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校污水处理课程设计

学校污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2. 学生能了解学校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过程及其重要性。
3. 学生能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水质指标,并了解其环境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污水处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和操作,提高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数据和文字,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描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探究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欲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学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学生所在年级的知识深度,强调实践性与探究性。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实验技能,对环保问题有一定了解,但污水处理相关知识较为陌生。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实地参观、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污水处理基本概念:污水来源、分类及其环境影响;污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教材章节:第二章“水资源与水污染”2. 污水处理方法及原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氧化沟、膜生物反应器等常见处理工艺。
教材章节:第三章“污水处理技术”3. 学校污水处理设施:参观学校污水处理设施,了解其运行流程、设备功能和操作要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污水处理设施与运行管理”4. 水质指标与环境意义:COD、BOD、SS、pH等水质指标的含义及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
教材章节:第五章“水质监测与分析”5. 案例分析与问题解决:针对具体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材章节:第六章“污水处理工程实例”6. 实践操作与记录:分组进行污水处理小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工程工作,它可以有效地净化废水,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设计一个污水处理厂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实践运用于实际工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过程,涉及到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设备选择、处理效果评价等内容。
二、污水处理厂设计概述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将进入厂区的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进水水质特点和污染物的种类与浓度,选用适当的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控制投资成本,确保运行效果稳定可靠。
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 进水与预处理进水通常来自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具有不同的水质特点。
预处理主要包括格栅除污、砂沉淀和调节池等工艺,通过去除固态杂质和平稳调节水质,为后续处理工艺提供较为适宜的水质条件。
2. 水解酸化水解酸化是将有机废水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低分子有机物和溶解性有机物的过程。
在酸性条件下,通过好氧条件下的微生物代谢,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分解和降解。
3.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氧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通过曝气设备给废水提供氧气,并设置好氧池,其中微生物与废水进行接触与反应,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4.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是通过加入适当的混凝剂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聚集成较大的沉淀物的过程。
在混凝过程中,混凝剂与废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发生反应,形成絮凝体,达到去除悬浮物的目的。
5. 滤池过滤滤池过滤是通过设置过滤介质,利用过滤介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将废水中的微小颗粒、胶体和某些溶解物去除的过程。
通过过滤作用,进一步提升废水的水质。
6. 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为了杀灭废水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或致病微生物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臭氧消毒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废水的卫生安全性。
四、污水处理设备选择1. 进水预处理设备进水预处理设备包括格栅机、砂沉淀池和调节池等。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引言: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专业技能,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成为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污水处理厂课程。
一、课程背景分析:1.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污染问题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其中,水污染具有较大的危害性。
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等成为了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污水处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核心环节。
2.污水处理厂的重要作用污水处理厂负责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以保护水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学习污水处理厂的运作,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环保行业与实际环境之间的联系。
