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白盒测试中的边界值测试

合集下载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

白盒测试实验报告引言近年来,软件行业发展迅速,软件质量成为软件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

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次白盒测试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的测试对象是一款音乐播放器软件,我们将以白盒测试为手段,对音乐播放器软件进行测试,为构建一个健壮性好,功能稳定的音乐播放器软件做出我们的贡献。

实验过程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基础性工作,是成功进行软件测试的重要基础。

我们首先分析音乐播放器软件的需求,划分出测试的模块和对应的测试用例。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还同时制定了测试计划和测试执行。

2.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我们将测试模块分成了多个部分,比如软件启动,音乐播放,音乐分类等等。

设计测试用例时,我们着重考虑了边界值测试用例,异常测试用例,特殊情况测试用例等,以提高测试的覆盖率。

3.实施阶段在实施阶段,我们严格按照测试计划与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针对测试结果,我们每天在会上讨论,分析测试结果,确认产生的缺陷,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我们还记录了测试用例执行过程、测试结果及其缺陷,以备后续参考。

4.缺陷整理与跟踪在检测和记录所有缺陷及其描述、报告和跟踪过程中,我们将测试结果分为三类:一类是重要的缺陷,需要开发人员立即修复;二类是次要的缺陷,将在下一周期处理;三类是需要处理的小错误,可以在后续的版本中修复。

实验结果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了多个问题,并对其进行了记录和反馈。

其中主要缺陷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平台正常工作过程中,应及时清理平台缓存,否则可能导致存储空间的不足,影响音乐播放体验。

2.在进行音频播放时,带缓存的音乐样本(即缓存层的音乐)的播放时,有时会造成截断现象。

3.当用户对相同音频文件进行不同时间的快进、快退操作时,应能保证允许的时间是在音频文件长度范围内的。

结论本次白盒测试实验中,我们收集并汇总了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反馈给开发人员。

我们还为软件企业的软件质量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以帮助企业提高其软件产品的健壮程度和可靠性。

白盒测试案例

白盒测试案例

白盒测试案例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它主要针对软件内部结构进行测试,旨在检验程序中的逻辑错误、代码覆盖率和路径覆盖等问题。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介绍白盒测试的应用和方法。

案例一,函数逻辑测试。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单的函数,用于计算两个整数的和。

在进行白盒测试时,我们需要考虑函数的各种可能输入和边界情况。

比如,输入为正数、负数、零等不同情况下,函数的返回值是否符合预期;输入边界情况下,比如最大值、最小值、边界值加一等情况下,函数是否能够正确处理。

同时,我们还需要测试函数的异常情况,比如输入非整数、输入为空等情况下,函数是否能够正确处理并给出合理的错误提示。

案例二,条件覆盖测试。

在一个复杂的程序中,通常会存在多个条件判断的情况,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条件覆盖测试来确保程序的每个条件都能够得到正确的覆盖。

比如,一个函数中包含了多个if-else语句,我们需要设计测试用例,使得每个条件都能够被至少一次触发,以确保程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条件覆盖测试时,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可能的组合情况,以及条件的嵌套关系,确保每个条件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测试覆盖。

案例三,路径覆盖测试。

路径覆盖测试是白盒测试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旨在测试程序中的各个路径是否都能够被正确执行。

在进行路径覆盖测试时,我们需要分析程序的控制流图,找出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并设计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路径。

通过路径覆盖测试,我们可以发现程序中隐藏的逻辑错误和潜在的漏洞,提高程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语。

通过以上几个具体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白盒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进行白盒测试时,我们需要充分理解程序的内部结构和逻辑,设计合理的测试用例,确保程序的各个部分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覆盖和测试,从而提高程序的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白盒测试,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测试方法之边界值测试

