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图文稿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设计一等奖:《梅花魂》教学目标:1.理解梅花魂的故事情节,通过阅读理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表演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讲解梅花魂的故事情节和相关背景知识。
2.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
3.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创作。
教学准备:1.《梅花魂》故事书及相关资料。
2.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3.小组合作创作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中国传统故事的特点,如情节、人物等。
2.提问:你听过或读过什么中国传统故事?这些故事有什么特点?第二步:阅读和理解(30分钟)1.分发《梅花魂》故事书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故事,并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2.学生自愿发言,讲述他们理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步:词汇学习(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并让学生自己写出词汇的中文意思。
2.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部分生词,设计一个小游戏帮助大家学习这些词汇。
第四步:角色扮演(30分钟)1.学生分角色扮演《梅花魂》中的人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服装和道具。
2.学生们扮演角色,并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展示他们对梅花魂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其他学生可以给予扮演者表演建议和鼓励。
第五步:小组创作(30分钟)1.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情节,进行小组创作,展示在课堂上。
2.创作内容可以是角色对白、续写故事情节等,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3.小组展示时,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每个小组的创作和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价。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
教学延伸:1.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深入研究,展示角色背景和特点。
2.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中国传统故事,进行类似的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通过《梅花魂》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还能够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创作的形式,提升综合语言能力和表演艺术修养。
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

1、五年级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
2.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典说说“魂”字的意思3.揭题释题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
.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哭。
.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
三、合作探究交流1.讨论交流:(1)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
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2)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3)全班交流读“三哭”感悟真情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 共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 。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教具准备】投影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挂图:这是一幅()?学生答。
板书:梅花2、喜欢梅花吗?你能说出描写梅花的诗句吗?3、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梅花的特点有()。
指名答。
4、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梅花情有独钟,多少文人、画家赞颂梅花。
今天,老师配合大家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魂5、齐读课题《梅花魂》。
二、探究本课学习思路1、这是一篇阅读课文,以同学们自学为主:投影出示:本课教学目标:1、自学为主,读懂课文,解决课后思考题。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用——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用~~~~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交流:哪些句子令你感动?为什么?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4、分小组讨论不理解的问题。
三、讨论讲解重点问题1、小组汇报: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2、小组互助合作解决问题,教师适时引导,并重点讲解以下问题:⑴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投影出示)⑵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有什么联系?从这样的开头、结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①自由读开头、结尾。
②指名说。
③齐读。
⑶课题中《梅花魂》的`魂,在文中究竟指什么样的魂?①投影出示13节。
②自由读。
③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④祖父保存梅花图,是为了()?祖父爱梅花,就是()。
⑤齐读。
四、指导朗读1、选择喜欢的段落,用心用情地练读。
2、自由读文,指名读(可范读)。
3、指导读13节:⑴读这段应注意什么?⑵指名读。
⑶齐读。
4、导读开头、结尾:⑴学生说如何读。
⑵小组练读。
⑶指名读。
⑷齐读。
五、总结本文思想内容六、布置作业1、读有关乡愁的文章。
4《梅花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

4《梅花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梅花魂》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梅花魂》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
课文从故乡的梅花又开了引入,追忆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一些往事。
通过对外祖父珍爱梅花,在归国之际将墨梅图与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的回忆,体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春恋之情。
整篇课文用梅花来赞誉中华儿女的品格,从中表达了外祖父对中华儿女以及祖国深深的爱意。
课文感情真挚。
语言优美。
选编本文的意图在于:通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与感悟,能够领会到文本中所传达的深深爱国之情、从而激发学生自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者分析:我所教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普遍较好, 班级同学比较活泼开朗,课堂活跃,比较喜欢抢答问题。
因此,在课堂上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采取了多讨论,多提问,多自学的方法学习本课。
三、学习目标: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慢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3.通过情境感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课文,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四、学习重举点:重点:L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
难点:通过情境感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五、学习活动设计: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L师:梅兰竹菊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赞颂对象,梅居首位,同学们谁能说出赞美梅花的诗句?5.学生说出赞美梅花的诗句。
6.这样优美的诗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
(出示图片、描写梅花古诗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事《梅花魂》。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要求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字词。
四年级《梅花魂》教案一等奖

四年级《梅花魂》教案一等奖1、四年级《梅花魂》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重难点:1、读懂外祖父有状对梅花品格的阐述,了解梅花的高尚品格。
2、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借助梅花寄托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谈话导入:在学过的古诗中,我们一起领略了“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墨竹风骨,一起了解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石灰本色,还一起欣赏了“朵朵花开淡墨痕”的`墨梅芳姿。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梅花的课文《梅花魂》。
2、提出学习目标(1)识记生词(2)读通课文。
