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网络继续教育2013-2014第二学期管理会计本科创新教材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会计成本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成本会计(本科)》课程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备注:【蓝色可不写】1、可比产品:指上年或近年曾正常生产,本年度或计划年度仍继续生产,并有成本资料可进行前后期对比的产品成本2、标准成本法:又称标准成本制度或标准成本会计,是指以标准成本为核心,通过标准成本的制定、执行、核算、控制、差异分析等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环节,将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为一体,实现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种成本管理制度.3、成本计算对象:指的是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4、废品损失: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工废和料废5、差额计算法:是根据各项因素的实际数与基数的差额来计算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方法,是连环替换分析法的一种简化的的计算方法6、联产品:是指用同一种原料,经过同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这些产品在经济上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经济上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属于企业生产的主要目的7、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不互相分配费用。
8、连环替代法:是根据因素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依次测定各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差异影响的一种分析方法9、成本还原:就是将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逐步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二、简答题1、简述成本报表的种类和特点答:成本报表种类:1对外报表,2对内报表,3费用报表。
特点:1服务内部,2内容灵活,3相适应性,4不定时性,5体系明确2、简述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概念及特点答:(1)平行结转分步法指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帐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各生产步骤只归集计算本步骤直接发生的生产费用,不计算结转本步骤所耗用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各生产步骤分别与完工产品直接联系,本步骤只提供在产品成本和加入最终产品成本的份额,平行独立、互不影响地进行成本计算,平行地把份额计入完工产品成本(2)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是最终完工产品;在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都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各步骤的成本计算都是为了算出最终产品的成本;2、成本计算期是每月的会计报告期,这是大批量生产的组织特点所决定的;3、半成品实物流转与半成品成本的结转相分离。
2014厦大-企业财务会计(下)-在线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会计学专业2013年《企业财务会计(下)》作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正确的答案D)A、流动负债只能是一年内到期的负债B、初始确认时属于长期负债的至该负债到期日一直在长期负债反映C、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但企业可以自主将其推迟到一年以上才归还的D、主要为交易目的而产生的2、针对短期借款的核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的答案:c)A、短期借款到期前不计提利息B、借款利息的计提会增加“短期借款”账户的账面价值C、计提的借款利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D、短期借款反映的内容包括该借款的利息3、下列内容不属于职工薪酬核算内容的有()(正确的答案:A)A、支付给退休职工的工资B、支付给在职职工的非货币性福利C、支付给企业管理层的股份期权D、给在职员工购买商业保险4、企业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并确认为负债,同时全部计入()。
(正确的答案:B)A、生产成本B、管理费用C、制造费用D、营业外支出5、下列情况应视同销售的有()。
(正确的答案:D)A、外购货物用于在建工程B、外购货物用于职工福利C、外购货物用于免税项目D、外购货物用于对外投资6、下列税种应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有()。
(正确的答案:B)A、房产税B、营业税C、车船使用税D、耕地占用税7、甲股份有限公司以债务转为资本的方式清偿所欠乙公司的债务,乙公司对接受的股权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则乙公司所接受股权的入账价值应为()。
(正确的答案:D)A、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B、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C、股权在甲公司的账面余额D、股权的公允价值8、企业以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的,支付的现金低于应付债务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
(正确的答案:C)A、盈余公积B、资本公积C、营业外收入D、其他业务收入1、通常认为,某项经济业务“很可能”发生.意味着发生的概率()。
(正确的答案A)A、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B、大于或等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C、大于或等于95%但小于或等于99%D、大于95%但小于或等于9952、以下不属于或有事项的有()。
(完整版)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管理会计(专科)》课程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会计》(专科)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能够揭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共性特征的表述是(B )。
A.两者都是现代会计的组成部分B.两者相互制约、相互补充C.两者的具体目标相同D.两者共享部分信息2.就同一企业而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这是因为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具有(B)。
A.相对性B.暂时性C.可转化性D.变动性3.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与变动成本之差等于( D)。
A.净利润B.营业利润C.销售毛利D.贡献边际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本法本质区别的是( C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B.损益确定程序不同C.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D.销货成本水平不同5. 已知某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结论为“值得注意”。
