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校愿景与规划设计目标.

合集下载

学校教育目标及愿景

学校教育目标及愿景

学校教育目标及愿景一、教育目标:一营造快乐、健康的學習環境;二培養尊重、和諧的校園文化;三追求卓越、創新的教育品質;四開發潛能,發展多元的智慧;五重視差異,促成適性的發展;二、学校愿景:环境的改善设备的充实快乐、健康的学习环境安全的维护身心的健康亲师相互尊重师生感情融洽尊重、和谐的校园文化体恤、关怀、沟通培养民主素养发挥专业精神开发多元智慧卓越、创新的教育品质追求改革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发展学校特色三、学校发展方向:一學校發展目標:1.配合國家及社會變遷的需要,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培養學生具備現代國民應有的基本能力;2.注重個體適性發展,結合社會資源,重視個別差異,規畫新世紀教材教法;3.配合本校地理環境、學校規模、軟硬體設施,有效建構學校本位課程;4.充分發揮教師專業精神,研發教材,發展學校本位課程;5.鼓勵學生運用媒體資源,開擴視野、蒐集資訊,解決問題,並設計合宜的教材,激發學生之潛能;二教務工作重點:1.推展多元智慧的教學活動,創造學校特色,建構學校本位課程;2.落實學生基本學力之養成,培養現代國民應具備之基本學習、生活能力及終生學習的意願;3.發展多元評量策略,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建立學生的信心;4.推廣資訊教育,提升電腦應用能力;5.推展學習型學校,發揮專業理念,提升教學效果;6.推展班群及協同教學,發揮教師專長,提升教學品質;7.辦理各項學藝活動,激勵學生才能,表示學習成果;8.鼓勵家長參與各項學校活動,鼓勵家長參與,成為教育的伙伴;三訓導工作重點:1.發展學生社團及體育、音樂團隊、成立童軍,提供學生多元化學習機會,並藉此培養正當休閒活動;2.辦理多樣化競賽,以團體競賽激發合作學習精神,以個人競賽培養學生自我挑戰;促進學生發揮潛能建立自信;3.利用週會活動及相關時間實施法治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春暉專案等,以增強學生守法守紀的觀念;4.加強學生校內、校外生活指導,養成有禮貌、守秩序、愛清潔等好習慣的兒童;5.推廣衛生教育,實施口腔保健、視力保健、缺點矯治、及其它疾病預防宣導教育,培養健康國民;6.落實安全教育,建立導護制度,加強校園巡邏,利用社區資源及家長力量建立安全維護網,結合愛心商店,致力消除治安死角,營造安全的社區環境;7.加強設備、設施安全檢查,並成立校園緊急事件處理小組,確保學生活動安全;8.實施環境教育,加強垃圾分類處理、資源回收、垃圾減量及廁所整潔;9.推展健康體適能觀念,加強體適能教學,辦理各項體育活動,提振學生體能,培養學生養成運動習慣;四總務工作重點:1.積極收回校地,加速校舍建築整體規劃,期能滿足學校未來發展之所需;2.主動積極檢查更新維護學校硬體設備,落實全校無障礙環境設施,以營造安全的學習環境;3.機動快速採購品質優良的各項教學設備及材料,以支援教學;4.規劃校園環境景觀美化綠化,花木植栽定期修剪更換,以發揮境教功能;5.加強營繕工程檢核,執行公共安全管理,以確保師生整體安全,6.發揮總務優秀團隊的力量,為全體師生提供最佳的支援與最速的服務;五輔導工作重點:1.規劃並鼓勵教師參與輔導知能研習活動,以提昇初級預防之輔導功能;2.推動認輔制度及班級個案輔導工作,經由個別、小團輔或班級方式協助優先關懷學生之成長;3.辦理多元親職教育活動,溝通親子教養觀念及方法,加強親師合作,舉辦學校日活動,鼓勵家長關懷學校、參與校務;4.推動兩性平等教育,協助學生生理、心理及社會交往之健全發展,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小組及性侵害防治小組,加強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5.落實生活輔導,提倡榮譽制度,以積極鼓勵代替消極管理,培養學生珍惜榮譽的態度;6.提供有效之學習輔導,善用社會資源,從事補救教學,鼓勵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習慣、方法及技巧;7.加強學生生涯輔導工作,增進職業認識,建立並提供有關性向、興趣、能力、個性等方面資料,協助學生自我了解;8.辦理特殊教育,提供班級身心障礙學生直接、間接之照顧並辦理特殊教育教師講座,提昇教師特教知能;9.善用社區資源,成立並組訓志工團,開拓社區人士、家長參與校務管道,協助校務運作10.加強宣導「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依「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及「學生申訴實施要點」,處理學生問題,注意保護、保密原則,確實保障學生學習、生活與受教權益;四、課程願景:一語文學習領域:1.