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与数学中的奇妙巧合
河图洛书九宫算术[攻略]
![河图洛书九宫算术[攻略]](https://img.taocdn.com/s3/m/b69533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2.png)
九宫(又称洛书)九宫图都知道吧,就是把1~9九个数字填到3×3,使其每一横坚斜之和都相等,如下:4 9 23 5 78 1 6之后已经延伸成一种数字艺术,可以无限延伸(因为有规律可寻,据说有人做到1999X1999,还是比这个更大来着)●●●●●●●●●●●●●●●先说5*517 24 1 8 1523 5 7 14 164 6 13 20 2210 12 19 21 311 18 25 2 9●●●●●●●●●●●●●●●4*4在这里16 2 3 135 11 10 89 7 6 124 14 15 1●●●●●●●●●●●●●●●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化的宝殿中,有两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河图洛书,至今吸引着众多学者的研究热情,人们为河图洛书的神话般的传说,高深的奥义,丰富的内容,简洁的形式万分惊讶,对河图洛书与中国的思想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更是迷惑不解。
种种论述表明,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对中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都有过深刻的影响。
然而,令我们每个人吃惊和迷惑不解的是,河图洛书只是两个简单的数字图。
龙马载河图,神龟背洛书河图洛书是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翻遍祖国的各种古典著作,我们根本找不到这位创始人。
河图洛书的产生,至少要追溯到四千五百多年以前,那时,人类尚处于无文字时代,人类的认识水平还十分低,很难想象那时就有人能够制造出如此高深莫测的图书。
在我国各种古籍中,对河图洛书的起源,仅有两个龙马载河图,神龟背洛书的传说。
一、龙马载河图相传远古时期的孟津河边,一天河水忽然大涨,波浪滔天,水中有一巨兽,似龙非龙,似马非马,浪里飞腾。
当时的伏羲黄帝与众臣听到有人报告,立即去河边观看,只见河中洪涛巨浪,波浪中一巨兽踏水如登平地,大体象马却身有鱼鳞,高八九尺,有两翼,形体象骆驼,身上负有由花点构成的图案,黄帝命人走近河边,将图案记录下来,刚刚记下,怪兽即没而不见。
后伏羲皇帝认真研究了这副图发现它正是由十种花点组成,这十种花点代表1-10这10个数,两种花点构成一组,布局在东西南北中五个位置上,每组花点所表示的数,其差均是5.这种和谐统一,四方对称的特征,黄帝越研究越感到奇妙无比,后来他就依此画八卦,建甲历,定时辰,治理国家。
简述河图洛书数字秘密

简述河图洛书数字秘密俄罗斯“火星男孩”波力斯卡发现河图洛书数字秘密科学家:“你去过中国吗?”波力斯卡(俄罗斯自称来自“火星”的男孩,今年11岁):“没去过,甚至我到现在为止都没出过麦德韦德茨卡亚。
”科学家:“你知道中国的《周易》吗?”波力斯卡:“当然。
”科学家:“你不认识中国汉字,怎么知道这么深奥的学问?”波力斯卡:“苏格拉底不认识字,但他却是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能说说你对《周易》的认识吗?”波力斯卡:“我认为河图和洛书就是《周易》的全部。
先说说洛书。
洛书用圈、点及其数目表示九个数。
这九个数依次排列起来,就得到一个数字方阵,用阿拉伯数字表示:492、357 、816,这是著名的九宫图,即世界上最早的幻方。
幻方是由n平方(n 是自然数)个自然数按照规律排列成n行,n列方阵中每一行三个数相加之和皆为15,不论纵、横、对角之和都等于15。
幻方除以上三阶(三列),还可有四阶、五阶、六阶……等很多。
得出计算任意阶数幻方的各行、各列、各条对角线上所有数的和的公式。
假如幻方的阶级为n,所求的数为Nn,那么Nn=1/2n(n平方 1)我们可以把这个公式用于上面的三阶幻方,不难推出:N3=1/2n(n平方 1) =1/2·3·(3平方 1) =1/2·3·10=15。
