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习题答案

第一章网络概述一、填空题:1.独立的计算机系统、通信介质、网络协议、交换数据2. ARPANET、分组交换网3.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981年4.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5.TCP/IP6.万维网7.CHINAPAC、CHINAPAC、3、88.钱天白、cn、cn9.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10.星型、总线型、环型11.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12.地理范围有限、几百到十几千M、建筑物13.交换信息14.数字信道、模拟信道15.连续变化、连接变化的、不同、离散的脉冲16.分组交换、电路交换、报文交换17.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18.短距离、长距离二、选择题1、B2、C3、D4、B5、B6、A7、D8、B9、B 10、B 11、B 12、B13、B 14、D 15、A 16、A 17、A 18、B 19、A 20、C三、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但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软件等)的协调下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2.ARPANET网的特点是什么?<1)实现了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称这样的系统为计算机互连网络。

<2)将网络系统分为通信子网与资源于网两部分,网络以通信子网为中心。

通信子网处在网络内层,子网中的计算机只负责全网的通信控制,称为通信控制处理机。

资源子网处在网络外围,由主计算机、终端组成,负责信息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以共享的资源。

<3)使用主机的用户,通过通信子网共享资源子网的资源。

<4)采用了分组交换技术。

<5)使用了分层的网络协议。

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具有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阶段第二阶段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阶段第四阶段网络互连阶段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拓扑结构有哪些?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6. 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的区别是什么?并行<Parallel)通信:数据以成组的方式在多个并行信道上同时传输。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网络安全作业答案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网络安全作业答案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与网络安全作业答案你的成绩低于作业及格要求,请重做!错误情况:单选题1.黑客为了发现某个计算机是否存在漏洞,一般会采用端口扫描的的方式来进行。

一般端口扫描有三种,以下不是正确扫描的方式的有:正确答案:单选题2.()指各单位建设的电子政务外网、国际互联网及其它公共信息网络。

按禁止处理、存储、传输涉密信息的原则进行管理。

正确答案:C.非涉密信息系统单选题3.主流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包括:( )该类产品能够不断监视各个设备和网络的运行情况,通过比较已知的恶意行为和当前的网络行为,找到恶意的破坏行为,并对恶意行为作出反应,以实现对网络风险的监控和对重要资产入侵的精确阻断.正确答案:B.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系统(IDS/IPS)单选题4.()依靠对事件记录的分析,定义网络故障并生成故障卡片,记录排除故障的步骤和与故障相关的值班员日志,构造排错行动记录,将事件-故障-日志构成逻辑上相互关联的整体,以反映故障产生、变化、消除的整个过程的各个方面。

正确答案:C.故障信息管理单选题6.下列关于电子邮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D.通过网络发送电子邮件不需要知道对方的邮件地址也可以发送单选题7.iPhone上的第三方软件MyWi用于()。

正确答案:D.无线共享单选题8.人人网是一种()。

正确答案:C.社交网站单选题9.谷歌公司的首页网址为()。

正确答案:单选题10.阿里旺旺中若想查看某好友之前发送的消息,则需要()。

正确答案:B.点击消息记录按钮在消息记录窗口中查看多选题1.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危害后果也不尽相同,常见的几种危害形式有:正确答案:A.自然灾害 B.系统漏洞 C.病毒侵袭 D.违法违纪多选题2.计算机网络技术集中了当代计算机()发展的成果,它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信息技术的大发展。

正确答案:A.软件 B.硬件 C.系统结构 D.通信技术多选题3.以下属于角色扮演类大型网上游戏的是()。

网络技术与应用题库(带答案讲解)

网络技术与应用题库(带答案讲解)

《网络技术与应用》作业讲解一、选择题(单选和多选)1、世界上第一个公认的计算机网络是(A)。

相关知识:Internet的前身、网状结构、1969年A、ARPANETB、剑桥环网C、FDDI (光线分布式数据网络) E、Internet2、局域网,通常指的是(A),类:最早的LAN是(A)。