願景:1學生能正確理解和靈活應用語言文字的能力;2學生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作等基本能力,並能使用語文,充分表情達意,陶冶性情,啟發心智,解決問題;3學生能有效應用語文,從事思考、理解、推理、協調、討論、欣賞、創作,以擴充生活經驗,拓展多元視野,面對國際思潮;4學生能有廣泛閱讀的興趣,提昇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以體認文化精髓;5學生能利用工具書,結合資訊網路,以增進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具備自學能力;2.學年願景:1一年級:错误!國語課程願景:透過遊戲學會拼音,進而能自己閱讀,並能與人溝通和分享;错误!母語課程願景:讓小朋友在自然、生活化的環境中學習簡單、常用的母語,並具備簡單的聽、說能力;2二年級:错误!國語課程願景:在快樂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應用語文的能力,希望他們成為更懂事、更聰明、和愛讀書的好孩子;错误!母語課程願景:讓小朋友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學會母語;3三年級:错误!國語課程願景:結合語言與資訊科技,提昇學習效果,擴充學習領域;培養與人分工合作的態度,愛護環境,語文創作的興趣;错误!母語課程願景:讓小朋友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下學會母語,認識自己的文化特色;4四年級:错误!國語課程願景:從語文學習活動中,提升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活潑教學中,充實生活經驗,陶冶思想情意,培養豐富想像力、思考能力;错误!母語課程願景:建立有情的世界,關懷週遭的人事物,探索先民的智慧、文化的內涵,加以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接納各種文化,傳承母語珍貴文化遺產,落實日常生活情懷,親近大自然之美;5五年級:错误!國語課程願景:能用心精讀,深究內容,歸納大意,能在聆聽過程中,從說話者語調的變化,感受說話者的情緒,並系統歸納他人發表之內容;能將閱讀材料與實際生活情境相聯結,透過生活化的語文,習解決問題,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能體會生活中處處皆學問,培養處處探索的精神;能學習將閱讀的留言海報、啟事、公告、廣告與際生活情境相聯結,並與他人分享;错误!母語課程願景:探索先民的智慧、文化的內涵,加以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接納各種文化,傳承母語珍貴文化遺產,落實日常生活情懷,親近大自然之美;二健康教育與體育:1.願景:1具有尊重生命的觀念,並能以促進健康的知識、態度與技能,豐富健康與體育生活;2具備運動概念與運動技能,提昇體適能;3具有增進人際關係與互動的能力;4會運用健康與體育的資訊、產品和服務的能力,擬定健康與體育策略並加以實踐;5具有營造健康社區與環境的責任感和能力;2.學年願景:1一年級:給孩子健康的身體, 快樂的人生,以及美好的未來; 2二年級:快樂、健康、活潑、有禮貌;3三年級:發展運動概念與運動技能,提昇體適能;4四年級:充實促進健康的知識、態度與技能,養成尊重生命的觀念,豐富健康與體育生活;5五年級:讓兒童能更重視自己的成長和一生, 引導兒童選擇適合自己的體適能運動, 透過一系列全身性運動技能的練習,提升身體協調性與操控技能;, 讓兒童了解地球只有一個,應儘量減少垃圾, 兒童學習正確的用藥, 引導兒童了解運動場地的潛在危機;三數學學習領域:1.願景:1具有數、量、形的概念與關係;擁有日常所需的數學素養;2具備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並具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3能應用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4具備欣賞數學的能力;2.