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夫妻之争”
[在生活中的博弈论]生活中的博弈论举例
![[在生活中的博弈论]生活中的博弈论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2c6f98d0763231126fdb117c.png)
[在生活中的博弈论]生活中的博弈论举例“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它较建模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环境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
可以说,“博弈论”已经变化了经济学的传统轮廓线。
从对“博弈论”简要、通俗的介绍中可以发现,我们身边充满了博弈,或者说,我们身边的许多这些行为、现象都可用博弈来概括。
“博弈论”不仅属于经济学,也理应属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这些学科也有理由分享“博弈论”那旖旎的学术风光和精细的分析技巧。
一、博弈及其分类“博弈论”就是分析博弈行为和博弈决策的一门。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已于前不久为“博弈论”研究专家罗伯特?奥曼和托马斯?谢林所获得,1994年度和1996年度的诺贝尔,也分别由纳什、泽尔滕、海萨尼、戈登和维克瑞等“博弈论”专家分享。
如此众多的“博弈论”研究专家的频频获奖,凸现了“博弈论”主导地位在主流经济学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博弈论”原本是数学的一个分支,但由于它较好地解决了对竞争等问题的可操作性分析,成为经济学中激荡人心的一个研究领域。
可以说,“博弈论”已经改变轮廓线了逻辑学的传统轮廓线。
“博弈论”的英语原文是Game Theory,直译过来就是游戏论、运动论或竞赛论。
譬如在足球比赛中,双方都想用在努力巩固防守的同时,应积极进攻以置对方于“死地”。
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博弈。
“弈”在汉语中是下棋的本意,下棋中的双方行为特征也如同足球比赛中双方的行为。
当然,扩展开来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角力等等,都是“游戏”,只是格斗游戏的内容不同而已。
我国古代有个“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的是齐威王与大将田忌各出三匹马,一对一比赛三场,由于齐威王的最优、次优和较差的三匹马分别跑得比田忌三匹马快,所以田忌总是以0:3告负。
后来田忌的谋士孙膑给田忌出主意,让马最出色的马去与齐威王最快的马比,而让最优的马去赢齐威王次优的马,让次优的马去赢齐威王鲁庄公最差的和马,这样便以2:1取胜。
博弈论中常见的一些例子

杨义群经济管理网、杨义群投资理财网博弈论中常见的一些例子1、(夫妻争执问题)一对新婚夫妻为晚上看什么电视节目争执不下,丈夫(记为I 方)要看足球比赛节目,而妻子(记为Ⅱ方)要看戏曲节目.他们新婚燕尔,相亲相爱,所以若这方面的行动不一致,则是很伤感情的.因此,这对夫妻间的争执是一次非零和对策。
2、(entry deterrence市场威慑)设某市场已被Ⅱ方(场内者)占据,现I方(场外者)正在考虑是进去争夺(记为策略I1)还是不进去争夺(记为策略I2),而Ⅱ方相应应考虑的是采取合作共享的态度(记为策略Ⅱ1)还是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记为策略Ⅱ2)。
3、(prisoner’s dilemma囚犯困境)设有两个囚犯曾犯过大罪,现因犯小罪而被捕,正分别受警方审讯.这两个囚犯都明白:如果两人都拒不坦白犯过大罪,那么当局只能以当前的小罪而判处1年徒刑;要是两人都坦白犯过大罪,那么当局将判处9年徒刑;如果一人坦白,而另一人拒不坦白,那么坦白者将会立即获得释放,另一个将会被判处10年徒刑。
(北京大学1999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微观试题) 举出一个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囚犯两难困境的例子。
4、(两寡头降价竞争)这一模型,在数学结构上,与上例完全相同。
设某一市场上仅有两个寡头,他们分别都可以选择降价与不降价两种策略。
5、(打假)设当局对商品采取查假行动的费用为a万元,查出假货后,罚款为b万元,且销毁的假货成本为c万元;若商人出售假货,而当局不采取查假行动,则商人可额外获利d万元,且社会的进一步损失为e万元。
6、(监督博弈)设税务局查税的费用为a万元,查出逃税后,罚款为b(b>a)万元,纳税人应纳的税金为c万元。
则税务局与纳税人的该两人非零和对策模型的赢得表具体如下。
7、(boxed pigs智猪博弈)设猪圈里有一个按钮与两只猪,大猪与小猪,按一次按钮,就会有10份食品进入,大猪与小猪同时吃的话,将分别能吃到7份与3份,但去按一次按钮,必须耗费a份食品,而且按按钮者,由于耽误了时间,还将少吃到2份食品。