A、以太网(Ethernet)B、FDDI C、A TM (异步传输模式网络)D、令牌环网3、城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D)。

其他的含义?A、LANB、CAN(园区网)C、WAND、MANE、WLAN(无线局域网)4、100Base-TX中“Base”的含义指(D)。

T的含义(双绞线)100含义(速率100M b/s)A、基础设施B、基于双绞线C、基于快速网D、基带信号5、在下列各种传输介质中,传输速率最高的是(B);最远的(B;最早的以太网用(D);目前流行的(A)。

A、双绞线B、单模光纤C、多模光纤D、同轴电缆E、无线介质6、以下互联设备中,处于OSI/RM中层次最高的设备是(A)。

A、网关(4层以上)B、网桥(2层)C、交换机(2层或3层)D、路由器(3层)E、中继器(物理层)G、HUB (物理层)7、以下那种总线网卡目前基本已经被淘汰(B);流行的是(C);可热插拔的是(D)A、EISAB、ISAC、PCID、USB8、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数据传送的单位是(C)。

A、比特(物理层)B、分组(网络层)C、帧(数据链路层)D、报文(传输层) E、信元(ATM网络中的数据传输单位) 9、“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是OSI/RM(B)层的主要功能;在网络中完成相邻节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B);为主机之间的的数据通信寻找路径(C);“路由选择”是哪层(C)的功能。

为主机之间的用户进程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是(D);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的是(F)的职责;在网络的数据传输中能实现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的是(G)的功能。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作业及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的作业及答案

《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1-2章)一、填空题1.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

2.通信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

3.按照网络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区域个人网和因特网。

4.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该模型的最高层是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C )。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2.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3.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B )。

(A)数据链路的访问控制和管理(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报文4.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B)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体系结构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C)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D)网络协议是“水平”的概念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 )。

(A)协议内部实现细节(B)网络层次(C)每一层使用协议(D)每层须完成的功能三、综合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答: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答案整理

《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答案整理

《网络技术与教育应用》期末考试复习个人整理,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P6)2.数据交换方式、数据通信交互方式1.电路交换数据交换 2.2.1数据报2. 存储转发(2.1.报文交换 2.2.分组交换)(P38) 2.2.2虚电路数据通信交互方式:1.单工通信 2.半双工通信3.全双工通信(P25)3.无线传输方式、传输介质:无线传输方式:无线电波,微波,卫星,红外线,蓝牙,激光等(P51)4.网络拓扑结构:总线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形结构,网状结构(P7) 5.OSI参考模型:(从高到低)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P21)6.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TCP/IP与OSI参考模型的层次对应关系:(P81)7.MAC地址、IP地址:1.MAC地址:每个网卡在出厂时都赋予了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物理地址。

这一个物理地址固化在网卡的ROM中,被称为网卡的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MAC地址长度为48位,6个字节,常用16进制数表达。

有两种格式表示MAC地址:0000.0c12.3456和00-00-0c-12-34-56。

(P88)2.IP地址:IP地址(IPv4)32位(4个字节)一般格式: 类别 + Netid(网络标识)+ Hostid(主机标识)A类1-126,B类128-191,C类192-223,D类,224-239,E类保留备用。

(P89)8.局域网体系结构、交换式局域网:1.局域网体系结构:1.物理层2.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3.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P138)2.交换式局域网:三种交换方式1.直通式 2.存储转发3.碎片隔离特点:1.与共享以太网兼容 2.支持不同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 3.支持多通道同时传输 4.低交换延时 5.支持虚拟网服务(P146)9.ATM: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ATM)异步传输模式1.ATM是一种异步传输模式2.A TM以信元为基本单位3.A TM的信元的长度为53个字节。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答案整理人:夏海生苏磊一、填空题1、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通信线路和设备通信资源共享2、资源与服务控制资源与服务;3、硬件;4、通信子网;5、介质;6、通信设备传输;7、C/S 网络;8、对等网模式;9、语法语义时序;10、系统软件;11、资源通信;12、局域网广域网;13、C/S;14、星型树型;15、环型;16、中心节点;17、点线;18、双绞线双绞线;19、网络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20、对等网;21、物理媒体有线网络;22、体系结构;23、7 4;24 2;25、接口;26、网络应用服务;27、数据通信数据通信;28、并行;29、全双工;30、基带传输;31、频带传输调制解调;32、信号;33、传输速率传输速率;34、多路复用;35、数据传输链路拆除;36、专用的物理链路储存;37、链路不同;38、逻辑链路;39、链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拆除;40、虚电路二、选择题1-5、AC B D B D 6-10、D B C B B11-15、D D C A C 16-20、A ABD ABD B D三、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是什么?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等部分,其中网络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主类。

