨论傅雷的教育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七、课堂练习:(1)傅雷在信中表达了哪些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2)傅雷的教育理念有哪些特点?(3)从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教案范文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中的重要段落和语句;(2)了解傅雷的生平背景和家庭教育观念;(3)学会欣赏傅雷家书中的文学价值和人生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傅雷家书》的内容;(2)学会对比分析,从不同角度审视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心得;(2)学习傅雷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二、教学内容1. 导学:介绍傅雷的生平背景和家庭教育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傅雷家书》中的重要段落,理解其主要内容;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意义,提炼其中的哲理;4. 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篇目的教育观点,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5. 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改进家庭教育的建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傅雷的生平背景和家庭教育观念;(2)《傅雷家书》中的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理解;(3)傅雷家书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的提炼。

2. 教学难点:(1)对比分析不同篇目的教育观点;(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 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4. 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家庭教育观念的思考;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学:回顾傅雷的生平背景和家庭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 自主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傅雷家书》中的重要段落,做好笔记;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意义,提炼其中的哲理;4. 对比分析:对比不同篇目的教育观点,分析其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5. 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改进家庭教育的建议;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选择《傅雷家书》中的一段话,进行熟读并背诵;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点的理解和体会;3. 推荐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傅雷家书》优秀教学设计篇1课文简析:本课是讲读课文,而《傅雷家书》本身就不易读,所以本课在设计时就很注重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当地选取。

本课最主要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一是教会学生通过适当的方法去解析含义深刻的语言。

目标少有利于本课进行深讲、精讲。

第一目标重在对学生的引导以及对其筛选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第而目标重在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分析语言之方法。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和蕴涵其中的感情,体会作者严密的思维特点、富有逻辑性的表述方式,把握主题思想。

继续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书信的内容;通过仔细研读,再联系生活实际认真品味“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语句的含义。

鼓励学生对文中提到的艺术、人生等问题产生独特的、个性化的体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舐犊深情、殷殷期望,对于“人生”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思路;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通过筛选语言理清文章思路;训练学生通过特定方法解读含义深刻之语句。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搜寻有关傅雷及《傅雷家书》的相关材料。

教学设计:一、导入由介绍傅聪引出《傅雷家书》,了解傅雷和《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二、通读两封家书,感知内容从信的内容看,这两封书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形下)?傅雷在信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感情创伤、精神消沉──劝慰、鼓励儿子,希望他坚强、勇敢。

成功之时──祝贺、告诫儿子,希望他头脑清醒。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傅雷家书》教学参考 冀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傅雷家书》教学参考 冀教版

《傅雷家书》教学参考一、作者介绍傅雷(1908—1966),文学翻译家。

翻译作品: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大部分作品《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

二、作品简介《傅雷家书》是将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7000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可以说,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三、阅读感受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

《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

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是父子的真情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四、精彩语句1、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2、人生之中,不如意的时候往往占大多数,此时心中的苦闷该如何排解,是任由郁闷的心情侵蚀自己的生活,还是用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

17傅雷家书学案

17傅雷家书学案

奋飞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学期 编号:17 编写人:张会芬 审核人: 类型: 授课时间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

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傅雷家书两则》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4、 理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预习一. 傅聪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钢琴演奏家,可音乐界在论述他的钢琴造诣时,却往往把话题拉回到半个世纪前傅雷的一封封家书。

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汇人。

曾经留学法国。

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艺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傅聪是傅雷的儿子,是钢琴艺术家。

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

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

但是,家书只有傅雷写寄到国外的信,却不见儿子从国外写寄回的信。

“文革”刚开始,第一次受辱的夜里,他夫妇二人双双携手有计划有安排地离开了这世界。

在遗嘱中,逐件交代欠保姆的菜金多少,借某人的书放在哪里之类。

二、字词关廓( )然无累、谀( )词、庸( )碌、涕泗( )横流、 重蹈( )覆辙( )、舐( )犊之情 、扶掖( ) 展示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者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2、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朋友…… 反馈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2、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4、找出本信中的两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体会其作用及含义。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傅雷家书》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傅雷家书》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傅雷家书》导学案(含答案)课时1【学习目标】1.了解《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2.掌握《傅雷家书》中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了解《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学习《傅雷家书》中传达的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知识拓展:《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集,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1954年,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

