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一日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采用家园互动的方法,着力引导幼儿在家 庭环境中践行在幼儿园学习的文明礼仪方 式,并且在此过程中得到家长的表扬,达到 进一步强化幼儿行为习惯的目标。
首先,应当建立一个家园互动的平台, 引导家长在家庭环境给幼儿创建自主践行 文明习惯的实践空间。
其次,形成家园一致性教育理念,引导 家长给幼儿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达到培 养幼儿良好文明习惯目标。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皆是课程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养成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皆是课程对幼儿品德教育的养成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这些更是说明了幼儿园幼儿德育工作的重要。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基础期,儿童的品德教育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正日益成为人们深入探讨的话题。
幼儿的道德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内容。
幼儿园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过程中,道德教育放在了首位,在幼儿时期形成的道德品格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对是非辨别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又时刻受到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不良影响。
而3—6岁是幼儿个性倾向和道德观念形成的萌芽时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
因此,将幼儿品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是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培养、发展个性倾向提供锻炼的好机会。
首先,生活习惯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应结合各个生活环节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也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还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幼儿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二、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德育教育《指南》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浅谈“养成”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施

浅谈“养成”教育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实施“养成”教育是指在学习、生活、劳动等教育中良好习惯的形成与定型。
从小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能更好地为幼儿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从21世纪文明人的标准来看,培养幼儿成为现代文明人,接受养成教育就成为一个素质高尚的人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国有句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期养成的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他的一生。
从一定意义上分析,社会越是进步、科技越是发达,就越需要重视“养成”教育。
乌申斯基这样说过:“良好习惯的养成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巨额资本。
这个资本会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会享受它无穷的利息。
”当前,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无疑为我们提高幼儿素质提供了条件。
但是家庭教育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出现的种种弊端,如父母的过分溺爱、娇惯造成孩子性格孤僻、唯我独尊等不良倾向。
加之一些父母存在教育能力的贫乏、教育者重知识的灌输轻行为习惯的养成、社会上种种不良现象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幼儿心灵状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由此可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教育的“质”的指标。
学龄前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可任由他人任意“涂写”,因此幼儿期抓好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二、养成教育的实施叶圣陶老先生说:“习惯在于教育者的训练和指导” 。
确实如此,良好的习惯不可能自发而成,必须经过指导和训练。
作为教师,可以分层次、分阶段地,让幼儿在生动形象的活动中促进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定型必须连续坚持21天”,为此,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渗透养成教育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怎样落实养成教育呢,我是这样做的:(一)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道制定合理的行为准则,体现“玩乒乓球游戏规则”的教学方法——你“推”我“挡”,使规则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幼儿刚入园,对于幼儿园的一切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难以接受和适应。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学习心得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学习心得幼儿园是孩子们接触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幼儿园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常规教育和学习活动,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基本的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我对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学习的观察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了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的重要性。
一、早晨活动早晨是一天开始的时刻,也是孩子们精力充沛的时候。
在幼儿园的早晨活动中,老师会带领孩子们进行晨练和晨间游戏,激发孩子们的活力和竞争意识。
在早晨活动中,我观察到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而晨练活动更是使孩子们保持愉快的心情,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孩子们集中精力进行后续的学习。
二、早餐时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幼儿园非常注重给孩子们提供营养丰富的早餐。
我发现,幼儿园的早餐时间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饮食习惯和社交技能。
孩子们会跟着老师一起排队取餐,有时还会一起合作清理餐盘,这样的做法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团队意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上午活动上午是孩子们注意力集中的时段,幼儿园的上午活动安排得丰富多样。
在上午活动中,孩子们会进行各种游戏、唱歌、跳舞、绘画、手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注意到,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给予个体化的辅导和关注,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午休时间午休是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午休时间,孩子们可以休息,恢复体力,为下午的学习活动做准备。
同时,午休也是培养孩子们自我管理能力的机会。
我发现,幼儿园会教导孩子们如何自主整理床铺、衣物和物品。
这样的做法培养了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管理技巧,让他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午餐时间午餐时间是培养孩子们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时刻。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

12FAXIAN JIAOYU 2018/06教育前沿 Jiao Yu Qian Yan …………………………………………————————————————————————————摘要:古语有云:有礼能走天下!3至6岁的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如果这个时期不好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必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形成许多坏习惯,对其一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反之,如果在这个时期有意识地对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加以引导,就会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健全的人格表现,促进其尊重、友爱、谦让、真诚等良好品质的形成,拥有良好的行为准则和文明习惯。
在幼儿园,礼仪养成教育是幼儿利用周边的一切人和事去习得经验、学习策略,促进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幼儿礼仪养成教育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发展及以后的人格塑造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礼仪养成;生活化;渗透————————————————————————————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能意识到幼儿时期对其进行礼仪教育的培养十分关键,把礼仪教育的培养放在课堂中进行,而忽视了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随机的礼仪养成教育。
但实践证明,只在课堂时间里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契机,教师要善于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利用日常生活中各种教育机会,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适的、正确的引导。
这也就要求教师把幼儿礼仪教育自然地渗透到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并进行随机教育。
一、让生活活动成为对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的有利环节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应渗透在幼儿生活之中。
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来园、进餐、饮水、如厕、午睡、盥洗等活动。
一日生活中包含着很多礼仪教育的契机,涉及了礼貌教育、行为习惯培养、劳动教育等诸多方面。
比如在入园环节,我们每天早上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迎接每一位幼儿,主动跟他们打招呼“宝贝,早上好。
幼儿园日常生活教育