测试方法之边界值测试

3)从用户角度出发,能很容易的知道用户会用到哪些功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4)基于软件开发文档,所以也能知道软件实现了文档中的哪些功能; 5)在做软件自动化测试时较为方便。
黑盒测试的缺点有:
1)不可能覆盖所有的代码,覆盖率较低,大概只能达到总代码量的30%; 2)自动化测试的复用性较低。
6
黑盒测试方法
边界值分析(Boundary Value Analysis) 基本原理
错误更可能出现在输入变量的极值附近。
边界值分析关注输入空间的边界,并从中标识测试用例。
10
常见的边界值举例
).对16-bit 的整数而言 32767 和 -32768 是边界
).屏幕上光标在最左上、最右下位置
).报表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 ).数组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
软件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方法一般分为两种:
白盒测试(White Box Testing)
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ing)
1
黑盒测试(Black-box Testing)
又叫功能测试,数据驱动测试或
基于规格说明的测试。它是在已 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 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 使用。
黑盒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边界值分析 .等价类划分
.因果图
.错误推测
.基于决策表的测试
.功能图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法
7
边界值测试(内容)
边界值分析
健壮性测试
最坏情况测试 特殊值测试
随机测试
8
1. 边界值分析
边界值分析的原理 边界值分析的思想 边界值分析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9
(1) 边界值分析的基本原理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式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式

白盒测试用例设计方式:常常利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式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测试法、决策表法、错误猜想法和场景法,在进展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时的主要依据是软件系统规格说明书,因此在进展黑盒测试之前必需保证软件系统规格说明书是通过审核的,若是未经审核,那么需要进展探索式测试。

等价类划分法是指将输入数据进展等价类划分,划分依据为系统的预期结果,隶属于同一个等价类的输入数据会引发一样的预期结果,而且吻合一样的输入标准。

边界值测试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一种补充,对于每一个等价类来讲,都会存在类的边缘,经研究证明,边缘的数据更易在系统运行中产生问题,因此边界值方式是一种超级必要的方式。

决策表方式适合于解决多个逻辑条件的组合。

判定表包括条件桩、条件项、动作桩、动作项。

条件桩中列出所有执行条件,顺序无关;条件项中列出所对应条件的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取值;动作桩中列出可能采取的操作,顺序无关;动作项中列出条件项各类取值情况下采取的操作。

错误推测法概念:基于经历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类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式。

错误推测方式的根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按照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场景法:ERP系统本身是一种业务流程很复杂,单据报表众多,逻辑性很强的系统,质量保证方面很宝贵到严格的控制的软件系统,在测试进程中常常会出现测试设计遗漏、测试执行遗漏等问题发生,一般的ERP系统设计可能包括以下几方面:、业务流程测试、数据逻辑测试、接口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用户体验测试等等;在针对ERP系统的测试进程中,必需具有清楚的测试设计思路,搭建根本的测试设计框架;其次熟悉所要设计的系统或模块的业务,所要实现的功能;然后灵活运用常常利用的测试设计方式〔等价类、边界值、错误猜想、路径分析法、场景法、正交验证法……用例设计方式〕;最后运用比拟合理统一的风格和模板进展设计测试用例;“业务场景、业务流程、数据逻辑〞是关键,业务理解清楚是做好ERP测试的根底;ERP系统测试用例分为几类来写比拟好:功能用例、业务流程用例、数据逻辑用例、接口用例,最好是把功能与流程类的测试用例分开来写;就个人而言,设计覆盖率高、冗余度低的测试用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功能用例设计:相对而言比拟简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界面原型提取测试功能点/项,运用等价类、边界值、错误猜想、正交表等根本用例设计方式来设计,结合经历积累完善用例设计就可以够弄定,难度不大;需要按照文档/功能点/业务的转变进展修订/细化用例,提高功能用例的覆盖度;关于功能用例设计的方式和有很多,都可以借鉴和参考增加自身的经历积累和和知识沉淀。

三角形判断函数的各种测试用例(学生练习模板)

三角形判断函数的各种测试用例(学生练习模板)

