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合集下载

重庆工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金融学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参考答案

重庆工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金融学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参考答案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漏选或未选记-1分)。

1.A2.B3.C4.A5.C6.D7.B8.C9.A10.B11.B12.A13.D14.D15.B16.C17.D18.B19.D2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分别填写在下列表格中。

错选、多选、未选均记-1.5分。

)1.BCDE2.ABC3.ABE4.ABCD5.ABCDE6.BCE7.ABCD8.BC9.ABCE10.ACDE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根据所给资料和要求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无。

四、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述要点并作相应的解释或说明。

1.答:(1)根据是否属于银行系统,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2)按照是否能够接受公众存款,分为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3)按照从事金融活动的目的不同,分为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运行机构。

(4)按照金融机构的业务性质,分为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除上所述,金融机构还有其他一些分类依据。

如依据资本大小和工作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大、中、小型金融机构;依据活动领域的不同,分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和全球性金融机构等。

2.答:(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

一般经济单位的经营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或普通劳务,经营内容主要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则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或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金融业务。

(2)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的特殊性。

一般经济单位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的关系。

金融体系构成与发展

金融体系构成与发展

8
第二节 现代金融体系构成
3.种类 (1)投资银行(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对工商 业股票与债券投资,对证券包销代理,并为企业 提供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 证券承销、经纪业务、自营业务 企业兼并与收购业务、咨询业务 、开发业务 其他业务。
9
第二节 现代金融体系构成
(2)储蓄银行:是以设立存折储蓄账户吸收居民 储蓄为主要资金来源并用于发放各种抵押贷款的 专业性银行。 资金来源:除了自有资本外,主要依靠吸收小规 模的居民储蓄存款与定期存款; 资产业务:主要用于中长期的贷款与投资,如发 放中长期不动产抵押贷款;购买政府的债券及公 司债券,从事市政机构的贷款等。 近年来,储蓄银行除了不可从事支票存款与一般 工商业贷款外,也开始涉足商业贷款与消费信贷, 有的也可从事融资租赁等非传统的业务。
11
第二节 现代金融体系构成
四、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活 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 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 其特征有:经营目标是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资 金主要来自国家预算拨款,在国内发行金融债券 和发行国外债券等。资金运用以中长期贷款为主; 贷款重点是政府产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中 重点扶植的项目。
17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体系
一、旧中国的金融体系 中国旧式金融机构:钱庄、票号。 1896年成立了第一家由官僚买办出资的股份制的 中国通商银行; 1904年成立了官商合办的户部银行,后改名为大 清银行;1912年后又改名为中国银行; 1907年,成立了官商合股的交通银行; 1911—1927年间新创办的银行达186家之多; 抗战前夕,全国银行164家,分支机构 1627家; 1946年底,全国银行已发展到754家。

货币银行学第04章 金融体系

货币银行学第04章  金融体系
Company name

二、金融中介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一)交易成本(Costs of Trading) 存在于金融交易中的交易中成本,即从事金融 交易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那些有余钱要贷 的人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第二节
银行金融中介
一、中央银行(Central Bank) ▲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是由政府出面组 织或授权赋予旨在集中管理货币储备,并统一铸 造和发行货币的银行,它是国家最高的最具有权 威的金融机构。 代表国家发行通货、制定和执行 货币金融政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整个金 融体系实施监管等等。

1.识别成本
识别成本包括搜寻成本和核实成本。
搜寻成本是指寻找投资机会的成本。
核实成本是指一旦投资项目经鉴别之后对最终 投资效益进行评估的成本。
Company name

2.监督与实施成本 监督成本发生在整个投资过程中,为的是确 保资金使用的既定目标以及关于使用补充投入的 承诺得以兑现。 对监督与实施成本的解释和对核实成本的解 释是类似的。 金融中介被委以监督和实施责任的代理人, 保证对其存款人进行固定金额的支付,而收入的 其余部分则成为了自己的收益。 金融中介的建立就把监督和实施问题从最终 投资者那里转到代理人自己的层面上来,从而减 少了投资者的监督与实施成本。
Company name

第一节
金融体系概述
一、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 ▲ (一)金融机构的概念 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是指专门 从事各种与融资活动有关的组织或个人。
Company name

Company name

金融机构体系(题目)

金融机构体系(题目)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一、填空题1.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活动的基本载体,是专门从事__________活动的中介组织。

2.1995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

3._____________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引发的交易风险,已经成为阻碍金融交易的重要因素。

4._____________职能是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

5._____________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货币金融的首脑机构,代表国家发行通货,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

6._____________是指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专门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7.保险公司是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在满足保险合约的条件下,向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支付保险金的_____________储蓄机构。

8._____________是根据基金财产委托人的委托,对受托财产进行投资管理,并将投资所得的收益交于收益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9.1999年11月美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后,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_____________,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实现混业经营,结束了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局面。

10._____________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并购方的所有权,而后者则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行为,或者与并购方合并成为一个新的金融机构。