博弈的三种类型及特点

博弈的三种类型及特点(2009-06-15 18:50:16)最近和爸爸聊天,经常聊到“博弈”⼀词。
象棋本⾝是不会下象棋的,对于其他棋类也是不擅长。
只知道下棋者要么是⼀正⼀负,要么是和局。
其实“博弈论”是有⼀定的哲理在⾥⾯的,若⽣活⼯作中将其融汇好,那么⽆论是对⾃⼰还是对他⽅都是好的。
今天和⼤家⼀起分享博弈的三种类型及特点。
1 “负和博弈”--------两败俱伤 (属:对抗性博弈或不合作博弈)⽣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交往中时,由于相互的冲突和⽭盾,不能达到统⼀,交际双⽅都不让步,最后使交际活动不能展开,结果是交际的双⽅都从中受损,两败俱伤,“博弈论”把这种情况叫“负和博弈”。
“负和博弈”,从双⽅交锋的结果看,都没有所得,或者所得⼩于所失,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交际中的“负和博弈”,只能加⼤双⽅⽭盾,使双⽅失和。
交际发⽣“负和博弈”,如果是初次相交,便会因为两败俱伤⽽不再交往;如果是朋友,也会因不断发⽣“负和博奕”⽽逐渐疏远;即使是夫妻,经常性出现“负和博弈”现象,感情⾃然会因之受到严重影响。
例⼦:夫妻俩看电视,如果丈夫要看⾜球,妻⼦要看连续剧,如果夫妻俩互不让步,⼲脆关了电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你的⼼理不能得到满⾜,我的感情也有疙瘩,对双⽅来说都受到损失;双⽅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只能是夫妻两个⽣⽓冷战,从⽽对夫妻感情造成不良影响。
2 “零和博弈” --------吃掉⼀⽅ (属:对抗性博弈或不合作博弈)有⼀种⼈利⽤他所有的⼀切,见利忘义,想尽⼀切办法,包括欺诈、骗哄、设诓套等⼿段,来侵占对⽅的财产,吃掉对⽅,⽽另⼀⽅以失败⽽告终,“博弈论”把这种情况叫“零和博弈”。
从博奕双⽅来看,这种⼈是得到了对⽅的⼀切,占了便宜,是⼀时得利;但这种⼈的作为,从更深⼀层意义上看,所得也不⼀定⽐所失⼩。
这个独吞别⼈利益的⼈,会让更多的⼈不愿意也不敢和他交往,最终也会失去⼈们的信任⽽被社会淘汰。
可见,交际中如果⽤欺诈⾏为⽽侵占别⼈的利益,可能会因为欺诈⽽失去更多。
夫妻博弈具体案例

夫妻博弈具体案例
夫妻博弈是指在夫妻关系中,夫妻双方在某些问题上存在的竞争或对抗。
这种情况可能会发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举几个具体的案例。
1. 职业选择:一方希望另一方放弃自己的职业选择,去追求更稳定的工作。
2. 家庭分工:一方希望另一方在家庭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例如照顾孩子、做家务等。
3. 财务安排:一方希望另一方在财务管理上更加谨慎,或者希望对方承担更多的家庭开支。
4. 社交圈子:一方希望另一方减少与某些人的交往,或者限制对方的社交活动。
5. 教育孩子: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夫妻双方可能有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这些案例只是夫妻博弈的一部分,实际上夫妻博弈可能发生在任何问题上,只要夫妻双方的价值观、生活理念或目标存在分歧。
解决夫妻博弈需要夫妻双方坦诚沟通、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同时,夫妻关系也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关爱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夫妻博弈的问题。
情侣吵架博弈

情侣吵架博弈大学里的爱情很纯洁很美好,大学里也能常常看到打情骂俏的小情侣。
再恩爱的恋人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吵架就在所难免。
吵架了到底谁先道歉,另一方又该不该接受道呢,这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博弈问题。
假设由于男生的过错,男生小明和女生小红因为一件事发生了争执开始冷战,那么博弈就开始了。
如果双方感情基础较好,过了一段时间,都忍受不了对对方的思念之苦,就会约定一个地方进行“谈判”,以尽快平定吵架风波,其实这就是一种博弈。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参与人要同时做出决策,因此该博弈属于一次性静态博弈。
由于处于冷战状态的双方不可能互通信息,也不肯能结成同盟,因此,该博弈有些类似于囚徒困境。
在该博弈中,小明的策略有道歉和不道歉,而小红的策略有接受和不接受。
小明知道:如果他道歉,小红接受道歉,那么他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出于被动地位;如果他道歉,而小红不接受,他不仅颜面扫地,失去了日后家庭生活中的主动地位,而且小红今后还可能经常拿这说事,将给他带来无尽的烦恼。
