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诸王之死!太平天国各大王爷的最终结局

诸王之死!太平天国各大王爷的最终结局太平天国封王是从永安开始的,其时才封了六个王,一直到太平天国失败,王爷人数是2700多名,太平天国天京城里王爷满地走。
王爷名单虽然掺了水,其中还是有真正的骨干的,让我们看看这些人命运的结局。
天王洪秀全,1851年称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万岁,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前病亡。
东王杨秀清,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九千岁,官职是正军师中军主将,1856年天京事变中被韦昌辉带兵夜袭东王府杀死。
西王萧朝贵,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八千岁,官职是又正军师前军主将,1852年在攻打长沙的战斗中,被清军炮火炸死;还有一说法是天京失陷后突围战死。
南王冯云山,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七千岁,官职是副军师后军主将,1852年率军经过湘江渡口时被清军伏击而死。
北王韦昌辉,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六千岁,官职是又副军师右军主将,1856年天京之变中杀戮太重,被洪秀全处死。
翼王石达开,1851年封王,永安六王之一,崇号五千岁,官职是左军主将,1857年带兵出走天京,1863年兵败大渡河被清军俘虏,英勇就义。
燕王秦日纲,1854年封王,崇号千岁,官职是天官正丞相,1856年太平天国天京之变参与诛杀杨秀清,被洪秀全处死。
豫王胡以晃,1854年封王,崇号强千岁,官职是春官正丞相,1856年在江西临江郡城病死。
安王洪仁发,1857年封王,崇号显千岁,官职是殿前京内又正总鉴,1864年天京沦陷死于乱军之中。
福王洪仁达,1857年封王,崇号伦千岁,官职是殿前京内副总鉴,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被清军俘虏并处死。
干王洪仁玕,1859年封王,崇号福千岁,官职是文衡正总裁,1864年天京陷落后被江西巡抚沈葆桢俘虏处死。
英王陈玉成,1859年封王,崇号禄千岁,官职是前军主将,1862年被叛将苗沛霖诱捕,押往清军后慷慨就义。
忠王李秀成,1859年封王,崇号荣千岁,官职是后军主将,1864年太平天国天京沦陷被捕,写下数万字自述后被曾国藩处死。
《太平天国》人物谱

《大平天国》人物众多,为方便观众欣赏,现简要介绍其主要人物如下:洪秀全(1814~1864)太平天国天王。
自幼熟读《四书》、《五经》,深受师长及亲友赞许。
1827年,未满15岁的洪秀全轻而易举通过了县试,但府试却落选了,此后又先后三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不幸都名落孙山。
1843年,洪秀全受《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提出天下男女,皆兄弟姐妹,应独尊上帝,不行恶事,斥封建皇帝为“阎罗妖”,号召人民奋起将其“击灭”,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冯云山(1815~1852)太平天国南王。
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
因父亲早故,家道中落,他在家乡教读,屡试不中,对科举与清政府不满。
1843年他与洪秀全仔细研读《劝世良言》,支持和参与创立拜上帝教。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杨秀清(1823~1856)太平天国东王。
家境贫寒,幼丧父母,饱受生活磨砺,虽不曾读书,但谙于世事,富于权谋。
1844年加入拜上帝会。
1848年冯云山陷狱,洪秀全离开广西,拜上帝会濒于瓦解,杨秀清假天父下凡,发号施令,稳定团结众心,又设法营救冯云山脱险,使拜上帝会危而复安。
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萧朝贵(?~1852)太平天国西王。
家境贫苦,萧朝贵稍长,即以佣工及种山烧炭谋生,后举家由武宣移居桂平县古棚村,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
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
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
