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博弈论论文
生活中的博弈论论文

生活中的博弈论这学期我在人文课的选择上, 我选了“生活中的博弈论”这门课。
本来以为会很枯燥乏味, 现在课要结束了, 回想起来觉得还是挺有趣的。
其中含有很浓的智慧气息, 趣味横生。
下面就是我关于这门课的小论文。
我们首先就会问, 什么是博弈论?其实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
生活中每个人, 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 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 人人争赢, 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
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出棋”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 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
事实上, 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
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 通过建立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 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 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的棋手, 甲出子的时候, 为了赢棋, 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 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 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 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博弈论怎样着手分析解决问题, 怎样对作为现实归纳的抽象数学问题求出最优解、从而为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提供可能性呢?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 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 依靠所掌握的信息, 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 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 博弈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完善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不管是在结构分析还是决策预测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理性人来说懂得如何博弈就显得越发重要。
下面我说一下我个人的想法。
2024年学习生活中的博弈论的体会模板(二篇)

2024年学习生活中的博弈论的体会模板摘要:博弈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2024年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合个人的学习和生活经历,总结了博弈论在决策、人际关系和竞争中的应用,并对其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博弈论的深入学习,我从中获得了思维模式的转变以及决策能力的提升。
第一部分:导言博弈论是一门数学分支学科,研究人们在冲突和竞争中作出决策时的最优策略。
在如今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博弈论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在我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我选择了一门博弈论的课程,并加入了校内的博弈论研究小组。
在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博弈论的价值和其在决策、人际关系和竞争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博弈论在决策中的应用博弈论在决策中的应用是其最为直观和重要的一部分。
决策是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做出的选择,而博弈论则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并找到最佳选择。
通过学习博弈论,我能够更加理性地进行决策,并根据对手的动态调整自己的策略。
特别是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博弈论帮助我更加全面地考虑各种可能性,避免冲动和盲目行动。
例如,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博弈论的思维方式帮助我在博弈中找到团队合作的最佳策略,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成功。
博弈论不仅帮助我提高个人的决策能力,也帮助团队在协作过程中达到最佳效益。
第三部分:博弈论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人际关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博弈论对于理解和改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博弈论通过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人际关系中的各类策略和互动模式。
通过对博弈论的学习,我开始更加理解他人的动机和利益,并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懂得合作和妥协的重要性。
例如,当我与同学在项目中出现分歧时,博弈论的理论启示我可以通过共同利益和合作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僵局或者争吵。
博弈论的学习帮助我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灵活和理性地处理冲突,并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四部分:博弈论在竞争中的应用竞争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而博弈论为我们揭示了在竞争中寻求最优策略的方法。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博弈

2021初中议论文范文博弈博弈的角度看待生活生活,就像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博弈。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选择、较量、决策。
有人会选择苦难,有人选择放弃,也有人选择努力拼搏。
而这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不同博弈。
博弈,其实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词汇,它可以指代很多不同的行为和情境。
从直接的身体博弈,如体育竞技和战争对抗,到虚拟的心理博弈,如人际交往和职场竞争,都可以被称作博弈。