如果他不道歉,小红也不再追究,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此时,他能完全维护了自己的主动地位;如果他不道歉,小红却坚持要他道歉,那么他虽然可以保住日后生活的主动地位,但是却面临着失去爱让人的风险。
另一方面,小红知道:如果她接受了小明的道歉,那么她可能会丧失原先平等的地位;如果不接受小明的道歉,虽可保住“颜面”,但是又担心,自己也许过度的小脾气会令男朋友反感,以至于少爱,甚至不再爱自己。
如果小明不道歉,她也不追究,那么她有可能会助长他的小脾气,同时也将失去了日后生活中的平等地位;如果她坚持要小明道歉,而小明至死不肯认错的话,她也许可以挽回“颜面”,但也可能会失去心爱的爱人。
这终究比天天处在忐忑不安的“他到底爱不爱我”的境地要好些。
这也就是常说的长痛不如短痛从上面的矩阵,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到本博弈的纳什均衡:(不道歉,不接受)这是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情形,也是有不利于情侣感情的结果。
夫妻博弈的原理

夫妻博弈的原理夫妻博弈的原理什么是夫妻博弈夫妻博弈是指在婚姻关系中,夫妻两人在做出决策时所面对的选择和影响的一种理论模型。
在夫妻关系中,双方的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经常存在冲突和矛盾,夫妻博弈理论提供了一种解读和分析这种现象的框架和工具。
夫妻博弈的基本原理1.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有自己的个体利益和追求,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夫妻博弈的基本原理在于解决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
2.合作和竞争的平衡选择夫妻面对决策时,既可以选择合作互惠,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也可以选择竞争和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
取得平衡选择对于夫妻关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信息的对称与不对称夫妻关系中,个体对于信息的获得和了解程度可能存在不对称。
在决策博弈中,双方的信息对称会对决策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4.合作博弈和博弈策略夫妻可以通过合作博弈来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合作博弈涉及选择合作的博弈策略,例如协商、妥协、互相支持等,以增加双方的利益。
5.均衡与稳定策略在夫妻博弈中,均衡和稳定策略是双方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基础。
通过选择稳定策略,夫妻可以减少冲突、增加互信,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整体利益。
夫妻博弈的应用夫妻博弈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例如家庭财务管理、家庭角色分工、子女教育等。
在这些方面,夫妻双方需要进行博弈决策,以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以下是一些夫妻博弈的具体应用案例:•财务管理夫妻双方可以通过博弈决策来制定家庭财务计划,包括家庭支出、投资和理财等。
在决策过程中,夫妻需要平衡个体消费和家庭存储,以实现财务的稳定和发展。
•家庭角色分工在家庭中,夫妻双方需要合理分工,承担家务、照顾子女、赚钱等不同的角色。
夫妻博弈的原理可以帮助夫妻双方合理分配家庭责任,达到家庭责任的平衡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子女教育夫妻在子女教育方面的决策也涉及到夫妻博弈的原理。
双方需要在教育方式、教育投入等方面进行合作博弈,以实现子女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
从“博弈论”视角谈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博弈论”视角谈人际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所谓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取得各自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经济学上的博弈论谈经论道都是些数学语言,让我们看来只是一大堆数学公式。
然而就这一深奥的理论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用博弈论看经济社会问题犹如棋局,常常寓深刻道理于游戏之中。