4、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它们的功能是分别是什么?答: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传输介质)和相关软件的集合,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答案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答案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D4. D5. A6. A7. D8. A9. C10. C11. C12. D13. B14. C15. D16. C17. B18. B19. A20. A21. B22. B23. A24. D25. A26. B27. B28. B29. A30. D二、判断题1. 错2. 对3. 对4. 错5. 对6. 错7. 错8. 对9. 对10. 对11. 错13. 错14. 对15. 对16. 对17. 错18. 错19. 错20. 对21. 对22. 对23. 错24. 对25. 错26. 错三、名词解释1. DNS:Domain Name Service的缩写,其中文意思为域名系统,它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其主要作用是将域名与IP 地址进行相互转换。

2. 网桥(Bridge):网桥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两个局域网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

3. RFID: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4. R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允许局域网的物理机器从网关服务器的ARP 表或者缓存上请求其IP 地址。

5.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服务,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即时交流消息的业务。

6. 泛在网:也被称做无所不在的网络,它是为了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按需进行的信息获取、传递、存储、认知、决策、使用等服务。

人们可以在不意识到网络存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通过合适的终端设备上网并享受服务。

7. ISDN: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版2》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Internet应用(第二版2》习题答案
5.网络层

1. C
2. C
3. A
4. B
5. C
6. C
7. C
8. C
9. A

1
(1)请求、断开。
(2)HTTP、HTML
(3)文本、二进制
(4)统一资源定位器、cn
(5)TELNET
(6)简单邮件传输
(7)ARPANET
(8)分组交换
(9)地理模式、组织模式
(10)Internet服务器(资源子网)、Internet用户、通信子网
接收到的数据信息为110111001(含校验码)。
生成多项式G(x)=X4+X3+1=11001。(x后面的数字为次方的意思)
110111001÷11001,得出R(x)=10,由于CRC-4的校验码为4位(r为G(x)的最高次幂,r=4),即0010。
本题考查CRC校验的基本概念。


(1)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2)远程登录Telnet服务中,用户端计算机是以什么方式登录到Internet主机上的?它是如何解决异型计算机系统的互操作问题的?
答:Internet中的用户远程登录是指用户使用Telnet命令,使自己的计算机暂时成为远程计算机的一个仿真终端的过程。一旦用户成功地实现了远程登录,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就可以像一台与对方计算机直接连接的本地终端一样进行工作。


一、
1.面向终端阶段、面向计算机通信网络阶段、面向应用(标准化)网络阶段、面向未来的高速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
3.分组(Packet)
4.“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Basic Reference Mode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通信子网终端系统2.语法语义3.局域网广域网4.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二、单项选择题1.C2.C3.B4.B5.A三、综合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同步:规定了事件的执行顺序。

2.画出OSI-RM模型的结构图,并简要说明各层次的功能。

物理层:利用传输介质为通信的网络结点之间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进而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输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包,并采取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控制着通信子网的运行,为以分组(packet)为单位的数据包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当的路由,并实现拥塞控制、网络互连等功能。

传输层:向用户通过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为上层屏蔽低层的数据传输问题。

会话层:负责维护通信中两个结点之间的会话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断开,以及数据的交换。

表示层: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主要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的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应用层:为应用程序通过网络服务,它包含了各种用户普通使用的协议。