學年願景:1一年級:讓小朋友從遊戲中學習基本數序,及其聽、說、讀、寫之能力,並能認識常見之形體,及建立長短觀念,且能正確報讀時間;2二年級:培養學生主動研究及獨立思考的精神,並能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應用於日常生活中;3三年級:培養日常所需的數學素養,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4四年級: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5五年級:掌握數、量、行的概念與關係,法展以數學作為明確表達、理性溝通工具的能力,培養日常所需的數學素養,培養數學的批判分析能力,發展形成數學問題與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欣賞數學的能力;四生活學習領域:1.願景:1能從透過生活體驗,覺察自己的成長、潛能、以及自主的能力;2認識自身周圍環境的特性與變化,覺察社會中各種關係,進而關懷自己的周遭環境;3認識、瞭解並關懷周邊的動、植物;喜歡觀察環境中的事物,獲得發現的樂趣;2.學年願景:1一年級:融合社會、自然、藝文三大領域,透過情境的探索與體驗,讓孩子在快樂、健康的學習環境中,發展尊重、和諧的校園文化,並營造美麗人生;2二年級:由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活潑的活動,引導小朋友,主動去認識生活的環境.五社會學習領域:1.願景:1充實社會科學之基本知識,培養對本土與國家的認同、關懷及世界觀;2培養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以及負責的態度;3了解本土環境與人文之特徵、差異性及交互關係,重視環境保育和資源利用;2.學年願景:1三年級:輔導兒童認識鄉土習俗,培養惜鄉、愛鄉之情懷,進而養成愛鄉、護鄉、愛國之情操2四年級:輔導兒童認識自己生活成長的地方,培養識鄉、惜鄉、愛鄉之情懷,進而養成愛鄉、護鄉、愛國之情操;3五年級:了解家鄉臺灣的自然環境;了解家鄉人文活動的變遷;了解家鄉生活型態的變遷;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1.願景:1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2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3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及其基本知能;2.學年願景:1三年級:培養愛護環境、珍惜資源及尊重生命的態度;2四年級: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及其基本知能;3五年級:培養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並養成學習科學與技術的探究方法及其基本知能;七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1.願景:1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材與形式,從事創作,豐富生活與心靈;2透過審美活動,體認各種藝術的價值,提昇生活素養;3瞭解藝術的文化脈絡及風格,參與多元的藝術活動,擴展視野;2.學年願景:1三年級:透過審美活動,體認各種藝術的價值,提昇生活素養; 2四年級:以音樂、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的學習內容,帶領學生留意觀察生活情境、以藝術的途徑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加強對文化的理解與關懷;3五年級:能自我探索,覺知環境與個人的關係,運用媒材與形式,從事創作,豐富生活與心靈;瞭解藝術的文化脈絡及風格,參與多元的藝術活動,擴展視野;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1.願景:1強調真實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協助表現自我與檢證學習內容;2重視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在省思過程中增進自我的瞭解,發現人生的意義;3針對不同能力、興趣、需求設計多元的活動,給予個別發展機會;2.學年願景:1一年級:以孩子的生活經驗為中心,安排主題式的活動,提供孩子成功的學習機會,培養主動探索及共同決定的能力,落實合作學習的精神;2二年級:培養小朋友具備關懷他人﹑熱愛生命的情操,進而實現在日常生活中;3三年級:強調學生在真實生活中的實踐能力,協助學生表現自我與檢證學習內容;4四年級:重視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意義,針對學生不同能力、興趣、需求設計多元的活動,給予個別發展的學習機會;5五年級:透過校園探索活動,能了解學校各項設施,親近校園,進而關心學校的人事物;能主動參與班級活動,學會遵守團體規範;能主動參與做家事,.