傅雷通过家书这种形式,关心和教育儿子,给儿子智慧和鼓舞。

十二年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出国学习、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家的命运起伏。

傅雷夫妇非常细心,儿子的信都妥善收藏,重点内容则分类抄录成册。

《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

曾获“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

【课前预习】1.傅雷是我国著名作家、( )家、( )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的作品多达()部。

2.傅雷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等法国名家作品,其翻译代表作有:《》、《》、《艺术哲学》等。

3.《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 )。

4.《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妻子朱梅馥主要写给儿子( )的书信集.5.在1954.3.24上午的一封家信中,傅雷表明了自己生活的准则,()第一,()第一,( )第一。

6.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次为(),再为(),终为()。

7.作为父母,傅雷夫妇不只重视对子女的()、()、()和()方面的教育,同样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起居、饮食、冷暖、开支等日常生活以及婚姻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

8.傅雷教导儿子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要有艺术和人格尊严,作一个“(),()”的艺术家。

【探究学习】任务一:《傅雷家书》作为父母给儿子的家信集,它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结合《傅雷家书》全文,说说傅雷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傅雷在给儿子的书信中常常提到音乐家克里斯朵夫,例如1954年10月2日的书信。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初中语文九下《傅雷家书》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初中语文九下《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两则知识目标:了解我国杰出的翻译家傅雷的生平掌握书信的格式能力与方法体会文章中讲道理和抒发情感的两种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情感态度世界观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的才是真正的坚强2、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任务:整体把握两则书信的内容具体学习第一则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全班同学以“那回,我给爸爸(妈妈、爷爷、姐姐)写了一封信”为题进行口头作文。

要求:写出何时、何地、因为何事给何人写了一封信,别人又是怎样回信的,其中有什么令人感动的话。

2、引出:A、作者傅雷:B、本文写作背景:简略的说,《傅雷家书》是一位翻译家与国外学习的儿子通信。

通信时间12年,信的数量有180多封,这些“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雅,又微妙又率真”的信件,起先是父亲给儿子的训诫,中途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最后是两位艺术家之间平等的交流。

3、学生通读两则家书,填写下表第一则第二则写作时间主要内容[情感特色语言特点相同点:融会,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茅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二)精读第一则阅读第一封信思考: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谓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2、傅雷在信中写了几层意思(1)首先宽慰自己的儿子,别为父母担心(2)父母永远是孩子倾诉的对象(3)情绪起伏是人生难免的(4)怎样面对情绪的起伏3、学生用“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告诉我”或者用“这句话打动了我,它使我联想到”这样两个句式说话。

3、文章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古战场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它的用意是什么?小结:本文的说理方法是什么?A、比喻说理B、举例说理本文的主旨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

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i,理智的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教案范文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教案范文

九年级语文《傅雷家书》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使学生了解傅雷的生平和教育理念,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和对教育的热忱。

2. 培养学生对家书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分析傅雷的家书,使学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与父母沟通,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傅雷的生平和教育理念2. 《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三、教学重点:1. 傅雷的生平和教育理念2. 《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3.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四、教学难点:1. 傅雷家书中的深刻哲理和家庭教育理念的阐述2. 如何引导学生从家书中感受到傅雷的爱意和教育思想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傅雷的生平和教育理念,解读《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和精神。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傅雷家书》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育经验。

4. 情感体验法:让学生通过阅读家书,感受到傅雷的爱意和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六、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傅雷的生平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傅雷家书》选段,理解内容,体会傅雷的教育理念。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点,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和感受。

4. 案例分析:分析《傅雷家书》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育经验。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积极性,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验学生对《傅雷家书》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的阅读心得和家庭故事,评价学生的感悟和家庭责任感。

八、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家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比较不同家书的教育观点。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和心得,增进家校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教学目标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4、理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教学重点、难点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课时:两课时一、导入新课傅聪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钢琴演奏家,可音乐界在论述他的钢琴造诣时,却往往把话题拉回到半个世纪前傅雷的一封封家书。

