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路基常见地质灾害与选线策略的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不同地质条件的公路选线策略

浅谈不同地质条件的公路选线策略
以克服 。
1 选线 原则
历 、 限等是否满足 招标 文件 强制标 准 ; 年 拟任 职务 与前 述是 否一
和选线有关 的地质 问题的研究是一个 随勘测设计 阶段的不同
4 资格 审查 部分 的编制 : ) 该部分 主要是针对投标人 在企业资 质 、 会信 誉 、 社 是否从 事过类 似工 程等方 面的考 核。编制 时紧紧
第3 6卷 第 1期 20 10 年 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l TECrURE
V0. 6 No. 13 1
J . 2 1 a n 00
・2 5 ・ 7

道 路 工 程 ・
文章 编 号 :0 96 2 (0 0 0 —2 50 10 ,8 5 2 1 ) 1 7 —3 0
的效 果 。 因 此 , 种 计 价 模 式 给 造 价 编 制 人 员 带 来 的 工 作 量 很 参 考 文 献 : 此
大; 企业规 费一 定要 按 投标 人 上级 主管 部 门核 准 的计 取 标准 计 [ ] 北京广联 达慧 中软件技术有 限公 司工程 量清单 专 家顾 问委 1 取, 否则 , 仅此一点 就会造 成废 标 。另外 , 于各 种商 务表 格 , 对 如 工程项 目总价 表 、 单项工 程汇总表 、 单位工程 汇总表等 , 只要招标 员会 . 工程量 清单的 编制 与投 标报 价 [ . M] 北京 : 中国建材
中之 重 。 需 要 注 意 的 是 : 一 部 分 投 标 工 程 总 报 价 , 须 是 在 剔 件要求 ; 否有缺页 、 第 必 是 重页 、 装倒 、 涂改等错 误 ; 招标 文件要求 的承
除不可竞争费用( 业规 费 、 明施工 费 、 企 文 生活 性临 时设施 费 、 安 诺 内容是否逐条承诺 ; 标 文件要 求签 字处 是否按 要求 签署 ; 招 对 全设施费 ) 之后参 与评分 的 ; 四部 分相应表 格的数据 , 此 总是 前一 于要 求电子文档 的投 标 文件 , 要检 查 电子版 底稿 是否 齐备完 整 ; 个表格的数据决定后 ~个 的大 小 , 即整个 数据 链条环 环相 扣 , 要 最后 , 按招标 文件 规定格 式盖章 , 密封包装 , 盖公章 , 加 加贴 封条 想按预测好的数据大小调整某一个 数值时 , 就是 牵一发而 动全身 或 盖 密 封 章 进 行 封 标 。

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控制策略

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控制策略

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控制策略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山区地质环境复杂,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易受到滑坡、塌方、岩爆等地质灾害的影响。

因此,在山区公路设计中,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山区公路设计的整体原则、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地质灾害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山区公路设计的整体原则1. 寻找最佳路线:在山区公路设计中,必须寻找最佳路径,避开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区。

这要求进行详细的地质考察和调查,充分利用地质勘探技术,确保公路线路选择合理。

2. 强化地质勘探:在山区公路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详细了解山区地质情况,发现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为后续设计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3. 采用适当的设计标准:山区公路的地质环境复杂,设计标准必须充分考虑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设计规范。

这有助于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二、地质灾害评估与监测1. 地质灾害评估:为了准确了解山区公路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必须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害程度等,可借助地质勘探和现场调查等手段获取数据,以评估公路的潜在灾害风险。

2. 地质灾害监测:对于山区公路来说,地质灾害的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监测手段可以包括地壳运动监测、地质构造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

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预警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

三、地质灾害预防与控制1. 洞穴及滑坡防治:山区地质灾害中的洞穴和滑坡是常见的灾害类型。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地质灾害,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填充、排水、加固等。

对于洞穴,可以利用填充物填充洞穴空间,增强地表的承载力;对于滑坡,可以采用土工材料加固滑坡体,增加其稳定性。

2. 山体开挖与支护:在山区公路建设中,经常需要进行山体开挖。

为了确保开挖安全,必须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如爆破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等。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地质灾害对公路交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公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和畅通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而地质灾害是导致公路交通中断和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评价及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公路路基地质灾害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1)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类型及成因分析;
(2)公路路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及流程研究;
(3)公路路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研究。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研究进展和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
(2)实地调查法:结合实际案例,对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影响因素等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分析;
(3)定量分析法:根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专业软件等方法,对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和防治对策等方面的情况,为公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提供依据。