學會邀請同學到家中作客,增加良性互動機會,並能增進人際關係;九彈性學習領域英語:1.願景:2.學年願景:1一年級:英語課程願景:能以簡單英語表達日常生活用語,且能聽懂並使用簡單的教室用語;2二年級:英語課程願景:喜歡吟唱相關歌謠及短韻文,能正確說出各課主題單字與句型 / 自然發音;3三年級: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語的能力,在快樂的學習環境中學習英語;4四年級: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態度與方法;5五年級:培養學生多元的包容力,以擴展其世界觀;十彈性學習領域電腦:1.願景:瞭解資訊科技在人類生活及學習領域的應用和影響,並具備使用電腦及相關軟硬體設施的基本概念和知識;2.學年願景:1三年級:體認資訊科技在生活、工作及各學科領域學習上的重要性,培養運用資訊處理事務及解決問題的興趣及良好工作習慣;2四年級:熟悉電腦及相關軟硬體設施的各種操作技巧,並能進行資訊的搜尋、處理、分析、編輯、建檔、傳輸等作業;3五年級:體認資訊科技在生活、工作及各學科領域學習上的重要性,培養運用資訊處理事務及解決問題的興趣及良好工作習慣,並能遵守資訊作業的相關倫理規範;十一六大議題:1.資訊課程願景:本課程之目標在培養學生資訊擷取、分析與應用、創造思考、問題解決、溝通合作的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態度;藉本課程之規劃,在認知、情意、技能上培養學生達成以下目標:1瞭解資訊與日常生活的關係;2瞭解資訊與倫理及文化相關之議題;3熟悉使用資訊的知識與技能;4熟練利用各種資訊技能,進行資料的搜尋、處理、分析、展示與應用的能力;5建立以資訊技能作為擴展學習與溝通研究工具的習慣;6樹立終身學習的態度;2.環境課程願景環境教育是概念認知和價值澄清的過程,藉以發展瞭解和讚賞介於人類、文化、和其生物、物理環境相互關係所必需的技能和態度;也需要應用有關環境品質問題的決策及自我定位的行為規範;藉由本課程達成下列之目標:1具有對環境覺知與環境敏感度的能力;2熟知環境概念知識內涵;3建構環境倫理價值觀;4具備環境行動技能;5擁有環境行動經驗;3.兩性課程願景兩性教育透過認知、情意、行動三層面課程的實施:瞭解性別意義、兩性角色的成長與發展、發展正確的兩性觀念與價值判斷、培養批判、省思與具體實踐的行動能力;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以達成下列目標:1瞭解性別角色發展的多樣化與差異性;2瞭解自己的成長與生涯規劃,可以突破兩性的社會期待與限制;3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與長處;4消除性別歧視與偏見,尊重社會多元化現象;5主動尋求社會資源及支援系統,建立兩性平權之社會;6建構兩性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4.人權課程願景人權教育係透過人權教育環境的營造與多元教學方法與過程,協助學生澄清價值與觀念,尊重人性尊嚴的價值體系,並於生活中實踐維護與保障人權;藉由本課程能達成下列目標:1瞭解人權存在的事實、基本概念、價值等相關知識;2發展自己對人權的價值信念,增強對人權之正面感受與評價;3培養尊重人權的行為,及參與實踐人權的行動能力;5.生涯課程願景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是全民教育,從義務教育開始延伸至高等及繼續教育的整個過程,這個教育同時具備學術與職業功能,升學及就業準備,強調在傳統教育中建立起職業價值,培養個人能夠創造有價值的人生;透過本課程的學習,能達成下列目標:1能瞭解自己,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及良好的品德、價值觀;2能認識工作世界,並學習增進生涯發展的基本能力;3能認識工作世界所需一般知能,培養獨立思考及自我反省,以擴展生涯發展的信心;4能瞭解教育、社會及工作間的關係,學習各種開展的方法與途徑;5能運用社會資源與個人潛能,培養組織、規劃生涯發展的能力,適應社會環境的變遷;6.家政課程願景家政教育係透過飲食、衣著、生活管理與家庭等的學習,使得生活各領域的不同層次需求獲得適當滿足;藉由本課程之實施,達成下列目標:1能瞭解日常飲食、衣著、生活管理與家庭生活的實際活動,充實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能;2能對日常生活的關懷,維繫與自己、他人及環境間的和諧關係;3建立改善家庭生活及建立幸福家庭的信心、志趣與理想;五、各年級教科書版本。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愿景目标)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愿景目标)