据此可以断定,该企业安全边际率的数值(B )。
A.在10%以下B.在10%至20%之间C.在20%至30%之间D.在30%至40%之间6. 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则保本量( C )。
A.不变B.上升C.下降D.不确定7.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件,预计明年单价将降为7元/件。
如果明年企业追加投人12000元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件,则外购与自制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B )。
A.12000件B.6000件C.4000件D.1400件8.在管理会计中,(P/F,i,n)所代表的是(B )。
A.复利终值系数B.复利现值系数C.年金终值系数D.年金现值系数9. 当某方案的净现值大干零时,其内部收益率( C )。
A.可能小于零B.一定等于零C.一定大于设定折现率D.可能等于设定折现率10. 下列项目中,能够克服固定预算方法缺点的是(B)。
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滚动预算D.零基预算11. 在现代企业会计系统中,管理会计又可称为( C )。
A.算呆账的报账型会计B.外部会计C.算活账的经营型会计D.责任会计12.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C)。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4企业财务会计复习题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企业财务会计下(本科)》课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甲公司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决定对乙事业部进行重组,将相关业务转移到其他事业部。
经履行相关报批手续,甲公司对外正式公告其重组方案。
甲公司根据该重组方案预计很可能发生的下列各项支出中,不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是( C )。
A.自愿遣散费B.强制遣散费C.剩余职工岗前培训费D.不再使用厂房的租赁撤销费2、下列关于亏损合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时,有合同标的资产的,应当先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如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B.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时,无合同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C.亏损合同是指履行合同义务不可避免发生的成本超过预期经济利益的合同D.如果与亏损合同相关的义务不需要支付任何补偿即可撤销,企业也应确认预计负债3、在支付手续费方式下委托代销商品,受托方应在销售商品后按(D )确认收入。
A.销售价款加上手续费之和B.销售价款减去收取的手续费之间的差额C.商品的销售售价D.收取的手续费4、2010年11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A公司于2011年1月销售商品给B公司,合同价格为1 600万元,如A公司单方面撤销合同,应支付违约金为50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市场价格大幅度的上升,A公司为了履行合同仍然购入该商品并入库,购买商品成本总额为2 000万元,则A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为(D )。
A.确认预计负债400万元B.确认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C.确认预计负债200万元D.确认存货跌价准备400万元5、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合同购买10件商品,合同的价格是每件100元。
甲公司购买的商品卖给丙公司,合同约定的单价是80元,市场上同类商品每件为70元。
如果甲公司单方撤销合同,应支付的违约金为300元,商品尚未购入。
郑大远程教育2014年《管理会计》试卷总汇整理版

该企业的变动性推销及管理费为每销售一件产品 1 元. 要求: 1. 2002 年与 2003 年的销售量相等, 单位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总额均无变动, 为什么 2003 年的税前净利比 2002 年高 4 800 2000× 24000/10000 = 4800 元 2.按变动成本法编制 2002 年及 2003 年的损益表。 损益表 项 目 2002 年 120000 72000 48000 36000 12000 2003 年 120000 72000 48000 36000 12000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 元 ) 10) 已知某公司 2000 年 1~6 月份维修费〈为混合成本〉与有关业 务量 ( 为直接人工小时 ) 的历史数据如下: 月份 1 2 3 4 5 6 直接人工小时(千小时) 38 46 24 14 30 44 维修费(千元) 40 60 40 28 36 46 b= (60-28) / (46-14) =1千元/千小时 a=28-1×14=14( 千
元? 由于 2002 年期末存货量增加,使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中有一部分结转到下期,即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 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
3.用数字说明两法计算的税前净利发生差异的原因。
按两法计算的税前净利,2002 年有差额 4800 元。因为按变动成本法,本期的固定成本全部由本期收入负担,不论是否有存货,均 不结转。而按照完全成本法,存货中包含了固定成本,税前利润差额 = 存货增加量 × 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 即 4800 = 2000 × 2.4 。 3) 资料:设某企业生产 A、B 两种产品,全年固定成本 10,500 元,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项
位产品需要机器小时 销售单价(元) 单位变动成本(元) 固定成本总额(元)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管理会计》(专)在线测试题库及正确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管理会计》(专)在线测试题库及正确答案厦门大学网络教育《管理会计》(专)在线测试题库及正确答案备注:请用查找的快捷键Ctrl+F查找答案,请只需要看正确的答案即可。
1、下列各项中,属于无关成本的是(2.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B 判题:×得分:0)A、沉没成本B、增量成本C、机会成本D、专属成本2、已知某投资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100万元,建设期为2年,投产后第1-8年每年NCF为25万元,第9、10年每年NCF为20万元,则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2.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B 判题:×得分:0)A、4年B、5年C、6年D、7年3、假定下列各项中的因素变动均处于相关范围内,则能够导致保本点升高的是(2.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B 判题:√得分:2.0)A、单价提高B、单位变动成本升高C、实际销量增多D、安全边际量增大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65%,本期销售额为200000元。
