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燃烧和灭火课件_人教版 修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44张PPT)

请告知: 详细地址 着火部位 火源种类 燃烧状况
燃烧的条件是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充分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温到该物质的着火 点以下。 (满足一个条件即可灭火)
对立与统一
练习:
1、柴草发生火灾时用水可以救灭火的原因:
水可以降低火场内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资料】
1.白磷自然和红磷燃烧现象相同,都产生大 量白烟(五氧化二磷)
2.通常状况下常见物质燃烧所需的最 低温度(即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700~750
思考:可燃物着火点高低与什么有关?
根据现象回答问题: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 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第一课时
奥运火炬燃烧
神州十号火箭顺利升空
火是光明的使者, 火是热量的源泉 火给我们带来了 温暖和食物。
图7-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 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 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
2、保存白磷的方法是将白磷放到水中,原因是:
白磷着火点低,水的作用是将白磷与空气隔绝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④ 实验设计 a. 在500 mL 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 400 mL 热水,在 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 b. 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 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c.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 d. 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 磷)。
结论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吸烟
学习目标
燃烧和燃烧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燃烧和燃烧条件
1. 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 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 变化。 2. 着火点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改变。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⑤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红磷 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用空试管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 (白磷)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⑥ 实验结论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
燃烧和燃烧条件
例题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 量不限)能规范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B )
实验
如图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 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 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 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7.1 燃烧和灭火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C.伏低身子逃出
D.淋湿衣服爬出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 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B、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错误; C、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D、淋湿衣服爬出既可以降低温度,也可以防止因为缺 氧而窒息,正确。 故选B。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 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
( A)
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
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
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
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 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 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 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 所以①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①③可 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④可以说明物质燃烧 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②③不能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变式题】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

点是( A )
A.都放出热量
B.都生成气体
C.都有响声
D.都发光
【解析】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燃烧的共同点 是都是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并且会都放出热量,生 成气体、响声、发光都与该共同点无关.
故选:A.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知识网络 知识回顾 例题解析
【解析】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 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 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 目的。故正确; B、爆炸灭火不需水,特别是在缺水地区,是较为理想的灭火方 法。故正确; C、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 燃物的着火点。故错误; 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 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 故选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共39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7.1燃烧和灭火 说课稿 (共39张PPT)

一、燃烧的条件
(1)有可燃物 (2)有氧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可燃物与氧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叫 做燃烧。
想想议议
你能根据燃烧的条件推断出灭火的方法吗?
1. 要有可燃物。
2. 要有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1.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 物与其他物品隔绝。
注意:并非所有的爆炸都是化学变化,如气球 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另外,除火药外,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 浓度,遇火也会发生爆炸。如:H2、CO、CH4 等。
【实验 7-3】 粉尘爆炸实验
剪去
打一小孔
I
鼓气
II
想想议议
为什么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 “禁止烟火” 的字样或图标?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以下。
3、 讨论与交流 (1)你如何熄灭蜡烛? (2)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如何处理?为什么?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如何处理?为什么?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 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为什么? (5)如何解释“釜底抽薪”和“杯水车薪”(这两个成 语?
6. 要避免潮湿、雨 淋、暴晒、烘烤或者腐 蚀性的环境。
7. 要经常检查压力 表显示的压力是否正常, 有问题要及时检修。
8. 灭火器一经喷射 使用后,必须重新充装 药剂,方能有备无患。
想想议议
你理解了爆炸吗? 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化学反应),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 起爆炸。
【实验 7-1】 磷的燃烧
白磷
红磷
热水 白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1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课件(共11张PPT)
•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 察是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7时21分54秒07:21:549 November 2021
•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上午7时21 分54秒上午7时21分07:21:5421.11.9
课堂小结
可燃物
1、燃烧的条件 氧气(或空气) (三者同时满是
缺一不可) 达到着火点
清除可燃物或隔离火源
2、灭火的方法 隔绝氧气(或空气) (破坏一个条
和原理
件即可)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防火、自救
课堂练习
1、木柴燃烧时,常把木柴架空一
些,目的是
(D )
A.使热量易散失
B.使木柴着火点降低
C.使木柴变成易燃物 D.使木柴与氧气充分接触
• 3、燃着的酒精不小心洒在桌面上,如何处 理?为什么?
• 4、扑灭森林火灾时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林砍掉,为什么?
讨论与交流:面对火灾如何自救?
平时留意逃生路,常备滑绳防火毯; 遇火拨打一一九,先脱丝袜隐形镜; 用水浇透裹身物,打湿毛巾捂嘴鼻; 趴下身子靠墙爬,逃生向下不向上; 门把高温不开门,靠窗呼救堵门缝; 低层居民从窗跳,先扔棉被当垫子; 火烧衣服就地滚,随机应变最重要。
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 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 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 C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3、白炽灯泡在工作时发出耀眼的白 光,钨丝温度高达2000℃,这时候 是物质在燃烧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4张PPT)