同时,在公路建设、维护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计可以提出科学、合理的公路路基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并对公路建设、维护和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

公路选线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选线策略

公路选线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选线策略

32总427期2017年第13期(5月 上)0 引言我国地域广阔,公路分布广泛,尤其公路线路穿过复杂地形时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注重对公路线路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可给公路选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选线是公路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1 公路选线常见地质灾害对公路选线中常见地质灾害进行分析,得知局部地区公路线路常见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

1.1 崩塌崩塌指巨大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陡峭坡体崩落、翻滚、倾倒的现象,在高陡路堑、陡峭山坡位置具有较高发生率。

崩塌由滑移式崩塌、悬臂拉断式崩塌、倾倒式崩塌、座落式崩塌之分[1]。

其中滑移式崩塌指陡峭岩质坡体下因存在软弱或光滑结构面,倾向坡外,受自然因素长时间影响,导致锲形体、岩块向下滑出,发生崩塌。

倾倒式崩塌指岩质边坡脚下软层被掏空形成悬臂式拉断,导致一些托软面翻转下落。

此种形式的崩塌在脚下有开采作业、河谷岸坡等情景下发生机率较大。

座落式崩塌主要因岩土坡下面层变形破坏,或被掏空导致上部因缺乏支撑发生崩塌。

1.2 滑坡滑坡是斜坡上大量岩土体,受其自身重力及自然因素影响,稳定性降低,沿斜坡滑动面整体下移的现象。

依据坡体物质组成,可将滑坡分为黄土滑坡、黏土滑坡、堆积层滑坡、岩层滑坡,其中黄土滑坡指发生在黄土层的滑坡,多发生在河谷两岸高阶地前缘斜坡上。

黏土滑坡为发生在黏土层中的滑坡,多因雨水引起。

堆积层滑坡多发生在山麓的洪积、残积、破积或河谷缓坡地带的堆积层中。

岩层滑坡指发生在基岩岩层中的各种滑坡。

滑坡是山区线路中常见地质灾害,给公路的正常运营产生不良影响,一些规模较大的滑坡可掩埋村庄、堵塞河道,给山区交通运输造成较大危害。

1.3 泥石流泥石流指含有大量石块、泥沙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的具有较大破坏力的洪流。

依据物质组成可将泥石流分为泥石流、泥流、水石流,其中泥石流主要包括石块与浆体,固体成分粒径大小从0.005mm 的黏土粉至20m 的大漂砾不等[2]。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策略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策略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策略山区公路的建设是连接城市和山区的重要通道,然而,由于山地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地质灾害成为山区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策略。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山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等。

滑坡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最为常见和具有威胁的地质灾害之一。

泥石流在山地降雨较大的地区也很常见,其对公路路基和桥梁的破坏性极大。

崩塌则是山区公路以及周边地区所面临的另一个严重威胁。

二、地质灾害与路线选择在山区公路路线选择过程中,地质灾害应该成为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避开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选择相对稳定的地段是预防灾害的首要措施之一。

同时,结合地质勘测、地质预测、遥感技术等手段,评估潜在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规模,以便在设计阶段采取更合理的措施。

三、滑坡防治策略滑坡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为减少滑坡的风险,在路线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土壤加固:选择适当的土壤加固措施,如添加加固材料、采用植物根系等,提高路基的抗滑能力。

2. 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减少雨水对路基土壤的浸润和影响,防止滑坡的发生。

3. 断面选择:在滑坡易发区附近,采用较小的路面断面,减少土壤的挖掘量,降低滑坡的风险。

四、泥石流防治策略泥石流是山区公路建设中另一个常见的地质灾害,其破坏性很大。

在路线设计中,应采取以下措施预防泥石流灾害:1. 泥石流沟道规划:通过设计泥石流沟道的宽度和深度,引导泥石流沿特定通道流动,减少对公路的损害。

2. 护坡设计:在泥石流易发区,采用坡面护坡措施,如喷锚网、悬索网等,增强坡面的稳定性,阻止泥石流的侵蚀。

3. 桥梁设计:在泥石流频发区域,采用较高的桥梁设计,减少泥石流对桥梁的冲击和毁坏。

五、崩塌防治策略崩塌是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另一个地质灾害,其危害性较大。

在路线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岩土工程技术:采用合适的岩土工程技术,如锚喷技术、爆破技术等,对崩塌易发区的岩石进行加固处理。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与选线设计分析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与选线设计分析