营业利润为100000元,则该产品的固定成本(2.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C 判题:×得分:0)A、130000元B、100000元C、70000元D、300000元5、下列各项中,既属于动态指标,又属于绝对量正指标的是(2.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B 判题:√得分:2.0) A、投资利润率B、净现值C、内部收益率D、动态投资回收期6、下列方法中,可用于对原始投资额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同的互斥投资方案进行决策的方法是(2.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C 判题:×得分:0)A、净现值法B、最短计算期法C、年等额净回收额法D、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7、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2.0分) (正确的答案:B 提交的答案:D 判题:×得分:0)判题:×得分:0)A、固定预算B、弹性预算C、滚动预算D、零基预算12、下列各项中,应作为成本中心控制和考核内容的是(2.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B 判题:×得分:0)A、责任成本B、产品成本C、直接成本D、目标成本13、根据管理会计的理论,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的目标是(2.0分) (正确的答案:C 提交的答案:C 判题:√得分:2.0)A、企业价值最大化B、股东财富最大化C、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D、企业长期盈利能力最大化14、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编制零基预算出发点的是(2.0分) (正确的答案:D 提交的答案:C 判题:×得分:0)A、基期的费用水平B、历史上费用的最好水平C、内外同行业费用水平D、费用为零15、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贡献边际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万件,其固定成本为(2.0分) (正确的答案:A 提交的答案:A 判题:√得分:2.0)A、16万B、50万C、80万D、100万16、已知某更新改造项目中,新设备的年折旧为4 500元;旧设备改造前每年计提折旧3000元,尚可用5年。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经济法(专科)》复习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经济法(专科)》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有资产2.保障措施3.商业银行4.本身违法原则5.倾销6.政府定价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制定的价格。
7.商业秘密二、选择题1.A超市将已过保质期的食用油的有效期标签涂改以后继续销售给消费者张某,每瓶售价35元。
消费者张某买了2瓶,他可以要求A超市赔偿损失( A )。
A.700元 B、140元 C、70元 D、210元2.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以抽奖方式进行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 C )。
A.10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10000元3.下列各项权利中,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基本权利的是( C )。
A.选择权 B.监督权 C.环境权 D.公平交易权4.目前我国对国有资产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BCD )。
A. 国家统一所有B. 政府分级管理C. 政府分级代表D. 企业自主经营5.最早使用“经济法”一词的文献是( C )。
A.《公有法典》 B.《工人阶级的政治能力》 C.《世界经济年鉴》D.《自然法典》6.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对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实行( A )。
A.超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7.下列各项物品出现质量问题,不适用《产品质量法》的有( D )。
A.原油 B.军工产品C.超市中的糖果 D.建设工程三、简答题1.简述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消费者权利。
2.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的表现形式。
3.简述我国的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
4.简述税收的类型。
5.简述国债的概念和功能。
6.辨析商业贿赂、回扣、折扣。
四、案例分析案情:原告:程桂兰,女,69岁,退休干部。
被告:中国人民解放军464医院(以下简称医院)。
被告:陕西秦明医学仪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学仪器公司)。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ing)课程教学大纲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崔秀梅、殷俊明 审核人:杨 政第一部分 课程概述一、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02110090(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管理会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等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阐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利用系统,是为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它将现代化管理与会计有机融为一体,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以便其有效地经营管理企业,制定企业政策,计划和控制企业活动,评价、选择决策方案,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学分:3 学时:48(三)适用对象适用于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专业的本科生。
二、课程简介《管理会计》将现代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作为内部报告会计,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会计信息支持,以便其有效地经营管理企业,制定企业政策,计划和控制企业活动,评价决策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其价值。
《管理会计》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知识模块:第一模块为管理会计基础篇部分,主要包括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的分析与应用、本量关系解析、变动成本法;第二模块为预测和决策部分,主要包括分部报告和分权制、短期经营决策;第三为规划和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管理;第四模块为责任与评价部分,主要包括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