而在这些博弈中,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抉择和决策,寻求最终的胜利或和解。
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面临各种各样的博弈。
在学业上,我们需要博弈时间与知识的权衡,选择最优的学习方法和方向;在工作上,我们需要博弈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的平衡,做出最符合整体利益的决策;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博弈自我表达和他人理解的权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
在这些博弈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决策,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策略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博弈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代表了生活中的选择和决策。
在每一个选择面前,我们都需要衡量利弊、权衡得失,才能做出最理性的决策。
而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博弈。
正如在象棋对弈中,每一个棋子的走法都需要慎重考虑,以免让对手抓住机会;在职场竞争中,每一步决策都需要谨慎思考,以免让竞争对手占据先机。
博弈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智慧的展现。
面对生活中的博弈,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是冷静和理性的思考能力。
在博弈中,情绪和冲动往往是最大的敌人,只有保持冷静、客观的思考,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其次是逻辑和分析能力。
在众多的选项中,往往需要分析和比较,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再次是坚定和勇气。
在博弈中,胆小怕事者往往是失败的,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敢的拼搏,才能取得成功。
最后是灵活和变通的能力。
在博弈中,往往需要随时变换策略和调整思路,以应对不同的情况和对手。
在博弈中,我们也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则和准则。
首先是公平和诚信。
在任何博弈中,公平和诚信都是最基本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博弈的结果真实有效。
生活中的博弈

生活中的博弈
生活就像一场博弈,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进行着各
种各样的博弈。
这些博弈可能是竞争,也可能是合作,而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以应对不同的情况。
在与自己的博弈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局限,不断地学习、成长,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困难和挫折,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与他人的博弈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
在与他人的博
弈中,我们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立场和需求,以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不被他人的影响而失去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在与环境的博弈中,我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环境
的变化。
这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不断地学习、改进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博弈无处不在,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成长,以适应不断
变化的环境。
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我们才能在这场博弈中取得成功。
因此,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不断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生活的博弈中取得胜利。
学习生活中的博弈论的体会范文(2篇)

学习生活中的博弈论的体会范文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的环境下进行选择的数学分析方法。
在我学习生活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博弈论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我对博弈论的体会和理解。
首先,博弈论教会了我在决策过程中要考虑他人的决策行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做出与他人相关的决策,比如选择一个适合的职业,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或者在团队合作中做出决策。
博弈论通过研究各种决策者可能的行为和他们的偏好,帮助我们预测他们的行为并作出更合理的决策。
其次,博弈论教会了我如何分析和评估风险。
在博弈论中,风险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每一个决策都有可能带来利益,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我学会了如何计算和评估风险,并在决策中加以考虑。
这帮助我更加理性地对待风险,并在决策中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此外,博弈论还教会了我思考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博弈论中的一些问题,比如囚徒困境,合作博弈等,通常是复杂的,并且涉及多个参与者的利益和互动。
通过学习博弈论,我学会了思考问题的多个方面,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
博弈论还教会了我如何进行策略规划和协作。
在博弈论中,每个决策参与者都会通过制定策略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学习博弈论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制定策略,并根据情况灵活调整。
此外,博弈论还教会了我如何与他人进行协作,以实现共同的利益。
在博弈中,协作和合作是取得最优结果的关键之一。
最后,博弈论使我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博弈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帮助人们理解市场行为、企业决策和社会互动等现象。
通过学习博弈论,我对经济学中一些重要概念和模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