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愿景目标)七里河区建兰路小学2009——2012学年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愿景目标)共同的学校愿景及使命,是激励教师和校长的重要动力,也是加快学校发展的有力推手。

卓越学校都拥有强势文化及清晰的目标,它可以提高学校成员共同的使命感,使其成员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更热爱并忠诚于学校。

学校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及使命,使全体成员共同拥有愿景、信念及价值的追求,发展出学校的强势文化,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现提出今后三年学校发展规划(愿景目标)。

一、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以谋划学校科学发展为关键,以增强规范精细管理为支撑,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创建“五园”学校建设为抓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保证,以创造“诗意化”教育为主题,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为努力创建“师生赞同、家长赞扬、政府赞许、社会赞誉”的名优学校、精品学校而奋斗!二、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愿景目标1.实现三个增值:学生增值——学业水平提高,良好习惯养成,责任意识增强;教师增值——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艺术娴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增值——有形资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社会信誉度提升。

2.落实四个目标:学生学业水平“出众”、教师教学业绩“出色”、校长管理策略“出新”、学校教育质量“出名”。

3.创建五个校园:创建“平安校园、健康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文化校园”。

三、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九项措施第一年:年度目标与工作措施(2009年8月——2010年7月)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解决影响学校发展的硬件问题。

完成学校现有教学楼改造加固和1800平方米教学用房新建任务,基本改善办学条件。

2.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落实名师培养工程,通过用制度定人、用奖励激人、用研修育人、用比赛练人、用评课促人,引领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阅读工程”进一步推进,形成师生读书学习的良好风气。

学校发展愿景1

学校发展愿景1

学校发展愿景1学校发展愿景一、引言学校发展愿景是指学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目标和愿景,是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发展愿景的制定过程、目标设定、愿景描述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二、制定学校发展愿景的背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其发展愿景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校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更具竞争力的学生。

三、学校发展愿景的目标设定1. 教育质量目标: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2. 师资队伍目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支持。

3. 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4. 教育环境目标:打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提供舒适、安全的学习场所和设施。

四、学校发展愿景的愿景描述1. 教育质量愿景:成为全国一流的教育机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学生。

2. 师资队伍愿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

3. 学生培养愿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4. 教育环境愿景:打造现代化的教育环境,提供舒适、安全、多元化的学习场所和设施。

五、实施学校发展愿景的策略1. 加强教师培训:提供定期的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机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多样化的学科选择和实践机会。

3. 提升学校硬件设施: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的设施和设备。

4. 加强与社会的合作:与企业、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5. 建立学校文化:倡导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学校发展愿景的评估与调整学校发展愿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调整。

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方案

学校建设工程规划方案一、学校建设的意义和目标学校建设是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必经之路。

一所优质的学校建设规划,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需求,也要考虑教师的教育教学条件和职业发展。

因此,我们的学校建设规划将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学校走向现代化的目标。

我们学校建设的目标是:打造一所现代化、功能齐全、环境宜人的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支持,为家长提供放心的教育服务。

二、学校建设的总体规划1.学校建设定位:我校定位为一所面向未来,注重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学校。

办学理念以“潜能开发、素质提升”为主旨。

2.学校建设方向:立足现代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变革,打造一流的学校。

3.学校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楼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师生生活设施建设、信息化校园建设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1.教育设施建设:学校建设期间,将新建教学楼、音乐厅、美术室、实验室等教育设施,确保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设施的建设应考虑到各科目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设备。

2.生活设施建设:学校建设项目还包括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和其他生活设施的建设。

学生宿舍的建设应以舒适、安全、便捷、环保为原则,保障学生的生活质量。

3.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建设要注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绿化、景观设计、校园规划等方面。

通过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出一个整洁、安静、美丽的学习氛围,为师生提供一个宜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教学楼建设1.教学楼建设:学校建设项目将新建多栋教学楼,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需求。

教学楼的建设要注重教学空间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确保各类教室的数量和面积符合教学需求。

2.教学设施建设:教学楼建设还包括多媒体教室、电教资源室、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的建设。