Management accounting, as accounting for internal reporting, integrates modern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provid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nagers of enterprises to facilitate their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enterprise activities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scheme, for the purpose of realizing enterprise value.This cours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including overview of accoun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cost behavior,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andvariable costing. The second part deals with forecasting and decision-making, mainly including the segment reporting, system of decentralization, and short-term business decision. The third part is concerned with planning and control, covering comprehensive budgeting management, control of standard cost, and activity-based costing management.The last part is about responsibility and evaluation, including the responsibility accounting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预测、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内容的技术方法和相关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提高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大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管理会计(本科)》课程复习题一、判断题1、现代会计逐步演化为以下几个大的分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和社会责任会计。
(对)2、管理会计产生的社会因素是竞争需要科学管理。
(对)3、制造成本根据其具体的经济用途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错)4、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是指生产量。
(错)。
销售量5、机会成本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从若干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某一种方案,而放弃另一备选方案时所丧失的实际收益。
(错)潜在收益6、在混合成本分解方法中,高低点法所用的“高低”是指最高或最低的成本。
(错)业务量7、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是指等量货币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
(对)8、在责任会计系统中,处于责任中心最高层次的是利润中心。
(错)投资9、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
(对)10、在标准成本控制下的成本差异是指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对)11、排除业务量因素的影响,在管理会计中,反映变动成本水平的指标一般是指单位变动成本。
(对)1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变动成本法。
(对)13、管理会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14、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是生产预算。
(错)销售15、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半变动成本。
(错)固定16、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10元/单位。
(错)(1640+1000)/600+6=10.40元17、保本点又称为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对)18、固定成本总额的内容及其数额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错)19、现金持有的总成本包括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和现金转换成本。
(对)20、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那么风险报酬额就是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所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一部分额外价值。
(对)二、名词解释1、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2、风险报酬额就是指投资者冒着风险进行投资,要求抵补承担的这一风险带来的危害的那以部分经济效益。
3、静态分析法是指直接按投资项目形成的现金流量来计算,借以分析、评价投资方案经济效益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它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报酬率法。
4、全面预算就是把有关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的总体正式计划用数量和表格的形式反映出来5、工程分析法又称为技术测定法(Technique Determine Approach)。
是运用工业工程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影响各有关成本项目数额大小的每个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估算出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一种成本分解方法。
6、成本无差别点是指在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相关的业务量为不确定因素时,通过判断不同水平上的业务量与无差别业务量之间的关系,来作出互斥方案决策的一种方法。
7、标准成本法是指通过制定标准成本,将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获得成本差异,并对成本差异进行因素分析,据以加强成本控制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
8、曲线变动成本这类成本通常也有一个不变的基数,相当于固定成本,但在这个基数至上,成本虽然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两者之间并不像变动成本那样保持严格的正比例直线关系,而是呈现非线性的曲线关系。
三、论述题1、试论述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和缺点。
答:所谓变动成本法是指在产品成本的计算上,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则被视为期间成本而从相应期间的收入中全部扣除。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1.变动成本法增强了成本信息的有用性,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企业的短期经营决策一般是不考虑生产经营能力的因素的,而只是关注成本、产量、利润之间的消长关系。
采用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这种关系,提供各种产品的盈利能力、经营风险等重要信息。
2.更符合“配比原则”的精神变动成本法将成本划分为两大类:直接与产品数量有联系的变动成本,它们需要按产品销售比例,将其中已销售的部分转作当期费用,同本期销售收入相配比,另外将未销售的产品成本转作存货成本,以便与未来预期获得的收益相配比。
另一部分是同产品生产数量没有直接关系的成本,即固定成本,这种成本只联系期间,并随时间的消逝而逐渐丧失,故应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同本期的收益相配比。
3.便于各部门的业绩评价成本升降主要由两种方法:一是提高产量,二是成本控制。
变动成本法可以区分由于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成本升降和成本控制所引起的成本升降,这样,便于区分责任和业绩评价。