三、单选题1.资金的盈余者需要了解借款者的资信方面的信息,需要证明借款的可行性及未来的收益情况等,这就构成了交易成本。

这种交易成本属于()A.小额借贷的寻找成本B.小额借贷的决策成本C.法律成本D.风险成本2.()职能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其资产业务把它们投入各个部门。

《金融机构的组成》PPT课件

《金融机构的组成》PPT课件
• b发展途径:一、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二、按 组织原则,已股份公司的形式组成现代商业银行
• c发展趋势:银行业务全能化;银行业务经营证券化; • 银行资本越来越集中;金融工具不断创新
商业银行概念
• 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 、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 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
传统的中间业务
• 结算业务 • 租赁业务 • 信托业务 • 代理业务(代理收付款业务、代理融通业务、代理行业务、现金管理业务、代理保管
业务) • 信用卡业务
表外业务
• 备用信用证 • 承诺业务 信贷便利(信贷额度、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 • 贷款出售
第四章 金融机构的组成
一、金融机构组成概述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 •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组成主要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各式各样的专业银行三大
类。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保险公司、退休养老基金、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 等。
我国金融机构
• 中国人民银行 • 商业银行(国有独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
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 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产生 • 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
初叶,其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和客观的经 济条件。 •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政府以国家名义建 立银行,为财政积累储备 • 资本主意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政府通过专门 机构来实施管理 • 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银行不断增加, 逐步走向联合、集中
性质表现
•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特征;
• 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
经营对象-货币

第四章 金融机构

第四章 金融机构

银川市商业银行实现了全省范围的跨区域经营
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农村 商业银行337家,农村合作银行147家。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 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的创新之处“发起人制度”是指银监会规定,必须有一家符 合监管条件,管理规范、经营效益好的商业银行作为主要发起银行并 且单一金融机构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5%,此外,单一非金融机构 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
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 机构。 无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吸收社员存款) 青岛崂山交银村镇银行


政策性银行
中国的政策性银行体系



国家开发银行:1994年3月成立,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基础设 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的大中型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等 政策性项目及配套工程发放贷款。(现已转变为商业银行, 但?) 中国进出口银行:1994年4月成立,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产 业政策和外贸政策,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 本性货物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课本)。进出口银行 支持领域主要包括外经贸发展和跨境投资,“一带一路” 建设、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科技、文化以及中小企 业“走出去”和开放型经济建设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11月成立,主要任务是为农业 提供政策性信贷资金、承担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 务,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服务。
其他金融机构
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 农村商业银行 农村合作银行 村镇银行 农村资金互助社 其他商业银行

第四章-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和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章-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和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4 、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1994年开始, 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再承担政策业务,政策 性业务由三家新成立的政策性银行承担。 为了解决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 新成立了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收购从四 家银行剥离出的不良资产。 5、当前正在进行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上市, 对它们实行股份制改造。这四家银行将不再是 “国有独资” ,但控股权将继续掌握在国家手 1、通过上市筹集资本金。 2、通过上市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股东大会,董事 会的监督,减少违规经营及贪污腐败的发 生。 3、通过上市在市场上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 、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在1986年交通银行 重组后陆续设立的。包括交通银行、中信 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 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 这些银行一开始就按照国际规则和市场原 则开展经营活动,因而相对而言效益更好, 也更有活力。 4、政策性银行。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但必须保本)。主 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三、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1、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 管全国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 商业银行 :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居 于主导地位。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经营综合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

3、专业银行 :专门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 务,提供专门的金融服务。主要包括: 1)投资银行:专门办理对工商企业的投资 和长期信贷。投资银行的主要业务还包括 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债券;为企业的并购 活动提供协助等。


政策性银行在政府支持下,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 其金融活动是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 要工具 . 。政策性银行自 1994 年成立以来 , 积极承 担了增强宏观调控、实现政府发展战略目标等多 重使命。目前在铁路、公路和机场建设、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仍然大量 存在, 都非常需要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但是,目前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需要对其职能定位进行动态调整。2007 年第三次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 政策性银行向商业化转型的 改革思路正式确立。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银 行改革试点也率先启动了商业化改革。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学习要求】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分类与功能了解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一、金融机构的概念、分类与功能(一)金融机构的含义金融机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机构是指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即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作为资金余缺双方交易的媒介,专门从事货币、信贷活动的机构,主要指银行和其他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该类金融机构与货币发行和信用创造联系密切,主要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广义的金融机构是指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包括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和各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充当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经纪人,即代理买卖证券,有时本身也参加证券交易,如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

(二)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机构的种类众多,各不相同的金融机构构成整体的金融机构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和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是否属于银行系统,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银行金融机构。

银行金融机构以接受存款,从事转账结算业务为基础,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负债可以发挥交换中介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作用,其资产业务主要是承做短期贷放,所以是以存款负债为前提的资产运作机制。