二、课程目标设定:1.培养学生环保观念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认识到水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危害,并积极倡导环保理念,提高环保意识。
2.奠定污水处理专业基础通过学习污水处理技术和方法,学生将获得一定的专业基础,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内容设计:1.理论知识学习通过教师授课和学习资料,学生将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污水处理工艺与设备,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2.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生将了解到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与实施,并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意识。
3.实践操作学生将参观当地的污水处理厂,亲身感受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了解现实中的问题与挑战。
此外,学生还需要进行模拟实验,学习操作污水处理设备。
4.课程实践项目课程设计中需要设置实践项目,要求学生团队合作,进行实际的污水处理工作。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社区或者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污水处理工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结合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例如,在学习污水处理原理时,引入真实的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报告

污⽔处理课程设计报告1⼯程概况1.1 设计原始资料污⽔处理⼚出⽔排⼊距⼚150 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位约为-1.60 m,最低⽔位约为-3.2 m,常年平均⽔位约为-2.00 m。
污⽔处理⼚的污⽔进⽔总管管径为DN800,进⽔泵房处沟底标⾼为绝对标⾼-4.3 m,坡度1.0 ‰,充满度h/D = 0.65。
处理量为3万吨/天。
初沉污泥和⼆沉池剩余污泥经浓缩脱⽔后外运填埋处置。
1.2设计要求污⽔处理⼚污⽔的⽔质以及预期处理后达标的数据如表所⽰:表1.1 污⽔原⽔和处理后的数据处理后的标准符合《城镇污⽔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城市⼆级污⽔处理⼚⼆级标准。
1.3选定处理⽅案和确定处理⼯艺流程根据《城市污⽔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条⽂4.2.2中规定,⽇处理⼤于20万⽴⽅的污⽔处理⼚⼀般可以采⽤常规活性污泥法⼯艺,10~20m3/d污⽔处理⼚可以采⽤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艺。
本次设计只需除去COD、BOD、SS不⽤考虑除氮和除磷⼯艺,⽽且BOD/COD=0.5可⽣化性较好,所以选择两种⽅案进⾏选择。
⽅案⼀: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指系统中的主体构筑物曝⽓⽣物反应池的⽔流流态属推流式。
⼯艺流程见图1.1。
⽅案⼆:AB法污⽔处理⼯艺AB法污⽔处理⼯艺是指吸附—⽣物降解⼯艺,该⼯艺将曝⽓池分为⾼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
⾼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去除BOD达50%以上。
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
⼯艺流程见图1.2。
图1.1 传统活性污泥法⼯艺流程图图1.2 AB法污⽔⼯艺流程图1.4⽅案的优缺点⽐较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污⽔处理⼯艺两种⽅案都可⾏,按最终选择AB法污⽔处理⼯艺。
2 污⽔⼯艺设计2.1 设计流量计算污⽔平均流量:s m d m Q d 33347.036002430000=?=污⽔总变化系数:42.17.211.0==QK Z污⽔最⾼⽇流量:s m K Q Q z d 3d 493.0=?=2.2 格栅格栅是安装在污⽔渠道、泵房的进⼝处的顶端,⽤于截留较⼤悬浮物,主要作⽤是将污⽔中的⼤块污⽔拦截,以免后续处理单元的⽔泵或构筑物造成损害。
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 - 《水处理工程》(二)课程设计说明书系别:环境与市政工程系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毛艳丽肖晓存何亚丽完成时间:2012年12月30日城建学院2012年12月30日前言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该课程课堂教学任务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使我们加深对课堂所讲授的容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掌握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的是解排水工程的设计容与方法,其中包括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工艺流程的选用等。
这次设计的主要容有:根据所提供的原始资料,确定污水所需的处理程度,并选择处理方法。
根据污水处理捷和污水厂的地形条件,选择污水、污泥的处理流程和处理构筑物。
对所选择的处理构筑物进行工艺设计计算,确定其型式和主要尺寸。
绘制污水厂的总体布置,编写说明书。
由于时间有限,设计中可能出现不足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前言1preface3设计说明书4第一节设计概况4第二节设计原则、依据、设计要求42.1 污水处理厂设计原则42.2 设计依据52.3设计要求5第三节原始资料6第四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64.1工艺的确定64.2二沉池的比较和选择9第五节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及设计要点105.1 格栅105.2沉砂池115.3初次沉淀池125.4曝气池125.5二次沉淀池13第六节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及处理流程高程布置146.1各处理单元构筑物的平面布置146.