学校发展愿景1

学校发展愿景1

学校发展愿景1学校发展愿景一、引言学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其发展愿景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发展愿景,包括学校的宏伟目标、发展策略和实施计划等。

二、学校发展宏伟目标为了实现学校的长期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宏伟目标:1. 提高教育质量: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2. 建设创新平台:打造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校文化,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创新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3. 推进国际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 加强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发展策略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发展策略:1. 提升师资力量: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师资源。

2. 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3. 优化教育资源:加大对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投入,提供先进的教育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提升教育质量。

4. 拓展国际交流:积极与国外优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访,引进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资源。

5. 加强社会合作: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开展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实施计划为了确保学校发展愿景的实现,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计划:1. 建立发展团队:成立专门的发展团队,负责学校发展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制定详细计划: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策略,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时间表、责任人和具体任务等。

3. 加强内外沟通:与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发展计划。

4. 落实资源投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教学设施、教育技术设备和教师培训等,确保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

高水平院校建设愿景与建设目标

高水平院校建设愿景与建设目标

高水平院校建设愿景与建设目标一、建设愿景学校以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秉承“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立足服务发展的时代使命,继续提升法治化、市场化、智慧化、国际化的改革力度,通过创新驱动、特色化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科技服务模式,使学校成为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企业技术应用和开发的重要合作伙伴,成为中国高职教育特色治理模式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探索者和经验提供者,成为中国特色高职示范校和中国高职教育走向国际的重要代表。

二、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立足学校的发展基础与建设愿景,结合一流高职院校建设的文件精神,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为重点,推动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

建设期满,学校将实现试点学院一一设计学院的院校二级管理模式成功运行,建成10个高水平专业,在下列指标上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表2T预期达到全国一流的量化指标表预期产出的标志性成果列表(二)具体目标1.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完善《章程》配套改革,与举办方形成基于《章程》的治理模式;深化董事会制度改革,完善董事会决策机制;探索校院二级管理,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落实校园ERP项目,实现管理流程的再造和学生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人事激励机制,在分类设岗,优劳优酬的基础上,突出基于专业建设业绩和科研业绩的团队考核,激发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和团队科研的积极性;建立第三方与校内机构评估相结合的专业评估机制,完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机制。

表2-3综合改革建设目标专业建设形成更为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结构:围绕家电制造业、智能制造、家具设计、酒店与餐饮及相关产业,继续巩固制冷与空调技术、家具艺术设计等强势专业,做大做强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流管理等主体专业,做强烹调工艺与营养等特色专业,办好工业机器人技术等顺应区域新产业的新兴专业;创新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进协同共建专业改革,构建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教学科研协同育人机制;围绕“发展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程体系建设,将高水平专业核心课程建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推进分层分类教学改革;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建立教学诊断与反馈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以“赛教”结合为抓手,建设课程、技能竞赛、创业实践的学分积累机制,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指导,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启动学生研究项目(SRP),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继续深化文化育人,引入多元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注重对行业优秀文化的挖掘、整理、发展;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以高水平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抓手,积极积累优质教学资源。

学校发展愿景1

学校发展愿景1

学校发展愿景1学校发展愿景是指学校对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和目标设定。

它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指引,是学校努力追求的理想状态。

学校发展愿景的制定需要考虑学校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以及当前的教育环境和需求。

1. 学校使命:我们学校的使命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2. 学校愿景:我们学校的愿景是成为一所国际化、卓越的学校,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成功铺平道路。

3. 核心价值观:我们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包括:卓越、创新、责任和合作。

我们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学术、艺术、体育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卓越表现,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培养责任感,并注重团队合作。

4. 教育环境和需求:当前,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学校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并与时俱进。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们要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为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提供发展空间。

我们要加强与家长和社区的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共同体。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制定了以下学校发展愿景:1. 提高学术水平:我们致力于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通过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课程。

我们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预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

2. 培养全面素质: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学术能力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艺术、体育和社会责任意识。

我们将提供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匡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国际化教育:我们要打造国际化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教育。