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又可进行多种分类。

按照银行的地位和职能不同来划分,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专业银行等;按照出资形式不同来划分,有独资银行、合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合作银行;按照资本所有权归属不同来划分,有国有银行、私营银行和公私合营银行;按照业务范围的区域不同来划分,有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和跨国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这些鲜明的特征,其业务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渠道筹集起来的,资产业务则以非贷款的某项金融业务为主,包括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2、按照是否能够接受公众存款,分为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存款类金融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银行 资金融通中的 帮助资金供求双方达 作用不同 成一份合约
二、缓解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完全信息的生产与销售也面临问题:搭便车(Freerider)、可信度(Reliability)、剽窃(Appropriability)等 银行金融机构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三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 (管理型金融机构)为核心,商业银行和其他金 融机构(业务型金融机构)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 势 业务型金融机构分为存款性银行金融机构、契 约性储蓄金融机构、投资性非银行金融机构三类。
储蓄银行——普通储蓄银行
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投资于政府债券、股票、公 司债券,或为居民提供抵押贷款服务的银行金融机构。 起源于18世纪的意大利 其性质和经营目标与商业银行无根本差别,但经营方 针和经营方法有所不同。其资金来源多为流动性较大的 居民储蓄存款,资金运用多为期限较长的贷款与投资。 贷款对象主要是其存款客户,而商业银行则面向全社会 20世纪80年代,我国烟台和蚌埠成立住房储蓄银行。 2003年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改制为恒丰银行。2004年天津 成立中德住房储蓄银行
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等
特点:资金来源可靠而且稳定 资金运用方式:长期投资 保险公司分为人寿保险公司(兼储蓄银行的性质)、 财产和灾害保险公司,是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 养老或退休基金:实质是公众为退休后的生活所准备 的储蓄,委托专门金融机构管理运作
四、投资性非银行金融机构
三、现代银行的职能
充当信用中介:最基本职能,充当了借贷中间人
充当支付中介:借助支票
创造信用:存贷业务、创造信用流通工具 提供金融服务:财务咨询、融资代理、代收代付等
第二节 银行存在的理论基础
一、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影响金融结构:交易成本阻碍了许多小额储 蓄者与借款者之间的直接融资,从而阻碍了金融市场正 常作用的发挥 银行可以减低交易成本:规模经济效应、特殊专长 (如使用ATM)
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四家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 国建设银行 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 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 展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 行、民生银行、烟台住房储蓄银行

储蓄银行——乡村银行Country bank
是为本地区居民或企业提供小额信贷服务的银行机构 我国习惯上成为村镇银行。2007年3月,我国首家村镇 银行在四川仪陇成立;2007年12月,国内售价外资村镇 银行在湖北随州成立 2008年,我国批准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
三、契约性银行金融机构
是以契约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定期、定量地从合约持有 者手中收取资金,然后按契约规定向持约人提供保险服 务或养老金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一、金融机构的含义及分类
金融机构:即金融中介(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也就是从事金 融服务业的金融中介机构。
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和基金等行 业,相应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银行机构、证券机构、 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于特定部门或产业
一、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又称货币当局(Monetary Authority),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 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主要职能: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提 供金融服务等
我国中央银行是成立于1948年12月的中国人民银行
是指在直接金融领域内为投资活动提供中介服务或直 接参与投资活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或经营内容都 是以证券投资活动为核心
主要包括投资银行、证券经纪公司、金融公司和投资 基金等
投资性非银行金融机构—投资银行
其业务几乎包括了全部资本市场业务。多数为股份制 的盈利机构,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有的还 吸收部分长期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投资于企业股票和 债券,通过长期投资控制一些企业。
货币经营业:主要业务有铸币及货币金属的鉴定与兑 换、货币保管、汇兑等 早期银行业:从货币保管业务中觅得商机 现代银行业: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 行业的诞生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形成
二、银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经营业:主要业务有铸币及货币金属的鉴定与兑 换、货币保管、汇兑等 早期银行业:从货币保管业务中觅得商机 现代银行业:1694年英格兰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现代银 行业的诞生和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形成
金融机构的分类
按融资方式不同,分为直接和间接金融机构 直接金融机构:投银、证券公司、经纪人、交易所 间接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最典型 按金融活动目的不同,分为管理型和经营型金融机构 按金融机构业务不同,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按是否承担政策性业务,政策性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
二、银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专门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投资于政府债券、股票、公 司债券,或为居民提供抵押贷款服务的银行金融机构。 与其他商业银行平等竞争。 起源于18世纪的意大利 2006年12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
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Credit Unions
是一类规模较小的存款性金融机构,由某些具有共同 利益的人自愿组织起来的、由会员集资联合组成的合作 金融组织。分为城市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最早于1849年 在德国成立 我国信用合作社大多已转化为城市或农村商业银行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的银行是1928年2月广东海陆丰苏维 埃人民委员会建立的劳动银行
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 家银行,这是社会主义银行的雏形
二、存款性银行金融机构
是指接受个人和机构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银行金融机 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信用社等
商业银行
典型形式,也是间接金融领域最主要的金融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