理清文章顺序,围绕梅花魂写了几件事?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3)说说从每件事情中感受到了什么?(3)二、展示学习成果1、我会读、会写生字新词。
如:缕缕、漂泊、稀罕、欺凌等词语,理解了眷恋、玷污、折节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愈……愈……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读课文。
4、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知识拓展延伸1、复习生字词,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提出学习目标(1)课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来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4)课外资料收集展示。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一)基础知识展示1、我知道课文写了五件事:读诗落泪、珍爱梅图、不能回国、赠送梅图、递梅花巾2、我知道这篇课文首尾呼应。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从重点词句中体会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
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从中体会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梅花魂》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3、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梅花的图片。
一起来欣赏。
梅花是中国的名花,历来都被文人墨客所青睐,你能吟诵一些描写梅花的诗句吗?(学生吟诵诗句)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梅花魂》,感受《梅花魂》之所在。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自学课文生字词,扫除阅读障碍。
四.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作者围绕梅花讲了一些什么事?通过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合作探究,品读课文。
1.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第2自然段中写到的这几句诗的意思的?说说从这些诗句你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3.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4.你觉得梅花的品格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出来。
5.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6.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花手绢给“我”?六.总结归纳。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七.拓展延伸。
1.指导朗读重点段,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2.欣赏诗歌《乡愁》八.板书6.梅花魂读诗落泪、珍爱中国、不能回国伤心流泪、赠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潸然泪下(中国心)《梅花魂》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交流及表达能力,了解开头和结尾的联系,体会它们的作用。
教学重点:1.抓住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的句子的理解,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感情,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4梅花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4 梅花魂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4* 梅花魂【教材解说】《梅花魂》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通过作者的童年回忆,记叙了外祖父爱国思乡的五件事情:吟诗落泪、珍爱梅图、难归哭泣、赠墨梅图、送梅花绢,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深情。
课题“梅花魂"中的“魂”,不仅是梅花不畏冰雪、凌寒怒放精神的体现,也是外祖父漂泊海外、坚守爱国之情的写照,更是中国人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细读文本,发现课文有以下特质:1.结构分明。
全文共16个自然段,首尾呼应。
开头第1自然段,由梅花引出对外祖父的回忆;结尾第16自然段,再点出外祖父寄托在墨梅图和梅花手绢中的爱国情怀;中间部分按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五件事情。
其中三件事和梅花有关:“珍爱梅图"可见墨梅图在外祖父心中的重要地位;“赠墨梅图”不仅揭示了祖父珍爱墨梅的原因,也是勉励“我"要学习梅花的秉性,做个有品格、有骨气的中国人;“送梅花绢”再次表明外祖父对祖国的深切思念。
2.三哭流情。
课文写了祖父三次流泪,“吟诗落泪"时,外祖父心中怀念家乡、怀念亲人。
“难归哭泣”“送梅花绢"时的哭泣,也能看出外祖父因不能回国,内心痛楚,既有无奈悲凉,也有对“我”的祝福和期待。
这三次落泪,也表现外祖父对祖国、家乡的深切热爱。
3.细节刻画。
文章多次写到外祖父异常的言行,通过细节刻画,准确生动地展现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挚爱,对祖国的眷恋。
例如“我"不小心在墨梅图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的表现是“顿时拉下脸来”“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作者用“训斥"玷污”这一类表示情况严重的词语,以及反问的语气表达祖父心中的不满。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方法,本文重在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表达感情的方法,将所学加以运用,逐步深入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梅花魂教案一等奖

梅花魂教案一等奖1、梅花魂教案一等奖一、复习:(2分)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默读批注法初读了22课,谁还记得文章写了哪五件事?(吟诗落泪、弄脏梅图、提起回国、赠送梅图、赠送手绢五件事。
) 2、上节课,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篇写事为主的文章以《梅花魂》为题呢?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深入的学习课文。
二、新授:1、师:同学们,你们看,家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艳丽、屡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来。
(课件:梅花图)望着那朵朵梅花,我不禁想起了与外祖父之间的往事。
(1分)(学生听,进入情境。
)2、请大家默读文章所写的五件事,边读边用直线划出描写外公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我的表现的句子,划完后读一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4分)(学生专心去读书,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3、两人一组汇报句子,一人读外公的表现,另一人读我的表现。
(初步感知)(2分)(1)外公落泪我拍手笑(2)外公发脾气我不理解(3)外公哭起来我不明白(4)外公送我梅图我不知为什么(5)外公送我手绢我不解(板书五件事)4、从我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1分)(总结出婴儿不理解外公的所作所为。
)5、当时幼小的莺儿不理解外公的感情,你明白吗?你是从哪读懂的?请你从刚刚划的外公表现的句子中找到最能表达外公感情的的句子,大声的朗读。
(3分)6、请你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读的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同学听,小组同学来评议。
(3分)7、全班沟通,谁情愿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要仔细听,对同学的朗读加以评议,假如你觉得自己比他读得还好,那你就站起来读。
第一件事:(2分)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拘束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指名读(2)同学加以评议:重点体会外公在吟诵诗句时的意境,体会老人思念家乡之情。
(3)你们想试一试吗?每个人试着读读。
(4)全班齐读,共同体会老人的思乡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等奖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标签:标题]篇一:梅花魂优秀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南鱼台小学五年级教师刘翠连教材简析:《梅花魂》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记叙了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并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
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表达了这位华侨老人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全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教学设计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课堂空间,引领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大力实施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感悟文中至真至纯的爱国深情。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探究,体会梅花的坚韧与高尚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开展个性化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以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
学生吟诵咏梅的有关诗句。