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14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15第一节设计流量的计算15第二节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计算152.1 泵前粗格栅152.2 污水提升泵站182.3 沉沙池192.4 初沉池222.5 曝气池242.6 二沉池322.7 消毒设备的计算342.8 污泥浓缩池362.9 厌氧消化池412.10污泥干化(脱水)设备43第三节污水处理厂平面设计及处理高程计算433.1 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433.2 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44结束语46prefaceThe introduction Course is designed to after we finish the cours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ask of practical teaching links. Its purpose is that we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the class's teaching, consolidate the achievements of study and master the general steps and method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The topic of this design is desig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urpose is for the design of drainage project contents and method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he selection of process flow and so on. Provide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design are: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material, determine the extent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and select process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ewage treatment in chengdu) and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of terrain conditions, selection of sewage and sludge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 Handling of the chosen structures process design and calculation, determine the type and size. Rendering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general layout, writing instructions.Because time is limited, may occur in the design of the deficiency, please the teacher correct me criticism.设计说明书第一节设计概况本设计的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规模为万10万m3/d。
170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报告书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资料1.1设计题目170000t/d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1.2设计目的与意义(1)温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原理;掌握一般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2)其次,做本设计可以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我们调查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正确熟练使用工具书的能力,提高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以与设计、计算、绘图的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的能力;提高总结,撰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等。
1.3设计资料(1)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最热月平均为32.5℃;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最大冻土深度为0.18m;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
(2)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m。
平均地面坡度为0.30‰~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m,南北长280m。
(3)原污水水质水量:CODcr 350mg/L,BOD5 150mg/LSS 200mg/L,氨氮 15mg/L。
(4)出水要求(二级标准):COD≤50 mg/L; BOD5≤20 mg/L;SS≤10 mg/L, NH3-N≤10 mg/L,NO3-N<5 mg/L, TN≤15mg/L1.4设计依据法规依据(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2)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3)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4)GB50014-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5)GB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
第二章设计方案论证2.1厂区地形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4.5m。
平均地面坡度为0.30‰~0.5‰,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厂区征地面积为东西长380m,南北长280m。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掌握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流程。
2. 使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状况及污水处理的意义,认识到污水处理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让学生掌握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及其检测方法,了解水质评价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污水处理问题的能力,能设计简单的污水处理方案。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珍惜水资源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树立科技创新的观念。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污水处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环境科学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分析: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环保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污水处理基本概念:污水来源、分类及水质指标(对应教材第3章)- 污水来源及其特点- 污水分类及处理方法- 水质指标及其检测方法2. 