归纳总结
燃烧的条件:
⑴可燃物 ⑵氧气 ⑶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尝试中感悟, 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探究热情。通过小组之间相互合 作交流,使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合作,感受合作带 来的成功喜悦
4.质疑解惑 升华新知
课前我们看到了“烧不坏的手帕”实 验,那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呢
这是因为酒精燃烧过程中,手帕上有水,水要达到 100度才会沸腾,所以在手帕上水的完全沸腾挥发之
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第一课时)
燃烧与灭火
教材分析——本课题地位作用
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生活实际
承 上
燃烧与灭火
启 下
能量变化
知识与技能
1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 火的原理。 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 决日常生活的一些问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2
情感态度与价观
3
①通过实验、观察、 交流、归纳等过程,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
7.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你会灭火么?]
实例
方法
炒菜时油锅着火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 火
做实验时,碰到酒 精灯,酒精在桌面
上燃烧起来
森林火灾
灭火的原理
[你会解释么?]
课前看到,手松开,打火机火熄灭的原 因是__清__除__了__可_燃__物_________________
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 “火上浇油” 火上浇油:向火上加入易燃的油, 增加了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可燃物
氧气
温度到达着 火点
燃烧的条件
3学生动手实验
做一做
探究实验1:取用一根小木棒和一块石头,放 在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与灭火课件(共22张PPT)
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燃烧匙、石棉网、 烧杯、火柴
可燃物
火 与助燃物
(氧气或空气接触)
达到可燃物 的着火点
奥运火炬燃烧
神州7号升空
实实例例分分析析————燃燃烧烧
在海拔8844米的“世界屋脊”,温度常在零下 40摄氏度,风速达到10级,含氧量仅为海平面 的1/3。 让奥运火炬在这地球上离太阳最近的 地方燃烧谈何容易!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2.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如何逃生自救?
逃生自救常识
1.熟悉环境,明辨方向; 3.简易防护,掩鼻匍匐; 5.避难场所,固守待援; 7.火已及身,切勿惊跑;
2.不入险地,不贪财产; 4.善用通道,莫用电梯; 6.传送信号,寻求援助; 8.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实实例例分分析析————燃燃烧烧
不利条件 可燃物:易吹散
易凝固 温度:达不到可燃
物的着火点 氧气:过于稀薄
攻关方案: 选用特制的固体燃料,燃料当中预 混入氧气,燃烧时形成压力较大的 喷射气流,并且放出的热量很大, 火炬还设有回热装置,使燃烧产生 的热量能够充分利用。
全国因火灾平均每年造成 直接经济损失16.7亿元!
控制变量的 科学实验方法
探明燃烧条件 和灭火原理

认识燃烧本质

学会取火
古 代
近 代
内燃机 蒸汽机
“神州、火炬”
冶金 陶瓷 火药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200万年前
பைடு நூலகம்
煎炒
烧烤
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学会取火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课件(共14张PPT)