我们将推行双语教学,开设国际课程,组织国际交流活动。

我们要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使他们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社会和职业发展。

4.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我们要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校园文化。

我们将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学校发展愿景

学校发展愿景

学校发展愿景一、引言学校发展愿景是指学校对未来发展的愿景和目标,是一个学校发展规划的基础和指导。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校发展愿景的制定过程、内容和实施策略,以及预期的结果和影响。

二、学校发展愿景的制定过程1. 现状分析:对学校的历史、规模、地理位置、师资力量、教育资源等进行全面分析,了解学校的优势和不足。

2. 需求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和需求。

3. 愿景制定:结合现状分析和需求调研结果,制定具有远见和可行性的学校发展愿景,包括学校的定位、目标和核心价值观。

三、学校发展愿景的内容1. 学校定位: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例如成为一所国际化、卓越的综合性学校。

2. 教育目标:制定学校的教育目标,例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3. 学科建设:规划学科专业设置,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4. 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5. 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环境。

6. 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7. 社会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学校发展愿景的实施策略1. 战略规划:制定学校的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路径。

2. 组织架构:优化学校的组织架构,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

3. 资源整合:整合学校内外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师资培养: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5. 教育改革: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6. 国际交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7. 质量评估:建立健全的质量评估体系,持续提升教育质量。

五、预期结果和影响1. 学校声誉提升:通过实施学校发展愿景,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将得到提升。

2. 教育质量提高:学校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3. 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将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設校願景與規劃設計目標
壹、設校緣起:
(一)教育是百年樹人之大業,攸關國家之興衰、社會之發展與經濟建設之榮枯,各級政府無不積極投注鉅資發展教育。

(二)本縣為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理念,促進社區發展,及實現小班小校精神,同時縣治二期計畫及其週邊範圍包含了台大、交大、台科大竹北校區、
體育運動公園、高速鐵路、生物科技園區、璞玉計畫等重大建設,工商
文教區已成型且凝聚驚人之爆發力。

(三)竹北市縣治區透過區段徵收所劃設之大規模都市計畫區,提供極佳的公共設施和交通品質,以及新竹工業區、新竹科學園區可提供之就業機會,吸引為數不少之住家興建,經濟發展條件一株獨秀。

致使新興社區或住
宅大樓紛紛建立,使得人口急遽增加。

縣治二期〈體育公園〉建照核發狀況:
◎92年1172戶
◎93年3222戶
◎93年5899戶
◎94年60000戶〈預估〉
合計:16293戶
(四)現有博愛國中、仁愛國中學生已達飽和狀態,必須增設國中以紓解壓力,雖然縣府財政極為拮据,仍寬籌經費,籌設國中以促進竹北地區教育事
業之蓬勃發展,嘉惠桑梓學子,塑造優質的教育文化。

竹北地區各國中未來六年新生招收班級預估人數:
規劃規模:仁愛國中招收新生班級數:9班共315人
博愛國中招收新生班級數:7班共245人
六家國中招收新生班級數:5班共175人
共 21班735人
貳、校舍基地:
本校地坐落於竹北市縣治二期文中三預定地,福興東路一段高速公路及運動公園旁,校地完整、交通便捷,已辦理徵收。

(一)地段:竹北市公園段1331-000地段。

(二)總面積:3.8公頃。

成功國中預定地週邊位置圖
參、設校願景:
建立優質綠色學校文化,規劃全人教育課程、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終生學習的新世紀健全國民。

肆、設校理念:
(一)強化人格養成教育,培養健全國民
落實生活教育重視人格養成教育,培育有為、有守、知所進退的紳士淑
女,並透過正式、非正式、潛在與空白學習課程,實施人文精神教育,全方位提昇學生優良氣質,養成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具世界競爭力之現代化國民。

(二)塑造適性教育環境,帶好每一位學生
堅信每一個孩子都具有基本的學習能力和獨特的發展方向,運用多元、有創意的教學方式啟發孩子。

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依學生的個別需求、結合地方特色與學校本位,提供適性教育,決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塊璞玉,惟待教育慢慢琢磨,而終成美玉。