幼儿园日常生活教育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接触社会的第一所学校。
在这里,孩
子们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教育,培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
他们会教孩子们
如何穿鞋子、洗手、整理书包等日常生活技能。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学会了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和自尊心。
此外,幼儿园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会和小伙
伴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合作完成任务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与他人相处,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中,教师们还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礼仪和习惯。
他们会
教导孩子们如何有礼貌地与他人交往,如何保持卫生,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通过这些教育,孩子们学会了尊重他人,保持卫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的来说,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
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孩子们学会了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里度过快乐、有意义的时光。
浅谈如何将养成教育渗透于一日各种活动中

148辛勤园丁浅谈如何将养成教育渗透于一日各种活动中李惠民(河南省林州市茶店镇辛店学校,河南 林州 456574)摘要: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现阶段对于幼儿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他人的关注。
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观念,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播种习惯,就会收获行为,对于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就开始播种。
所以,家庭和学校就要更多的关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想要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进行有效正确的教育观念。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本文从这个角度出发,简要探讨了如何将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各种活动中。
关键词:养成教育;幼儿习惯;一日活动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对于幼儿养成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养成也是很有帮助的。
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是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应将养成教育渗透在主题活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
一、以身作则,为养成教育做榜样幼儿阶段是身心健康发展、智力发育和各方面行为习惯养成的启蒙阶段,成长的初级阶段,小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一切事情都有一定的好奇心,而且幼儿模仿能力极强,外界的一些新事物和新现象,都极易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所以,在幼儿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在行为习惯等各方面,通过亲力亲为,为幼儿养成教育做榜样。
例如,在校园里面看到纸屑的时候,教师要随手捡起,这样小朋友也会跟着模仿,形成随手捡垃圾的良好行为习惯;见到人要打招呼,让小朋友养成主动打招呼的好习惯;教师说话要以理服人,说话要有修养,平时多读书,让幼儿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会说话,学会与人交流,学会结交好朋友,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开展以健康生活养成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幼儿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各种活动中,这是幼儿园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
幼儿一日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幼儿一日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类成长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培育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对于幼儿的进展至关重要。
因此,幼儿一日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天的生活习惯从早晨开头。
早晨是一天的开头,也是培育幼儿规律作息习惯的关键时刻。
幼儿应当被鼓舞每天早起,建立起早起的良好习惯。
在洗漱时,教育幼儿养成刷牙、洗脸、梳头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还培育了自我照看的力量。
在早餐时间,幼儿应当被引导养成养分均衡的饮食习惯。
教育他们吃各种蔬菜、水果、谷物和蛋白质,远离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这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并养成良好的饮食观念。
上午的活动时间,可以支配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漫步、跑步或玩耍。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熬炼幼儿的身体,也有助于培育他们与他人合作、共享和沟通的力量。
在户外活动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不乱扔垃圾、爱惜植物和动物。
午餐时间,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
他们应当被教育坐端正、吃饭渐渐咀嚼、不随便喧哗。
同时,培育他们自己动手用餐的力量,如使用餐具、自己倒水等,这有助于他们养成和自理力量。
午休时间是培育良好睡眠习惯的关键时刻。
教育幼儿养成午休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他们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足的能量。
幼儿应当被鼓舞在规定的时间内休息,制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如宁静、暖和和舒适的床铺,以关心他们安心入睡。
下午的活动时间可以支配一些好玩的学习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嬉戏等。
这些活动可以培育幼儿的制造力、动手力量和社交力量。
在活动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合作、共享和互助的行为习惯。
晚餐时间,教育幼儿养成坐端正、吃饭渐渐咀嚼的良好习惯。
在用餐时,鼓舞他们与家人进行沟通,共享一天中的经受和感受。
这样的家庭沟通有助于培育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和人际交往力量。
睡前时间,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他们应当被教育刷牙、洗手、整理床铺等。
睡前阅读可以成为睡前的习惯,培育幼儿的阅读爱好和语言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浅谈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养成教育
作者:许子芳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7期
摘要: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在生活当中进行知识点的渗透,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并进行调整和反思。
将日常生活作为培养幼儿的主要载体,高效地开展幼儿教育。
本文对幼儿园一日生活教育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在一日教育中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各种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生活;养成教育
教师在对幼儿展开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日生活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地帮助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以生活活动为载体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更多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活动中要重视随机教育
幼儿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幼儿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要重视幼儿在开展学习活动时的情绪变化。
幼儿的精力集中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其记忆还是思维、想象力等都会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非常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
当幼儿的兴趣被某件事物吸引,他们的思维便会产生非常大的活跃度,在他们的头脑当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并且用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语言也会非常的生动,很容易接受教师传递的思想与知识点内容,这时便可以有效地开展随机教育。
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幼儿的规则意识展开培养,同时还要加强随机教育。
以儿歌和童谣、童话故事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能够非常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在午睡时,教师在帮助小班和托班幼儿脱下衣服之后,如果将幼儿的衣服随便放置,那么当幼儿起床之后便会出现非常多的穿错衣服的现象。
家长发现后也只能来到园中询问具体情况。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在脱下幼儿衣物时,引导幼儿对自己的衣服展开观察,记住自己衣服的特征。
并且要培养幼儿叠衣服的习惯。
教师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带有童趣的形象作为工具,使用语言示范的方式:“一只袖子盖上来、两只袖子盖上来……”随着教师的儿歌,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叠衣服,之后将叠好的衣服放到床脚。
这样便能够有效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生活中融入游戏,游戏中渗透知识
在幼儿一日教育中,游戏是幼儿最为喜欢的一种方式。
在同样的活动中,教师若是能将其换成游戏的方式,幼儿会积极的进行参与,不但活动积极性有提升,相应的活动效率也会增高,能又快又好的吸收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