4.促使管理当局重视销售工作,防止盲目生产。
变动成本法下,产量的高低与存货的增减对税前净利都没有影响。
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组合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税前净利将随销售量的增减变化发生同向变化。
这样,有利于促使管理当局重视销售工作,防止盲目生产。
5.简化成本计算工作,避免固定性制造费用分配上的主观臆断性。
6.变动成本法为管理会计的系统方法奠定了基础。
利用变动成本法的资料可深入进行本量利分析和日常的经营风险分析;有利于贡献毛益分析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建立弹性预算、制定标准成本、实行责任会计。
(二)变动成本法的缺点1.不符合传统产品成本的概念的要求2.按成本性态进行成本的划分,其本身具有局限性3.不利于长期决策,特别是定价决策2、试述长期投资决策中动态分析法的优缺点指标其指标。
答:动态分析法也称为贴现的现金流量法,是指考虑到投资回收期的时间对有关方案现金流量的影响,对其经济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动态分析法的特点是综合考虑了现金流量和货币时间价值两个因素的影响。
常用的动态分析法有动态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部报酬率法、外部报酬率法等。
(一)动态回收期法是以折现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而计算的投资回收期。
回收期越短,方案越好。
动态回收期法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因此该指标能反映前后各期净现金流量高低不同的影响,有助于促使企业压缩建设期,提前收回投资,该指标明显优于静态回收期法。
动态回收期的计算不能应用简化公式,比较复杂;它仍然保留着无法揭示回收期以后继续发生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的缺点,有一定的片面性。
(二)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 (NPV 法)净现值是指一个投资项目营运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与建设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0(1)nt t t NCF NPV k ==+∑净现值原则是指投资者要接受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也就是:(1)各投资项目为独立型项目时,若NPV >0,说明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投资项目的现金流入量超过其现金流出量,因而,投资项目具有经济上的可行性,反之NPV <0,则说明投资项目不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
(2)各投资项目为互斥型项目时,选择NPV >0且NPV 较大的投资项目。
净现值最大化是判断公司财务管理决策正确与否的基本依据。
(三)现值指数法(Present value index) (PVI 法)现值指数是指项目投产以后各期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与原始投资额的现值之和的比值,又称获利指数。
它反映单位投资额在未来可获得的现时的净收益。
当现值指数大于1时,方案可行;现值指数越大,说明方案越好。
(四)等年成本法等年成本法是通过比较新旧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的高低,来决策是否更新设备的方法。
年使用成本包括年使用费和投资的年摊销额。
年使用费是指机器设备的维修费,投资的年摊销额是指包括原始投资额中逐年摊销的部分和占用在残值上的资金每年应计的利息。
(五)内部报酬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 (IRR 法)内部报酬率是指投资方案未来各期现金流入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即净现值等于零的投资报酬率。
它反映投资方案本身所能达到的投资报酬率。
令: 00(1)nt t t NCF NPV k ===+∑ 则:k 即为内部报酬率。
当内部报酬率大于期望的报酬率时,方案可行;内部报酬率越大,方案越好。
(六) (External rate of return) (ERR 法)外部报酬率是使一个投资方案的原始投资额的终值与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计算的终值之和相等时的收益率。
令:A 0(1+ERR)n =∑=nt 0A t (1+i)n-t则:ERR 即为外部报酬率。
外部报酬率大于期望报酬率时,方案可行;外部报酬率越大,方案越好。
(七)长期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的选择3、试述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答: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会计人员对那些未经确切认识和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和趋势所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和解释,它对于构架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1.会计实体假设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空间范围和活动立场所做出的限定。
管理会计的主体具有层次性,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
2.持续运作假设规定了会计活动在时间上的不间断性,对管理会计而言,其所进行的规划与决策、控制与业绩评价活动主要是以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为依据,而财务会计取得的会计信息必须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因此,持续经营假设也适用于管理会计。
持续运作假设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基本方式的规定。
即假设企业以及各级责任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筹资、投资活动可以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3.会计分期假设是对管理会计对象运行的时间范围的规定。
即把企业无限期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和筹资、投资活动,划分为一定期间的活动,以便及时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
管理会计分期的时间跨度不局限于对外报告的月、季、年,可以根据企业本身的具体情况和需要,灵活地分期并编制内部报告。
4.货币时间价值假设是指等量货币在不同时点上具有不同的价值,管理会计的许多决策就是在此假设基础上做出的。
5.成本性态假设是指一切成本都可以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管理会计运用的许多概念和方法都是建立在成本性态假设基础上的。
如: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边际贡献的概念,本量利分析方法、弹性预算编制方法、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方法等。
6.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决策中,以目标利润最大化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并假定企业在实施最优化方案时能够实现目标利润。
7.风险价值可计量假设是指所有的不确定性决策都可以转化为风险性决策,风险具有价值,而且风险价值可以计量。
决策按照风险程度的大小,分为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由于对未来的结果及其出现的概率无法把握,不确定性决策往往采用非数学计量方法进行。
尽管投资决策中的风险价值只是一种虚拟的报酬,并不存在一定的客体可以直接计量,但是这一假设仍为管理会计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