"[ 幻方中国古人称为‘纵横图’,国外叫‘魔方’。
欧洲人在十四世纪才开始研究幻方,公元1514年才出现四阶幻方,比中国晚2000年。
]科学家:“原来这就是“洛书”,这真的很神奇,一只龟背上竟然刻有这样高深的数学“幻方”,我相信那图案一定是你们的神国的人刻上去的。
”波力斯卡:“是的。
其实人类对这个‘幻方’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科学家:“你是说,这‘幻方’有其它更特别的秘密?”波力斯卡:“是的,你们试试将幻方图中第一排中3个数字的任意两个组合进行相乘。
”科学家:“好的,492 X 294=144648。
河图左旋洛书右旋,妙合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

河图左旋洛书右旋,妙合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在汉武大帝时期,易学开始分成两大派,即义理派和象数派。
这两大派自从出现开始就水火不可交融,一直延续到今天。
现在易学中,这两大门派的鸿沟依然存在。
自古以来,义理派是士大夫、儒者、高贵的读书人学习《周易》的途径。
他们训诂,追求六十四卦本义,穷尽智慧钻研易理,解释卦爻辞,做着为往圣继绝学的工作。
这种人都认为:善易者不卜。
象数派是民间隐士、深山道士、方外人士、落魄文人学习《周易》的途径。
他们深研易理,用于预测未来,预测未知之事。
根据易理,创造出各种形式的预测技术。
这些技术高深莫测,是对人类智慧所做的贡献。
但是他们硬是假托神人、名人,使用秘诀、谶纬的手法流传。
弄得玄之又玄,结果被大多老百姓调侃成史巫、神汉,更斥为迷信。
象数派的大咖们都认为:占卜预测是科学。
笔者认为,占卜预测肯定不是科学,但是整体评估,占卜预测和科学预测相比,大胜。
科学预测,没有相关联的条件,数学模型就无能为力。
而占卜预测无论有无条件皆能预测。
正统的学者,不敢公开自己研究象数派的预测术。
认为这样做会被人认为不体面,使自己没有面子。
这是虚荣心在作怪。
没有中华文化自信的表现。
研究古人的学问,名正言顺。
我就给你占一卦,能丢多大的人。
占卜算卦在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手上,神机妙算不丢人,为什么现在,我们用八阵图怎么就丢人了?这反而证明,许多人没有自己国家的文化自信,崇拜和迷信科学过头了。
时间到了宋朝,突然间易学竟然崛起了图书派。
起源于华山老道,民间称之为陈抟老祖。
陈抟著书《易龙图》专门解释河图洛书,并且把先天图传播到民间。
北宋初期和中期,政通人和,诞生了一批易学家。
如:周敦颐、程颐、张载、邵庸等。
邵庸、刘牧是图书派最杰出代表。
图书派被归到易学象数派,发展了一段时间,民间出现了以邵庸名义的河洛理数和铁板神数之后,易学图书派渐渐走了下坡路。
河图洛书不论是真是假,都不影响其神奇和巧妙的数理内涵。
《周易》理论与河图洛书妙合,除了河图洛书,世上还找不出另外一个能与河洛比肩。
《洛书》的奇妙数学规律之五。

《洛书》的奇妙数学规律之五。
《洛书》还有排常隐密的规律,一般不会被人发现和重视,那就是三同一异,此规律很重要,也很有适用性,把它说成三同一异定律很合适,也有充分理由。
我们细看《洛书》,不论是按奇偶分组或奇偶混合分都存在这一规律。
例如,一三九七,一三九是从小到大,是三同,七是变小,是一异。
九七一三,九七一是从大到小,是三同,三比一大,是变大,是一异。
按顺序组成二位数,三位数,四位数或更多位数,这一规律都存在。
再来看看人的手,从中指到无名指到小指,是逐步变短,为三同,食指比小指长,为一异。
手字,三横画为三同,一竖画为一异。
再看八卦,有两种分类法。
(一)乾兑离震为一组,乾卦纯阳爻一异,其他三卦为三同。
坤艮坎巽为一组,坤卦纯阴爻为一异,其他三卦为三同。
(二)乾震艮坎为一组,乾卦三阳爻为一异,共他三都是一阳爻两阴爻为三同。
坤巽兑离为一组,坤卦三阴爻为一异,共他三卦都是一阴爻两阳爻为三同。
再看八卦的核心太阳,太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回,从夏季到秋季到冬季,气温逐步变冷是三同,从冬季到春是气温变暖为一异。
又如从冬季到春季到夏季,气温逐步变热为三同,从夏季到秋季是气温逐步变凉为一异。