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看起来不起眼,用博弈论进行分析,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
比如,在一个家庭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夫妻俩看电视,一个喜欢看体育节目,一个喜欢看文艺节目,在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大致会出现下面三种情况:一是两人争执不下,你想看体育节目,我偏不让,我想看文艺节目,你偏不同意,于是干脆关掉电视,谁都别看;二是你看体育节目,我到其他地方看文艺节目,或你看文艺节目,我到其他地方看体育节目;三是其中一方说服对方,两人同看体育节目或同看文艺节目。
这样的事情在人际交往中也常常发生,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效果。
下面就从博弈论的角度谈谈笔者对人际交往中一些问题的认识。
在此,先解释一下本文所要使用的三种博弈类型,即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
一、博弈的三种类型(一)负和博弈。
这种博弈的结果将造成两败俱伤。
那么什么是负和博弈呢?让我们先看看上面举的例子。
夫妻俩如果互不让步,干脆关了电视,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你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我的感情也有疙瘩,对双方来说都受到损失;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只能是夫妻两个生气冷战,从而对夫妻感情造成不良影响。
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交往时,由于相互的冲突和矛盾,不能达到统一,交际双方都不让步,最后使交际活动不能展开,结果是交际的双方都从中受损,两败俱伤,“博弈论”把这种情况叫“负和博弈”。
如果我们用数学等式来表示博弈双方的关系,就是(-1)+(-1)=-2的非合作关系。
(二)零和博弈。
夫妻吵架矛盾纠纷案例

夫妻吵架矛盾纠纷案例夫妻吵架矛盾纠纷案例:1. 金钱问题:夫妻在生活中经济收支不平衡,导致经常发生争执。
一方认为另一方花钱太大手大脚,不懂得节俭,而另一方则认为自己辛苦工作挣钱,应该有权支配自己的收入。
双方争执不下,导致关系紧张。
2. 家务分工:夫妻在家务分工上存在分歧,一方认为另一方做事不力,懒惰敷衍,不尽力负责家务,导致家庭生活质量下降。
另一方则认为自己承担了过多的家务负担,感到不被尊重和理解。
3. 亲子教育:夫妻在孩子教育方式上存在分歧,一方认为应该严格管教,另一方则主张宽容和理解。
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夫妻双方往往意见不一,导致争吵不断。
4. 亲家关系:夫妻双方在处理亲家关系上存在矛盾,一方认为另一方和自己的亲家关系太过亲密,干涉了夫妻之间的生活,另一方则觉得自己的亲戚应该受到尊重和待见,导致矛盾升级。
5. 时间分配:夫妻在时间分配上存在分歧,一方认为另一方工作时间过长,忽略了家庭和夫妻之间的相处时间,另一方则认为自己在工作中辛苦付出,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
6. 沟通问题:夫妻在沟通方式上存在障碍,一方喜欢沉默不言,另一方则喜欢直接表达情感和想法。
在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双方往往会产生误解和矛盾。
7. 社交圈子:夫妻在社交圈子上存在差异,一方喜欢交际广泛,另一方则比较宅家,导致在社交活动上产生分歧和矛盾。
8. 亲密关系:夫妻在亲密关系上存在问题,一方感觉另一方不够关心体贴,缺乏情感交流,另一方则认为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
9. 生活习惯:夫妻在生活习惯上存在分歧,一方喜欢整洁有序,另一方则比较随意放任。
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经常会引发矛盾和争执。
10. 信任问题:夫妻之间存在信任危机,一方怀疑另一方的行为动机,导致互相猜忌和怀疑,无法建立健康的互信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博弈:“夫妻之争”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博弈论,或许你很难想象,自己一天24小时,甚至包括睡觉的时间在内,你都无法逃避博弈这个问题。
而说到睡觉,难道也有博弈在作祟?当然!一定程度上,你大脑有意识无意识地选择做不做梦,这可能就是一个混沌的博弈问题了。
大到美日贸易战,小到今天早上你突然生病,都有博弈在其中。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许多精妙的博弈策略。
许多成语及成语典故,就是对博弈策略的令人叫绝的运用和归纳。