(三)追求卓越教育品質,提升學校教育效能
建立重視學習效能的學習風氣,強調教師精益求精的專業素養,重視教育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及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以追求卓越的學校教育品質。

(四)提昇人文素養,推展精緻教育
精緻教育包括卓越性、績效性和科技性三項特徵。

超越現狀追求完美、高品質的教育成果,提供更多元的教育內容,以充分激發學生多元智慧,整體提高學生素質。

並重視潛在課程的實施以及品質管理機制,使教學與行政的運作過程都能發揮最高的效用。

除此之外,強化科技的軟硬設施,提高教育品質。

(五)加強社區資源共享,共謀教育成功
學校為社區的文化中心,並與社區之間形成一個生命共同體,社區中所
有資源(含學校資源)透過共同參予,以造大眾福祉,共謀教育成功。

(六)發展學習型學校,落實全人教育
終身學習的社會,學校必須擴大學生學習領域,活化教育的生命力,增進個人學習、團隊學習與組織學習的效果,積極落實全人教育理念,以開創教育新境界。

(七)營造綠色學校,永續校園發展。

透過全方位學習,加強學生的環保概念,培養他們對保護地球和自然資源的正確態度和價值觀。

美化校園,營造一個優美、健康的學習環境。

此外,透過推行各項校內環境管理政策,加強教職員的環保意識,使學校成為一所『綠色學校』。

期能將永續校園的「人與自然」共存的重要概念落實於學校的每一位成員與每一個角落。

伍、規劃原則與目標:
基於設校願景及建校理念,本校設校規劃目標如下:
(一)加強無障礙校園環境為顧及身心障礙學生,校園規劃應營造無障礙的校園環境,配合學校軟、
硬體及輔助設施,讓身心障礙師生、家長、社區人士皆能在校園內行動自如,暢通無阻的生活及學習,達到“可以到達,可以進入,可以參與,可以教育”
的無障礙校園環境目標。

(二)推展學校社區融合
學校在社區中,具社區發展的動力,社區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學校與社
區應結合一體,資源共享,使學校成為社區教育文化活動之中心,推展學習型社會,進而建立社區文化特色,發揮學校教育功能,提昇社區生活品質。

(三)建立人性化的活動空間
校園規劃應注意學生之需求,重視教育性、安全性及人性化的規劃。

因此,強調教學區與活動區動靜要分明;人車分道確保師生活動的安全性。

以塑造和諧的校園人文環境,創見最佳學習環境。

(四)形塑文化藝術的建築特色
竹北地區除了客家人聚集外,近年來新住民的移入,豐富了地域的特色。

學校建築的形象及空間設計,應代表客家族群勤儉、樸實、硬頸精神以傳承客家文化,並加入各族群之特色,形成一個具有文化涵養及藝術風格的特色學校。

(五)建構教學中心的學校
落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進而協助學生發展潛能,自我實現。

學校在教學設備、教學方法及教材選擇上,除了以適性為原則外,更朝精緻卓越的教學品質邁進,成為本縣指標性學校,可與其他縣市之優質學府相互媲美。

(六)設置現代化的科技資訊
學校校舍建築以教育性、安全性、實用性、經濟性、美觀及創新的原則,設計規劃,並融入現代科技的理念。

教學設備配合各學科特性及目標,運用適宜的高科技現代化教學設備,結合視聽媒體及電腦輔助教學,營造多元化
學習環境,創造有啟發性、多向度、多功能性的學校特色。

(七)規劃未來性的指標學校
為因應未來社區之發展需求,校舍規劃必須作整體性,前瞻性的規劃而預作設計,以適應未來環境趨勢的變遷。

(八)安全實用且兼具高效能的教學環境
空間配置注重動線流暢及高安全規格設計,教室內部功能e化,並設置班群教學開放空間。

採用雙面走廊設計,獲得寬敞明亮的空間。

(九)綠色學校的永續發展
在行政措施、校園規劃、校園生活等方面必須將環保概念化成具體的行動,如此方能確保與創造生態環境,使地球發展能夠生生不息。

陸、規劃規模
普通班:42班,最大容量52班。

預計最多可容納1820位學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