公路路基地质灾害与选线设计分析摘要:在公路工程项目准备阶段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选线设计。

地质选线是我们公司近年来公路设计中贯彻的思想,因为合理的路线的选择可以为公路施工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减少后期也使得公路运行维护的工作量实现了减少,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基于此,文章在研究过程中,首本文先对公路路基的常见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公路地质选线设计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体现选线设计中避让开不良地质而降低公路病害后期地质灾害频发的理念的作用。

关键词:公路路基;地质灾害;地质选线;选线设计前言公路进行地质选线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避让原则,即避开地质灾害区域,只有根据调查得出沿线的不良地质分布情况,合理调整线路的布设位置,使得工程项目获得最佳效益,达到工程省、造价优、运营安全、后期维护少的目的这样才可以使得公路施工中不良地质工作得到减轻,而且在公路正式投入使用后,保障公路不会因为频繁的地质灾害而应用使用。

所以,在公路选线设计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调研工作,尽量避开不良地质灾害地段。

1.公路路基地质灾害类型1.1滑坡滑坡,指的是受到人工切坡或者是地震、雨水冲刷等因素干扰后,受自身重力牵引影响而发产生的顺坡下滑现象,一般滑坡位于斜坡表面的岩体或者是土体上。

导致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与斜坡岩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当坡面表层的植被较为茂密,深层为坚硬岩石的情况下,斜坡能其承受的剪切力是非较大常大的,并且也不易发生滑动;而相反,当坡面表层植被较为稀疏,且深层以风化岩石或者松散的土层为主时,在这个时候一旦受雨水浸泡或者地质扰动,就可能会发生滑坡现象。

公路工程项目中,当路线需要穿过地震与断裂带或者是江河湖沟地带的时候,公路选线过程中最好避开这些区域,保障公路的安全性。

1.2泥石流一般情况下强降雨后山区冲沟容易发生泥石流,泥石流是雨水裹挟石块或者是泥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洪流[1]。

一般泥石流灾害经常发生在山区或者是沟谷地域中,并且这种灾害的冲击力比较强,发生的也比较突然,所以,一旦发生泥石流灾害就会给公路等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及对策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及对策

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及对策摘要:地质灾害是对公路危害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公路的建设时常要跨越各种不同的地貌单元,在建设中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地质问题,如泥石流、山体滑坡、下雨、下雪等特殊的地质灾害。

为了让经济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及时的进行预防。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经济建设防治1.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概述①滑坡:主要在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这是公路工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出现的频率很高,主要是因为其地质原因形成的。

②崩塌:发生在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的地质现象。

如果崩塌发生在公路中,时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这是我们应当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

③地面塌陷是在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

主要是由外在原因造成的,并不能减轻其对公路造成的伤害,而且其伤害较大。

④泥石流在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

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主要在中游沟身长不对称,参差不齐;沟槽中构成跌水;形成多级阶地等。

也是公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主要是由于采掘矿产资源不规范,预留矿柱少,造成采空坍塌,山体开裂,继而发生滑坡。

2.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公路的地质灾害有很多,影响也较大,在公路工程中长借助简单的测量工具、仪器装置和量测方法,监测灾害体、房屋或构筑物裂缝位移变化的监测方法。

一般常用监测方法主要有:埋桩法。

埋桩法在地质灾害来临的时候,最适合进行对地质的观测。

埋桩法适合对崩塌、滑坡体上发生的裂缝进行观测。

在斜坡上横跨裂缝两侧埋桩,用钢卷尺测量桩之间的距离,可以了解滑坡变形滑动过程。

对于土体裂缝,埋桩不能离裂缝太近。

此方法便于测试地质灾害的来临。

埋钉法。

在建筑物裂缝两侧各钉一颗钉子,通过测量两侧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来判断滑坡的变形滑动。

不同地质条件的公路选线策略研究分析

不同地质条件的公路选线策略研究分析

不同地质条件的公路选线策略研究分析本文从探讨公路选线原则出发,研究分析不同地质条件的公路选线问题;同时从不同地质角度出发,提出有效保证设计质量以及降低工程造价的合理选线要点,旨在为不同地质公路选线提供相应策略。