污水处理原理与工艺:物理、化学、生物处理技术(对应教材第4章)- 物理处理技术:沉淀、过滤等- 化学处理技术:混凝、氧化还原等- 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生物膜等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典型工艺及其应用(对应教材第5章)- 常见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特点-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管理- 污泥处理与处置方法4. 污水处理实例分析:我国污水处理工程案例(对应教材第6章)- 城市污水处理案例分析- 工业废水处理案例分析- 农村污水处理案例分析5. 污水处理实验操作:基本实验技能与操作方法(对应教材第7章)- 污水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常见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 污水处理实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教学安排与进度:本教学内容共分为5部分,每部分安排2课时,共计10课时。
污水厂课程设计报告书

第1章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设计题目50000m³/d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1.2 原始资料1.处理流量Q=50000m3/d2.水质情况:BOD5=230mg/L; COD cr=400~500mg/L; SS=280mg/L; pH=6~9。
1.3 出水要求水质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指标为:BOD5:≤ 20 mg/L; CODcr:≤ 60 mg/;SS:≤ 20 mg/L; PH:≤ 6.0~9.0。
1.4 设计容1.方案确定按照原始资料数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各处理构筑物,说明选择理由,进行工艺流程中各处理单元的处理原理说明,论述其优缺点,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
2.设计计算进行各处理单元的去除效率估;各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应根据同类型污水的实际运行参数或参考有关手册选用;各构筑物的尺寸计算;设备选型计算,效益分析及投资估算。
3.平面和高程布置根据构筑物的尺寸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高程布置应在完成各构筑物计算及平面布置草图后进行,各处理构筑物的水头损失可直接查相关资料,但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则需计算确定。
4.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1.5设计成果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1(含土建、设备、管道、设备清单等)2.处理工艺流程图13.主要单体构筑物(沉砂池、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平面、剖面图24.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第2章设计说明书2.1城市污水概论城市污水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汇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一般根据城市污水的利用或排放去向并考虑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确定污水的处理程度及相应的处理工艺。
处理后的污水,无论用于工业、农业或是回灌补充地下水,都必须符合国家颁发的有关水质标准。
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工艺。
污水一级处理应用物理方法,如筛滤、沉淀等去除污水中不溶解的悬浮固体和漂浮物质。
污水二级处理主要是应用生物处理方法,即通过微生物的代作用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将污水中的各种复杂的有机物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1.1 设计原始资料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距厂150 m的某河中,某河的最高水位约为-1.60 m,最低水位约为-3.2 m,常年平均水位约为-2.00 m。
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进水总管管径为DN800,进水泵房处沟底标高为绝对标高-4.3 m,坡度1.0 ‰,充满度h/D = 0.65。
处理量为3万吨/天。
初沉污泥和二沉池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填埋处置。
1.2设计要求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质以及预期处理后达标的数据如表所示:表1.1 污水原水和处理后的数据处理后的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二级标准。
1.3选定处理方案和确定处理工艺流程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条文4.2.2中规定,日处理大于20万立方的污水处理厂一般可以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10~20m3/d污水处理厂可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SBR、AB法等工艺。
本次设计只需除去COD、BOD、SS不用考虑除氮和除磷工艺,而且BOD/COD=0.5可生化性较好,所以选择两种方案进行选择。
方案一:传统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是指系统中的主体构筑物曝气生物反应池的水流流态属推流式。
工艺流程见图1.1。
方案二:AB法污水处理工艺AB法污水处理工艺是指吸附—生物降解工艺,该工艺将曝气池分为高低负荷两段,各有独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统。
高负荷段A段停留时间约20-40分钟,,去除BOD达50%以上。
B段与常规活性污泥相似,负荷较低,泥龄较长。
工艺流程见图1.2。
图1.1 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图图1.2 AB法污水工艺流程图1.4方案的优缺点比较传统活性污泥法AB法污水处理工艺两种方案都可行,按最终选择AB法污水处理工艺。
2 污水工艺设计2.1 设计流量计算污水平均流量:s m d m Q d 33347.036002430000=⨯=污水总变化系数:42.17.211.0==QK Z污水最高日流量:s m K Q Q z d 3d 493.0=⨯=2.2 格栅格栅是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的进口处的顶端,用于截留较大悬浮物,主要作用是将污水中的大块污水拦截,以免后续处理单元的 水泵或构筑物造成损害。
设计参数:1、 栅条间隙:机械清洗为16~25mm ,人工清洗为25~40mm 。
2、 格栅栅渣量:空隙为16~25mm 时,栅渣量为0.10~0.05m 3/103m 3污水:空隙为25~40mm 时,栅渣量为0.03~0.01m 3/103m 3污水。
3、 污水过栅流速0.6~10 m 3/d ,格栅前渠道流速0.4~0.9 m 3/d 。