再说易字,上部分日指的是太阳,下部分的勿指的太阳一年四季普照大地,勿的三短笔表示三同,一长笔表示一异,这与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是一致的,也与远古时代的农耕社会作易指导农时相符合,慢长的演变将易解释为日月,八卦与阴阳联系,是历代圣贤解易用易的结果。
三同一异定律概括世界上万物都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多弱的,轮回演变。
河图洛书是秘密

河图洛书是秘密河图洛书是秘密(只针对研习者)今天我们就把河图来做个了结。
(河图是原象)大家看到的就是河图的本相。
什么戴九履一,二八为肩啊,其实就是一个九宫数字。
你不用记。
中间是五,四六,三七就是这么排列的。
转换成数字之后就是这样的九宫格。
(九宫数字)现在我要讲这个数字啊.无论你怎么加他们的和都等于15。
不管是竖着加,横着加,还是斜着加,怎么加都等于15。
这样的话,各位就要就住一个数字——15。
这个15就是他的运数。
他运行是数字就是15。
那么在这个里面我们就记住这个运数。
那么从1到9全部相加等于多少呢?等于45。
这是他的用数。
就是说他要用这么多。
我们接着往下看。
这里面出现了几个数字呢?1.五行之用数:1.2.3.4.5.6.7.8.9.=45+5=50(1+49)把五行的用数全部相加。
其中阳数1.3.5.7.9.相加等于25,阴数2.4.6.8.相加等于20.共计45。
45就是洛书的用数。
以后45会经常的出现。
尤其是在我们天罡遁里面,现在我们一节一节往里带啊。
我们是怎么用的呢?我们是怎么用的呢?我们在罡遁上所有的45上布满了八元。
是以45度为体用的。
看到没有?我们这个罡遁就是用的河图的45度。
如果在河图这里再加一个5行之数就等于50大衍之数。
1+49是什么意思啊?.就是占时的时候1为体。
拿掉了1个。
这个我也不讲了,就是这么回事。
这个五行之用数就解决了。
到天罡遁上他就是45度定了八元了。
回头有歌诀,我们慢慢往出发。
2.三才之数。
1.2.3.4.5说白了就是和推演出来的五行数差不多了.其中1.3.5相加等于9。
2.4相加等于6。
这个两个在上一节已经讲过了。
6加9等于15。
我上节没讲。
为什么?因为这是洛书里面的。
这个洛书我们称之为一个是体,一个是运。
其实他就是一个运行的数字是15。
我们再回到罡遁地盘上。
我们可以看一下15怎么来的?例如立秋节的中元节气,超神和节气,整个这上面夹着三个元。
上元,中元和下元。
“数”说周易系列之10:万物之数的奥秘——九九之数

“数”说周易系列之10:万物之数的奥秘——九九之数有的学者认为,《周易》里是没有河图洛书的,《系辞》中所谓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只不过是传说而已。
还有的学者认为,河图洛书是到了宋代才有的,完全是出自后人的伪造。
诚然,我们今天在《周易》的早期版本中没有看到这河图和洛书这两幅图。
这两张图是宋代朱熹写《周易本义》的时候才加到首页上去的。
《周易本义》中的河图但是,《周易》的经文里面没有提及河图和洛书之名,但却并不代表作者不知道这两张图。
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周易》的作者不仅非常熟悉这两张著名的术数图,还将其巧妙地融入了卦爻辞和卦序数中。
不信?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地读一下《周易》的原文。
一、河图洛书与九九之数河图和洛书,在传说中有着神奇的来历。
河图,是伏羲在从河水中跃出的一匹龙马身上发现的。
洛书,是大禹在治水的时候从洛水中浮出的一只白龟身上发现的。
河图洛书这两张图,本质上是两张数字图。
一张上面是一到十这十个数字,另一张上面是一到九这九个数字。
在我国数千年来悠久的术数传统中,数字从来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数中有术,术中有数”的。
我们说过,《周易》中的所有数术奥妙,都来自于孔子所传的《易本命》中那“九九八十一”的乘法口诀。
巧的是,我们在另一部古老的数学书《周髀》开篇中,既看到了伏羲和大禹这两位得到河图和洛书的传说人物,还看到了传说中参与了《周易》卦爻辞编写的周公,更重要的是,再次看到了“九九八十一”的口诀。
周髀算经昔者周公问于商高曰:“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伏羲)立周天历度。