标签:公路选线地质条件选线策略平面线形引言国内公路的发展异常迅速,合理设计公路线形对于降低到公路工程造价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对于减小建后公路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由于国土广阔,基本上公路设计时都会遇到各类地质条件的地域,不同地质条件的公路选线又具有不同选线方法;甚至有可能同一条公路却穿越不同的地质条件,这又为公路选线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1公路选线原则地形条件最显著地影响公路的选线。

特别在山区,常常是峰岭交错、崎岖曲折、高低起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路线的技术标准、线型的平顺程度和工程量的大小。

为了正确选定一条既符合客观实际又符合规定要求的公路路线,必须详细了解路线所经地区的地形条件,并进行综合的分析,以便克服地形,使其为公路交通运输创造条件,确定一条最优的路线走向方案。

(1)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

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

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2)路线起、终点除必须符合路网规划要求外,对起、终点前后一定长度范围内的线形必须做出接线方案和近期实施的具体设计。

(3)地形地质构造是决定路线及构造物是否稳定的条件,同时也是筑路材料来源及其性质优劣的决定因素。

对地质不良地质区(如泥沼、滑坍、碎落、崩塌等),在选线不能避开的情况下,应采取保证路基稳定的措施。

(4)根据路线所在地区的地形复杂程度,调查沿线由于高填深挖造成的路基稳定、水土保持、取弃土量等问题,提出解决的技术方案,并与建隧设桥的方案相比较,合理选择深挖、建隧和高填、设桥的最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路路基常见地质灾害与选线策略的研究
摘要:科学的路线选择是节约公路工程人力、物力的关键途径,在路线的勘选阶段,其首要工作就是对沿线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道路施工可能对地质造成的影响,并科学运用选线策略规避各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给公路建设造成的损失。

本文分析了公路选线中常见的几种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影响,提出了地质选线的基本原则,并阐述了避免地质灾害,确保公路安全性的具体选线措施。

关键词:公路设计;选线测量;地质灾害
Abstract: the route of the science is to save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hoose the critical path of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he route can be selected stage in his first job is to along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analysis of geological road construction may be the effect and scientific use route strategy of possible avoid the geological hazards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by the flood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oute of several common in geological hazard types and effects, puts forwar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eological location, and expounds avoid geological disaster,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highway measures.
Keywords: highway design; Route measurem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1 我国公路路基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之一,公路的建设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而科学的路线选择是节约公路工程人力、物力的关键途径,在路线的勘选阶段,其首要工作就是对沿线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道路施工可能对地质造成的影响,并科学运用选线策略规避各种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给公路建设造成的损失。

1.1 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
由于公路工程具有线路长、跨度广的特点,因此必将面对各种地貌单元及其带来的地质问题。

这些自然地质因素导致的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落石与特殊地质状态灾害等。

其中滑坡是指大量岩石或土体因重力作用沿斜坡整体向下滑动的情况,往往会造成公路的暂时阻碍;泥石流是指大量泥沙、碎石随洪流迅速由沟谷上由向下冲泻,常对路基、桥涵及其附属设施造成直接的损害;崩塌是指陡峭斜坡上的巨大岩石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由于来势凶猛,可能直接造成路基桥梁的毁坏与隧道洞口的堵塞,并击毁车辆,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与崩塌相比,落石具有石量少、危害小、发生更加频繁的特点,极易发生在边坡斜度大,结构不利的组合条件下。

此外,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土质类型多而复杂,因此公路建设中也常遇到岩溶、暗河、红土、冻土等其他情况,对公路的选线造成影响。

通常情况下,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路线设计应注意
尽可能回避各种地质隐患区域,选择开挖少、防护简单的线路。

1.2 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
在公路设计与路基填筑施工等阶段,对原有岩体、土体等的开挖和填方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其形状与受力平衡,工程投入使用后,长时间的雨雪侵蚀与车辆振动将进一步破坏边坡的稳定性;一些公路设计阻断了地表水向地下的渗透,对区域水文条件造成了影响,增大了洪水等灾害发生的几率,而选线不合理导致路基受到河流侵蚀时,还会导致新的地质灾害。

此外,盲目开挖桥梁、隧道会引起山体滑坡、毒气泄漏和地面沉降等问题,而河流改道设计往往也会产生一系列难以准确预估的地质环境问题。

2 地质选线的原则
随着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水平的发展,设计者对工程地质的认识逐步加深,选线工作的重心开始由地形选线向地质选线转移。