总的来说,学习博弈论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工具,它帮助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通过博弈论的学习,我不仅学会了如何考虑他人的决策行为,评估风险,进行策略规划和协作,还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生活中的博弈论

生活中的博弈论博弈论在生活中的运用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过程的数学理论,它的是如何在竞争或合作的环境下做出最优决策。
在经济学、政治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博弈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从不同方面介绍博弈论的运用。
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博弈论在生活中的应用。
假设有两个人都想买同一款手机,但库存只有一部。
他们出价的高低将决定谁最终获得这部手机。
出价高者获得手机,出价低者失去机会。
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会考虑对方可能的出价,以及自己获胜的概率,然后做出最优决策。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论模型。
在博弈论中,常见的策略类型有很多,比如静态策略、动态策略和混合策略。
静态策略是指在一次博弈中,不论对手如何反应,参与者都会选择相同的策略。
动态策略则是指参与者的策略会根据对手的行为进行调整。
混合策略则是指参与者以一定的概率选择不同的策略。
这些策略在不同场景下都有广泛的运用。
例如,在求职过程中,面试官和求职者就构成了一个博弈关系。
面试官会考虑求职者的能力和经验,以及公司需要的人才类型,然后决定是否录用。
而求职者则会考虑公司的实力、发展前景,以及自己的薪酬期望,然后决定是否接受offer。
这是一个动态策略的博弈过程,双方都会根据对方的决策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博弈论中,合作类型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囚徒困境就是一个经典的合作类型博弈论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双方参与者都有合作和背叛两种选择。
如果双方都选择合作,则双方都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但如果一方选择背叛,则另一方往往会遭受较大的损失。
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双方都会陷入困境,难以达成合作。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可以通过达成协议、签署合同等方式实现合作。
例如,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合作来优化库存、降低成本。
在团队协作中,成员之间也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提高整体效率。
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博弈论中合作类型的实际应用。
当然,合作与竞争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在很多情况下,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的。
论博弈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论博弈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第一章前言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造过程中涉及冲突利益的数学分析工具,它主要关注人们在决策制造中相互作用的行为和策略。
博弈论通常使用数学模型来研究各种冲突情况下的利益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群体中的冲突和合作,以及如何制定最优策略。
博弈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凯托、纳什、范诺伊曼等著名学者提出相关观点,到现在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将分析博弈论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在经济学中,博弈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学,尤其是市场经济学,是充满了竞争的。
人们在市场经济中不断的进行投资、生产、消费等行为。
博弈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在市场经济中解决冲突问题。
例如,考虑一个二人零和博弈,每个人都希望尽可能地赢得更多的奖金。
如果这两个人都采用最优策略来玩这个博弈,那么他们将会达成尽可能最大的收益。
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博弈论可以帮助解决双方的利益冲突,并保持一个良好的竞争氛围。
博弈论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竞争和合作,并在团队工作中进行统一的决策结果。
第三章博弈论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博弈论在政治学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博弈论可以分析政治决策制定中涉及的利益冲突,并为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例如,博弈论可以帮助解决核军备竞赛问题。
在这种竞赛情况下,各国利益之间存在冲突。
但是使用博弈论的结果表明,这两个国家的最优策略是一个稳定均衡,而不是持续的相互威胁和反威胁。
博弈论还可以帮助分析选举策略和公共政策决策。
通过研究博弈模型,我们可以了解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推理,以及如何加强合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第四章博弈论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博弈论在生态学中的应用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运动的兴起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博弈论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竞争和合作影响生态系统的过程。
例如,博弈论可以用于分析渔业管理策略。
在这种议程中,渔民需要共同管理捕鱼资源。
学习生活中的博弈论的体会模板(二篇)

学习生活中的博弈论的体会模板博弈论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的分支,涉及数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决策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生活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博弈论的应用和价值。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学习生活中所获得的关于博弈论的体会,并简要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实际应用。