如:围魏救赵、背水一战、暗渡陈仓、釜底抽薪、狡兔三窟、先发制人、借鸡生蛋等等。
当然,博弈策略的成功运用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博弈框架中进行。
“夫妻之争”是一个经典博弈问题。
我们不妨这样表述:一对夫妻得到了两张时装表演票和同一时间的两张足球比赛票。
妻子更想去看时装表演而丈夫更想去看足球比赛,但又不愿或不能分头行动,争执不下就决定双方投票一次决定。
若同选时装则去看时装表演,同选足球则去看足球比赛,如选择不一致则哪儿都不去。
再假设若丈夫与妻子同去看时装表演,妻子得益2单位,丈夫得益1单位;若丈夫与妻子同去看足球比赛则丈夫得益3单位,妻子得益1单位;若因为双方选择不同而没有出门则双方得益都为0单位,那么该博弈的得益矩阵如图所示:
丈夫
时装 足球
妻 时装
子 足球
由图可知,“夫妻之争”博弈就有两个纳什均衡:(时装,时装),(足球,足球)。
但关键是选择时装还是足球呢?因此,我们无法预测“夫妻之争”博弈的结果,但不管选择时装还是足球,最好夫妻两人共同商量一下再作决定,不然会引起夫妻矛盾的,从而引起夫妻之间失和,甚至吵架。
而夫妻吵架也是一场博弈。
夫妻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强硬或软弱。
博弈的可能结果有四种组合:夫强硬妻强硬、夫强硬妻软弱、夫软弱妻强硬、夫软弱妻软弱。
2,1 0,0 0,0 1,3
根据生活的实际观察,夫软弱妻软弱是婚姻最稳定的一种,因为互相都不愿让对方受到伤害或感到难过,常常情愿自己让步。
动物学的研究有相同的结论,性格温顺的雄鸟和雌鸟更能和睦相处,寿命也更长。
夫强硬妻强硬是婚姻最不稳定的一种,大多数结局是负气离婚。
夫强硬妻软弱和妻强硬夫软弱是最常见的一种,许多夫妻吵架都是这样,最后终归是一方让步,不是丈夫撤退到院子里点根烟,就是妻子避让到卧室里号啕大哭。
博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均可从博弈得到解释。
只有好好运用它,它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发挥它的作用。
我们的生活真的就是跟博弈问题息息相关了。
而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博弈战场上,我们怎么能使得自己在博弈场上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利益是个好东西,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趋利的本性,但关键的是要把握个度,既要学会维护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禁得住利益的诱惑,不被其迷失了心窍。
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数人总会把待遇的高低放在第一位,谁都向往工资高、工作环境好的国企,但实际上对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只注重待遇的好坏未必就是好事。
走出校门后的莘莘学子其实还要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岗位培训等等,所以建议年轻的我们在初入社会时还要以学习的目的为主,不要太过计较金钱、荣誉上的得失。
趁着年轻多闯一闯,多积累些社会经验才能为以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踏入社会后只是围着金钱转,我们很可能会被折磨的身心疲惫,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家庭,失去了亲情、爱情、友情带给我们的很多温馨时刻。
得与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对的博弈,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利益必须争取,什么利益敬而远之,这些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间走过的,金钱、荣誉、权势、爱情,我们得到后欣喜若狂,但失去后又愁眉不展。
其实,不以得喜,不以失悲,坦然地面对得失才是处世的最高境界,就像佛教中的这首禅偈一样:“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时莫强求。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事物的得失都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有时尽力了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你可能会深感上天的不公,但反过来想想,其实你更应该坦然地面对,因为尽力去做的你已经无怨无悔,得不到不是因为你没有去珍惜和努力,而是因为对方本不属于你,所以在
人生中我们有时更要学会放弃,学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