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
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石达开(1831-1863)太平天国翼王。
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
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太平天国——首义六王

太平天国——首义六王洪秀全假天父之名,应红羊之谶,金田起义,永安定制,分封六王。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号为首义六王。
虽成王败寇,然立国十余年,用兵十余省,使天下震动,海内扰攘。
由此可见,六人皆不失为一时枭杰。
六、翼王——石达开枭桀坚强石达开广西贵港人,家道般实,读书知文义,兼资文武,从洪秀全金田起义,至永安定制,封左军主将翼王。
率部战九江、湖口,重创湘军水师,乘胜西征,三克武昌。
攻略江西,纵横皖、赣、鄂三省。
天京事变,石达开自安徽举兵靖难,被尊为义王,合朝同举为提理政务,因深得人心,为天王洪秀全疑忌,有不乐之心,而专用安、福二王,百般牵制。
石达开无奈避祸赴安庆,率部解围临江、吉安失败,转战浙江,经略闽浙。
后率兵自江西入湖南,攻略宝庆不克,退回广西。
自广西经湖北,准备攻略四川,深入越西山,直抵大渡河,抢渡不成,弹尽粮绝,全军覆没,于成都从容就义,时年三十二。
达开袅桀坚强,谋略甚深,有大将之才,为太平天国庸中佼佼者。
五、北王韦昌辉——肆行杀戮韦昌辉原名志正,广西桂平人。
家境殷实,少读书,应试不第。
捐为监生,颇知文义,“有见机灵变之急才”,与萧朝贵过从甚密。
参加金田起义,于永安定制,封右军主将北王、六千岁,位在翼天石达开之上,主典粮饷。
太平天国定鼎南京,天王深居简出,东王杨秀清主理军政大事,韦昌辉协理天事。
杨秀清大权独揽,跋扈不臣,又数凌侮韦昌辉。
昌辉外示殷勤,内实怨恨。
及天京解围,韦昌辉赴江西督军,奉天王洪秀全密诏,率三千亲兵入天京,奉诏诛杀杨秀清及东王府男女老少。
又肆行杀虐,诛杀文武将士万余人。
天王、翼王不满北王大行杀戮。
北王徒起杀心,翼王逃出天京,北王杀翼王全家,并举兵围天王府。
天王下诏贬韦为北奸,终于兵败众散,为天王下令肢解处死,暴尸示众,时年三十一。
昌辉毁家纾难,举族从征,其功不小,然肆行杀虐,自取颠陨。
四、南王冯云山——出谋定制冯云山广东花县人。
太平军官制

至殿左三十五检点、殿右三十六检点止,但分左右不系前后字,计检点三十六人。
指 挥
殿前左一指挥 殿前右二指挥 殿前左三指挥 殿前右四指挥 殿前左五指挥 殿前右六指挥
殿前左七指挥 殿前右八指挥 殿前左九指挥 殿前右十指挥 殿左十一指挥 殿右十二指挥
职同检点
侍臣 掌朝门 掌朝仪 日干侍卫 左史 右史 引赞 通赞 总圣库 总圣粮 东殿六部尚书
东殿承宣 东殿仆射 东殿左右指使 东殿引赞 东掌门 典天舆头目 东殿大旗手
职同指挥
二十四节气指挥 天朝各典官 天试三鼎甲 天朝督内医 天朝总巡查 典东舆头目 北/翼殿尚书 北/翼殿承宣 北/翼殿仆射 北/翼殿指使 北/翼殿掌门 朝内疏附 北/翼殿大旗手
神使 1861初设
六部主官 1857初设 1857年由天王府六官丞相嬗变,作为常务官员,晚期均封为王
主将 1858重设 1860年主将兼义爵
大佐将 1859初设 每军统兵官(主将)副手,非佐将
天义(天翼) 1858初设
天安 1857初设
天福 1857初设
天燕 见前期表 1857年正副掌率授天燕
天豫
天侯
丞相 以下仍按1860年重新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检点
指挥
将军
总制
监军
司马
各官编制,称谓
丞 相
天官正丞相 天官又正丞相 天官副丞相 天官又副丞相
地官正丞相 地官又正丞相 地官副丞相 地官又副丞相
七等 十级 总制 职同总制 恩赏总制
八等 十一级 监军 职同监军 恩赏监军
太平天国诸王都有谁?揭秘太平天国将领东南西北王

太平天国诸王都有谁?揭秘太平天国将领东南西北王
太平天国诸王:太平天国建国后洪秀全封各太平天国将领为王,其中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分别被封为东王、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
太平天国东王简介: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约1820—1856),太平天国革命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广西桂平人。
原为烧炭工人,1846年加入拜上帝会。