首先,我认为博弈论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博弈。
博弈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参与者之间相互制衡和争夺利益的过程。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博弈情境。
例如,在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都希望通过付出最少的努力获得最大的回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博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需要权衡自己的付出和回报,同时也要考虑其他成员的行为。
这种博弈情境让我意识到个人行为往往受到其他人的影响,并且需要在合作和竞争之间做出选择。
其次,博弈论还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例如,纳什均衡是博弈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参与者选择最佳决策的情况下,无法通过改变策略来获得更好结果的状态。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纳什均衡的理论原则来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他人的行为和考虑他人可能的决策来预测未来可能的结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这种思维方式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并在团队合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此外,博弈论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应对一些心理上的问题。
博弈论中的某些概念,如信任和合作,与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特点密切相关。
在学习生活中,我们经常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博弈论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并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例如,当我们面临一个需要信任他人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来评估他人的行为和可能的回应,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合作效率,还能够增强我们自身的信任和合作意愿。
最后,博弈论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
博弈论的思维方式注重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内在逻辑,而不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博弈论论文摘要:生活、博弈、无处不在、利益、老鹰、报价价位、得与失正文:博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均可从博弈得到解释,大到美日贸易战,小到今天早上你突然生病。
可能读者会认为,贸易争端用博弈论来分析是可以的,但对自己生病也可以用博弈论来理解就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自己就一个人,和谁进行游戏?实际上,并非只有一个人,还有一个叫做“自然”(Nature)的参与者。
“自然”可以理解为无所不能的上帝,上帝现在有两种策略,让人生病或不生病。
人一旦生病,就不得不根据生病的信息判断上帝的策略,然后采取对应的策略。
上帝采取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吃药的策略来对付;上帝采取不让人生病的策略,人就采取不予理睬的策略。
这正是一场人和上帝进行博弈的游戏。
“自然”是研究单人博弈的重要假定。
再比如一个农夫种庄稼也是同自然进行博弈的一个过程。
自然的策略可以是:天旱、多雨、风调雨顺。
农夫对应的策略分别是:防旱、防涝、放心地休息。
当然,“自然”究竟采用哪种策略并不确定,于是农夫只有根据经验判断或气象预报来确定自己的行动。
如果估计今年的旱情较重,就可早做防旱准备;如果估计水情严重,就早做防涝准备;如果估计是风调雨顺,农夫就可以悠哉游哉了。
生活中更多的游戏不是单人博弈,而是双人或多人的博弈。
比如,某一天你觉得应该是你太太的生日,但又不能肯定:如果是太太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一束花,太太会特别高兴;你不送花,太太会埋怨你忘了她的生日;如果不是太太的生日的话,你可以送太太一束花,太太感到意外的惊喜;你不送花,结果生活同往常一样。
在这个博弈里,我们看到,“自然”可以有两种策略:确定今天是太太的生日或确定今天不是太太的生日,但不论“自然”采取何种策略,你的最好行动都是买花。
夫妻吵架也是一场博弈。
夫妻双方都有两种策略,强硬或软弱。
博弈的可能结果有四种组合:夫强硬妻强硬、夫强硬妻软弱、夫软弱妻强硬、夫软弱妻软弱。
根据生活的实际观察,夫软弱妻软弱是婚姻最稳定的一种,因为互相都不愿让对方受到伤害或感到难过,常常情愿自己让步。
动物学的研究有相同的结论,性格温顺的雄鸟和雌鸟更能和睦相处,寿命也更长。
夫强硬妻强硬是婚姻最不稳定的一种,大多数结局是负气离婚。
夫强硬妻软弱和妻强硬夫软弱是最常见的一种,许多夫妻吵架都是这样,最后终归是一方让步,不是丈夫撤退到院子里点根烟,就是妻子避让到卧室里号啕大哭。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界,博弈更为常见。
比如两个空调厂家之间的价格战,双方都要判断对方是否降价来决定自己是否降价,显而易见,厂家之间的博弈目标就是尽可能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赚取最多的收益。
事实上,这种有利益(或效用)的争夺正是博弈的目的,也是形成博弈的基础。
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就是经济人或理性人的目的就是为了效用最大化,参与博弈的博弈者正是为了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互相争斗。
参与博弈的各方形成相互竞争相互对抗的关系,以争得效用的多少决定胜负,一定的外部条件又决定了竞争和对抗的具体形式,这就形成了博弈。
如象棋对局的参与者是以将对方的军为目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胜利,古罗马竞技场中角斗士在争夺两人中仅有的一个生存权,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股市中人们所争的很实在,就是金钱。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有一种资源为人们所需要,而资源的总量具是稀缺的或是有限的,这时就会发生竞争,竞争需要有一个具体形式把大家拉在一起,一旦找到了这种形式就形成了博弈,竞争各方之间就会走到一起开始一场博弈。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可见竞争对抗还有博弈各方拥有信息的特征。
比如上一个例子中,博弈双方都明白对方的策略,从博弈理论来说,更拗口的说法是一方知道另一方知道自己的策略,反之另一方亦然,这种句法我们可以一直这么用下去,一直用到打“……”,而这正是博弈双方所掌握的公共信息。
据说老鹰是鸟类中寿命最长的,伦敦动物园曾饲养过一只南美洲的安第斯神鹰,在饲养员精心的养育下它活到了73岁。
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老鹰如想活得长寿就必须在40岁左右时作出一项困难而重要的抉择——生与死。