程序源码public class Triangle {public static int trijudge(int a, int b, int c){ if(a<b+c && b<a+c && c<a+b){if (a==b && b==c)return 3;else if (a==b || b==c || a==c)return 2;else return 1;}else return 0;}}白盒测试用例程序流程图路径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测试用例下表列出了各种白盒测试可能用到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输入期望输出测试套件测试用例编号输入期望输出覆盖对象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条件判定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请思考一个问题:通过上面的测试后,你是否认为程序就一定是对的呢?为什么?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一点?控制流图独立路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 a b c 期望输出黑盒测试用例边界值测试用例从输入范围考虑,设三条边分别为a,b,c,则它们的边界值为:1,100。

因此,边界值的测试用例的每一条边应依次取1,2,99,100,其他两条边取正常值构成测试用例,最后再加上每条边都是正常值所构成的测试用例,总共有13个。

如果要设计健壮性边界值的测试用例,则每一条边应依次取0,1,2,99,100,101,其他两条边取正常值构成测试用例,最后再加上每条边都是正常值所构成的测试用例,,总共有19个健壮性边界值测试用例。

边界值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 a b c 期望输出12345678910111213健壮性边界值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编号 a b c 期望输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等价类测试用例输出等价类及测试用例从输出的结果来考虑等价类,有四种等价类,不能构成三角形、普通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因为只从输出考虑,所以,变量只有一个,且没有无效等价类,因此,弱,强,一般,健壮等价类测试用例都相同。

白盒测试试验报告

白盒测试试验报告

实验二:白盒软件测试一、实验目的通过简单程序白盒测试,熟悉测试过程,对软件测试行程初步了解,并养成良好的测试习惯。

熟练掌握如何运用基路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初步熟悉如何利用程序插装技术进行逻辑覆盖率分析。

二、实验内容背景:被测测试程序功能:计算被输入日期是星期几;程序定义:已知公元1年1月1日是星期一,只要输入年月日,能自动回复当天是星期几;测试环境: Windows vista、Dev C++;说明:本次测试采用插装测试法,由于程序简单,手动输入测试用例。

程序说明:A程序思路:计算输入日期与公元1年1月1日所相差的天数,具体如下:总天数=公元1年到输入日期上一年年底天数+输入年份的1月到上月月底天数+输入日期的天数B 闰年满足条件(year%4==0)&&(year%100!=0)||(year%400==0)(1)分析各种输入情况,结合程序输出结果,进行等价类划分,并给出详细测试用例;(2)根据(1)所划分的等价类,进行边界值分析,并给出具体的测试用例;(3)决策表测试法;①列出输入变量month、day、year的有效等价类;(条件桩)②分析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操作;(动作桩)③画出决策表(简化);④根据决策表,给出详细测试用例。

代码:(被测部分为while循环内部语句)#include<iostream> usingnamespacestd;intmain(){intx=1,year,month,day;while(x){1.inti,num=0,total,total1,total2;2.cout<<"请输入年份:";3.cin>>year;4.cout<<”请输入月份:“;5.cin>>month;6.cout<<”请输入日期:";7.cin>>day;//求得输入年份之前一年末的总天数8.for(i=1;i<year;i++){9.if((i%4==0)&&(i%100!=0)||(i%400==0))10.num++;}11.total1=365*(year-num-1)+366*num;//求得输入年份的总天数12.if((year%4==0)&&(year%100!=0)||(year%400==0)) { //求得输入月份之前一月末的总天数13.switch(month){case1:total2=0;break;case2:total2=31;break;case3:total2=60;break;case4:total2=91;break;case5:total2=121;break;case6:total2=152;break;case7:total2=182;break;case8:total2=213;break;case9:total2=244;break;case10:total2=274;break;case11:total2=305;break;case12:total2=335;break;}}else{14.switch(month){case1:total2=0;break;case2:total2=31;break;case3:total2=59;break;case4:total2=90;break;case5:total2=120;break;case6:total2=151;break;case7:total2=181;break;case8:total2=212;break;case9:total2=243;break;case10:total2=273;break;case11:total2=304;break;case12:total2=334;break;}//在加上输入的日,求其总和可得到从公元1年1月1日到输入日期当天的总天数15.total=total1+total2+day;16.intweek;17.week=total%7;18.cout<<”您输入的日期是";19.switch(week){case0:cout<<"星期天"<<endl;break;case1:cout<<"星期一"<<endl;break;case2:cout<<"星期二"<<endl;break;case3:cout<<" 星期三"<<endl;break;case4:cout<<"星期四"<<endl;break;case5:cout<<"星期五"<<endl;break;case6:cout<<"星期六"<<endl;break;cout<<"**********退出程序请输入0,否则任一输入继续**********"<<endl;cin>>x;}2、测试用例设计1)控制流图12)环路复杂度计算由图可知,图中的环路有六条,故环路复杂度为六。