然而目前地质选线实践中,最常采取的措施就是对不良地质的简单避让,但山区路线不具备展线空间等会儿情况下,选线应以新的地质问题应对思路,基于环境选线采取积极措施,使路线与环境融为一体,提高路线对地质环境的适应性。

实践中,可将地质情况作为一项控制指标,根据沿线复杂地质条件的分布调整路线位置,位置的布线原则首先是避让,并应确保公路选线的安全、可行、经济、可持续发展。

具体到工程中,应将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噪声环境的影响程度等与地形、地貌、地质一并考虑,研究公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公路施工、运营中造成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并部署防治措施。

3 确保公路安全性的具体措施分析
3.1 对地质环境与公路选线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当前,公路的建设要求逐年提高,路面必须平整、线路应尽可能顺直以满足高速行车的需要。

在这一背景下,公路建设就必须要切割山坡,使路线顺直弯曲减少,达到减少里程的目的。

但由于对地质环境与岩土性质认识不足,大量的切割山坡与填筑,可能使边坡失稳变形,甚至造成灾害。

因此,公路路线选择必须把握地质条件对路线选择的影响,保证公路在顺直、平整的基础上,回避自然地质灾害影响,要尽量减少切割与深填,防止减少人为地质灾害问题的出现。

3.2 全面掌握沿线地质情况科学优选线路方案
地质、气候、生态等资料的收集是制定合理线路的重要依据,因此规划阶段
必须重视对这些资料的收集、分析,并应借助先进的勘查技术,进一步提高勘测的精确度。

实践中可通过卫星照片和航测摄像更详细把握路线范围内的实际地形地貌,然后在1:10000的地形图确定多个初选方案,并在初选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地质状况,对明显的地质灾害进行过滤筛选,对地质灾害问题规模较大、处置困难、处置费用高的地段避让,排除无可比价值的方案。

此后,应对优化的可比方案在1:2000的地形图上进行对比选优,对选出的方案进行物探勘查,在分析物探勘查成果的基础上,对同等的选优方案进行布孔钻探,排除隐性的地质灾害问题,通过比较钻探资料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可行方案。

3.3 以积极有效的治理措施应对各种地质问题
作为了解公路选线地域地质状况的重要手段,地质勘测是公路选线的重要基础。

而公路选线地质勘测,就是指对路线选择地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通过工程物探、工程钻探把握路线工作范围内的岩土工程性质,查清有关地质问题对公路建设的影响。

在把握岩土工程性质的基础上,针对有关的地质问题或可能出的地质灾害采取有关的应对措施。

工作中应首先对于软土路基、顺层易滑、滑坡、泥石流、岩溶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应慎重对待,路线应设法绕过;当必须穿过某种不良地质地段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缩短穿越距离,并采取必要有效的施工措施;对于高填深挖路基地段,要做好边坡岩土情况的勘测,查清边坡与基底情况,根据勘察情况进行填挖边坡的稳定计算,采取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防护措施;应尽可能要减少高填、深挖对自然景观、植被与水土流失的影响,要尽可能减少由于开挖、弃方堆弃、爆破作业等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以山地地形沿溪线特殊路段的选线为例,在河谷深切、沟壑纵横、高低差异明显的情况下,既要重视边坡松散地质体防护设计,也要加强针对河流冲击灾害的稳定性防护措施,路线应以尽量少地扰动地质体的方式通过,以免改变原地质体的稳定状态,继而诱发地质灾害。

4 结语
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线路的科学勘选可在提升道路安全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环境,使其维持生态上、地质上的平衡状态,降低灾害产生的几率。

现代的地质选线策略不仅是对地质复杂区域的简单避让,更应针对不同性质的地质问题采取积极的治理方法,并减少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以安全、可行、经济、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原则,实现科学统筹的选线目标。

参考文献
[1] 钟永辉. 论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及主要类型[J]. 科技资讯, 2009, (02).
[2] 王佐, 韩许恒, 赵永刚, 吴富春. 高速公路路线选择与地质灾害关系的
研究[J]. 灾害学, 2006, (01).
[3] 郝华玺, 狄升贯. 工程地质选线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 山西建筑, 2007, (20).
[4] 唐正光, 徐则民, 吴华金, 段翔. 基于气候、植被及工程地质的公路“环境选线”[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 (05).
[5] 赵胜林, 许刚, 袁晓寅.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及选线方法的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1, (0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