想一想:大家提到的灭火方法为什么能够 灭火,你能根据灭火原理的不同将这些方
法分类并归纳出灭火的原理吗?
1、“盖”、“沙子”、”罩”、 “喷CO2” ——能够氧气与可燃物隔离。
2、“吹”、‘’湿布”、 “扇” ——可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燃烧
的着火点以下。
去掉可燃物。 3、“剪”—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请分析其 灭火的原理人教版九Fra bibliotek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1课时)
炼钢
火的利用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一、按要求写出已经学过的物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气体物质燃烧:

。 (2)液体物质燃烧,如酒精(C2H5OH)燃烧生成二氧 化碳和水:
。 (3)固体物质燃烧:
; ; ; ; 。
二、请试着给燃烧这个现象下一个定义:
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
燃烧条件的探究
可燃物
空气(氧气)
达到着火点
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移走、清除可燃物
可燃物
空气(氧气)
隔绝空气或氧气
达到着火点
降低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实践探究
请各小组利用所给的药品和仪器 等物质(还可以自己提供)进行探究: 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将蜡烛熄灭,并讨 论交流你选择的方法是属于哪种灭火 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 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 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 木砍掉。
发生下列情况时,你首先会采取什么灭火 措施?
(1)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 桌面上燃烧起来。
(2)邻居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 火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载神州七号的火箭顺利升空
奥运圣火从其发祥地希腊 传遍全世界的五大洲。
快乐的篝火晚会
燃烧与灭火
c+o2==co2
点燃
S+O2==SO2
点燃
3Fe+2O2==Fe3O4
点燃
三个反应共同点:
1、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都是氧化反应 3、都发光 4、都放出热量 ………………………………
一、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 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叫做燃烧。
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活动与探究:
实验7-1 铜片上白磷燃烧了, 铜片上的红磷和热水 中的白磷不燃烧
实验7-1 热水中的白磷在 通入氧气后燃烧 了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思考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 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思考3】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 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 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二、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氧 气
着火点
缺一不可
怎样将燃着的 蜡烛熄灭?
1、吹灭蜡烛 2、用烧杯等容器 罩住蜡烛 3、用水浇灭 4、用二氧化碳使其 熄灭 5、剪掉烛芯 ……………………
清除可燃物
4.木材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 用水扑灭,这是为什么?
油的密度比水小,如果用水灭火,油浮在水 面上继续燃烧,火会向外蔓延,火势增大。
第四关 1、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 用扇子一扇就灭?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 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 相反却提供了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 越旺。
第三关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
隔绝氧气(或空气) 2.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若搬开纸箱呢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同时也可隔绝空气。 如果搬开纸箱,则是隔离可燃物。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低,燃烧放出的热量足可以达到煤的着火点。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无法改变。 白磷:40℃ 红磷 240℃
材、棉布
引起的失火
压缩二氧化碳 吹干粉,用来 扑灭油、气引 起的失火
喷射液态二氧化 碳,用来扑灭图 书、贵重设备、 精密仪器引起的 失火
第一关
下列促进燃烧的方法不合理的是(C) A、烧锅炉是将煤加工成粉末,并用鼓风机 不断往锅炉内鼓入空气 B、烧柴时把柴棍支起来 C、增加柴草的用量 D、设法提高氧气的含量
烛火的着火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 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所以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2、室内着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 得更旺,为什么?
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
的氧气,燃烧会更旺。
3、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煤的着火点较高,先引燃纸与木柴,纸与木柴着火点
三、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者使可燃物 与其他物品隔离; 三者只需其一 2、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 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它们灭 火的原 理是什 么?
草垛远离房屋避火 盖上锅盖灭火
隔离可燃物
隔绝空气 降低温度
浇水灭火
泡沫灭 火器
干粉灭 火器
二氧化碳 灭火器
喷射二氧化 碳及泡沫, 用来扑灭木
第二关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 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 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到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热量,使木船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 因是____________。 移走了可燃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