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
请问数安从出?”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
圆出于方,方出于矩。
矩出于九九八十一。
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既方之外,半其一矩。
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
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
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也。
根据《周髀》的这段记载,一切的“数之法”皆出于“九九八十一”,而这个伏羲用来立周天历度的口诀,就是“数之所生”。
奇妙的数学精品PPT课件

祖冲之(429--500)他是宋朝人,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做的注释、又编写了一本《缀术》
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为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谁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却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向四方的,这就是它们后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原因。
数学故事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就很多关于数学的传说。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从黄பைடு நூலகம்中突然跳出来了一匹马,这匹马跟的马不一样,它的背上驮一幅图,一幅画着许多神秘的数学符号的图,人们看这幅图来自黄河,就把马背上的图叫:河图。后来,一只‘神龟’驮着一本书在洛水中爬出,人们打开一看是一本关于数的排列方法的书这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洛书’,随着‘河图洛书’在世界的出现,数学就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奇图河图洛书之谜!内含惊天之秘!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奇图河图洛书之谜!内含惊天之秘!1、秘密1:河图——古称为“天道运行模式”。
洛书——古称为“地道运行模式”。
天地——是“宇宙”的古称。
这意味着:河图洛书——是古代宇宙模型。
而这个古代宇宙模型,仅仅只有10个数字,即由1-2-3-4-5-6-7-8-9-10组成。
果然是“大道至简”。
还有比十个数字更简单的宇宙模型吗?2、秘密2:河图洛书,是2进制的——黑白点(2进制);是10进制的——1-2-3-4-5-6-7-8-9-10(10进制);还是100进制的——河图由55个数字组成、洛书由45个数字组成,合共100个数字。
天地循环的数字(暗示:循环宇宙模型)即100进制。
3、秘密3:天圆地方——为什么古人说地是“方”的?答案就在洛书里:洛书——是“地道”运行模式。
洛书中的数字4-6-8,不就是“方”的吗?故,地是“方”的。
但此处的”地“,并非是指人类足下之地,即并非”地球“。
洛书中的黑点偶数2-4-6-8,另有所指。
4、秘密4:在河图洛书的中心,是数字5.数字5,代表”土“(依据:阴阳五行学说)。
这意味着:河图洛书所图示的宇宙模型——是”土心说“宇宙模型。
5、秘密5:河图洛书所图示的土心说宇宙模型,用今天的术语来说就是:暗心说宇宙模型——以”暗物质巨球“为中心的宇宙模型。
(注:由牛顿力学、NASA-WMAP2003天文观测数据,或者ESA-普朗克2013天文观测数据,可知:古称”土“——是”暗物质“的古称。
引力平衡效应——导致位于宇宙中心的”土“(或暗物质)呈现球形。