1848年冯云山被捕入狱后,杨秀清假托“天父上帝”下凡附体,安定众志,取得代“天父”传言的特权。
1851年1月杨秀清与洪秀全等领导发动金田起义。
12月在永安(今蒙山)杨秀清被封为东王,称九千岁,主持朝政。
后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中为韦昌辉所 ... 。
太平天国诸王封爵考论

太平天国诸王封爵考论太平天国建国十四年,封了数以千计的王爵,现今存知者也还有二百余位。
这些授王爵者多系太平天国的栋梁和骨干人物,与天国兴衰关系极大。
可是由于太平天国后期体制盘根错节、机构架床迭铺,加之原始文献档案的缺乏和不足,早自太平天国时期和沦亡未久,有关记述就极为混乱;诸王除少数显要者的封期,有确切文字可查核证实,其为数颇多的王爵封期,却因鲜于记实,无案可查,这与今天治史者带来诸多不便,以至鲁鱼亥豕误植颇多。
本文就诸王封爵日期,试作粗浅的考释,以求正于前辈和读者。
一太平天国是正在走上殖民地初期的中国农民政权,它必然受到封建主义统治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政治体制上,讲究列朝列代的封爵制度,高级领导人员尤其热衷于裂土封王。
洪秀全、冯云山于《周礼》等典章略知其要,对中国历史不甚了了,而蓄意模仿。
在桂平与杨秀清、肖朝贵等相结识,皆称是上帝(天父)的子婿,为赎世人罪恶,降临人间;他们彼此关系按说成是上帝安排,此中已隐伏君临天下。
1851年3月,洪秀全以“天父次子”被拥戴为天王,1851年10月,在广西永安州(蒙山)健全政教合一的体制,封赐王爵顺理成章,就只能与所谓上帝在凡间的五子一婿,即天王“诸弟抹”:杨秀清东王、肖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正北王,似乎分辖中国四疆,天王又辅翼天朝的翼王石达开,乃跸居中州省。
1853年8月,洪秀全定鼎金陵(天京)始,为遵行天父诸子不得封王例,故在封王爵的军师、主持和六官丞相间,特设立侯爵。
丞相有大功者可升天侯,但封天候者,永远不得再升(授)主将、军师,盖后者乃杨韦石等终身职务,故肖冯虽早巳战死,仍用其右弼又正军师、前导副军师云云。
1854年5月,因扩大北伐和西征的战果,需要统帅大员,封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但两人虽贵为王爵,却因未兼任主将(此时在紫荆山所设之五军主将,仅石达开用左军主将名义,余因任军师而开缺),其权如旧,形似虚封。
1855年,杨秀清仍以不愿他人为王故,废黜燕、豫王爵,改设为顶天燕、护天豫。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太平天国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其势力发展到18个省,太平天国实际控制的区域发展到23个府州,总共面积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介绍,希望你喜欢。
太平天国运动四大天王东王:杨秀清(1823~1856)永安分王,杨秀清被褒封为左辅正军师东王,并授权节制诸王,身系太平天国军政全权。
西王:萧朝贵(?~1852)萧朝贵曾与杨秀清家毗邻,过往甚密,情同手足。
朝贵娶黄氏女宣娇为妻。
宣娇因过继杨家,随养父姓杨,与秀清为兄妹辈。
1847年8月,洪秀全自广东入桂,与宣娇结为兄妹。
1852年9月,在长沙南门一战中,萧朝贵不幸被清军流弹击中胸膛,壮烈牺牲。
南王:冯云山(1815~1852)冯云山少时聪慧好学,饱览儒经、天文、历算和兵书。
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武宣东乡登极,称天王,设立五军主将制,他受任为前导副军师后军主将,谦让退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
北王:韦昌辉(1826-1856)韦昌辉经冯云山启发加入拜上帝会,并奉命在家开炉打铁,明则制造农具,暗中制造武器,准备起义。
1851年3月,洪秀全登极,韦昌辉被封为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是五军主将之一,永安封王时,又被褒封为北王。
冯云山、萧朝贵分别在全州、长沙牺牲后,韦昌辉的地位自然上升,仅次于洪、杨、居第三位。
翼王:石达开(1831-1863)石达开在冯云山、洪秀全的启发下,加入拜上帝教,并成了贵县的一方之雄。
1851年,洪秀全在永安封王,石达开被封为翼王,“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军主要将领之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太平天国诸王名单一、诸王及封号1、东王。