4、 清渣方式:当栅渣量大于0.2 m 3/d 时,采用机械清渣格栅。
机械清渣格栅倾角90°~60°。
5、 栅条宽度s=0.01m ;栅条间隙b=50mm6、 栅前水深h=0.8m ;倾角α=60°。
7、 过栅流速v=0.8m/s 。
2.2.1 格栅设计计算1、格栅间隙数bhvQ n αsin =208.08.005.0sin60493.0=⨯⨯⨯= 2、格栅槽宽度()bn n S B +-=1()m285.12005.0120015.0=⨯+-=3、进水渐宽部分长度111tan 2αB B L -=m 35.020tan 203.1285.1=-=ο式中 α—渐宽处角度,一般取10°~30°;B 1—进水明渠宽度,vhQ B max1=;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缩部分长度m L L 18.0212==5、过栅水头损失αξsin 22001gv h kh h == 式中 h 1——过栅水头损失,m ; h 0——计算水头损失,m ;k ——系数,格栅受到污染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大的倍数,一般k=3;ξ——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34e ⎪⎪⎭⎫⎝⎛=S βξ当格栅为矩形断面时,β=2.42。
mh 085.0360sin 81.928.005.0015.042.22341=⨯⨯⨯⎪⎪⎭⎫⎝⎛=ο 6、栅槽总高度mh h h H 185.13.0085.08.021=++=++= 式中h 2—栅前渠道超高,m ,一般取0.3m ;7、栅前槽高mh h H 1.13.08.021=+=+= 8、栅槽总长度mH L L L 67.273.11.15.00.118.035.0tan 5.00.1121=++++=++++=α9、每日栅渣量dm d m K W Q W 33总1max 2.030.0100042.18640001.0493.0100086400>=⨯⨯⨯=⨯⨯=式中W 1—每103m 3污水的栅渣量,取0.1~0.01,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中格栅用中值。
格栅采用机械清渣方式。
10、格栅示意图图2.1格栅计算简图2.3 提升泵站 2.3.1泵房的选择选择集水池与机械间合建的半地下矩形自灌式泵房,这种泵房布置紧凑,占地少,机构省,操作方便。
本设计设三台水泵,其中两天备用。
2.3.2设计计算1、每台泵的流量s m Q Q 3max 242.02483.02===2、集水池容量按规定集水池的容量不能小于一台泵6分钟进水的容积W388606m Q W =⨯⨯=3、集水池面积HW A =H ——有效水深,2m 。
244m A =2.3.4扬程计算()H h D h h h h -'-+-=∆10式中 h ∆——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要水位的高差;0h ——出水管提升后的水面高程,0.182m ;D h ——充满度,0.65;h '——经过格栅的水头损失,0.25m 。
()m h 2.6225.052.03.40.18=--+--=∆参照设计手册的各构造物的水头损失,本设计污水构造物的水头损失为4.5m 。
沿程损失为0.54m 。
m H Z 11.2454.05.46.2=++=选用550TU —L 型污水水泵三台,每台Q=1350L/s ,扬程10~45m 。
2.4 曝气沉砂池普通平流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是沉砂中含有15%的有机物,使后续处理难度加大。
采用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这一点。
优点:通过调节曝气量,可以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除砂效率稳定,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同时对污水起到预曝气作用。
设计参数1、 旋流速度保持0.25~0.3m/s 。
2、 水平流速v 1=0.06~0.12m/s 。
3、 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1~3min 。
4、 有效水深h 2=2~3m ,宽深比一般采用1~2。
5、 1m 3污水的曝气量为0.2m 3空气。
2.4.1 设计计算1、池子总有效容积316.59602493.060m t Q V mxx =⨯⨯=⨯= 式中t ——停留时间,一般取1~3min 。
2、水流过水断面面积21max93.41.0493.0v m Q A ===3、沉砂池宽度m h A B 47.2293.42===宽深比为:225.12<=h B4、沉砂池长度m A V L 1293.416.59===5、每小时需空气量hm dQ q mac 33552.0493.036003600=⨯⨯==式中 d ——1m 3污水的曝气量,一般采用0.1~0.2m 3/m 3污水。
6、沉砂室所需容积3668.11086400230374.01086400m XT Q V =⨯⨯⨯==7、沉砂斗上口宽度ma h a 12.25.060tan 4.12tan 213=+⨯=+'=οα 式中 h ’——沉砂斗高度;α——沉砂斗壁与水平的倾向,矩形沉砂池α=60°; a 1——沉砂斗底宽度,一般采用0.4~0.5m 。
设计中取h ’=1.4m ,a 1=0.5m 。
8、沉砂斗有效容积()()32221123071.25.05.012.212.234.13m a aa ah V =+⨯+=++'='9、沉砂室高度()m54.147.22122102.04.1233=⨯-⨯+=+'=il h h 10、沉砂池总高度m hhhH84 .354.123 . 03 21=+ +=+ +=式中h1——沉砂池超高,一般采用0.3~0.5m。
10、出水和排砂装置出水采用沉砂池末端薄壁出水堰跌落出水,出水堰可保证沉砂池内水位标高恒定。
出水管采用DN800的钢管。
采用沉砂池底部管道排砂,排砂管DN200mm。
2.5AB法1、全系统分为预处理段、A段、B段等三段、预处理段只设格栅、沉砂池等简单设备,不设初次沉淀池。
2、A段有曝气吸附池和中间沉淀池组成,B段由曝气池和最终沉淀池组成。
3、A段和B段各自拥有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两段完全分开。
2.5.1A段设计参数对处理城市污水,A段的主要设计与运行参数建议值为:1、BOD—污泥负荷(L S)2 ~6kgBOD/(kgMLSS·d),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10~20倍;2、污泥龄(θc)0.3~0.5d;3、水力停留时间(t)30min;4、吸附池内溶解氧(DO)浓度0.2~0.7mg/L。
5、A段曝气池内的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一般采用2000~3000mg/L。
6、A 段曝气池内的污泥回流比R A 一般采用40%~70% 2.5.2 B 段设计参数去除有机物是B 段的主要净化功能。
B 段承受负荷为总负荷的30%~60%,与普通活性污泥法比,曝气池的容积可减少40%左右。
1、BOD —污泥负荷(L S )0.15 ~0.3kgBOD/(kgMLSS ·d );2、污泥龄(θc )15~20d ;3、水力停留时间(t )2~3h ;4、吸附池内溶解氧(DO )浓度1~2mg/L 。
5、A 段曝气池内的混合液污泥浓度MLVSS 一般采用2000~4000mg/L 。
6、A 段曝气池内的污泥回流比R B 一般采用50%~100%。
2.5.3 A 、B 段去除率A 段的BOD 去除率一般为50%~60%,本设计取60%,则A 段出水BOD浓度Lmg S AE /80%)601(200=-=虽然本设计最终要求BOD=50mg/L,但根据一级标准排放要求,经过B 段处理后出水BOD 浓度应小于20mg/L%75802080=-=AB E 2.5.4 平面尺寸计算1、A 段曝气池容积31252200038.173********m X N QS V VASA rA A =⨯⨯⨯==式中 S rA ——A 段去除的BOD 浓度;N SA ——A 段BOD 污泥负荷率[kgBOD/(kgMLSS ·d )];X VA ——MLSS 浓度(m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