测试用例的设计-边界值法例子

测试用例的设计-边界值法例子

测试用例的设计-边界值法边界值分析也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适度等价类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由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的边界上。

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一、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该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以及刚刚超过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二、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大个数多1格、比最小个数少1个的数做为测试数据;三、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一个输出条件,使用规则一;四、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一个输出条件,使用规则二;五、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如有序表、顺序文件等),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六、如果程序用了一个内部结构,应该选取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七、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

边界值法举例找零钱最佳组合假设商店货品价格(R) 皆不大於100 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在100 元内(P) ,求找给顾客之最少货币个(张)数?(货币面值50 元(N50) ,10 元(N10) ,5 元(N5) ,1 元(N1) 四种)一、分析输入的情形。

R > 1000 < R < = 100R <= 0P > 100R<= P <= 100P < R二、分析输出情形。

N50 = 1N50 = 04 > N10 >= 1N10 = 0N5 = 1N5 = 04 > N1 >= 1N1 = 0三、分析规格中每一决策点之情形,以RR1, RR2, RR3 表示计算要找50, 10, 5 元货币数时之剩余金额。

R > 100R <= 0P > 100P < RRR1 >= 50RR2 >= 10RR3 >= 5四、由上述之输入/输出条件组合出可能的情形。

白盒测试中的边界值分析与等价类划分

白盒测试中的边界值分析与等价类划分

白盒测试中的边界值分析与等价类划分白盒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通过对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实现逻辑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测试用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完备性。

边界值分析与等价类划分是白盒测试中常用的两种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

1. 边界值分析边界值分析是通过测试程序的边界条件来找出潜在错误的测试方法。

在进行边界值分析时,我们要关注程序的输入、输出和内部变量的取值范围,以及边界处的特殊情况。

边界值测试将输入的值分为两类:恰好在边界的值和刚超出边界的值。

因为边界处常常是程序容易出错的地方,因此通过边界值测试可以覆盖这些潜在的错误。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边界值分析。

假设有一个函数,用来判断输入的年份是否为闰年。

根据闰年的定义,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是闰年,或者能够被400整除的年份也是闰年。

那么我们可以使用边界值分析来设计测试用例。

首先,找到边界情况:恰好在边界上的值。

比如,我们可以测试2000年(能够被400整除)和1900年(能够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

然后,我们测试超过边界的值,比如1999年和2001年。

通过这样的边界值分析,我们可以覆盖到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场景,提高测试用例的效率。

2. 等价类划分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将输入值划分为等价类,并且每个等价类的输入具有相同的行为的测试设计技术。

等价类划分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一组可能的输入值划分为若干个等价类,只需对每个等价类设计一个测试用例即可。

这样可以减少测试用例的数量,提高测试效率。

下面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等价类划分。

假设有一个函数,用来计算两个整数的和并返回结果。

我们可以将输入值划分为正整数、负整数、零和非整数四个等价类。

因为对于每个等价类的输入,函数的行为是相同的,所以只需选择每个等价类中的一个测试用例来代表该类。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正整数中的1和2,负整数中的-1和-2,零和非整数中的0和1.5作为测试用例。