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
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
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
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
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
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
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
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
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
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
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6、燕王。
秦日纲。
7、豫王。
胡以晃。
7-1、幼豫王。
胡万胜。
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
洪仁发。
8-1、信王。
洪仁发。
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9、福王。
洪仁达。
9-1、勇王。
洪仁达。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10、恤王。
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11、巨王。
洪和元。
封“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12、宗王。
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宗王显千岁”13、元王。
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14、长王。
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15、见王。
洪现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16、唐王。
洪瑭元。
封“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17、同王。
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18、次王。
洪锦元。
封“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19、定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平天国诸王名单
1、东王。
杨秀清。
初封“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后加封“劝慰师圣神风秀师赎病主左辅正军师东王”。
所刻东王印称“传天父上主皇上帝真神真圣旨圣神上帝之风雷劝慰师圣师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东王杨秀清”。
1-1、幼东王。
洪天佑。
封“殿前统领转奏左辅正军师顶天扶朝纲王五殿下幼东王九千岁”。
2、西王。
萧朝贵。
封“右弼又正军师西王”。
所刻西王印称“传救世主天兄基督太子圣旨圣神上帝之雨电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西王萧朝贵”。
2-1、幼西王。
萧有和。
封“殿前赍奏节钺右弼又正军师顶天扶朝纲幼西王八千岁”。
3、南王。
冯云山。
封“前导副军师南王”。
3-1、幼南王。
萧有福。
封“殿前公议前导军师顶天扶朝纲幼南王七千岁”。
4、北王。
韦昌辉。
封“后护又副军师北王”。
5、翼王。
石达开。
封“左军主将翼王”。
后封称“殿前吏部又正天僚开朝公忠又副军师顶天扶朝纲翼王喜千岁”。
6、燕王。
秦日纲。
7、豫王。
胡以晃。
7-1、幼豫王。
胡万胜。
封“殿前礼部正春僚顶天扶朝纲幼豫王强千岁”。
8、安王。
洪仁发。
8-1、信王。
洪仁发。
由安王改封“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
9、福王。
洪仁达。
9-1、勇王。
洪仁达。