(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2)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3)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毛泽东)(4)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陈毅)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梅花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生齐读。
3.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紧扣“魂”自由质疑)[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欣赏梅花傲立风雪、凌寒独放的风姿,初步感受梅花的品格,并通过吟诵古代诗人咏梅的诗句,帮助学生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紧扣“魂”字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文生字词,生自主交流,掌握音、形、义。
秉性训斥撩乱朦胧灵魂玷污颇负盛名折节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设计意图]本教学片断,通过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落实好“双基”。
然后,在再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小标题,理清文章脉胳。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1.生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1)出示: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②这几句诗是哪几位诗人写的,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配乐《思乡曲》)(2)出示“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
”①投影出示“墨梅图”,生自由读本小节,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③指导朗读“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一切,读出反问的语气。
“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3)出示:“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
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生举例。
结合学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名字,生读。
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生讨论交流。
(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
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清呢?让我们的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出示:“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①指名生读。
②外祖父为什么送梅花手绢给“我”(让“我”保持梅花般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也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国。
)3.讨论:此时,你对课题《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师引导学生理解,“梅花”不仅仅是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生齐读课题《梅花魂》。
[设计意图]本片断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自主圈划词语,自主品味并通过朗读指导,读中悟情悟理,体会祖父对家乡、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之情。
在此过程中,学生列举了从古至今无数有气节、有品格的中华儿女。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部分爱国志士的诗句,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帮助学生进行了有关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学会了课文,你明白文章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吗?2.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象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
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播放多媒体课件:《我的中国心》) 板书设计:1、吟诗落泪2、珍爱梅花图思念祖国7、梅花魂 3、不能回国而落泪爱国之心4、送墨梅图5、递梅花手绢教学反思上完《梅花魂》这一课,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激动,洋溢着一种感动,为自己,也为学生。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收获。
语文课程具有审美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在情感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
我知道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憾学生的也是情,而教师的情感对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学生面对情感丰富的老师,身处充满激情的氛围,一定会有情真真,意切切感受。
因此,整节课我充满激情,用饱满的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热情、激情。
尤其在讲到中国历史上出了哪些有气节的中国人的时候,教学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的小脸通红,情绪高涨,他们跟随画面看到了民族英雄岳飞,金忠报国,想到了诗人文天祥,以及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想到了不辱使命的苏武,不顾威胁利诱,冲破阻挠回到祖怀抱的李四光,想到了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不受嗟来之食的朱自清,想到了方志敏,王二小,陈然,江姐?说他们就是一束束昂首怒放,刚强不屈的梅花。
望着他们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小脸,我感受到自己正在和他们一同成长,他们分明感受到了梅花魂就是民族魂,就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啊。
而当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的歌曲响起时,同学们也情不自禁地高唱起来,可以看出,学生被外祖父的这种深切的爱国情意打动了。
他们的心中也涌动着一颗中国心。
歌以咏怀,言为心声,语文的人文性在这里得到了弘扬。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缺憾,比如由于时间有限,朗读的指导不够到位,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时间不够等。
篇二:梅花魂教学设计(公开课)《梅花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
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抓住三次落泪,品味语言;4、深切体会外祖父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抓住外祖父的三次落泪,品味语言,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魂。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课前欣赏《我的中国心》MV。
1、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优美的歌曲,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那你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内容吗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也是描写一位海外华侨深深眷恋祖国故土的文章。
文章的题目叫——梅花魂。
(生齐读课题)指导书写“魂字。
3、“魂”是什么意思?课题中的“魂”呢?生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围绕“外祖父”主要回忆了几件事情?2、学习生字词。
重点指导“幽”的写法和“低头折节”中“折”的读音。
3、课文主要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叫我读唐诗宋词;爱惜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送墨梅图;送梅花手绢。
4、文中的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师:老师觉得外祖父也是一个爱哭的人,你们同意吗?三、感悟思乡情深。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外祖父共哭了几次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哭画出相关句子。
2、交流感悟。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滚在我的腮边、手背。
”(1)作者当时大约只有四五岁光景,她能明白这些诗词的含义吗那外祖父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2)外祖父教我读了哪些诗词你发现这些诗词的共同点了吗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让我们来当一回游子,读出你的思乡之情。
(配乐朗读)(3)外祖父为什么要读这些诗句外祖父在读这些诗句时心情如何(4)我们常说“热泪盈眶”,可外祖父的泪为什么是“冰凉的”的(心是冰凉的)师:从外祖父冰凉的泪珠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思乡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可如此迫切的心情为何落下的泪珠只有一颗两颗呢(引导学生从“每当”、“常”中理解外祖父无时不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故乡,泪早已流干了。
)(5)指导朗读。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1)“我”的一句话为什么引起了外祖父如此剧烈的反应?(2)情境朗读。
师:是啊,无法回国,就意味着外祖父多年的夙愿破灭了,所以——生:(接读)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师:无法回国,就意味着外祖父此后将孤身一人漂泊在异国他乡,所以——生: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师:无法回国,就意味着外祖父再也见不到亲人,甚至要葬身异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