牛顿力学同时指出:质量最大的天体,必定占据中心的位置)6、秘密6:河图——正是大爆炸宇宙模型图。
(注:大爆炸宇宙模型不能解释大爆炸的来源。
但是河图却可以解释宇宙大爆炸的来源)7、秘密7:洛书——是表现:黑洞成长、星系衰弱的图,其中:黑点偶数2-4-6-8——演示:黑洞成长。
白点奇数9-7-3-1——演示:星系衰弱。
中心数字5——代表:宇宙中心暗物质巨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图洛书与数学中的奇妙巧合
河图之中有洛书,洛书之中有纵横,纵横之中有数列,数列之中有规律,若将数列效河洛,河洛为象数为行。
九星如九个数字
一,河图数布置规律:九与四并,九四之间间隔为五。
三与八并,三八之间间隔为五,二与七并,二七之间间隔为五,一与六并,一六之间相隔为五。
五与十并,五十之间间隔为五。
以河图象形图为例:九中八个空间位,四中三个空间位,即九四对三八。
八中有七,三中有二,即八三对七二。
七中有六,二中有一,即七二对六一。
六中有五,一中有十,即六一对五十。
五中有四,十中有九,即五十对四九。
上下左右中皆为数列阵行相呼应,如以黑白比为阴阳,则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太极
二,河图数布置与数学中加减法规律的巧合:如加法,以一相加。
第一组:一加一等于二。
第二组:一加二等于三。
第三组:一加三等于四。
第四组:一加四等于五。
第五组:一加五等于六。
第六组:一加六等于七。
第七组:一加七等于八,第八组:一加八等于九,第九组:一加九等于十。
第十组:一加十等于十一。
间隔五的规律是为:第六组数字相加的结果为第一组数字相加的结果加上间隔数五的结果。
同比即为: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间隔有五与河图分布的数字中同一区域并排数间隔五特征相合。
如减法,十一减一,十减一,九减一,八减一,七减一,六减一,五减一,四减一,三减一,二减一,一减一。
其计算结果数: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零,亦为间隔五的规律。
数字类
三,河图数布置与数学中乘除法规律的巧合:如乘法,以二相乘。
第一组:二乘一等于二。
第二组:二乘二等于四。
第三组:二乘三等于六。
第四组:二乘四等于八。
第五组:二乘五等于十。
第六组:二乘六等于十二。
第七组:二乘七等于十四。
第八组:二乘八等于十六。
第九组:二乘九等于十八。
第十组:二乘十等于二十。
间隔五的规律为:第六组数字相乘的结果为第一组数字相乘的结果加上第五组数字相乘的结果。
同比亦为一与六合,二与七合,三与八合,四与九合,五与十合的规律特征。
如除法,以十相除。
十除一,十除二,十除三,十除四,十除五,十除六,十除七,十除八,十除九,十除十。
计算时以分数公式形态即一分之十,二分之十,三分之十,四分之十,五分之十,六分之十,七分之十,八分之十,九分之十,十分之十。
亦为间隔用五规律。
圆周率
四,河图运转一周为洛书数列分布时的顺序与圆周率的相似巧合:如94381672这组数,乘10这位河图中间分布的数,则为943816720,若用公里数代表,则其数字巧合接近地球公转一圈的里程数约为9.4
亿公里,若以河图运转时不动的位置3相除,则约等于为:314605573.333,与圆周率3.14数字相似接近。
如以3为其间的直径,则半径距离为1.5,其数字相似与地球到太阳距离的约等于数1.5亿公里。
太阳
五,以洛书分左右以五为中心的个位数按顺序相加的有趣巧合如:943851672+438516729+385167294+851672943+516729438+167294 385+672943851+729438516+294385167=4999999995.
六,将943851672这组数顺序排列打乱再按此规律计算的巧合如:586172493+861724935+617249358+172493586+724935861+249358617+4 93586172+935861724+358617249,其结果也是等于4999999995
乘风破浪
河图洛书与数学之间同样存在奇妙的巧合,它的规律展示了数字运行中的一些规律特征性,如同大自然中万物都有一定的规律特征一样,或许我们可称之为:河洛,天之道,数者,道之用,道者,规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