一、填空题1.10000 400002.100 53.双绞线同轴电缆4.频分复用码分复用二、单项选择题1.C2.D3.D4.A三、综合题1.假设带宽为3000Hz的模拟信道中只存在高斯白噪声,并且信噪比是20dB,则该信道能否可靠的传输速率为64kb/s的数据流?按Shannon定理:在信噪比为20db的信道上,信道最大容量为:C=Wlog2(1+S/N)已知信噪比电平为20db,则信噪功率比S/N = 100C = 3000⨯log2(1+100)=3000⨯6.66=19.98 kbit/s则该信道不能可靠的传输速率为64kb/s的数据流。

2.带宽为6MHz的电视信道,如果使用量化等级为4的数字信号传输,则其数据传输率是多少?假设信道是无噪声的。

由奈氏准则,其数据传输率=2Wlog2 M =2×6 M×log2 4=24Mbit/s3.简述三种基本的交换技术及其特点。

三种基本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其特点:(1)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处理过程都包括呼叫建立、通信(信息传送)、连接释放三个阶段。

(2)报文交换的交换节点采用存储 / 转发方式对每份报文完整地加以处理,每个报文传送时,没有连接建立/释放两个阶段。

(3)分组交换也是一种存储—转发处理方式,其处理过程是需将用户的原始信息(报文)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单元(分组)来传送。

4.一个报文的比特序列为11通过数据链路传输,采用CRC进行差错检测,如所用的生成多项式为g(X)=X4+X+1,试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生成多项式G(X)=X4+X+1对应的二进制序列;(2)计算报文的比特序列的循环冗余校验码;(3)简述CRC码的检测过程。

(1)生成多项式为g(X)=X 4+X+1,则其编码为10011,r=4。

(2)110000101010011 11010110110000100111001110011101101001110100100111110(3)在接收端可以将接收码组R(x)用原生成多项式g(x)去除。

当传输中未发生错误时,接收码组与发送码组相同,故接收码组R(x)必定能被g(x)整除;若码组在传输中发生错误,R(x)被g(x)除时可能除不尽而有余项。

一、填空题1.冲突检测 冲突避免2.1 103.10Mb/s 双绞线4.直通交换方式 无碎片交换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1.B2.C3.B4.A5.B6.D 三、综合题1. 试述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CSMA/CD 原理。

(1)载波监听 是指每个计算机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发送数据,以减少发生冲突的机会。

(2)多点接入 是指在总线式局域网中,有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根总线上,共享总线的信道资源。

(3)冲突检测 是指发送数据的计算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还必须监听传输媒体,判断是否发生了冲突。

2.假设在一个采用CSMA/CD 协议的网络中,传输介质是一根长度为1000m 长的完整电缆,传输速率为100Mbit/s ,电缆中的信号传播速度是200 000 km/s 。

(1)求能够使用此协议的最短帧长。

(2)若最小数据帧长度减少40 比特,则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至少需要增加还是减少?具体变化多少米?(1)争用期2τ=2×1000/(2×108)= 1×10-5(s),最短帧长为争用期内传输的比特数,即:Lmin=2τ*C= 1×10-5×1×108=1000(bit)(2)若最短帧长减少,而数据传输速率不变,则需要使冲突域的最大距离变短来实现争用期的减少。

因此假设需要减少的最小距离为s ,单位是m ,则可以得到下式: )1040/(1)]10[s/(2288⨯=⨯⨯因此可得s=40,即最远的两个站点之间的距离最少需要减少40m 。