由福王改封“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
10、恤王。
洪仁正。
封“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
11、巨王。
洪和元。
封“殿前京内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巨王显千岁”
12、宗王。
洪利元。
封“殿前京外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宗王显千岁”
13、元王。
洪科元。
封“殿前京外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元王显千岁”
14、长王。
洪瑞元。
封“殿前京外副总鉴顶天扶朝纲长王显千岁”
15、见王。
洪现元。
封“殿前京外又副总鉴顶天扶朝纲见王显千岁”
16、唐王。
洪瑭元。
封“殿前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唐王显千岁”
17、同王。
洪同元。
封“殿前又正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同王显千岁”
18、次王。
洪锦元。
封“殿前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次王显千岁”
19、定王。
洪钰元。
封“殿前又副总铸宝顶天扶朝纲定王伦千岁”
20、汉王。
洪釪元。
封”殿前正开矿顶天扶朝纲汉王伦千岁“
21、封王。
洪春元。
封”殿前兵部又正夏僚顶天扶朝纲封王猛千岁“
22、请王。
李开芳。
封”殿前春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请王合千岁“
22-1、请王。
李永保。
袭李开芳爵。
23、求王。
林凤祥。
封”殿前夏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求王协千岁“
23-1、其子袭求王爵。
24、祝王。
吉文元。
封”殿前秋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祝王洽千岁“
25、嘏王。
庐六。
封”殿前冬季电察天军顶天扶朝纲嘏王让千岁“
26、勤王。
林启容。
封”殿前兵部副夏僚顶天扶朝纲勤王茂千岁“
26-1、其子袭勤王爵。
27、光王。
洪天光。
28、明王。
洪天明。
29、瑛王。
洪春魁。
30、琅王。
洪魁元。
天王洪秀全幼天王洪天贵福东王杨秀清
南王冯云山幼南王冯炳文
西王萧朝贵幼西王萧有和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英王陈玉成
忠王李秀成
豫王胡以晃
燕王秦日纲
干王洪仁轩
安王洪仁发(后改封信王)福王洪仁达(后改封勇王)恤王洪仁政
巨王洪和元(洪仁发之子)崇王洪利元(洪仁发之子)定王洪钰元(洪仁达之子)请王(威王)林凤祥
求王(毅王)李开芳
辅王杨辅清
赞王蒙得恩幼赞王蒙时雍章王林绍璋
侍王李世贤
勤王林启荣(追封)
顺王李春发
补王莫仕睽
戴王黄呈忠
首王范汝增
正王徐广琛
佐王朱一波
慕王谭绍光
遵王赖文光
勇王罗大纲
纳王郜云官
诸王黄文金
烈王方成宗
宁王张学明
随王杨柳谷
听王陈炳文
庄王(祝王)吉志元
翰王项大英
奖王陶金曾
以王陈金刚
顾王吴汝孝
松王陈得风
慰王朱兆英
扶王陈得才
康王汪海洋
宁王周文康
对王洪春元
襄王刘官芳
奉王谷隆贤
来王陆顺德
护王陈坤书
启王粱成富
导王陈仕荣
孝王胡鼎文
航王唐正财
相王陈潘武
古王蓝成春
比王钱桂仁比王伍贵文从王陈得德康王汪安钧
保王康容海
归王邓光明
会王蔡元隆
谐王谭体元
淮王邱远才
敬王林大居
畏王秦日南
直王林得英
趋王黄章桂
爱王黄崇发
善王陈观意
匡王赖文鸿
循王魏超成
梯王练业绅
金王钟万信
荣王廖发寿
挺王刘得功
佑王李远继
乐王谭应芝
享王刘裕鸠
昭王黄文英
感王陈荣
潮王黄子隆
凛王刘肇钧
拱王杨张安
湘王黄子澄
广王李恺顺
武王汪有维
纪王黄金爱
祥王黄隆芸
贵王陈得胜
扬王李明成
守王方海宗
利王朱兴隆
显王袁得厚
志王陈志书
然王陈时永
粱王凌国钧
邹王周林保
柬王赖桂芳
怀王周春
献王王文发
养王吉庆元
佩王冯真林
跟王蓝仁得
沛王谭星
誉王李瑞生
稽王吴玉堂
陪王谭富幼陪王谭标赞王赖阿养
报王秦日富
奏王苗沛霖
端王蓝大顺
文王蓝二顺
周王汪麻子
卫王杨雄清
成王陈聚成
贡王粱凤超
穰王黄绍忠
列王黄明厚徐朗林彩新金友顺傅振纲李万才刘得义邱国文萧雅泗黄宗保洪桂芳李清青朱义得
沃王张乐行(捻军)
鲁王任化邦(捻军)
荆王牛宏升(捻军)
魏王李蕴泰(捻军)
粱王张宗禹(捻军)
勇王龚德树(捻军,追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