因为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便会开始老化,从而无法牢牢抓取猎物,喙也会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能够碰到胸膛,更要命的是鹰的翅膀也会变得十分沉重,在飞翔时显得很吃力。
此时,老鹰面临的选择只有两条路:第一是等待死亡,第二就是经历痛苦的蜕变后继续生存。
而这个痛苦的蜕变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老鹰需要用喙不断击打岩石,直到旧喙完全脱落,然后静候新喙的长出。
新喙长出后又要用喙把旧指甲一根根拔掉,等待新指甲的长出,接着便是拔掉旧羽毛等待5个月后新羽毛的长出,然后才能开始新的生命阶段。
许多遭受病痛折磨的人与老鹰的蜕变也有许多类似之处,有的人通过顽强的毅力最终战胜了病魔,有的人则因不堪忍受折磨而选择了放弃治疗,放弃生命。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吧有位老教授拿出100元交给班长让其组织同学来一次现场拍卖,规定从零元起每5元一个台阶,出价最高的便可以得到这张百元钞票。
但是,出次高价的人在得不到钞票的前提下也必须要交出钱,也就是说如果出最高价的人是X,则出X5元的那位也一定要照价付款。
接下来这场竞价游戏开始了,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竞价价位?下面我们逐一来分析各种可能的结果:第一种:报价价位——50元。
这个报价不难理解,因为竞争的是一张百元钞票,在出最高竞价的人通过50元得到100元的同时,次高价也损失了45元,这样两人的合计支付是95元,总共还净赚了5元。
如果是55元的话,则与次高价者用105(55+50)元竞争得来100元,这种结果就无利可图。
但事实并非如此,出价50元的学生是绝不可能得到这张钞票的,因为这是一场拍卖,如果你出50元,接下来必会有人出55元,此起彼伏的叫价一直会持续上升,直到100元为止。
再者,次高价者也不可能会让自己白白损失45元,所以他必定也会采取跟价的策略。
此时,有人会提出这样自以为聪明的建议,为什么事先就不能有两位同学串通好,一个报价45元,另一个跟进50元,然后他们再去分配所得的5元利润。
可关键的是这种竞价和合作方式太浅显了,一般人都能想到,这样便会出现N对合作者,在公开的场合谁与谁合作便能一眼识破,所以这种小儿科的诡计是不可能得逞的。
第二种:理性者的最高报价是100元。
在市场公开的前提下无法通过内幕交易达成低价后,只要报价超过50元便会直逼100元。
这个价位也不难理解,如果用100元竞得同值的这张百元钞票虽然没有赚,但也不会赔。
然而,此时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因为前提中规定次高价者也必须要支付95元,有哪个傻瓜会眼睁睁地看到自己白损失95元,所以他必会破釜沉舟地继续跟价,选择105元,因为他认为这样自己顶多只会损失5元,相比95元要少多了。
当然,刚才出价100元的也打着同样的算盘,他也不想吃这个哑巴亏,便会进而将价位提升至110元,于是,新的一轮竞价大战又开始了。
其实,此后的竞价已经从谋利变成了止损,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演绎的是两个傻瓜间的对决。
当然,竞价不可能这样无休止地喊下去,因为竞争者要以手头现有的资金来跟价,最后一个傻瓜跟到了245元,而另一个傻瓜则以250元竞得了这张百元钞票。
最倒霉的是跟价的那个傻瓜,因为他身上只有245元,否则的话他绝对会选择继续跟进。
而最幸运的不是提前退出竞价的那些学生,而是坐在一旁偷着乐的那位教授,因为只用了1个小时他便获得了400%的利润。
从一开始精明的教授便设下了一个保赚不赔的陷阱,从竞价者角度来看,这次竞价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00元以下可视为理性投资,而100元以上则是典型的非理性投资,谁喊得越高谁损失得就越惨重,而教授所赚取的利润便越丰厚。
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彰显人类在博弈过程中的种种理性与非理性,在投资过程中的不同心态。
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急功近利的例子,不能从长远利益出发,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结果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
每个人都盼望着自己的理想尽快实现,但在很多时候盲目求快换来的只能是失败,这便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做事不能因循守旧,但更不能揠苗助长,就像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样,文中提到的方仲永原本是个天资聪颖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一时名声远播,于是很多人花钱前来请方仲永题诗,父亲看到利用儿子有利可图,此后便带着方仲永四处游走乡里谋利,忽略了后天的学习和教育,结果长大后的方仲永与平庸人没有了任何区别。
一个人能否成才与天资密不可分,但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遗憾的是方仲永有个过于急功近利的父亲,结果一个天资聪慧的神童沦落为了平庸的凡夫俗子。
利益是个好东西,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趋利的本性,但关键的是要把握个度,既要学会维护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又能禁得住利益的诱惑,不被其迷失了心窍。
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数人总会把待遇的高低放在第一位,谁都向往工资高、工作环境好的国企,但实际上对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只注重待遇的好坏未必就是好事。
走出校门后的莘莘学子其实还要有很多的东西要学习,社会阅历、工作经验、岗位培训等等,所以建议年轻的我们在初入社会时还要以学习的目的为主,不要太过计较金钱、荣誉上的得失。
趁着年轻多闯一闯,多积累些社会经验才能为以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果踏入社会后只是围着金钱转,我们很可能会被折磨的身心疲惫,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家庭,失去了亲情、爱情、友情带给我们的很多温馨时刻。
得与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面对的博弈,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利益必须争取,什么利益敬而远之,这些都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人生就是在得失之间走过的,金钱、荣誉、权势、爱情,我们得到后欣喜若狂,但失去后又愁眉不展。
其实,不以得喜,不以失悲,坦然地面对得失才是处世的最高境界,就像佛教中的这首禅偈一样:“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时莫强求。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事物的得失都存在一定的因果联系,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如果有时尽力了也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你可能会深感上天的不公,但反过来想想,其实你更应该坦然地面对,因为尽力去做的你已经无怨无悔,得不到不是因为你没有去珍惜和努力,而是因为对方本不属于你,所以在人生中我们有时更要学会放弃,学会忘记。
参考文献:生活中的博弈论(/dispbbs_8_95201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