3. 简述以太网交换机转发帧的方式及其特点。

直通方式、存储转发方式、无碎片交换方式。

其特点:(1)直通方式在接收到数据帧的同时就立即按照数据帧的目的MAC 地址对帧进行转发。

(2)存储转发方式则需要将帧完全接收和缓存下来,然后根据帧头中的目的MAC 地址进行转发。

(3)无碎片交换方式要求交换机只有在收到64字节以后才开始以直通方式转发帧。

4.有5个站连接到以太网上。

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每一个站所能得到的带宽。

(1)连接到一个10Mb/s 以太网集线器;(2)连接到一个100Mb/s 以太网集线器;(3)连接到一个10Mb/s 以太网交换机。

(1) 5个站共享10Mb/s 带宽;(2) 5个站共享100Mb/s 带宽;(3)每个站独享10Mb/s 带宽。

一、填空题1.32 202.生存时间跳数限制3.IP地址 MAC地址4.差错报告报文提供信息的报文5.路由选择分组转发6. 隧道传输技术加密技术7.任播组播二、单项选择题1.D2.C3.A4.B5.A6.C7.D三、综合题1.试说明IP地址与硬件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网络层及以上使用IP 地址;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IP 地址在IP 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 帧的首部。

在网络层以上使用的是IP 地址,而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的是硬件地址。

在IP 层抽象的互连网上,我们看到的只是IP 数据报,路由器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进行选路。

在具体的物理网络的链路层,我们看到的只是MAC 帧,IP 数据报被封装在MAC帧里面。

MAC 帧在不同的网络上传送时,其MAC 帧的首部是不同的。

这种变化,在上面的IP 层上是看不到的。

每个路由器都有IP 地址和硬件地址。

使用IP 地址与硬件地址,尽管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的硬件地址体系各不相同,但IP 层抽象的互连网却屏蔽了下层这些很复杂的细节,并使我们能够使用统一的、抽象的IP 地址进行通信。

2.一个数据报长度为4000字节(包含固定长度的首部)。

现在经过一个网络传送,但此网络能够传送的最大数据长度为1500字节。

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短些的数据报片?各数据报片的数据字段长度、片偏移字段和MF标志应为何数值?答:4000-20=3980字节。

3 片;第一片:数据字段长度1480、片偏移是0,MF 是1;第二片:数据字段长度1480、片偏移是185,MF 是1;1480/8=185第三片:数据字段长度1020、片偏移是370 和MF 是0;1480*2/8=3703.某单位分配到一个地址块136.23.12.64/26。

现在需要进一步划分为4个一样大的子网(包括全0和全1 的子网),并且每个子网规模尽可能的大。

请问:(1)采用了CIDR技术,如何进行路由选择?(2)每一个子网的网络前缀有多长(多少个比特位)?(3)每一个子网的地址块是多少?请写出4个地址块。

(4)每一个子网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是什么?(1)采用了CIDR技术,在查找路由的时候选择具有最长网络前缀的路由,也称为最长前缀匹配。

(2)每个子网的网络前缀28位(3)每个子网的地址块136.23.12.64/28 136.23.12.80/28136.23.12.96/28 136.23.12.112/28(4)136.23.12.64/26可分配给主机使用的最小地址和最大地址136.23.12.01000001 - 136.23.12.01001110 = 136.23.12.65 - 136.23.12.78136.23.12.01010001 - 136.23.12.01011110 = 136.23.12.81 - 136.23.12.94136.23.12.01100001 - 136.23.12.01101110 = 136.23.12.97 - 136.23.12.110136.23.12.01110001 - 136.23.12.01111110 = 136.23.12.113- 136.23.12.1264.Internet的两个自治系统构成的网络如图所示,自治系统1由路由器R1连接两个子网构成,使用RIP路由协议;自治系统2由路由器R2、R3连接三个子网构成,使用OSPF路由协议。

接口IP地址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请利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路由器Router2的路由表,要求包括图中所有子网的路由,且路由表中的路由项尽可能少。

(路由表的格式如下)(2)简述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特点。

(1)利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路由器Router2的路由表,要求包括图中所有子网的路由,(2)《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五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5-6章)一、填空题1.端口2.IP地址端口号3. 0-10234.IP地址子网掩码5.域名 IP地址6. 控制连接数据连接二、单项选择题1.B2.D3.C4.D5.C6.B7.A三、综合题1. 简述TCP建立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

(1)客户端发送一个包含SYN标志的TCP报文,SYN即同步;(2)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的SYN报文后,将返回一个SYN+ACK的报文,表示客户端的请求被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