通过等价类划分,我们只需要设计6个测试用例,就能够覆盖到所有等价类,大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白盒测试中的边界值测试
白盒测试中需要重点测试哪些边界值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测试数据类型的边界值,如整型的范围、单精度数的范围等。

➢测试数组的边界值。

➢测试分支判断语句的边界值:如if(a>=0)中的a=0。

1.数据类型的边界值
任何数据类型在内存中都是有一定的存储空间的。

例如C语言分为DOS平台和Windows平台。

Dos平台下的C语言中各种数据类型的存储范围如下表。

Windows平台下的C语言中各种数据类型的存储范围如下表。

如果是在Turbo C(DOS环境)里面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就需要测试这个整型变量的数值是否超出了-32768—32767这个范围;而如果是在VC (Windows环境)里面定义了一个整型变量,就需要测试这个整型变量的数值是否超出了-2147485648—2147483647这个范围。

现看一个数据类型边界值测试的例子:
#incldu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32765;
int b=3;
int c;
c=a+b;;
printf(“%d”,c);
}
假设该程序是用DOS环境下的Turbo C开发的,则求得的c值为32768超出了这个范围,当然不能正确打印。

启发:a和b作为两个整形变量,它们没有超出范围,而a和b计算之后
的结果却超出了边界值,这也是程序员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数组的边界值
当测试数组时要重点测试其边界值,防止产生数组越界的问题,请看下面的例子: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5];
int i=0;
for(i=0;i<=5;i++)
scanf(“%d”,&a[i]); //输入数组5个元素
for(i=1;i<5;i++)
printf(“%d”,a[i]); //打印数组5个元素
}
上面程序中循环时i的取值有问题。

第一个for循环:for(i=0;i<=5;i++),i值从0到5,赋给a[i]就变成了a[0]到a[5];而数组a[5]的范围却是从a[0]到a[4],没有a[5]这个元素,
这就是越界问题。

它会有什么后果呢?我们事先在内存中只给a[5]分配
了5个整型元素所占的空间,而在用scanf语句输入时,却要输入6个
元素,那么多输入的这一个元素存在哪里呢?只能存在与数组a[5]相邻
的内存空间,而这一空间是没有提前分配的,其中不一定存储什么样的
数据,因此就比较危险,可能幼年期内存溢出的错误。

第二个for循环:for(i=1;i<5;i++),i值从1到4,输出a[1]到a[4],显然把a[0]这一数组元素漏掉了,虽然这一问题不是数组越界问题,但
也属于边界值出了问题。

可以将程序修改如下: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5];
int i=0;
for(i=0;i<5;i++)
scanf(“%d”,&a[i]); //输入数组5个元素
for(i=0;i<5;i++)
printf(“%d”,a[i]); //打印数组5个元素
}
3.分支判断语句的边界值
很多if语句、elseif语句都含有关系表达式,如if(a>=0),else if(b<1)等,这里面关系表达式的边界值需要重点留意,我们需要测试a=0,b=1时是否成立。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
程序功能:输入两个2位数(10-99之间的整数),计算它们的和并输出
*/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a;
int b;
int c;
printf(“请输入两个10到99之间的整数”);
scanf(“%d%d”,&a,&b);
if(a<=10||a>=99)
printf(“a的值应该在10到99之间”);
else if(b<=10||b>=99)
printf(“b的值应该在10到99之间”);
else
{
c=a+b;
printf(“两个数的和为%d”,c);
}
}
重点观察一下if语句和else if语句的条件判断有没有问题。

if(a<=10||a>=99)
printf(“a的值应该在10到99之间”);
只要a<=10或者a>=99,程序就给出错误提示信息。

而实际上当输入10或99时,程序不应该报错,因为10和99也是两位数,属于合法数据,因此这句话应该改为:
if(a<10||a>99)
printf(“a的值应该在10到99之间”);
同理,下面的else if语句也应该改为:
else if(b<10||b>99)
printf(“b的值应该在10到99之间”);
通过对上面例子的分析,了解了分支语句的边界值如何测试,这也是程序员经常犯错误的地方,希望引起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