今天我们学习《傅雷家书两则》,感受傅雷对儿子的殷殷期望,舐犊深情。

穿插辅助资料——傅雷简介。

傅雷(1908-1966),中国著名翻译家,上海南汇人。

曾经留学法国。

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艺术哲学》等,另著有《傅雷家书》、《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等。

傅聪是傅雷的儿子,是钢琴艺术家。

1957年,傅雷被打成右派,傅聪在国外听说后就没有回国。

于是,父子之间只有通信,这就是家书——百万读者喜爱的经典家书。

但是,家书只有傅雷写寄到国外的信,却不见儿子从国外写寄回的信。

“文革”刚开始,第一次受辱的夜里,他夫妇二人双双携手有计划有安排地离开了这世界。

在遗嘱中,逐件交代欠保姆的菜金多少,借某人的书放在哪里之类。

经过多次浩劫,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还是活过来了。

在复杂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暴露出奸诈、卑劣、虚假、损人利己,人性变质。

而多数人依靠老庄哲学或“阿Q精神”或“留得青山在”,求得心理平衡。

但他们不能容忍人的尊严遭到践踏。

二、字词关廓()然无累、谀()词、庸()碌、涕泗( )横流、重蹈( )覆辙( )、舐( )犊之情、扶掖()三、初步感知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者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2、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朋友……四、课文精读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呼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称呼?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4、傅雷运用古战场的比喻,目的是什么?5、第二封信,写在傅雷获奖之后。

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6、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激动的?7、傅聪的成功,使傅雷异常激动,但是他在信中是否只是停留在这种喜悦之情中?他还写了什么?8、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

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4、在傅雷看来,坚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5、怎样理解“赤子之心”?6、傅雷结合音乐院长对傅聪的评价,以及舅舅关于傅聪小时候的记忆,提出自己的希望和建议。

你能找到吗?7.有感情地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比喻说理的句子、蕴涵哲理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整齐划一的句子、启迪心智的句子…品读你积累的句子,交流,共同鉴赏傅雷的文采。

五、反思学习一句话感悟:父爱是什么?六、迁移创新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

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

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

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选自《傅雷家书》)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段主要内容(20字左右)。

(2分)2、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2分)3、文中加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阅读下面一则《傅雷家书》,完成练习。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

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1954年1月30日晚)1.读第1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答:□□□□□□□□□□□□□□□(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2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

”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答:□□□□□□□□□□□(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2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资料宝藏】1.傅雷格言有理想就有苦闷,不随波逐流就到处龃龉。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此二语可为你我写照。

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都没有相干。

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

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历史上受莫名其妙的指摘的人不知有多少,连伽利略、巴尔扎克辈都不免,何况区区我辈!老话说得好:是非自有公论,日子久了自然会黑白分明!”任何孤独都不怕,只怕文化的孤独,精神思想的孤独。

真要过了贫贱日子才真正显出“贫贱不能移”!居安思危,多多锻炼你的意志吧。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哪一门艺术不如此!参考答案:明确:“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可见傅雷是一个严谨勤奋治学的学者;“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傅雷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中国人;“聪,亲爱的孩子”“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可见傅雷是一个多么温柔慈爱的父亲;“……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可见傅雷是一个多么睿智的朋友……示例:父爱是消沉苦闷时的安慰鼓励,是成功时的自豪快乐。

父爱是失败了,给你批评,给予你跌倒了爬起来的信心;父爱是成功了,给你庆贺,促你继续前行的号角。

父爱是孩子犯错后不忍落下的巴掌,是孩子害怕时提供的坚实的胸膛。

父爱是山,沉默,却是孤单时坚强的依靠;父爱是深藏于地下的树根,不断为枝干送去营养,却从没想过让枝叶看看自己的苍老。

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不对)(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儿子的往事”不行)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情)而惆怅。

2.(1)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行。

)(2)第一处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处从“反问”角度作答即可。

3.应选第二句。

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

4.(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可用自己的话表述,也可用文中的话转述。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

(本题应综合“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意你厌烦”和“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两处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